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
《分数与整数相乘》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教学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11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设计意图:由生活中的问题情景引发计算需求,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迁移、类推、自主探索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根据这一思路我设计了4个教学环节:一情境导入,理解意义、二自主探究,明白算理、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四课堂总结,延伸课外。本节课,我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有以下三点:
1、重视创设情境,理解意义。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本课我创设了同学为迎接国庆节做绸花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求三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和乘法列式。这样处理,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把整数乘法的意义推广到分数中来,即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又可以启发学生用加法算出3/ 10×3的结果。
2、重视直观教学,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学习数学导入新课时,我主要采用,引导学生涂色表示3个3/10米,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求3个3/10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再借助所列的加法算式初步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并为引导学生探索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知识结构上的铺垫。
3、尝试计算。自主探究新知,理解算理。借助同分母分数加法,自主探索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由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转化成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因此,例1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着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思考过程。
4、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多样性,激励性,生活性。在本环节学生的技能得到了巩固和提升,特别是两个常见的改错题引发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计算方法,已达到算法的自主优化。
存在不足:
1、涂色表示3个3/10米处,由于学生速度慢费时较多;在学生探究3/10×3的算理时的引导还不够简约有效,使本课有前松后紧之弊。
2、对学生约分的格式和规范方面的要求不够,不利于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真的是件憾事,细细反思起来,总有需要改进的东西。今后,我一定要注意这些小细节,争取把课上得更好。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2
今天下午,在六三班借班上课。由于对学生不了解,加上是下午学生都比较疲倦,因此不是太适合新授课教学。为此我在课前先和学生活动,给学生放映大话李白,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给学生展示了20多张搞怪图片,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啦,学生也不瞌睡啦,又和我拉近了关系。
从课堂教学情况来看,本节课完成了两个教学目标:
1.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和百分数的意义(教学重点),
2.百分数的读写。没有完成预设的难点,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和联系,也没有进行有效的练习。
我从一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教学时间分配
课堂教学中我对课堂的把握还是不太够准确,课堂时间分配上出入比较大,如在教学比一比这一环节的时候,设计时间16分钟而在实际教学当中,用时高达30分钟,超时将近14分钟,这样就造成后面教学分数与百分数的比较、练习、游戏活动无法正常完成。
原因我认为有3:
1、可能我对课本的知识理解有偏差,没有从根本理解教材的意图,从而加深了教学的难度。学生在理解分数的意义时,怎样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这个分数又表示什么,说了一遍又一遍,还让同桌互说,其实在这里孩子已经理解的比较透彻,没有必要一直再重复这样的说辞,这样无形当中就托长了教学的时间。
2、课堂教学当中我语速较慢。可能源于课前我比较紧张,因此在上课之前,心里暗示自己:“课堂教学要慢,慢下来就不会出错”。也许是由于我的这个念头,课堂上自己也很在意自己的`语速和心态,这样也就影响了学生的思维速度和语言速度,经过我和孩子的共同努力,课堂进程很长缓慢。
3、课堂中废话较多。如试验的种子,发芽情况不好,发芽率较低,我就废话说:“你会选择哪种种子”,学生说:“会选择2号”,我说:“我那种也不选,这样的种子发芽的情况太低,种下这样的种子,来年的收成肯定不高”。在这里学生已经体会到分数的意义了,已经达到了本环节的教学目标,而我非得说这样的一句废话。其实在本节课上像这样的废话还有,就不一一罗列了。
二、针对课堂小意外的一点想法
从本节课来看,我在课堂教学当中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还很欠缺。比如开始出示完队员的基本情况时,我就发问:“谁能说说哪位队员能代表大家去参加罚点球,有一个学生直接说:“我要选择7号队员,因为7号的命中率是90%”。课前我也预料到这样的情况可能会出现,但是没有预料到这么早就会出现。当时我说:“你真聪明,已经用我们今天要学的知识解决这个题目啦”。然后就让这个学生坐下啦,也就没有在理会这个学生,就回到了自己设计的课堂教学当中。课后经过同组老师的点拨,也认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可以抓住这个点,让这个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可能会说出,通过比较每名队员罚进球的个数占罚球总数几分之几,再通分比较他们的大小,这时候学生会发现分数的分母都是100,这样就可以写成百分数。
