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日月潭》教学反思

《日月潭》教学反思

时间:2023-07-05 09:19:2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日月潭》教学反思【汇编15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日月潭》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日月潭》教学反思【汇编15篇】

《日月潭》教学反思1

  在识字环节中我运用了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识字,而且难度递进,环环相扣,让学生慢慢的由认读加拼音的字到去掉拼音后的认字,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就把文中的字认识了。

  在课文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图片,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然后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

  在教学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时,我运用了日月潭的平面图让学生更象形的知道了为什么这个湖会叫日月潭,并让学生运用关联词“因为……所以……”说一说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这样较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的重点,通过朗读,表达出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景色的变化。为此,我设计了指名读,自由放声读,男女生赛读、找伙伴读,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并在老师适时的点拨下,体会和感悟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整堂课的教学重点我放在了第三段,指导学生在读熟、读美的基础上,练习了背诵。

  最后,带领学生欣赏了我制作的日月潭风光,在学生观察图片及教师的叙述中,让学生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而且我把苏轼赞美西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作为了拓展,帮助学生更多的积累古诗。

  可是,上完了这堂课,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是在课堂的驾驭能力还不强,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其次是在课堂评价的实施和运用中,我不能适时地为学生作出最适当的评价,评价语言不够丰富、较为单一,评价缺乏实效。在本堂课中,我重复性的语言较多,今后我要多注意自己在课堂的语言表达,做到语言精练,让学生易懂。这些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日月潭》教学反思2

  1、合作学习法。

  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有利于师生、生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主动地获取新知。如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时,各学习小组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组讨论。通过合作学习,变传授为自学、变讲为导,调动了学生课堂主体参与率,形成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但是如果我能请孩子们从学习小组中选出一名汇报员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同学加以补充,我只作适当的点拨启导,课堂气氛会更加好,教学重点就有了层次,也不会在汇报上浪费太多时间。

  2、学会交流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我多媒体出示日月潭在“雾中、雨中、早晨、中午、傍晚”等不同情况下迷人景色,让学生欣赏后问:“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为什么?”各学习小组热烈讨论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说:“太阳高照的时候景色很美丽,因为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带我们出去玩。”有的说:“下雨的时候,日月潭周围一片朦胧,像仙境,很美。”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教学时,我只是注重自己对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感悟,没有关注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提高,大胆“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强加给学生,没有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解。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学习能力没有提高,只是“学会”而没有“会学”。

《日月潭》教学反思3

  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描绘了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日月潭是台湾省的一个大湖。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作者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日月潭的瑰丽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日月潭的环境、形状、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色。第一自然段有三句话,概括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第二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的形状,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句:“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写明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第三自然段写清晨,日月潭被晨雾包围着,朦朦胧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阳高照”、“清晰”写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蒙蒙细雨”、“轻纱”、“朦胧”几个词语点明了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这样的对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了全文,赞美日月潭风光秀丽、是旅游胜地。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插图,看图与朗读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的语言。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到日月潭的迷人之处。但是很遗憾,由于课前上不去网,没有搜集到日月潭的图片,只凭课本上的插图,学生的兴趣没能大大调动起来,学生的'想象能力没能拓展开来,说得也不理想。

  再讲第三、四节时,我请孩子们自由地放声读一读,你觉得怎么读能表达自己的感受你就怎么读。让学生在小组内谈想法,相互交流。共同感受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

  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清晨,日月潭被晨雾包围着,朦朦胧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阳高照”、“清晰”写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蒙蒙细雨”、“轻纱”、“朦胧”几个词语点明了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这样的对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这一环节由于读得到位,同桌又讨论了,有几个同学说得特别好。可惜,还是有同学不敢站起来说,怎样调动学生的发言积极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增强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和期盼祖国统一的意识,对于这个目标,我觉得还没能很好的完成,只是在最后我说:“日月潭如此美丽,希望早一点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到那时,我们就可以亲自领略一下这秀美的风光了。”我想,应该让学生多搜集一些台湾的知识会好一点。

