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与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内容分析:
离子是初中化学课程中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为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一扇窗口;使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一个大体轮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原于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于结构的表示方法;
(3)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重点:离子的形成。
难点: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复习回顾,课前热身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活动1: [讨论]核外电子的运动是否如同学们所画的?
[归纳]核外电子运动是否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
[提示]核外电子运动经常出现的区域叫电子层。
[设问]核外所有电子是杏都经常出现在同一区域?
[点拨]核外电子就像人一样,小时候完全靠父母,随着年龄,对父母的依
赖程度小。那么电子由于能量各不
不同,所以其运动的区域离核有远有近。
活动2:
[体验]核外电子在不同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归纳]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
层排布。
[提示]1.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2.离核最远,能量最高的电子层叫最外层。
[明确]各原子的最外层可能不相同。
活动3 [ 提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表现如何?
[归纳]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设问]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
[交流]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个。
活动4:试着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再投影1—20号元素原
子结构示意图
二、离子的形成
[设问]原子得失电子的结果是怎样的?
[课件演示]动画:氯化钠的形成
[归纳]1.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两种。
2.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离子也可构成物质。活动5:[投影]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讨论]如何表示离子?
[归纳]离子符号的书写:
先写元素或原子团符号,然后在符号右上方先标电荷数值(数值为“1”时省略),后标“+”“-”号。
[提问]2Mg2+中数字“2”表示何意义?
[归纳]元素符号右上方的数字:一个离子带的电荷数。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离子的个数
[议一议]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小结]1.不同点:
①原子结构一般不稳定(稀有气体除外);而离子结构稳定。
②原子不显电性,离子带电。
[拓展]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原子; ③ 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阳离子; 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阴离子。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变,离子可能变。
[点拨]带电的原子团这类离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变。
④ 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
2.相同点(联系):
都能构成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活动6:
[想一想]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物质间的关系。
[归纳]
[明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
[小结]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教学反思
本课题是在学习原子结构和元素概念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过程。本课题难点比较集中,有微观表征: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子的形成;有化学用语: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也有把宏观与微观架起桥梁的知识: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这些内容是引领学生把学习注意力由宏观世界转到微观研究的重要过渡,为学生探求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了一个微观领域的窗口,是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和向往,是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兴趣的一个很好的素材。但是学生掌握起来教难,所以要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把握好微观教学的“度”不要任意拔高。
【教学设计与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反思10-12
彩球设计的教学反思04-04
《提袋的设计》教学反思04-04
《太阳》教学设计及反思04-06
争吵教学设计及反思03-24
松鼠教学设计与反思03-24
欣赏与设计教学反思03-31
提袋的设计教学反思04-04
头饰设计教学反思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