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新课标教学反思

新课标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19 12:38:1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新课标教学反思范例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课标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课标教学反思范例15篇

新课标教学反思1

  美术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很特殊的教学领域,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评价都显得与众学科截然不同,而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中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更多的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过程。

  在一段时间的美术教学中,深切感受到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教学环节值得重视和改进。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对美术教材的全面分析,只有把教材分析透彻了,对教材有个熟悉的了解,教师才能驾驭教材。教材分析应分析学生学习这课的兴趣点,分析学生学习这课的情境点,分析本课的美术学科要素,分析学生原有经验,定准教学目标。

  在我教学的美术教材总体上较好的体现了美术新课标的精神,以贴近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学生较感兴趣的内容为切入点,鼓励学生自由、主动的学习美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的图案选择、色彩配置、版面设计都美伦美奂,给人一种美的感觉,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不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采取合理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我在三年级的美术课上,结合课文让孩子们用铅笔随心所欲地画各种线条,从线条中去感受写生画的内涵及特征。同时更多地给他们多选择的作业形式,激发他们的个性发展,注重他们对绘画艺术的独到理解。

  二、情境创设

  一节优秀的美术课应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变成学生体验情感、感受快乐的学习。特别在低年级美术课上可以提设兴趣导向的问题,如:开课可以问“你喜欢什么?”“你想不想做什么”,或者是教师讲故事创设情境氛围。

  如今多媒体课件的设置,也把音乐的感情色彩很好地融入到美术的教学课堂上来。音乐是时间与视觉的艺术,他通过旋律、节奏、节拍、曲调、音色和音质、强度和力度等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指导绘画创作时,有选择的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和去感染学生。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学生的绘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在导入环节,静态绘画过程中都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学生情绪和促进绘画热情的积极作用。

  以游戏表演创设情境也同样是一个常用但常新的教学手段。每个孩子都很有表演欲望,渴望展现自我。主动活泼的游戏既能吸引孩子们自觉参与又能为孩子们提供成功的机会。

  三、教学资源

  每节美术课都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其实,教学资源可取源于教师本身,取源于教材,取源于学生已有的资源和学生的原有经验。充分的展示教具也是丰富美术课堂一个必备内容。美术是个直接的视觉刺激,教学内容采用直接立体的展示比较,再通过解说与感受,其教学内容比学生就一本教材的自看自画来得更能打动人心。

  美术的教学资源可以直接来源于生活,大自然,乃至教室或学校里。往往最贴近学生的资源就最能使学生接受和亲近,在身边的小事物中感受美丽,创造美丽,会使学生有更多惊奇的探索和发现。

  四、学习形式

  在一节美术课中,学习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学生的座位可采用四人围坐,教师可把先进的教学设备带进课堂,如用相机抓拍住学生瞬间开心的表情。这样越来越多的小组合作形式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在教学课堂上出现“热火朝天”的这样一个互动的场面,并且在其中也尝到了取长补短、各尽所长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这也除了是一个美术教学内容以外的一个集体情感的培养。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一节美术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作画习惯,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达成度,

  关注这节课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审美体验是否得到了提升,只有这五个方面达到了,课堂的评价才落到了实处。

  在教学中,我也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学生表现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根据学生个性及作品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当然一味地否定肯定是不可取的,但终究还是会在一些画面不整洁或上色不均匀的绘画作品中给予否定的态度,这部分的同学可能是态度的问题,也可能是个性的所然,只要教师细心的观察,从中可以发现学生自己的思想,可以在他们的绘画态度上,甚至从反面挖掘闪光点,燃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总之,现代化教育对美术教学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各方面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方式和方法,改进了原来美术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课程建设的角度,促进了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美术教材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我们作为身处这一特殊的时期美术教师,更应该看清新课程改革下美术教学的重心,了解美术教学的动态趋势,在积极的教学实践中研究教本,研究学生,研究自身的教学环节,有效地把新课改的精神精髓运用到课堂中去。