还有就是在学生说二号试验种子发芽率比较高时,我没有理会学生的发言,而是说学生回答的太快,可能不准确,就让学生再思考为理由让学生分组讨论。如果我能进一步去追问学生,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说不定真的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课堂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出现了超前的答案,就以为这是影响老师的教学,其实不然,只要学生有回答就证明学生已经在思考,可以让雪深充分的展示他的想法,或者就顺着孩子的想法继续发问,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说在课堂上要认真对待学生的买一次回答,不要对学生的回答置之不理,说不定你这样的1次数,以后兴许就再也看不到这位学生的发言,因为你打击了他的积极性。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3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以及约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所学内容属于分数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百分数的重要基础。所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切实让学生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掌握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六年级共有24名学生,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能力也还有待加强;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喜欢动手操作,但思想不易长时间集中;有30%的同学基础相对薄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推导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学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整数的简便计算方法(先约分后相乘)。
教学难点:分数乘分数或分数乘整数先约分再相乘的书写格式。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4
为了能突破难点,让学生建立起这类问题解题策略的模型,并能正确解决问题,我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读懂文字—会画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解决问题。
由于这类应用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用题的逆解题。因此,有以下几点需注意:
1.学生对找单位“1”的量基本掌握,但抓住重点句说出数量关系不够熟练。
2.多数学生对线段图不理解,画不出来。
3.要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准确抓住数量的等量关系。
当教学例4后,有的'学生对我说,她分不清到底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解决。为了帮助学生分清乘法问题和除法问题,我决定加强训练学生找等量关系。为了提高学生解题准确率,我引导学生总结做题的步骤,平时要按照解题步骤去做题。步骤如下:1、读题,找出题中有哪些量;2、哪个量是单位“1”?;3、最关键的句子是哪句?4、根据关键句子画出线段图得出等量关系。5、单位“1”是已知的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列式计算;单位“1”是未知的,就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把单位“1”设为x,列方程解或用除法。
因本班学生的接受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这类问题掌握得很好,解题能力比较强,能正确的画出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并正确解答。可还有好多个学生无法正确解题,只有加强辅导了。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5
本周五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体是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重、难点是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主要是圆周率的理解及其推导。这节课学生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促进他们的学习方法的养成,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分工,学会分享。
本节课我尽量采取情境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乐学、易学、好学的课堂氛围;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鼓励他们积极的参与其中,自主学习,作为课堂上真正的学习主人;尽量授之于学习方法,让他们在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不断的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变的会写、会做、会思考;正确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表现,调动学生于一个较高的学习状态中;采用猜测、合作探究、观察发现,总结公式,巩固应用等基本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相关知识,以达到预期的课堂目标;进行中国古代数学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学习热情。
课后我感觉不够理想:
1、动手操作,学生准备的`学具不够实物化,对探究的兴趣不够高。
2、语速过快,听课者很难听明白。
3、不能很好的设计最细化的问题,问题较为粗略,不够清晰明白,学生答题有理解上的困难。
4、提出猜想不够全面,设计的内容有点过多
5、没有更多的流畅的教学语言,不够简洁。我会尽可能的克服这些缺点,不断充实自己,精心设计每一个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6
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理解扇形概念知道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大小。
我对本节课作如下反思
1、本课内容简单比较好理解,属于概念教学, 我设置的自探提示是让学生直接看书,并总结出什么是弧,什么是圆心角以及什么是扇形。但是在课堂上的效果以及学生的感兴趣程度中看出我这么设置自探提示其实并不适合,应该换一种方式,让学生独自探索并总结出什么是弧、圆心角、扇形。这样让学生独自经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印象会更加深刻。
2、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应该采用画一画、剪一剪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在一些课堂中,尤其是数学课堂,必要的'数学活动是能够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3、在讲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大小的关系时,我只是让学生在黑板的圆形里画一个不同的扇形,只对这两个扇形进行比较,不能将这一部分知识演绎的特别充分。我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教具,或者拿一把折扇,边演示边讲解在同一圆内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圆心角越小扇形越小。我想效果会更好。
4、在讲解弧的定义时,我应该强调在圆上两点间的曲线叫做弧,而不是圆上两点间的距离,如果是距离就成了两点之间的线段了,就不是弧了。
