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精品15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思想品德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
时间如捧在手中的沙,在不知不觉中已悄然逝去。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今年九月,我正式踏上了教学岗位,成为一位思想品德教师。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实践,在学校各位同事的帮助下,我对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认识有了新的认识。其中感触最深的是,原本以为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是理论化、抽象化的,经过实践和反思发现,真正幸福的思想品德课堂是生活化的。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中的要求和规范。如何做到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活化,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如果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自然会把学生的全部精力引到我们的授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通过教学我发现,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让课堂导入生活化。在上录像课《走进老师》这一课时,上课前让学生讲述是否发现过老师在教育过程中犯过错误?发现老师犯了错误之后你又是怎样做的?等学生讲述完毕之后,再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对待老师的错误。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之中,学生带着兴趣与我一同进入新课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思想品德是历史的、现实的,不同历史时代、从事不同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的思想品德都有所不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是在现实生活中自主构成的。因此,要做到联系生活,而非全盘灌输。如何联系生活呢?首先要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讲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例如,在讲授《为他人开一朵花》这一课中,我让学生回忆现实生活中哪些人的行为没有做到“心中有他人”?你是怎样看待这样的行为的?自己生活的哪些行为考虑到了他人的感受?通过这样的生活经验交流,使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做到心中有他人。
其次,要关注时事,吸收现实社会的信息。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会要求学生来说最近国内外发生的新闻事件,通过这些新闻你会有什么收获。通过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或人物与学生来共同讨论,从实际生活中寻找教育源,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思想品德、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地球的叹息》这一课中,通过坎昆国际气候大会这则新闻导入,激发学生对全球气候问题的兴趣。同时通过舟曲特大泥石流、北美恶劣天气等引导学生体会人类的一些行为对全球环境、气候的影响,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去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三、教学活动生活化
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知道了!这句话表明,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与体会,不能让他们成为观众。在《我的自律宣言》这一课中,我组织学生对“要不要穿校服”进行辩论,通过辩论不仅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约束的重要性,学校的公共生活离不开约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辩证分析能力,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在《第一次“握手”》的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自己好朋友的名字,结果发现许多学生把好朋友的名字都写错了。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准确记住他人的姓名的重要性,这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在《走进老师》这一课中,我组织学生对老师进行采访,通过这样的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加了解老师、理解老师,走近老师。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育源自于生活,幸福的思想品德课堂应该是向生活开放的,向现实开放的。如何让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生活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2
经过了八年级一年的教学,在此就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如何让思想品德回归生活世界中的几点个人看法进行总结.
在思想教育中,;我认为回归生活世界,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把知识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做到德行合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品想品德教育中很多教师总是围绕着教学目的,学生也根据教师的需求说些教师想听的“空话”、“违心话”,不少学生因此形成了“双重人格”:他们掌握了道德的有关知识,却做出某些不道德的行为。学校德育缺少学生的需求。缺少让学生真正感动的活动,这种德育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因此,着眼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让品德培养回归学生生活,回归真实世界,让德育散发出生活的馨香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重要举措:
1、用自己的经历与学生情感上实现互动,从而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更好地学以致用。“生活德育”伴随着学生的生活,是充满教育情境的实践着的德育,在教师的价值引导下,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经历,得到积极性的启发和暗示,在感悟中发展德性素质。
2、 “生活德育”着眼于学生的生活情境,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因而用情感打动人心,这也是回归生活世界在德育中的一个重要的作用.重视发挥情感的感染性、弥散性、激励性和动力性功能,重视培
养学生的'敬畏感和幸福感,包括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崇高、敬畏美好等情感。如学校开展的学校校歌比赛等;学校举行集会,让学生领奖展示;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总之“生活德育”特别重视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我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道德控制能力的培养。如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在某些方面可能引起学生道德失范、人格分裂的社会现实,学校收集一些“血的教训”的相关视频,利用班会课、思品课,让学生对产生这一社会问题的原因进行探究,建构明辨是非的能力。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3