新课标教学反思2

  《识字六》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是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教学本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在创设的语言情境中识记要求“会认的9个字。学生在掌握量词使用方法的同时,主动交流识字方法,再识记字形,让学生快乐地和生字交上朋友。教学中我采取多种形式,识与用有机结合,除带拼音读,除去拼音读外,对照图片读,还把能认的量词与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识记,把量词放到短文里读,并延伸至课外,在课堂上正确运用生活中所知道的量词进行交流介绍。因此,9个字在课内较好地掌握了,有效保证学生在课堂内由瞬时记忆通过多种识字方法巩固变成短时记忆,再通过课外阅读等形式不断巩固,这样学生就能长时记忆,从而达到识字目标。

  同时,我在本课设计中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读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体验幸福的生活。我设计的从景点选择、认识生字、游戏巩固生字,使整个课堂充盈着师生之间胡同流畅的情感交流,闪动着学生之间思维碰撞的知识火花。课堂不再如“死水一潭,而是充满活力生机,让人感受到课堂上挥洒智慧的乐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本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接触生字,如,看图说量词、用量词来说老师,同时我让联系生活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这样既巩固了生字,又很好地进行了口语训练, 有效地将识字与认识事物联系起来,将识字与发展学生语言结合起来,将识字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想象力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这一点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尤为重要。

  当然,还有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强,如以下几点:

  1、自身还需更加的从容,语速应慢一点,这样才有益于一年级学生消化。

  2、《识字六》本身就一趟识字课,课文不难理解,所以教学设计还可加大难度,如:让学生用量词来说物品时,可引导他们加上形容词,例:一盆鲜花课转换为一盆(美丽的)的鲜花。

  3、还可用多种游戏的方式,来让学生练习数量词。如出示一片短文,让学生纠短文内数量词的错误,最后还可仍学生朗读正确的但闻,以加强记忆。

  4、还可让学生发挥更多的主动性,如在学习生字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以小老师的方式来学习,这样就能更加有效地实行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

  学习的过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我的心中不彷徨,因为我相信,在砂小人性化、多样化、自主化的工作环境下,每个老师都能获得更近一步的提升!

新课标教学反思3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

  高一物理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一: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能及时更新

  1、习惯于浅显的定性研究,不肯动脑进行深入的定量探究。

  2、不认真看教材,不习惯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3、不肯花功夫记忆知识,基本概念、公式、原理不去熟练掌握。

  4、做作业时图完成任务,过分的依赖教材、参考资料或同学,独立完成作业的意识不强。

  相应措施及设想:

  课堂上尽可能的把定量探究的实验交给学生去完成,强化探究意识,培养科学、严谨的探究态度;课堂上进行教材阅读训练,先是由老师就教材内容提问,让学生讨论回答,逐步过度到要学生对教材内容质疑,学生讨论、老师指导解决,从而培养认真阅读、深入钻研的学习品质;为了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公式、原理的理解和记忆,课堂上增加一些小测验,用几分钟的时间对上一堂课学过的重点知识进行检测,并请成绩优劣不同的学生上台展示,练习中增加一些对概念的判断、公式的推理、原理的一解多题训练;为了增强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意识,除了从道理上讲清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之外,还适当布置当堂练习,在老师督查下完成。

  二:学生基础薄弱

  1、描述物理现象、表达物理概念和规律、解答物理问题时,文字表达能力差,不能较准确的使用物理语言。

  2、解题素养差:不规范、不严谨,缺乏条理和逻辑。

  3、数学运算和推理能力太差,必备的数学知识如函数、方程、平面几何等掌握不好,给学习物理造成很大障碍。

  相应措施及设想:

  课堂上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去描述物理现象并通过自己的抽象、归纳出物理概念,练习中增加问答题和论述题的份量,还布置课外探究实验,要求学生对实验的原理、设计思路、操作过程、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结论、实验误差分析和反思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解题规范,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时,先让学生上台板书他们的解答过程,然后对其进行分析讲评,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应该怎样表达更规范;督促学生复习巩固相关的数学知识,当课堂上要用到某一个数学知识点时,课前提醒学生做好准备。