总之,这节课过后,我深深体会到了数学课上,教师的语言必须要严谨,否则会让学生产生误解,对知识掌握的就不会很牢固。本节课的不足还有很多,说明我的数学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会继续努力的。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7
《折扣》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知识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大多数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新闻媒体、交往、购物等多少都有所接触、了解。但学生的这种认识还只是凭借生活经验产生的感性认识。如打折,学生都能想到是便宜了,比原价少了,但问其所以然,能解释清楚的并不多。所以对折扣知识概念学生并未真正理解。另外,学生很少会将这种生活中的商业折扣与数学、与课本上的百分数数学知识相联系,欠缺知识间沟通互化的意识。所以,需要教师规范、指导形成系统的概念,联系生活实践来展开教学。但是在农村生活中,打折的现象比城市少见一些。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尽量考虑到我们农村学生的现状。
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所以我在新课导入时,就由学生们经常接触到的自行车为切入点,农村的学生很多都是骑自行车上学的,对自行车学生们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就创设了为女儿买自行车的情境。通过猜测我买的自行车多少钱,与原价对比,从而引出了打折。然后再进一步探究,打折究竟是怎么回事,并用所了解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好的数学问题,是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学中我适时地结合生活情境,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正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如在发现问题环节,在学生掌握发现折数与百分比的相互关系的前提下,分层提出了“原价相同折率不同、原价不同折率也不同、原价不同折率相同”等一系列问题,使学生不断解折率表示的是现价与原价的关系这一核心内容。
2、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情景的设计贴近生活,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丰富学生的解题策略。如拓展提高环节,习题的设计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多种促销方式、不同的解决方案,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为学生创设了展示智慧、发挥潜能的空间。
3、突出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
事物往往包含两面性,促销的背后同时也包含着正常的商业竞争与虚假欺骗的两种情况,如请你策划环节,使学生在理解其实际意义的同时,学会多角度地分析问题。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8
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指教师的英语专业知识、信念、工作能力即教学技能等方面。教师专业发展意味着创新教学方法、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尤其重要的是加强教师对教学理念的深入理解和对教学实践的思考与探究,增强教学改革意识。面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繁重的教学任务,在教师进修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教师自主(teacher autonomy)研究已逐渐成为英语教育和师资培养的新课题。教师只有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现状和教学实践,不断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才能参与和促进教育改革,发展专业能力,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文章通过对贵州城乡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调查,了解他们对专业发展的需求和看法,分析其发展现状和探索专业发展途径,并通过反思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困难文章采取问卷调查和约谈相结合等方式,对来自贵州城乡的7O名中学英语教师作调查,以分析目前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和要求,从而探讨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调查结果显示: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负担重,业务提升机会少,在面对新课标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困难重重,如大班教学现状、教学任务繁重、课时量大、升学压力大、缺乏语言环境、教学资源不足、个人能力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具体来说,他们面临的困难主要有四个:一是时间问题。由于教师资源欠缺,所承担的繁重的教学任务几乎占据了所有时间。教学研究无法真正落实,即便是因为要短期进修学习,在此期间所耽误的课时,也得等教师回去后补上。二是教学研究问题。长期以来,外语教学研究一般都是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而作为课堂教学实际操作者的中学英语教师,虽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掌握着第一手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料,却由于缺少理论上的指导和研究手段上的训练而无法进行自主研究。即便是一些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英语教师,想推广他们的课堂实践,也因其教学论文既缺少反思性与构建性的论证分析,又缺少教学理论的验证性的思辨,论文普遍流于对教学过程的叙述,无法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很难产生广泛影响,不能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研究的主体,只能被动接受和实践他人的研究和发现。然而高校专家学者对中学的英语课堂教学进行调查和评估的研究,通常立足于从大学的观察角度去提出一些新的教学理论,这些教学理论不乏对中学英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有时也使老师感到这些理论过于高深并脱离课堂实际而无所适从。这种状况造成了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中学英语教学高耗低能。三是教学压力问题。有些教师觉得要教好英语很难,教材和教学方法变化快,新课标对教师业务要求越来越高,但中学教师很少有时间进修提高,缺乏运用英语交流的机会,进修学习费用短缺,专业水平得不到提高,专业发展困难重重,对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希望得到专家的帮助、解答,迫切需要在教学理念及课堂教学实施等方面得到帮助和指导。四是外部影响问题。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导致城乡学校工作环境的差异性,在那些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重视,教学书籍多、并具有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资源丰富的学校里,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愿望强烈并有机会学习了解和实施新的教学理念;但在很多农村乡镇中学特别是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师,由于教师及教学资源、设备匮乏,外语教学手段落后,教师疲于应付教学,根本谈不上专业发展,也无从谈起英语教学效果的显著提高。