《日月潭》教学反思4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我反复让学生进行朗读,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

  在读书前,学生已经针对课题进行了质疑,所以他们迫切地想通过学习来领略日月潭的秀美风光。一开始,我让学生自己来提出学习要求,在第一次读书中解决了生字新词和读通课文。第二次读书时,我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清了课文脉络。第三次,我让学生带着一定的感情,配上音乐来读书,学生进一步感悟了课文。

  这样一次一次的阅读理解,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仿佛真正地置身于文中所描绘的`情境中。《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学生自主读书,读出自己的多元感悟和理解,既避免了教师的烦琐讲解,又培养了他们独自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阅读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的读书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

  同时,通过反复的阅读,学生逐步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促进了语感的积淀,并将感悟品位的文字通过激情朗读表达出来。在分层次的朗读中教师都为孩子提出读通读顺,感悟内化,背诵积累等不同的要求。让每一次读书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从而避免了学生空读书,傻读书的不合理现象。

《日月潭》教学反思5

  《日月潭的传说》一课,描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为了解救被恶龙吞吃的太阳和月亮,用金斧头和金剪刀为民除害,最后化做了两座青山,永远地守候在潭的两边。故事凄美动人,情节并不复杂。

  上这篇课文时,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生对民间故事的感兴趣程度,采取了引导学生合理想象的方式,解读课文。在教学第四自然段的“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大尖哥和水社姐一路上吃了什么苦?然后请学生来讲述,学生们讲得绘声绘色:有的说他们有可能被野兽袭击;有的说山中天气变化无常,他们忍受着日晒雨淋的痛苦;还有的学生则联系二年级学过的`《沉香救母》一课中的精彩片段:一路上,他们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们一点也不在乎……此时,他们已充分地感受到了他们这一路上的艰辛,为他们这种不怕辛苦与危险,一心要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染,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反复读这句话,深化了学生的感悟和理解。

《日月潭》教学反思6

  《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景色的秀丽和作者的赞美都蕴含于文章之中,隐藏于文字之下。为让学生欣赏到这里的秀丽风光,感悟到作者的赞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如品读第一段的第三句话。

  刚开始,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这句话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这时,我让学生再读,读后看看图和画面,再来体会哪里美,学生就能感受到“树木茂盛”很美、“群山环绕”很美、“许多名胜古迹”也很美。并且学生还能用动作演示的方法来理解“群山环绕”这个难点词。这时再指导朗读就使“品”得以深化。教师的示范品读意在情激情中调动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融入文章之中,使教师、学生、作者三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品”中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在

  “品”中培养学生的协作互助能力。

  除了引导学生品读之外,还利用模具演示的方法指导读。如第二段中对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的理解,就通过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教学中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湖,让学生们想像究竟有一个什么样的岛,把湖分成了日潭和月潭呢?学生们经过尝试后,虽不得其解,但却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必竟还是小有收获的。

《日月潭》教学反思7

  (一)教学理念

  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诠释策略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诠释策略中“提取关键词语”是阅读教学中扫除阅读障碍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实际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帮助学生理解有疑问的词语。

  (二)教学思路

  提取关键词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阅读基本功,是一种十分必要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领会关键词语的意思,深入领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使之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效果

  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三个:

  一、在课文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图片,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然后以读代讲,在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同学们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二、在教学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时,我不仅运用日月潭的平面图让学生们更形象的知道了为什么这个湖叫日月潭,并给同学播放一段关于日月潭名字由来的传说的视频,这样更加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

  三、三四自然段是朗读重点,我通过提取关键词语简单放手,让学生来感受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下日月潭景色的变化,同时老师适时点拨,使学生体会和感悟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整堂课的教学重点我放在了三四自然段,让同学在读熟读美的情况下联系了背诵。

