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学反思

时间:2024-09-08 00:02:0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优秀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教学反思

优秀教学反思1

  摘要:文章认为作为教学新手,不仅要在备课环节上下足功夫,更应从学生的思维角度进行教案设计,这样,才能真正上好一堂语文课。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过程

  学习完了《陈情表》这篇课文,有成功,也有不足。在反复修改教案的过程中,我更多地学会了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把自己当成学生,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把教案更加详细化、具体化。

  一、作为一个新手,教学设计尤其重要

  一方面,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指导和组织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教”是为“学”服务的,因而,有效的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设计成为重要课题。也就是说,如何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并取得最大化的学习效果,这才是备课最关键之处。另一方面,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一定会跟着教师的教学设计走,稍不注意,甚至会出现与教师意愿相反的情况。这种情况一旦出现,作为新手,由于缺乏课堂的掌控和应变能力,将很难应对。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光要吃透教材,建构教学流程,还必须尽可能从多方面为学生设想,考虑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种种状况,力争保证教学过程的万无一失。

  初上该课文,我就出现了这方面的问题。当时,我在反复研习教材的基础上,备了《陈情表》的详案。教案设计了两个问题,我自认为比较简单。可我忽视了自己是在反复研习课文的基础上,吃透了教材,可学生不一样,他们是第一次接触课文,完全是一个陌生的'情景,不能也不可能上升到我想的那个高度。因此,学生对于我的教学设计,对于我提出的问题不知所措。课后,我深深地思考:尽管我是备了详案,可我是按照我的思维去设计教学,但完全是以我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导性,学生并不可能完全按照我的思维走,因此,我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后再次上该课文,我从学生的角度设计了《陈情表》的详案,效果非常的好,整个教学过程完整而流畅。

  二、设计教学过程,首先要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的切入点,以此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思考探究,使之形成心得,有话可说

  初次试讲,教案的设计围绕着两个问题展开:陈什么情?为什么陈情?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希望借此理清课文思路,但课堂情况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面对我的问题学生茫然无措,课堂成了一潭死水。可这是为什么?我明明设计了详细的教学设计,难道是教学设计有问题?当时丝毫没有办法,只得硬着头皮,按照设计好的教案,按部就班地走完流程,再也无法顾及到学生了。于是越教越枯燥,越教越糊涂,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不上来,感觉整堂课都是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把“答案”“教”给学生,这种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状态,决不是我要的课堂。

  经过反复推敲,第二次试讲,我把提问改成了:本文陈了哪几种情?并展示了一组提示性词语:苦情、恩情、忠情、孝情、亲情、处境、心愿……以此引导学生深入课文,理解“情”的内涵,进而展开讨论。由于问题很好地贴近了课文和学生实际,而且又有了详细的提示语,因此学生能很好地深入课文思考探究。结果是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笑声充满了课堂,此时的我不再是唱独角戏,已然成为了导演,而学生也充分诠释了演员的角色。

  三、教学中的大胆创新,就是要在精心准备设计的前提下,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心得体会

  当四人学习小组围绕“情”的内容展开讨论的时候,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由于问题的切入非常好,所以每个学生阅读思考有了明确的方向,能紧扣课本进行问题的讨论,回答问题自然有话可说。课堂上,我突然觉得,既然学生都能借助提示语深入课文,理解“情”的内容,那我何不把教师课堂小结换成学生课堂小结,板书多种“情”之间的关系,我再稍加补充,岂不很好?

