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21 10:01:0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反思1

  在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物态变化》教学中,除了正常的教学内容如:温度的定义、单位、测量方法;物态变化的六种形式和相关知识及应用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常会问到和这章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华氏温度的规定?它和摄氏温度有什么关系?冰箱中提到的R134a是什么?冰雹是怎么形成的?阴霾天气指的是什么天气?这些问题如教师事先不搞清,就可能被学生问倒。下面就这几个问题做简单的解答:

  1、华氏温度的规定: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32度,水沸腾的温度规定为212度,中间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为1度,用符号F表示。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的换算关系为:F=9/5C+32或C=(F-32)5/9,其中F表示华氏温度,C表示摄氏温度。华氏温度在欧洲的有些国家仍在使用,如果他们预报今天气温为95度,你千万不要惊奇,它说的是华氏温度,利用C=(F-32)5/9变为摄氏温度是35℃。

  2、R134a的化学名称叫四氟乙烷,分子式为CH2FCF3。R134a的热力和物理性质以及其低毒性,使之成为非常有效性和安全的替代品,成为新一代的环保制冷剂,广泛应用于各种制冷设备中。它的广泛应用防止了氟立昂对大气臭氧层破坏,减缓了地球温室效应的发展。

  3、我们知道天上的云是由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和凝华成的小冰晶组成的。夏天气温剧烈变化时,高空会有冷气团,空中悬浮的小冰晶和小水滴在其作用下就会凝聚成小冰块,有的过大,在下落过程中不能完全熔化,就形成了冰雹.如果空气又暧又湿,有足够的水分,加上旺盛的对流状态,就有可能产生冰雹。

  4、气象上现在经常预报的阴霾天气,是指地面气层中大量的尘埃、烟粒、盐粉等杂质浮游在空中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在大气环流相对稳定时期,近地空气流动很小,大气会形成上暧下冷,加上近地层空气湿度大及各种污染物的堆积。阴霾天气的出现,说明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由于阴霾天气可使能见度下降(小于1000米),所以一般情况下容易把它和雾混为一谈。

  俗话说,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一定要有一桶水。现在在各种资讯非常发达的今天,学生会从各种渠道获得大量新知识和信息,当他们不懂时,就会想到问老师,如果我们教师经常不能解答,那是很难说过去的,也是很没面子的。所以在新的形式下,我们教师也一定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更好为学生服务。现在应该说: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一定要有一缸水。

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反思2

  《家庭电路》一节主要讲述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其中,重点是试电笔的使用及开关、插座的接法。我在讲授本节内容时紧紧抓住这个重点来开展我的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首先,通过播放触电的视频,使学生明白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体现物理的课程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引入新课课题。

  其次,通过让学生知道触电是因为碰了火线,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找出火线,并让学生上台找出火线。这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动手,去体验物理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胆量。

  再次,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保险丝要接在火线上,而且只能接在火线上,教师从旁指导,并用接在零线上的图进行对比,方便学生认识比较,在学习三孔插座中间的孔接地时,用了实物图进行分析,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的思想。

  总体而言,本堂课是在充分理解新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基础上设计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练习的设计,也充分抓住了中考的考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得学生明白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进而会利用这些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同时能利用这个知识来规避危险。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虽然课前有较充足的准备,也很仔细的考虑了各个环节。但是,上完课发现有的地方还是可以做得更好的,比如,教学过程中语言还是过于平淡,没有抑扬顿挫,还得加强训练。在让学生动手的环节中,还可以让更加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语言方面可以更加精炼,课堂气氛可以进一步的调动,这些地方略有遗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多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反思3

