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亚落日》教学反思
《三亚落日》教学反思1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欣赏这样的一篇美文,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三亚落日的那份独特的如诗如画的美,是我教学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语句,想像体悟。让学生在反复地读悟中领会“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同时把学生的.经验也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与教材进行对话,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运用孩子们已有的经验世界,填充与丰满教材的空白处,形成学生真正的个性化的读。我引导学生抓住太阳的变化、海水的变化来帮助学生理解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美的跳水。如第3自然段的学习,我是这样进行的:先理解第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学生不难回答“像孩童”。再进行研读: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学生很快就会抓住“红扑扑、抖落、溅出”这些词语体会到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为了让学生体会蕴含在语言文字中作者对夕阳的喜爱,我采用教师范读,学生想象并结合动作去感受夕阳“孩童”般的快乐形象。再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由此体会三亚落日那富有诗意的情景。
不足之处:
整堂课,学生启而不发,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没有从内心深处感悟到三亚落日的美妙绝伦。这跟我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关。所以说,课设计的再精彩,老师上得再生动,课堂的主人没有调动起来,那就是失败的
《三亚落日》教学反思2
近日,学了一篇精美的写景短文《三亚落日》。文中活泼、清新的语言深深的打动了每一个读者,教学中通过对诗一般的语言文字有感情朗读品味,使学生了解了三亚落日的神奇景象,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积累了大量的好词好句。此外,同学们也有了更多的收获:……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三亚的热带风光吗?(喜欢!)
那么,谁能展示一下你从网上下载的热带风光的图片?我可请你当导游哇!(学生举手踊跃,展示开始……)
师:还有日出的图片,三亚的风光真美,真想到海边看看日出,你们还有什么要展示的吗?
(我查到了许多关于“日出”的课文,我想读一段给大家听……)
(我知道日出、日落的.原因了。)(我还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海鸥。)
(我还知道了三亚的环保情况……)(学生展示收集的环保资料)
师:听了他们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三亚的美与三亚人们的环保意识是分不开的)(要时时处处留心观察,美就在我们身边……)
……“着墨处是画,空白处也是画”,这是国画的一种绘画技法――写意,用笔不求工细,重在神态的表现与情感的抒发。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也一样吗?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必刻意去追求详尽周密,在教学中不必处处求全,面面俱到。而应适当留些“空白”带些“写意”,运用阅读随想、模糊教学等技法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去探究、领悟。学习语文是多种渠道的。我们要凭借教材而跳出教材,才能跟着学生的思路顺应学生,随机调空,灵感迭出,学生才会无所限制,思维自由驰骋,他们才能主动展开“学”的过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真正充当学习的主人。
《三亚落日》教学反思3
课讲完了,学生还不会背诵,我夸下海口,说:如果谁想挑战孙老师,可以任你定时间,定地点,定比赛方法。
说完这句话,我就有些后悔了,毕竟我的时间都被各种杂事给挤占了,如果凭空再给自己加这样一项艰巨的任务,我想,我一定会在学生面前丑态百出的。
但事实却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全班四五十名学生居然只有一个徐永超向我挑战,我有些暗自得意,这个徐永超,背书是很快,但学习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年级倒数,在背书上他根本对我构不成威胁,我自认为自己背书也不在话下。而其他学生却惊讶得睁着大眼,张着大嘴,看着我如何迎战。
“徐永超说了,明天中午到校,他要挑战我背诵全文,如果他胜了我,我决定给他一份特殊的礼物,是你们在任何超市买不到的,只有在学校里有,也是老师办公的必需品,也一定会让徐永超回忆一辈子的,因为这是在纪念进步和勇气,在回忆美好童年,希望你们也要拿出勇气,不就是输一次嘛,不疼不痒的,又不会砍你的头或者逼你上吊。”我在借此机会炫我的演说才能,也借此机会去调动学生挑战自我的勇气,我接着说,“说实话,我也挺害怕的,但愿我能赢了徐永超。如果我赢了你,徐永超你打算给我什么礼物呢?”