《日月潭》教学反思8

  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描绘了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日月潭是台湾省的一个大湖。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作者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日月潭的瑰丽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日月潭的环境、形状、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色。第一自然段有三句话,概括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第二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的形状,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句:“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写明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第三自然段写清晨,日月潭被晨雾包围着,朦朦胧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阳高照”、“清晰”写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蒙蒙细雨”、“轻纱”、“朦胧”几个词语点明了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这样的对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了全文,赞美日月潭风光秀丽、是旅游胜地。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插图,看图与朗读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的语言。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到日月潭的迷人之处。但是很遗憾,由于课前上不去网,没有搜集到日月潭的图片,只凭课本上的插图,学生的兴趣没能大大调动起来,学生的想象能力没能拓展开来,说得也不理想。

  再讲第三、四节时,我请孩子们自由地放声读一读,你觉得怎么读能表达自己的感受你就怎么读。让学生在小组内谈想法,相互交流。共同感受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

  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清晨,日月潭被晨雾包围着,朦朦胧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阳高照”、“清晰”写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蒙蒙细雨”、“轻纱”、“朦胧”几个词语点明了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这样的对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这一环节由于读得到位,同桌又讨论了,有几个同学说得特别好。可惜,还是有同学不敢站起来说,怎样调动学生的发言积极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增强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和期盼祖国统一的意识,对于这个目标,我觉得还没能很好的完成,只是在最后我说:“日月潭如此美丽,希望早一点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到那时,我们就可以亲自领略一下这秀美的风光了。”我想,应该让学生多搜集一些台湾的知识会好一点。

《日月潭》教学反思9

  《日月潭的传说》是一篇关于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民间传说,讲述的是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历经艰险,最后又化作青山守卫在日月潭的故事。教学本课,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课文,了解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加以表达,抒发情感,并结合板书,达到文情融合为一的效果。

  课文开头说日月被两条恶龙吞吃了,天地间漆黑一片。为了给后面体会大尖哥和水社姐的舍生忘死的高尚品质作铺垫,我启发学生进行想象:没有了光明,人们的生活会怎样?因为学生都有过停电的感受,所以,大家的感想很多。有的说没有光明看不清前进的路,有的说没有了光明就不能做任何事,生活极其不便,还有的孩子联系日常生活,说没有了光明,动植物包括人类都难以生存,忍受饥饿和寒冷,等等。通过交流,大家都深刻感受到了没有光明的严重后果,感受到了人们迫切救回日月的`心。

  后面的想象也较多,比如引导学生想象大尖哥和水社姐如何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的?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他们有的说会遇到狂风暴雨,有的说会遇到猛兽,有的说会遇到寒冷和饥饿……说的有理有据。我又让学生边观察图,边想象两位英雄如何战胜恶龙,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特别是男孩子的斗志,说得很是精彩。

《日月潭》教学反思10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以及下雨天,三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教过之后有一些体会如下:

  一、以读为本,自主感悟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如临其境。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在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形象,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然后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的重点,通过朗读,表达出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景色的变化。为此,我设计了指名读,自由放声读,男女生赛读、找伙伴读,小组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在老师适时的点拨和示范下,体会和感悟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二、互相合作,学会交流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请学生在自己读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以后问:“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为什么?”各学习小组热烈讨论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说:“太阳高照的时候景色很美丽,因为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带我们出去玩。”有的说:“下雨的时候,日月潭周围一片朦胧,像仙境,很美。”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三、合理想象,拓展文本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前提下,我让学生看图,想象一下,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也会很美很美?孩子们在文本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合理想象。有的说:“日月潭的傍晚很美,天上星星闪闪,山上灯光闪闪,水中也是一闪一闪,真迷人。”“大雾天的日月潭又是另一番景象,整个天空一片朦胧,对面的山、水、天空都看不出了。”……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

  此外,实践积累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另一重要目标,它能为学生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基础。《日月潭》文字优美,如诗如画,使人入情入境,是鼓励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隽文。在教学中,我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教给他们积累的方法,同时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鼓励他们实践运用。相信,学生的“好词佳句锦囊”中也存放了不少的“金子”了。