  成功之处: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物质,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我的解决方法是:将一个小磁针放在讲桌上,稳定后白色一端指南,红色一端指北。拿一块磁铁,将磁铁的S极靠近小磁针白色一端,小磁针指向发生变化。得出磁场的概念——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我们把它叫做磁场。磁感线本身是不存在的,为了分析看不到的磁场用磁感线这一概念描述,而画出的。强调磁感线是人们为形象表示磁场而假定的一组曲线,其实并不存在。在教学时我采用了磁场演示器,即用一些小铁屑洒在磁场周围,能形象地显示磁场分布,非常明显,另外我还采用了此处分布演示仪,它呈立体分布,效果非常好。

  不足之处:学生对地磁场的`理解不太好,应加强对地磁场的教学。

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反思4

  这节课应该说是初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一节,是概念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一节课。《质量和密度》这一章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章,而第一节有事关键所在,这一章里学生要掌握的内容和技能很多,主要有以几个知识点:

  学生在这一章里要掌握和理解质量和密度的概念,要学会正确的使用天平和量筒(量杯)这两种仪器测密度的原理和方法,要能比较灵活地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本章内容概念建立、实验技能和定量的计算较多的一节,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

  所以在这一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很好的驾驭本节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真正掌握、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全面提高认知能力、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传授本章知识的教学活动中,首先要从生活入手,利用浅显的实验演示来展示新知识,从而使学生真正懂得质量和密度的概念,掌握用天平、量筒测密度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在教给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解决问题时,教师更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渗透物理思想、物理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针对以上特点我在教学设计上对本章复习采用了一节新课两节跟踪复习与巩固的教学思路。第一课时新授,第二课时复习基础知识,主要让学生识记并理解相关的定义、公式、单位;理解相关的物理量;理解测密度所用的仪器、方法、原理等。第三课时重点训练密度的相关测量,以及进行适当的拓展,补充“溢杯法” 的相关知识以及密度的有关计算,并进行分类总结。

  课后,我回顾了一下,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应该做到。第一:在上课特别是复习课时应该抓住重点、难点;寻找突破点。在学生自主互动和思维方面有些不足。其次,在上课开始就给学生明确的复习目标,让学生明白这节课应该复习什么;应该掌握什么;怎样做。后由学生讨论自学,然后课堂训练与教师指导,然后当堂作业,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我认为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动起来,这样就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在这节课上我采用的教学模式有点单元化,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不是很好。不过我们这里这一级初三的学生基础较差,所以我在复习时非常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根据以前我上课的经

  验也是在上课时往往眼高手低,学生掌握的不够扎实。所以今年我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经过测试,我感觉效果比以前好了些。

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反思5

  在《凸透镜》这一节课中,在实验安排上我没有设计更完美。使实验过程有些拖拉,影响这节课后半部分关于凸透镜应用的时间安排,从而使凸透镜应用这一活动时间过短,有种没说够的感觉,令这节课留有小小的瑕疵。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好的利用四十分钟的`有效时间,对学生进行更多的能力培养与训练。

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反思6

  教学滑轮这一课的时候,我在课上发现许多的问题。我进行很长时间的思考,我想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下面的问题——多鼓励我的学生。学生的在活动研究的过程出现许多的问题,有很多的我没有预料的到的。比如象滑轮的轮槽穿线,使用测力计方法等。我想出现这些的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没有接触过,动手的能力不好。一开始学生出现这些问题是可以理解的,在这个的时候,老师应该多加的给予鼓励,这样学生就会有兴趣和信心的进行进行探究活动。但是我当时发现学生在我演示了一遍之后,还是没有学会方法,我非常的生气,进而训斥了几个学生。然而这一训斥的后果出现了,学生对于活动就比较的懒散了,没有兴趣进行操作及探究。

  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我应该注意自己的教学心态,在心态上进行磨练自己。从而更好的进行学习和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的积极的`兴趣。对于学生在活动和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予以谅解和鼓励,这才是比较正确的处理方式。教学和学习,就是学生在错误中,在失误中进行探究,进行学习知识和技能,进行积累经验,进行磨练学习心态,进行提高学习兴趣的。

  我想学生在学习中,一些简单问题和事项,他们不会操作或者是不知道,还是因为他们有个别的同学没有认真去听。因此我想在学习中,我要再引导学生进行听的方面进行想法设法的进行引导。