  三:课时安排不够

  虽然在36个课时内能免强完成一个模块基本内容的学习,但缺少时间在课堂上进行训练和解题指导,难于达到熟练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目的。

  相应措施及设想:

  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上,挤时间进行解题方法的训练和指导。

  几点建议

  1.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

  正如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所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一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学生进入高一后,物理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在初中,为了适应初中学生思维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使学生易于接受,是从**常生活实例引出力的概念,从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产生原因。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高一在讲过三种基本力的性质后,讲授受力分析方法时,只讲隔离法和根据力的产生条件分析简单问题中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完牛顿第二定律后,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再讲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连接体问题时,介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思路。这样从较低的层次开始,经过3次重复、逐步提高,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

  2.高一物理教师要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存在着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点时;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维加工的梯度时,就会形成教学难点。所以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刻,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水平了解清楚,在会形成教学难点之处,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中间要增设驿站,使学生分步达到目标;并在中途经过思维加工,使部分新知识先与原有知识结合,变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识的旧知识,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

  所以,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3.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

  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动量和冲量,动量和动能,冲量和功,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等,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

  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

  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鲜明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经过自己充分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从直观的感知进入到抽象的深层理解,把它们准确、鲜明、深刻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尽量避免似懂非懂“烧夹生饭”。

  4.要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例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

  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一开始就应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等等,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

  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

  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如在运动学中,应注意矢量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正确应用;讲解相遇或追击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将物理现象用数学式表达出来;讲运动学图象时,结合运动过程示意图讲解,搞清图象的意义,进而学会用图象分析过程、解决问题。

  小结: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我反思我在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比如,再有就是教学过于死板,平时让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总是满足于自己一言堂。不给学生机会出错,而学生从自己的错误中得到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不断的向周围的人学习和请教,为早**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而努力。

新课标教学反思4

  整十数的加、减法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将其教学目的落到实处,教学本节课时要力争做到了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计算的知识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本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应该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因此,本课的练习设计要注意这样几点:a.讲究练习的形式;b.多进行口头练习;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总之,我感觉这节课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教师轻松,学生愉快,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新课标教学反思5

  在学生学完统计这一单元之后,教材安排了你寄过贺卡吗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运用统计和估算等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通过整个活动,还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可以说是一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数学课。怎样通过一节课让这么多的目标能顺利实现,以小见大呢?我在教学时主要分为三部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阅读材料和进行调查的过程。由于刚好是圣诞节,同学们之间早已开始互送卡片了,因此上课前我就布置学生先分小组调查本小组成员及家庭在今年收到的贺卡数量,并制成统计表。分析问题的过程就是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和调查统计的结果分析数据的'过程,贯穿了对统计结果进行估算等数学知识的运用。通过教材提供的三个问题,让学生根据下统计的结果,估计全班、全校共收到多少张贺卡,使学生认识到总数和平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通过数据分析,从而得出:为保护森林,应该少寄贺卡。解决问题部分,学生通过思考,小组制定解决方案,要做到少寄贺卡,我们要怎样做。学生在这个环节提出了很多设想:开环保主题班会、出环保专题墙报、自己做环保贺卡、打电话或发邮件问候、废纸回收等。

  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仅不在活动中巩固数学知识,也切实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教学反思6

  英语新课标倡导以任务为主的英语教学模式。与传统英语教学相比较,任务型英语教学不仅吸收了传统英语教学的优点,而且又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首先,它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参与,最大限度地体验成功的喜悦与自我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①任务的难度难以把握,任务的`排序也较难;②任务型教学引起的教师角色的变化对教师知识水平的挑战;③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学生习惯于单一地接受的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在接受和完成任务时一时很难主动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局面,影响学习效果。

  新教材的应用及新课标的实施对英语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要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

