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优秀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优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优秀1
《槐乡的孩子》这篇略读课文,也是学生入学以来接触的第一篇略读课文。可以说:这篇略读课文让我和学生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思考。因此,一节课下来,感想挺多的。
因为是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要求安排一个课时来完成,重点在于让学生去感受课文,品读课文。板书课题,与前面所学的文章进行对比,引导孩子发现课题的不同,区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再次观察略读课文的特点,发现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并进行归纳总结。随之,引导学生利用学习提示学习课文。因此,课堂上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槐乡的孩子懂事、吃苦耐劳和以苦为乐的特点,因为是略读课文,所以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觉得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读,谈自己读了课文后的体会。学生在回答时,大都抓住了“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以及槐乡的孩子勤劳,对此学生感受最深。槐乡的孩子以苦为乐的精神,是靠我点出来了。
由此可见,教学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有待今后不断完善。
一、期望过高,合作学习没有实效。
新课程理念当然是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组合作学习当然也是由此发展而来的。而刚刚由低年级才走入中年级的孩子,合作学习的能力、方法都不具备,在合作学习中,给一些学生提供了偷懒的机会。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读文理解文中的内涵,但总结的能力不行;本节课课文都是由学生具体读,但是老师也直接参与指导方法,一步一步引着走,属于半放半扶。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后的略读课我会尝试更大程度地放手,设计好问题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组织一起学习。
二、自读中给学生的要求还应更明确,帮助学生养成会读书的好习惯。
多给学生思考、质疑、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尽量由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和结论,让其成为略读课文学习的主角。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优秀2
记得那是第三周吧,听说校领导要来听我的推门课,因为我是新来的老师,所以我选择了第四课《槐乡的孩子》,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文字生动,字里行间处处洋溢清香,恰如文中槐米之香,丝丝缕缕,清淡不绝;意境之美,又如槐乡孩子们身上透现的勤劳、质朴、善良的品德之美。因为是自读课文,所以我准备一个课时就完成,重点在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感受课文,品读课文。
上课一开始,我从家乡的树引出槐树,从槐乡引出“橘乡”“鱼米之乡”。既理解“乡”,又扩充了生活积累。
课中,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槐花图片,意在让学生对槐米感兴趣的情况下,抱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去学习第二段槐米的作用,目的之二,是学习怎样仔细观察,有序表达。图文并茂,讲读结合。
在读到“八月,天多热。”这句话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想象在炎热的天气里各种事物的表现,自己在最炎热的时候的感受。通过调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既让他们体会到了槐乡孩子的辛劳,也让他们感受了那份快乐。
最精彩的环节是,读了课文后,我让孩子们谈谈对槐乡的孩子的印象。学生叽叽喳喳就说开了:很勤劳——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上小山上了。天没亮,他们就去摘槐米了;很自立、自强——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持之以恒——只要是晴天,孩子们又将投入到火热的劳动;很勇敢——男孩敢爬那么高的树;懂合作——男孩子爬树削槐米,女孩子捡槐米;通过劳动赚到钱就可以读书,他们努力劳动,就是为了能读上书……
最后我再拓展的环节问学生:“生活中,你从事过什么劳动,他们给你带来了什么收获和快乐?”学生的回答也非常精彩。
语文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才能源头活水不断;语文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才能显得厚重和丰富;语文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才能真正为学生所喜爱。这节课我觉得上的很轻松愉快,我相信我的学生也会有如我一样的感觉。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优秀3
课堂上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出槐乡孩子的懂事、吃苦耐劳和以苦为乐的特点,因为是略读课文,所以我就只提了一个问题,槐乡的孩子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呢?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读说自已读了课文后的的体会。学生在回答时,大都抓住了“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及槐乡孩子的勤劳,对此学生感受最深,槐乡孩子以苦为乐的精神,是靠我点出来了,当时有部分学生说第三段写的槐乡孩子干活时的样子写得很好,当时天很热他们还在干活。我就趁机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当时天气的热,又读一读描写干活时的'句子,学生体会到孩子们劳动时是很快乐的。学生已经能够通过读文理解文中的内函,但总结的能力不行,大都是只看到点,看不到面。反思本节课,虽然课文都是由学生具体读,但都是我直接参与指导方法等,是我一步步引着走的,属于半放半扶。下次的略读课我打算完全放手,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和学生一起学习。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优秀4