  八年级物理《滑轮》教学反思4

  本课将研究“滑轮”这一新的简单机械,通过教学,研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时是否改变用力的方向、是否省力两个特征。此课教学,同样应让同学分组动手操作,可将原来机械实验盒中的有关器材作为分组实验资料供同学使用。

  1、在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的实验中,一边挂着钩码当重物,一边挂上钩码当所用的力。有同学会认为定滑轮费力,因为要用三个钩码的力才干提起两个钩码的重物,教师应对此予以引导,可在两边各挂两个,重物在上,用力在下,说明使用均等的力,也能使重物坚持在一定位置上,从而使两边的力量达到均衡状态,说明定滑轮即不省力也不费力。(假如算上摩擦因素,那还是有些些费力的)

  2、在研究“动滑轮是否省力”的实验中,当重物只为一个钩码时,重物的重量最好也算上动滑轮的重量,尤其是那种铁质的动滑轮,不然会发生较大的实验误差而误导同学。在这个实验中,钩码数越多,直观认识中的省力效果越明显,甚至有同学在汇报时,能发现用了一个动滑轮后,一般能省上一半的力,予以肯定。

  3、此课实验,包括6、7课实验,均需要使用弹簧测力计,因此,教师课前应好好检查一下弹簧秤能否正常使用,不然将极大影响课堂同学实验活动的开展。我在课前准备弹簧秤时,发现20多个弹簧秤居然只有两三个能正常使用,其他的都因螺母松动而导致弹簧脱离,不得不一一拆开进行修复,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还好极早准备极早发现,不然上课时就只能做演示实验了。这次经历也提醒我,上课所需的资料应提前准备,并进行细致检查,以免误事。

  4、最后一个考虑“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即是对本课教学的总结,也是为下节课做的铺垫,不能走过场,应让同学在充沛讨论考虑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反思7

  课前思考:

上周接到学校共同体上课的通知,要上《透镜》这节课,当时的心情很是轻松的说…因为去年培训部的老师来学校视察时,我上的就是这节课,当时备了很久。之后又仔细的反思,现在回想起来,思路还是很清晰的。当我打开一年前的教案和课件时,欣喜冲昏了我的大脑,不知不觉中我的思路已经被这些资料囚禁了…于是周末两天的时间,我一直没有再做任何突破和创新!周日上午,我把成型了思路发给了我的两位师傅,感觉自己的任务完成了!

  中午的时候,聂老师对我的学案提出了问题!

  2.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会聚光束

  C.折射光束比原光束会聚一些D.一定是发散光束

  3、一束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 )。

  A,原来会聚的光发散 B,原来发散的光会聚

  C,原来发散的光变得更发散 D,原来会聚的光一定还会聚

  纵观我的教学设计,对此类问题的解答几乎没有,于是我开始设计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添加这一步的讲解。想了很久,我决定放弃原有的光学试验箱,改用白纸粘贴在黑板上,直接在黑板上演示。

  下面就是课堂效果:

  这样,把实验的空间变大了,并且可以直接在白纸上描绘出光线,非常直观,如下图。

  有了上图的作图痕迹,改变光源位置,使光线从焦点处射入。不仅引出了折射光路可逆,而且很自然的实现了焦点处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变成平行光这一知识点。现象很明显!凹透镜同凸透镜,图片就不呈现了。

  然后是学生的小试身手,自己练习画光路图,效果比用试验箱要好,因为每次实验之后都有痕迹,对于初学者来说,很方便他们照猫画虎。

  接下来就是针对上面2、3题的演示实验,由于视频还没有拿到,没有截图,我就用画板简单的画一下吧。

  黑色为放入透镜前的光线,让学生猜想,放入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是什么样的。学生由于受前面实验演示中特殊光线的影响,大部分认为折射光线会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当我将透镜放入之后,一片惊叹,红色为折射后光线。学生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会聚是这么回事啊…接下来改变光的方向,改换凹透镜,又展示了经凹透镜折射后光线不一定是散开的',也有可能是相交的…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会聚和发散都是相对于原光线而言的!

