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习作四》教学反思

《习作四》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25 01:47:1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习作四》教学反思(集合1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习作四》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习作四》教学反思(集合15篇)

《习作四》教学反思1

  第九册《习作4》要求学生写自己最想对某个人说的心里话,在备课前我就想这应该是学生们最容易写的作文了,因为孩子们心里都有心里话。

  而要怎样激发学生内心最想说的话呢?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呢?教材中给了我们很好的资源,一是范文《请您原谅我》,二是写作提示及要求。

  在这堂课中,我首先让学生读一读这篇范文,找到写出作者的心理变化的语句,并从老师的角度来想一想,如果你是老师,你看到这封信你会怎样想?(会原谅他)为什么呢?因为他表达出了真情实感,而这些真情实感就是通过这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来表达出来的。因此就让学生明白了本次作文应该怎样表达真情实感。

  接着,就是选材方面了。范文之后是本次作文的提示和要求,除了可以向老师诉说心里话还可向谁诉说呢?除了请求原谅之外,还可以说些什么呢?得到启发后,学生说可以对爸爸、妈妈等亲人,可以说自己的委屈、诉说自己歉意、表达自己的问候、提出自己的意见等等。一下子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之后我请了一个学生来说说自己想说的话,她想对爸爸说说话要算话。她一边说我一边在旁边对她的叙述进行点评,让学生们明白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理活动很重要,这样就能让读者看到自己的真情实感。

  作文草稿收上来,教学是有一定实效的,这说明只要抓住了学生内心的世界,你就能指导学生把想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

《习作四》教学反思2

  习作要求:

  仔细观察这组漫画,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和同学交流交流。如果你还看到过其他发人深思的漫画,也可以带到班上介绍给大家。然后根据自己介绍的漫画写一篇习作。写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自己去体会漫画的含义。(教材在习作要求前面编排了一组四幅图的漫画,大意是:垃圾箱前被人丢了很多垃圾。小男孩看到了,去写了一幅“离文明只差一步”的字样贴在了垃圾箱上,以此来指责乱丢垃圾的人,提示人们要讲究文明,不要乱丢垃圾。与此同时,一个小女孩也看到了这种情况,她弯下腰将丢在垃圾箱外面的赃物一点一点捡进了垃圾箱。漫画通过两个小孩的对比,讽刺了某些人“光说不做”的现象,其实人们对待现实问题应该从我做起,从解决问题做起,而不应该停留于喊口号。)

  教材分析:这是一次看图想象作文训练。但是,跟过去学生接触过的看图作文相比所不同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读漫画。孩子们是否会读漫画呢?如果对“漫画”这种艺术形式不了解,学生的习作就会打折扣。

  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孩子们喜欢漫画的心理特点,将本次习作与研究漫画、了解漫画、推荐漫画结合在一起,使写作成为学生感兴趣和活动的重要工具。

  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第一步,漫画搜集剪贴。

  在班上开展一次“把我最喜欢的漫画推荐给你”漫画推荐欣赏活动。

  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指导学生进行漫画搜集、剪贴──让学生从自己能够找到的各类报纸、书籍杂志上面,搜集自己喜欢的漫画,把它们剪贴下来。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剪贴到的每一幅(组)漫画,都要认真分析思考:“漫画”画了一个什么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意思?

  学生搜集到一些漫画以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对这些漫画进行分类。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看漫画该怎么分类。然后,同学之间交流一下,综合大家的意见,想一想自己搜集的漫画怎么分类比较合理。然后,让学生按照类别,把搜集到的漫画贴在日记本上。每贴一幅,都要在下面标明类别、题目和作者。如果有时间(或者挤时间),还可以要求学生把漫画的大意、表现出的意义、情趣和自己的思考些在下面。

  第二步,漫画知识了解。

  在学生自己剪贴了一些漫画后,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漫画与普通的绘画有什么区别?画家怎么给漫画进行分类?漫画可以给人们、给社会带来些什么?漫画跟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从自己能够找到的所有的资料中去了解。然后,班上以“我对漫画的了解”为主题,开一个交流会,各自交流自己的研究心得。

  第三步,推荐你最喜欢的一幅漫画。

  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漫画向大家做推荐。可以是教材上给出的,也可以是自己搜集剪贴的。

  作推荐准备的时候,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自己选择的漫画,想一想:漫画画的是什么内容?想象一下,这幅漫画表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讲一讲这个故事吗?对这幅漫画你有怎样的想法?你为什么要向大家推荐这幅漫画?学生想好以后,可以先在小组内作交流,互相启发。

  准备好以后,要求学生以“我最喜欢的一幅漫画”为题,先列个提纲,准备动笔把漫画的内容和自己的思考写下来。文章的提纲可以包括如下几个部分:介绍漫画的内容;由漫画想到的故事;自己看了这幅漫画产生的思考;向同学推荐这幅漫画的理由。