  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其实心里很紧张,毕竟是比武课,万一学生总结不到位怎么办?我应该怎样往主题上引导?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课堂最后十分钟,两位女生先后在黑板上板书小结“情”的丰富内容之间的联系,并像老师一样在讲台上的阐释,有板有眼,有模有样,所有的同学都为他们鼓掌。这才是这节课最精彩最成功之处。因为学生们都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他们尽管总结的不是很完美,可是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这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活动,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反映非常好。学生总结是自主的,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整个过程轻松愉快,整个课堂充满笑声。想不到课堂上突然的想法,大胆的设计,竟会有如此成功的结果。

  四、结语

  语文教学看似简单,但上好一堂语文课真的不容易,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尤其不容易。作为语文教师,要广泛涉猎群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要高度重视备课,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够深入课文,有话可说。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尤其是像我这样的教学新手精心准备。当我们精心准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阅读与训练时,又不可过分拘泥这个设计,要善于抓住课堂的突发思维,大胆地给学生展示自己,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甚至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优秀教学反思2

  《珍妮的帽子》一课内容比较简单,也比较好理解,在设计本课时,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个性朗读,和品读重点句子来体验珍妮心情的变化,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并懂得关爱身边的人。由于本课的生词比较多,而且很抽象不太好理解,在本课的执教过程中我比较侧重词语的.理解。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我灵活地采用了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如:理解“郑重”时,把同样的一段话用不同的语气说了两遍,让学生分辨哪次是郑重地说的;还让学生通过表演等方式帮助理解词语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应该说这部分做的还是比较成功的,也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

  当然,在执教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在讲课时,由于听课老师很多,自己的准备也不很充分,有些紧张,造成了在执教过程中漏掉了一些环节,没有使课件发挥其更好的作用。再有就是课堂气氛还不够活跃,老师还不敢大胆的放手,打开课堂,没有把课堂完全地交给学生,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参与的广度还不够大,应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继续学习新课标,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优秀教学反思3

  《实数》主要复习了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分类;让学生明确了数轴,绝对值,相反数及倒数等几个重要概念,会求一个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难点是绝对值的有关化简,非负数的应用。本章涉及的概念多,运算定律多,且使学生考试丢分的填空、选择、计算多在这节内容里。

  对于复习本课时我的思路是先梳理知识点,再典型例题,再训练题的`思路,但在自己上课过程中发现,许多知识点太简单,一一梳理有点浪费时间,最好选用课前小检查暴露知识后,再对症下药,复习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一些。针对自己的当堂实战,我总结了本节复习课的最好思路:

  一、复习课不宜上的太大,应当小步子,密台阶。本节涉及概念多,运算种类多,应当加强练习。

  二、复习课“先测后串”效果较好。测试最能说明问题,课前小小测试能暴露知识掌握中的漏洞,使教师学生复习更有针对性。

  三、复习题的大小选择很重要,对基础知识部分应当题小而面广,能力提升题要选代表性题目。

  四、训练主线,永远真理。

优秀教学反思4

  《文成公主进藏》是一篇民间传说,故事内容充满神秘色彩,人物具有神气的魔力,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课文。这篇课文是故事长廊中一篇略读课文,教学目标中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洁的讲述课文,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很难,难就难在“简洁”二字上,一篇篇幅较长的文章想用几句话简单的讲述存在一定的难度。初读课文之后,请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表现很积极,可第一个学生基本是在复述课文,讲得非常细。听了他的回答,我并不觉得意外,的确是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个问题,我采用分段指导,先说一说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发生的'几件事,再用一两句话说一说进藏前的事,最后用一句话说说最后一段。

  分三部分讲述,我觉得降低了难度,原以为学生能说得更好,但是结果还是不尽人意,在概括文章内容这一环节,我很困惑,不知道怎么有效地引导学生说简洁。在设计教学时,我自认为一步步很清晰,预设学生的回答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可往往课堂上就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我仍然无法从容处理,亟待不断磨练。

优秀教学反思5

  流行音乐与音乐欣赏巧妙结合,把流行音乐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整个音乐文化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拓展文化艺术的视野,让优秀的流行歌曲走进音乐课堂,为学生搭建起通向高雅音乐的桥梁。流行音乐易被人们传唱,具有鲜明强烈的节奏,很具体现青春活力,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热衷于它非常自然。教师无需禁止学生去听去唱,并且在音乐欣赏时可选用一首与欣赏作品内容相关或相近的作品,以增强学生对作品的感染力,如:当欣赏内蒙古民歌《辽阔的草原》时,可事先播放腾格尔的《天堂》MTV。