  在这里添加这么一个环节,用时3分钟,但是却省去了今后习题课上枯燥无味的长篇大论,很直接很生动的给学生感官的认识,认知效果和记忆效果都很好。

  最后一个环节是讨论透镜对光线作用的原理,按照袁老师的教学建议,我是这么引出的——其实,我们本节课研究的透镜,就两个三棱镜的组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结合透镜对光线作用的光路图,你们能否总结出透镜对光线作用的原理?(要求用小白板展示)

  这个环节,学生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想,五个小组全部完成了任务,学生很兴奋。只是我对小白板的使用有些生疏,抹杀了这个亮点!

  总体流程就是这样,下面我反思一下本节课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环节。

  不足:

  1.教具的组装问题,从图片可以看出,我自己搭配的器材比较简陋,而且激光笔和偏光刻接触不好,很容易就不亮了。

  2.今天天气非常好,太阳光很足很足,导致教师拉上窗帘关上灯还是很明亮,使得演示实验的光线变弱,没有昨天准备时那么清晰。这应该是备课时问题考虑不全面,以后我会注意。

  3.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还是有些乱,上课的时候有些紧张--、有待加强!!!

  改进:

  1.上面的演示实验其实可以放手给学生自己来做的,没人一组器材,自己在白纸上画光路图,印象会更深刻。积极性会更高!但是由于教具资源有限,做不到每组一套!

  2.小组合作的问题也很多

  a:各层次的组员没有全部发挥出各自的水平;

  b:组长过于强势,部分组员有旁观迹象,为参加活动;

  c:女生过于强势,对其他组员的一件置之不理,使其他组员弱化,没有达到合作的目的;

  d:小白板的使用有待加强,我比较生疏。

  对于小组合作,应在每一节课中进行调整,监督学生的合作情况,给予纠正!

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反思8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讲授法讲授法是物理教学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指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讲授法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在较少的时间内容纳较多的信息,因而教学效率高。另外,教师的讲授具有解释、分析和论证的功能,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不仅传授新课,在其他课型中也广为使用。

  1、运用讲授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讲解法的基本要求:

  ①科学性;②逻辑性;③启发性;④突出重点;⑤简明生动;

  ⑥讲解要适当,并要与其它的教学方法有机地配合使用。

  2、谈话法谈话法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方式,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谈话法的基本方式是:教师按教学要求叙述有关事实;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对有关事实或问题进行分析;为提出的问题找出答案。由于谈话法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过程,因此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运用谈话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谈话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过难或过易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第二,谈话前要准备好谈话内容,提出的问题必须经过精心设计,使新旧知识有机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谈话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

  第四,教师应向全体同学提出问题,促使全体同学积极思考,同时谈话结束要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正确结论。谈话法的问题一定要有思考价值,那种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对、不对”,“要、不要”,“是、不是”等问题不宜作为谈话法的提问。

  3、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某些主要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讨论乃至辩论的教学方法。讨论法最大优点在于能活跃学生的思想,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问题的理解。通过讨论甚至辩论,达到明辨是非、深化认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运用讨论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选择好讨论题,这是指能否提好讨论法教学的一个关键。讨论的问题最要紧的是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趣味性:要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起思维上的冲突;要能激发学生讨论问题的兴趣,使学生有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从而开展热烈的讨论。还有,问题要具体,要切合学生实际,不能太大、太深、也不能太容易。这样才能使用权课堂出现议论纷纷,热烈讨论的场面。

  ②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讲义的习惯。

  ③做好讨论的小结

  小结采用可边讨论边小结和讨论后小结的两种方法。一般应让学生自己小结,再师生共同进行补充,最后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再用文字、图表或公式表达。