全诗共有4小节,词句优美,写了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游戏,劳动等生活情景。我首先定了教学目标,重点在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感悟乡下孩子生活和活动的幸福,快乐、有趣,并进行适当的想象说话训练。
首先以图导入,让孩子观察图上的女孩子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引出她是一位乡下孩子,揭示课题,引入课文,乡下孩子的生活怎么样呢?比如在教学第一小节中,我通过将“欢唱的黄鹂”和“盛开的野菊”两个重点词语出示,指导朗读,用一句“这只黄鹂正在唱着欢乐的歌,谁能来读好这个词语呢?”然后进行朗读。
在理解第二节时,抓住“捉蝴蝶”——“编故事”,“含草叶”——“吹歌曲”等词,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稍稍长大一些的“乡下孩子”在乐趣无穷的自然中玩耍、嬉戏的情景,感受“乡下孩子”无忧无虑的愉快心情。然后抓住“挖野菜”、“逮小鱼”等词让学生了解又长大一些的“乡下孩子”会在闲暇时帮父母做一些事了。通过“撑圆了”、“乐坏了”等词感受劳动的滋味——乐在其中!这些令人充满遐想的语句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走进教材,在层层深入地朗读过程中意会课文用词的贴切与精美,渐入佳境。针对第一句,我激发学生想象:看看图,想想田野上都飞舞着什么样的'蝴蝶?乡下孩子捧着这美丽的蝴蝶,编织了什么美丽的故事呢?学生思如泉涌。有的说,他也想变成那美丽的蝴蝶,为花儿传播花粉,让花儿开得更鲜艳;有的说,他希望蝴蝶能带上他飞到城市里去,看看和他一样大的小朋友是怎么玩的……课堂氛围异常活跃。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优秀5
《槐乡的孩子》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朴实、明快、带有浓浓乡土气息的语言,把本来辛苦的劳动描述得轻松快乐。体会文中一些词句的表达效果,让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曾听一位老师这样执教这篇课文──
学生读好课文后,老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一个学生提出了关于词句的问题:月落柳梢是什么意思?
老师让这个孩子读出月落柳梢所在的句子:月落柳梢,劳累了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
老师说:联系下半句,你就知道月落柳梢是──
孩子回答:是晚上。略一沉吟,孩子又问:那为什么课文写月落柳梢,而不写晚上呢?
老师有备而来,惊喜地说:问题问得好!文中还有这类表示时间的词句,你们能找出来吗?
学生兴趣盎然地回到文中,很快找出了相关句子:他们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小山上了。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
师:没等云雀开始歌唱黎明是──
生:清晨。黎明。
师: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是──
生:傍晚。傍晚时村里人开始做晚饭。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生:这样写,读者一读就知道是什么时候,具体生动。
(对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个问题以学生的。回答语言更具体生动作了终结。接下来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师:你还有不同的表示清晨中午晚上的词句吗?
生:烈日当头可以表示中午。
生:公鸡开始喔喔地歌唱表示黎明。
生:华灯初上夜幕降临太阳落山可表示傍晚。
师:你们积累的可真多。
【反思】
本案例中教师语言文字训练的意识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课后我细细推敲,总感觉这一教学环节有些到喉不到肺。语言文字训练不能只是单纯地理解文本表面意思,而应该引导学生品出字里行间的精妙,品出字词背后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该架桥体验的要架桥体验,该点破的要点破,该讲解的要讲解。
傍晚夜晚黎明等仅仅是时间,而课文中月落柳梢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没等云雀开始歌唱黎明等既是对傍晚夜晚黎明这一时间概念的展示,也是对槐乡环境的诗意描绘早晨,云雀欢唱,歌声悠扬,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傍晚,缕缕炊烟袅袅升起,温馨的感觉跃然纸上;夜深了,明月皎皎,垂柳依依作者用图画式的语言写出了乡村的诗情画意,生活气息浓郁。这种诗意与孩子们以苦为乐的劳动互为衬托,给人以无限的美感和遐想。
而这位老师的教学,仅仅是把这些诗一般的语言替换成相对应的时间概念,句中的诗意孩子毫无所感,这样处理,实在是可惜了这些韵味无穷的句子。
对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理解,老师只是以学生的一句语言生动优美来作结,我觉得这样是远远不够的。这是一种怎样的具体生动?学生不见得有多少感触。如果老师再引导学生往前走一步,把黎明傍晚夜深了替换到相应的句子中,让孩子们读一读,把替换后的句子和课文的原句比一比,让文中的描写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画面;如果学生的体验还不到位,教师还可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渲染,如:窗外,明月皎洁,垂柳依依,晚风轻拂,如水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子,温柔地抚摸着劳累了一天后刚刚进入梦乡的孩子,梦中的他们嘴角挂着甜甜的微笑相信这样一来,就能够达到文意兼得的效果,学生就能够沉潜到语言文字的深处,对为什么这样写的认识又往前走了一步。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优秀6
《乡下孩子》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全诗共有4小节,词句优美,写了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游戏,劳动等生活情景。我首先定了教学目标,重点在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感悟乡下孩子生活和活动的幸福,快乐、有趣,并进行适当的想象说话训练。