  写的`时候,可以通过具体的范例,提示学生:把漫画画面的内容、由这幅漫画想到的故事写得细致一些,让别人读了你的介绍就好像看到了这幅漫画,也因为你的介绍而喜欢上这幅漫画。

  写完以后,让学生自己反复读一读,想一想:如果你自己是读者,读了这篇文章知道所推荐的这幅漫画上画了什么吗?了解了漫画所表现的故事是什么内容了吗?被这个故事感动、逗笑了吗?被作者的思考打动了吗?如果自己感觉哪里不满意,修改一下。然后,给要好的同学看一看,请他们提出意见和修改建议,再次修改。

  教师批阅学生的习作,从上述几个方面再给以指导,引导学生再次修改。

  修改完毕,全班举办一次以“把我最喜欢的漫画推荐给你”为主题的漫画作文展──把作文誊抄在稿纸上面(有条件的可以打印),漫画粘贴文章的前面。全班同学的习作都张贴或悬挂在墙上。同学们浏览,希望地得到这幅漫画的,就在下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如果有网络条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把文章发到网上,看一看点击率如何、有没有回复。

  注意问题:

  学生读漫画、理解漫画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所选择的漫画,对漫画本身的意图进行认真思考,做到比较准确地理解漫画表现得的主旨。如果漫画所表现的意义与现实的价值认识有冲突,也要先客观地认识漫画本身表达的意思,然后再谈自己的观点。

《习作四》教学反思3

  一、巧用导语明目标

  “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的单元导语。这诗意的导语清晰地点明了这是习作单元,并单元主题——写景(游记),同时传递着美景奇观、壮丽河山需要细心观察、巧妙构思、生动描绘才能展现其光彩。“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江。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以上是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教师要重视每个单元首页的导语及单元目标,要通过这些语言信息让孩子们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及学习目标。这样孩子们的学习目标才会更明确。

  二、精读课文提方法

  本单元安排了巴金的《海上日出》与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又龙洞》两篇精读课文。在两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学习名家是如何写好写景文章的。从两篇课文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总结发现,写景文章最重要的方法有如下向点:

  1.明确写景顺序。在《海上日出》一文的教学中,引导孩子了解文章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物变化顺序来写的。在《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中,让学生划出地点方位的词句:“出了金华城就到了罗店,过了罗店就是山路”“一路上”“洞口”“来到外洞”“穿过孔隙”“内洞一片漆黑”等,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方位词在文中所处的位置——大多是在段首。这些方位词是作者游览所到之处,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这篇文章是以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游览顺序进行描写的。

  2.突出景物特点。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这样才能突显景物奇观,吸引读者。在《海上日出》一文中,让学生默读,标画出描写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太阳的语句,再让学生朗读标画的语句,思考这些语句都是抓住太阳的什么来写的。通过读朗、思考,孩子们发现巴金爷爷写日出的过程是抓住日出时的位置、颜色、亮光来写的,通过位置、颜色、亮光的变化突出了日出时的壮丽景象。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让学生画出描写景点的.语句,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各个景点的特点:路上色彩明艳,洞口高大,外洞宽大,孔隙窄小,内洞奇丽。

  3.运用写作方法。一篇好的文章少不了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在《海上日出》《记华的双龙洞》两篇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作者在描写景物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了《海上日出》一文为了突了日出时色彩绚丽的壮观景象,以及太阳上升的顽强、拼博精神时,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写作方法。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又让学生默读、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出孔隙窄小特点的。引导学生发现、总结作者是通过看到的:只能通过一只两人并排躺下的小船,触到的:躺在船上,后脑、肩背、臀部、脚跟要贴着船,感受到的:穿过孔隙时,有山石挤压、稍为抬头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之感。描写内洞宽大、奇丽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写作手法进行描写。

  4.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只要你细心品读,通常在景物描写的文章中都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在《海上日出》及《记金华的双龙洞》两篇课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到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壮丽景观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三、背诵积累促模仿

  除了在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写景文章的常见方法外,还鼓励学生背诵积累优美的文段。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我便让学生背诵了《记金华的双龙洞》2、3自然段描写路上景色明艳的段落,还有背诵《七月的天山》描写雪峰、雪水、野花的部分,目的让学生学习积累优美的语言,以及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排比等写作手法突出景色的特点。