  4、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包括参考书)获得知识、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不仅是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知识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运用读书指导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应从指导阅读教科书开始。

  第二,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的预习、复习活动的指导。

  第三,教师必须认真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选好读物,同时教给他们阅读的顺序和方法,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是指导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法的特点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和真实性。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直观法和参观法。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类方

  1、直观法直观法是物理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对演示实验、模型、挂图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影像的观察等。直观法对于为学生提供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必需的感性材料,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物理学思维方法教育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里仅是演示实验必须注意的几个环节:

  ①明确目的;

  ②确保成功;

  ③保证科学性;

  ④加强直观性;

  ⑤力求单;

  ⑥控制时间;

  ⑦指导观察和思维;

  ⑧注意规范与示范性。

  2、参观法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展览馆、自然界、社区和其他社会场所,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或研究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参观是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活教材,打破课堂和教科书的束缚,使教学与实际生活、生产密切地联系起来,扩大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接触社会中受到教育运用参观法应注意:

  ①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②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去观察;

  ③引导学生做好总结工作。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边讲边实验法。练习法练习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特点是技能技巧的形成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练习具有重复性。在教学中练习法被物理学和其他学科教学广泛地采用。

  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练习法。包括口头和书面解答问题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练习在各科教学中被广泛地采用,尤其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2、实习法。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物理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

  3、实验法。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仪器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和变化,使学生在观察、研究和独立操作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特点之一,实验法也就成为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应用实验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规律、原理、现象等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研究和创造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而且更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但目前学生实验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除去仪器设备的问题外,“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严重存在,导致学生只注意实验结果,至于实验的设计思想、实验过程所体现的科学方法等则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另外,由于实验课指导难度较大,造成实验课秩序混乱,难以完成。

  成教学任务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应做好如下几点:

  第一,做好实验前的充分准备,包括使学生充分领会实验原理、让学生熟悉实验仪器的原理和使用规则,以及培训指导学生实验的“小先生”。

  第二,做好课堂指导:包括注重点拨学生思维、注意因材施“导”,以及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研究。

  第三,做好反馈补救工作。

  四、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其主要方法是发现法、启发式发现法又称探究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

  发现法的基本过程是:

  ①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要解决或研究的课题;

  ②学生利用有关材料,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各种不同的假设和答案;

  ③从理论和实践上检验假设,学生中如有不同观点,可以展开争辩;

  ④对结论做出补充、修改和总结。

  运用以引导探索为主的发现法研究注意:

  ①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探索发现的课题和过程;

  ②严密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

  ③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情境。

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反思9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液体压强、气体压强与流 速的关系,它是第一单元的结束,也是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实验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飞机的升力是如何产生的。 通过“想想做做”引入课题,经过探究实验得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再利用手工制作的.飞机机翼模型探究飞机的升力是如何产生的,也就是结论在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采用比赛的方法进行“想想做做”中的活动,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并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演示,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分析现象,引出探究的问题。

  实验探究较简单,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随手而来的器材,完全放手给学生。在学生得到 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通过演示,将结论延伸到液体中,从而认识到气体和液体共有的 规律。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和应用,学生可能想不到,可以练习的形式给出,让学生去分 析。飞机升力的获得也是探究实验结论的应用。机翼模型的制作可留作课下作业,制作竹蜻蜓或飞去来器,学生更感兴趣。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在球类运动中应用广泛,如果时间充 足,学生接受能力较高的话可作适当解释。

  教学过程力求气氛宽松,师生交互活动融洽,让学生通过有趣的活动,在“玩”中学到知识。

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反思10

  本学期,在学校的安排下,我担任了八年级3班的物理教学工作。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下面我简要分析本次考试3班的物理成绩。