  本节课环节的设计应该是很清楚的,条理是很明朗的,但是因为离我们这里比较遥远,有的景色学生的体会还不到味。

《日月潭》教学反思11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描绘了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者是按照这样的游览顺序描写的: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异的秀丽风光。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文中还配有一幅日月潭风景的照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1、给学生浓浓的“情”。

  记得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倘若语文教学舍弃了情感,那么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必然走进繁琐、机械、无效的死胡同。这句话给我极大触动,没有灵魂、没有情感的生命是可悲的;虽有灵魂然而情感麻木的生命是平庸的;只有高尚灵魂和细腻情感相结合的生命才是丰富的。所以,作为教者,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一个丰富的生命。在这节课中,我努力地给学生最浓的“情”。

  这里的“情”首先指我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我对课堂的投入之情。假若没有我的抛砖引玉,又怎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这里的“情”还具体指为学生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导入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精心创设了“乘飞机旅游,听导游介绍”的场景。这个情境再现的是儿童生活中的场景,当学生进入了这个情境时,必然会激起情感,进而激发起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有助于他们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这里的“情”还具体指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对日月潭之美的赞赏之情。要体会这种赞赏之情,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要他们从文中找出自己觉得最美的地方。所以“你觉得什么美?”是我教育的主线,只要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美,那么这种“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2、引学生细细地“品”

  《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景色的秀丽和作者的赞美都蕴含于文章之中,隐藏于文字之下。为让学生欣赏到这里的秀丽风光,感悟到作者的赞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如品读第一段的第三句话。刚开始,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这句话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这时,我让学生再读,读后看看图和多媒体画面,再来体会哪里美,学生就能感受到“树木茂盛”很美、“群山环绕”很美、“许多名胜古迹”也很美。并且学生还能用动作演示的方法来理解“群山环绕”这个难点词。这时再指导朗读就使“品”得以深化。情激情中调动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融入文章之中,使教师、学生、作者三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品”中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在“品”中培养学生的协作互助能力。除了引导学生品读之外,还利用模具演示的方法指导读。如第二段中对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的理解,就通过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3、让学生真正地“活”

  小语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为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教学应是没有强制的活动,禁锢的要解放,潜在的要诱发,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中真正地活起来,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贴近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开课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小旅客去日月潭游玩,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活跃起来。

  (2)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重在引导。相信学生能把书读好,一次没有读出来没关系,让他们继续读,直到能读出来为止。如“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这句话,刚开始学生只觉着美,可是到底怎么美却感受不到。这时我就让学生再读,并且边读边看图体会。果然学生自己通过读、看,感受到了“湖水碧绿”很美,我及时肯定了他们的读法,并鼓励他们再读看能不能又有新的体会。于是,学生又通过自己读感受到了“很深”也说明日月潭美。就通过这样短短的一句话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读书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给他们一个结果。这种过程就是一种活动。

  (3)为学生创造活动的时空,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要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四人小组无疑是较好的一种形式,但一定要落到实处。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将他们的学习任务制定为:成立一个四人导游小组,用自己的方式为“客人”介绍日月潭。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指导背诵的过程。最后让他们上台介绍时效果相当不错。

  新世纪,人们疾呼,要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呢?我想,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一种生活的乐趣,能够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能够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展,能够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也算是一种真正的语文课吧。这也正是我在这节课中努力追求的。

《日月潭》教学反思12

  《日月潭》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今天这节课主要带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三第四小节,描写日月潭清晨和中午风光的内容。学生品读文字,想象日月潭的美丽风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一、感知叠词

  《日月潭》这篇课文中有很多像“圆圆”“弯弯”这样的叠词,是学生感知叠词这一新概念的好的'素材,因此,先出示“圆圆的太阳”、“弯弯的月亮”这两个词,让学生读准的基础上,概括出“叠词”这一概念;接着通过老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比如学生读“圆圆的太阳”,我适时评价:我好像看到了这太阳好圆呀等等,让学生感知到,叠词能更加生动形象地描摹物的形状、人的形态这一特点;最后,也通过学生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叠词是很有节奏感的,富有音律美。