  通过欣赏让学生对草原有初步的认识: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奔驰的骏马、绿绿的草原……再去欣赏《辽阔的草原》,更易理解作品,感受体验其意境。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美"的气氛环境中,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观念,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它的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接受方式,在激发人的情感方面比其它姊妹艺术来得更直接、更迅速,且效率更高,又给欣赏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促其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音乐艺术的天空。

优秀教学反思6

  古诗《静夜思》教学反思

  《静夜思》这首古诗脍炙人口,千古传诵,是我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李白的经典诗作,它语言凝练,感情真挚,反映了外出游子的深夜思乡之情。

  此篇课文大多数孩子都早已熟背,然而能真正了解其中深层含义,体会诗人情感的仍是少数。全诗总共4句,其中“疑是地上霜”这句是本诗的难点。我首先借用图片,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霜,再结合现实生活。“霜”会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呢?“凉、冷、冻”有孩子抢答了。是啊。这时孩子们最终能够体会到,当时诗人李白在外游荡时,在静静的夜里那种迫切的'思念家乡的之情,像“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诗人的心弦,此时的凄凉孤寂的夜晚,说明当时李白的心境十分的孤单、十分的寂寞,懂得了这种感觉,对读好这一句和解第二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很大的帮忙。正因为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无法立刻回去和他们团聚,所以才有“疑是地上霜”的感觉。像这样突破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我在学生熟读古诗以后,又引导他们提出还有不懂的问题吗?随机给以解决。所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问题很多,还有的问他为什么想家乡呀,这些说明孩子们动脑思考了。但因为孩子们都还小,对漂泊游子孤身在外的寂寥无法切身知晓,对此文的解可能仍还有限。这些可能都将慢慢沉寂,期望在孩子们以后的人生中终会顿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内涵吧。

优秀教学反思7

  《杜鹃圆舞曲》是一节欣赏课,其中包含两个知识点:3/4拍节奏和圆舞曲的特点。三年级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都很有限,而且圆舞曲相对于他们来说非常新鲜,不易理解。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是本课的关键。要在欣赏过程中,让学生愉快轻松地获得知识,了解乐曲结构都具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教师立足学生,深入浅出,为学生创设一个优美轻松的学习环境。

  在备课时,我在教学设计上下了功夫,特别是教学环节的衔接和完整性以及问题的设计、重点、难点的处理上。我在教案的设计上意图以音乐本身的特点元素为主,在语言的逻辑性方面斟酌了好几遍,力求让学生能明了教师的意图,并能主动参与。

  《杜鹃圆舞曲》的学习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完整聆听;其次是分段细听;最后在完整听,了解曲式结构,并能总结出圆舞曲的特点,学生基本能够把握。在初次聆听的时候,我要求所有同学闭上眼睛,随音乐的感觉自由摆动肢体,发挥想象,让他们通过听觉来体会感受音乐的情绪,这样做的`教学效果非常棒,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他们总结的感受也很到位。我想,音乐课不是语文课,也不是其它学科,我们无须用过多的语言去介绍,去讲解,应就音乐的本身去引导孩子聆听感受、表现创造,这才是孩子们需要的音乐课堂。

优秀教学反思8

  在《磁铁的性质》课上,学生们尝试用磁铁去吸不同的材料(很多材料都是课前准备的,也有一部分来自学生),汇报交流了,我说:“来,说说你们的结果好吗?”

  生:磁铁能吸铁钉、大头针、回形针

  师:其他组是否也都能吸呢?

  生齐说:都能。

  师:还能吸什么呢?

  生:还能吸自动笔铁的部分和桌子铁的部分

  生:还能吸一元的硬币和五毛的硬币

  ……

  生:还能吸一毛的硬币。

  我一愣,一元的硬币是镍,都能吸,五毛的有些行,有些不行,可是一毛的硬币都是铝做的,课前自己也试过了,都不行。于是我不假思索就否定了他:“不会吧,你自己搞错了吧?”话刚说出我就后悔了,应该让他验证一下。其他的同学也都喊起来:不会的,不会的,一毛钱的硬币吸不住的,我们早就试过了!因此在我的教案中早就确定一毛的硬币属于不能被磁铁吸引的一类物体。

  没想到他居然也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大声说:“一毛的硬币的确能吸,你们瞧!”