核心提示:在教学设计中设计的活动中也有一些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对“青少年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上,学生是否能够将利与弊概括全面,对网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一、在对教材的分析上,我认真的参照了《课程标准》中对《身边的诱惑》这一课的要求:结合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与学生紧密联系的事情,使学生知道:对待这些诱惑,要采取的适当的方式方法,并提高认识能力学会分辨诱惑,所以我紧紧抓住“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学生解决问题。
在对学生的把握上,由于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我就顺势采用了他们关注的问题如讨论《驴子与蝙蝠》的故事,关于青少年上网利弊的讨论等,但由于他们分析判断能力还不成熟,有时自己总结出的结论未必是正确的所以我选择了比较有说服力的视频能给他们更深刻的认识。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选择了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过程,觉得对教材和学生分析比较全面。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我将此课的重点定在游戏机的诱惑上,为了更透彻的解决这个重点,我将教材的顺序作了一些调整,把游戏机的诱惑放为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而将金钱的诱惑放在了第二部分。这样先入为主,先讨论重要的问题,能够给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教学重点。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手段,尤其是通过辩论,角色扮演这些活动,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来。
在对课程资源开发上,我利用尽可能多的资源,如视频教学,播放媒体等,我觉得以上都是设计的成功之处。
二、在教材分析、学生分析以及教学设计中也有一些不足或自己难以把握的地方,比如,对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定位上,目标为:调适学生的认识和行为,让他们在思想上全面的认识诱惑,从而去自觉地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但对于真正调试学生的认识和行为我觉得还有一些难度,对解决这些问题所用的方法我自己觉得还不够到位,有些方法比如通过寓言故事引出诱惑这一话题并不直接,是否能使学生能真的在思想上将二者联系起来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
对学生情况的分析,还有一些难以把握之处,思想品德的教学就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在这里我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有一个是让学生自己找出身边的诱惑是什么,对于学生感到困惑的,教材中没有提到的问题,虽然我有一些预设,但学生所说的如果不在我的'预设内,怎么解决,是否能解决的让学生满意就很难把握,这些都需要教师对学情进一步把握。
在教学设计中设计的活动中也有一些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对“青少年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上,学生是否能够将利与弊概括全面,对网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在整个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无论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分析还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思考,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来使自己的课程充实,同时课上的实践也非常重要。反思是课上教学实践的总结,有了这些认识,我会在以后的课堂实践中留心,注意。不管怎样,不断的学习是恒久不变的主题,在今后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中还要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上出有实效的好课。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4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材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它一改生硬、陈旧、传统的说教方式,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初中的学生,它使初中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合作探究、学会做人的道理。
一、课堂上要”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起来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通过学习探究,自己去感悟生活中的一个道理。事实证明课堂上,教师越是”放手”,学生的思维就越活跃,越能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课堂上学习的效率就越高,所感悟的道理就越深刻。比如,在讲《我和父母》这一课时,笔者要求学生从两个角度去讨论学生和父母发生”爱的冲突”的原因,一个是从父母的角度去讨论,一个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去讨论。不少学生在发言中都提到”从父母的角度看,之所以会发生‘爱的冲突’是因为,在父母的眼里,我们依旧是不谙世事的孩子,我们的独立行为往往令父母忧心忡忡。父母断定,这些不知天高地厚、幼稚可笑的言行,必须严加管教,否则后果堪忧。”“从我们自己的角度看,之所以会发生‘爱的冲突’是因为我们长大了,渴望独立,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拥有对自己的事情的决策权;有时巴不得和父母保持一点距离;常常想要保守自己的一点小秘密。”同学们
1、热烈的讨论,很自然的便找出了与父母发生”爱的冲突”的原因,因势利导请同学们讨论结合自己的实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这个活动中,我主要试图从两方面引导学生:一是情感方面,教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二是从能力培养方面,使学生养勤动脑的好习惯。从这堂思品课中笔者感受到不同以往的教学理念: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提倡合作探究。
二、教材教学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或生活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基于此,在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中,我也改变以往全靠老师收集资料的模式,注重让学生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课后注重实践和同学间的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故事、小品、情景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课堂活动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通过同学的经验介绍,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去感悟: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方法,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再进行知识迁移,让同学们就学习方法展开讨论。同学们在讨论后得出: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学习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一方面同学们看问题的不同角度,另一方面学到了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教材内容与时事相结合,开拓学生视野,形成健康的人格
