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多少》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多少》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多少》教学反思1
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并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会使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语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我觉得要做的只是找到一个契机,让学生将他们的生活语言说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老师买来了一些不同颜色的三中金鱼,分别把它们放在了三个鱼缸了。再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三缸鱼的多少,先引出“比多、比少。”再根据多的程度和少的程度不同引出“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让学生理解这四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接下来再建模一个游戏——猜小棒的根数。游戏过程中,老师有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引导学生猜,猜出来之后再请学生用着四个词描述三袋小棒的关系。此环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性很高。由于一年级学生有好动的特点,所以接下来给学生听一分钟音乐进入休息阶段。为了让学生学后能灵活的运用,我又大量运用生活中的素材以不同的体型训练学生说。在拓展部分,引申到“贵得多、大得多、大一些、小得多、小一些。”学生很容易理解,教学效果十分显着。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学好了,但没有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今后需加强训练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明确小组合作的分工与汇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多少》教学反思2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精彩纷呈的图画最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上比多少的时候,我充分利用课本的主题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注重学生个性思维的培养。课堂中我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不框架学生的思维。自主学习,培养数感,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投入,思维积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演示及让学生实际操作来理解小兔搬砖头,4只小兔搬了4块砖头,引导学生连线,刚好一只兔子对一块砖头,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头的块数同样多”。接着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习“什么比什么多”,“什么比什么少”。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注意让学生动手摆学具,并且注重学生口语的表达,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新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自己感觉不理想的是,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的时候,由于学生的课堂纪律还不是很好,使得课堂节奏放慢,使小组学习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多少》教学反思3
在备这节课的教学时,考虑学生的学情,我们采用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空间的设计上和练习题的层次上做了改进。
(一)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反问、追问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怎样激发他们去主动学习呢?这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去思考。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善于运用提问、反问、追问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比如在复习的部分,我在课上的操作是:小猪和苹果比多少,大家看,一只小猪对应一个苹果,每只小猪都对应了一个苹果,我们就说小猪和苹果怎么样?诸如此类的引导,留给学生的教学空间是很小的。和韩主任研讨时,韩主任提醒我,这里既然是复习旧知识,就更应该给学生比较大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先独立观察,再提问“这是谁和谁比?你发现了什么?”提问、追问、反问的效果肯定要远远高于讲述的效果。再比如,出示磁力扣,比较小华和小雪套中的圈数同样多的部分时,我问:“小华这部分是多少个?”一个学生很快说道“7个。”我紧接着追问道,“你都没数,怎么就知道是7个呢?”她说,“因为这是小华和小雪同样的部分呀,小雪套中7个,那小华的这部分也是7个。”这里的追问就非常有价值,学生能把注意力从单纯的关注个数转移到这是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适时的提问、追问、反问就像一块小小的石头,虽然“小”却能激起“千层浪”!
(二)重视练习题的设计,课堂的练习题在选择与呈现的方式上,要有针对性和层次。
在这节课中我选择了四道习题(做一做和8页的3,4题),都是围绕着“比多少”的实际问题展开的。针对性很好,但是层次的设计略有不足。上完课后,我想如果能把习题的呈现方式改成以下的设计就更好了。
做一做。在多的后面画对号。让学生当小老师说一说蜜蜂和小花谁多,并说出比较的方法。可以先出示两只小蜜蜂,让学生说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先出示两个条件让学生提问题,这样可以降低难度,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图、分析图、理解图以及提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多少》教学反思4
这节课属于概念教学,是在学生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多少的基础上的延续学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知识性目标上要达到:一是认识符号“﹥、﹤、﹦”的含义并准确的.使用这些符号,认识到描述数量的多少既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也可以用符号来表示。从而丰富学生的数感,建立符号感。二是在比较多少的过程中,体会量与量间的相对性。
一、设计的情境使学生感兴趣。一上课创设了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情景——小猴家的果园丰收了,猴妈妈要给小猴们分水果,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出谋划策,激起孩子们的兴趣,从而使教学在一连串生动的情境中展开。
二、科学规范的书写方法和有趣的儿歌,让学生轻松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本课学习,要让学生知道谁比谁大,谁比谁少,知道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的表示方法,并且能用把几个数字正确地表达出来。教学中教师用田字格给出了书写的位置,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在幼儿园已经认识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但这些知识是不够严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深化,构建严密数学网络,如学生在读符号时总出现错误,如不清楚都应该从左往右读、只会写不会读等等。所以,我用一首儿歌“大口朝前大于号,尖尖朝前小于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对着大数笑”让学生加深了对“>”“<”记忆。
三、从教学效果上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运用等号、大于号、小于号进行数的比较。一小部分学生在读的时候还不能区分大于号、小于号,还应加强训练。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多少》教学反思5
我认为本节课学生学习效果较好,主要表现在:
1.本节课较好地创设了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使本节课在轻松的环境中完成任务。上课一开始,通过观察、口答,然后讨论“谁与谁比”“谁多谁少”“多的部分可以分为哪两部分”,引导学生将说理与减法的意义联系起来确定算法,达到了分析、综合、理解的目的.。
