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水资源教学反思

水资源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25 13:56:4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水资源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水资源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水资源教学反思

水资源教学反思1

  一、本课的成功之处:

  本课的亮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新旧知识联系,活学活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本课开始先复习中国降水的分布特点,接着分析中国水资源的危机,学生很容易接受。由中国水资源的危机再分析地球水资源的危机,学生也自然的接受了,在分析节约水资源的方法时联系学生的身边的实际,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所见所闻,再联系社会热点知识,引导学生节约用水要从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2、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这节课内容比较抽象,学生要完全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我在教学中注意用一些形象生动的例子和动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述“跨流域调水”时采用实例,让学生现身说法,再导入具体的大工程--南水北调等。在分析“兴建水库”时用图片和动画演示,使学生明白水库的作用,十分形象也容易记忆,不但轻易突破难点,学生也乐于接受。

  3、教学设计侧重科学观念、科学兴趣和科学方法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探究性。

  考虑到初二学生,好奇心强和系统归纳知识能力一般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边复习边归纳探究法设计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通过“中国降水分布特点”等旧知识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水的分布。然后分析中国水资源危机,再深入分析地球水的危机,使学生从更深层次上认识人均水资源不足,要节约水资源,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课后要求作业是把学到的知识转告家长。培养了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是非常有用的.,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4、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

  在整个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为指导思想,在对教材处理中,创设教学情景,化抽象为具体,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注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二、本课不足之处:

  1、由于教学中补充了一些拓展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加大了教学容量,使时间显得略紧,显得美中不足。

  2、还有一些细节的地方注意不够,例:节水标志分析不够全面。

水资源教学反思2

  水资源这一章节是学生在学习了中国自然资源总的特点之后的分述,水在人类的生活中很重要,但我们并不一定能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水资源的现状。所以我在设计课件的时候,使用了大量关于水的图片让学生首先从视觉上对水认识,让学生先到水的世界里漫游一回。

  第一站:认识水世界,了解水的作用。水是我们离不开的资源,它的用途学生很容易说出来。学生在说出水是有利作用之后,引导学生认识水还有不利的作用,如海啸、洪水等。

  第二站:了解水世界,了解地球上水的储存方式,我们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分布及比例。从问题引入:地球又可以称为水球,我们的水球会闹“水荒”吗?使学生能对水世界有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意识到水资源在全球的有限的。水资源不仅有限,而且由于人类经济增长和浪费水、污染水的严重,使的有限的水资源也出现了水的危机。水危机的原因,需要我用图片、文字、多媒体加以解释,学生才能将水危机的原因有具体的了解。

  第三站:走进中国站。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又如何呢?

  首先:出示水资源在世界的位次以及人均所占的总量表。让学生说出我国水资源的特征是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解决的方法,学生需要有些铺垫,才能更好的引出人口增长,控制人口增长的方法。

  其次:空间分布:降水的南北差异导致了水资源空间的南多北少,东多西少,造成的原因,学生能说出季风气候的影响。但缓解的方法—跨流域调水,需要我将三条具体线路的路径加以具体化,这样他们才能有更深的印象。第三:时间的分布。分布的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缓解的方法—兴建水库。干旱和洪涝的自然灾害是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同的体现,我用新闻报道的方式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而1998年洪水的实况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水资源夏秋多所带来的影响。

  第四站:节水是关键。出示一些缺水较严重的地区的图片,再展示唐山的缺水状况,让学生知道我们的城市缺水十分严重,同时联系我们的生活相实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就引出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节约水,同时播放的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的录象,也让学生看到了自己不节约用水的表现。最后提出节水的小窍门和国家、世界节水的措施,树立节水的意识。 水污染主要的原因是来自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的污染,所以水质的变化,是水污染的'结果,学生觉得需要保护水资源。 第五站:最后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知道全球的水资源都短缺,我们只有好好节约、利用以及爱惜和保护,我们的明天才会更加的美好。 水资源教学反思:

  在现代的教学中,我觉得现在我体验最深的一条是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尝试创新的教育理论,做到教、学、 做合一的教学,重视对学

  生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感受很多,下面仅从地理教学方式上进行反思。

  一、 注重双方交流沟通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我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师生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我在这节课的设计还不够互动!