而在教师发展途径困乏的状况下,作为教师职后主要学习途径的师资培训,要么由于教育经费短缺而无法实施,要么培训内容流于形式且不能结合教师教学的实际需求。此外,教师专业发展愿望是否强烈与对教师的激励制度有一定关系。在赏罚分明、收入与工作业绩挂钩的学校里,教师的专业发展愿望强烈,而赏罚不分明的学校则难以调动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性,教师对教学工作投入的精力不够,缺乏钻研精神。教师对专业发展愿望强烈与否,将对教师是否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水平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 教师自主研究
l、反思性教学是英语教师的修养之道教师自主是教师应具备适应教学需要的自我发展能力,是教师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境不断进行反思、发展和完善的动态过程。教师实现自主研究的方式主要是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teaching),也称反思性实践(reflective practice),指教师通过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深入思考和观察,凭借实际教学经验的优势,发现问题并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它有助于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日常工作中探索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并能促使自己不断自我改进、自我完善。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专业发展过程的内省式的自我研究,通过反思强化教学意识,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它强调教学是一种技能和方法,为教师提供对教学过程做出分析性和客观性反思的机会,是教师收集教学资料,审视教学观念、教学态度和教学实践,并把掌握的教学信息用作批评性反思的基础。目的是养成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促使自己不断提高英语教学。美国教育家杜威 强调教师要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并把自己对教学的观察上升为教学理论。英国学者Stenhouse与其同事在2O世纪7O年代提出了“教师一研究者”
的观点,认为只是将教师的教学作为研究的对象是不够的,教师需要自己来研究自己的教学,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从自身课堂实际出发,对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这是一种研究植根于学校、植根于课堂和学生的体验,教师通过教学日志、教学观摩、教学报告、查看和听取课堂录制的音像资料、与学生交流、问卷调查等一系列教学行动研究手段,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对自身的教学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反思并对自己教学的全过程进行评估,以促进自身职业素质的发展(Professionalization)为目的,最终实现不断改进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2、通过反思完善英语教师的教学观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和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不断反思完善教学观,是促进教学实践改变乃至教学改革实施的基本条件。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仍受中、高考为导向的应试教育制约,保留着知识、技能本位的`语言教学观念,缺乏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进行英语素质培养的新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观反映了教师对教师作用和学生角色的认识。在课堂上,许多教师往往关注自己的“教”,不太关注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让学生参与探讨问题的机会很少,与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训练少,给学生实践和思维的空间少。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以自己为中心,以讲授为主。当然,也有教师会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课堂教学,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多数教师虽然清楚课改意义重大,但在升学率的重压下,不愿尝试改革。多数教师用的是灌输式教学,少数教师使用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但一般仅用于公开课,使用频率都不是很高,大部分教师一直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到交际法,英语教学理论不断发展,教学流派各有特色,但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适用于所有学生。因为学生在学习动机、认知风格、思维能力和方法等各个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只能熟练掌握英语教育和测试的有关理论,不断提高教师自主能力,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其中,二语习得理论汇集了多门语言教育的理论和学科知识,为英语教师进行专业研究提供了比较清晰的理论框架。二语习得理论中,英语教育不仅是灌输语言知识、操练语言技能,还包括认知、情感等在内的全人教育。故英语教师只有学习和借鉴二语习得研究成果,认真研究英语学习规律,研究学生的不同情况,才能准确评估学生的长处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3、通过反思培养英语教师自主能力教师的自主能力包括英语语言能力和教学能力两个方面。语言能力主要指英语语言知识、理论和技巧等。教学能力是指把理论运用于实践,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并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正确评估等。可见,成功的自主型英语教师应当具备系统的英语知识,熟练掌握英语, 口语表达准确流利,教师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可理解和有意义语言输入,也为学生学习英语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教师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能力,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保障。