  二、想象朗读

  学生品读文字,想象日月潭的美丽风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先让学生听范读,想画面,初步感知。接着,我运用多种方法逐句品读,使每个景物在学生头脑中的形象饱满起来。比如引入学生的生活经验,想象“薄薄的雾”的画面及带来的感觉,或是通过图片的展示,让抽象的文字变得形象起来、生动起来。这篇课文介绍的日月潭对这个班级的学生来讲,是非常陌生的地方,同时,他们的生活经验也不是特别的丰富,提供相关图片,补充学生生活经验不足,感性积累不足的弊端,帮助学生实现把文字读成画面的目标。最后,回归画面整体,通过学生的朗读把他们脑海中的形象呈现出来。

  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想象画面品读文字这一环节中,可能今天我自己没有走进这种情境中,所以学生也无法很投入,很难想象出画面。

《日月潭》教学反思13

  1教学目标

  1、会认“环”等9个生字,会写“岛”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激发每一位同学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同时渗透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公民意识。

  2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用字。“潭、碧、岛、薄、雾、蒙、秀”

  2、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行文脉络、层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情感升级。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日月潭教学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好!老师今天将介绍一位神秘的“嘉宾”给大家,她来自神奇的大自然,很受大家尤其是你们这群小朋友的欢迎。那么她是谁呢?神秘在什么地方呢?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2、利用多媒体放映一系列课前设计好的有关“日月潭”的幻灯片。通过视觉刺激,让大家对“潭”这种自然景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3、师:你们喜欢这位来自大自然的朋友嘛?

  4、介绍“潭”字的写法,阐述“潭”的含义,并引出“日月潭”的由来。

  5、利用幻灯片让大家去认识名副其实的“日月潭”,加深印象。

  6、打开台湾地形图,叫一个学生上台指出“日月潭”的大体位置。

  7、师:“日月潭”就生在那里,长在那里。将来大家长大了之后一定要去看看这位神秘的“朋友”哦!

  (二)、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1、让学生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并借助于手上的工具初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然后借助于汉语拼音通读一遍。

  2、让大家前后、左右四个人组成一个临时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学习,相互纠正,相互指导。并结合小组的智慧去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

  3、组织几个同学上台写生字,教师初步讲授词的含义。

  (三)、看课文,结合课文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同学们自己起来读,读完老师及时纠正错误。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及时纠正读音。

  3、进行课文朗读比赛,得胜者奖励一朵小红花。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学习书写“岛、展、环、绕、建、纱”教师按照汉字的正规书写格式,准确地进行板书。

  2、让小朋友们在纸上进行练习,同桌互评。

  3、2第二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日月潭教学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和同学们一起回顾上节课学到的东西,同时利用幻灯片让同学们回顾“日月潭”的美丽形象。

  师:这节课,让我们进一步去了解这位神秘朋友。看看作者笔下的日月潭是不是一样非常地迷人、非常地令人神往呢?通过文字能不能勾勒出照片上的优美片段呢?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我们今天的学习课堂吧!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首先是自由读,看看总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是什么意思,并梳理层次,找出语段的中心句。

  2、指名分句读,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理解。《结合课件,解释“群山环绕”、“隐隐约约”、“风光秀丽”的'真实景象。》

  师: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已经解决了其中的一个问题——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就像地图上画出了日月潭的位置一样。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第二自然段又是写日月潭的什么信息呢?接下来大家细致、轻声地读一读。

  2、利用课件出示以下句子比较感知,并朗读:(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同样是描述日潭和月潭的句子,读起来和听起来有什么区别呢?(形象、生动、具体、准确)

  师:作者真的很有心啊!能根据事物的外形的特点来给事物起名字。大家有没有试过这样去给你身边的东西起个好听的名字呢?这样做呢就会让表达更生动、具体、准确、形象了。这就是你们将来要学到的一种表现手法——比喻。他的作用呢就是把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地更形象、具体、生动。还有就是给名词加一些修饰,使得你笔下的形象更清晰。

  3、大家知道怎么做才能和作者一样,让你的文字散发出清新的味道了嘛?老师相信你们!现在呢就给老师展现展现你们刚刚学到的本领吧!把下面的句子修改一下吧!

