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2024-10-13 02:27:3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汇编15篇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汇编15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

  本文内容不难理解,关键是让学生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学会想象,学会欣赏。春雨的色彩在读完全文后,利用课后的问题,引导学生感悟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春雨的美好。不能把这个问题的答案作为教学的目的或重点。在朗读时,引导学生体会小鸟们的天真、活泼、可爱,体会春雨的轻柔、欢快,体会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我除了制作课件引导学生边看边读边想像文中小动物的对话外,还激发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通过观察春雨的课件,来体会在春雨的滋润下,大地变得生机勃勃。

  我在组织学生识字时,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将读句、识字、解词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看图片识字。课堂实践反映出:一年级学生这样识字学习效果很好。

  现在虽然是春天,但春天的`特征还不是很明显,学生对春雨的观察和了解也甚少。我想这节课如果能适机的带领学生到室外去亲身观察体验一下春雨的特点,相信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高,效果会更好。

  分角色朗读,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如果允许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效果可能会更好。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2

  太阳对于学生并不陌生,可是不同颜色的四个太阳,却是学生见所未见的。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结合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掌握,适时引导学生借助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内容,促进语言内化,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抓住文章内容充满童趣、语言简洁、优美的'特点,围绕着“动脑筋,有创新”设计教学,积极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读入手,感知理解课文内容,进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能力。

  在课文学完,我设计让学生画画,表达交流,把美术、音乐和语文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理解,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的良好结构。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3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难点是理解两句谚语“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方面来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的。

  一、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识字7》第一部分是通过看图会意识字,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中,我逐个出示图片和生字,让学生图文结合来认字,随着一个个小人的出现,学生的兴致也越来越浓厚,从他们的眼睛里我读出了汉字的无穷魅力。这里书本只是一个引子,通过书本我们为孩子打开一扇窗,从而使孩子能乐于主动识字。

  二、营造气氛、明白道理

  教材的第二部分是要让学生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儿歌意思的理解是本课的一个难点,第一二两行的'意思直观,学生能读懂,“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意思抽象,言不尽意,很难有明确的表述,光说让学生心领神会,可怎么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我主要是通过故事、和联系生活,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小蚂蚁搬青虫》这个故事生动有趣,,透过小蚂蚁的成功,认识了一群蚂蚁的力量远远超越一只蚂蚁,这是和团结合作密不可分的,团结起来力量大,这就是“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学生一听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三、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我重点指导了“众”“群”“成”这三个生字,主要采用直观教学和观察教学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体现学生的合作学习。例如,在讲完小故事后,可让小组学生讨论小蚂蚁身上具有什么精神。学生读的形式单一,还可以加上小组读、同桌读。就更能体现学生的合作学习。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4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他们正确书写。

  识字是低年级学习的重点,所以在教学写字这一块留有充足的时间。一些容易写错的字,让学生跟着书空,反复进行练习,让学生加深记忆。

  让学生通过看图、动作演示,理解句子的意思,使他们感受到鲜花和星星的美丽和繁多。

  我启发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把不同的词语和不同的图画在头脑中恰当地组合形成板块,这样使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并在诵读中体会词串押韵的.特点,增强了学生的语感,读出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来。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5

  在教学《离开妈妈的小黄鹂》一课时,我力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落实“三维”目标。

  一、自主学习,贯穿阅读

  阅读教学以读为主。本节课我共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读书,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由于我讲授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我以“小黄鹂第二次离开妈妈又干什么去了,结果又会怎样呢?”这一与上节小黄鹂第一次离开妈妈有紧密联系的问题为切入点,把学生读书的兴趣充分调动了起来。这时,我安排了第一个层次读书,并且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读,或问老师,问同学。读完后,我鼓励学生站起来轮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紧接着我安排了第二个层次读书,要求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中每一自然段写小黄鹂干什么去了?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进行了第三个层次读书,也就是随文识字,分角色朗读。以上三个层次的朗读设计,环环紧扣,层层递升,使得整节课的朗读指导有目的,有层次,体现了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的过程; 由读得不完全正确到读得正确,读得不大通顺到读得通顺、流利,读得比较平淡到读出感情,真到实现了读的目标。