  四、标画路线理顺序

  这个单元有一个交流平台和景点平面图。让学生在交流、总结游记最大特点按一定顺序描写后,便让学生在书中的平面图中标画自己计划游览的路线。画好后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游览路线,提醒学生注意,由一个景点到下一个景点时,过渡要自然,可仿照《记金华的双龙洞》中运用方位词或移步换景的方法来介绍。四、仿写练笔做铺垫通过标画平面图,理清游览顺序后,便让学生牛刀小试——仿写练笔。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自己熟悉的景物。可以写自己熟悉校园、小区,曾经去公园,名胜古迹等地。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行写的训练,要求写清游览的顺序及过程。练笔要有侧重点,不能要求学生面面俱到,所以此次练笔的重点是让学生练习按顺序描写,只要能按游览顺序进行描写即可。通过这样的训练,大部分学生能按游览的顺序介绍自己游览过的景点。

  四、例文示范促写作

  本单元除了两篇精读课文外,还有《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两篇习作例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两篇习作例文。这两篇习作例文的写法、特点非常清晰明显,对学生的习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扶、放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总结本文的写作方法。

  1.移步换景法。教学中让学生标画出描写作者游览顺序的语句,让学生明确两篇文章都是通过移步换景的方法,按照游览的顺序描写的。

  2.按顺序,抓特点,用写法。除了让学生懂得文章按游览顺序描写外,还要指导学生如何把景物写形象、具体。在《颐和园》和《七月天山》的习作例文学习中,让学生找出描写每一处景物的顺序及特点,通过学习,同学们发现《颐和园》描写长廊的段落是按从整体到局部来描写,通过打比方、列数字等描写方法来突出长廊长的特点。在写昆明湖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湖水比喻成明镜、碧玉,并通过“滑”等准确词语把昆明湖的静描写得淋漓尽致。在《七月的天山》描写雪峰、雪水部分,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按什么序描写,用什么方法写出景色特点的?学生很快找到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运用了比喻的写作方法,把云影比喻成绣在白缎上银灰色的花,写出雪峰的洁白美丽、溪水清澈迷人等特点。最后总结出写某一处景物的顺序:整体到局部、由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写作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等。

  通过写作方法的指导、例文的指引,练笔的铺垫,再进行习作的指导与实践,这样就水到渠成了,孩子们就不会不知从何下笔,不会不懂如何描写景物,如何突出景物特点了。这样离“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的目标更更进一步了。

《习作四》教学反思4

  本次口语交际要求学生把自己拿手的本领和同学交流,交流的时候,可以先说说自己的这一招是怎么好,再告诉别人怎么做,最后评选出本领最拿手,说得最清楚的同学。习作主要就是学习怎么将学会的绝招写下来,将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然后谈谈感受。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通过出示刘翔图片,问学生是否认识,同学喊出他的名字和本领,引出他的绝招——跨栏;除此,还联系了这一单元16课小柱子们的比绝招,引导学生进入今天新课。

  二、解读要求,指导方法

  将要求分为两部分,分别指名读,读完找学生评价,再由评价学生说出这次口语交际要求我们干什么。了解完要求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想想在做展示的时候该怎么介绍,按什么顺序介绍。老师抓住了从绝招名称、优点、做法三方面去进行详细指导学生。最后,老师提示学生介绍的途径有口头描述、图片展示、现场展示等,丰富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形式。

  三、交流讨论,绝招PK

  在交流前 通过老师发问,学生答得方式强调了口语交际过程中,听的同学和说的同学分别该注意什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意识。告诉学生最后要进行评比奖励,激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表现自己。在学生小组内交流的过程中,做到了走到每组同学身边,进行进展情况的询问,相比之前不会走下讲台了解学情,现在取得的一点点进步,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会继续努力。

  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同学上台展示,提醒其他同学注意倾听模仿,然后进行同学之间的评价和学习。除了采用学生点评,还有老师点评、掌声鼓励等多种评价方式。如果评价时做到更自然的去流露对学生的赞赏就更好了。

  在这一环节最后,进行“评评谁最棒”的活动。优点在于,评比前给学生说清楚规则,就是举手提出你心中的候选人,老师筛选出呼声最高的,进行举手投票,一个只能支持一位。就这样顺利选出本领最拿手的、说得最清楚的、本领既拿手又说得清楚的同学进行表扬,整个过程较有序安静的完成了。

  四、复习导入

  上课后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即向别人介绍绝招时该怎么介绍,然后进行简短的同桌交流。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于接下来的.习作学习更顺手。

  五、明确主题,指导写法

  这一环节,指名读要求,引导学生找出里面关键词,明确这次习作的要求,通过读老师准备的写作歌,回忆叙事文六要素这些步骤,学生对于主题把握更加明确了。

  紧接着进行具体步骤指导,分别讲解开头、中间、结尾的多种写法,提到开头应新颖,清楚明了;中间应具体,还要采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使文章内容更充实;结尾可以点名主题,谈谈体会或者去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有了前面步骤的铺垫,老师这时引用两篇例文,指名读,师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老师带来一些好词佳句,鼓励学生积极运用。这堂课结尾,出示参考题目,当然,也可以自拟。布置习作练习。

