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核舟记》课堂教学反思

《核舟记》课堂教学反思

时间:2024-02-03 07:03:0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核舟记》课堂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核舟记》课堂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核舟记》课堂教学反思

《核舟记》课堂教学反思1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执教者从各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其中,如何选好角度分析课文,是语文老师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在这次自录课的过程中,我认真准备了《核舟记》这一课书。

  《核舟记》是一篇文言说明文,作者通过对核舟的整体和各部分人、物雕像的描述,包括注明方位、数目、大小等,使读者弄清了局部和整体的比例关系,细笔勾画,形象具体可触。读完之后,不仅使人“奇巧人王叔远”的高超的技艺感到钦佩,同时也对作者能够通过简洁的文章让读者感到寸核中的几多情态、几多奇趣,不禁令人称奇道绝,叹为观止。

  自录的这节课,学习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从总到分,从分到总,按照事物各部分的空间位置和人、物的主次,突出重点,做具体细致的描述说明的写作方法。②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成就,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卓越技艺。

  要想达到上述的学习目的,就要清楚这篇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先概括介绍王叔远技艺的精湛;然后以空间为序具体加以说明;(先言船舱,再依次言船头,船尾,船背。)最后概括总结。第三段是重点段落,应抓住人物的神情,隐藏在衣褶中的相比的两膝,历历可数的念珠等细节,来体会雕刻品的精细及雕刻家的高超技艺。进而领会本文的准确、简明的语言。

  这课书的教学我觉得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思路、环节较清晰

  这节课是本课书的第三节课,前两节主要是读熟课文、疏通文意;这节课主要任务是理解,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读书环节;

  学习文言文熟读课文是基本功。因为学习文言文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语言感性材料,这些语言感性材料只有通过诵读,逐步积累文言字、词、句、段、篇等语言材料,培养文言语感,才能很好的落实。朗读文言文,应读准音,生字字音要通过书上的注释,查阅工具书读准。读多音字,应先弄清读什么音时是什么意思,确定了词义,才能读准字音;也可以结合句意,确定读音。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和“有奇字素无备者”中的“奇”字,在前一句中“有奇”的意思是“有零”,所以读音应是“jī”;在后一句中“奇字”的意思是“生僻的字”,所以读音是“qí”。通假字的读音要念借字字音,例如“为字共三十有四”中的“有”是通假字,它通“又”,所以读作“yòu”。要畅通朗读课文,还应读好停顿,特别是句中的停顿,它是用来显示句子的层次的,单从字面上是不易掌握的`,必须理解句子的意思,才能读好句中的停顿。

  一上课,科代表就带领同学们读这篇课文,使学生一下子进入到了语文的学习氛围中,这种学习氛围也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习惯。同时。学生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达到了熟悉课文的目的,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二)学生自己阅读,分析问题阶段;

  学生读完课文之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都是怎样突出‘奇巧’之意的?”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回答出来需要学生把整个文章都看遍之后才能分析出来,我认为,给学生提的问题不要过小、过碎,不然学生会摸不着头脑,听得糊涂,自然回答的也糊涂。所以我开始就提了一个问题。

  问题提出之后,我就把学生分组,一组看一段,前后桌的同学可以交流。学生们是先自己看书,然后再交流,这样使学生既认真看书了、思考了,有不至于很盲目。这期间老师就可以及时与学生交流,听听学生们的看法,(三)学生展示环节;

  十分钟之后,我让学生每组派一位代表上黑板写出自己组的答案。学生们在这个环节中显现得非常积极踊跃,争先恐后地上黑板写自己组的看法。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调动了学生

  (四)老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环节。

  由于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内容,写的时候显得有些罗嗦,且重点不突出,如:写第一段的内容时,学生只写出了对人物的介绍,但对于核舟的主题就给落掉了,就是学生对“盖大苏泛赤壁云”一句没有看到,或没有理解。对于“奇巧”的突出,学生也只把原文写上去,并没有总结、提炼,显得有些罗嗦。我在点拨的时候,首先问问学生这样写的理由,尽量让学生自己能够随时改造。我就顺着学生的新想法在黑板上把能保留的重点圈点出来,让学生一眼就看明白了。很直接,方便。学生自己讨论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被发现问题、及时被解决问题。

  一段说完之后,其它段落的问题解决就快多了,学生也明白多了。

  让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想法,我认为是一种既快、又明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不足之处:

  (一)由于课文本身的限制和教学环节的设置,多媒体的运用上稍显欠缺。毕竟语文的教学随机性还是很大的,并且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有的地方可以使用多媒体,有的环节就不必了。

  (二)由于学生是自己写的板书,占的地方很大,使得后来我的总结在黑板上显现的有些随意,不是很工整,地方显得小。

  这次的备课与反思,使我在新学期的教学有了新的方向,下学期我会更加努力,搞好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核舟记》课堂教学反思2

  八年级的教材编排与七年级的有所不同,文言文不再是每一单元有一篇,而是把文言文集中到五六两单元。这学期我们先学习的是第五单元,《核舟记》是第五单元的第三篇文言文,也是本单元中最长的一篇,共六段,其中第二至四段是主要部分也是要求背诵的部分。考虑到《核舟记》是一篇自读课,我想到了长文短上,精心设置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整体感知;二、理清思路;三、重点文言字词、句用练习题体现,通过课件展示;四、主体部分(2—4段)的学习以及背诵指导。

  其中第三个环节是重点,但面太大,一点一点梳理下来,枯燥又费时。于是用练习的方式呈现,会的自行解决,有疑问的再重点讲解,有针对性,同时目标又能落实。

  第四个环节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是说明性文章,介绍一工艺品,本就有些枯燥,何况还是学生不熟悉的文言文,而且还要求背诵。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快速地感知,形象地理解,进而背诵呢?