  二、重视课本地图的使用

  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面对这样的教材,你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潜能???需要地理教师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 。

  三、启发学生“多问”

  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学生具有好奇心,这正是追求知识的原始动力,是求知欲的嫩芽。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会对某一事物特别感兴趣,并由兴趣发展为热爱,由热爱进一步发展为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也由此会提出各种各样看似无稽实有深意的问题。这时,作为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正确地引导他们多问的习惯,教师可作饶有风趣的讲解,并以丰富的感情色彩去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而我在教学中的活动设计较少!

水资源教学反思3

  本节课与过去明显的不同在于:把单纯的教师传授式改为学生自学与讨论相结合,学生感到很新奇。课堂上所探讨的问题就在身边,更重要的是,不论课前、课中,都是学生唱主角,比给教师当听众要有趣得多。整个教学过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配合得很好,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和谐、轻松。

  备课资料:水体的自净能力

  广义的水体自净是指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受污染的水体逐渐自然净化,水质复原的过程。狭义的水体自净是指水体中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而使水体净化的过程。水体自净可以发生在水中,如污染物在水中的稀释、扩散和水中生物化学分解等;可以发生在水与大气界面,如酚的.挥发;也可以发生在水与水底间的界面,如水中污染物的沉淀、底泥吸附和底泥中污染物的分解等。 自然界各种水体都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这是由水自身的理化特征所决定,同时也是自然界赋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如果我们能够科学有效地利用水的自净功能,就可以降低水体的污染程度,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特定地区、一定时间内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研究和正确运用水体自净的规律,采取人工曝气或引水冲污稀释等辅助措施,强化自净能力,是减少或消除水体污染的途径之一。同时,在确定允许排入水体的污染物量时,水体的自净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因素。

  水体自净大致分为三类,即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它们同时发生,相互影响,共同作用。

  (1)物理净化。物理净化是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混合和沉淀等过程而降低浓度。污水进入水体后,可沉性固体在水流动较弱的地方逐渐沉入水底,形成污泥。悬浮体、胶体和溶解性污染物因混合、稀释,浓度逐渐降低。污水稀释的程度通常用稀释比表示。对河流来说,用参与混合的河水流量与污水流量之比表示。污水排入河流经相当长的距离才能达到完全混合,因此这一比值是变化的。达到完全混合的距离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稀释比、河流水文情势、河道弯曲程度、污水排放口的位置和形式等。在湖泊、水库和海洋中影响污水稀释的因素还有水流方向、风向和风力、水温和潮汐等。

  (2)化学净化。化学净化是指污染质由于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化合和吸附凝聚等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而降低浓度。流动的水体从水面上大气中溶入氧气,使污染物中铁、锰等重金属离子氧化,生成难溶物质析出沉降。某些元素在一定酸性环境中,形成易溶性化合物,随水漂移而稀释;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某些元素形成难溶化合物而沉降。天然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物质微粒,吸附和凝聚水中污物,随水流动或逐渐沉降。

  (3)生物净化,又称生物化学净化。是指生物活动尤其是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使污染物质的浓度降低。工业有机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域后,即产生分解转化,并消耗水中溶解氧。水中一部分有机物消耗于腐生微生物的繁殖,转化为细菌机体;另一部分转化为无机物。细菌又成为原生动物的食料。有机物逐渐转化为无机物和高等生物,水便得到净化。如果有机物过多,氧气消耗量大于补充量,水中溶解氧不断减少,最终由于缺氧,有机物由耗氧分解转为厌氧分解,于是水体变黑发臭。

水资源教学反思4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本节课的教学引入从国家节水标志入手,运用地理信息来创设情景,能够一下子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围绕着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应对的措施等方面,让学生畅所欲言。水资源紧缺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重大问题,通过对干旱地区图片的欣赏及讲解,可以使学生对水资源危机有更清醒的认识。此外,培养学生的节水、护水意识,也是本堂课需要达成的教学目的之一,所以我在课堂上过组织学生进行节水措施的讨论,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生活中的地理”的关注。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太多,而且因为课前有让学生进行资料准备,但课堂上学生自由讨论交流的时间、深度还是不够。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还可以紧缩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

