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数学课教学反思

数学课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07 14:55:3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数学课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课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课教学反思

数学课教学反思1

  《新课程标准》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然而,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呢?

  几年来,我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下面,就“乘法分配律”一教学片断,谈谈自己对如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

  [教学片断]

  师:(出示课件)树勋中心小学购买舞蹈服装,每件上衣65元,每条裤子35元,购买12套衣服一共要多少元?(能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算算吗?)

  生:(65 35)×12=1200(元)

  生:65×12 35×12=1200(元)

  师:每个算式的结果都是1200元,那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生:(65 35)×12=65×12 35×12

  师:刚才我们是通过计算发现两个算式相等的,大家能根据题意说说两个算式为什么相等吗?

  (学生小组讨论)

  (过了一会儿,有几个同学举起了小手,教师指名回答。)

  生:我们小组认为:我们知道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合起来叫一套衣服,就是65元和35元的和,买12套衣服的价钱就是12个65元和12个35元的和;每件上衣65元,12件上衣的价钱就是12个65元,每条裤子35元,12条裤子就是12个35元,合起来也是12套衣服的价钱,所以(65 35)×12=65×12 35×12。

  师:哪位同学听懂了他说的意思?请用简单的语言说一遍。

  生:12个65加12个35等于12个65与35的和。

  师:请同桌互相说一遍。

  师:照这样,你能再写出几组这样的等式吗?(学生独立思考。)

  (过一会儿,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教师指名回答。)

  生1:(15 25)×8=15×8 25×8。

  生2:8×(24 40)=8×24 8×40。

  生3:(12 18)×15=12×15 18×15。

  ……

  师:同桌检查一下,对方写的等式两边是否相等?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对比上面的等式左右两边的式子有什么特征?你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小组内的同学可以互相商量、讨论。

  过了5分钟左右,举起了几只小手。

  生1:我们小组发现:等号左边的式子不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就是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右左边的式子都是括号内的两个数与括号外的那个数相乘,最后把两个积相加起来。

  生2:我们小组从乘法的意义理解发现:比如(15 25)×8=()×8 ()×8。因为15和25的和等于40,左边的式子可以理解为40个8,右边的式子可以理解为15个8加25个8一共是40个8,所以40个8等于15个8加25个8。

  ……

  师;同学们刚才观察非常仔细,都代表本组讲出了你们发现的规律。

  师:像(65 35)×12=65×12 35×12这样的等式,你能写出多少个?

  生:无数个。

  师:你们能不能像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那样也用一个字母式子来表示呢?

  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教师巡视。

  生1:我用的字母式子是(a b)×c=a×c b×c。

  生2:我用的字母式子是c×(a b)=c×a c×b。

  生3:我用的和生1相同。

  ……

  师:你们真棒!你们发现的“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是乘法运算中的一条定律,叫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常表示为(a b)×c=a×c b×c。

  师:现在让大家用上面的字母式子记住乘法分配律,你们可以吗?

  生:哈哈!这太简单了!

  教后反思: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为学生创设了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为树勋中心小学购买舞蹈服装。通过两种算式的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知识的最佳状态,促使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更新、深化、突破、超越。

  2、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一堂数学课可以有不同种教法,怎样教才能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在探索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有易到难,层层递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经历乘法运算律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而且让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与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深层次的热爱。

  3、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

  现代教育观认为: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学生的发展过程。从数学学科的特点看,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是前人思维的结果。学习这些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必须通过自己的思维,把前人的思维结果转化为自己的思维结果。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付出与前人发现这些知识所曾经付出的大体相同的智力代价,从而有效地实现知识训练智力的价值。例如在“乘法分配律”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从而发现(65 35)×12=65×12 35×12这个等式,让学生观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然后照样子写出几组这样的等式,引导学生再观察,让学生说明自己

  发现的规律、并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这个规律。这样学生经历了“观察、初步发现、举例验证、再观察、发现规律、概括归纳”这样一个知识形成过程。不仅要让学生获得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以培养学生

  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能力。

  4.让学生不断在“反思”中学习,“体验”中学习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不断监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判断自己的进展与目标的差距,采取各种增进和帮助思考的策略,而且还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由于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决定了小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思考、深入研究和自我调整才可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反思的内容主要有: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思等。在数学活动中,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反思探索过程;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乘法分配律”教学中,我先向学生我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从而发现(65 35)×12=65×12 35×12这个等式,让学生观察,是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个规律。同时也体现了教学的差异性,给没有发现规律的同学以再次发现的机会。然后照样子写出几组这样的等式,引导学生再观察,让学生说明自己发现的规律、并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这个规律,来加深学生的数学体验。又如,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后,教师可让学生反思:“乘法分配律”是怎样总结出来的?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什么知识与“乘法分配律”有联系?学了“乘法分配律”后有什么用?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数学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本课中注意引导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在数学中感悟数学,实现了运算律的抽象化与外化运用的认知飞跃,同时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数学课教学反思2

