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昼夜交替现象》教学反思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反思

时间:2023-10-14 21:05:17 宗泽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反思(精选7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昼夜交替现象》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反思(精选7篇)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反思 1

  《昼夜交替现象》是教科版小学科学课五下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五年级的学生,通过电视或书籍,大多数都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这一科学事实。但这节课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它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追寻科学家们探索的足迹,发挥最大的想象力,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通过模拟实验去验证这些猜想,从而体验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

  为了让学生能打开思路,寻找到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多种可能,新课的导入,让学生说一说白天和黑夜的区别,促进思考昼夜交替可能是与地球和太阳有关。让学生发挥最大的想象力提出多种假说是本课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暂时抛弃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自己当成当年科学家,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当你看到了昼夜交替现象,你有什么想法?”从而猜想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可能原因,并针对这些猜想设计模拟实验,实验的材料、过程和方法由学生自己讨论得出。在模拟实验中,学生发现前面的猜想,并不都是象他们自己想的那样是错误的,他们发现还有很多情况可以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学生们共提出了五种假说。这时我引导学生在课后去看看科学家们是怎样研究得出结论的?让他们不断对这些猜想进行修正,并激发他们进一步去探究对人类认识地球过程的兴趣,去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另外做实验时,实验室的光线最好暗一些,这样学生更容易观察。做完这部分实验,学生会有许多发现,他们并不会全部认同书本上的猜想。其一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这个猜想学生认为是不正确的',我让学生演示了他们的实验方法后,就有学生马上出来反对,原因是前一组学生认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地球只有一面始终被照到,而其它面一直都不会被照到,事实上学生对于地球公转的旋转角度变化和方向理解还不够清晰。其二由于我是让学生将地球从地球仪装置上拿下来的,其实就相当是一个球体,并没有让地球倾斜一定角度放置,与光源是保持平行的,并尽量保持同一水平面。因此,有学生就提出地球自转时,地球的最北部和最南部没有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因此这个猜测也是不能完全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我肯定了学生的发现,并没有马上给他做详细解释,我觉得这课内容还没有涉及地球饶地轴是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的,学生能够发现这点其实他的观察还是比较仔细的。

  课堂的提问方式也尤为重要,在课前如果这样问:你们知道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现象。聪明的学生会迫不及待的将正确的答案告诉大家,这样就不容易充分暴露其他学生的前概念。上课时如果换一种方式问学生:“地球和太阳的怎样运动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学生的思维就卷入其中了。我在五二班上课的时候学生居然想出了十种可能但在后面的模拟实验中,由于时间关系,学生不能将黑板上的猜测模拟完。另外我还发现原来学生的思维整在从具体从形象发展。在大人的眼里,这些猜测不用模拟就可以知道结果了可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他们必须借助模拟实验才能理解。况且地球和宇宙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很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反思 2

  结合小学科学学科和小学生的特点以及有效性教学的特点,下面我对《昼夜交替现象》这一课的教学过程反思如下。

  一、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

  昼夜交替是我们每天都要经历的现象。但是成因很多同学不定知晓。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够运用示意图对昼夜现象的形成进行解释。围绕这个目标设计了三个有层次的活动:一是学生自由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二是做有关昼夜现象的模拟实现;三是根据模拟现象提出有根据的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进行分析。

  二、挖掘材料的结构内涵

  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就是指能揭示科学概念的材料。如将乒乓球、手电筒作为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提供给学生,目的是要避免学生从零乱的材料中片面认识事物特征,而让学生较全面地从本质上认识事物,获取科学的知识与方法,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

  三、选用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学中围绕昼夜现象的形成跟太阳的照射,地球是球体,球体不断自转,三个因素有关的事实展开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课堂上为了提高学习有效性,我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气氛不断的激励学生敢于想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始终注意用学生提出的.问题做为探究的动力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有效教学的动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学生的探究思维范围估计不足,对昼夜交替的演示讲解不够透彻,对于学生有亮点的回答和想法,及时的评价还略显不足等。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需要更全面、细致的考虑,对学生、对教材要更深入的了解,运用更多的方式使课堂教学更有实效!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反思 3