水资源教学反思5

  本课题从资源的角度认识水,在介绍水资源概况的基础上谈水资源保护。由于基本不涉及其中的科学技术问题,因此这一课题内容本身是属人文范畴的。人文范畴的内容

  要成为好的人文教育 教案 ,仍需对资源进行精心的选材和编排,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反映先进的思想和观念,体现时代的特点。

  资源问题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考虑到当今世界国际化趋势已遍及 政治 、科技、经济、文化、环境、教育等社会的各个领域,各国之间相互协作、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密切,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也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中备受重视的一个方面,水资源概况采用全人类这样的大视角,去认识“人类拥有的水资源”。通过世界和中国水资源情况的介绍和对比,使学生了解世界的水资源概况,并明了自己国家水资源情况在其中位置,在培养他们的国际意识的同时,也培养了民族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水资源问题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在储量上水是丰富的,而在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水又是短缺的,教材从这两个不同的矛盾方面来讨论水资源问题,蕴涵着相对性、辩证性的思想;另外,随着海水淡化等水处理工艺的发展,可利用水的短缺状况又是变化的、动态的,因此这里又隐含了发展、变化的观点。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水资源状况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水资源问题又是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人和一切 生物 都离不开水,在认识到水资源是有限的之后,“爱护水资源”就应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教材就以此为题,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谈水资源的保护。不仅谈工农业生产上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问题,而且谈生活习惯与节水的.关系、生活污水问题,从而把水资源问题与学生的每日生活、个人习惯联系起来,在强化节水意识、认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同时,感觉到自己在其中的作用,促使他们自觉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

  注重调查研究的教育教学功能“调查与研究”是结合教材所学,深入社会进行的实践活动。如课题 4 中关于水污染问题、家庭用水情况的调查研究,结合教材水资源保护这一专题,一方面让学生利用不同信息手段(各种媒体)了解社会的水污染情况,另一方面细致了解家庭生活用水情况、自订节水措施,把节水意识变成实际行动。 “ 调查与研究 ” 是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重要途径,不仅可密切科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培养 信息 收集和整理、问题的分析和判断等科学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社会责任、自主意识和独立精神等素质的培养。

  

水资源教学反思6

  设计这节课时,我自己内心是忐忑不安的,活动很多,学生要自主做的事情也很多,他们能达到预期目的吗?但上完这节课,我要说:相信我们的学生吧!他们不会让老师失望的。当我看到学生们积极主动的讨论、制作,一遍又一遍修改他们的讲稿,我不禁想到,常规教学压抑了学生多少学习的热情,当我看到学生展示时,大方自如的谈吐、听课同学认真的态度,也让我体会到了现在的学生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由于新课程更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并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节课做了有益的尝试。

  教改首先教师从观念上要革新,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自然会有新突破。以这节课为例,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结果学生积极动手。学生在搜集整理信息、交往合作、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他们对学习越来越感兴趣,真正体会到了做学习主人的自豪与自信了。并且通过这节课,我的学生能够真正地行动起来,关心水资源,爱护水资源,并用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影响身边的人,这也是本节课我们收获的最大的成功了!

水资源教学反思7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在前两节学习的基础上对第三章知识的升华。结合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水资源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地理分析、推理能力,所以我使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把课时量进行了简单的压缩。从教学情况来看,整个教学程序较流畅、教学环节完整,各知识点时间分配合理,重、难点突出,教学任务基本完成,而且节奏适当,教学效果良好,三维目标基本达到。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对本节教学进行反思:

  一、教学方法反思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方式的转变。因此这节课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展现人文的教学观,切实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和谐、融洽和追求知识的乐趣中,师生共同发展。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展现,高品质的课堂效益也随之而来。整节课以“问题、案例”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探究性的`问题,比较重视在分析水资源合理利用的过程中分析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二、学法指导反思

  本节课在探究性问题的设置上,紧密与广东及中山的乡土材料结合,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更容易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升华。同时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指导学生自学,并提供即时的新闻信息给学生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关注时事、分析问题,并学会知识的学以致用的能力。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渐渐达到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效果,同时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

  三、课堂练习反思

  本节课堂练习设置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设置,有个别的题目可能过于简单,,但是问题的衔接较好,同时有的问题还涉及到第二章的气候部分内容,一来可以进行知识点的衔接,二来具有巩固复习作用。