例如,我在讲《珍爱生命》这一课时,结合近期发生有关时事例:2008年5月汶川地震、醉酒驾车、吸毒贩毒等时政热点事例,然后,
2、我分别从天灾、人祸,不可抗力、人为因素这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并让学生体会”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人生短暂,生命弥足珍贵。”的道理。此时,笔者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对生命进行思考,适时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内涵。由此,学生明白了生命的可贵,加深了对生命的珍视,与此同时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可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结合时事进行学习,可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有利于加强教材的说服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原理综合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在研究、摘编、分析新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谨态度,能够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帮助学生辨别是非、认清方向、研究对策,更能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获得极佳的教育效果,对他们整个中学阶段以至一生都将产生很大影响。
思想品德课,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强调要求我做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思想品德课重在使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在社会风气下降,人们追逐物质利益,轻视精神生活的今天,我们更应引导学生摈弃不良习气,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的生活境界。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我们更应认识到道德修养的重要,科学技术再发达,如果没有正确的人来操纵,那将对人类构成最大的威胁。我们教师应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思想品德的重要,并引导学生时时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做一名身心健康,有益于社会的公民。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5
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
2、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教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教师做到:(1)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2)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教师要热心善事,让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校园里、在学生中传扬。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教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教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偏,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6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品德与生活》也承载着新理念步入了校园与课堂、回归到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来。在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凭借新教材所呈现的一个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精心构筑生活化、有童趣、多形式、开放性的活动平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获取富有个性的真切体验,提取蕴涵多重价值的生活经验。
一、课堂生活化——融入生活,激活真情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作为一门综合型课程,《品德与生活》以现实的生活为背景,围绕低年级学生生活中“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个主题向学生呈现了活生生的思想品德、生活常识、社会常识、科学常识、手工制作等生活素材,为学生回归生活、体验感悟提供了清新的源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大胆地从教材出发,通过创设鲜活的载体来引导学生真情地走进并“点击”生活的精彩、享受生活的情趣、体验生命的价值。
1、融入生活——真心参与
新教材从低年级学生的生活层面设置学习内容,为学生创设了真情拥抱生活的时空,如《我们的校园》《春天来了》《我们和太阳做游戏》等。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放开手脚,通过考察、调查、访谈、服务等自己乐于参与的方式去熟悉生活环境、体验生活情趣、感受内在价值。在教学《春天来了》一课时,我们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融入校园、田野找春天——在沟崖迎春的嫩黄中、在山坡清新的草香中、在小河潺潺的流水中、在舒展腰姿的柳条上、在钻出泥土的.小芽中,学生闻到了春天、听到了春天、看到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他们情不自禁地用欢笑亲吻着大地、用歌声迎接着春天、用画笔描绘着春天……在生活气息浓郁的自然环境中,学生率真无忌地展露着情感、充盈着心灵、飞扬着个性——这就是生活化的课堂。
2、影像回放——激活真情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变换,某些生活中完全逼真的场景往往难以迁移到学习中来,如《祖国妈妈的生日》一课中的“开国盛典”“国庆节天安门广场大阅兵”“各族人民欢庆十一节”等。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借助直观、形象、动态、多维的声像信息的回放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撞击学生的心灵——学生“亲临其境”般回到了开国大典和国庆盛典的历史性时刻,听到了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看到了海陆空三军将士的飒爽英姿和中华儿女的欢庆振奋以及祖国处处花团锦簇的场景,学生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的由衷自豪,并纷纷情绪饱满地投入到下面的“我们也来用实际行动来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这个环节中来。
二、教学活动化——超越文本,碰撞生成