  在教学本单元前,我在8班用问卷测试了同学对地球形状和运动等相关信息的科学前概念,发现整个几乎没有人能比较清晰的解释地球形状和其运动,对昼夜交替的现象和四季形成的原因更是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观点,即使有同学知道,经详细询问,理解的比较肤浅。从而我们可以得知,关于天体运动是这批同学的科学知识的空白区,只有认真设计教学过程,细心准备教学资料,才有可能让更多同学通过经历探究活动掌握准确的科学概念。

  第一节课的内容,看似不难,然而假如同学不看书或预先不预习,教师提出昼夜交替是如何发生的呢?大多数同学会卡住,有少局部同学之前看过书可以作出一些推测,个别同学能够在书本上推测的基础上提出自身的看法,比方说太阳和地球一起运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等。细想其实也很正常,同学对这方面知识缺乏直观经验,没有知识储藏直接让他们毫无根据的推测,难度很大,而且可能存在胡乱的假说,因此根据不同班级同学的状况,我选择让同学翻书本,看看书本上的推测可行吗?让他们间接有一个印象:发生昼夜交替现象可能有这些原因。

  要验证这些猜想,一旦教师提出建立模型,同学根据书本提示很容易想到需要光源(比方手电筒、蜡烛),然而聪明的同学认为蜡烛要比手电筒更好,虽然光暗一点,但是蜡烛光线是向四周散发的,与太阳更相似。课前我为同学准备了蜡烛和火柴,同学都很高兴,用学具袋里的资料做好地球仪,本想让他们贴上地形外观的,课堂时间太少,只能先让同学做好标志。实验过程中,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比方同学容易将蜡烛熄灭,还有调皮的会用火烧纸,不好好观察实验发生的现象。这一点我觉得还是自身在实验前介绍方法时不够仔细和全面,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一方面同学对于这局部知识本就不清楚,学习兴趣不浓厚,还有一局部就是没有听懂实验方法,就想别的心思来满足自身了。另外做实验时,最好将窗帘拉上,同学更容易观察。

  做完这局部实验,同学会有许多发现,他们并不会全部认同书本上的猜测。其一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这个猜测同学认为是不正确的。我让同学演示了他们的实验方法后,就有同学马上出来反对。原因是前一组同学认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地球只有一面始终被照到,而其它面一直都不会被照到。事实上同学对于地球公转的旋转角度变化和方向理解还不够清晰。其二由于我是让同学将地球从地球仪装置上拿下来的,其实就相当是一个球体,并没有让地球倾斜一定角度放置,与光源是坚持平行的,并尽量坚持同一水平面。因此,有同学就提出来地球自转时,(地球的最北部和最南部)即南极和北极有些地区并没有发生昼夜交替现象,因此这个猜想也是不能完全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我肯定了同学的发现,并没有马上给他做详细解释,我觉得这课内容还没有涉和地球饶地轴是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的。同学能够发现这点其实他的观察还是比较仔细的,并没有人云亦云。

  课上完后,我要求同学收集相关的天文资料,自身先通过查询资料尝试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究竟是如何发生的,科学家又是通过怎么样的证据说明的?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反思 4

  李老师与姚老师就《昼夜交替现象》一课进行了同课异构,为我们展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前者为先学后导,而后者为先导后学,无所谓好坏,只是对这一课两位教师的不同理解。今天,我想谈谈姚鹏东老师的这节课。

  1、别高估了学生的学习起点。

  昼夜现象的形成跟太阳光的照射,地球是球体,球体不断自转三个因素相关。关于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原因,许多成人都认为太简单了,学生不用学也知道。事实上,确实有许多学生通过阅读、电视媒体等渠道看到过相关的知识。那么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呢?根据提供的一份有关此内容的课前调查统计显示,学生中认为地球自转的占28%;认为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的占25%;认为太阳绕地球转的占13%,认为和月亮有关的占8%,其他原因或什么都不知道占26% 。