  总的来说:虽然是感冒发烧的状态去上完这两节课,但还是顺利的完成了教学目标与任务,整个过程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在交流展示环节做到了有针对性、多种方式的去进行点评;老师进行组织指导,学习的主体还是学生,让学生充分的展示口语交际方面的能力,使这节课发挥了它的意义。在习作学习部分,要求明确,着重指导写法,也引用范文指引,总体来说,学生的反馈与教师预期大致相符。

  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进,除上文中陈述的很多方面以外,还有很多,例如:

  A教师热情度还是不够,没有完全参与孩子中来;

  B在学生展示环节,一个学生讲完另一个学生上台的这小部分空隙里,课堂纪律会短暂失控,虽然都是很快的安静下来,但还是缺乏处理这方面情况的经验,会觉得力不从心或者无奈。

  我相信在我一次次的学习与反思中,我会做到更好。

《习作四》教学反思5

  在这次精品课的研磨中,我一共上了四次人教版四年级第五单元的习作评讲课,上完了评讲课后,我有如下的反思:

  这节课的收获就是能鼓励学生围绕修改的要求大胆的去修改作文,并且立足点是放在以他们的修改为主。在教师利用范文示范如何修改后,引导学生理出修改的方法。然后,学生们按修改的要求自由修改作文,再交换修改,最后教师展示学生修改的作文,再次明确修改的方法。这节课上,教师引导学生修改作文时,许多学生都能按要求从作文中找到要修改的地方,并能提出自己不同的修改意见。老师发挥了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的作用,让作者本人发表看法,让同学们对作者提建议,说鼓励的话,让作者谈感受等。

  这节课的缺憾是对学生能力了解不深,如果示范评讲时评讲两篇风格不同的作文,展示时出示两篇修改效果较好的作文可能效果会更好。在引导学生修改作文时语言要简明扼要,用范文去引导。评讲时语速过快,第一篇有一个地方出现了错字,学生没有指出,我也没有指出。对一些中下生,要让同学多,这样不仅对作者有好处,对大家都有好处。

  教学中在问题的发现后,我思考以下改进的一些策略:

  改进策略一、每节课评讲只注重一个重点,不要关注的.太多,如果关注多了,一节课只评得到一两篇,涉及的面就砂少了,起不到最大的作用。这是我今后要改的地方。

  改进策略二、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注意方法的示范和引导,导游词的结构可从范文中让学生理解透彻,学会运用。

  改进策略三、学生对自己查找的资料不能正确进行改编,学生的作文就是搜集材料的堆积,有些词句不懂的材料不知道取舍,导游与游客间的亲和力不强。在教学中,应该及时进行调整,把创写变成改写,重点指导改写的方法。降低习作要求,允许学生可以把学习的课文《长城》、《颐和园》和《秦兵马俑》,改编成导游词,让学生切合实际地创写。

  对于作文评讲的教学,我还在不断地摸索和学习中,一些收获和缺憾都是通往成功路上的小小基石。

《习作四》教学反思6

  关于作文,我们似乎有很多疑问,特别是作文指导中如何引导学生创新,有如何在处理好学生普遍存在的模仿现象?在这就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二》我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习作二是请学生发掘自己的一项特长,并且通过语言文字展示给大家。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题目,习作的材料来源于自己,身边的素材应该是随手拈来,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自信的一个很好的依托。于是,我决定试一试我不指导,看看会有什么结果,第一轮习作本收上来,不少孩子两句就写完了。如“我很会踢足球,曾经参加过足球队”“我会画画,美术老师给我打了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原因,我仔细思索。我想:学生生活中一定有不少写这类习作的素材,但是他却不知道如何合理运用。面对这样贫瘠的叙述,我决定试一试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例文,然后小组讨论的办法,来再次作文。这次收上来的习作明显在篇幅上增加了,但是几乎是千人一面,有画画遇到困难克服的,有妈妈买菜提不动,而帮助提的……这就是典型的模仿。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而有有自己的话说呢?我进行第三次习作。

  首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特长,然后请他就一件能显示自己特长的事来具体谈谈。这时候学生叙述过程中还是抱住例文不放。于是我们进入例文,看看例文到底告诉我们什么?学生通过读发现,例文一《我真棒》中作者写抱西瓜的动作非常精彩。由夹到扛到抱,经历了几个不成功的尝试,才最后抱着西瓜回家的。由此引导到“动作”这个词,同时和学生一同回顾《虎门销烟》中民工销毁鸦片的动作,使学生体会到动作的准确和生动,会将读者能感到身临其境。就例文一,的动作,我们开始将不少学生认为踢球的特长,做为指导例子,请学生小组中说说片断,要求表现当时的情况,描述清楚动作,让听者觉得你球技高超。学生在小组中叙述的精彩层出。

