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06 23:46:1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

  《数星星的孩子》这是一篇深受孩子喜欢的文章,故事的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融为一体,课本精美的插图为文章添了彩。教学本课时我采用变序法进行教学。先学习课文的最后一段,让学生了解张衡由于刻苦钻研,成了的天文学家。那么,他小时侯是怎样数星星的呢?再学习前面的课文,抓住张衡认真耐心的词句进行教学。充分运用课件,演示星空图,让学生直观感知星空的美丽,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助于学生的感情朗读。

  一、抓主线

  整个课堂教学用两个问题进行贯穿: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小时候的他是怎样一个人?所有教学活动紧紧围绕主线索展开。

  二、扣词

  如教学“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这个句子时,我先让学生读读,从哪些词你可以看出天上的星星很多。学生抓住“无数、满天、撤”等词从另一个角度反映星星之多,星星的一闪一闪,星星分布的不规则。然后从喻体着手,让学生理解“珍珠”是怎样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样?“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文中“碧玉盘”指什么?然后通过教师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又如教学第2句时,我让学生抓住张衡怎样数星星这几个词,“仰”、“一颗一颗”“一直数”等,让学生自己读读、自己做做、自己数数。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既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训练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从谈自己数星星的体会自然引到“一颗一颗数星星,一直数到几百颗。”这个句子,学生很容易理解了小张衡数星星的那一份认真和不容易。

  三、以读代讲

  在读的训练中,我则按照“自读课文,感知内容;导读课文,加深理解;仿读课文,体会感情;读读课文、激发兴趣”的程序进行,使这几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由此构成了讲读课文第一课时的宏观整体。这节课,我还通过范读、齐读、朗读、分段读、小声自由读、听录音读、指名读、分组读、重点句段反复读、男女同学对比读等十多种读的形式,使学生都有参与读书的机会,真正收到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以上几个点的落实应该还是有成效的'。在回顾自己的教学后,觉得有几点值得我去思考:

  1.我创设了很多的情境想让孩子去感受夜晚星空的美丽,以及作者描述时的语言是多么生动形象,但在朗读时,学生的感觉没有充分地渗透和表现,我却未及时进行点拨或范读,回过头想想总觉得这句话的美感、亮度表现得还不够。

  2.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2

  人的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摘苹果、风车转转……将这些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二.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无意识字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特别爱听故事、还爱讲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掌握一些词语,并在讲故事时练习使用。老师也常常随手把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字型又不怎么复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对一些同音字,形近字还适时适度地作一些比较。在学生看书的时候,老师提醒学生注意看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组成了什么新词,看到后把它告诉同学或老师。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是学生在无意中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而且又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使用这些生字,收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比赛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小学生好胜心强,一提起比赛,他们就来劲了,所以在识字时,穿插一些比赛,能提高教学效果。如开火车比赛,教了生字后,开两列火车比赛,看哪组同学读得又快又准,就评出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又如组词比赛,教了生字,让学生口头组词,看谁组得多;又如说话比赛,让学生用当堂学的词语说话,看谁用的词多。这些比赛,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相得益彰。

  四、创设情景帮助学生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简笔画、动作、语言等,创设情景,使汉字与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如教“哭”字时,学生比较容易写漏一点,老师可以出示一幅小妹妹哭的图画,再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她哭的样子,让学生说出“哭”怎么记,这样,学生写“哭”字时,就会想到这滴眼泪,就不会漏写这一点了。又如教“跑”、“跳”、等字时,可让学生做做这些动作,体会这些字的部首与意思的关系,从而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3

  本次公开课活动我准备的是一节识字课,课题是《袋鼠妈妈》、活动结束后,我对本次活动的教学过程进行了以下反思和整理。

  一、选材

  之所以选择《袋鼠妈妈》这首儿歌,是因为这首儿歌充满童趣,而且儿歌句子整齐、压韵,还是关于小动物的所以我相信孩子们会很喜欢这首儿歌。

  二、导入部分

  兴趣是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课堂一开始我就通过分组赢苹果的赛制来控制课堂纪律,在比赛中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接着我以猜字谜游戏引入课堂,再次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通过多媒体出示袋鼠妈妈的图片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看图观察袋鼠妈妈,说说袋鼠的特征有哪些,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最后师做小结。