“儿童对于活动的需求往往比食物更强烈”。作为一门活动型课程,《品德与生活》以低年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形作为场景,从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个方面,为学生融入生活、体验内化构筑了宽泛的平台。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努力冲破“先借助虚构的生活故事的演绎(激情、学文本)来阐释某一道德观念或价值规范(明理),后联系实际并通过虚拟的场景和情形来调节并考察行为效应(导行)”的传统的思品课教学模式,以真实性、多元化的生活实践活动为纽带,十分顺畅地将空乏的道德价值、生活常识等的说教和训诫融化为低年级学生自主的、内在的“亲历习得”。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7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承担责任的代价与积极意义,明确不承担责任的不良后果,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学会承担责任,将承担责任作为做人的基本要求,努力做一个负责人的人。本目设置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承担责任意味着什么”;说明每个人承担责任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同时也有积极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承担责任就意味着付出,所以承担责任就需要勇气需要全身心的投入。第二层次“不承担责任有什么后果”,从对个人、社会的影响角度认识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对个人而言,不负责任就要受到道德的谴责,触犯法律的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积极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提高承担责任的自觉性。承担责任要付出代价,也有积极的意义,这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1、通过第一目的学习,学生对责任有了初步认识。但学生观念中还存在“承担责任吃亏”
“承担责任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等一些错误认识。对于承担责任付出的代价、积极意义认识不够全面,学习、生活中逃避责任、推卸责任的情况还时有发生。
2、由于认知水平所限,学生对于承担责任对个人的影响较容易理解,但对他人、社会的影响缺乏全面的认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懂得承担责任的会付出代价,同时又能获得回报;不承担责任会带来种种不良的后果,从而明白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拥有当面对责任冲突时寻求可选择的途径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意识和勇气,敢于担负责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承担责任意味着什么是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是难点。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8
在当下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是一个产生伪命题的时期,也是一个把真命题转化成伪命题的时期。真真假假,难辩真伪。比如,我们熟悉的“三个一切”的学生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如果说教师对学生不负责,那真是冤枉了,我们生怕他们学不好,考不上学,不辞辛劳。不光为了他们的学习,为了他们的安全,为了他们的生活。所以说,对于学生除了他们的父母,能给他们一致的无私的关怀的'就只有老师了。但结果大家都是清楚的,我们其实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对他们负责,他们没有因我们的教育而发展、完善,而是走向两种极端:一种学生成了温顺的羊,种成了冷酷的狼。他们没有因我们的教育而感恩,而走向反面。以上学生观实际是把真命题在应试教育中变成了伪命题。
“没有不合格的学生,没有不合格的老师”是我们常听到句话,其实是地地道道的伪命题,与之有相似或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如其他的“没有不合格的XX,只有不合格的XX”,“不放过任何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素质教育,成在教师,败在教师”等等。这些命题,实际是在夸在教育和教师的力量,其结果是造成“教育万能论”和“教育完美论”。教育不是万能的,总是有缺憾的,我们在夸大追求教育的同时,也让我们教育与其真正的初衷走向反面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二》这一教学反思,来自网!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9
多年来,我从事初中思品课教学工作。回顾教学经历,有苦也有乐。现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进行反思,回味成功与不足。
一、依据教材,传授知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依据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提问,逐一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我做到:第一、深刻把握教材,依据文本设计问题;第二、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教师既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又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师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
二、理解掌握,及时复习训练。
教师将课本读薄,深刻把握文本,把课本放入教学的“大环境”——时代背景和“小环境”——教学背景中,把课本读厚,赋予文本以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课堂上,教师做到了:第一、深入浅出,引经据典,问题互动,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第二、不失时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化教学内容,深刻领会文本,读懂文本;第三、及时提供时间、空间,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记忆、背诵,将文本纳入心中;第四、展示一定数量、质量上乘的练习题,与新课标接轨,与中考衔接,限定时间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千差万别,学生参差不齐。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习“自主、互动”六步教学法,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武装自己,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跟上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以先进的理念引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教学要因教师的个性、能力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千课一律;
第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使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对每个学生进行自信教育、感恩教育;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中学思品内容;鼓励每个差生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第三、教学要因教学的环境而异。不同地方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注重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效益,做到堂堂清。每堂课要扎实、高效。做到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及时“温故”适时“知新”防止遗忘,做实做细复习工作,建立学习备忘录,全程监控,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突出人文关怀,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优势,提升学生思想品德、人格魅力,为学好其它科打好思想基础,做好思想支持!