但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一方面西部地区中学英语教师在职进修学习的机会非常少,另一方面,在我国英语师资教育中,大学里的课程设置缺少研究型的培养模式,造成教师研究能力先天不足,他们虽然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观念都有待更新和提高,教师缺少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的能力,这对形成教师自主,并进而促进学习者自主非常不利。而许多研究者认为不问断的自我导向式的教师一学习(teacher-learning)经历对教师自主能力的发展是十分重要。因此,大力提倡通过反思性教学一教师自主研究,对培养教师自主能力、专业发展及提高英语教学都意义重大。新课标明确要注重对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的培养,提倡任务型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和跨文化意识等教学理念,对英语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如何面对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学得主动有效,还得靠教师根据自己的课堂实际进行反思。教师若不顾自己学生的实际,照搬照抄别人的做法,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若不学习掌握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学习策略,就难以高质量地施教,教师若不懂如何反恩自己的教学行为,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素质决定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只有通过反思性教学一教师自主研究,才能成为有思想、能分析、具有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能解决问题的合格教师。
结语综合上述,英语教师如果教学理念滞后、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欠缺,语言教学理论素养不高,缺乏自我反思和教育研究的意识与自我发展能力,将严重制约教师专业发展。为改变上述这种状况,需要中学英语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不断的培训进修等手段提高理论业务水平,使之能把自己对教学的观察上升为教学理论,走以研促教、以研促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通过自主研究,实现自主发展。因此,要提高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应从内部因素和外部保障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学校管理部门要树立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意识,转变观念,提倡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积极探索和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师培训,关注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拓宽教师进修培训渠道,优化管理,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保障机制,为教师获得持续专业发展提供条件。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可以更充分地意识到——教师自主研究仍然是目前状况下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9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基础上,在学习了圆的初步认识,知道圆心、半径、直径及圆的特性的基础上,进而学习圆的周长的。
本课的重点是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主要是圆周率的理解及其推导。
本节课学生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促进他们的学习方法的养成,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其主要为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分工,学会分享。
本节课我尽量采取情境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乐学、易学、好学的课堂氛围;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鼓励他们积极的参与其中,自主学习,作为课堂上真正的学习主人;尽量授之于学习方法,让他们在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不断的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变的会写、会做、会思考;正确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表现,调动学生于一个较高的学习状态中;采用小结、应用等基本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相关知识,以达到预期的课堂目标;进行中国古代数学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学习热情。
本节课灵活性较强,希望看到学生的不同闪光点,看到他们的创新火花,看到他们快乐学习的笑脸。
本着这样的教学设计与意图来完成小学高年级《圆的周长》这节课的教学工作,课后,感觉——一个字“差”,三个字“真的差”。
一差: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第一次带着话筒上课,我与它的配合太不默契了。低头声大,抬头声小,占据了我的一些大脑空间;我的教学设计与多媒体联系密切,因为键盘鼠标放置在一个角落,每次使用得提前占用一些时间,教学环节不流畅;学生与听课教师的层面不能一眼看到,使我不能及时观察到教师的表情,不能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二差:不能很好的与学生进行配合。陌生的学生,尽管短暂的了解,但是还是知之甚少。就拿这个来说吧:看大屏幕,自读小故事。学生却大声齐读开来,一个可以由学生自己感悟的知识,自读就可以了,听到学生的声音,我又不好意思打断他们,只能任由他们读下去。
三差:不能很好的设计最细化的问题。问题较为粗略,学生答题有理解上的困难。回答很是不积极。这是我这节课的失败的关键所在。
四差:学生的活动交流自主合作学习没有很好的体现。尽管我用了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去合作交流,最终得到本课的重点知识,但经过学生的活动,为了节省时间,我代替他们把活动的结果利用计算机这一媒体展示出来,我想,这是错的。不过,孩子们真的,没有发现,我的设计只能落空。最后不得不自已代替学生得出新学的知识。
五差:自己多年的山村教学,已经把自己的语言,神态包裹的严严实实。没有更多的流畅的教学语言,没有激励的话语。自己的言行,会犯下些许的小错误。
不想再多说什么,只想默默的思考。为什么自己的精心设计却没有在学生身上闪现?还是因为自己的设计根本不够精心?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0