  这说明学生原先对昼夜交替现象的了解,是间接获取的,知识是不稳固的,是以零碎的形式存在的,不能和他原有的知识进行有序地建构,所以还不能成为学生的知识。基于此,教师认为大部分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的了解是困惑不解的`。

  因此,教师安排了三个有层次的活动:

  (1)学生自由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

  (2)做有关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

  (3)根据模拟现象提出有根据的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进行分析。

  2、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

  教学参考建议中提出了本节课的意义所在:教材列举了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有许多种可能,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发挥最大的想象力,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通过模拟实验去验证,重演一次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虽然最后还是没有找到正确的解释,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科学需要通过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产生深刻的科学价值观。特别要注意,本课不要求学生立刻掌握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而是展示他们对昼夜现象的看法。

  单元目标中指出:《昼夜交替现象》是五下《地球的运动》单元起始课。本单元共8课,前5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研究地球的自转,后面3课,研究公转和与地球运动相关联的现象:四季和极昼极夜。最终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在逆时针自转和公转。本单元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

  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上,教师首先让学生分析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重要因素——地球是不透明球体、太阳光的照射、两个天体之间的运动。这些也是提出假说的依据。接着让学生经过讨论,自由提出多种不同的假说,根据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说,根据已有的只是经验对假说进行初步的逻辑加工。明白仅仅通过实验室里的模拟实验还不能最终确定结论,还需要寻找更多的证据,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让学生经历一个科学家研究探讨问题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对这一方法的掌握和学习将使他们有机会研究这一类的问题。这是本节课的价值所在。

  3、设计模拟实验,突破教学难点。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是科学实验的一种基本类型,对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进行模拟,叫做模拟实验。

  首先要进行原型分析,即选择和构建相似模型,这是模拟实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也就是要依据原型的特点,按照相似性原理并运用类比推理,选择或建构与原型有结构上相似或功能上相似的事物作为实验模型。

  (1)确定建模系统:地球、太阳以及两个天体的运动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研究地--日的运动模式,是建立模型的关键。

  (2)确定原型特征:太阳、地球的运动有其固定的轨道,自转、公转等特点,其运动存在着一定的特征。

  (3)确定基本变量:日、地两天体的运动模式。

  其次,要进行原型简化。

  模拟实验中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过科学抽象,保留并突出决定事物本质属性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和偶然因素的干扰。

  1.突出主要因素:地球不透明球体,太阳发光,在阳光照射下,一面形成亮面,即昼,另一面形成暗面,即夜。太阳、地球在运动。

  2.忽略次要因素:其他星体的影响,太阳、地球的实际大小和二者之间的实际距离,只要比例适中即可。

  接着,要进行模型建立。

  模型是通过对原型进行高度抽象之后得到的一种理想客体,它通过极其相似的替代物,以纯粹的理想化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深刻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

  (1)寻找替代物:太阳用小马灯代替。这样可以模拟太阳光向四周照射,而不是向一个方向照射。地球则用小地球仪代替。把地球仪从底座上取下来,并且安装上了一根手把,方便学生把持和转动,在地球仪上贴上了观测点的标志,方便学生观察昼夜交替现象的出现。

  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实验,效果比较明显。

  (2)小组合作,以替代物作为研究对象,模拟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对形成明显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及时画图记录。

  最后,要进行模拟检验。

  模型虽以科学知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等一系列的科学逻辑论证而建立,但它毕竟是抽象思维和想象的结果,所以具有假定性,其正确性须经实验模拟证实,并收集更多的证据加以支持。

  在分小组完成模型建立之后,教师安排学生当场演示,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评价,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并且使学生明白,单凭模拟实验,是不能给假说下最终结论的,结论的获得还需要进一步收集证据。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反思 5

  在教学本单元前,我在8班用问卷测试了学生对地球形状和运动等相关信息的科学前概念,发现整个几乎没有人能比较清晰的解释地球形状及其运动,对昼夜交替的现象和四季形成的原因更是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观点,即使有学生知道,经详细询问,理解的比较肤浅。从而我们可以得知,关于天体运动是这批学生的科学知识的空白区,只有认真设计教学过程,细心准备教学材料,才有可能让更多学生通过经历探究活动掌握准确的科学概念。

