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体育课教学反思

体育课教学反思

时间:2024-01-21 07:00:4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体育课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体育课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体育课教学反思

体育课教学反思1

  教学反思的目的在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其方法也是基于课堂教学效果的,简单来说就是发现好的加以整理提升,不妥之处找出原因加以调整和改进。结合上述几个方面,把体育课堂教学反思的方法归纳为四个方向:

  (一)教学目标的诊断与调整

  教学目标的确立离不开对教材的分析和拆解,运动技能教学目标应是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相结合的目标组合。单元教学目标不仅要考虑教材所属运动项目中的地位,更要清楚学生已掌握的相关技能基础及知识储备,还要适应整个学段项目学习的最高目标;而课时目标则要体现课时需要完成的任务。通过上课效果,我们要诊断当次课的目标是否达成,目标本身的难易是否合适,进而思考后续课时目标如何进行调整以达成单元教学目标。

  (二)教学流程的回放与审查

  教学流程的回放是教学反思的常规方式,能够帮助教师对照教学设计检查本堂课的计划落实的情况,能够较容易找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设计可以改进的方法。教学流程的回放可以包含教学组织、适时反馈、素质提升等多方面的内容。如果结合课堂实时记录,对教学流程加以细节审查,更能促进教师语言表达、体态表现等教学能力的改善。教师可以反思教学过程中自己的示范面、讲解位置,提问方式、表情姿态等是否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是否有效解决了预设的教学问题等等。

  (三)教学方法的评价与改进

  教学方法是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手段,教学反思理应对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加以评价。针对运动学习各个阶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方法的正确运用是优秀教师必备的能力,但在实践教学中许多教师在这方面存在很大问题。以讲解法在“蹲踞式起跑”教学中的运用为例,一些教师刚开始就进行“标准动作”的讲解,学生往往“不知所云”,费了大把时间,学生却还是不知该如何操作。其实“蹲踞式起跑”的动作并不复杂,如果在动作示范的基础上加以精炼的要点提醒,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动作要领,再通过几次练习加以强化,基本就能掌握了。这种情况说明授课教师没有真正掌握讲解法的基本技巧,而在更多的案例中,教师则是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就出现了问题。比如成套动作类内容(包括广播操、武术等)的复习课,教师整节课让学生站成固定队型原地练习一遍又一遍,不仅不能有效提高动作质量,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能结合分组练习、“对抗展示”、“模拟赛场”等方法的运用,则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动作的技术要领和端正学习的态度,提高动作质量。

体育课教学反思2

  所谓有效教学,即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的教学。教学是不是有效,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因此,有效教学理所当然地应从课堂抓起。为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一、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的效果好坏关键在教师,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体育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笔者认为,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①学生的主动参与;

  ②有明确的目标;

  ③深刻的体验。让学生在特定的年龄调用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体验学习,从而完成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并能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

  ④清晰的反馈。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得到及时、清晰的反馈。精心设计“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过程和方法,以“根本任务”去实施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人力、物力、时间、方法与过程上保证重点内容的'教学与难点的突破,从根基上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二、营造人性化的积极课堂环境和氛围,实施健康管理模式

  教师要营造一种以相互信任和尊重为基础的愉快、健康、高效的课堂氛围,并努力营造人性化的课堂心理氛围和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中,教师应将教育重点放在如何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上,而不是强调如何实施惩罚。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

  ①以关怀鼓励为主;

  ②正确运用惩罚;

  ③多做正面引导。

  尽量不要使用消极否定性的语言,多用积极引导性的语言。应尽量使用“我信息”,向学生传达出教师对问题情境和对学生正当行为的要求,避免“你信息”。此外,还要注意“对事不对人”。

  三、引导参与,凸现主体,增强学生信心

  注重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主体作用,即努力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和接受学习的技巧和能力。那么,应如何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参与学习创造的主观能动性呢?关键是在课堂上能否实现“心灵自由”、“议论自由”、“行动自由”。“心灵自由”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心灵自由”要求教师放下架子,把微笑、鼓励、情趣带进课堂,让他们敢想、敢议、敢做,从而真正实现“心灵自由”,轻松学习;“议论自由”是“自主学习”的条件。“议论自由”要求教师能全方位地解放学生,把思维成果从“零碎型”过渡到“整合型”,再发展到“评价型”,使每节课都给学生留下了咨询的空间;“行动自由”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离开位子,根据教学内容自由地演示、自主地探究。