  原来上好一堂真的好不容易!这需要经过精心的备课,要把每个环节学生会出现什么要的反应都要考虑周到;还要准备各种教具学具,特别是新课程,老师需要准备的东西特别的多。今天将我的教学设计与大家共同探讨,教学设计是这样的:最喜欢的水果统计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发展初步的统计意识。

  2、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二)教学重点:象形统计图的如何形成。难点: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你们喜欢笑脸吗?笑脸说了:只要小朋友们上课表现好的话(老师示意做端正),她就会跑到那个小组里去哦!(适时先贴几张笑脸给表现好的小组)。

  二、情境导入

  1、师:看来我们一(1)班的小朋友真的好棒哦!于是老师想给小朋友准备一些水果做为见面礼,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

  生:我最喜欢苹果、我最喜欢吃西瓜。……

  2、师: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我们现在就一起大声的说“我最喜欢……”给所有的同学听。(这需在学生积极性很高的时候才使用)

  生:说一说

  三、做中学、学中得(此环节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1、学会如何去贴这个统计图,为接下来的练习做铺垫。2、认识象形统计图、统计表,学会如何正确的填统计表)。

  1、师:老师也到水果店里去调查了一下,发现在这个季节里苹果、梨、橘子、香蕉这四样水果又便宜又好吃,所以老师买了这四种(出示水果图)。

  师:在这四种里面你又最喜欢哪种呢?

  生:苹果、……

  2、师:老师已经悄悄地把水果们请进了我们的教室,请组长拿出1号信封,将水果倒出来,每个小朋友选一种你最最喜欢的水果拿在手上,选好后可别在随便的换了哦,不然她会伤心的哦!

  生:选好自己的水果图片

  3、师:请举起你喜欢的水果,让其他的老师和小朋友看看!

  生:举一举

  4、师:你们这样老师根本不知道喜欢每样的有哪多少人。谁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呢?

  生:议一议

  生:把喜欢吃苹果的排成一队,把喜欢吃橘子的.排成一队……

  5、(1)师:这位小朋友的办法真不错,那我们就按照他的办法来试一试。在排队之前老师还要选几位水果妈妈(爸爸),谁愿意呢?他做我们的梨爸爸(苹果妈妈、橘子妈妈、香蕉爸爸。)给四位小朋友戴上头饰。(并站在四个位置。)“请你们和我们的老师、小朋友打个招呼”

  (2)现在请我们的苹果宝宝们到你们的苹果妈妈那排好队(各种水果依次进行)

  (3)整理队伍

  6、师:小朋友动作可真快,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一个难题,可现在老师又遇到难题了,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老师想把你们的队伍搬到黑板上来,让后面的老师看的更加清楚,怎么办好呢?

  生:说一说,师适时点拨:刚才大家手中的

  水果宝宝悄悄的告诉我,让他们来代表我们的小朋友,只要把他们像我们一样,在黑板上排好队就可以了!那我们就帮他们排一排吧!

  师:每个小朋友先将宝宝后面的胶布撕开,然后我们一个家族一个家族的贴,先请苹果家族,其他几个家族帮忙数,他们贴一个我们数一个。贴好了之后就安静的回到你的位置坐好,那样我们的笑脸才会喜欢你哦!

  生依次贴,其他小朋友数。(师:贴的时候要从下往上的贴,还要把队伍排齐了。)

  8、师:在全班小朋友的共同努力帮助下,我们就完成了这幅图。根据这幅图我们一起来填一填这个表格。(师生共同填)

  9、这个表我们给他取名——统计表。看图或是表格你能发现什么吗?

  生看图说一说。(喜欢吃什么的最多,一样多,最少等。)

  四、做中得,得中悟(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巩固前面的内容,及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1.师:老师不仅给大家带了美味可口的水果,还准备了好多五颜六色的花朵来装扮我们一(1)班教室。

  2.师:(实物投影出示一堆的花朵),可是我不知道每种颜色的都有多少,还要我们班的小朋友统计一下,那样我们就可以更好的装扮教室了!