总之,思品课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每位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教师都要抓住时机,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0
今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的一件大喜事。新课标继承和发扬了旧课标的优点,在诸多方面有了新的创新和突破,闪现出许多新亮点。概括起来,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增强了人文性
在以往的政治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了政治课的政治性,忽视了政治课的“人文性”,政治课给人们一种只能讲政治的感觉,使初中的政治课教学缺少了人情味,远离初中生的生活,严重地影响了初中的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反观世界各国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美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则十分重视“人文件”和“渗透性”教育。它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没有政治课的名称,也没有强调政治性,但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效果好,而且富有人情味,学生容易接受。新课程标准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在继承和发扬旧课程标准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强了“人文件”。
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牛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小学生在鲜活的中学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贴近中学牛的生活,“更富有人情味,使之成为一问受初中生欢迎的课程。
2.加大了品德教育的力度
初中生一般都是13~15岁的孩子,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做人的关键时期,囚此,必须紧紧围绕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品德问题进行教育。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初中学生的品德教育明显不够,对初中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也较为薄弱,为了改变初中学生品德教育薄弱的状况,新课程标准根据初中学牛思想品德形成的需要,加大了品德教育的力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课程标准将中学生在中学阶段打好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根本任务;第二,新课程标准充实了道德教育特别是公德教育的内容;第),新课程标准将初中思想政治的名称改为“思想品德”;第四,将小学中思想品德课与中学生思想品德课作为一个整体,高度重视切中思想品德课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衔接。小学思想政治教学课程,现改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课打破了原来的一些框框,以“品德与公民”为主线进行建构。通过该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公民与个人品德、公民与社会公德、公民与家庭美德、公民与社会法德、公民与社会责任。公民权利与义务等问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在道德教育方面,新课程标准新增和突出了下列内容:
(1)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
(2)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事情做起,实现人生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3)理解自尊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4)知道每个行为都可能产生一定的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6)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做人的基本要求,了解社会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7)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与人为善;
(8)知道人在人格、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
(9)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宽容和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
(10)懂得以平等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11)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平等意识;
(12)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3.高度重视初中生逐步扩展生活
著名的教育家贝克曾指出,尽管各国,各民族乃至个人具有多种价值内容,但是人类“学会过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共同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真正任务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人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丢在校门之外,学生的可接受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取得效果的一条“红线”。只有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
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心理健康,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思想品德课教学才会因此而变得“有用”和“有效”。在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与初中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在一些有关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调查中,学生反映不喜欢思想政治课,认为思想政治课离他们的生活较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新课程标准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该课程建构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强调“本课程标准根据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新课程标准调整了一些与青春期成长关系不怎么密切的'内容。如删去了“社会发展简史”的内容,将它放到《历史》或《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去,不仅优化了课程结构,而且将宝贵的时间集中到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去。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整合作用
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知、情、意、信)行的过程。这个过程遵循着由外化到内化再外化为行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几个心理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每个过程都充满着矛盾。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只有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他才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才拥有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人格。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初中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试图通过整合心理健康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习、事业的信心,把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养成沉着、冷静、务实、高效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新课程标准在旧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心理健康方面新增加和突出了以下教学内容:
(1)了解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2)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3)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4)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消极作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5)了解教育工作特点,积极与教师迸化,发展有益的兴趣爱好,提高生活适应和自我管理能力;
(6)学习在社会交往中养成谦让。合作和共享等有益于别人和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7)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能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8)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压力,提高心理承受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1