  第一节课的内容,看似不难,然而如果学生不看书或预先不预习,教师提出昼夜交替是如何产生的'呢?大多数学生会卡住,有少部分学生之前看过书可以作出一些推测,个别学生能够在书本上推测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说太阳和地球一起运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等。细想其实也很正常,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缺乏直观经验,没有知识储备直接让他们毫无根据的推测,难度很大,而且可能存在胡乱的假说,因此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状况,要验证这些猜测,一旦教师提出建立模型,学生根据书本提示很容易想到需要光源(比如手电筒、蜡烛),然而聪明的学生认为蜡烛要比手电筒更好,虽然光暗一点,但是蜡烛光线是向四周散发的,与太阳更相似。课前我为学生准备了蜡烛和火柴,学生都很高兴,用学具袋里的材料做好地球仪,本想让他们贴上地形外观的,课堂时间太少,只能先让学生做好标记。实验过程中,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比如学生容易将蜡烛熄灭,还有调皮的会用火烧纸,不好好观察实验产生的现象。这一点我觉得还是自己在实验前介绍方法时不够仔细和全面,产生这种情况可能是一方面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本就不清楚,学习兴趣不浓厚,还有一部分就是没有听懂实验方法,就想别的心思来满足自己了。另外做实验时,最好将窗帘拉上,学生更容易观察。

  做完这部分实验,学生会有许多发现,他们并不会全部认同书本上的猜想。其一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这个猜想学生认为是不正确的。我让学生演示了他们的实验方法后,就有学生马上出来反对。原因是前一组学生认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地球只有一面始终被照到,而其它面一直都不会被照到。事实上学生对于地球公转的旋转角度变化和方向理解还不够清晰。其二由于我是让学生将地球从地球仪装置上拿下来的,其实就相当是一个球体,并没有让地球倾斜一定角度放置,与光源是保持平行的,并尽量保持同一水平面。因此,有学生就提出来地球自转时,(地球的最北部和最南部)即南极和北极有些地区并没有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因此这个猜测也是不能完全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我肯定了学生的发现,并没有马上给他做详细解释,我觉得这课内容还没有涉及地球饶地轴是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的。学生能够发现这点其实他的观察还是比较仔细的,并没有人云亦云。

  课上完后,我要求学生收集相关的天文资料,自己先通过查询资料尝试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究竟是如何产生的,科学家又是通过怎么样的证据说明的?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反思 6

  这节课学生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让我非常的惊喜。说实话,课前我没有料到孩子们的回答能这么精彩,尤其是后面第九种假说,另外还有排除众意坚决提出自己观点的那个孩子,我们暂时不说这个孩子表达的对与否,单就这个孩子提出观点时的那份勇气就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他不畏权威不畏众意,勇敢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不就是科学课学习中所提倡的吗?从这点来看,他的这份勇气也是值得我学习的。看来孩子都是最优秀的,他们的能力真的是无可限量。

  这节课我还深深的体会到了一种使命感。当我巡视学生实验时,听到一个小组的同学,边做实验边感慨,说:“还有这么多的可能性阿!真的太有意思了!”听到这些话,我除了感觉到非常的高兴以外,我更是感受到的是身上的重担。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有所收获,是一件多么神圣的事情啊!

  回顾整节课,当然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第一,教师的语言有时还不够到精准。例如导入部分的提问,由于欠缺精准,学生的回答也是总给个擦边球,既感觉问题没有说透,又耽误了宝贵的时间。还有,在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模拟试验材料的时候,学生一直在大小不同的球体上绕圈,而没有说出蜡烛,这说明学生没有抓住太阳的显著特点,教师应该在这里起到必要的指导作用,但是这里我没有把握好。我感受课堂提问可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是一种沟通艺术,良好的沟通才可以让学生学得更清楚更明白。