  例文二《我是个会跳舞的小姑娘》表面上是告诉我们她很会跳舞,实际上是告诉我们她克服了困难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重点是描述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由胆小害怕,到成功喜悦。于是我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心理活动的同时,引入《但愿人长久》中苏轼的心理活动,使学生了解到,在心理活动的'叙述中,就能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告诉大家。

  这样教学后,学生再写习作二,水平就明显的提高了。

  思索:我们常常谈到的授之以“渔”,不授之以鱼。到底什么是渔?我想这篇习作告诉我们,学生生活中积累其实不少,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积累生动的表达出来,于是就开始一味的模仿,而真正是失去了自我,将他人的生活经验在自己身上大量的复制。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呢?我想,绝对不是,再挖掘生活,而是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将习作的入门点指点给孩子们,让学生领悟到习作表达的方式,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自己的的话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们的孩子这样才是真正的自己捕鱼,才能真正捕到自己的鱼。

  新《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因此四年级作文教学要力求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教师一要减少束缚,引导学生自由表达。改变以往“教师命题→讲解习作要求和文体结构→提供范文→分析写作方法→模仿范文进行习作”的传统教学模式;二要打破框框,淡化文体意识。把习作指导渗透在作前谈话、作后点评之中,学生在自然、宽松的氛围中敢说敢写、无拘无束、自由奔放地进入习作状态;三要诱发兴趣,引导真情表达。习作也是一种情感体验、流露、交流的需要。引发学生情感兴奋,开启学生心扉,吐露内心真情,把课堂当作一种情感体验与交流的场所,把习作当作情感倾诉与交流的需要,真正做到“为情而造文”,使“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作文宗旨得以实现。

《习作四》教学反思7

  本次“习作”要求我们写一篇观察日记,也可以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习作”教学时,我积极地指导学生进行说的练习,从而为写好日记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掌握了读写音节后,我便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由说到写。通过学生现身说法的一读一讲,无形中让其他学生在欣赏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之间互评作文的能力。

  二、成功之处

  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 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交流自己观察过的某个对象,通过足够的交流,使学生对自己要写的习作胸有成竹。

  三、不足之处

  在教学习作时,习作内容中语言不够丰富。虽然学生观察的对象很真实,但总有叙述平平的感觉。四年级学生表达能力有限,积累不多,多数只能写出直观所能及的`东西,这还需要在日常的口语训练中多下功夫,不断积累,不断创新。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我先是和平常一样对写作的一般技巧做一些要求。如:按顺序写、抓特点写、运用修辞手法等。枯燥的理论总是令人乏味的,所以此后,我也准备了许多的图片,让同学们能产生更多的研究兴趣,果然一些有趣的图片一出,他们瞬间精神抖擞了。有蚂蚁搬家的图片、有豆芽生长图、还有乌龟爬行图等等。写完后,同桌互评互改,修稿后全班交流。

《习作四》教学反思8

  我把习作二的教学目标定为“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能按要求写一篇简单的推荐文章。并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真诚地赞美、热情地推荐。”,

  教学重难点定为“学习用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通过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并且能围绕教学重难点来进行。

  课上同学们也踊跃发言,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小明星,有些同学还引入了当代的著名篮球星科比并与班级的篮球小明星的投篮动作做对比,还有的同学用上了形象的比喻等,这些都是可喜之处。

  但在教这节课时,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在四人小组讨论方面,如果之前教师可以给多点指导,那么4人小组交流就更有效果。另外,在引入方面,如果有更生动的.视频等会更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且,在例文选读上,可以把表示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神态等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来,那学生就一目了然了。

  最后,板书还欠成熟,应该把最精粹的部分板书出来,这样这节课将会更好。

  针对以上的几点,在第二和第三次试教时分别做出了调整,例如把两次四人小组讨论合为一次,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连贯得更好。

  另外,在课件里加入了吸引学生的图片和问题,所以学生更有兴趣,但如果能加入相关的视频,效果应该会更好。

  在板书设计上,突出了主要事项,避免了混乱与重复。

  常言道:作文是修改出来的。也许,上课也是修改出来的,不停的改进就会有进步。

《习作四》教学反思9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巧妙导入,激发习作欲望。

  导入这一阶段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提到与本次习作有关的词语或事物时,我引导他们把想象说具体,为学生下一步的习作作好铺垫。

  2、 放飞想象,拓展想象空间。创设想象情境,让学生想象会发生什么故事。伴随着舒缓的轻音乐,学生完全沉浸在想象的世界当中。每个学生均有了一次口述想象的机会,为下一步习作又搭了一个台阶。