  (1)湖中央有个小岛。

  (2)湖面上飘着雾。

  (3)校园外边有棵树。

  4、课件示范:

  湖中央有个精致的小岛,像美好的玩偶山庄。静静的湖面上飘着一层薄薄的雾,犹如仙境一般。美丽的校园外边有一棵高大的树,像巨人一样站在那里。

  5、师:同学们真的很聪明哦!以后继续加油!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散发出它应有的魅力。

  6、师:日月谭,好美的名字啊!大家肯定也很喜欢吧?有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为大家读出文章中更多的介绍日月潭的优美语句。

  (四)、默读三、四自然段,画出描写时间的词语,并做标记。同时思考一下这两段分别介绍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教师板书:清晨、中午、晴天、雨天》

  师:大家是不是发现下面的句子很美呢?(指名让学生上台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写在黑板上,教师结合课件加以解释。)

  (五)、师:好句子只有准确读呢才能读出感觉来,才能像早晨树上叽叽喳喳的鸟鸣一样清脆、悦耳。接下来大家跟着播放器读,仔细地听一遍以后就试着跟读。然后多读几遍就能像鸟儿一样了。

  1、利用音箱播放优美的句子、段落,并放映对应的幻灯片。让大家沉浸在一定的氛围中去体会文章的内容。

  2、利用课件对比理解“清晰”和“朦胧”,并鼓励学生积累这对反义词。

  师:看到朦朦胧胧的日月潭,你有什么感受?能把你的感受说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嘛!(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舒缓,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指名读。

  师:宝岛台湾的日月潭风光秀丽,你喜欢嘛?我们把后两段多读几遍,可以的话把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六)、读思结合、加深体会,深化感情。

  1、日月潭的风光真的是在是太美了!你们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日月潭的风姿嘛?试试看!

  2、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大家能说说作者为什么会写这篇文章呢?(出于对宝岛台湾的特殊感情,出于对日月潭的热爱和眷恋,作者写了这篇文章,表达他对日月谭的赞美和强烈的热爱之情)

  3、师:台湾是我们祖国的宝岛,从遥远的古代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里不仅风光怡人的日月潭,还有景色迷人的阿里山,可是现在,由于许多外界的渊源,台湾还不能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想对台湾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呢?

  4、日月潭真的很美,可是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污染和人为的破坏,日月潭在默默地哭泣!我们一定要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争做保护环境的小天使哦!现在呢老师就任命你们为“地球小卫士”,从你们的身边做起好吗?

  5、孩子们!让我们共同期待宝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共同期待日月潭的美好明天吧!

  9日月潭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9日月潭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日月潭教学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好!老师今天将介绍一位神秘的“嘉宾”给大家,她来自神奇的大自然,很受大家尤其是你们这群小朋友的欢迎。那么她是谁呢?神秘在什么地方呢?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2、利用多媒体放映一系列课前设计好的有关“日月潭”的幻灯片。通过视觉刺激,让大家对“潭”这种自然景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3、师:你们喜欢这位来自大自然的朋友嘛?

  4、介绍“潭”字的写法,阐述“潭”的含义,并引出“日月潭”的由来。

  5、利用幻灯片让大家去认识名副其实的“日月潭”,加深印象。

  6、打开台湾地形图,叫一个学生上台指出“日月潭”的大体位置。

  7、师:“日月潭”就生在那里,长在那里。将来大家长大了之后一定要去看看这位神秘的“朋友”哦!