“嗯……哦……还没有想好。”徐永超睁着他的小眼睛,看了一下我笑着说,“我想,我不会输给你。”
“还有谁?”我依旧在鼓动这些小懒人们。
没有一个学生举手。
晚上,徐永超的妈妈给我发来一条短信:谢谢孙老师,你的读书方法很管用,永超今天到家很自觉地在背书,我们很高兴,希望他能天天如此。
我回道:我在和永超比赛背书,明日中午,我也正在背书,希望明天不输给他,当然,我也希望永超能胜出,得到我给他的礼物。
第二日中午,徐永超到校就急匆匆得到办公室找我,学生差不多到齐了,他站在讲台上,开始了他念经般背诵,学生全都摒住了呼吸,静静地听着他背诵,试图记下他背错了几处地方。
轮到我了,我站在自己站了20年的讲台上,想大显身手一番。
“……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
“孙老师——”一个声音从教室门口飘过来,打断了我背诵的`思路。
我不得不停下来,和他说了几句话。
再回到背诵的阵地,第一句就背错了——沙滩上——
还没有背出下一句,学生就高兴地拦住了我——老师是海滩上——
“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暖暖地软软地搔着人们的脚板——”
“是软软地暖暖地——”学生的声音可真宏亮,我的背错,确实让他们高兴坏了。
我调侃道:“看来是老天让徐永超赢,先派来个虾兵蟹将来捣乱,再派来一群小丑鱼来为徐永超助阵。我还继续背下去吗?”
学生笑着说:“背!”
“好,我豁出去了,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把它揉成韧韧的面……”
学生一听到我背错,就立即异口同声地去纠正我,总算是背完了,也不知道这群学生到底是在帮谁。
他们乐呵呵地等着我发话。
“孙老师是甘拜下风,本来背得滚瓜烂熟的,今天却在你们面前背成了这副模样,丢死人了。但我敢于挑战自己,虽死犹荣。”我拿出准备好的教案说,“看看,这就是我给徐永超准备的礼物,一个盖了‘奖’字的教案本。如果你也想要,你就来挑战我吧。”
杨英俊说:“老师,明天中午我挑战你默写第一单元的词语,30个。”
“好的,如果还有谁想参与杨英俊的这次挑战活动,你可以加入其中,明日中午默写30个词语,教本子的同学视为挑战同学。我希望你们能挑战成功。”
事后我想,如果今日是我赢了,是不是就不会再有学生来挑战我了?所以,我在明天的词语默写中也要写错一个词语,给那些默写全对的孩子以骄傲的机会。但要想让挑战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就需要老师不停的引导,甚至要不断地赢他们,只有不停地赢,自己的威信才会更高,学生才会心服口服于你。
《三亚落日》教学反思4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我们的教学不要面面俱到。我常常劝诫自己,可却常常做不到。教学《三亚落日》第一课时,我就要求自己,尽量突出重点来教。
这个重点是什么呢?除了初读课文,就是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三亚的热带风光,学习写景的方法。
学习第二自然段,分两个步骤:一是学习写法,一是即景练写。
引导学生学习写景的方法,先要学习抓住特点写。我让学生先读一读,感受三亚风光之美,思考:美在哪里呢?我启发:三亚的美肯定表现在典型的景物上,哪些景物美呢?划出来,读一读,体会蓝天、碧海、白鸥、椰树、沙滩的特点。
光学到这儿,还不行。我再让学生想象画面,用心朗读课文,努力去发现:作者是怎样用他的生花妙笔把三亚的景色描绘得如此之美呢?经过一番朗读,一通探讨,学生明白了:作者在用美的词语描写景物,写出自己的感觉,表达出自己喜爱如此美景的感情来。
学了这样的写景方法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运用方法练习写作。这不,昨天刚下了一场小雪。雪景也是很美的。我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看到的美丽的雪景。
孩子们捻着笔杆子,过了好一会儿,作品新鲜“出炉”了。“田边的青松老哥,一夜之间变成了长满胡子的青松爸爸。”“大地上晶莹剔透,脚一踩上去,便会消失,我真不忍心把它破坏掉。”“花坛里的树木被一片片小巧玲珑的雪花盖住了,真是一点也不比美丽的.少女逊色。”“松树上挂着一颗颗白色的果实,远远望去,就像一串串礼物挂在圣诞树上,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操场跑道也蓦然变成白色的了,真想用脚踩一下,那感觉绝对是享受。”“我捏起一些雪,哇!好软啊,就像一团棉花糖,我忍不住想吃一口。”
我觉得,这节课上的即景练写就是教学重点。我和孩子们多花点时间,学习这篇文章的表达方法,并且能即学即用,这样的教学就很有意义,很有价值。以后,我还要这样抓住教学重点来教,一课一得,很好!