  3、张扬个性,自悟习作要求。同桌互说后,学生迫切地想要与老师分享自己的想象。当学生和我分享他们的想象时,我让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充分肯定他们个性化的语言或表达形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并引导他们尽可能说得具体些;随后请学生评价,说出最欣赏的地方,让生自悟习作要求。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多元参与,评价促进发展。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过:“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四年级学生的作文亦是如此。在习作讲评时,我改变了“老师批,学生看;老师讲评,学生听”的传统形式,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热情。我让学生先自评自赏习作,重新感受了一次写作的过程。学生不但在自我欣赏好词好句中提升了写作的信心,同时,在查缺补漏中逐步完善了自己的作文。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互评互改环节中,学生年龄相仿,相互之间有很多的相通之处,同伴之间的赏识让学生增强了习作的信心,同时,同伴的建议可能会更中肯,更利于彼此接受。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教师挑选结合学生自荐、小组推荐,选出了3篇有代表性的、不同层次的作文由师生共同讨论评改,让学生谈优点、找缺点、出主意、提建议,我适时地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你真会欣赏!”“你给他的建议实在太有价值了!”帮助学生树立了信心的支撑点,从而激发了学生评价习作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三、不足之处

  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尤其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生,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所以大多数学生写起来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词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运用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使学生对经典的神话、通话里的人物形象有所了解,然后再根据自己对形象的了解去展开想象。

《习作四》教学反思10

  教学目标:

  1、 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

  2、 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3、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4、 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着的情感,理解对和平得呼唤。

  5、 突出本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从字里行间了解了战争给孩子们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的感受一下吧!

  二、 学习“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1、 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 小组学习:读词语,相互正音,交流词语的意思,交流读记词语的方法

  3、 学生书写“读读写写”得词语。

  4、 师听写

  三、 学习“我的发现”

  1、 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2、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 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两组句子中带点得部分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

  4、 从课内外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5、 教师小节。

  四、 学习“日积月累”

  1、 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 指名读成语,集体正音。

  3、 再读成语,边读边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这个成语的故事。

  4、 总结:流传千古的`词语中,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能让我们多日积月累些成语,把这里的成语背下来。

  第二课时

  一、 触景生情

  1、 搜集残酷战争相片。

  2、启发谈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这张相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二、 真情表达

  1、 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张相片,展开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2、 指导观察和表达

  a、 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说一说,图上讲的是什么?

  b、突出图中重点“孤独的孩子”,引导学生想象: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1父母在哪里?当时发生什么事?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样?

  c、 完整表达,教师鼓励学生调动以学的知识或课外资料帮助表达,力求说清楚、说完整、说具体。

  d、 在说得基础上,帮助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三、课外延伸

  搜集更多的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并讲给你的朋友听。

《习作四》教学反思11

  习作三的教学要求是,引导孩子们读懂例文。通过对例文的赏析来领会写信的要点。能按照习作要求,选择家乡与众不同的一两个方面,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来介绍自己的家乡。

  书信对于孩子们来说比较遥远,因为现在的通讯设施比较发达,亲戚朋友之间的感情联络,只需要一个电话,或者一条短信就可以了。所以教师还要给孩子们讲解书信的来历,让孩子们简要了解书信的作用。给孩子们讲解完书信的作用,接下来我就出示了本次习作的目标和要求。这让孩子们了解到本次习作的要点。上一次的月考测试中,有个别孩子有跑题现象,这就说明了审题的重要性。我着重训练孩子们的审题以及读题。

  孩子们明白本次习作目标以及要求之后,我让孩子们轻声朗读范文,并注意观察与我们之前学过的作文有什么不同,让我比较欣慰的是,孩子们能够较为完整正确的概括出书信的格式。我事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张A4纸,并划好横线,孩子们边说我边在纸上书写。这样直观的演示能够更好的让孩子们掌握书信六部分的书写位置。

  下一个教学流程中,我再次要求孩子们默读范文,并同时思考:

  ①小作者的家乡在什么地方?那里独特的风景是什么?他们每天都做些什么?

  ②家乡有什么习俗?是怎么庆祝的?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优美的句子?