  三、朗读儿歌部分

  (一)师范读课文并提问;为什么说儿歌中的袋鼠妈妈很奇怪?;袋鼠妈妈把孩子、萝卜、青菜装在了哪里?;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孩子认真听儿歌,并帮助孩子更好的了解儿歌的内容。

  (二)师范读,生跟读、目的是让孩子跟着老师读准字音,并在读中认字宝宝。

  (三)孩子齐声读,拍手读,分组读等多种方式读,目的就是让孩子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读准儿歌,熟读儿歌,理解儿歌,认读儿歌中的字宝宝。

  四、识字部分

  我设计了以袋鼠妈妈去买菜,而字宝宝在家呆无聊了,偷偷跟着袋鼠宝宝出去玩迷路为由,把字宝宝藏在花园中让孩子自己通过观察找到袋鼠宝宝,让孩子读字宝宝并充当小老师带领其他孩子一块读字宝宝,本次的目的是让孩子自己当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孩子,因为有时孩子教学孩子比老师教学效果更佳,孩子学习更有激情、接着通过小转盘,开火车等多种方式读字宝宝,通过标序号、剪刀石头、把字宝宝送回家,摘苹果等游戏加深孩子对本课教学生字的巩固和印象,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五、书写部分

  书写部分同样注重以孩子为主导,让孩子们边说笔顺边书空写,而师则在黑板上示范正确写法。

  六、师小结

  一节课有良好的开端,也要有完美的结束,要善始善终、完美的结束不仅保证课堂教学结构的完整、同时,也能令人回味无穷,留恋往返、本课的最后我以袋鼠妈妈和我们做了好朋友,现在袋鼠妈妈要回家了,我们用美美的声音齐读儿歌送袋鼠妈妈回家,和袋鼠妈妈说再见吧,轻松的结束了本课的教学。

  七、此次活动不足之处如下:

  1、在出示袋鼠妈妈多媒体图片让生讨论袋鼠妈妈特征,师做小结环节时应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孩子对袋鼠妈妈善跳这一习性的理解。

  2、在朗读儿歌部分,通过提问让生注意倾听儿歌这点虽好,但是应该考虑孩子的差异,多让孩子读几遍之后在让孩子从儿歌中找出答案回答问题、而且读儿歌的时间太久,没有把握好朗读时间。

  3、识字部分,识字分为基础识字和扩展识字、在这两个识字读的环节,形式有点单一,而且在扩展识字这块有点限制了孩子的思维,除了课文中的组词,应多让孩子发散思维,开动脑筋,多组些和课文中不一样的词语。

  4、书写部分,由于前面朗读儿歌花的时间太多,导致后面没有时间让孩子拿出书本学习书写。

  5教学过渡语不够清晰、一个个教学活动好比是一颗颗珍珠,而各活动环节间的过渡语则是串连珍珠的丝线、本次的教学活动中,在过渡语方面我仍需加强,因为如果过渡语运用得好,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增加课堂教学效益,起着有益的作用。

  通过这次公开课,我看到了自己依然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我去改正,在此谢谢我的师傅和各位学前组的老师们对我的耐心指导和细心点评、我会努力完善自己,把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4

  执教了《小池》一课后,我对如何进行低年级古诗教学、如何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有了更深的思考,心中有了一点收获与大家分享。

  《小池》一诗作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来引导学生学习这首古诗。

  一、首尾呼应,《三字经》与古诗相结合让学生感受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

  因《三字经》和古诗本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所以本堂课我以学生诵读《三字经》导入本课。

  我是这样开头的:《三字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而古诗韵律优美,语言简洁,好读又好记,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这节课老师就要领着小朋友们去这座宝藏中寻宝,高兴吗?(高兴)那好,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就要去寻宝了!

  这样的开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孩子们对古诗的兴趣。

  在结尾时,我与开头相呼应:小朋友们,你们看,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把这首《小池》记住了,我们从这首诗中看到了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小池的风景真是太美啦!而诗人却用这短短的几句话就把这么美的景色描述了出来,看来古诗中真的有许许多多的宝藏等待我们小朋友去发掘!正如《三字经》中所说的“子不学,非所宜。”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打好基础,去发掘更多的宝藏!