2.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操作中不知不觉地领悟到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印象更深。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相对数的概念有一定感性经验,可能马上会说出用减法解答,但对于其中的道理,却没有清醒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把握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对较大数的组成有清晰的认识。
3.注重显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初步感知,到操作理解,层层深入,使学生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如,在学生摆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过程和方法,从而明确“看小数、分大数,多的部分就是大数比小数多几”。而在表述思考的过程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说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多少》教学反思6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多少》教学反思比多少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准备课单元的第二课时内容。本节课教学《比多少》可以通过比多少的活动,使学生理解“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多少。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已经积累了一些比多少的感性经验,他们往往会用直觉或者用数一数的办法来比较多少,但是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要引导学生来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这里要注意要求不要太高。和第三单元比大小一课的内容要相区分。教科书中创设了引人入胜的“小猪帮助小兔盖新房”的.童话仙境,图中还提供了小兔、小猪、木头、松鼠比较的资源。首先运用了情景中的素材,小兔与砖的比较、小猪与他们所扛的木头的比较。可以使学生直观的看到“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可以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这种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通过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在比多少的活动中理解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数的多少;
2、在观察操作比较等体验活动中体会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3、学生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如何落实教学目标呢?
我设计以下以下环节来展开教学环节:可以利用主题图绘声绘色的描述,讲述“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把学生带入童话的情景之中,把图中事物建立合理的对应关系。这一环节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共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观察主题图,找出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关注数量的多少,在说的环节中,教师要放慢教学节奏,引导学生学习倾听评价。注意表达是否完整。第二层次找一找“同样多”的两种物体,谁和谁同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谁有好办法能让我们一下子看出小兔和砖的数量一样多?由于学生还没正式学习,所以在说明时应该注意用一一对应的方式进行说明,避免涉及事物的数量,在黑板上边演示边说一只小兔背着一块砖、一只小兔正好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的数量和砖头一样多。为了突出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第三层次建立多、少的概念,小猪和木头也是同样多吗?让学生在黑板上摆一摆在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连一连。教师引导学生说一只小猪背一根木头,小猪没有多余、木头有多余的就说木头多小猪少。借机贯穿多和少的概念。第四层次说一说体会多样化比较教师则可以让学生两个一组任选,另外两样东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练习时,帮助学生感受物体个数的多少与物体所在的位置没有关系,以免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另外,教师要带领学生审题,让学生感受到要在题目的要求下,做事练习的第三题通过一一对应或数一数去比较,先让学生结合图说一说题目的意思,理解题意后放手让学生去比较,引导学生认真加以观察分析和判断,进而明确比多少时不能看是否排队一样长。可以通过一一对应或数数一数去理解演习的第四题呈现形式新颖,让学生交流多种不同的比较方法。本节课我的教学重难点非常清晰,但是在教学设计这块还需要我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应该做到层次分明,在教学“一一对应”思想时应该多加引导,引领着孩子们来说,应该适当地放慢教学节奏,让孩子们真正掌握“同样多”的含义。愿在数学的教育之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多少》教学反思7
1、导入新课部分我能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通过这一游戏,不但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意渗透了朴素的'“区间套”的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
2、本课设计时因考虑到“两个数比较大小”和“用语言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大小”这两节课的内容较简单,因此改革了教材的原来编排顺序,创造性的设计了教案。
3、能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的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是处处存在的,使学生能采用不同的手段处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仅要解放老师的思想,还要解放学生的思想。老师和学生都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即减少生——师之间的一一对话,而增加一个学生和全体学生之间的对话。
5、要让学生区分“数”和“数字”的区别。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多少》教学反思8
《比多少》这一课是在学生原有“比多少”方法的基础上,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本节课,我根据刚入学儿童的认知特点,运用有趣的童话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供多种形象的事物,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资源。
首先,课的一开始,我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采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的形式,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优罚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在这个环节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后面更好的开展教学做好内容上的铺垫和心理上的准备,同时对学生进行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课的主要环节引导学生有组织有目的的操作,尝试各种比较的摆法,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区感悟“多”“少”“同样多”。在学生原有“比多少”方法的基础,通过图片的帮助和教师的引导,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
课的结束部分通过小结比多少的方法和各种练习,让学生做到学中有用,用中促学。同时鼓励学生解法多样化,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
本节课要注意有些学生会根据以往经验:数量一样多的图片,头和尾一般对齐,容易错判断为“同样多”!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多少》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学反思04-18
《比多少》教学反思01-17
《比多少》教学反思04-14
比多少教学反思03-24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04-01
数学上册《对称》教学反思01-14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02-13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几》教学反思04-07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范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