  2、要准确地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研究语言教学的规律。

  3、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选择和调整教学

  策略,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

  4、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媒体教学。

  5、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努力使自己成为新时期的教师,跟上时代的发展。

新课标教学反思7

  “朋友”的意思学生不难理解,但“知音”的意思学生体会的就不够深刻了。这部分片断通过学生想、说以及仿写,了解知音文化,在受到思想熏陶的同时,熟悉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受“轻扣诗歌的大门”一单元的影响,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言,因此在仿写上显得比较容易。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比较拘谨,明显不如没有录相的课堂活跃,感觉有许多学生没有走进文本,进入情境。我分析了三方面原因:教师方面,语言不够充满激情,学生的学习欲望没能充分挖掘出来;学生方面,主要是以前没有接触过这种上课形式,在镜头面前放不开;教学环境方面,多媒体资源没有利用,整个情境创设得不够真实,一节课下来,感觉师生的状态都有待改善。

  我心目中,像《伯牙绝弦》这样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了诗情画意的课堂,是学生能用自己的语文素养学到更多的语文的课堂,学生们能在文本的感染下,心潮澎湃地听、说、读、写。本节课的教学,离我期待的语文课堂还相去甚远,在今后的教学中再不断地实践探索吧。

新课标教学反思8

  一、质疑问难,撞击出学生思维的火花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文题质疑入手,层层推进不断深入。在读、想、议的空间里,又不断生成新的问题,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伸发展。同时,教师还注意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和意识,并教会学生一些质疑提问的方法。如就文题质疑,从课文内容质疑,以及结合自己独特的体验质疑等。

  二、着眼空白,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教师科学地使用教材,选择了文中符合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几个重点段落开展学习。同时为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确定了几处比较有效的课文空白点,促进学生的想象,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如:在第1自然段的教学中,抓住文本空白,引导学生想象小鸟会与好朋友做哪些有趣的游戏;在第2段的教学中,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展开想象,畅谈自己生病时的感受和想法,由此迁移到小鸟的感受,为指导朗读奠定了情感基础;而最成功的一处想象,是挖去了文本中的'3、4、5自然段,从文本引发:“小鸟那么痛苦,如果你是它其中的一位好朋友,会想出哪些好办法来安慰它?”让学生将自己作为故事的一个人物展开想象,在学生尽情畅谈的基础上,来学习文本中的“牵牛花”一节,在体会牵牛花的坚持不懈和甘为朋友付出一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的朗读。

新课标教学反思9

  新课标实施两年了,在不断摸索中前行,在反思总结中不断提高,在实施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总结如下:

  问题:

  1. 教材开发整合有待提高

  现在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如何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依然困惑着我们。教材的体系比较清晰,要做到因材施教,对于每一框题、每一目的知识传授应根据学情进行调整,如何让知识传授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巧妙重组知识层次依然是着手要重点做的工作。

  2. 知识传授方式比较单一

  课堂在尽力贯彻新课标的理念,依然做得不过扎实到位。知识传授多样化,丰富生动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诱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目前主要借助于多媒体生动呈现知识,借助小组讨论。借助于课堂上教师提问题等方式。学生确实在活动,但总有一种学生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学生自主性发挥不够好。

  3. 资料组编渗透新课标深度不够

  资料组编至少更新率在30%,每套题确保有原创题和新课标改编题,但是整套题对新课标理念渗透不够深,题的难易度,尤其是灵活度不高。这与老师自身对新课标研究和素质有着必然联系。尽力在做,但做得还不够好。

  4. 新课标研究层次不齐

  在学校号召下,我们政治中心教研室有条不紊地带领组内成员研究新课标,但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有的'老师研究比较深入,有的老师研究不够。加上有些老师为涉猎新课标教学,虽有研究但毕竟为参与教学,理解不够深入,感悟不够深刻。

  5. 接受新课标培训有待加强

  听专家学者高屋建瓴讲新课标,不如请一线的优秀教师结合自己教学,谈谈自我认识,甚至就某一框题的教学深入说说具体做法极其注意事项。请一线专家学者作报告来提高教师对新课标认知有待加强。

  措施:

  1. 秉承发展教材整合,在继承上届对教材整合的好做法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要及时调整,及时反思,敢于创新,进一步整合开发教材,每周两次教研中有一次教研专门共同商榷教材开发作为会议必不可少的内容。