  他举起用磁铁吸住的一毛硬币的一霎那,我的尴尬使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怎么办?教师的威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沉默几秒之后,我才回过神来,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科学就是需要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谢谢这位同学!”

  我走到这位同学的身边,拿起他的一毛硬币一看,原来是20xx年新版的`一角硬币,也是镍币,我还没在市面上看到过呢!看来我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啊。

  反思:

  在这个片段中,学生有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这是我最感到欣慰的,因为科学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从教师的设计意图看,只要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知道铁一类的物质能被磁铁吸引就达到了预定的目标,然而,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探究出现了矛盾,根据教师的准备,一角硬币是肯定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此时如何处理?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让这位学生在大家面前验证。虽然最后的结果证明教师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是我从学生那里懂得了:我们备的不仅仅是教案,更应该备好学生;路培琦老师说过:不要把我们的科学课上成假装学生什么都不知道!有时侯学生比我们知道得更多!我们钻研的不仅仅是教材,更应该好好钻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因为自己原来的知识和经验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过时了。在充分的备课和备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游仞有余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预设和生成并不矛盾,充分的预设准备正是很好地处理生成性问题的前提。

  在科学课的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通过教学后学生呈现的变化状态,则是评价性资源和下一个教学流程的基础性资源。有了这种“活资源”的意识,教师才会在课前、课堂和课后,把自己的心思不只是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努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上,才会不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是一种对教师教的配合,而是看作对教的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创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秀教学反思9

  高中英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都是课改后的新教材,对我们有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反复揣摩教材和努力向资深的老师们学习后,对高中英语教学有了更多的反思。

  反思之一:多媒体应用,及网络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当我们还在费力地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当我们还在吃力地翻看字典编写教案的时候,我们没见过“金山词霸”能如此轻松的查找英文单词,自动给出发音,中英文对照的例句及同义词和反义词;我们没见过“Word”能如此奇妙的编辑文章,它可以自动查出英文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帮助自动修改错误。在你写完一篇英文作文之后,可以自动为你计算字数,自动显示你的作文等级;我们没见过“听霸”中如此丰富的英语听力教学功能,我们的英语教师中有不少人没见过国际互联网上如此众多的英语教学网站和如此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料。你想写论文吗?你想查找教案实例吗?你想了解英语教学新动向吗?你想知道英语课堂教学游戏吗?这些都可以轻松地在国际互联网上找到。

  可以想见,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我们外语教师提出了怎样的挑战。国际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使得网络英语成为现代英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英语教师观念落后,知识老化,教学手段陈旧是摆在教育战线面前的严峻现实。

  反思之二:外语学习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

  谈起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我们的英语教师都有深切的体会。中国城市的孩子们,尤其是乡镇的孩子常常从小学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直到大学,学习英语的时间近十年,而最终大多数收效甚微。原因到底是什么?可能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语在中国只能算是foreign language(外语)而不是second language(第二语言)。这是长期以来,一直被我国中、小学教师所忽视的一个问题。

  外语教学有着与第二语言教学完全不同的自身的特点,中国学生学习外语更有其特殊的地方。我们要问:尽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越来越多,英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我们的学生中到底有多少人真正是对外语感兴趣的,有强烈的自我动力的;他们尽管一周有4--6节的外语课,总数加起来,不过4--5个小时,这点时间的外语接触够吗?在40分钟的英语课上,老师用外语授课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学生能开口说外语的时间又有多少?有多少学生的家庭有外语环境,有多少学生父母懂外语,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或被动接触外语的机会又有多少?学生在初、高中阶段6年中只学习十几本英语教材,而他们课外英语阅读量又有多少?我们尽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外语教学观摩课,在这些观摩课上英语教师和学生配合的天衣无缝,听说读写的操练样样俱全,加上朗诵,短剧,多媒体演示,教学者为之兴奋,听课者为之激动。然而,在一年365天的外语教学中,这样的课又有多少呢?这本帐,从事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心中应该是明白的,说到底,我们中、小学的英语教学至今大多数仍随着升学考试指挥棒在转,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模式。