  先分析试卷:本次考试试题较为容易,主要考察八年级物理前3章的知识,考点较为全面,但试题难度适中,学生在完成时感觉不会吃力,试卷中第一章37分,第二章29分,第三章34分,学生在第一章计算题中丢分较多,尤其是24题难度较大,第二章声现象较为正常,另外3班失分较多的还有第三章,物态变化的名称分析不清,题中给出物质状态改变后,有些概念理解不清的`学生没有得分,这也是3班与其他2班差距较大的一个原因。

  成绩分析:本次考试3班成绩明显下滑,我应负主要责任,先看平均分,我班平均分与1班、2班差距较大,比2班差了7分多,比1班差4分多,在于3班本来尾巴较大,10月份我对他们学习管理不到位,造成低分学生较多,40分以下4个,分别是冯鑫、李文越、张鑫、赵园园,平均分低导致及格率也低,我们班50分以上60分以下的人数最多,其中徐洋洋、曹裕59分、赵梦友58分、刘晓东56分,如果

  期中前多拉一把,他们应该可以及格。优秀率相比级其他两班基本持平,但高分不如人家,1、2班最高分都是97,我班只有92,这说明,我讲课的精细程度不够,在后面的教学中应注意到这一点,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进一步落实。

  方法:

  (1)针对3班较大的尾巴我们学习数学的方法和高老师制定了一个物理问题表,让物理较差的学生每天完成一项任务,我相信付出总会收到回报,希望他们成绩有所提高。

  (2)针对于优秀临线生也要定期定量抽查,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加以改正,争取提高成绩进入优秀的行列。

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反思11

  担任八年级的物理教学有两个月的时间了,在这其间虽然是我在教学,但我在学生身上也学到了很多。我一直在思考教学上的很多问题,教与学不仅仅就是传授和学习物理知识这么简单,其中参杂着很多因素。

  从本次期中考试成绩来看优秀率和平均分偏低,由此暴露出我们教学中的不足,我们知道处于优秀线和及格线之间的学生提升最有潜力;处于及格线以下的学生是下阶段教学的关键和难点。在摸清学生分布状况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进行培优补差,总结经验,找出教学中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制定对策。力求在教学中把分层教学落到实处。同时为今后的学习明确了重点和方向。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物理量的定义、单位、力的示意图等知识应落实,解答问题过程书写的规范等,这些问题,不是学生智力所不能及的,主要是学习习惯问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督促。

  2、注意联系实际。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能从具体问题中,分析物理情景、物理过程,找出与书本知识的联系;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能辨别不同事物的异同,养成观察和发现问题的习惯;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做到学以致用。

  3、重视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学任务重,需要解决的问题多,所以多数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被动接受多,学生积极思维活动少。长此以来,形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缺乏积极思维习惯,学习的主动性差。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们应注意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逐步改变那种能听懂,不会自己分析问题的状况。

  4、提高实验课教学的效率。实验是物理的基础,实验课教学是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由于各校实验教学装备的'差异,以及教学组织的难度,教学效果多数没有达到要求。在课堂中,往往会出现有的做、有的看、有的玩的现象,致使有不少同学实验仪器的安装,基本的测量与读数都成问题。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课教学的组织和指导,做到让每个同学都能通过实验课的动手动脑学习,提高实验技能和学习素养,达到实验目的。

  总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只要变化,就出现问题。计算题是学生的弱项,很多学生知道意思,但答题时,准确性差,书本知识只要联系实际生

  活的实例,就出现了错误。不同学生差异较大,加上这次考试内容偏后,学生的复习时间根本就没有,也是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在以后的教学中,定要使出现的题目多变、多做实验、多联系实际,让学生的成绩有一个新的飞跃。

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反思12

  案例反思

  新课改提倡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通过交流与合作,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本节课本着新课改的思想,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注重以问题引导思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思考与讨论、交流与合作的空间;注重学生亲身体验,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一、在知识处理上: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是否理解这一物理规律,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这一章的学习,而且会影响整个高中物理课程中力学部分甚至电学部分的学习。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对本节的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高中又一次学习,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所以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特别要强调“物体不受力,原来运动的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将永远保持静止”。并由此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第二个重点是对惯性的理解,特别是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现象一定要做实验再配合讲解。