首先以图导入,让孩子观察图上的女孩子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引出她是一位乡下孩子,揭示课题,引入课文,乡下孩子的生活怎么样呢?比如在教学第一小节中,我通过将“欢唱的黄鹂”和“盛开的野菊”两个重点词语出示,指导朗读,用一句“这只黄鹂正在唱着欢乐的歌,谁能来读好这个词语呢?”然后进行朗读。
在理解第二节时,抓住“捉蝴蝶”————“编故事”,“含草叶”————“吹歌曲”等词,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稍稍长大一些的“乡下孩子”在乐趣无穷的自然中玩耍、嬉戏的情景,感受“乡下孩子”无忧无虑的愉快心情。然后抓住“挖野菜”、“逮小鱼”等词让学生了解又长大一些的“乡下孩子”会在闲暇时帮父母做一些事了。通过“撑圆了”、“乐坏了”等词感受劳动的滋味————乐在其中!这些令人充满遐想的语句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走进教材,在层层深入地朗读过程中意会课文用词的贴切与精美,渐入佳境。针对第一句,我激发学生想象:看看图,想想田野上都飞舞着什么样的蝴蝶?乡下孩子捧着这美丽的蝴蝶,编织了什么美丽的故事呢?学生思如泉涌。有的说,他也想变成那美丽的蝴蝶,为花儿传播花粉,让花儿开得更鲜艳;有的`说,他希望蝴蝶能带上他飞到城市里去,看看和他一样大的小朋友是怎么玩的……课堂氛围异常活跃。通过第二小节的学习与归纳,第三小节采用“放”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来归纳,再以一组填空来激发学生的想下,如:
割一篮青草,()。
采一束野花,()。
捉一条小虫,()。
第四小节主要理解了“旷野”,学生已经体会到乡下孩子的勤劳、能干、自由。朗读的感情比较到位。
其次,让孩子进行语言模仿没在扎实的语言积累的基础上,二三小节语言优美,很适合句子仿说训练。如:“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挖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我启发学生在美丽的田野里,你还能做什么,仿照句式来说,孩子们由于还没有进入那个游戏劳动场里,说的不够生动,进行句子训练应该是自然而然的生成,而不是硬凭空想象。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优秀7
一、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
课文的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在作者的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和快乐。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体会一些词句的表达效果;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既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二、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三、教学建议
1.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样的课文是略读课文和怎样学习略读课文,使学生明确这一类课文的学习要求,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
以下教学步骤供参考。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读准字音;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这是一个统领全文内容的问题。槐乡的孩子是可爱的。可爱之处有以下几点:
(1)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不伸手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
(2)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
(3)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这从对他们唱着快乐的歌,满载而归,从对他们带着甜密的微笑进人梦乡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来。课文中有关孩子们的。劳动场面,写得欢快、轻松、活泼,一点不给人以辛苦、劳累的压抑之感,也说明了孩子们的以苦为乐。
2.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尽量放手,多给学生朗读、思考、质疑、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无论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是对语言体会和品味,都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尽量由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和结论。
3.学完本篇课文后,可组织学生说说自己在课余时间所从事过的劳动,比如参加公益劳动,在家里帮助家长做家务。先想一想准备说哪方面的内容,想好以后,再说说自己劳动的经过和感受。
四、参考资料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蕾可以制作黄色染料。花、果以及根上的皮都人中药。
槐米:槐树的花蕾称槐花或槐米。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优秀】相关文章:
(优秀)《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07-05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03-25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11-19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优选】07-11
(必备)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07-10
【热门】《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07-10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必备]07-05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精品]07-05
语文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