  (二)、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1、让学生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并借助于手上的工具初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然后借助于汉语拼音通读一遍。

  2、让大家前后、左右四个人组成一个临时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学习,相互纠正,相互指导。并结合小组的智慧去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

  3、组织几个同学上台写生字,教师初步讲授词的含义。

  (三)、看课文,结合课文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同学们自己起来读,读完老师及时纠正错误。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及时纠正读音。

  3、进行课文朗读比赛,得胜者奖励一朵小红花。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学习书写“岛、展、环、绕、建、纱”教师按照汉字的正规书写格式,准确地进行板书。

  2、让小朋友们在纸上进行练习,同桌互评。

《日月潭》教学反思14

  在教学《日月潭》第一课时中,我检查初读情况时,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之前的堂上预习,已基本能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我突发灵想,不想再“走教案”了,就对孩子们说:“你认为这篇课文哪部分写得美,先把它多读几次,再争取背下来,然后向大家做介绍。看谁背得快,说得好。”于是课堂上书声琅琅,我则巡堂找学困生,听他们朗读,抽查识字效果。当多数学生能背1到2个小节时,我只请了两个学生当堂背诵并点拨品析词句。然后指导堂上写6个生字,下课前布置学生回家继续读背课文。

  第二天在教学第二课时中,我先让同桌互相检查背书,交流自己欣赏的语句,与此同时,我再次去找昨天未接受检查的学困生,了解其完成读背作业的情况。接着请部分学生当堂背诵并指导品析词句。

  如此让学生在读背中感悟,我感到效果挺不错。这既能给孩子充分的读背课文的时间,也不需老师以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但是,老师必须“该出手时需出手”,在精要之处做点拨,发挥主导作用。

  我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及最后一句话,给“风光秀丽”换上意思接近的.优美词语,学生就有机会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了;但当学生质疑:读不懂“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这部分内容时,有些学生说“把日月潭当作人,它的身上就像披了一块纱巾,所以看上去不大清楚。”对此,我表示认同,马上指导他们用比较的方式读这个小节的前后两句话,注意日月潭在“太阳高照”与“蒙蒙细雨”下的不同情形。虽然孩子们好像弄明白了,但我仍感到意犹未尽。

  第三天一早,天空弥漫着薄薄轻雾,“真是天助我也!”我心中暗喜。回到学校,利用早读时间,我请孩子们远望窗外,说自己的所见所想。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但理解了课文的第四小节,还积累了“若隐若现、朦朦胧胧、隐隐约约”及“早晨,雾中的红太阳就像咸蛋黄一样可爱。”这样的词句。

  在读背中感悟,点拨在精要处,既给学生带来收获,也使我感受到作为教师的满足与快乐,教孩子们学语文,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呀!

《日月潭》教学反思15

  日月潭令人神往,是因为它在祖国的宝岛,是因为它“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然而更吸引人的还是那被光华岛分成两半的日潭月潭的碧水。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尊重学生的读书体验,注重情感的生成。把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读书与形象的图片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去想象日月潭的美,并在感受美的过程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体现学习的主体性。

  1、合作学习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有利于师生、生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主动地获取新知。如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时,抓住“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为什么?”这个问题,让各学习小组学生分组学习交流,再请代表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确定教学内容。通过合作学习,变传授为自学、变讲为导,调动了学生课堂主体参与率,形成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但是在汇报学习成果时如果我能多请几名代表交流会更好。

  2、学会交流表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我让学生想象黄昏时日月潭的美景,接着给他们欣赏几幅黄昏时的日月潭图片。让学生欣赏后进行说话训练黄昏时的日月潭怎么样?有的说:“黄昏时,日月潭变成金黄金黄的了,好像披上了一件金色的轻纱。”有的说:“黄昏的时候,金色的阳光照在湖面上,银光闪闪,美丽极了!”还有的说:“黄昏,日月潭和周围的建筑变成了金色,好像穿上了一件金色的衣服,亮晶晶的,十分动人。”随着孩子的回答,不时传来孩子们的阵阵掌声。这样的设计不但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还让学生学会表达交流,正确运用词语。

  3、重视朗读教学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指导朗读上,采用多种读书形式,如自由读、默读、指导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例如,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先由学生默读,理解本段内容,再让学生看课件,让学生明白日月潭名字的由来,然后带着感受再读课文,逐步引导学生将课文的语言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再到有感情的朗读,落实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行为。在读中使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注重情境教学