  在第2-4段学习中,我根据相应的段落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不同方法让学生巧妙地背诵,背诵效果很好。具体做法为:

  第2自然段,我引导学生首先了解结构方位介绍顺序。这一部分是从核舟的整体到核舟的船舱部位,具体来说,从核舟的整体(长——高——中)——局部的小窗——启之——闭之——右刻——左刻来练习背诵,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说明顺序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巧妙的背诵,取得了功倍事半的效果。

  第3自然段,学生容易对苏轼和黄鲁直二人的动作神态及相互的方位配置产生了混淆,为此,我引导学生三人一组,首先疏通段落的文意,然后三人配合模仿相互的动作神态,把无形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形的动作演示语言,然后根据有形的动作、神态进行背诵,尤其是注意两个人的手的相互位置动作,膝的相互位置,这样就解决了苏轼和黄鲁直的双手的左右和两个膝的左右的混淆的难点,从三人配合模仿动作,再到要求每个人描画三人的动作、神情,既而按照画面的神情动作进行复述,乃至背诵,这样就事倍功半地解决了这一段的背诵的难点,也激发了学生背诵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4段背诵的难点是两个舟子的动作的配置,也是出现左右混淆的问题。为此我引导学生首先把两个人的左右位置及其左右手的动作相互关系理清,如两个舟子是从右边到左边的顺序来介绍,右边的舟子是从左手到右手,左边的舟子是从右手到左手,这样就形成了总体是从右边舟子到左边舟子,具体的两个人的手是从“左——右——左”的结构形式,这样背诵就省力多了。

  课堂上,学生积极活跃,教师引导周密,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而最重要的是学生都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速度快多了,而且学得很开心。通过这节课,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核舟记》课堂教学反思3

  《核舟记》是一篇实物说明文,文章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明末雕刻家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术和独特的才华。热情赞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篇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其次分说,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总括全文,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文章第二层是本文重点,即详细介绍舟的各个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了舟的船头、船仓、舟背几个部分。我在教学这一层是亦按照作者的说明顺序进行详加讲解,每一部分都要求学生闭眼默想其情态,且教学船头时还请了三个学生表演了东坡、鲁直、佛印的神情、姿态。学生兴趣很高,参与积极,师生互动成功。最后当我提问“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核舟”时,教室一片安静,之后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说,可总是把一“核舟”支离破碎,没有一个完整。

  课后,我一直思考这一问题。同时脑海中又浮现另一与之相似的教学情景:《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三个镜头片段的组合,最终呈现一幅优美而带有悲凉的风景画。我在教学时同样是按照作者描写景物之顺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把文章分割成五幅图画,让学生领悟其意蕴,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最后要求学生把五幅图画叠加为一幅图画,也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学生却完成得很好。

  思前想后,两相对照,突然间恍然大悟。教学《核舟记》时乃是“分割”,“叠加”未能相互结合,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理所当然是片面的。

  何为“分割”“叠加”呢?

  简而言之,“分割”就是把教材内容或教材中的某一整体事物分割成若干板块。“叠加”即就是把“分割“出来的若干板块再重组,还原教材的整体性。”分割“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准确详细地把握事物细部特征。而”叠加“则可使学生整体把握事物的全貌。两者在教学中相互相承,更有利于学生感知事物或把握文章的内涵。

  我们又如何更好的运用“分割“”叠加“,才能使其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首先,教师要把能整体把握教材,高屋建甄的分割教材,这样才能保证分割的内容,不论是事物的各个部分,还是文章的各个板块的合理性。其次,保证叠加的可行性。“叠加”不是简单的组合,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角度.方法,却保“叠加”后能还原事物本身得到一个整体。

  具体来说,在教学《核舟记》时,根据说明顺序可把“核舟”分割成“船舱”“船头”“舟尾”“船背”四个板块,然后可根据舟的组成从头到尾或从高到低的叠加。同时也可以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状态分割成“静态”“动态”两个板块,然后动静叠加。既注重了“核舟”的细部特征,也还原了“核舟”的“原貌”。学生就能从不同角度或不同方式欣赏到艺术品“核舟”的美。

  总之,在教学,灵活运用“分割“”叠加“,能充分挖掘教材,能保持教材的整体性,能让学生更全面更准确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事物特征。

【《核舟记》课堂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核舟记教学反思03-21

《核舟记》教学反思03-18

《核舟记》教学反思15篇03-28

《枣核》教学反思03-25

《核舟记》读后感11-17

细胞核教学反思04-10

父爱之舟教学反思01-21

《沙漠之舟》教学反思04-03

课堂教学反思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