  这样相呼应的结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感受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以生为主,以读为本。

  把课文读通,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朱熹有言:“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可是因为课前学生回家已经预习了这首诗,所以我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把古诗读给同桌听,把生字读给同桌听,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同桌作为小老师来纠正对方读错的地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用课件展示本首古诗中要求认识的6个生字,采用摘下生字星星的方式激发学生认字的热情,用交流识字方法,个别读、领读形式来读准本课生字,再让学生展示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指出错误的读音并边听边想古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先整体感知古诗。

  在整个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由读、个别读、男女生分读、表演读、比赛读、齐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诵读古诗,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美好的意境,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展开想象,深入诗意。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孩子是富于想象的,发展孩子的想象就是在开发孩子的智慧宝藏。而语言又是妙不可言的,很多文字寓意深刻,特别是古诗,它留给学生许多想象的空间。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在配乐朗诵时,让学生闭上双眼,然后交流好像看到了什么景色,学生在音乐与老师的诵读中感受到了诗中所描述的美景,回答得非常好,把好像看到的景物描述得很美。贺晨曦说她好像看到了有一只蜻蜓飞呀飞呀立在了荷叶上;钱嘉盈说她好像看到了树阴照在了水面上;吴峥说他好像看到了泉水从泉眼里流了出来,可以说朗诵和音乐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而想像对学生深入理解诗意也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四、淡化诗意,品析诵读。

  学习古诗,除了要让学生读懂读好之外,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这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很难的。新课程提出,要重视学生自己的体验,这是很正确的。读这首诗,小朋友看到的是什么呢?他们想到的是什么呢?这就是他们自己的体验,我们老师是无法替代的。让他们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学习《小池》这首古诗时,我除了让学生在教师配乐诵读中想像看到的画面外,还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从图面中去感受诗的意境,并配以我的语言“泉眼很爱惜它的细细的泉水,不让它们多流一点儿似的,泉水就慢慢地,无声无息地流出来……这样的泉水,我们应该怎样读?”“在夏日的日光下,池塘里这一片柔柔的池水你喜欢吗?是啊,连树阴都喜欢得投进了池塘的怀抱了,你们瞧,它照在这片波光上呢!这句我们应该读出什么样的心情?”......用语言来引导学生读出诗的意境,并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哪里应该停顿,指导学生朗诵,而诗的后两行,我让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诵,从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一读中,我已充分感受到孩子们已被诗人把描绘的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而深深吸引。孩子们领略到了小池塘的自然风情,接受美的熏陶,这足已!

  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面对天性好动的一年级小朋友,繁琐的讲解、过多的斟字酌句,只会适得其反。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5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短短的一个月又要过了。仔细回想这一个月,突然发现孩子们长了不少,而自己也成长了不少。最初的孩子们都还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现在来看他们能够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比较安静地在教室上自习,能够很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任务,所以孩子们长了不少。相比较而言,我也长了不少,我开始总结经验,知道好孩子是通过鼓励得来的,也知道好学生是通过百分之七十的关爱加百分之三十的教育得来的。

  过去的一个月,我们重走了语文课文,重新巩固了知识,同时也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我们几乎是复习完一个知识点就检验一次,发觉孩子们越来越喜欢这种教学模式,他们觉得是挑战,开始竞争,个个都想做得更好,这让我很意外,这就说明了自己的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很必要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孩子们都知道有付出才有收获。所以都很认真努力地在完成每一项任务,在严寒的冬季,在下雪的`日子,他们仍然能够漂亮的完成任务实属不易,这让我很感动。他们的手都冻得通红,看着每张稚嫩天真的脸庞,他们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让我更加爱他们。每天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回家,还要认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每天天没亮就起床,打着电筒来上学,这些都让我觉得羞愧。所以,我从他们那里重新学回了坚强。

  在这一月中,感觉孩子们似乎还是吃不消的,不仅要重拾忘记的知识,还要牢记他们。几乎每天下午,孩子们都会留下来听写、默写,似乎给他们的任务还是太重,但是由于自己在之前的教学工作中没注意到知识的巩固,所以才会加大他们的复习难度,所以,我要谨记这一点,争取让孩子们学得更轻松。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6