  3、生说一说如何统计,师示范统计的过程

  (1)首先我们要将每种颜色的花分一分

  (2)数一数每种颜色个有几个

  (3)然后将花朵像我们的贴水果宝宝一样贴到我们的统计图上。

  (4)最后填一填统计表

  (5)发现数学问题

  4、布置任务要求

  (1).组长将2号信封里的花朵拿出。大家一起把每种颜色分一分,数一数

  (2).小朋友有顺序的将花朵后面的胶布撕掉,组长负责把图片贴到统计图上。

  (3).大家谈论无何将统计表完成,由记录员填写,并讨论你组所发现的数学问题

  (4).组长要把组里的发现的数学问题告诉给所有的老师和小朋友

  5、生活动,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6、组长汇报、说一说自己组里的花朵情况及数学问题等。

  五、拓展应用,回归生活(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要解决难点如何提数学问题)。

  1、师:我们班的小朋友既聪明又可爱,都是爱学习的好宝宝。看!小朋友们为自己组争得了那么多的笑脸。其实这也是一个简单统计图,一个统计每个小组笑脸章多少的统计图。

  2、师:在这个统计图上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来考考大家吗?

  生思考提出数学问题

  六、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了统计,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中我觉得有这么几个方面做得还好的:如整堂课中我使用了笑脸来作为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或是维持纪律的一种有效的手段,特别针对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这堂课上她为我上课帮了一个很大的忙。我所设计的情境都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活动,富有童真童趣。40分钟下来学生并没感觉到累,而是在快乐的学习。在学生的全体参与活动中学到了。

  做得不够的有很多,如:这虽然是一堂新课程的课,但也不能忘了最根本的理论。在这堂课上我对什么叫统计,什么是统计图、统计表,我没有做到很好的指点,他们真的能区别这是统计图、统计表了吗?这些关键的数学概念性的东西还是需要老师点到的!在如何引导提数学问题方面,一直都是我的弱点,怎样很好的去引导呢?如:学生知道了喜欢吃苹果的比喜欢吃香蕉的多5个人!老师把5人遮住,问:这个5人不知道的时候,怎样问呢?我想还好需要多让学生去说,尽量的提。老师在做一些总结。多说、多想对学生都是有帮助的。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去研究的!

数学课教学反思3

  本节课充沛体现了教师是同学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的理念。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为同学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尊重和自身意见不一致的同学,赞赏每一位同学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身的逾越,尊重同学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协助同学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作同学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同学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同学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身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身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一起发展的过程。当同学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同学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时向上攀登。

  教学过程采用“问题解决”的模式展开教学。充沛利用实际情景,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利用多媒体丰富同学的学习资源,强调同学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

  教学评价方式新颖: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同学在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和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推迟判断和调查实验,给同学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揭示思维过程和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和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3)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和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三次设置探究环节,引导同学使用视频投影对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等问题进行了探究,协助同学检视自我,树立方向,明了自身想要学什么,获得什么。充沛体现了教学多媒体的优越性。

数学课教学反思4

  数学课堂,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决定着质量的高低,通过本次研修学习,本人认真地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教学设计要考虑到学生、教材、教师的因素,而这其中,学生是主体,我们要突出这个主体,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策略,同时要贯彻数学新课程标准,在仔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学情,然后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前导,确定教学目标的原则有以下一些:主体性原则,即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学目标的陈述中,主语应该是学生;生成性原则,在教学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都有一系列的变化,教学设计中要将这种变化表达出来,使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心中有数,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全面性原则,教学目标设计应该涵盖三个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关键,设计时要有层次性,做到一般目标和个别目标相结合,还要确定适合学生个人特点的目标;层次性原则,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既要同一要求,又要区别对待,要探讨不同水平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规律,使制定的目标符合学生实际和《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另外,问题的设计,教学流程的设计,练习、习题的设计也是必须的,这里不一一赘述。

  二、以问题为主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问题是数学教学活动的源泉,是思维的起点。学生的问题意识表现在对问题的发现、探究、解决、交流和反思,教师在情景中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去探索问题,在探索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引发更深的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问题为出发点,设计有效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操作中,问题的设计是很关键的,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和课堂教学内容,有效的数学问题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之内提出的,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有效的数学问题是任务型的,具有驱动力,能使学生在问题的驱动、引导下进行自觉的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有效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这些问题是清晰的,连贯的,有层次性,启发性的,难易也是适中的,会顾及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在质疑、探索中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问题的有效性决定着学生的成长,决定着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主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能力提高的问题。