《三亚落日》教学反思5
《三亚落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短文。作者运用活泼、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当我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时,就被三亚落日的“美”深深地陶醉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欣赏这样的一篇美文,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三亚落日的那份独特的如诗如画的美,是我教学的重点。
语文学习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离不开对词句的品味、推敲。特别对遣词造句的精深微妙之处,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点拨。
第一段的学习我采用通读全文后找中心句的方法,讲学生引入学习活动中,通过对“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逊色”等词语的朗读、理解,激发学生的神往之情。通过“在三亚看落日如何有诗意?”过渡到第二段的教学。第二段虽不是文章的重点段落,但学好它对于理解文章中心是十分有利的,正是因为三亚的景象样样都美所以在这个美丽的地方看落日也会别有一番情调的。在学第二段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三亚的美,我也用美丽的语言引导着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去读,边读边说,三亚美在哪儿?有人说:三亚仿佛就是个蓝色的世界。有蓝的天,有蓝的海,就连那白鸥的翅尖也让人担心会被海水蘸蓝了。又有人说:我从小就喜欢海,三亚那玉屑银末般的细沙,傍晚人们来这里,踩上去一定会减轻一天的疲劳。还有人说:椰子汁我喝过,但没有看过椰子长什么样,真想去看看啊!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孩子们对三亚的喜欢。那么有了这种喜爱之情,洋溢在他们心中的必定是无限的向往,把握住他们的`感情,引导着他们好好地读一读,美便成为孩子们的了。
我引导学生感受三亚浓浓的热带风情后,就抓住“三亚落日美在何处”贯穿教学抓住落日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态也随之变化“像孩童——像红灯笼——像跳水员入水”来感受日落的整个画面,并抓住
“红扑扑”、“赤朱丹彤”、“金红一色”等绘色的词;又抓住“快乐”、“抖落”、“悬在”、“顽皮地蹦跳”等描摹形态的词语来指导朗读,体会到三亚的自然风光之美。
最后,抓好对落日三个比喻的理解。作者把太阳比作是“一个快乐的孩童”、“红灯笼”、“跳水员入水”,让读者整体感知日落的动态过程。从“下沉→停住→蹦跳→弹跳→入水”这一过程来体悟落日似孩童般的“顽皮|”、“任性”。,体会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的留恋和赞叹。
整节课,我引导学生赏读语言文字,想象文章意境,感悟了“三亚落日”那份诗意的美。
不足的是:三亚对于学生来说,一切显得陌生而遥远。它的天空蓝得如何独特,海鸥如何的白,沙滩又是怎样的细软,学生都没有真切的感受。光凭语言描述,学生是感受不到的。虽然,课前我也在网上搜集到了三亚风光的图片,三亚风光的录象,可是,因为教室里没有多媒体的教学设备,把学生带到后楼的多媒体教室去上,又嫌麻烦了一点,自己的一懒惰,导致不能充分地向学生展示三亚独特的风光,把学生引领进辽阔、纯净、如仙境般的天地。那么美的景只有自己一人在办公室享受,现在想来,有些遗憾,也有些自责。
《三亚落日》教学反思6
今天进行了《三亚落日》的第二课时教学,课后质疑:对照教学目标,我想,这节课的效率何在?
原定的教学目标是:
1.有感情的朗读文章3、4、5、节。
2.品味作者对三亚落日比喻、拟人的描写,感受三亚落日的动态美和颜色美。
3.进一步感受作者对三亚落日的喜爱之情。上课伊始,我让孩子们,带着赞美之情朗读了昨日教学的第二节。随后让孩子们找出文章的中心段落——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
抓住“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不……逊色”让孩子们感受作者对三亚落日的喜爱、赞美之情。随后,让孩子快速浏览课文,查找,在作者的心中三亚的落日是什么样的?
完成填空:三亚的落日:
一会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一会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
一会像跳水员。瞬间,孩子们举起了小手……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很满意,跟我课前预设的一字不差。接着,我让孩子们围绕刚才的问题精读感悟,将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画下来,抓住关键的词,体会其表达效果并做批注。随着问题的提出,孩子们静静地走入了课文,读、画、圈、写……十分钟后,我们开始交流,
生1:我最喜欢这一段,(读: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从“收敛”“温和”“柔和”等词,我感受到了:此时的太阳没有了中午时刺眼的光芒,照在人身上非常的舒服……师:你能将这舒服的感觉带给大家吗?