  反思之三:英语教师急需更新观念,学会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

  学校是培养“跨世纪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基地。“跨世纪人才”是指懂得外语和电脑操作的人。“复合型人才”是指懂外语,会使用电脑,又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学生可以在电脑上随时查询学习中遇到的生词和问题,所有这些电子词典都具有查询方便,快捷并能拷贝到你所需要的文件中。有的字典还提供发音指导和测验功能,帮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记住更多的单词。

  电脑的普及和使用,使得每个学生的知识源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学生的知识主要是来源于课堂、教师、书本,而电脑将学生和世界信息知识库连接了起来。

优秀教学反思10

  9月20号,市教育学院的部分领导到我校进行听课教研,我讲了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课《真假值周生》。

  本节课充分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有足够的自信、热情的参加讨论,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说、议、评、演中交流与互动,日常口语交际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存在的问题:

  1、课堂重点处理不恰当。本节课前半部分用了过多时间让学生讨论:龙龙假冒值周生的做法是否恰当,为什么?学生大胆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但却占用了过多的时间,实际上这一环节不必做过多的讨论,学生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只要学生的想法能够自圆其说就好。

  2、教师对学生应重点去说的语言引导不到位。学生吵闹时会说些什么,龙龙假冒值周生制止吵闹时会怎么说,真正的值周生大姐姐来了会怎么说吵闹的学生、怎么说龙龙。这些问题教师应让学生充分讨论、练说之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表演练习,以免学生在进行表演时词穷。另外,当其中一组进行表演练习时,要引导其他“观众”关注于“他们都说了哪些话,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怎么说”而不是泛泛的让他们当“评委”,当了“评委”以后又不知道重点在那些地方发表“评论”。

  3、个别学生在小组讨论或练习时“看热闹”没有参与到思考中,以至于使课堂显得有些乱。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所提的要求不细,如果能够在小组学习时更加明确每个人的分工责任,让每个人都有主动参与合作的意识,效果会更好。

  4、对学生平时的语言训练不到位。通过这节课我能够看出自己在平时对学生的.语言方面要求不够“严格”,如大部分学生的声音过小,小部分学生表演时态度不够大方,大部分学生不说完整话,几个学生没养成倾听的好习惯,总是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想:这些都是我应该在平时教学中的每一节课应该注意训练好的。

优秀教学反思11

  首先,化学键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

  本节课内容是学习了原子结构知识、元素周期表及电解质等内容后安排的。在初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原子、分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知道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再分、原子的重新组合,但并不清楚分子再分、原子重新组合的原因,并不清楚这些微粒之间是通过怎样的相互作用构成物质的。因此,在教学中把一个问题设计成一个个学生可以很容易回答的问题,降低难度。其次,内容过于抽象,于是教学中在水的电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分析中采用了较为通俗的动画便于学生学习与理解,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以往的教学中都是按教材离子键→电子式及化合物形成过程→共价键→化学键的顺序来学习,但经常出现学生把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混淆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节课设计将离子键和共价键同时对比学习,突出两种化学键的形成微粒、构成元素、成因及判断等,对比他们的不同之处,学生的混乱情况有所改善。

  从上课情况来看,师生间的交流能够顺利完成,效果明显比以前的教学感觉要好。课堂上,学生能根据教师对知识的铺垫,完成问题的分析讨论,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教师能尽量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但由于教学中多以问题引导学生,期望学生根据问题引导得出结论,而由于时间限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有些结论就由教师直接给出,也有的.地方缺少总结性的内容或没有及时总结到位。

  在教学中采取了多种教学手段,多媒体的应用在课堂上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并采用了分组讨论、知识的探究迁移、对比、应用,加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并且教学过程形象生动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始终让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教学的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在概念上的混淆有一定的好转。