  在本课学习中,二三四段的句式是一样的,我选择第二段作为重点来讲,通过学生的对比朗读,个性朗读,抓重点词“你挤我,我挤你”等,感悟太阳玩滑滑梯的乐趣。并且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背诵下来。 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还会有哪些事物也会在美丽的春天玩滑滑梯。刚开始,学生回答得畏畏缩缩,不够自信,句式也不完整,教师在评价中激励孩子,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孩子们情趣被调动起来,小手林立,个个跃跃欲试。 在学生字中,教会学生学习生字的规律,即会读、会认、会写、会用。读:要读准字音,特别是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以及整体认读音节的发音;认:要会把生字的结构、偏旁部首以及每个字的笔画认出来;写:即每个生字的书写笔顺、在田字格的正确书写位置等;如,在教,“雨”字时,,我是这样引导孩子们记忆和书写的:第一笔横,我们可以看作是广阔的天空,竖、横折钩我们看作是(生:

  一间小屋子),另一竖就象(生:一条雨线),四点就是(生:一滴一滴的雨水)。通过这样形象的.分析和引导来启发学生掌握生字的方法,且形象易记,从而明白了“雨”字的结构、书写和本质,学生要用就容易多了,同时培养了他们的思维。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7

  我讲的是第一册课文《画》的第一课时教学。《画》这首诗是一个谜语,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利用谜语进行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并且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来猜猜谜语。当我说完课文,孩子一下子都说出了“画”,似乎很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我们进入了课文。其一,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位在指导孩子看图初步了解课文,知道题目与诗句的关系。其二,识字是课文学习的重点,其中“远”、“近”、“还”都是走之儿的,所以我进行了归类教学,“远”、“近”还是一组反义词,在识字时进行了教学,并让孩子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反义词。识字方法不断地渗透,并进行归类,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反义词教学也是这一课的'重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找朋友。学生学得开心,课堂气氛。

  虽然,在课前我对于教材和教案都烂熟于胸,自认为胸有成竹,但是,不论是在课堂上自身的教学,还是学生的课堂常规都出现了一些想不到的问题。

  1. 在课堂教学方面,对学生的学情估计不足。在前面的学习中,孩子们就已经对看图理解课文不陌生了,但这节课上,我认为:学生看到图就能想象的到远远看去山是有颜色的,而水是听不见声音的。当我提出:“从高高的山上流下来的水有声音吗?”孩子们说:“有,有声音。”而且也很肯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一时让我措手不及。

  2.对于课文中的生字的处理,我仅限于边读诗句边读生字,让孩子在文中去识记生字,忽略了生字的应用,学生在识记了生字后,没有及时地进行口头组词的训练。课后,领导和老师们在评课时及时地给我提出来了。我认真地反思自己,因为担心让学生自己组词浪费时间,而不能完成后面安排的写字教学,故而直接让学生读卡片上的词语,没能听听孩子们的的发言,就不能很好的发现问题。这让我想起语文新课标中强调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我在自己的备课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而忽略了学生。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8

  因为个人原因,今年教一年级语文。回顾这一个多月的教育教学工作,感触颇深,尤其是汉语的拼音教学。觉得拼音教学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看情景图——认识新的拼音字母——识字——学情景歌。每个环节都训练了孩子的某种习惯和素养。每部分都有它的作用和意义。

  我听了许多老师的课,根据自己上课的实例来说。我觉得要上好一堂一年级的语文课,首先要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在一年级最好是通过游戏带动吸引每个孩子的注意力,并把他们积极的带动到游戏中去,但不好的是孩子容易过度兴奋,课堂纪律难把握,所以就要求老师驾驭好课堂。其次建立多元的激励手段,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树立其自信心。再次我觉得老师的精神面貌同样能影响和带动整个班级孩子的情绪。因此老师首先必须有好的.精神面貌。

  我记得在上《a u iu》这课时,我因为自己身体不舒服,精神确实不佳。课堂效果真得是不太好。第二天,抽查学生发现多数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真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后来,复习时,我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效果很好。所以,我觉得老师的精神面貌,也很重要。因此,为了孩子我们也要善待自己,以最佳的状态站在讲台上……

