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太平洋的来客》教学反思
导语:作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太平洋的来客》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太平洋的来客》是湘教版第八册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描写了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壮观景象以及海潮形成的原因。作者从海潮涌来时的形、声、色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描写。语言形象、逼真,气势恢宏。是一篇极好的练习朗读、培养语感的佳作,同时也是一篇适宜渗透写作方法,读写结合的典型范例。在教学中,我将教学重点放在课文的第一部分,即海潮涌来时的情景。这一部分既是朗读训练的重点段落,也是渗透写法、读写结合的契机。在教学后,我觉得以下两点把握较好,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发展。
一、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感悟,培养语感。
在学生整体感知了全文后,我让学生大声的自由的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在读通顺的基础上要求他们边读边想象。然后让学生交流,此时,你也是钱塘江边万头攒动中的一名游客,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或引用课文语句,或用自己的话,发言积极热烈。然后我引导学生用朗读的方式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孩子们先在小组内练习交流,然后每组推荐一名能代表本组水平的同学做代表全班交流,最后指定一名在这一堂课表现最出色的同学配乐朗读,其余同学可以跟着默默背诵,也可以静听想象。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朗读既有自己的个人特点,又读出了钱塘江大潮磅礴的气势。
二、渗透写法,在赏析中读写迁移。
在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分感性的了解,对课文中描写的景象有了一种感情上的认同后,我因势利导的渗透作者的写作方法。我对孩子们说道:这篇文章的语言文字为什么会有魔力般的作用,让我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呢?那就是因为作者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术。接着,我引导学生赏析作者声、形、色的多角度的描写方法,生动传神的比喻修辞手法,以及用词遣句的准确精妙。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我让学生在本周的日记中模仿这一部分的写法描写一场雨。从收上来的学生日记中,我发现绝大多数同学能从声、色、形三个角度来描写雨,少数同学还能运用生动的比喻将雨景描写得生动有趣。如毛雨点同学写道:豆大的雨点门形成一串串密密挤挤的清清亮亮的珠帘挂在迷濛的空中。杨婷婷同学写到:调皮的雨点象一群快乐的孩子在我的雨伞上跳踢踏舞,整齐而欢快的节奏让我也想跟着他们一起跳。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更深切的感受到教材只是一种媒介,一个范例。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不应该是这一堂课教学目标的归宿,运用好教材,挖掘其知识、能力、情感的训练点,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最要紧的。这也正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同时,我也懂得了一篇教材中所蕴涵的有价值的东西见仁见智,多得很,但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能选取一两个点引领学生扎实、灵动、有效的深入,天长日久,学生的语文素养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太平洋的来客》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家中来客记叙文07-16
教学反思03-25
教学的反思12-08
高效教学教学反思03-31
古诗教学教学反思04-01
音乐教学反思07-26
《莫高窟》教学反思07-26
《颐和园》教学反思07-26
狼的教学反思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