  2. 多媒体、问题、讨论等形式继续延续。同时大胆放手,让学生多说,让学生讲每一框题知识系,让学生多动手,构建体系,自我预设问题,自我研究解决。

  3. 多参照各地区习题资料,同时发挥组员的智慧,巧妙整合借鉴,提高原创题和新课标题的质量和数量。研究高考题,每周统一做一套高考题,在教研时探究对我们出题的一些启示,并付诸实践。

  4. 到今年,组内人人都教新课标,新课标研究在教学中一定有一个大的提高。主动学习组内购买的新课标书籍,一同学习,一起研究,提高自己的素质,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技能。

  5. 请一线优秀教师来做报告,人人听完写反思,人人在教学逐步去贯彻,在贯彻中提高。

新课标教学反思10

  反思性教学是借助集体的智慧进行群体反思的教学,以“两个学会”为目的,既促进教师,又发展学生,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终极目的,而教师学会教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继续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反思性教学通过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对课堂中的教学目标、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思考;实践证明它对实施高效课堂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然而反思性教学应该如何融入到小学音乐高效课堂中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两方面努力:

  一、抓好备课环节发挥专业素养

  高效课堂备课是关键,尤其要采用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备课要明确教师“教”的任务,学生“学”的方向,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等。

  (一)教学目标要实在,体验设计要丰富

  教学目标太多或太高就会难以实现,教师一定要在吃透教材、反复斟酌、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特性后确定目标。音乐课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体验要强调身体的参与,要求学生用律动,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动手、动脑思考,亲自经历操作,感悟。比如在进行曲教学中,我设计聆听音乐拍手感受音乐速度和力度变化,模唱《运动员进行曲》,模仿运动员队列表演,体验进行曲的节奏旋律美和队列的整齐矫健美,获得审美体验。此外,教学形式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老师在备课时预设的越多,课堂中生成的就越精彩。教学形式不宜多,只要每个环节自然、顺畅、水到渠成即可。

  (二)巧设问题,精备教语

  课堂中有效性地提问能引起学生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堂中要提问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哪些问题对学生来说是有效的,课堂中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都是我们要预设的。提问要简单、直接、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这样才不会造成老师精心的引导而学生却无人能回答问题尴尬。

  教学语言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学语言的风趣幽默,优美精练能让学生产生共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虚假的教学语言、简单幼稚口头禅等都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三)多媒体使用要合理,学生自主学习要常态

  多媒体课件视听于一体,直观形象,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欣赏乐曲《游击队歌》时,由于歌曲的时代与学生现实生活距离太远,对音乐的理解及情感表现上有一定差距,这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抗日游击战士开展游击战的画面,塑造抗日战士的形象,展示抗日战士生活情景等,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音乐情绪。当然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因为音乐教师本身就是活生生的“多媒体”,往往教师激情的演唱,一段优美的舞姿,一曲悠扬的乐声都可能会让学生终身难忘,与学生零距离的表演更具说服力。还要多设计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环节,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经过大脑的深入思考后,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让学生有积极地、深层次地情感体验,把被动的学习心态转化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变个人竞争为小组竞争,从而实现学生的均衡发展。

  二、坚持反思行动养成良好习惯

  (一)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记录自己对课堂的点滴体会

  常规教学因为是教师平时教学经验的积累,所以不能突破原来的教学束缚。而反思性教学能体现出教育创新,反思性教学强调“两次反思”,一是将教师已有的经验上升为先进理念;二是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教学理念。在自我反思中进行教学研究,在专家专业引领下进行,在集体备课中进行;这些都可以通过教学日记记录下来编成精彩的教育故事,发表在教学博客中,进行网络交流,提升推广;当然网络交流也要用辨证思维去理解和吸收,不能为别人不切实际的想法所左右,要从实际出发,制定行之有效的反思性教学行动计划。