  这些都是我的一些反思和感想,也许还不太成熟。当然,一年级的课堂上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需要老师精心的准备和更多的耐心。我常对自己说: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9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拼音教学只有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有了亲身的情感操作体验,他们才会主动、轻松、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所以在本课的教学预设中,我充分使用情境图、语境歌、游戏活动, 发展学生的自然语言。我利用插图表音、表形的特点,启发学生掌握字母。同时,以儿歌或游戏教学拼音,也不失为一种有趣而生动的好方法。这些富于变化的形式,给学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希望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情绪高涨,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进而能够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几个环节:一,复习旧知,二,情境导入,引出新课。三,认识gkh的形,学习发音;四,学习书写g,k,h,给gkh找朋友,摘苹果练读音节。五,读儿歌。我希望通过这几个环节让孩子们掌握三个声母并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能读准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课后,学校领导还有组内老师都对我的课堂进行了细致的点评,给予我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我觉得自己还需要从以下方面来完善自己,完善课堂。

  一、鼓励很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由于低年级儿童的年龄性格特点: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往往出现教师讲得"声嘶力竭",学生却玩乐此不疲,适当的口头评价语言,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充满笑声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抓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语文课上更应该让鼓励贯穿课堂,让孩子沐浴在鼓励的阳光下。如我让学生进行小组比赛。学生就显得异常激动,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赞赏,脸上幸福快乐的光芒就情不自禁的显露出来。

  二、注重大班教学。一个班54个孩子确实很多,很多时候都不能一一顾到,但是我深刻的意识到,如果跟着来的永远都是那么一些人,那其实这个班是不完整的',久而久之另外那些孩子就不可能跟得上进度了,所以一定要多加强群体的练习,不要总是停留在个体练习上。形式可以多样一些,如朗读时,分组,分男女,总之,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让所有的孩子跟着来。

  三、课堂容量要加大。一个环节不要停留太长时间,紧凑的课堂才是让孩子们注意力集中的秘诀,所以在今后的备课中一定要把所有的小环节都紧凑的连接上,不能浪费每一分钟。

  最后在这里我想感谢敬爱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正是因为你们的鼓励和悉心点评,我才能很好的适应一年级这个忙碌的大家庭,我相信,下次的常规课我会做的更好,我也相信,在你们的帮助下,我将更快成长。情绪能够高涨,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从而增强了课堂学习效果。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0

  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说,通过一学期来的培养,我班学生基本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方面,首先汉语拼音知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在开学前一个半月教学拼音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通过学儿歌、“摘苹果”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所以特别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识字,一年级上学期是意义识字的关键期,不仅要求对课文内容熟悉,同时加强了课外阅读。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反复多次和汉字见面,并通过一段时间后又对多篇课文进行阅读训练,使学生逐渐认识汉字,然后以适当的方法强化刺激,达到识字的目的。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学生的字写得好坏美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语文水平。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既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特别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在读书的训练上我采用了当天阅读最认真的小朋友就可以当隔天的小老师进行带读的'办法,或者是小组读、合作读、擂台读等多种形式的手段来提高孩子们对课文进行多次阅读的兴趣。课前我要求每天学生需预习课文,在学习课文的开始阶段,教师不需要过早给学生加以引导提示,让学生先行感知课文,那么这第一次的感受能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就算有理解偏差、有错误,经过之后的共同讨论、共同订正、理解课文,都能够解决。先学后教,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课文的感知和学习。课后要求不定时复习,巩固原有知识,承上启下帮助新知识的掌握。关注差异,并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家长解决辅导上的难题,也同时认清自己教学上各个方面的不足。经过大半个学期的学习孩子们愿意读了,课文中的、课外的故事也愿意读了,不仅增加了他们识字量,而且认识的词语也越来越多。组词训练不再是单调的了,总听到“我还有”“我还会别的”这样的话,课堂生动多了,有更多学生愿意展示自己。

  要在评价中促进学生的成长,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想学爱学主动学了,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一次在作业中我发现有孩子已经在写日记了,由开始的一两句变成了一版、两版,于是我适时的对这个孩子进行表扬,并要她自己读出来,之后谁写了日记都进行点名表扬,鼓励。慢慢地写日记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写的越来越好。

  不足和需要反思的地方:

  1、课堂上给学生自主活动时间过多,有时候一节课的内容没有完成。

  2、对困难生的关注不够,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年龄上的差异,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学习上就有点困难了,因而班级里就有了两个极端的现象。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1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确定了以下几点:

  2、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在教学时我希望着力让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看图想像、即兴表演、动作模仿等活动,让他们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领学生深入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他们由读文、看图,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

  这堂课也体现出许多问题和不足,希望能对以后的教学起到借鉴作用,注重课堂朗读,但形式不够丰富,并且教师的示范性还不够到位。在课堂上分角色、分层次的朗读比较多,但是相对缺乏集体朗读,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可以整合全班进行分角色朗读。而且作为低年级学生,教师的朗读示范性作用也不可忽略,但在课堂上引导有余、示范不足。没有什么比教师亲身示范更能让学生直观地体验。

  整体感知课文的时候,不能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朗读。这让学生失去了一个随文思考的机会。而在朗读之后再提出疑问,既花时间又会影响课堂效果。

  在课堂上,我缺乏“静待花开”的耐心。这点体现在进行深入的课文分析之时,因为新课之前的.导入让学生们感觉很新鲜有趣,而进入课文分析之后,要让学生从刚才的热烈中投入另外一个冷静思考的氛围是需要有耐心和信心的,课堂不能永远热闹喧天,安静地思考才能真正出现有价值的思考结果,而作为教师不仅仅要给学生积极引导,还要有等待的耐性。

  课堂永远是一个充满意外,而又总是留有遗憾的地方。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每次的认真总结分析都可以帮助我在教学上更进一步。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2

  1、为了从一开始就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我一开始就播放了一段和课文有关的动画短片,同学们看了动画中惊慌的小兔子,都笑了,我忙问:“你都看到了什么?“看了动画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孩子们都活跃起来了,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看来,他们真的非常想学习这篇课文呢,兴趣被调动起来。

  2、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在教学时我希望着力让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看图想像、即兴表演、动作模仿等活动,让他们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领学生深入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他们由读文、看图,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

  这堂课也体现出许多问题和不足,希望能对以后的教学起到借鉴作用。注重课堂朗读,但形式不够丰富,在课堂上分角色、分层次的朗读比较多,但是相对缺乏集体朗读,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在进行深入的课文分析之时,因为新课之前的导入让学生们感觉很新鲜有趣,而进入课文分析之后,要让学生从刚才的热烈中投入另外一个冷静思考的氛围是需要有耐心和信心的,课堂不能永远热闹喧天,安静地思考才能真正出现有价值的思考结果,而作为教师不仅仅要给学生积极引导,还要有等待的耐性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学反思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学反思。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有趣、高效的课堂。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兔子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狮子问“咕咚是什么,而且要去看看,这才让大家明白:原来“咕咚是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在教学本课时,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低年级学生还是以玩为主,抓住学生这一年龄特征,在导入新课时,我先播放事先录制的各种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接着再故做神秘地发出“咕咚的声音,再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声音,从而引入课文学习。这课的导入方式是为了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营造一种将阅读期待。

  (2)课文的意义,只有在学生主动与课文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在教学时我着力让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看图想像、即兴表演、动作模仿等活动,让他们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领学生深入课文,使学生与课文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他们由读文、看图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

  《咕咚》是第二册一篇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浅易易懂,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那么,如何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学训练课,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指导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疑引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有趣,富有悬念性的东西最能吸引其注意力。于是,我采用了实物作了一个实验,用木瓜在高空仍进水桶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声音,你想知道吗?接着板书:咕咚,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二、图文结合,感知课文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听录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3 幅图,把3 幅图连起来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图文对照,学生自学讨论:哪些自然段写了1 、2 、3 幅图。这样图文对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自学,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及它们的联系,并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意思说出来。

  三、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我让学生在看懂图意,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当听到咕咚声音时,小兔、小猴、狐狸、大象、野牛等怎样做?谁做的对?为什么?接着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重点,因势利导,指导朗读,如:小猴儿,大伙儿说的活要读出惊慌紧张的语气;野牛说的话应不慌不忙,表现它做事不盲目,不跟别人跑,弄清事实真相。这样,通过多次反复朗读品味课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