  在本课教学中,多次利用了图片,不但创设了情境,也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维的扩展。充分利用好图片,把看图与朗读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的语言。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到日月潭的迷人之处。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老师在教学中,体现了这一理念,例如:在教学3、4自然段时,让学生小组自由读书思考,读自己喜欢的景色,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在解决疑难中大胆创新,从低年级就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及主动探究的能力。并为学生铺设体验成功的平台,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加重视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6、总结全文时:分层作业,既有基础部分:读(有感情地读课文)、抄(摘抄好词好句);也有课外拓展部分:查(查找有关日月潭的传说)。

  7、教师的过渡语和体态语言的运用得加强。俗话说:上好一节课容易,但要上好每一节课很难。我们应关注细节,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备,多思,多学。

  一、给学生浓浓的“情”

  记得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倘若语文教学舍弃了情感,那么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必然走进繁琐、机械、无效的死胡同。这句话给我极大触动,没有灵魂、没有情感的生命是可悲的;虽有灵魂然而情感麻木的生命是平庸的;只有高尚灵魂和细腻情感相结合的生命才是丰富的。所以,作为教者,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一个丰富的生命。在这节课中,我努力地给学生最浓的“情”。

  这里的“情”首先指我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我对课堂的投入之情。假若没有我的抛砖引玉,又怎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这里的“情”还具体指为学生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导入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精心创设了“乘飞机旅游,听导游介绍”的场景。这个情境再现的是儿童生活中的场景,当学生进入了这个情境时,必然会激起情感,进而激发起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有助于他们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这里的“情”还具体指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对日月潭之美的赞赏之情。要体会这种赞赏之情,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要他们从文中找出自己觉得最美的地方。所以“你觉得什么美?”是我教育的主线,只要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美,那么这种“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二、引学生细细地“品”

  《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景色的秀丽和作者的赞美都蕴含于文章之中,隐藏于文字之下。为让学生欣赏到这里的秀丽风光,感悟到作者的赞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如品读第一段的第三句话。刚开始,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这句话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这时,我让学生再读,读后看看图和多媒体画面,再来体会哪里美,学生就能感受到“树木茂盛”很美、“群山环

  绕”很美、“许多名胜古迹”也很美。并且学生还能用动作演示的方法来理解“群山环绕”这个难点词。这时再指导朗读就使“品”得以深化。教师的示范品读意在情激情中调动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融入文章之中,使教师、学生、作者三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品”中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在“品”中培养学生的协作互助能力。除了引导学生品读之外,还利用模具演示的方法指导读。如第二段中对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的理解,就通过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让学生真正地“活”

  小语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为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教学应是没有强制的活动,禁锢的要解放,潜在的要诱发,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中真正地活起来,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近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开课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小旅客去日月潭游玩,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活跃起来。

  2、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重在引导。相信学生能把书读好,一次没有读出来没关系,让他们继续读,直到能读出来为止。如“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这句话,刚开始学生只觉着美,可是到底怎么美却感受不到。这时我就让学生再读,并且边读边看图体会。果然学生自己通过读、看,感受到了“湖水碧绿”很美,我及时肯定了他们的读法,并鼓励他们再读看能不能又有新的体会。于是,学生又通过自己读感受到了“很深”也说明日月潭美。就通过这样短短的一句话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读书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给他们一个结果。这种过程就是一种活。

  新世纪,人们疾呼,要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呢?我想,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一种生活的乐趣,能够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能够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展,能够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也算是一种真正的语文课吧。这也正是我在这节课中努力追求的。

【《日月潭》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日月潭》教学反思05-25

《日月潭》的教学反思03-11

日月潭教学反思03-23

《日月潭》教学反思04-26

《日月潭》教学反思06-12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反思03-20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反思03-20

课文《日月潭》教学反思01-12

日月潭教学设计与反思02-11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反思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