  (二)相互听课,多听常态课

  观察和分析同行的教学活动,从中学习各自优点,查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疑惑进行研讨,再逐一解决问题。音乐课的根本还是“音乐”,应该让孩子在感受和体验音乐的过程中,喜欢上音乐,学会对音乐的欣赏、审美以及表达能力。在音乐课堂上掌握音乐的知识和技巧只是一种手段,教师更应该重视通过音乐作品来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形象,因此教师本身更应该要先把握好音乐形象才能做到准确地传授。音乐语言应该贯穿课堂的始终,让学生专注于音乐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和聆听音乐,从中受到美的洗礼。

  (三)观摩分析自己或同事的课堂视频,是培养教师自我意识的有效方法

  通过视频的观摩和教师间的讨论能够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教师在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时,经常是陷入自我意识之中,很难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而通过对他人课堂的观摩和讨论交流能够为自己提供借鉴从而进行反思。观看其他教师的上课情况能够引发听课者的思考,发现别人的有点才能知道自身的不足。同时,教师在课堂中还应多多的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学生对课堂的优缺点很有发言权,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学生还是挺有思想的。

  总之,反思性教学是落实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要从兴趣入手,使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进行民主教学,让课堂气氛更加的活跃,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环境,通过学科群体资源开发,解决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增加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内容,这对于学生人格的健全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多运用反思性教学的模式,使教与学达到最佳组合,达到最优的互动教学。当然,反思性教学的实践是不容易的,也不可能一劳永逸的,它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教学难题也不会一次性就能完满的解决,当我们再回头过来思考的时候,新一轮探讨又开始了,更高水平的探讨也因此而不断发展,不断促进我们的教学实践和教师的进步。

新课标教学反思11

  新的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理念,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学中应以科学探究为主线,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新课标下,应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成为我们每个教师科研关注的主题。我在这里谈谈我参加新课标赛课的一点反思:

  一、认真备课,更要认真备学生

  传统物理教学过于强调知识教学,老师备课时侧重于根据教学大纲备教材,因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诸如情感、兴趣、意志和价值观念等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现代物理教育理念倡导让学生自己在创设的教学环境中积极主动的学习、获取难忘的体验。所以教师备课时,应侧重于备学生,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课堂上的反应请况等等。我赛课前备课时,课题引入环节:“老师让两个学生买瓜子,一个学生用一元钱买一个小袋的真心瓜子,另一个学生用三元钱买一个大袋的真心瓜子,哪个更合适?”,改了四次。第一次试讲完,全组都感觉钱和瓜子多少都不同,需要学生计算完再回答,耽误时间,应改为用同样多的钱买瓜子;第二次试讲完觉得“合适”应该改为“合算”,第三次试讲后又把“合算”改为“更实惠”,第四次改为“直接让学生选择教师手中的瓜子”,并说出选择的理由,这样效果更好。我先前设计了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冲淡了我的主题,没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学生很难进入我设计的情境中学习新课,觉得自己设计的情境太罗嗦,不直接。没有备好学生,给学生设计的问题不到位,重点不突出,盲目追求:“新、奇、特”。可见备好学生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二、立足课堂主阵地,创设情境,促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新课标教学要求我们将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聚焦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时,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讲解教案上,而是应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上,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堂演示、扣人心弦的起伏悬念,来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发学生的创造需要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猜想,进行探索,合理论证,发现规律,拓展知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让他们在科学探究中去体验、去学习、去感悟,从而真正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在愉快而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基本技能。在学习“在光的世界”里一节时,我为每一名同学分发了一段点燃的蚊香(蚊香的烟雾可用于显示光在空气中的光路),一只激光手电筒,一张硬白纸片,橙汁饮料,玻璃砖,烧杯,纸片,火柴,一只透明的、带孔的饮料瓶,一只长吸管等,让学生自主探究光的传播规律。得到的结论比平时单纯由老师演示得出结论要好得多。学生探究实验后的总结交流中,共提出了这样一些有意义的探究结论:

  1、光线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改变传播方向,

  3、光射到镜面返回;

  4、光从空气中垂直射向水中时,不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5、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光的传播方向改变;

  6、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时候,没有光线进入空气;

  7、光斜射到空杯底某点,慢慢加水后,光斑的位置发生了偏移;

  8、斜射入水中的吸管看上去向上弯折了;