这学年通过参加听课和评课一系列活动,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如《自主选举班干》这一课,我选择了真真正正地进行一次学生自己选举班委会的活动,教师只对选举程序做说明和解释,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懂得自己应有的权利,并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在集体中成长》一课中,我们召开了“我的心里话”发布会,事先要求学生搜集各自的心里话,以便于活动的顺利进行,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2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体会改革开放的意义,热爱我们现在的生活,提高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懂得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正确认识从众心理,自觉抵制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初步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感性化材料,在充分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发生变化的原因,初步认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同时结合教材提供的新词汇变迁——小组活动来认识社会的发展,接着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认识社会的意义,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途径和方法;其次为了突破重难点,对社会复杂性、从众心理这两个理论性较强的问题,给学生创设情境、提供案例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为了集体的发展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所选视频为学生所熟知且和历史教材有联系视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还原历史、探究知识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学生的兴趣被大大的调动起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讨论热烈积极回答的答案除了教材涉及知识点外还有拓展和延伸。例如面对集体安排我们要牺牲个人利益人多不一定就是力量大等。另外本节课所选视频题材内容积极向上很好的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情感得以升华思想得到提高。
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活生生的独立个体,他们有自我意识,有自尊心,有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追求和个性,有自主性、能动性,他们不是消极地接受教育,而是以强烈的自我意识,对教育内容、方法甚至老师都能作出反映和选择,一旦认识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时,他们就会以主人翁的态度将教育要求变为自我需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而不是忽视和压抑。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主动的参与,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主动获得知识、能力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根本保证,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
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支撑整个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多姿多彩的思想品德课堂中,愉快地“享受”学习,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体现新课程考试要求方面,本次课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通过设置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请以学校团委的名义写份倡议书,号召全体同学维护正义,遵守规则,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适应未来中考的要求,也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整体来看,效果良好。
公平正义是人们永恒的追求,保障每一个人的基本生存权利,是一个社会进步与文明的体现。关注弱势群体,是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九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不断扩大,不再局限于家庭和学校这样简单的社会环境之中,逐步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失学问题、三农问题、下岗问题、贫富差距等各种社会问题逐渐进入他们的视野,引发了他们的思考。
同时,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各种问题的认识已经不满足于感性的了解。他们渴望对自己生活的社会和世界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引导学生形成对社会问题的正确看法,引导他们懂得与人合作,学会通过沟通与对话,去了解社会各种群体的生活处境,学会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当务之急。为适应这些方面的教育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联系实际,结合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问题,解决这些不公平的现象,提出自己的建议,会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3
本学期我负责八年级201、203、205、206、211班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谦虚谨慎,严谨治学,勤学上进,为搞好思想品德教研教学工作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反思和总结。
一、主要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教学常规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细致的批发学生作业,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学效果较好。虚心学习,多听课,钻研教材,丰富自身专业理论。认真及时写好计划,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成果达到预期目标。
2、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政治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3、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采用讨论、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鼓励优生积极灵活学习同时辅助差生。做好个别差生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提高了差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4、严于律己,教书育人:立足本职工作,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平等对待爱护学生。工作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政治科,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5、立足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要求学生不但要认真听教师讲课,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在听中想、听中记,以想促听,以听助记。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看板书、投影,这些手段展示出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学生只要认真观看就会一目了然。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时,必须拿笔,或圈或点或画或批注、记录课堂上重要的知识要点。即议论、讨论、争论,这是思维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大胆提问,讨论争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可以质疑、争论,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系统。每课结束我要求学生按我掌握的观点,
我懂得的道理,我还存在的疑问的思路进行总结,达到知行的统一。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获得了明显的学习效果。
6、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翻阅相关书籍、上网查询大量的资料,与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还争取机会多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
二、教研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学科的局限性,致使与学生交流不多,认识学生有限,对学生关注不够,影响了师生关系。
2、作业单一,本学期我在培养学生自学、复习总结方面能力增强了,但却忽视了学生专业术语和答题技巧方面的`训练。
3、在作业批改方面,我在大面积鼓励学生的同时,对特优生的培养忽视了,同时也弱化了学生在学习中、作业中暴露的问题。
4、对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没有深入进行分析,因而教研力度不够。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将教研与教学结合起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搞教研,把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最终目标,真正做到以教研指导教学,以教学促进教研。
2、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倡交流形式多样化,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师生关系和谐,人人乐学、爱学。
3、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出问题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学以致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深入钻研教材,在备课上下功夫,课前准备得越细,课堂教学就越自如,学生就越容易学懂,课堂效率就越高。
当然,除了这些我还有一些关于自己的想法: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在课堂上,学生可能会问你一些专业知识,如果我们对专业知识都不能准确的掌握,试问,你以何来服学生?不仅如此,在平时和学生的接触中,学生还可能会问你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果处理的不好,学生会认为你这个老师肚子里根本就没有“墨水”,那么,他也就不会甘心受你的“摆布”。我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课后,学生问我,“老师,一般说来,蚊子在一米开外飞行我们就可以听见,但为什么我在厕所的时候,蚊子都离我很近了,但是我却听不见它的飞行声音?”,“次声波对我们有什么危害?”等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并不属于思想品德课的范畴,但它却反映出一个老师理论知识的功底,如果你不能作出一个能够让学生信服的回答,以后学生会怎么看你?