  第二,材料的准备必须充分,稍有不到,就会造成遗憾。前部分实验,学生能够充分试验、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我想很大程度上在于材料的准备十分的充分,所以只有有了充分而准确的材料,学生才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在后面的演示环节中,由于演示材料的较小,使得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观察不到,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到了两个办法,一个是事先要单独准备一份适合于演示的.材料,像没有灯罩的台灯代表太阳,篮球代表地球,让全班的学生都能够清楚地观察到现象;另一个就是可以让两个同学来分别代表太阳与地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运动来展现太阳与地球的运动。当然这两个方法各有利弊,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以合适的选择。

  第三,没有适时建立观测点。我想由于没有引导学生在模拟试验中在地球上建立观测点,而使学生在模拟试验观察中有些现象看得不清,也间接促进了第一种假说(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矛盾的出现。

  第四,教师的知识体系还存在盲点。第一种假说的最后处理,我总是感觉不太妥当。于是,课后我经过仔细思索、查阅资料和咨询有经验教师,我找到了学生在这里出现问题的关键。

  当太阳不动,地球自转的围绕太阳转时,是可以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当太阳不动,地球公转一圈的同时正好自转一圈时,是不能够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那么,当那个勇敢的学生提出异议和作完演示时,我应该及时引导同学们关注此时的地球有没有自己在转,如果地球没有自转才是第一种假说,如果地球自转了一圈,那么应该归为新的假说。由此,我需要在下一节课重新处理一下这个问题。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反思 7

  一、“引”中去猜测

  地球与宇宙还包括天空中的星体,这部分内容为小学生撩起了星空的神秘面纱。他们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他们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是点燃小学生的求知欲,这远比告诉他们太阳的直径、温度更重要!而昼夜交替现象又是地球单元第一课内容,学生刚刚接触有关宇宙方面的知识,无论从学生方面还是教师引导方面,黄老师都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入手,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黄老师的课前谈话由考查学生想象力为题,让学生感知“在没有其他新的证据之前,这些假设都有可能成立,我们要大胆假设”,老师通过让学生想象,引发他们内心的猜测驱动力,这正是牛顿所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巨大的发觉。在无形中让孩子感到学习的快乐,学会大胆猜测。

  二、探究前的猜测

  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将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与策略,让学生将探究式的学习与其他方式的学习充分结合起来,以获得最佳的学习结果。整堂课先从两张江心屿白天和黑夜对比的照片引出昼和夜,从学生生活中的经验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从而引出课题,然后通过提问地球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引起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再从白天和黑夜的最大区别来引起学生探知为什么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从而进行猜测,并通过猜测来进行模拟实验,得出结论。在探究之前先大胆猜测,让探究方式与猜测相结合。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三、小组合作中“我有我的猜测”

  这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一张记录表,每位学生都可以把自己对昼夜现象原因的猜测画下来,人人的猜测都是平等的,所以没有对错之分,让每位孩子都能把自己的观点在小组中表达出来。

  四、带着猜测去总结

  模拟实验结束之后,老师让学生去总结他们的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其中有几种情况不可能发生,但对于其他几种还是不能确定,老师在结束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告知学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而是说:“我们现在还不能确定是哪一种,因为证据不足,这只是单元的第一课,我们接下来的内容会慢慢了解到……”。一节课并不一定要让孩子懂得什么,会什么,根据孩子的发展,掌握了能掌握的、该掌握的就可以了。所以带着猜测,把问题留到后面也是可以的。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把课堂中的问题带进他们的生活中和以后的学习中,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继续探讨科学知识,并能用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去解释自己遇到的一些生活现象,让科学与生活相互融合,我想那样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又能使他们形成一种成就感,让他们感觉到原来科学的领域是如此之广,而不只是停留在课堂中。

  一节课35分钟,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过程方法和情感价值观。但也有主次之分,我认为老师的这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昼夜现象探究的欲望以及兴趣。以“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巨大的发觉”为理念,在猜测中学会去发现。在老师轻松的课堂上,学生学得很愉悦,这就是我们该努力的,学会润物细无声。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反思04-10

昼夜交替的教学反思(精选3篇)04-11

昼夜与生物教学反思04-11

昼夜的形成教学反思(精选3篇)04-11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反思01-15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04-22

《白杨》教学反思 白杨教学反思简短10-01

经典教学反思04-21

教学的反思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