  四、角色演评,渗透德育

  童话故事的教学运用“角色演评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童话隐含的思想因素得到内化和升华。教学《咕咚》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展开想象,进行角色表演。表演前,强调对角色的理解,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后,可让学生进行角色独白,并对角色进行评点,使学生在有趣的表演和评点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教育学生要学习野牛做事弄清事实真相的精神。

  以上指导方法的结合运用,我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情操也得到陶冶。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3

  小池》是人教社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第二册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渲染孩子们欣赏迷恋的蜻蜓轻落荷叶尖角的动人画面表现夏天荷塘美好的意境与情趣。整首诗情趣盎然,语言清新,充满儿童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如此贴近儿童生活的教学内容为促进孩子与教材的诗性对话、情感交流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因此在确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时,我把情感目标——感悟初夏荷塘美好的意境,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夏天、热爱生活的情感作为主目标贯穿教学始终。在确定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时,我除了考虑它们相对的独立性之外,更多地考虑在达成这些目标的同时如何更有效地促进情感主目标的达成。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将整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进行分解重组,确定如下目标:

  情感目标:感悟初夏荷塘美好的意境,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夏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知识能力目标:认识课文中“池、惜、阴、晴、柔、露、立”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会运用借助熟字识字的方法。初步学习借助朗读体会诗歌意境。

  为了达成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铺垫情感。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环境。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因此,在课前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一组以春天为主题的古诗动画画面,调动起学生的感情,把孩子带进了吟诗作画的情境中。在课首教师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知识经验,创设了一个情趣盎然的情景。未成曲调先有情,“夏天是一首诗,夏天是快乐的。”这样的情感体验已在孩子心田悄悄萌发并滋长。

  (二)品读词句,积累情感。

  在字词教学中渗情。一篇文章的字词教学与文章的情感脉络在很多时候较难统一起来。为了避免这一点,让情感脉络贯穿字词教学,我的策略是:①随文识字,所有生字的教学分散在诗句的解读中。②对生字的教学做一翻详略安排。与情感主线有关的字浓墨重彩:“立”是前一首诗《所见》中要求四会的生字,考虑到这个字和“惜”、“爱”是本诗歌的文眼,抓住这几个生字的教学就能紧紧地抓住诗歌的情感线,所以我把“立”字作为本堂课的四会字来教学,并给予浓墨重彩,为情感目标的达成助力。与情感主线无关的生字教学(例如:池、阴、晴)我则通过在语境中复现淡化处理。③从生字的不同角度渗透情感。“惜”从形入手,为什么“惜”要用竖心旁?让学生明白心里爱惜才是真正的爱惜,泉眼从心底里爱惜泉水,舍不得让它多流;“立”从推敲其运用入手,体会蜻蜓立在小荷上的轻盈与自在;“柔”从义入手,给“柔”组个词,诗中讲大树喜欢柔和的( )。这样的教学努力体现识字与阅读的整合,生字的教学基本与情感基调保持一致。

  在充分朗读中动情。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最重要手段之一。本诗歌的'教学淡化诗句逐词逐句的理解,已读代讲,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课堂上自由地读,读出不同的感受来,带着不同的感受读,在充分朗读中获得初步的、独特的情感体验。

  (三)启发想象,丰富情感。

  诗歌的语言凝练,往往留下许多不确定,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做适当的补白,以丰富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组成的小荷池是夏天里一首清凉的小诗,他们相怜相爱、相依相偎,那么有情,那么和谐。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画面,展开想象,一起走进这恬静、美丽的小荷池,一会儿是蜻蜓,一会儿做大树,一会儿又成了诗人站在小池边,去感受初夏荷塘的美丽,去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去体味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拓展积累,升华情感。

  在本课教学即将结束时,我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幅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盛夏荷叶图,学生声声惊叹夏天荷塘美丽的同时也积累了亭亭玉立、含苞欲放、白里透红等许多词语与诗句。同时,让学生自己去课外搜集、诵读跟荷花有关的诗歌与文章,这样从课内的拓展到课外的延伸,在朗朗的诵读声中,在生动的画面视觉作用下,不但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荷花的美,从而发自内心的喜欢,发出由衷地赞叹。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4