  孩子们通过这两个问题,基本上已经能够理清范文的脉络。通过孩子们的总结,老师来进行板书。孩子们通过对范文的理解,已经能够说出自己给远方的朋友写信的内容。在下面的习作精彩预设当中,孩子们能够很好的`说出,如何在习作中介绍盱眙的“第一山、铁山寺、玉皇山、淮河”等风景名胜,而关于盱眙的特色美食,风俗习惯,孩子们则准备详细描写盱眙的“龙虾”,孩子们甚至说出了先来介绍龙虾的外形,吃法,龙虾有哪几种口味等等,关于民俗,孩子们则说了龙虾节。在接下来的讨论环节,孩子们热情高涨,畅所欲言。相信孩子们在接下来的习作中,一定可以写的很出彩。

  最后我给孩子们播放了盱眙纪录片,影视详细的介绍了盱眙的名称由来,山水特色,民风和民俗,孩子们看的全神贯注。美中不足的是,接下来的一节课是数学课,我们的习作练笔,只能放到下午的第三节课来完成。如若能趁热打铁,进行创作,那就再好不过了。在下午的习作创作中,我准备用简短的时间再给孩子们理一遍习作思路,然后让孩子们先写在草稿作文本上,完成之后让孩子们先自我修改,之后,同桌之间进行修改,自己再来修改,最后由老师修改之后,孩子们进行修改并誊写到作文纸上。

《习作四》教学反思12

  三年级上册习作四是写一处秋景,经过两次修改,定下了以下教学目标:

  1、对照插图读懂例文《山坡上》,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说说小作者在山坡上看见哪些景物,明白写好一处景物的要领:留心观察景物的特点,有动有静地写。

  2、初步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3、走出户外,实地观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仿照例文写一处景物。

  教学重难点: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用心观察,用情描写。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处理的:

  1、分层次教学:通过读例文,明白写好一处景物要留心观察景物的特点,动静结合地写,指导学生把一段话写具体详细;通过学生小组说、自己写,鼓励学生用好词好句把文章写生动;通过展示下水文,激励程度好的学生写成篇的文章。

  2、考虑到学生语言的平淡,积累语言的需要,设计了课前谈话,看图说词说句的练习。

  3、为了文章的内容充实,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选择一处景物认真观察,充分利用眼、耳、鼻、口等多种感官,全身心地感受秋天,拥抱大自然。

  设想虽好,但课上下来,心情却不舒畅,原因是:

  1、因关注学生不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他们太拘谨,课堂气氛很沉闷。若他们能轻松一些,应该能说得更生动流畅。

  2、指导说景时,如果能指导学生充分说自己用眼耳口鼻等感官感受到的秋天,可能他们笔下的秋天就能更丰富全面。

  3、受邱成立老师的评课提示,如果能联系第三单元指导,学生对有顺序地写,具体地动静结合地写景可能会更熟练些。因为第三单元是看图写话,要求有顺序、具体、动静结合写一处景物,而且针对怎样把动物写具体指导得分量重些。

  4、可能是从五年级刚刚下来,对三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还不习惯,还用以前的标准来要求现在的学生。其实根据大纲要求,三年级上半学期的作文要求不能太高,只要语句通顺,能让人看得懂就行了。主要是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要让他们乐意去习作,尽量减少他们习作的束缚,只要不偏题,能写多少写多少就行了。

  上完课后,我倾听了各位专家的意见:

  邱成立:习作三和习作四的写景是否有所区别,能否把二者的联系之处给学生点出来;把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要求过高了;比喻、拟人、诗句用在作文中拔高了要求;教师的下水文展示出来会让孩子有畏难情绪。

  李卫:习作指导是注重方法技巧的指导,还是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姜慧燕:课前谈话干巴巴的',写到黑板上的词语没有运用到作文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形同虚设;讲完例文后,如果能引导学生抓住一样景物写具体效果会更好,如:菊花很美,怎么美?指导学生用几句话描述一下。

  田东英:指导写作是写什么重要,还是怎么写重要?个人认为指导学生怎么写很有必要。因为现在五年级的学生写作文有东西可写,但写的如同流水账,不会把事、物写具体,所以现在经常进行片段练习,重点就是指导学生怎样写。

  郭海霞:在指导完例文后,如果能出示几张很美的菊花图片,然后引导孩子描述一下,把菊花的美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然后出示下水文,肯定对孩子有一定的震撼,也避免了卖弄之嫌,这时再让学生写,学生会有大踏步的提高。

  徐助理做了总结发言,并通过讲述徐虎和贾志敏的指导写作的主张和方法,指出了今后在作文指导中应注意和努力的方向:

  教师在指导习作时,不要给学生划框框,框架式作文不能写。要保护孩子的天性和语言,给孩子开放的空间,让孩子在作文中用自己的语言写真情实感。教师要用儿童的视角看世界,用儿童的语言表达。指导习作要简单,谈思路:你想写什么?为什么要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都让孩子说。写完的点评应是重点,在点评时抓住一两个点来让孩子描述具体,评价要做到及时丰满。

  收获很多,触动很大,习作指导的能力仍需修炼。

《习作四》教学反思13

  习作3是让学生写一封信。根据这次习作要求,第一目标应定位在对家乡的爱,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爱家乡之情还是有一点的,但缺少提炼,我所要做的事就是唤起学生的情感,丰富他们的生活积累,使他们爱家乡之情能自然流露,从而情动辞发。