  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进,学生的注意力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教师要注意对这个变化进行调控,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围绕着学习任务来变化,这时候,我们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因此,一堂课的教学,教法是灵活多变的,但是在这个多变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引导始终是不变的.,教师要用良好的教学语言来引导学生,用趣味性的语言调节课堂气氛,把学生的情绪始终调节到教学任务周围,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兴趣来进行学习,这样我们才会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当然,在课堂调控中,节奏的把握也很关键,要让学生在听、说、做、思多个方面进行有计划的变更,使得学生的思维状态能够有较长时间保持在最佳,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学的有效。

  四、坚持自我反思是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下课铃响起,教师的教学活动并未结束。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不断提高自我素养。课后反思是教师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后对教学的哥哥环节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和思考,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及教学的成败进行梳理,反思学习内容是否得到充分的展示,还需要哪些方面的补充;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是否恰当,等等由此研究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教学反思中要写自己教学的成功之处,也要写不足之处,分析成功的原因和造成失败的原因,以便以后引以为戒。另外也可以写课堂中应急处理的事件,更要写学生的创新,看看课堂上学生有哪些出人意料的表现,有哪些新的想法。最后,教师反思再写“教学设计”,通过对课堂的深刻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当然,教学反思要及时,要具体,还要坚持不懈。

数学课教学反思5

  “概率”是新课程的新增内容,由于概率问题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对指导人们从事社会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概率这个章节也成了近几年新课程中考的一个热点。

  概率所研究的对象具有抽象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学生很难用已获得的解决确定性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去求得“活”的概率问题的解,这就决定了概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不能沿用传统的记忆加形成性训练的机械学习方法去学习,教师不能沿用传统的给予加示范性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去教学,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经历概率模型的构建过程和模型的应用过程,从中获得问题情境性的情境体验和感悟,才能面对“活”的概率问题为此,在概率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

  1.创设情境,引导经历概念和模型构建的过程.概率涉及到很多的'新概念和模型,要使这些新概念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生成概念、提炼模型,发现计算的法则,教师且不可因教学时间紧而淡化概念、模型构建的过程否则,学生因获得孤立的概念、模型,无法在纷繁的问题情景中去辨认,从而导致解题思想僵化

  2.构建知识网络,引导把握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学生能否准确迅速地运用概念和模型解题,主要取决于他们对概念和各模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否真正把握,我们平时说“夯实基础,提高能力”,从本质上说就是引导学生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即教材的知识结构是否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在概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引导学生将获得的新概念、新模型和已有的概念和模型进行对照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优化自己的认知结构

  3.充分展示建模的思维过程,引导感悟模型提取的思维机制.概率问题求解的关键是寻找它的模型,只要模型一找到,问题便迎刃而解而概率模型的提取往往需要经过观察、分析、归纳、判断等复杂的思维过程,常常因题设条件理解不准,某个概念认识不清而误入歧途因此,在概率应用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应随时充分展示建模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从问题的情境中感悟出模型提取的思维机制,获取模型选取的经验,久而久之,感受多了,经验丰富了,建模也就容易了,解题的正确率就会大大提高识经验建立起广泛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概念和模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创设丰富的问题。

数学课教学反思6

  在《正负数》这节课中我能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精心预设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创设了多个贴近学生认知规律且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生成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在第一个环节我是这样做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记录数据,请同学们来记录下面三组数据。要求记录时做到准确、简捷、快速”这样开放性的活动,以实际生活的真实情境为研究素材,呈现出了四种不同的记录结果,透视出学生的原认知状态,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新问题的研究,既让学生充分感受了研究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又能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实施有效的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教学中,我运用了多种活动方式。从天气预报中听一听;在存折上认一认;根据各地的气温读一读;在实际生活中举例说一说。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温度计这个教具“做足文章”,从温度计上读出温度;尝试写出温度—5℃、—20℃;在温度计上拨出指定温度;把温度计横放后抽象出数轴,这些都为学生认识正、负数提供了非常形象的依据,学生学习起来有具体的事例做依托,抽象的概念就容易理解。

  整节课中我紧紧围绕两个相反意义的量让学生接触、认识、研究,最后才有了课的结尾学生感悟到的:“前进后退可以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增加减少可以用正负数”“意义相反的量就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这样一些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我认为我们老师研究问题时要比较深、透,视角开阔,不要局限于教材设定的一个局部空间内,而是要广集资源,充分研发,为我所用。

数学课教学反思7

  随着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逐步推广了。在学习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及研读每年的高考考试大纲我们发现高考试卷逐步贴近生活,注重实际应用。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最终也回归于生活的理念。

  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听部分教师的数学课。对照新课程标准进行了以下教学反思:

  1、教师满堂灌现象:

  在听某一位教师高三复习课时,该教师从开课到结束一直不停的重复知识点。就算学生在做练习时也不停的提醒学生解题思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肯放手,学生不够自信。在该教师影响下学生逐步失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退化了学生数学思维。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偏低,反应能力变慢。

  2、讲授习题课的弊端:

  我听了一节数学课,总的来说教师准备充分。跟学生一起解出了所有习题的答案,但教师套公式试图找出最佳答案。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变式训练,提出疑点和质疑。学生机械式完成了习题,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所以学生看似课堂上已经掌握了知识点,但让他们在考试当中解题,还是不会独立完成。

  3、课后作业没能贴近学生实际:

  在讲完课之后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要嘛过于简单不利于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要嘛布置的作业很难,学生没有办法独立完成。所以大力推广分层次布置作业,能够做到每一位学生完成适合自己认知能力的作业,从而提高每一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4、教师课堂互动无效,没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听过程发现部分教师的设问太过于粗糙。问学生是不是?学生肯定回答是,还可以问学生对不对?学生回答是对。很少教师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课堂设问环节过于肤浅。

  新时代新高考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研读新课程标准和每年的考试大纲。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案,并严格按照要求完成。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飞跃式发展。

数学课教学反思8

  一项调查表明:十有八九的人喜欢电脑都是认为电脑是有趣、好玩开始的。同理,要让学生对你教的学科感兴趣,就得让学生觉得这门学科是有趣的。所以吸引学生的关键尽量把课上有趣些!

  怎样把数学课上有趣?笔者认为应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努力培养教师乐观、开朗的性格。

  乐观、开朗的性格是创造教学幽默的基础。教育工作是以人为对象的,教师要用知识启迪学生的心灵,用情感诉诸人的情感。所以,教师要时时处处表现出乐观向上、热情奔放的精神面貌。只有这样,教学中才能用幽默的语言、表情、动作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实现教学目的。

  2、挖掘教材内容中有趣的因素。

  教学内容中存在着可以利用的有趣素材。苏教版教材就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绝妙的有趣的材料。如在教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79页《可能性》这一内容,课上让学生进行摸球游戏,学生觉得十分有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极高,教材安排这样的`教学内容将静态的知识变成动态的可操作的活知识,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枯燥的材料变生动,达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之目的,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与教学内容的内涵。

  3、教师可以设计富有有趣色彩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加深知识理解、启发学生心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情况,选择富有幽默色彩的教学方法,这样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中掌握知识。如在教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50页《测定方向》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或旷野进行实地测量,学生借助指南针,在组内成员的互相配合下,饶有兴趣地完成测定任务,这种有趣的教学方法是一般的说教和强化的练习所不能达到的。

  4、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使用幽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事先未曾预料到的问题。例如,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常常需要进行组织教学,时时抓住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学幽默可以助教师一臂之力。说几句幽默的话,做一个幽默的动作,可以让学生舒缓一下心理的疲劳,有利于学生下一个“注意”。

  正是在数学课堂中增加了一些非纯数学的教学,特别是增加了一些“笑”和“趣”的元素,才使得我的数学课堂充满笑声,才使我们的学生喜欢上数学。可见,经常地、恰如其分地在课堂教学中来一点幽默,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这必将有助于我们的数学教学。

  所以,我们的数学课堂需要幽默!需要风趣!

数学课教学反思9

  我们一年2班的学生有那么几个特别的活泼好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很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干扰。在课堂上,他们玩铅笔和橡皮擦,东张西望等小动作频繁出现,老师提问时,他们都不知道刚才老师提什么问题了。可见这样的学习效率是有多么的低下,时间久了他们肯定成为后进生。刚开始,面对如此学生,我很生气,批评了他们,限制他们“动”,并强制他们听课。本以为,他们会略有收敛的,但事与愿违,不见他们有何进步。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课后我还专门找这几个学生谈话,他们说不出所以然来。“是不是不喜欢数学课呢?”我问道,“还是不喜欢数学老师呢?”他们摇头了。“那是为什么呢,上课老是开小差?”他们沉默了。我困惑了,开始反思。

  还记得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我们借鉴日常生活中这些有益的经验……使学生的双手激发他们的`思维。”小学生好动,单靠老师的说教要达到好的教育效果是很难的。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作为老师我怎么能强制限制他们“动”呢?怎么能强制他们听课呢?如果我一直压制孩子的话,他们必对数学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阵地,我们老师要合理利用学生的”动”,这需要老师组织好学生的探究活动,把动手的时间更多的留给学生,利用教具、学具进行实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提高兴趣和能力。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曾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我们老师要把握好教学节奏,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当学生感到疲倦时,要利用游戏和欣赏歌曲等形式把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游戏化,这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短暂的放松,为新知的巩固和拓展应用打下基础。