  知识点:复习拼音字母ie & ei; iu & ui; ei & er

  教学目的:区分容易混淆的ie & ei; iu & ui; ei & er,为学生正确拼读音节识读汉字打好基础。

  授课情况:我让学生把书翻到第32页,让他们用手指指着字母跟我读。读完一遍以后看配套的语文学习光盘:先听范读,再跟读。部分学生准确读出了,部分学生还是区分不开。我就让学生多听几遍,多跟读几遍。在这个过程中,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走神、开小差,没留心听,读起来声音小,音也没读准。课堂有点冷场了。这时我想了想,想到了在华阳小学听示范课时学到的课堂教学用语。于是跟学生说:“拼音宝宝当中有几对双胞胎,他们都长得很像,比如ie & ei; iu & ui; ei & er。你们能认出他们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弟弟吗?能准确叫出他们的名字吗?能说出他们哪里不一样吗?”这次学生都来劲了。一个个紧张地盯着大屏幕看,争着第一个说出这三对拼音字母的不同之处:ie和ei,iu和ui都是i的位置换一下……发言踊跃,课堂气氛也热烈起来了。

  反思:1、 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知识的过程即是以自身整体素质和能力和学生进行双向互动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完全真实的,教学的进程必须以此为基准进行适时适当的.调整,而不是单凭自己主观想象或猜测,脱离学生实际的学习、接受能力将教学过程过度理想化,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备课不仅要备教学内容,还要备学生:包括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动机等等。

  2、 对于低年级的教学,内容虽然简单,但是得特别注重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只有生动活泼有趣的形式才能吸引住低年段学生,使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其中教学语言也是知识呈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生的学习、接受能力还有限,抽象深奥的概念还不会,对形象化的语言反应就比较积极灵敏。课堂上应多运用他们能听懂、感兴趣的语言授课。将学习目标拟人化,个性化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这一点从“拼音宝宝”、“双胞胎”对我班学生学习相似拼音字母的积极作用可以看出。

  3、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自行发现知识点、解决问题比单纯的口耳相传更重要,也更有趣,更有挑战性。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自身的积极性,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生就不是单纯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学习者。我们也将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展示知识点之前不妨先提个问题,打个问号,让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开动脑筋,自己观察、想点子、总结归纳,钻研学习内容,这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学习效果会更好,从而有利于形成良性的学习循环,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发展。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5

  《项链》这篇课文中的孩子用海螺和贝壳穿成了彩色项链,而他印在沙滩上的脚印,为大海戴上金色的项链,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大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然后找出描写大海美的词语。逐步引导学生们学会回答问题,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有能进一步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一、教学效果:

  我们教师要把语文的课堂教学深入到生活中,把学习语文的快乐释放到生活实际中去欣赏品味,由此再由生活的快乐返回到对语文学习的钟爱和快乐中,不断循环往复!真正让孩子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生活的丰富多彩,把语文和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特别注重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通过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整合,不断使主题得以升华,让学生充分感受文中所蕴含的'真情。同时,非常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我展示的平台:可以自由选择识字方法,可以自由选择读书方式,可以发表自己读文后的独特感受……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体现其个性,体现快乐学习。(教师播放海浪及笑声的录音)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海浪声)听,这是什么声音?(笑声)今天让我们下海好吗?脱下鞋子,光着脚丫,一同体验一下踩在松松软软的海滩上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去感受那里带给我们的快乐。板书课文题目,美美地读课文题目。设计意图:本课起始体现了读和说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然后抓住孩子年龄小、爱玩的特点,让他们觉得这节课又要去游玩了,精神先愉悦、轻松起来,让学生对本课学习充满兴趣。

  二、成功之处:

  识字、写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遵循识字、写字规律,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和方式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学生先观察,再临帖、再观察、再默写,最终熟练掌握本课会写字。布置作业,课后延伸。找找描写大海的小文章,读一读并能介绍给小伙伴们。设计意图:作业内容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同时也丰富了积累。这种开放性的作业,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有了方向的指引,这对于一年级的小同学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三、不足之处:

  一年级小学生的语言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回答问题就会确切、流利。

  四、改进措施:

  帮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读说相得益彰,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品味、读中欣赏。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教学反思09-12

一年级语文的教学反思06-19

语文的教学反思06-06

(精选)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7-07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6-20

一年级语文小池教学反思08-18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07-21

一年级语文《bpmf》教学反思08-20

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学反思07-23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