  四、灵活运用有效沟通技能,改进交流方式

  1、要善于倾听。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善于运用多种方式、手段,变课堂教学中的不和谐声音为音乐;从不和谐的音符中反观自身教学的不足,并及时改进教学,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教育智慧的光芒。在教学中,学生总会有犯过失的时候,如果教师的批评方式得当,他们也多愿意接受。

  2、合理运用肢体语言。

  (1)眼神接触。教师不仅要能自然地注视每一个学生,而且还要能读懂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和反应,并传达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及整个教学情境的把握,以预防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

  (2)身体接近。对课堂上违纪的学生,教师的言语批评既会中断教学活动,又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只要走近他,或轻轻地拍一下,什么也不必说,就能使其端正自身的行为。

  (3)身体姿态和面部表情。在调控学生课堂行为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利用身体姿态和面部表情配合讲课。

  3、正面诱导。正面诱导除了能使学生形成积极态度,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外,还有助于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五、关注全体,尊重差异,促进学生发展

  1、尊重学生,分层教学。学困生乃至一般学生都强烈地渴望自尊以及他人的尊重,只有获得这种需要的时候,他们才会重新审视自己以往的行为和思想,从而开辟一条学习的新路子,同时,他们自身的潜力也能得以发挥。

  2、捕捉闪光点,激发内驱力。教师要细心地探索学困生的世界,审时度势,掌握火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同时,还要在学困生身上找出闪光点,点燃心灵的火花,化缺点为优点,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要善于设计多种情景和机会,让学生能“表现自己”,施展自己的才华,尽量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满足。此外,还要积极开展适应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表现自我,受到启发和教育;有关活动要优先考虑让学困生参与,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在活动中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成功,并在成功中体验自身存在的价值。

  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就是改善课堂纪律,改善教学,增强教学的魅力:

  ①加强对教学节奏、课堂段落和学生注意的管理调控;

  ②合理创设课堂教学结构和情境结构,恰当调节师生的焦虑水平;

  ③改进课堂交往结构,提高学生的参与比率;

  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让他们设置学习目标,体验成功,并教会其如何学习,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⑤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内容和活动程序;

  ⑥充分利用问题控制课堂行为;

  ⑦综合运用模式控制、目标控制和评价控制等控制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⑧随机应变,正确运用课堂教学应变技巧;

  ⑨分析课堂记实。

  七、丰富评价方式和手段,及时反馈

  体育教师要丰富评价方式和手段,提高评价频率,而不能吝啬自己的尊重和赞赏。应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及时作出有效评价。同时,评价必须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即表扬确有值得表扬之处,批评也是如此。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变只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为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变只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为注重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体育课教学反思3

  一、对现代体育教学的认识

  结合新课标理念和课改精神,我们认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多考虑他们的需求和感受;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并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自主空间,提倡“玩中学、玩中练”;让小学体育课堂回归学生的生活,在师生教学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体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他是一种在室外进行的教学双边活动,学生需要通过各种身体练习,达到思维与活动紧密结合,体育知识和技能紧密相连。其次小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各不相同,教师要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教学。

  二、教学技能在教学中提高

  1、理解是师生关系的新起点

  课堂不仅是建构知识的平台,也是人际交往的场所。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有强烈的.欲望,有积极的情绪,有充沛的精力与体力;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迸发思想火花,产生奇思妙想。建立平等、友爱师生关系,营造融洽、和谐的运动环境,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首先必须开阔心胸去理解学生,然后再敞开胸怀去关爱学生,这是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首备条件。教师要利用生动亲切的语言渲染课堂环境,“蹲下身”和学生在“同一个高度上”活动,逐步将自己融入孩子们中间,像一个和平使者用智慧传递知识技能,用爱心连接学生之间的情谊。你给孩子一份理解和关爱,他就会对你产生依赖和信任!作为体育教师就应该敞开胸怀爱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召他们,他们会逐步接纳你,更加尊重你。这样的例子经常发生,我总是把握时机,与孩子们走近,与他们成为朋友。

  2、玩耍是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玩是儿童的天性,课堂教学中抓住小学生这一特点,为了让孩子喜欢体育课我总是以“游戏”为“家常饭”,以“竞赛”为“家常菜”,力图让小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练、在玩中乐。同一教材,但教师的教学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只有抓住了学生玩耍的天性,那么学生的身体和身心就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3、自主是教学互动的发生点