2、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每上一节课后,我都对自己本节课的教学写上那么一两句,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个人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有所收获。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大家都知道,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学生的心中留下痕迹,我们可能就是学生的向导。因此,老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老师做到这样几个方面:
(1)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
(2)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我都会对学生提一些要求,让他们严格遵守。要是老师自己制定的制度,自己都不去遵照执行,学生会服吗?比如说,老实说上课要有时间观念,不许迟到,而自己却经常迟到的话,学生还会听你的吗?
4、老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有的老师总是想让所有的学生都尊重自己,但是,自己却随意的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甚至当着其他学生的面辱骂学生,将心比心,学生能对你产生好感吗?他们甚至不知道,你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先尊重别人。又或者有的老师总是一厢情愿替学生“着想”,常常因此而忽略学生的权利,认为自己为学生好,而学生的权利微不足道。于是,上课经常拖堂,挤占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作业没完没了,久而久之,难免学生会对你产生厌倦和反感。要想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就需要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更好的收获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有法,但无定法。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把教学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性的劳动,坚持不懈地去摸索和总结,我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对于一个新教师而言,教学的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要想真正赢得学生的赞许,你需要付出更多。古语有云:“教学有法,学无定法,而贵在得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做得并不是很好,但是我相信,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我会做得更好!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4
经验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的。对教师而言,在教学活动中对各个问题的两面都加以认真地分析和总结,才有助于自己扬长避短,不断提高。在我执教完“讲卫生的好孩子”一课后,感到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简单地谈谈自己对本课的认识和体会。
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1、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根据教学大纲对本课的知识要求和行为要求,我从知行两方面制定出本课教学目标,目标完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上,紧紧围绕“怎样做讲卫生的好孩子”展开教学,借助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一系列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懂得哪些是讲卫生的行为习惯,树立起要做讲卫生的好孩子的情感愿望。这样,有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2、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是老师的劳动对象,但他们也是一群活泼的生命物,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课堂上,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亲切的微笑面对孩子,语言自然流畅。我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对学生回答欠佳处,不责备,不急躁,而是鼓励、引导他们说好。“亲其师、信其道”,我努力以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孩子,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压力,轻松愉悦。我注重训练要面向全体学生,我给每个孩子充分发言的机会,一只只小手如雨后春笋一般频频举起,跃跃欲试,让我感到他们正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来,更激发了我的教学热情。据统计,本节课学生的发言率达95%以上。对于坐在教室各个角落的孩子,他们往往容易被老师忽略,但我在教学中,没有忽视这些不起眼的角落,给了这些孩子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教师的期待中,同学的鼓励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就更激励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我注重对学生的鼓励,每一次精彩的回答,我都给予充分地肯定。他们在课堂上夸奖的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师及时用自制的“蛋蛋书签”予以奖励,同时提出对每个孩子的殷切希望。使学生在赞扬声中树立做讲卫生的好孩子的愿望。
3、教与学结合,课堂教学中积极尝试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在全教会精神的指引下,本课的学文明理,我让学生看完蛋蛋的>故事以后,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鼓励学生当小老师,大胆地帮助蛋蛋改正不卫生的习惯,这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达到了自我教育、互相帮助的目的。辨析导行中,让学生进行自夸和自我批评,树立榜样。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的机会,老师较好地处理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4、课堂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手段先进。本课教学分为“看故事导入——明理导行——评价总结”三大部分,每个环节紧紧相扣,层次清晰。多媒体课件的引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如形象生动的小故事,朗朗上口的儿歌,
轻快活泼的音乐和舞蹈,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明确了讲卫生的内涵,逐渐树立起讲卫生的愿望,使思品教学的思想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时间合理,有效地保证了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同时也看到,作为一名教师,从事思品教学的时间尚短,还处在学习探索阶段。因此,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如还应加强对教材深度和广度的钻研,教学的形式还需不断的创新,使之更有利于思品课的教学。这些将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提高。
总之,这节思品课,既有体现思品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创新之处,同时也反映了自身尚需努力改进的地方。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虚心听取同行教师的意见、建议,刻苦磨练,切实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使自己成为一名全面的思品教师。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5
随着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应从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实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素质教育及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重视对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在低年级,结合生动具体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低年级学生有强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着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对周围的环境好奇、敏感、喜欢模仿,但明辨是非能力差,对某些事的判断容易出现偏激,可能出现盲目模仿的现象,甚至做出一些让人吃惊的事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危害。在教学中做好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如何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渗透,引导,显得至关重要。联系自己多年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经验中谈几点看法及感受。