  二、在能力培养上:1.借助伽利略理想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高中,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所以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做伽利略的实验,建立形象思维;后说明伽利略实验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假设斜面光滑没有摩擦的前提下进行的,而绝对光滑的'斜面是不存在的,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2.对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总结能力的培养:学生先观察伽利略实验,然后有我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三、在学习方法的养成上:在教学中我采用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使学生易于接受,是从生产生活实例引出力和运动有密切关系,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作出猜想后,我让学生自主、合作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并把实验方案汇报交流,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再以动画展示斜面小车实验过程,给学生以启示,引导学生发现实验的技术关键,最后学生动手实验探究。

  四、对重难点的处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认为是理想斜面实验的探究推理过程、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我花了大量时间让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目的就是为了学生有直观感受,然后上升到理论高度。难点是力和运动的关系,惯性和质量的关系。在教学中,采用“冲突法”,让学生的一些感官经验和课堂上的理论相冲突,从而得出印象深刻的正确结论。

  五、本节内容蕴含了大量价值观素材,必须加以充分利用。

  几点问题:

  一是时间分配问题。对于课堂每一个环节的时间把控有一定困难,特别是设计实验(斜面小车)部分,针对不同班级学生能力情况,学生素质高低,应有不同的预案。基础较差的班级需要对学生提出预习的要求,以便学生能在课堂上跟上节奏。

  二是教学内容的取舍,以及素材的选择。根据新课程要求,本节内容安排为一课时,因此在内容上不能要求面面俱到,素材也要精心筛选,部分内容可以交由学生课后处理。但由于学生能力参差不齐,若要每个学生都掌握得很好就比较困难,所以还需要有一定的课后辅导工作要做。

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反思13

  《物体的浮与沉》这一节内容是对前一节内容《阿基米德定律》的巩固和发展,同时浮沉条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学好这一节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浮力概念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引入新课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木块能漂浮在水面上,而铁块能沉入水中?学生答:因为木块重,而铁块轻。然后我演示:将一根小铁钉和一大木块分别放入水中。这时铁钉下沉,大木块却浮于水面,显然大木块比小铁钉重。这说明物体浮沉的原因并非如大家所想。因此这样通过打破学生错误的经验或思维定势来引入新课,使学生带着疑问来学习新课,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上完这节课后,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好多学不好物理的同学并不是对物理不感兴趣,而是逻辑思维能力不足或数学基础薄弱等因素,如何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正是我以后在教学中要努力的方向。

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反思14

  在探究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后,我大胆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针对牛顿第一定律,你能提出那些问题?”。设立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了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设计这一环节时,我考虑到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怎么办,那只能由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去挖掘问题。没想到同学们踊跃提出了各种问题,有的问题学生能解答的我就让学生解答,有的问题需在老师的点播下由学生解决,有的问提我直接告述学生是以后要继续学习的。这样把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一解决。

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反思15

  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感触颇深。新教材作为课改实验的主要载体,对教育部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做了较为准确的解读,较好的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以及“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的课程基本理念。教材以人为本,特别注重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于点滴之处都体现出科学探究及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精神,而且注重了学科渗透和新科技的纳入,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受到了实验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们的普遍欢迎。

  具体说来,新教材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㈠知识内容方面

  ①新教材内容覆盖了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所有科学内容标准,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在对过往的一切旧教材的扬弃中,一改过去“难、繁、偏、旧”的特点,所选内容典型、实用、有特色。而且教材难度适宜,没有过多过繁的计算,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的主要精力可以用在自主的探究学习上。