  如果我们一年级的老师们,能够让孩子们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用终身。

数学课教学反思10

  四个月的教学很快就要过去了,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主要有以下的感悟;

  1、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我们现在的教学往往忽略了基础的教学,一味的增加难度,这样做,往往把一部分中等生和差等生都丢下了,最后是尖子生的学习的基础不牢,高分也没有,而学困生就完全的甩掉了。而中考的试题有87分左右的都是简单题,如果学生的基础很牢固,那么发挥好一点轻易的就能到90多分,所以以后在教学中我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让每一个学生的基础打牢固。

  2、在教学中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现在我们实行的导学达标法,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学时间,老师在上课起到点播的作用,也不要把什么都让学生去说,对于特别难的.我们还要讲,所以我们要有选择的讲,不同的课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争取每一堂课都要有效率,要让85%的学生都学会,要让15%的学生能够当堂拔尖,这样对于以后的学生的学习来说,有一定的好处。同时在教学中注意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充分,思维要引导到位。

  3、要在选配试题上下功夫,首先依据教材和课堂标准选配练习题,试题要流畅,由浅入深,便于学生解答,试题还要有科学性,要切合实际

  4、要做到以下的几个转变,转变教学理念,适应课程改革,扎好基础,提高自身的基本技能,注意教学应用,培养数学意识,突出开放探究,培养思维品质。

数学课教学反思11

  新课程实施之后,我们经常可以听见一些老师在说,现在低年级的数学是越来越难,紧接着一句就是——某某某同学真是太笨了,连什么什么都不会。确实,有些同学在某些知识领域真的不太开窍,但是,有时候我们也会在那些不太优秀的孩子身上找到属于他的钻石。

  一年级有个小女孩,是一个比较让我伤脑筋的孩子,连简单的加法也是十题有九题是错的,所以每次作业,别人一遍就够了,她总是要订正很多次,当然,每次上课,她也总是把头低着,似乎怕被我看见,就算有时候我让她回答问题,她的声音除了身边的我,几乎没有谁可以听见,很没有自信。一年级下半学期,我们开始认识人民币,第一堂课下来,我就发现了很多问题,很多孩子都搞不清元、角、分之间的换算,所以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我就先讲了一边三个单位之间的关系,然后就在黑板上写了几道练习题,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纸上做。一会儿工夫,几个孩子已经高高的举起了小手,表示作业已经完成,我扫视过去,眼睛在一个角落里停留,那里有一只从未主动举过的小手,今天高高的举着,似乎有着重未有过的自信。小女孩?怎么会是她呢?带着满腹的疑惑,我几步走到她的面前。“你做好了?”我问。“是的。”声音还是有点怯生生的,但是今天好象带了少许的自信。我拿起她的作业本一看——全对了!“是你自己做的吗?”我脱口而出。(话一出口,马上又有点后悔)“恩,是我自己做的。”声音明显变轻了。我想我的话让她有点害怕了,于是,我就放柔语调,轻声问了一句:“那你能告诉老师,这一题为什么是这样的吗?”听她娓娓道来,我心中的疑团渐渐不复存在了,慢慢被欣喜所替代。

  以后几堂课,我发现那只小手越来越自信的举起,那充满自信的甜美微笑,在这个让我伤脑筋的孩子脸上不时浮现。

  从这个孩子的变化里,我觉得作为我们老师,或者作为我们家长,不要老是抱怨孩子这个不会,那个不懂,总是想让孩子们沿着我们所设想的道路前进,从未去考虑他们是否喜欢。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任何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位置。社会就好象是一台复杂的机器,它有许许多多的零件组成,谁又可以说一颗螺丝的不重要呢。就像我们班的小女孩,她不会简单的计算,但是她可以把人民币的`换算弄得很清楚,这难道不值得我惊喜吗?学生之间的天赋潜能和生长环境总有一定的差异,在一般发展的基础上,必然表现出个性特点来。在学校里,“老实听话”的学生常常受到老师的欢迎,而淘气、顽皮的甚至“无法无天”、“犟头倔脑”的学生,则让一些老师无可奈何。这些“调皮大王”常常是创造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对新事物十分好奇,思维十分活跃,常常因“奇特”的想法而做出“越轨”的行为。由于他们的“创造性”不易被发现,在学校统一要求下,只能机械地适应教学。“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因各门功课不及格,被老师骂为“不折不扣的糊涂虫”;爱因斯坦这位作出划时代贡献的物理学家,在学校里,一直受师生冷落,没有谁能发现他的奇才。因此,教师应辩证地看待学生行为上的差异,透过现象看本质,及时发现学生“潜在”的创造力,精心培养。