一、把握住《思想品德》教材和心理素质教育的结合点
对小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帮助小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提高他们对小学生活的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开朗、向上、乐学、合群、自信、自立、开拓、创新的健康人格。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根据他们生理特征和认知能力,主要是要培养他们能够适应步入小学后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克服孤僻、胆心理,能感受在班队集体中共同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学会在与同学交往中友善相待,互相谦让,在学习中乐学好学,克服粗心、马虎,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
1、发挥榜样力量
从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因素分析,一般他们都十分崇尚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把英雄人物作为自己追求、模仿、学习的楷模。真正的英雄人物本身往往就是有健康、理想的人格,具有对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认识观的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渗透。从一些小故事中让他们
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自觉的受到感染,从而起到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根据课本中的内容联系实际,用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迹做感情方面的渗透,感悟人世间的真情。让勤劳勇敢、善良正直、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珍惜时间等一些优良品质,在他们头脑中自然而然的形成,影响日常生活行动,成为行动的指南。从一些非常感人的家庭故事中,逐渐体会父母的辛苦,家庭生活的温暖。理解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知道父母之爱是是人世间最纯结、最无私的爱,我们应该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让他们实实在在体会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让他们也有一颗纯洁美好的心灵,心中充满爱。这样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承受搓折、历经失败后,也不会做出一些让人易想不到的事,不会出现过激行为,保持良好的心态。因此在教学进程中,我们必须要善于开掘榜样人物的心里动态,激起学生的共鸣。
2、紧扣生活实践
低年级小学生刚步入学校学习,开始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学习各种实践技能,学习创新精神,成功使他能更加勤奋,不断进取,增强自信性和自主力,而挫折会使他退缩、害怕困难,产生自卑,产生厌学及其它行为问题。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实践活动,实施素质教育要靠全面推进,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体现了把德、智、体、美等有机地统一在一个教育活动过程中,针对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体发展。
人的心理素质要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培养,如同小学的体魄要在锻炼中得到增强,文化素质要在实践得到提高,道德素质要在道德行为中发展一样,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只有在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不断磨砺,才能使他们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低年级小学生,他们的心理活动显得纯真、直率,有较强的开放性,他们的心理发展有较大的可塑性,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心理素质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所以更需要重视在生活实践中训练道德行为能力,健全人格,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把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对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很好的效果。注意观察挖掘学生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进行教育。从日常生活中感悟生活,从中受到教育。比如让他们种几棵小树,栽几株花,喂养一些小动物。这样他们在植树、种花、喂养小动物的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做事耐心、负责、有爱心的思想感情,而且还增长了很多有关动物、植物的知识,培养了一种兴趣和爱好。可以进一步与周围的生活环境相联系,联系中国的人口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以及气侯变暖以后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引起小学生对各方面问题的兴趣,培养讲卫生,保护环境,从而为保护环境自觉行动起来,做个“环保小卫士”。
3、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受到教育,提高教育效果呢?在教育方式上,更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摆正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思想品德课的综合知识和小学生的亲身体验为载体,不断地诱发小学生主动探索的动机,教师要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身体特点,比较好奇、喜欢探究的心理特点,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心理需要,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为每一位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足够的思维和表现空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小学生以游戏的方法体验或表演自己的心理和行动。常让小学生自编、自演一些生活小品、小故事,比如《小红帽的故事》,《狼和狐狸的故事》等等。小学生在课下都很认真地准备,在课下自行组织练习、表演,从而,在表演中去领悟、体会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道理。小学生们尽最大的能力模仿人物角色,体验故事中人物复杂的心理特点,感悟丰富的思想感情。把自己喜、怒、哀、乐的思想感情融于故事中。因此我经常把一些喜闻乐见的小品、竞猜、竞赛、抢答、辩论等感兴趣的话题拿到课堂上来。引导小学生课后继续去进行探索、探讨、交流有关信息。这样既可以获的多方面的知识,又培养了优秀的思想品德,使学生在生活中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从生活中受到思想感染,从而也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04-05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04-05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反思04-14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03-31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5篇04-15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5篇)04-15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02-21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5篇04-06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4篇04-05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汇编15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