  四、教学设计失误反思

  本节课个人认为在某一部分内容的设计上存在一个较小的不足,比如在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内容时,对于水资源的丰歉对人类的影响内容涉及较少,同时缺少具体的案例来讲解是如何影响到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活的影响,以及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哪些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这对于学生探讨第三部分内容 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课外知识。

水资源教学反思8

  水资源这一章节是学生在学习了中国自然资源总的特点之后的分述,水在人类的生活中很重要,但我们并不一定能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它。所以我在设计课件的时候,使用了大量关于水的图片让学生首先从视觉上对水认识,让学生先到水的世界里漫游一回。

  第一:认识水世界,了解水的作用。学生在说出是的有利作用之后,引导学生认识水还有不利的作用,如海啸、洪水。

  第二:了解水世界,了解地球上水的储存方式,我们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来源。学生能对水世界有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意识到水资源在全球的有限的。水资源不仅有限,而且由于人类经济增长和浪费水、污染水的严重,使的有限的水资源也出现了水的危机。水危机的原因,需要我用图片、文字、多媒体加以解释,学生才能将水危机的原因有具体的了解。

  第三站:走进中国站。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又如何呢?

  首先:出示水资源在世界的位次以及人均所占的总量表。让学生说出我国水资源的特征是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解决的方法,学生需要有些铺垫,才能更好的引出人口增长,控制人口增长的方法。

  其次:空间分布:降水的南北差异导致了水资源空间的南多北少,东多西少,造成的原因,学生能说出季风气候的影响。但缓解的方法—跨流域调水,需要我将三条具体线路的路径加以具体化,这样他们才能有更深的印象。

  最后:时间的分布。分布的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缓解的方法—兴建水库。干旱和洪涝的自然灾害是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同的`体现,我用新闻报道的方式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而1998年洪水的实况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水资源夏秋多所带来的影响。

  对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同学们容易理解,但对于如何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同学们有的就会搞混淆,特别是南水北调图,还有些同学看不懂,所以要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第四:节水是关键。出示一些缺水较严重的地区的图片,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同时联系我们的生活相实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就引出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节约

  水,同时播放的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的录象,也让学生看到了自己不节约用水的表现。最后提出节水的小窍门和国家、世界节水的措施,树立节水的意识。水污染主要的原因是来自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的污染,所以水质的变化,是水污染的结果,学生觉得需要保护水资源。

  第五:结束语,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知道全球的水资源都短缺,我们只有好好节约、利用以及爱惜和保护,我们的明天才会更加的美好。

水资源教学反思9

  这堂课我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了课件来讲授。之前听了十五中张老师讲的这堂课,在她的基础上我作了一些改动和调整,目的是能把这节课讲的更好些,可是是与愿为,我并没有达到这个目标。现就这节课做以下几点反思。

  一、讲述不流畅。

  尽管我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为不经常使用多媒体,而导致在每一次放映片子的时候语言衔接不够好。对于这一点我想还是我对幻灯片不熟悉造成的。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调动起来。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而本次授课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比如说我让学生说一说“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他们只能说出“水资源分布不均匀”,而“水体惨遭污染和用水量猛增”却考虑不到,尤其是对水污染不太了解,可能学生处于农村环境,没有见过大型的工厂,平时新闻也不多看,有关于新闻播放的水污染严重的报道没有留心看。从大的方面我国人口数量多,经济发展带来人口增多最终造成用水量增多,这一点也想不到。我想今后在讲这类内容的时候,要给学生多一些提示,多一点时间去思考,多一些耐心多提问一些学生,或许能够有更多的收获。

  三、课件片子太多。

  之前张老师在讲完这节课后,我们在评课中提到了这一点,下来后我做了删减。可在上课的时候,放映时还是有些累赘,学生还是一味的追着看片子,大脑里还是一片空白。对于这一点今后还是要在课件的制作和讲授上下些功夫了。

水资源教学反思10

  《水资源》这节课的知识脉络非常清晰,四个知识点: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水资源现状 解决措施 节约保护水资源。要把这节课讲明白并不难,要把这节课讲得生动深刻非常不容易。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地理科组的几个老师,共同研究如何把这节课讲得生动深刻,花了不少心思,对教案和教学思路也作了几翻修改。下面谈谈这节课设计得较好的四个地方:

  一、设问引入:用“如果中山市停水一周会产生什么影响?”作为引入,学生一下子就热烈的讨论起来,消除了师生的紧张,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引出了水是宝贵的资源。

  二、设问过度:用“20xx年世界水日主题——涉水卫生”,让学生思考确立这个主题的背景,引出水污染的危害,让学生明白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义。用“20xx年中国水周主题——发展水利,改善民生”,让学生思考确立这个主题的.背景,引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三、自学练习:我用读图填空的形式把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原因、影响及对策设计成练习,让学生在自学讨论的过程中突破这节课的重点。

  四、知识拓展:通过归纳学习《水资源》这节课的方法,指导学生总结出学习自然资源的基本步骤:人地关系 资源现状 解决办法 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这节课学生反应一般,上得较平淡,离预期的备课效果还有差距,这与我上课时较紧张有关,以后要克服这个心理的弱点。

水资源教学反思11

  在教学浙美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七册美术教材第2课《水资源》后,让我感受到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真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教会技能,更重要的是育人,培育一种良好的思想。有了好的思想品质,其它的一切都是有可能发展的。

  水,是生命之源,是非常宝贵的,但也是极为有限的。《水资源》这一课就是要通过了解招贴画以及设计招贴画的方式,来宣传保护水资源,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从小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我在进行教学预设的时候,估计学生对水资源的认识还是有一定基础的。毕竟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对于水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生应该了解一些。而水资源现状——紧缺、污染严重,学生可能知道得不多,就用一些招贴画让学生感受,并让学生从一些数据上感知水资源确实是非常危机,由此唤起学生以实际的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在这种思想铺垫下,再引导学生设计招贴画,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来展现学生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

  可是预设与现实永远是有距离的,预设只是我的一种估计,都是按一种理想的状况设计的。真正到了课堂那里,很多因素都发生了变化,因为这是几十个生命舞动的场,有几十种不同的思维、认识等。当我们一起读了书上的那一组数据(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日前全球用水短缺达12亿人;每年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的人数为300万—400万人;预计到20xx年,水危机将蔓延到48个国家,约35亿人为水所困;全世界有200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每升废水会污染8升淡水。),我让同学们谈谈从这些数据中感受到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嗡嗡的闹成一团。等学生稍作了准备,我便说:“同学们,看了这些可怕的数据,你想说点什么呢?”同学们安静下来,你看我,我看你,都在期待对方站起来说,而不是自己说。“没关系,自己说自己的真实想法,都大胆一点。”我随机说道。几个同学陆续的`站起来说了自己的感受,都谈到水资源确实紧缺,需要人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要让水资源受到污染,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几个同学谈了之后,教室里暂时静下来,我习惯性的说:“还有其它想法吗?”按照常规,同学们都迎合教师的一些宗旨而展开。但就在我准备小结一下的时候,小李站起来说:“老师,其实这些数据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这里又不缺水,我们这些也没有污染,他们缺水与我们无关。”他这一说,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我心想:“你这孩子怎么了?一定是脑子有问题,怎么一点都不关心他人呢?”但我还是迅速的掩住心里的不悦,勉强的说:“小李,你具体说说看,怎么就与我们没关系呢?”“本来就没关系嘛,我们这里还从没缺过水,再说那水还是那么清亮,有什么关系嘛?”小李语气有点强硬。我也想,他说的与他生活的环境真的就是那样,前面讲的污水什么的他没见过,他也没感受过由于水资源给他生活上带来不便的事,也许这是他真的想法,也就真的说了,而其他同学,同样处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或许都有这样的想法,只是没说出而已,我何不用他真实的想法,让同学们相互吐露心声呢。我这样想着,也不由自主的说:“同学们,刚才李进同学其实说的是真实的想法,我为他敢说真话而感到高兴。因为我们的课堂里就是要讲真话,有什么想法可以大胆的说,不用担心什么,这里没有对与错,只要是心里面想的都可以说,说出来后与同学一起交流。通过交流后,再来看看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我这么一说,也有几位同学讲了跟小李差不多的想法。一时间教室里各种想法的都有了,有的甚至小声争吵起来了。