《比的应用》这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分和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延伸。本节课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能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比分配问题具有典型的特征,理解并掌握这种特征,能正确、灵活地解决此类实际问题是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目标,因此我将其列为教学重点。而把什么数量按什么比进行分配,则往往是很大一部分学生感觉比较困难的,因此将正确分析数量关系作为本堂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借助多媒体,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并利用不同层次的练习进行巩固推进。
课后,我细细回忆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细节,对每个环节做了反思
1、引入环节以学生生活中较熟悉的一个平均分的问题引入,然后导入一个相类似的问题,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学习。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意识到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活生生的原型,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2、能利用分数乘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但是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很可能因为不理解例题的算式中出现的分数而感到迷惑,因此我在自学指导中专门提出与之有关的问题算式中的3/5、2/5从哪里来?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的思考。自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都带着问题边看书,边思考,通过自学掌握了知识重点。
3、在检测环节,我出示了两道与例题解题思路完全一致的检测题,考察学生是否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其中,第一道题的解答以填空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使用分数乘法的方法解决。第二道题则要求学生在理解了第一道题的解法后完成。这两道题请学生上台板演,并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每一步算式的意义。这样就发现了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后教提供了依据。
4、后教环节,我总结了学生在检测环节存在的问题,通过放映PPT动画,以自学内容中的分橘子为例,带同学们一起整理了解决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步骤。这让学生更加明确了在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时的解题思路和步骤,并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单一的通过模仿例题去解决问题。
5、当堂训练环节,我设计了三个层次不同的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这样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检验了本堂课的学习效果,又将知识进行了拓展,提高了当堂训练的有效性,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本节课中,我把重点放在自学后的检测环节,让学生通过板演和口述解题思路的方式学习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并与同学们一起在一问一答、讨论和交流中共同总结出用分数乘法和除法解决按比分配的方法。与此同时,因为检测环节用时较多,没能在当堂训练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没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常态化,合理分配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让学生学得更好,让教学更有效!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1
为了更好到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分数除法应用题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因而在设计时,我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转化,使学生了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征,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通过迁移、类推、分析、比较,找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及解题规律。
一、关注过程,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
教学中,为让学生认识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时,我故意不作任何说明,让学生发现问题,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在教学中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以往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效率并不高,是因为大多数时间我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自己省心、学生省力,往往避重就轻,草草带过,舍不得把时间用在过程中,总是急不可待,直奔知识的技能目标,究其根由,在于教师的课堂行为,我缺乏必要的耐心。或者把学生本来已经理解的地方,仍做不必要的分析;或者把学生当作学者,对本来不可理解的,仍做深入的、细碎的剖析,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因此在今年整体的教学中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尤其在本节课上我把分数除法应用题与引入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省去了许多烦琐的分析和讲解。教师在教学中准确把握自己的地位。教师真正把自己当成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激励者和课堂生活的导演,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生本主义教育思想。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数学课程标准》中,“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的目标,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得到发展。