  二、多样识字,读中悟情

  语文实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这节课我注意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体验入手,多种方法识字,再借助课文内容,入情入境的读,从而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比如,“真”先从拼字音开始,再想从这个字中想到哪些字,谁真可怜,怎么读出老白头翁的可怜呢?然后在范读和仿读中,为学生以后的情感升华作了铺垫。再比如学习“跟着”时,我把对字形和字义的认识做为重点,鼓励学生用换偏旁法记,在自己的身上找带有“跟”的词,然后再结合课文理解“跟着”的含义。特别是学完课文之后,为了达到情感的升华,我采用了分角色朗读,老师来做解说,由学生来做小黄鹂和黄鹂妈妈,看谁读的像。学生在这种趣味的读和演中再次体验到小黄鹂热情助人和虚心好学的情感,此时情感目标的完成有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当然在教学中也有很多的不足和失误,比如:对于每个字的字形的认识还不能做到有轻有重,学生的一些情感体验不能做到有收有放,这些都需要各位同行们批评指正。

  总之,整节课的学习中,我本着只是起着一个引导作用的教学理念,更多的是学生的自读、自悟;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是老师说教式的灌输,而是学生自我体验后的感悟。离开妈妈的小黄鹂教学反思3篇。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真正使三维目标落到了实处,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面我来谈谈对这节课的体会:

  一、焕发激情,在情境语境中学习字词。

  离与鹂,这是一组同音字,它们都出现在课题中,舒老师首先创设了一个你熟悉她吗,看老师写她的名字这一情境来学习“鹂”字,学生熟悉小黄鹂的名字的爱好很浓,激发了学习的乐趣。课题本身又提供了学习离的语境,通过读学生能感悟离的意思。

  二、抓住重点,在鼓励指导中朗读课文。

  1、示范引路 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可以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教学小黄鹂的语言,舒老师采用了范读,读出小黄鹂的年龄特征,果然同学们练得爱好盎然。

  2、激励等待 学生读文出现问题时,老师耐心等待,鼓励他们,给孩子自己读好课文的机会,让他们体验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做,全班学生的热情都会激发出来。

  3、学词练句 段由句构成,句由词构成,教学时,老师注重读好词,连成句。减轻了学生读文的难度,有利于学生形成朗读能力。

  三、识读结合,在相互作用中提高效率。

  随文识字,使识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以前我们的教学往往先搞一块孤立的识字教学环节,把几个生字音、义、形都解决了,然后再来阅读。这样做识字的时间拉得很长、很孤立,阅读的时间被侵占了,结果使识字和阅读互相干扰,两败俱伤。教学中舒老师以读为本,寓识于读,识字与阅读同时进行,音、义、形可以分散难点,分布到位,这样既加强了识字又联系了阅读,使识与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这样效果就好了 最后我有一点疑惑,就是一节课学完这么多的字是不是太多了,学生会不会记得不扎实?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6

  本节课我上的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树和喜鹊》,这篇通话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生活;后来这里有了许多树、许多喜鹊;喜鹊们、树们快乐地生活着。随着画面的不断丰富,树和喜鹊由单个变成群体,由孤独变成快乐。全文共6个自然段,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亮度和解析,同过读课文内容,学生感悟每个人读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的道理,这也是本节课的主要目标。在本课设计上,我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的中心思想为重点,整个教学流程围绕这一点展开。除此之外,本课还有几个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首先是本课的生字,必须熟记,对变调“一”的读音进行巩固,其次是通过读故事理解“孤单”和“邻居”的含义、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最后是积累AABB式词语。

  课堂是不完美的艺术,经过这节公开课,我收获了许多,经过前辈们的指导更是受益匪浅。在本节课中,我感受到老师应大胆的放手留足时间空间给学生,充分发挥孩子的潜力。在教学技巧上需要更多的学习,更深入的去了解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设计更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课堂教学,在语言、语速方面更加适配低龄儿童。其次,在理解词语方面,更多的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更便于理解,学则用,理解了应立马运用起来,要学以致用。最后,在挖掘教材方面,同事们给了我新的`启迪,不局限于课本教参,放开视野会有更多的方式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即使在教学上没有实现,也可以作为很好的素材运用在日后的教学中。当然,教学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没有最好只会更好,作为老师就应努力尽可能让每一节课上的更好,带给学生的更好,在思和行之间让自己不断成长。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7

  核心提示:《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语言比较零...