  我琢磨着,这美术课并不一定要画画,何不让学生好好的认识水资源。于是我再一次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水资源是如何循环的,并结合学校附近的河流里的水量减少、土壤板结、庄稼难种、野生动物减少等现象,让同学们一起说说这是为什么呢?当然有同学认为目前这些地方还不会为水资源而感到危机,但几十年后呢?我风趣的对同学们说:“现在你们是小孩子,等将来你们做了父母,当了爷爷后,会是什么情景呢?”同学们笑了。谈这些同学们非常熟悉的现象,我感觉这课堂才真正是学生的课堂。他们谈了很多,不管是好的,不完善的都一一的说出来,与同学交流。最后小李有趣的说:“王老师呀,这样一来,不要等到我们当爸爸、爷爷的时候,现在的水资源就已经紧缺了,你看我们学校经常缺水,打扫卫生一点都不方便,真的要节约用水,不然以后我们的子子孙孙就没用的了。”他这么一说,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

  这节课就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不像美术课,倒是一节闲聊课。但课后,我感觉一阵轻松,一种喜悦涌上心头,完全失去以前上课的严肃与死板,学生也感觉不累,而且也有兴趣。这种喜悦来自何处呢?我认为是来自于小李的真话,是他的真话真说打动了一个个生命最初的想法,在这种求真的氛围中,生命得到了释放,得到了展示。由此让我想起以前在课上大发雷霆的场景,学生都是求真、求善、求美的,他们的所有想法都不是恶意的,只是有的时候他对某种事物的认识比较局限而已。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完全没必要为学生的“另类回答”而大伤脑筋。这时需要的是教师的智慧,需要的是教师的宽容,需要的是教师善意的理解。在你巧妙的引导下,学生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的。

  就让课堂真实的再现吧,不要培养学生伪善的品格,不要让学生养成迎合的习惯,不要让学生毫无思想,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培养一个有独立思想、见解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课堂是精彩纷呈的生命展示的舞台,就让实话实说成就真实的课堂吧。

水资源教学反思12

  这节课的内容是八年级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中的第三节水资源。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而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少之又少,再加上人类利用的不合理和污染,水资源更加缺少。所以本节课对学生的教育意义重大,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唤起公众珍惜水资源的意识。结合我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对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水资源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有三个:

  1、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和影响,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3、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本节课重点是水资源分布、造成水资源紧张的原因;难点是淡水缺乏的原因以及水质污染和危害。

水资源教学反思13

  一、重新整合教材内容。

  《中国的水资源》这一章节是学生在学习了中国自然资源总的特点之后的分述,水在人类的生活中很重要,但我们并不一定能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它。所以我在设计课程的时候,首先将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在沿用教材知识结构的前提下,又加入了不少教材中没有的知识点,例如在前面加入了“水是生命之源”,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水对生命的重要性;“水在哪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水的存在形式以及我们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极少。加入这两个内容都是为后面的知识做铺垫,让学生在思想上自发的形成“节水”的概念。随后有加入了“中国缺水的现状”,通过一些事实、图片等让学生了解中国水资源缺乏的现状,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缺水的原因,自然过渡到课本内容中来。在最后又加入了“海南会缺水吗”,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的事例说明海南这个热带省份某些地区也会缺水,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来,同时也想强化学生“惜水、节水”的思想概念。

  备课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同时也经过认真思考,将这些材料去粗取精,加以运用,通过精炼、简洁、形象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更好地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

  二、反思教学过程。

  第一:“水是生命之源”,了解水的作用。学生在说出是的有利作用之后,引导学生认识水还有不利的作用,如海啸、洪水。

  第二:“水在哪里”,了解水世界,了解地球上水的储存方式,我们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来源。学生能对水世界有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意识到水资源在全球的有限的。水资源不仅有限,而且由于人类经济增长和浪费水、污染水的严重,使的有限的水资源也出现了水的危机。水危机的原因,需要我用图片、文字、多媒体加以解释,学生才能将水危机的'原因有具体的了解。

  第三:走进中国站。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又如何呢?