  第二目标应定为在书信的指导上,书信除了格式的特殊要求外,还有书信文体特殊的.功能,那就是典型的表情达意,满纸都是情,亲情、友情,关爱之情、思念之情应浸润于字里行间。如果忽视了这一点,书信就等同于作文,失去了其应用文应有的价值。

  在格式方面,学生主要是在最后的祝愿语会有些问题,不知道也是空两格,往往会也靠左写或是紧接着正文写下去。还有靠右的署名和日期,常常容易颠倒。

  通信的对象我觉得不必给学生限得太死,可以是写给一个认识的人,也可以写给一个名人,还可以写给一个素未谋面的人,让他们畅所欲言。

  至于正文,可让学生在明确写信对象以后进行讨论,可分组进行。让同一对象的孩子一起讨论,然后集中讨论。小结出写作时的称呼以及内容,再一起指导如何把它写具体,写明白。

《习作四》教学反思14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本文设计力求体现《课程标准》的这种精神,突显学生作文的真实和真情。

  设计目的

  针对学生作文中叙事空洞,感情牵强附会这种现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打破常规的思维和习作的定势,多角度地去观察、认识事物,多层面地进行回忆、思考、分析、想象,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寻找最适合这个题目的内容,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抒发最诚挚的情感。使学生的作文记事真实,抒情真挚;使学生的作文在真与情这一层面有所突破。

  内容

  通过具体的事,从对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体会到父母的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劝说他们改掉不良习惯;同父母再说说其他心里话。

  教学目的

  选择最想给爸爸妈妈说的话,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过程

  一、导入习作

  1.同学们,我们刚刚上完一节洋溢着爱的口语交际课,那些事例我们终生也不会忘记。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先自己想一想写什么,可以写如何体会父母的爱;可以写一写意见或建议;可以写自己的心理话。

  2.自由发言,互相启发,拓展思路:可以写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讲过的事,也可以写了解到的其他事,还可以写自己和父母之间其他感人的事。记住:只要是爱的故事,无论大小,无论远近,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写。

  二、鼓励有个性的表达

  1.我们这篇习作的第一读者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理解并铭记他们的爱呢?让我们小组内讨论一下。

  2.各组说一说你们讨论的写法有几种(如,写信;给自己的`习作绘制插图;附上照片;在习作前给爸爸妈妈写几句话等)。明确,只要表达了真情实感,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爸爸妈妈一定会将我们的习作当做最好的礼品。

  三、进行习作注意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教师对部分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1.请你提起笔,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写下他们不在家时,发生的影响最深的事和你的感受,怎么想就怎么写,做到把真实的事写具体,把心里的感受写下来,把你相对他们的说的话也可以写下来。

  2.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评析。投影仪出示几个学生的习作,让全班同学评议。

  四、品──评析例文,交流真情

  1.师读例文。

  2.小小组评析。写好了读,让小组的同学评议:有没有把事情表达具体,有没有抒发你的真实感情。

  五、延伸课外

  1.同学们,相信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表达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真挚的爱,就让我们把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献给爸爸妈妈。回家后,请读给父母听。

  2.让爸爸妈妈对你写的内容提出意见,我们认真改一改,再请他们在我们的习作后写上批语。

《习作四》教学反思15

  这次习作课,自我感觉整个课堂环节比较清楚,但是学生的素材交流不太丰富,学生学会了怎样围绕要求去选择写作材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抽了三个学生在全班交流,他们的选材各不相同,做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从作文所反馈的信息中发现自己在习作指导中的一些不足,现在与大家交流和探讨。

  成功之处:

  1 、绝大多数学生学会了选材,能集中一件事情进行记叙。

  2 、在范文的引导下,学生的谋篇布局的能力基本形成。

  3 、学生都能做到真情表达。

  不足之处:

  1 、学生的选材依然不是很广,可能受发言学生的影响,有一些雷同的素材。

  2 、有些学生审题不是很清晰,对“能人”的概念理解不到位。

  3 、给学生出示的参考题目可能束缚了一些学生的思维,局限了孩子的选材。

  4 、课件出示的`范文不具备典型性和代表性,没能突出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我想,高年级的写作最难的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一、是写什么,即如何选材的问题。二、是怎样进行细节描写。就是怎么写生动、具体的问题。那么,就应该细致地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积累生活素材和积累语言。在今后的习作指导前,我一定让学生多进行生活体验,丰富他们的生活积累,一定多引导学生阅读,丰富他们的语言。

【《习作四》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习作四》教学反思03-23

《习作四》教学反思15篇04-09

《习作四》教学反思(15篇)04-10

习作教学反思03-26

习作指导的教学反思03-24

习作课教学反思03-23

语文《习作》教学反思03-30

习作4教学反思06-02

语文《习作》教学反思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