优秀教学反思12

  《识字2》一课要认的字有14个,字多,笔画多。如何让孩子轻松掌握好所学的字呢?我采用了“字卡”这一常态教具,巧变花样让孩子学习。

  第一“闪字卡”,让字卡在学生面前快速闪过,让学生尽快读出,此游戏检查孩子认读字音的准确性。

  第二,“送信”游戏。把教学字卡变成“信”,把字卡发到所有学生的手上,让学生做邮递员送“信”。“信”送到教师的小助手(一个学生)手中。“邮递员”一定要读出信来,还要组词,才能成为优秀“邮递员”。通过此游戏检查孩子组词的能力。

  第三,“摘字卡”游戏。老师把笔画最多的几个字:“懂、貌、教、愿、碗、筷、夸”张贴在黑板上,鼓励学生来抢摘字卡,抢到的学生一定要说出你怎样记住这个字的。说得好的同学评为认字王。

  通过三轮玩字卡的游戏,学生兴趣非常高,同时把本课的'生字也掌握很好。因此常态的教具如何做出新意来,这也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

优秀教学反思13

  《桥》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天黎明,一个工地突遭洪水侵袭,100多人无路可逃,都疯了似的向一座木桥拥去,情况十分危急。而老汉——一位即将退休的党支部书记却站在桥头沉着冷静地指挥人们有秩序地逃生,最后他和自己的儿子被洪水夺去了生命。故事非常感人。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的情感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从老汉的语言、动作、神态中,感受到老汉在危险面前沉着冷静、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高尚品质。

  在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两条线来展开。第一课时,我以描写洪水和雨水的句子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划自悟。学生很好地抓住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等句子,充分感悟了当时危急的情况,对人们当时的恐惧之感就体会更深刻了。再来读,紧张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这样危急的时刻,老汉的出现也就成了必然。这一课的教学也就为下一个课时埋下了伏笔。

  在第二课时,我自然地以老汉的言行来展开教学,让学生自划自悟。学生很快地找到描写了老汉的句子。“他像一座山。”“老汉突然冲上前去,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通过“冲、揪、凶得像豹子、像一座山”等词的体会,学生也就体会到了老汉的`不殉私情,舍己为人。再来讨论老汉可能会喊些什么,学生也都能说了。对于小伙子的一瞪一推和老汉的一揪一推,更是含义深刻,令人回味。

  整堂课来讲,通过自读自悟,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已经深深地留在学生的心理。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所以到最后,学生也说出了这其实是一座“生命桥”、“希望桥”、“救命桥”、“感人桥”……

优秀教学反思14

  从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看,在学习例3之前,学生对小数加、减法计算的算理和一般方法已经进行了学习,且已经能用语言总结一般算法。而例3与前两例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解决的是两步为主的加减混合运算问题,因此我将掌握运算顺序作为本课的重点内容,力求让学生在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学生计算小数加减法的熟练度。

  设计教案时,我从旧知的复习导入,一是想了解学生前两课的学习情况,二是为学生学习混合运算做个预热。从授课过程中看来只有个别学生在整数减小数中,如:2-1.4的口算上出现障碍,从学生的计算速度与准确率来看,他们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掌握得较为扎实。

  新课的学习则围绕教学目标1展开,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自主探索、总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体育赛事中的确常常出现与小数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根据信息自主提出问题,是希望学生关注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生活存在;让学生尝试自主完成混合运算式,是基于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过完整的学习,学生完全可以将旧知直接迁移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当中来。从实际的授课过程中看,学生是可以独立完成这样的混合运算的,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比发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即运算顺序是相同的)。

  进入练习部分,我选择围绕后两个目标进行,即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巩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方法。我放弃了直接出示小数加、减混合算式让学生之接练习的方式,尝试将练习中的情境与课后习题中的情境结合,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情境中练习计算,本意是想减少枯燥味,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学生似乎也很受用,用计算解决问题环节完成的也算顺利。从课末总结看来,学生能关注和小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似乎也呼应了我一开始对本课重点的设置,我想一课有一收获,也属不易了。