  《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语言比较零碎,语言缺少感染力。我觉得正是自己对学生的预设不足,课前没有备足学生,才导致课堂生硬缺乏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学习第四节时,我可以先承接上一节引导学生想象,现在两只鸟蛋正舒舒服服地躺在鸟窝里,你猜,在鸟妈妈的孵化下,过几天这两只鸟蛋会怎样?虽然它们现在还是蛋,但我们可以想到,(放鸟叫声)听!——说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吗?(击出示鸟儿在蓝天中飞翔图)看!——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吗?然后边读边想象,把自己当作小男孩读诗歌第四节,再播放幻灯展示鸟儿自由生活的画面、人与鸟和谐相处的照片进一步激发孩子热爱鸟类、热爱自然的情感,从而引导有感情地朗读。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8

  在阅读教学中,以“教师问、学生答”为主线的一问一答教学模式还占相当大的空间。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地学习,教师应该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组织者”,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充分地让学生去读文、思考、交流、表达、表演等。现就以《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为例,谈谈几点感想。

  一、读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开始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女生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二、表演

  表演是语文学习的实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积累。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教师让学生按小组针对课文第三、四、五小节的内容进行演示排练。其间教师不断深入小组,与组员共同探讨。在这一个环节中,教师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并不急于表演交流,而是给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语句,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在这基础上,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反馈给教师看。这样,不但起到了积累的目的,也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

  三、表达

  表达是培养学生思维、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教师减去了教材中重复的环节,留出时间空间进行扩展阅读,让学生自己去悟。首先,在教学中让学生悟出课文是用童话体文体把知识写出来的,积累了语言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课外阅读——《尾巴的妙用》,通过填表格,书面表达出动物的尾巴形形色色,各有各的作用;然后,通过简单的模仿说话,了解并掌握另一种文体——介绍体;最后,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选择一种文体练习表达。教师创造各种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这样学生就会乐意表达,而且有内容可说。

  四、交流

  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充足的交流时间,围绕课文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由于学生思维的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就得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教师针对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还是自己挣断的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读文、演示,取得共识。这样交流,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以上是《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后的几点想法。就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值得我们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不断地摸索、研究。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9

  不要再让“司马光”砸“缸”了

  记得以前,每次教学完《司马光》后,我总是在拓展延伸阶段问:你还能想出其他好方法救出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此问题一经抛出,小朋友们便叽叽喳喳地连比带划谈论开了。可,每次在班上汇报交流时,小朋友们的脸上便会被沮丧之情笼罩着。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孩子年纪小,思维较单一,提出的解救方法不成熟,跟司马光的"砸缸"作比较,还是逊色多了。小朋友能不沮丧吗,连老师也觉得异常扫兴!可怜我就这样悻悻地教了一年又一年。

  这学期,我再教《司马光》一文时,大胆作了新的尝试。

  师:小朋友,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

  生1(边掰着手指头边答):我非常喜欢他。第一:他勇敢,别的小朋友都哭呀,喊呀,他一点都不慌;第二:他聪明,懂得用石头砸破大水缸救出小伙伴。

  生2:我觉得司马光是个善良的好孩子,平时肯定很喜欢帮助别人,我喜欢他。

  生3:司马光看起来年纪跟我们差不多,却比我们强多了,我真佩服他!

  师:老师也跟大家一样喜欢司马光。不过,陈老师相信如果咱班的小朋友当时在场,一定也能想出那么棒的办法来呢。想不想试试,看看自己在困难面前是不是也能跟司马光一样,做到不慌张,能动脑筋想出好办法呢?