  9、竖直放的吸管从上面看上去在水中的部分好象变短了,而从旁边看过去,好象变粗了;从侧面看好像断了……

  学生们在经过了这样的活动过程后所获得的知识,一定会比通过常规的学习方式所获得的有质的升华。我们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给学生提供一种宽松、活泼的学习情境:允许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话或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随时讲出自己的探究体会或好的解题思想方法;容忍那些与众不同、行为古怪、有独创性的学生;鼓励学生指出老师的不足,修正老师的错误,战胜老师,超越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计划提出问题,有意识地设计错误,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创设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氛围。例如,学习质量时,先引导学生看教材上的“天平使用说明书”,观看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及保养方法,学生掌握了使用方法,让他们当“裁判”,然后我特意用错误的使用方法进行测量演示,让学生纠正我测量中的错误,学生给老师挑错积极性很高,通过师生互动环节真正学会使用天平,然后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质量属性,实验结束后,学生之间进行分组讨论,彼此之间进行交流,成果展示时,学生汇报着自己的成果的同时,更多的是在交流着自己的感受、经历和获取信息的途径,教师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通过教师的调控,对同学的学习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达到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三、注重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探究能力

  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相当密切,物理是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归纳形成知识,让学生带着探究欲望进入课堂学习再带着问题走出去,为下次学习设下悬念,我们要学会将学生的探究视点从课堂引导到社会,通过展开广泛的社会调查及其他学习活动,切实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物理新课程标准》一书中介绍的很多事例,都是将探究的焦点引导到生活中的。例如:“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自制指南针”,等,都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当近。教学之余,我们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多次布置学生利用生活经历来探究新知识、实践新知识。又例如:在讲到“声现象”时,我们要求学生调查家乡的噪声现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见解上书到当地噪声严重的企业,对这些噪声严重的单位提出自己整改建议;在学习了“光现象”后,我们让学生到校外广泛了解光污染及光污染的治理,还要求学生到眼镜修配店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视力检查和镜片的配制过程。当然,科学探究,百花齐放、形式多样。我们通过不断尝试,从学生学习的每一个方面展开探究活动,一方面可使学生更好的领悟科学思想和精神,经历发现科学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终身发展夯实基础。

  四、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提高教学水平

  我觉得教师的成长是经验 反思,更需要教育科研组的帮助。只有你认真搞科研,注意每节的课后反思,并形成文字材料,你才能不断成长,成为专业化的老师。过去我们学校理化组一直没有机会在一起办公,理化教师缺乏教育科研的氛围,这学期理化在一起,在教研组长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组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科研活动,课题就是:上好每节课。我们组成立了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一条龙活动。组长要求听课教师人人参与评课,每个人都必须说出自己的见解,肯定优点的同时,主要是挑毛病,大家共同研究每节课的教法、学法及学生评价,共同帮助授课教师随时及时诊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反思。并在平行班中再次试讲改过的课。我的区级公开课在校内试讲、全组听评五次,说心里话我最初的设计思路都改的一点影都没有了,最后成型的课是我们组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上公开课,我意识到:教师课后随时反思很重要,我们平时上课总埋怨学生学不会,基础差,却很少找自身的原因,通过上课我才知道是对学生的体验关注不够。

  每节上课前,老师都应该站在学者的角度,设想可能遇到的问题,老师应怎样解决,引导,才能激起学习欲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是学习能延续并深入下去。这样教师想让学生探究的预设性问题才能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生成性的问题。是在探究活动中,老师对学生的点拨帮助抓准时机,或早,或晚。以上这些问题中的很多因素都是导致课堂完不成教学任务的直接原因。我觉得教师加强自身反思学习的同时,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体验学生的所感所想,真切地了解学生,才会把握课堂教学的主动权,驾驭和调控整个课堂。通过学习和实践使我明白:一个专业化的老师必须搞教育科研。面对新的教育对象,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我们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搞教育科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及时与同行交流,不断向专家请教,及时反思和改正,形成文字材料,我们的教学能力才会有发展,才能成长为专业化的老师。