二、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我通过鼓励学生尽量找出其它方法,让学生从多角度去考虑,这样做拓展了学生思维,引导了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分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在充分的感知、体验的基础上比较分析,水到渠成的完成求“1”的量用方程做或算术法做,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揭示新知识的本质属性。
四、不仅巩固知识,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起到不同的教学作用,又能为归纳求“1”的量的应用题的方法奠定基础。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2
面对今年的班级,作业批改是个问题,一直来,我喜欢面批,特别是对学困生,我觉得面批他们的作业对他们会有更大的帮助,因为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
首先是接受能力差,他们往往反应慢,比同龄同学慢半拍甚至更多;其次,学习不用心,注意力集中不了,总是分神,如果课堂上趣味性的东西多,他又会“跑出”课堂更加收不拢心;再则,确实由于他对学习提不起精神,就是对读书“感冒”,再怎么弄都是心神疲惫;最后,还有可能是教师本身的素质,不能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从而导致学习每况愈下。当然,最后一种的原因对小学生来说,发生的比例不大,毕竟儿童还是单纯的。针对学困生多的现状,我觉得我有必要对每一个学生的作业进行面批,我想,近几年自己的数学教学效果还说得过去的原因可能要归结在这上面。
进入六年级了,开学至今已近一个月,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教学也已经结束。但这块内容让我上得头疼,心烦。在课堂上,我很明确得按照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找准标准量——找出关键句——写出对应分率——用对应量=标准量×对应分率来解答。可是学生就是找不准分率,特别是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同时出现时,他们就弄不明白分率究竟是多少。我也知道分数应用题是个难点,一方面整数过度到分数,受整数的'影响,学生适应度不够;其次,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计算刚开始,学生对把分数计算的结果化成最简的把握还是难点,不易掌握。
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从他们的表情上马上可以读出。在高质量的教学任务的要求下,我觉得对知识的强化训练还是必须的,而且一定要到位,所以这块知识点我是在有限的时间里,题量不多,要求以质量为主,我边巡视边指导,然后学生做完我及时面批,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再则大纲也要求,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除了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对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都有积极的意义上,我也有跨度地做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对比性练习,因为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分数除法应用题是由分数乘法应用题演变而来的,两者紧密联系易于混淆。而在教学时适当地进行对比训练,使学生在对比中求新、求异、求同、求实;这样学生在多变中思辨、纠错、探讨、沟通,以达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收到事半功倍的良效。另外,在对学困生的辅导中,用直观的线段图进行分析,通过多变沟通联系,如补条件,补问题等的形式进行补充,这样也能提高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分数乘法应用题及分数除法应用题是这学期的难点,“温过而知新”,相信反复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磨练”,学生还是能进步的。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3
1、如何使用好教材,使之发挥其特长和优势,是我们应该认真反思的问题,比的化简教学反思。
教材中虽没有提及分数比的形式,但是在一个化简比的例题中出现了分数比,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时要渗透分数比的知识,并注意强调分数比在读法上的不同。
2、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对化简比与求比值区分不清。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在备课时要预设问题,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让学生去发现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这样学生对化简比和求比值就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3、什么是最简整数比?化简比有什么标准?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同学,教材中也没有明确化简比的要求,我以为在教学时,我们应该把这个知识点明确出来,让学生明白:当比的前项和后项为互质数时,这个比植是最简整数比,
4、在教学中发现当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小数位不一样时,学生使用商不变性质就比较容易出错。如:0.6∶0.05在这方面老师要多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并多举这方面的例子让学生加以巩固。
5、比的化简这一内容,教材里是跟比的基本性质一起教学的`,但学生知道了比的基本性质,却不知道如何运用它来化简,还和求比值混淆在一起,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把比的化简单作一块内容来进行教学。因为比的化简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所以我先通过复习这部分知识有利于新课的认知。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比的化简的方法基础上让学生练习三种不同情况的化简比,加深学生对比的化简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根据思考题中的个问题展开,让学生逐一说一说,任务明确、思路清晰,学生忙而有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经过这节课的专项训练,从学生作业来看,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运用和化成最简整数比,掌握得比较好。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4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这节课可以说是百分数这部分知识学习的敲门课。百分数作为一种特殊的分数,它的含义有别于分数的意义。而且它在实际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基础。