生1:有感情地朗读。师:还有那位同学对此时的夕阳情有独钟?
生2:我觉得此时的夕阳,它的颜色很美,就像大红灯笼,很漂亮。而且是“悬”在海与天的边缘,真的就像作者说的——很有诗意……师:让我们一起充满诗意地读读这段话吧!师:夕阳真美,画一般的诗情画意!我们一起再来读读作者的感受好吗?(出示)出示: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
生3:我最喜欢这一段,(读: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此时的太阳就像一个小孩童一样,活泼、调皮、毫无倦态,读了这一段,我仿佛看见太阳就是一个可爱之极的同龄活伴,很想和他交朋友。师:你喜欢它的活泼?
生4:我也喜欢它的活泼,真可爱!师:你能用朗读表现出它的活泼吗?
生4:有感情地朗读。……伴随着优美的朗诵声,下课铃响了。我措手不及,草草的下了课。原本的激情被着突如其来的铃声打乱了。对照目标,我完成了那些教学任务呢?
第一条:有感情的朗读文章3、4、5、节。只完成了一半的教学内容。
第二条:品味作者对三亚落日比喻、拟人的描写,感受三亚落日的动态美和颜色美。也没有全部完成。
第三条:进一步感受作者对三亚落日的喜爱之情。
同样只完成了一半。效率太低了,努力回想上课的全部过程,我觉得,除了教学设计上的不足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和课堂的融入程度,似乎,这两天还没有真正的融入课堂。
《三亚落日》教学反思7
《三亚落日》是一篇写景的短文。作者运用活泼、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这一课,我紧紧抓住文章的中心:“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来展开教学。通过“在三亚看落日如何有诗意”过渡到第二段的教学。第二段描写的是三亚那浓郁的热带风情——随风摇曳碧玉般树冠的椰子树;低翔的白鸥在蓝天碧海间优雅地掠过;玉屑银末般的细沙,调皮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虽不是文章的重点段落,但学好它对于理解文章中心是十分有利的,正是因为三亚的景象样样都美所以在这个美丽的地方看落日也会别有一番情调的。
第二段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三亚的美,我也用美丽的语言引导着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去读,边读边说,三亚美在哪儿?有人说:三亚仿佛就是个蓝色的世界。有蓝的天,有蓝的海,就连那白鸥的翅尖也让人担心会被海水蘸蓝了。又有人说:我从小就喜欢海,三亚那玉屑银末般的细沙,傍晚人们来这里,踩上去一定会减轻一天的疲劳。还有人说:椰子汁我喝过,但没有看过椰子长什么样,真想去看看啊!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孩子们对三亚的喜欢。那么有了这种喜爱之情,洋溢在他们心中的必定是无限的.向往,把握住他们的感情,引导着他们好好地读一读,美便成为孩子们的了。但是,教学三亚落日的美景遇到了一些小麻烦。学生们觉得每天都看到日从东升从西落下,便有一些不以为是,读书也很平淡。为了让学生学起来带劲一些,我引导着他们一边学课文,一边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日落对比。在比较中感受三亚落日的与众不同,也告诉学生平常的景象通过自己细致的观察也可以象这位作者一样笔下生辉的。之后让学生尝试用学过的词句以及比较的方法去说说我们这的落日。学生们一下子兴奋起来了,许多同学都能说上两句,会说的畅所欲言,不会的也会意地点头微笑。通过这一设计,学生做到了学到用的迁移。
《三亚落日》教学反思8
俗话说“文章不是无情物”,学习时需“披文以入情”。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如果上课时没有激情,这样的课就会淡而无味,教学目的的完成也成问题。所以,课堂上营造一个良性的“场”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学《三亚落日》这一课时,我考虑到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让每个学生都了解落日,看一看落日,可是班级没有多媒体,也缺少挂图,怎么才能让学生对落日产生兴趣呢?导入时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回忆看日出的情景,学生们回忆了在日照,在泰山等地观看日出的情形,你一言我一语。看到气氛开始有点热烈,我套用了课文上的一句话:“其实日落一点儿也不必日出逊色,我就仔细观察过日落,想听吗?”此时我抓住课文3、4段对日落过程中的三个比喻:快乐的孩童,光焰柔和的灯笼,跳水员跟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大家一脸的专注,特别是说到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一个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学生个个睁大了眼睛,太美了!太妙了!“其实三亚的落日比这还有诗意,那么三亚的落日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我知道学生的感情被激发出来了,果然,接下来的整节课学生都能始终感情饱满、有滋有味地进行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和种子就播在这块土地上。”如果一个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冷冷冰冰地进行知识发售,而没有情感的交流是上不好课的。我意识到,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通过情感交流,通过努力去营造良好的“场”去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当然,不得不提的是,前提还必须有教师对于文本较深的开掘。