  ②新教材特别注重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科学探究方法的教学,从物理概念、规律的产生与发展、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养成等诸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知识的阐述和理论的建构是通过科学探究才得出的,例如:速度的概念、声音的产生、光的传播规律、力的三要素等,都不由教材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得到。这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③新教材较好地贯彻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特别注重联系实际,每一章节都从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开始,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揭示客观世界的`奥秘,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的热情和兴趣,既注重知识,又立足能力。教材中有许多这样既来源于生活又可以用探究出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的实例:P94页的“推与拉”、P98页的“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P116页的“迷你实验室”关于现代科技的介绍等。可以说新教材在贴近生活,注重物理知识的现代化、实用性及生产应用上做到了有机的统一。

  ④新教材特别重视与其它学科的协调与整合,特别是正确的哲学观点和人文科学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例如:教材第一章第二节《探索之路》和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古今中外的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介绍、P75页的“信息窗”对牛顿生平的介绍等。这一切对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价值观、人生观都至为重要。

  ⑤新教材在结构体系上大胆探索,具有强烈的互动特质,设置了如“实验探究”、“探究点拨”、“讨论与交流”、“请提问”、“实践活动”、“信息窗”等内容,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实现了教材资源的最佳配置。

  ㈡思想文化方面

  ①新教材在体现理科教材的一般共性的同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社会定位和培养

  目标,特别注重了人文精神和自然学科的融合,在教学中努力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掌握学习方法,并且学会合作学习,善待他人,正视批评。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方面新教材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新教材突出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教育,教导学生理性地认识世界、认识宇宙,并以多种形式提倡并培养科学的批判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一切都为学生今后的自然科学的学习以至发现都奠定了基础。

  ②新教材各章节都辟出相当的篇幅对中外古今的物理学家、科技成果做了适时介绍,这既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持续发展的意识。

  ㈢编制排版方面

  ①教材非常“美”——采用了16开铜版纸印刷,彩图鲜明,文笔生动,印刷清晰,装帧精美,引人入胜。老师和同学们都说,新教材通俗易懂,读起来更象是散文。

  ②新教材在编排、表述与学习情境、活动设计上都注意到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相适应,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③新教材所有探究活动的设计都本着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发展,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假设、推理、发现精神的培养,教学过程延伸至课前、课后,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例如:P28页“挂锁是怎样工作的?”,P66页“调查班级同学的视力情况”等。 当然任何新事物的诞生,总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四个多月的新教材的使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新教材的部分章节编排与学生其他必要相关知识的储备脱节,学生不能正确学会使用数学等基础学科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材的教育功能。如第四章《多彩的光》,在教学过程中就发现,学生普遍缺乏最基本的理性认识,由于数学教学的滞后,本该教育学生形成的工具思想和学科联系意识,不能收到扎实的成效。如果将本章一移至初二下学期,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2、相对来说,新教材的基础知识较少,基础题作业不足。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明显缺乏适应性,不能准确掌握所学知识的内核。这样是否会影响到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建议在这方面能否加强一些。

  3、新教材作业中社会调查比重过大、要求较高,有些是否超出了初二学生的年龄层次?(例如:P62页的第二题要求学生在课外独立研究凸透镜的全部成像特点等。)另外,教材极少数地方存在错误与疏漏。(例如P52作业第二题中小猫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所有四个供选答案竟无一正确。)

  4、当前各实验学校的师生普遍感到与新教材配套的课程资源相当匮乏。建议新教材的编写者和出版社能否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例如:将教材中选用的图片等素材制成光盘,配套发行。

  值得肯定的是新教材作为素质教育探索过程中全体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智慧结晶,尽管存在一些瑕疵,但终究瑕不掩瑜。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新教材本身,就是一次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创新人才的成功尝试。应该说新教材的使用既是一次实验,又是一种大胆的探索,这对素质教育的深入、课改理念的推广,有着相当的积极意义。我们知道,我国的基础课程改革才刚刚起步,课改教材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相信随着课改工作的逐步推广,课改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我们的义务教育物理新教材也会日臻完善。

【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03-16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04-24

物理教学反思02-20

物理教学反思02-09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荐】04-05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热】04-05

【推荐】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04-05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反思04-02

(优)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