根据以前的教学经验,我感凡是每一单元的意义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意义理解好了,就为后在的学习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一节课我备得很用心,广泛借鉴网上优秀的教学设计,再结合自己对教材的解读,按步设计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从生活出发,认识百分数。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课前,我让学生广泛收集了关于身边豆类有百分数的物品。课堂伊始,就让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物品,及时评价找得多的同学,以达到激励的目的。然后让学生围绕2个问题:(1)你手中物品的百分数怎样读?你能说出它表示什么吗?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汇报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发言,提出了回答问题的模式:先说手中的物品是什么?再读出物品中的百分数,最后说说这个百分数表示什么?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生汇报时,我随机板书这些百分数。并且注意抓住学生汇报中的关键点:沙琪玛能量值是2145千焦/每100克;营养素为26%,一袋少琪玛的'质量是160克,而每100克的沙琪玛中含有能量2145千焦,每100克沙琪玛中能量产生的营养素占营养素总量的26/100。这一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不仅走出了能量占这袋小食品总营养素的26/100的误解。而且为进一步揭示百分数的含义,做了良好地引导。
通过多个实例的汇报,我还不忘结合教材上给出的实例,让学生再一次以文本为载体,加深认识百分数。顺理成章地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揭示百分数的含义: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相机教学黑板上的百分数的读法,规范写法,特别强调百分号%的书写。如上教学,我不仅让学生清晰地主识了百分数,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而且让学业生体会到了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但我有一个问题没有给学生交待得更清晰,这是在我第二堂课想到后给学生补充上去的,那就是:既然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就应该给学生点出:百分数体现了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只不过这个比的后项是一个固定的数100,写在了带有百分号的形式。
二、从实例拓展,加深理解
了使学生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百分数的含义,并且体会百分数易于比较,广泛应用的好处。我增加了一个教学内容,即:一场篮球比赛,王治郅投中9球;易建联投中11球;姚明投中了12球。问谁的准确率高?问题一出,很多学生脱口而出说:姚明投了100个球,才中了11个球,就说明王治郅投得准。这一节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们意识到:要判断出准确率的高低,必须得知道两个条件,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当我补充完条件,学生开始思考___写出分数(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通分---- 比较----转化成百分数。通过题中分数与百分数的对比,学生发现了百分数的优越性。通过通分得到46/100,44/100,40/100,此刻渗透了分数转化成百分数的简单方法。另外,在最后一步也揭示了命中率的概念,一举多得。最后,通过两个小问题的提出:一个神秘手,命中率为100%,能不能说明他是高的,投篮准?和陈天华和姚明的命中率都是40%能不能说明他俩投中的球数同样多?开拓了学生思维,深刻地认识了百分数。课的最后,我们观察:黑板上出示的所有百分数,使学生知道了百分数有大于100%,也有小于100%,等于100%。百分号前面有整数的,也有小数。课上得很顺利,知识交待很清晰。也注重了学生思维启迪,教学效果良好。
后来,我进一步了解百分数时,又发现:对百分数的产生和扩展得还不够。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5
这一节课的教学,我的成功之处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数据并制成的相应的统计图表,收集有关能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的生活问题等,并在全班中交流,使学生自我复习了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与百分数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课中顺利地进入新知的学习。
二、让学生在丰富且熟悉的生活问题中,复习条形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到用统计图来整理数据、说明问题的优越性;复习百分数意义、算出校园各部分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初步认识到用条形统计图和用扇形统计图表达时所需的数据不同等;都为学生下面进一步学习做好知识点的准备。
三、让学生从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校园各部分面积分布情况转到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校园各部分面积分布情况,并要求学生说说从这幅扇形统计图中获得什么信息,这样便使学生认识到根据需要,相同的生活数据问题,不仅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也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对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有了初步的感知。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学生积极发言的程度,还是有待提高。有的学生表现得比较自信,有的学生表现得比较胆怯,不敢发言,怕说的不到位。以后再这方面我会更加注意培养学生,让高效课堂真正落到实处。
课堂启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用自己的亲和力与学生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利用教师提供的丰富的生活事例,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分析,与他人的合作、交流、探索中,发现规律、自主构建、获取知识并初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为自己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1-2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04-01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05-24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04-04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5篇04-18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5篇)04-18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面积》教学反思04-14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面积》教学反思04-14
数学上册《分数基本性质》教学反思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