《三亚落日》教学反思9
《三亚落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短文。作者运用活泼、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本文语言清新、词汇丰富,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三亚落日的深深喜爱和赞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情感熏陶、背诵积累的好教材。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欣赏这样一篇美文,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三亚落日的那份独特的如诗如画的美,是我教学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朗读训练为主线,因势而利导,引导学生赏读语言文字,想象文章意境,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后朗读。我主要抓住太阳的变化、海水的变化来帮助学生理解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美的跳水员。如第3自然段的学习,我是这样进行的:先理解第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学生不难回答“像孩童”。再进行研读: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学生很快就会抓住“红扑扑、抖落、溅出”这些词语体会到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为了让学生体会蕴含在语言文字中作者对夕阳的喜爱,我采用教师范读,学生想象并结合动作去感受夕阳“孩童”般的快乐形象。再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由此体会三亚落日那富有诗意的情景。
另外,为了更好地展现三亚落日的色彩美、形态美,意境美,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插入相应的图片,让学生置身其中,真切感受,从而丰满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由衷地激发起对三亚落日的喜爱与赞美!
当然,我也向学生展示三亚独特的风光,把学生引领进辽阔、纯净、如仙境般的天地。我想,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不但领悟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了“三亚落日”那份诗意的美,而且有了更大的收益。
《三亚落日》教学反思10
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我深深地体会到:理解语言运用之妙,还是让学生自己读懂,充分利用课文语言的陌生化,发挥学生品味语言过程中的能动性,由语义的理解到具体语言产生意象,探求语言背后的神秘色彩,做到学生融入语言之中,发文本语言之声,思文本思想所想,已自己的情感情润文本的语言,给予文本已生命。
我在教学《三亚落日》中描写落日的美景时,首先让学生读课文的第一段,找到作者对三亚落日的印象,从整体上感知三亚落日的美。学生通过朗读思考,找出“诗意”与”滑落”。在理解“诗意”时,我并没有已词解词而是让学生读课文中描写三亚落日的段落,谈自己的对诗意的理解。学生通过读书,理解了“诗意”的`意思是在作者的眼中三亚的落日就像一首优美的诗,具有诗的性格诗的韵致诗的意蕴优美。
这时我引导学生在读课文的3、4、5节,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概括出三亚落日诗意的滑落过程。下面是一段实录:
师:三亚落日的滑落的过程是充满诗意的,读一读课文3、4、5节,把落日滑落的过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学生读课文)
生:三亚落日先是像孩童,接着像一个大红灯笼,最后像一个跳水员入水。
生:三亚落日滑落的过程是缓慢的,就像一首一样富有节奏。师:是啊三亚落日滑落的景象是富有诗意的,就像作者开头讲的美妙绝伦。同学们细细读慢慢的品,在作者描写的三亚落日的语句中,哪些落日语句的描写最富有诗意。(学生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上写写化化,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去发现语句的精妙。)
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体验着文本语言的诗意,在朗读中显现出被三亚落日陶醉的美好情感。学生把对语言的理解和对语言的运用之妙的感悟体验结合起来,文本细读落到了实处。这时的阅读教学,才算到位了。阅读教学重回语言,重回对语言运用的体悟,才是实实在在的,对学生发展负责的,母语教学的使命才能得到真正落实。
【《三亚落日》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落日写景作文12-28
三亚的景色08-10
观察落日日记05-27
观察日落日记02-01
美丽的三亚日记02-01
《鲸》教学反思鲸鱼教学反思08-04
《学会反思》教学反思11-17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06-01
落日小学作文(精选3篇)10-28
教学的反思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