  首先:水资源总量以及人均来排排队。学生能说出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解决的方法,学生需要有些铺垫,才能更好的引出人口增长,控制人口增长的方法。

  其次:空间分布:降水的南北差异导致了水资源空间的南多北少,造成的原因,学生能说出季风气候的影响。但缓解的方法—南水北调,需要我将三条具体线路的路径加以具体化,这样他们才能有更深的印象。第三:时间的分布。干旱和洪涝的自然灾害是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同的体现,我用新闻报道的方式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而1998年洪水的实况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水资源夏秋多所带来的影响。

  第四:节水是关键。南京水价的上涨以及施行分不同阶段的计量水价的作用,因为和生活相联系,所以学生觉得很好奇,这样就引出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节约水,同时播放的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的录象,也让学生看到了自己不节约用水的表现。最后提出节水的小窍门和国家、世界节水的措施,树立节水的意识。水污染,我用长江和源头水的图片来说明水的污染,长江流经南京的最著名的大河,所以她的水质的变化,是水污染的结果,学生觉得需要保护水资源。

  第五:结束,配乐加图片的形式,让学生更觉得水的世界中的水我们只有好好节约、利用以及爱惜和保护,才让我们的星球更加的美丽和多彩。

  三、反思教学中须改进的地方。

  本节内容在我重新整合之后,加入了较多的内容,导致课堂教学时间紧张和课堂时间分配不尽合理。例如,前两个问题,在教学设计中计划用时约5分钟,但实际上用时8分钟。

  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运用出现一些衔接上的问题,主要是因为鼠标失灵所以才出现上述问题。也是因为个人准备不够充分,讲课之前没有在会议室电脑上调试课件。若调试之后,这些问题应该可以避免出现的。

  这是一节公开课,听课的老师比学生还要多,所以我在上课一开始还是有些紧张。因此,在今后必须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水资源教学反思14

  教学反思:

  《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一课,属品德课,在实际课堂中所要动手实践的操作环节远远比教学设计来得详细和生动。在经过这堂课的教育的学生在基本能意识到节约用水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校不浪费一滴水,自觉关紧水龙头,擦玻璃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等,能劝阻低年级同学不浪费水。

  在本课中,我结合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浪费用水、污染水源和遭遇停止供水的生活经历等事例,布置学生做课前调查,总结。这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教育内容之间的距离,而且使学生扩大了知识视野,将最新最真的信息带进了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动情的基础上,认识得到了一个飞跃。

  这是养成性的实践践行。养成性实践活动就是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宗旨的实践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后的行动,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不断加强实践,以不断强化后续教学目标。

  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融洽的。所以《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一课,其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交往的过程,真正的师生交往应该是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并在课堂上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人道的`师生关系。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开放性的课堂,在此过程中我和学生不断创设教育的情境,发现教育的内容。他们从生活中的用水经验谈起,到逐步认识到淡水的严重缺乏,再到制订节约用水的措施。这里没有老师的说教,有的只是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学生要节约用水则是发自对水资源缺乏的深层认识,节约用水也不再是一条抽象的规范,它在学生的生活中得到了具体化,成为切实引导他们道德践行的规律。

水资源教学反思15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水资源存在问题、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途径及水能的开发等几部分内容。水资源作为“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内容之一第一个讲述,体现了它的重要性,其内容与前面的气候、河流知识联系紧密,同时这部分内容与生活也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受过节约水资源的'教育,但是否已经内化为行为?根据日常我对学生的观察,发现还很不够,所以课堂中一定要从心灵打动学生,促使今后养成关心和爱护资源的行为习惯;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经过学生的家乡山东济宁,多数学生都知道,能够感受身边的地理事物,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初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好奇、好表现、求知欲强,已经初步具备了读图、用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中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另一方面要努力构建学生合作、交流、展示的平台,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获取成功的幸福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淡水资源的数量及存在形式。

  过程与方法

  2.通过资料分析和地理计算,认识到我国淡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淡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3.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淡水资源的危机感,唤起学生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和措施。

  难点:帮助学生树立节约淡水资源的意识。

【水资源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水资源》教学反思03-25

《水资源》教学反思08-17

中国的水资源教学反思07-05

水资源教学反思15篇04-03

中国的水资源教学反思(精选3篇)04-24

爱护水资源教学反思3篇07-07

教学反思03-25

教学的反思12-08

高效教学教学反思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