  给孩子们空间自主选择内容,是体现课堂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师生互动的出发点和生长点。其一是给学生自主练习的空间。低年级小朋友年龄虽小,但兴趣广泛,并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教师应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打破以往低年级教学中一切都由教师组织,师生一起做同一活动的做法,而多给学生有选择性的自由练习空间,使学生找到练习的乐趣,发现自己的特长,为终身学习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二是给学生自主表现的空间。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自己去学,就给了部分学生表现的良机,就如有的学生很想成为运动员,就大胆邀请老师参与他的活动,通过表现来实现他的愿望;有的学生想当小老师,就组织一些有共同爱好的同学一起来练习,培养了组织能力;有的学生在练习时想出了新花样,得到了老师的肯定,那劲别提有多得意了。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需要考虑,放开手脚,把课堂还给孩子。

  4、期待是教学成效的增长点

  体育与其他科目一样,学生存在先天体质、能力和心理上的差异,要清楚地认识到体育“后进生”才是最需要体育和多参与锻炼的人。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来弥补或消除“后进生”的缺陷。对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可以简化要求,使其在初步体验成功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树立信心。特别要提出的是,对个别因为身体因素不能达标的学生,可以选项测试,防止发生因测试不合格而对体育课产生心理阴影,久而久之他们会远离体育活动与课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当学生稍有进步时,当学生顺利完成某一动作时,一颗为学生着想的心,一个充满肯定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总能让其体验到进步的愉悦和成功的乐趣,倍感自信,激情满怀。

  5、开发是教学素材的生长点

  课堂教学不能与生活割裂开来,特别是小学体育教学更应该使学生与生活有机融合。体育教学素材的组织、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在学练知识技能的同时,将学生与大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校园、学生与家庭及自我的关系融入课堂教学,在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对待生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育课教学反思4

  教学反思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将自己置身于新课程改革整体的大教育情景中,以自己的事业和专业发展为基础,以全面培养合格学生为出发点,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及时深刻地总结、研究教学活动中,涉及到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反馈等。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的教育观念和传统的课程设置,使师生关系实际上成为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绝对的权威,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传统的教育观使广大教师习惯了按自己的思维定式,严格要求学生的意识、习惯和行为“规范化”、“格式化”。新课程实施后,用“目标引领内容”要求我们树立明确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均衡协调发展。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首席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首席引导者”,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兴趣、爱好,培养终身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和团队意识\开放的胸怀\坚定的意志,实现现代文明的展示与交流。提高健康水平,提高生存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

  二、应用教学反馈,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

  体育课堂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有着许多相同的地方,通过教学信息的反馈才能实现对课堂教学的调控。体育课堂教学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必需要在课前对课堂上所学的教学内容有着清晰的了解,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场地、器械的'布置,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等,估计出现状与所要达到目的之间的差距,为实施课堂教学做好必要的准备。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效果做到有效地控制,保证教学过程学生能处于最佳状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反馈的信息(如课前了解、课上的练习情况、动作掌握的程度以及学生身体练习过程中的面部表情变化等)改变和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教师课前必须采取多种方式,从学生那里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梳理出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信息反馈,及时而有效地调整好教学,保证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流处于最佳传输状态,使教学获得最优效果。即使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事件,使原来教学内容的安排受到冲击、干扰甚至必须更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根据当时的反馈信息果断地采取随机控制的办法,改变或调整教学的内容或方法,适时地引导学生正视学习内容,以保证教学效果不受影响。

  三、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

  (1)在体育教学设计中,首先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总目标要求,认真研究各模块学习内容及达到目标,对每个内容和目标进行三年、一年、学期统一计划和教学设计,使每个模块在每节课上,实现更好、更有效地分层次实施!在计划的设计上,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兴趣爱好,选择搭配教材。同一模块或同一节课上,教师要根据学生体育基础不同,制定可供学生选择的弹性学习目标,提供时间和练习内容,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体验成功的喜悦,每节课学有所获,保持兴趣。

  (2)给学生创造条件,实行民主、开放式的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参与管理和评价。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制定教学计划时,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因材而宜,更好地体现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统一。就是说充分考虑学校的场地、器材、教材、学生等方面,把学习的目标及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实现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体育课教学反思5