  (在老师鼓励性语言的激励下,小朋友的情缴被调动起来了。"我们想试一试""老师,你快说吗""我们肯定不比司马光差"等等的`喊声充斥着整个班级。我心中暗自窃喜。)

  课件出示:

  出示画面:在放学路上,有一位小女孩突然间鼻子出血不止。

  (画面出现在屏幕上后,小朋友的小嘴巴就没有合拢过,叽叽喳喳地与小伙伴们讨论着,热切地提出自己独特的解决办法。在班上交流,我一边倾听一边暗暗惊叹着:小朋友真是"小人鬼大",不可小觑。)

  代表1:我赶快把她扶住,让她把头抬高,拿出干净的纸巾帮她擦掉流出的鼻血。

  代表2:可这么做鼻血还会流出来吗?有了,让她把中指朝上举,健康课的张老师说这样鼻血就会慢慢地止住了。

  代表3:我不同意XX的做法让她把头抬高。头一抬高,鼻血不就会流进嘴巴里吗,恶心极了!我倒觉得如果小妹妹的鼻血这时还止不住的话,咱们可得赶紧问清电话号码打电话到她家里,请她的爸爸妈妈马上来接她。

  代表4:小妹妹这时肯定是又害怕又难受,我嘛,我是大姐姐了,我得先帮她脱书包拿在手上,再好好的安慰她,行吗?

  (说到动情处,这几个小朋友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见此情景,我想请几代小朋友上台进行情境表演。没想到这随思随想的环节,很快把本堂课推向了高潮。)

  临下课之前,我还请小朋友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曾遇到过哪些困难或危险,自己又是怎样化险为夷的。教室里又沸腾开了,一朵朵智慧的火花绽放异彩:

  生4:(腼腆地微低着头):我,我……有一次,我不小心一脚踩到了家里的小花猫贝贝的长尾巴上,它一转头狠狠地咬了我一口,脚背上顿时留下了几个深深的牙印,还渗出了点血。我赶紧走水池边,打开水龙头拼命冲洗头伤口,伤口被冲洗得干干净净的。我赶紧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妈妈还带我去打了预防针呢。

  生5:上学期吧,那时我刚入小学没几天,有一次,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了一位陌生的哥哥,他要我把口袋里的零钱交给他,我壮着胆子跟他说我哥哥快过来了,钱在他那儿你自己跟他要吧。奇怪的是,这位大哥哥却大步走远了,钱也不要了。可我--哪有哥哥呀!……

  真没想到不让"小司马光"继续"缸"后,反而涌现了机智勇敢的小司马光!

  教完这堂课后,我深深地悟到了:

  其一: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应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在生活中学语文,悟语文,用语文,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其二:拓展训练不是要学生钻牛角尖,走死胡同,浇灭学生创造的火花,而是要引导学生在现有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积极思维,展开想像,大胆创新,展示个性。

  其三:教师要敢于跳出编者和自己以前的思维定势的"套子",带领学生大胆地进行改革创新。允许教师根据对教材的独特见解,灵活运用教材,处理教材。我想,这也是编者愿意、乐意看到的。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0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到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在教学中,我以“心愿”为主线,首先提出“月亮有什么心愿呢?”,激发了学生学习欲望,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然后我范读课文,让学生齐读课文,再让他们思考“为什么月亮会有这样的心愿的?”这个问题。接着就提问,让学生回答,我就理出重点词语、难读词语,并指导学生读词语,理解词语。在齐读、指名朗读,对于难理解的词作重点讲解,使学生加深印象。

  我还注重调动学生直接生活的经验,通过创设情境对话,让学生通过看图,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从而来畅谈自己在郊游前的激动心情。让学生从文本走进生活,再从生活走入文本,实现文本和生活的'有机结合。创设情境:月亮姐姐怎样去跟太阳公公商量的,让学生体会“商量”应该是怎样的一种语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到自己的口语交际中,同时也感受到月亮姐姐的美好心愿。按照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让课文的学习和生活的体验相结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1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以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地朗读课文来学习课文。学习过程中,发现学生托音现在非常严重,这个是需要大量时间纠正与训练的。同时“人流如潮、灯火通明、响彻夜空”等本课出现的四字词语,学生读起来生疏,再解释好词意以后,通过对字面的理解再来读,就流畅许多,看来读、背是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