  在班级工作中,我们既要全面培养学生,让学生达到合格标准,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制定管理制度时,不可“铁板”一块,要留有学生个性发展的自由空间,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提供环境。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会和不会之间不会绝对的独立,很多惊喜会在不经意间被发掘。

数学课教学反思12

  在数学课堂中,由于孩子的基础不同,课堂练习的速度也不同。做题总有先后,而且差距还挺大的。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先完成的小朋友总是无事可做,喜欢讲话,开小差,影响其他小朋友。任凭老师扯着嗓子喊:先完成的小朋友检查或坐端正。他们总是无动于衷!

  一般我们低年级老师都会想尽各种办法来诱骗孩子,有的老师给孩子发星星,有的老师奖励糖果我一般会带一些糖果,给乖的、听话的孩子奖励糖果,也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孩子们为了得到糖果,都能够安静下来或坐端正。但对于这种现象,我就在思考:对表现好的小朋友以糖果或礼物作为奖励,孩子们只是为了得到我的礼物而听话,而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改善。

  于是,在一节数学课上,又有一些孩子先完成了习题。当然,有小朋友能够自己细心检查不发出声音,但也有一些自顾自的开始讲话了。看到这些情形,我抓住几个典型,对孩子们举例说:孩子们,像等这些没等老师提醒就能够坐得端端正正的小朋友最好,就像产品中的一等品;等老师提醒以后能够坐好的小朋友的也不错,就像二等品;如果老师提醒了也没能坐好的小朋友啊就是三等品了。三等品就是次品了,孩子们,如果我们去买东西,都不喜欢买三等品,都想买质量好的一等品是吗?你们喜欢做一等品还是三等品呢?单纯的孩子都异口同声地回答:一等品。好,接下来,老师要来看看哪些小朋友是一等品。

  就这样,孩子们想成为一等品的热情高涨。每做完一题,总有小朋友坐的端端正正,我不用多提醒了,只要轻描淡写的一句:,你是一等品。其他小朋友也自然会朝着这个目标靠近。

  在接下来的课中,我连典型都不用抓了,有着向善,向上的心的孩子都是想成为一等品的,我也希望能借由这个,在孩子们间能形成自主,静心的学习风气。

  我想:当我说安静以后,有些学生能够安静下来,他们只是想我不想惹麻烦。他们是以恐惧为基础的,但就像雷夫老师说的: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的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的。我们要让孩子们主动信任我们,与他们建立伙伴关系,让他们把第一阶段的思维抛在脑后。我不能再犯灌输第一阶段思维的错误。又或者有些孩子是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或许,他们只是想在我面前表现好一点,让老师认为他是一个好孩子,乖学生。这显然已经比第一第二阶段思维好很多了,层次更高了,但我们是可以做的更好的。

数学课教学反思13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节课中“动手操作”是学生在理解算理的思维过程中建立表象的必要手段。通过学生分一分、画一画,理解4/5和1/2的意义,同时感受到了结果2/5是怎样来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了2/5的表象,既可以表示4个1/5平均分成2份,也可表示求4/5的1/2是多少。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已经为后面算理的概括,提供了第一手、不可缺少的感性材料。

  然后再出现“如果4/5 升果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喝,每人喝多少升?”,让学生用上述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4/5÷3。引发认知冲突,从而得出第二种方法,也就是“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就是分数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让学生真正地从分数意义和分数乘法的意义上去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算理。其实也在渗透着一种“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把一些新的问题转化成已有的`方法来进行解决。而方法上的比较只是为了在方法上的取舍。

  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课堂作业的反馈,本人发现,学生在做题目时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一、除号变成乘号,但除数没有变成它的倒数。

  二、分子和整数直接约分,计算。

  三、把被除数和除数都变成了它的倒数,然后约分计算。

  要针对以上错误情况,教给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

数学课教学反思14

  初中数学课改反思——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课改实验教材综合性增强,实践、操作性的内容增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用新教材,如何引导学生去学成为关键。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所改进,充分考虑学生的好奇心和荣誉感,鼓励学生多讨论多参与,让学生有机会讲述自己的见解,教师有“度”的进行课堂管理。新的教育理念把教师由过去单一的指导者变成了学习者、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打好学习基础的同时,又培养了自身的能力,发展了自身的特长。下面,结合我的课堂教学实践及中学生的特点,就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粗浅做法与大家共勉:

  一、重视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常言说:“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就是强调了情感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我们看到,学生能否取得好的'成绩,是与教师的期望相一致的。之所以有这样“神奇的期望效应”,实际上就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只有教师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关注其成长,学生才会对教师有好感,并喜欢所教学科,努力取得成绩“回报”教师的爱。例如:我班有这样一位女同学郑彬彬,她其实已经很优秀了,各方面的能力很强,成绩也还不错,唯一遗憾的就是数学成绩不怎么好。但是她对自己的期望很高,希望通过初三一年的努力能进一所比较好的高中。由于这几年一直带初三的课,她在初一二的时候我并没有带过,只是常常听说起她。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是找她了解她的学习情况,并对她谈了要求她承担班级班长工作的任务,她很爽快地答应了,只是对于数学成绩为什么不好支支吾吾,好像没有对我说实话。平时的班级工作她做得很出色,基本上不需要我操什么心,都能按照学校的要求组织班上的同学做得好好的;数学课上她的表现也不错,除了认真听讲外,还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做她自己买的一些辅导资料,还常常拿来问我让我给她批改,我想她这样的学习状态不可能成绩不好的。第一次测试后让我知道她的数学基础的确不怎么好,常见的一些最基础的问题都没有掌握。在我的鼓励下她一如既往努力学习,到期中测试她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也因此表扬了她。家长会上,她的妈妈的一席话让我明白了她原来数学成绩不好的原委,她妈妈说,郑彬彬经常回家和她说起我,说她很喜欢我,对待学生很负责、很亲切,同学们都愿意学数学,如果成绩不好对不起我,所以她要发奋提高数学成绩。结果中考她的数学得了一百零二分,她非常高兴,我也很欣慰。

  二、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授课艺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当今学生特点是好奇,好新,好趣,教育系统论告诉我们,有兴趣就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创新,开拓进取,塑造新型人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知识的奥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之一,因为如此,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上要开动脑筋,不能拘泥于自己固有的教学风格,被老思路,老方法给束缚,从而陷入僵化的教学模式中,一成不变的风格,尽管能使学生少一种适应的过程,却也使学生少了一份新鲜感,长久,会使课堂缺少几分吸引力。当今学生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不断探索研究,为学生度身量体,设计新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的不足,课堂上我更多采用的是问题教学法、启发分析式教学,讲解与练习结合,并依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灵活的教法对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学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重在引导,妙在开窍,教之以法,施之以练,学生逐渐领悟到学习数学的要领和表达技巧,逐渐步入“我要学”的佳境。

  三、精心设问,诱发兴趣

  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教师的设问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提问要避免随意性,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要适时;要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唤起学生的心灵

数学课教学反思15

  首先是复习正比例函数的有关知识,目的是让学生回顾函数知识,为接下去学习反比例函数作好铺垫,其次给出了三个实际情景要求列出函数关系式,通过归纳总结这些函数都是反比例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的几种形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又通过列表格的方法对反比例函数和正比例函数进行类比,巩固反比例函数知识。

  通过做一做的三个练习进一步巩固新知,但到这里用时接近25分钟,时间分配上没有很好把握为接下去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埋下伏笔。

  接下去是要进行例1的教学,先进行的是杠杆定理的'背景知识的介绍,在学生练习纸上让学生自己来独立完成三个问题,然后有学生回答,当进行到第二时,时间已经不够了,很仓促进行了小节。

  这节课在设计过程中多多少少忽略了学生的想法,在备课过程中,没有备好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这方面做的很不够,有些问题的处理方式不是恰到好处,思考问题的时间不是很充分;还有的学生课堂表现不活跃,这也说明老师没有调动起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课堂中指教者的示范作用体现的不是很好,,肢体语言也不够丰富,鼓励的话显得很单一,而且投影片上在新课导入的时候还出现了差错,总之,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以上存在的问题。

  综观整堂课,严谨亲切有余,但活泼激情不足,显得平铺直叙的感觉,缺少高潮和亮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方方面面进行改善!

  经过这节课的教学,让自己收获不少,反思更多。

  教学之路是每天每节课点点滴滴的积累,这条路的成功秘诀只有一个:踏实!对于我,任重而道远,我将默默前行,提高自己,让我教的每一个孩子更加优秀。

【数学课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数学课后教学反思03-25

教学数学课课后反思03-2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11-15

数学课《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2-07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15篇04-06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反思03-14

四年级数学课教学反思03-26

二年级数学课教学反思03-27

教学反思03-25

教学的反思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