  1、通过体育理论知识传授,教会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

  体育教材是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资料,体育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体育教材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基础。重点应指导学生了解体育教材的知识结构,让他们知道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指导他们边阅读、边思考、边比划、边练习。使学生对体育实践内容有一个粗略的印象。体育教科书中的插图和图示有完整动作图、分解动作图、辅助练习图、练习方法图、游戏方法图、战术配合图及卫生保健知识图等。它们是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有效资料,教师应指导学生看懂体育教学资料中的插图和与图示的内容动作顺序、动作路线及技术要求等,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自学能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的学习,教一些简单的学习方法,例如如何看懂武术动作路线图和篮球战术图表等,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有一定的体育知识素养。

  2、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2.1能力是知识、技能、智力在一定教学条件和实践途径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综合心理特征。体育能力则是一个人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素质和体验等诸因素的综合能力,并在参与具体体育活动中可体现出来的'各种锻炼方法和健身手段。根据中学生年龄特点,体育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教师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服从于目标,服务于目标,教学手段上注重诱导、激发、调节与控制,在不断改进和革新中做到多样化、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自觉参与主动投入,在主动参与中体验成功、感受喜悦,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2.2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也就是将学生的个体行为纳入终身体育行为方式,拓展学校体育培养目标的内涵,在培养学生个体行为的基础上发展体育特长,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与提高。

  2.3在体育教学设计中,要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总目标要求,认真研究各模块学习内容及实现目标,对每个内容和目标进行三年、一年、学期统一计划和教学设计,使每个模块在每节课上,实现更好、更有效地分层次实施。在计划的设计上,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兴趣爱好,选择搭配教材。对于同一模块或同一节课上,教师要根据学生体育基础不同,制定可供学生选择的弹性学习目标,提供时间和练习内容,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体验成功的喜悦,每节课学有所获,保持兴趣。

  3、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每一模块教学或每一节课上,都要想方设法地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包括生动活泼的语言、形象诙谐的讲解、规范的示范动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自主学习活动中,促使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以竞赛活动诱导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而使学生得到更全面和更生动活泼的发展。

  4、开展竞赛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体育课有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和培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强,将教学内容融入生产劳动中,例如课题“播种”、“丰收的场面”等,使学生对劳动产生间接兴趣。而学生对体育活动直接的兴趣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无论多大的学生都如此,教学时学生自主地进行游戏竞赛活动,情绪特别高涨,竞争特别激烈,对其生理机能有积极的影响。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意犹未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如此教学,不仅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和享受运动的乐趣,也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获得教学成功的喜悦。

  5、坚持常规教学

  传统的常规教学,是实施体育教学的基本手段。学生平时习惯的养成,体育知识的积累,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体育技能的逐渐完善,都是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应坚持常规教学,逐步同化和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的锻炼习惯和技能水平逐年提高,三年的实践证明:常规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

  6、不断学习,强化教研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教师要经常学习,不断完善自我,以此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技能水平,了解新运动项目的发展,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努力使自己站在本学科的最前沿。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更科学、更先进。

  7、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

  提高师德修养,增强工作责任心。教师的品德、事业心和责任感决定其能否胜任学校教学工作。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能力再强,业务水平再高,如果没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没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心,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就不会把学生的安全放在心上。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而且要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体育课教学反思6

  现在体育课程的改革变化很快。新课程理念、新课标思想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实施几年来,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渐渐显现其优点。而作为体育教学的主阵地的课堂,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焕发出勃勃生机。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教师体育教育科研方法欠缺。人文素质教育处于落后状况,并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新课改在深层次上促进了黔南地区体育教师观念的真正转变

  沿袭了几十年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不能培养出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拥有三百四十多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全州下属12个县市,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总数的53、34%。受历史条件、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育事业极其落后,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现有的教育状况已完全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获得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及研究精神。多媒体教学无疑是教育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契机。对体育学习有莫大裨益,对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人格发展都有正面的影响。老师们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二、教师课程意识增强有利于加深体育教师对地方课程概念的认识和课程观念的转变

  随着课程理念的转变,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角色的转变给地区文化带来了认同。教师转变自身形象,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体育教师由课程的消极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转向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现代学习理论指出,没有情境就没有对知识主动的建构基础,就没有有效的学习。营造情景、创造情境是学习的一大要求。没有情境就没有对知识主动的建构基础,就没有有效的学习。营造情景、创造情境是学习的一大要求。如“多彩贵州”这个文化品牌就能方便、快捷地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各样、丰富逼真的情境,这是任何方式,任何课程难以达到的'。