  但课堂往往就是这样的,当自己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时,问题就呈现得清晰起来:这堂课情境、问题倒是生动,但计算量却略显少了,这样就容易衍生一些模糊的问题,这是一堂计算课还是解决问题的课?学生在不多的.计算练习中,有多少计算中会出现的问题没来得及呈现?我是否放过了一些可能出现的计算问题?想来越发觉得,要在计算和问题解决中取得平衡,有几处细节是可以做更合理的安排的。

  (1)让新课部分和复习部分有机结合。如:我让学生根据例3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课上学生提的都是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这可以理解,因为前面都是在学习小数加、减(一步计算)。当时我并没有让学生去关注和解决一步计算的问题,因为一步计算在复习题中练习过了,课后总感觉不妥,如果不解决问题,我还让学生提问做什么?单单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信息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如果下次再上类似的课,我会将复习题中的笔算部分与学生自主提问这两环节合并,用一步计算提出的问题,同时也复习了一步的小数加、减计算,这样既能两兼顾,又能省出一部分时间供后面计算练习使用。

  (2)例3中的问题:“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我预设学生有三种解法,而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只呈现了两种,我当时是放过了学生,心想反正后面的练习还有类似的算式可供学习。课后很是后悔没抓住机会,如果我能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思考:“用连减的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聚焦点于“连减”,学生还能从连减的角度思考并得出算式483.4-39.5-98.8,更好地体会解决问题可有多种思路和途径,那孩子们的收获、体会又多了一点。

  (3)鼓励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如练习中直接引导学生:“你能否提出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的自主提问题有一个更明确的方向。如:课本102页第8题、李强带了100元,要买一副乒乓球拍和两个乒乓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就可直接鼓励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并利用(1)处统筹出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计算和解决。这样,计算量和问题解决相对平衡了,我想也就能够相得益彰了。

  (4)减少多余的语言。作为老师,能和学生多交流、互动当然是很享受的,但基于数学学科特点的要求,精炼的语言无疑是数学老师要修炼的重要基本功。,我仍然能从自己的堂课中找到多余的语言,这课自然不例外。我想,这个很正常,毕竟习惯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我几乎天天都在提醒自己总结经验,勤加修炼,往往反思和发现自己的问题其实是最不易的,至少比发现别人的问题难,我能做的就是坚持修炼。

优秀教学反思15

  在《不用嗓子的歌手》一文的导学,我着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充分关注学生生命发展,弘扬每个学生的个性,在读中激趣,在演中理解,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让学生在读中激趣

  修订版“大纲”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教学中,我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安排了两次个性化阅读,让学生结合课本插图的`观察,激趣生情,在读中求知,在读中悟情,在读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二、供给舞台,演中理解

  低年级小学生对表演特别感兴趣,我设计了扮演小蜜蜂、小青蛙、蝉的角色介绍发声方式,鼓励学生用新颖的方式来介绍。这样的设计是建构在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弘扬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学生通过说说演演,深刻理解了小动物的发声方式。这样的创设舞台,使课堂气氛变静为动,让学生乐于参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乐的主动性,为孩子提供了说话的机会,让孩子张开想象的翅膀,每个人都有机会说,每个人都能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飞跃的发展。

  三、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点。

  由于时间不足,课前布置的编排课本剧没有让学生上台演一演。这一环节是学习小组合作活动,能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是我教学设计意图。之前我也有意识到时间可能不允许。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有一种快马加鞭的感觉,说话也就快了,有两个地方提出学习任务,有些学生没有明确我的意思。平时上课也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可是又不知道哪个环节过于冗长。旁观者清,也许听课的老师很清楚我在哪一地方逗留太久了。敬请各位同仁提出宝贵建议。

【优秀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优秀的教学反思07-05

《古诗》教学反思优秀09-22

数学教学反思优秀07-31

《太阳》教学反思(优秀)08-07

听课教学反思优秀12-10

《细菌》的教学反思优秀10-25

绝招教学反思优秀11-13

雷雨教学反思优秀05-12

体育教学反思优秀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