  学习第二小节过程中,对于描写龙灯的这句长句,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来让学生分读、学习句子,效果比较理想。我提问学生“为什么会情不自禁地说龙活了呢?”学生回答“因为龙像真的'一样。”于是再问“哪里看出来像真的一样?”学生开始解读长句,分别从“追着宝珠、上下翻腾、尾巴不停摆动”这些地方看出龙火起来了,同时边帮助联想舞龙的场景,很快学生能流利地读好长句了。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2

  课文

  春天 春风 春雨

  柳树 小草 嫩芽

  布谷 燕子 蜜蜂

  梨花 杏花 桃花

  《识字1》是一篇围绕春天的韵文,将12个词语分为四组,排成四行,隔行押韵,容易诵读记忆。而且每组词表示同类,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春天的特征。课文还配有相应图画,形象再现了词串所表现的事物,使识字、识词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本课的重点是识字、写字。

  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孩子们欣赏图片,并看图说词语,这些图画非常漂亮孩子们很喜欢,而且通过预习后学生对韵文中的词语并不陌生。在单个认读词语后再一行一行的认读,最后到整篇韵文的诵读,整个读的过程中我和孩子们始终把握一个基调,那就是读出春天的美。如何读出美就是头脑中有画面,想象画面读。

  在教学生字时,我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记住这个字形,让他们尝试编小儿歌或者打字迷的方式识记生字。因为是第一次尝试这样教学生字,所以我给学生一个示范,如“春”:三人一日。经过老师的引导,一些有趣的字迷从孩子们的口中源源不断流淌出来,“芽”:牙齿上长草了。“谷”:八人一口。“布”:毛巾被风吹歪了、、、、、、、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兴趣很深厚,这样识字比以往老师在前面一笔笔教书写效率提高了很多,这样识字孩子们应是经久不忘的。

  本课的生字很多,共有10个生字,在第二课时花了大半的时间放在识记生字上面了,在后面让学生用文中的词语说话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了,没有进行比较扎实的训练,是一大遗憾。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3

  在课文开始之前,我以谜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当学生猜出谜底为电视时,接着我让他们自己读一读课文,我觉得这比齐读更有效率,因为每个学生的理解、接受水平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齐读后某些能力好的学生能够找到答案,而接受能力较弱些的学生就不明白了,所以我干脆让他们自己读,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和阅读习惯去寻找答案。在自己熟读的过程当中,慢慢地学会了课后的'生字新词。教学生字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去认读,再加上音节去拼读,然后分析生字的结构,部首,组词,接着用比赛的方式小组进行选词造句,以便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但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小组合作没有体现出来,生字的识记能力没有体现等,今后有待改正。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4

  《月亮的心愿》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以月亮的内心变化为线索,引出了要关心体贴父母的情感,是一篇充满家庭温情的课文。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这个教学片段非常的简单,没有什么设计特别的地方。但是我觉得最大的优点是给予了孩子们充分读的时间,充分去感受读的快乐。然后从同学的.评价中去感悟课文蕴含的情感。在新课程下小组学习成了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中孩子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有了合作的精神,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如分角色朗读,一个学习小组内肯定有朗读比较优秀的学生,这就可以互相影响。还有让学生自读自悟这一环节,我觉得也很好。使学生养成了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完课后,我将近用了20分钟的时间来讲讲班级中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举例说了爸爸妈妈是如何的关心我们的成长的,我们要体贴关心父母长辈。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半的小朋友感动得哭了。下课后我又找了几位小朋友谈心。孩子们都认识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关心,表明自己要好好孝敬父母。我觉得效果来了,课堂延伸到课外,这样的教育效果真的很起作用。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5

  我在课前让学生介绍元宵节你和家人是怎么过的。引出元宵和花灯,学生学习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充满了对学课文的热情。

  本学期读的'要求逐步提高,从读准字音入手,把课文读通顺,最后读出自己的感受来。在读课文时,我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比赛读,加动作读。这样,多种形式读,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同时为更好的背诵课文做好准备。

  课堂教学中,逐渐渗入阅读能力的培养,如在学生初读完课文后,立即问:“课文写了几个花灯?分别是什么?”教会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初步培养学生一些阅读能力。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下册教学反思04-13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06-24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03-22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03-29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08-04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热】03-14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范文01-27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1-30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07-15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15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