  三、教师教育科研方法欠缺及人文素质落后的现状及反思

  在我州目前的教育条件下,体育课堂教学一些统一的规定性与学生成长中的个体的实际需要存在不适应的因素,在面对每个发展中的个体提出普遍要求也是不合时宜的,比如:在支撑跳跃—横箱分腿腾越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教师缺乏自己的思想,对学生了解不够全面,对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等认识不足,在有些时候未能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再强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也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及体能。绝大多数体育教师没有外出学习和观摩的机会,也没有适当地接受远程教育的培训。教师本身在任教前就始终接受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任教后也就自然而然地贯彻同伴的这种方式。

  多数学校的体育器材配备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规定的一些体育活动没有得到落实;课堂教学内容有机械化训练倾向,模式化的训练近两年来是逾演逾烈,主要还是来自考试的负面影响。

  一直以来,在教师的头脑里有一个错误的观念是:在教学中只要学生能领会和理解就能提高成绩。加上急功近利的质量观又直接影响老师的教学行为。因此,教师只好扼制了创新的欲望和创新的尝试。学生也因此丧失了成为真正意义的学习的主人的机会。目前的教育现状是,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学生还是教师都在为高考而拼搏。教师认为提高知识水平和技能是课堂教学的目的。不论学生存在什么样的个体差异,教师都会在同一时间内,用同一教学方式讲授同一教材。这是一种单方面施加于人的同一、划一的教学方式又渐渐地回到了课堂。教育的目的之一要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即培养有人性味的人,而我们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是有害的。具体表现为:课堂活动完全按教师的意图进行,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记住教材的内容,教师喋喋不休,学生默默地听,没有思考的余地。一个阶段结束了,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能否掌握教师讲解的内容,最后以分数定优劣。

体育课教学反思7

  完整地体育教学实施包括教学设计、场地、器材准备,热身引入,主题教学,素质练习,放松整理,场地整理器材回收和课后小结等几个环节。教学反思的内容就是思考各个环节设计的合理性、操作的连贯性、练习的有效性、反馈的适时性,以及进一步教学的调整策略,具体到教学效果影响因素上,则可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评价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面,但教学目标制定不合理就会影响教学手段的选择和教学效果的体现。课后教学反思可以根据学生运动技能获取和情感交流体验方面的效果、教学过程实施的效率等情况,分析学习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

  (二)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恰当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运动技能习得的效率。在运动技能习得过程中,从运动体验动作认知基本掌握巩固定型的环节无法跳跃,恰当的教学方法使用就是在遵循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各环节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组织的变换是否连贯

  教学组织的变换是与教学内容和教法选择相适应的。不同的练习内容需要通过不同的练习队形来匹配,一个队形到底的情况会让课堂变得非常沉闷和无趣,而队形变换的效率会直接关系到课堂的练习密度,进而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效果的反馈是否及时

  适时反馈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生了解技能掌握的准确性。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难以完全预估的,不同的教学对象会有不同的学习表现,教师需要在教学进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给予反馈意见,并对课堂教学的.进度加以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学生的表现,还要对接下来的课次进行教学调整。

  (五)场地器材的选择是否最佳

  场地的合理布置和器材的高效使用能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产生积极的作用。以跨越式跳高教学为例,初学过杆动作时,用橡皮筋代替横杆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而多条皮筋的组合排列也能增加学生的练习密度,尽快熟悉动作过程。

  (六)身体素质的练习是否均衡

  中小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快速期,身体素质的均衡发展有助于学生良好身体姿态的形成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因而,体育课堂的身体练习不仅需要均衡上下肢和躯干等不同部位的活动,还要兼顾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和柔韧等不同素质的发展。

  (七)安全隐患的处置是否到位

  安全隐患是体育课堂必须面对的问题,动作学习的过程都有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体育教师不仅要在练习前提醒可能出现的隐患,在练习过程中给予正确及时的保护和帮助,还要在发生意外状况时做出恰当的处置措施。

体育课教学反思8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物质生活的较大改善以及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参加健身锻炼,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随着医疗改革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健康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每天晨练、登山、打球的人络绎不绝,加入体育锻炼的人群越来越广,终身锻炼的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因此,体育教师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3、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和绝对的权威者,而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转变为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例如,在上立定跳远课时,我改变了以往惯用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纠正错误动作,这一传统的"格式化"的教学方式,采用了让学生在师生共同创设的虚拟的动物王国运动会中,学习模仿各种动物的双脚起跳,双脚落地(立定跳)的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创造发现学习等步骤,在老师的鼓励和师生共同探讨、实践下掌握了动

  技能。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在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一旁起着鼓励、促进作用,如此合作教学较以往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