新课标教学反思12

  在上课时,确实对自己课堂教学的环节很重视,希望能做到环环紧扣,因此努力希望学生能够按照我的设计,跟紧我的课堂节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牵得过多,使得课堂有点紧。

  例一:在教学“海参”时,我为了让学生能认识海参,就让学生看了直观的图片,但是海参的样子在我看来不是很美,为了不破坏课堂的教学氛围,于是马上就说了一句:海参虽然模样不起眼,却是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呢。以激发学生对它的喜爱。但这句话可能是太自我,说不定学生不讨厌呢?因此在此教学环节中可以让学生先说,如果学生不喜欢,再由教师介绍,这样比较好。

  例二:在教学“蠕动”时,当老师问:有哪些动物也是蠕动的?学生说到了“海龟”,这时,我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海龟”可不是蠕动的。没有深入地问这位学生为什么想到了海龟,说不定他没有十分明白意思,而我也没能令他明白这个词的意思。

  例三:在学习第三种海底鱼: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学生一读把“像”给读丢了,我只是随口说了一句:“别丢像,再读一次。”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生成资源。用上“像”其实是作者运用比喻,把鱼的样子写得生动了,是一种非常好的写作方法。我这时大可以运用这个教学生成,让学生来比较比较为什么要用上“像”?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比喻”的认识

新课标教学反思13

  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情绪体验,使学生投入到丰富多采、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促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我就《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谈谈:

  教学设计体现新课程理念

  新大纲提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在课堂伊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出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角,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也藉此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在学生形成正确表象后,如何感知角的特征并提高到理性认知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课堂上,我让学生互相交流,探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使学生的感官参与经历“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促成他们丰富了对角的认识。这样,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出发点,把数学知识的传授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生活”的原则,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形成强烈的成就动机,并藉此内驱力开始探究,从而创造成功的心理体验。

  能处理好教师的角色

  教师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学中教师是以一名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引而不发;学生难以理解或不易接受的,组织动手操作;学生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合作学习等,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如有学生指出扇子图中弧线与线段组成的图形是角时,我没有否定,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折、摸、画、自学课本等办法,自己去辨别、

  理解角,领悟角。学生画角时,又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尝试的空间,学生想怎样画就怎样画,使他们摆脱了来自教师和教材的束缚,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尽情表达、合作探究、自主思考,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课堂训练扎实张弛有度

  即体现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做到练有目的,练有重点,练有层次,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并注意反馈及时、准确、高效。思维拓展题的教学,不仅是知识获得的过程,更是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思维得到发展的过程。本节课多处设计思维拓展题,如用所给的材料做角,“在一些组合图形中你能找到几个角?”“思考一张圆形纸可以折出多少个角?”等问题。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更拓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让一些同学个性飞扬,同时也体现课标所要实现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恰到好处

  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放大信息,增强信息强度的功能,本课例依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激发学生兴趣。如动态演示角的形成和比较角的大小等,这样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而动态的画面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紧密相连,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发挥,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得到发展。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学得实在。

  在教学中还有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比如注意细节问题,倾听同学的发言等。

新课标教学反思14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研者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正悄然而起。我们教师努力学习新课标,同时又进行了有力的探索

  面对新课标,面对新教材,面对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我们就有必要重新学习,甘当一名小学生。要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区别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不同,吃透新教材的特点,重构新的教学体系。而不能自以为是,要不然在教学实践中只会“新瓶装旧酒”,或是“换汤不换药”而已。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载体,还有必要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充当教研的先锋。边教学,边研究,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同时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还要注意充当不同的角色。既要当学生的教练员,又要当学生的陪练员,有时还是学生学习中的伙伴。应当说,在新课程标准下,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若是把握不好课改中的位置,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只会失去向,无所适从。

  对于新课标,新理念,我们也要理性的对待。语文教学需要改革,这是必然的',于此我们就不能拘泥于传统,而裹足不前;但是,我们又不能急于冒进,要结合旧教材,结合传统教学法,构建“在实践中尝试,在反思中研究”的教学新模式。在每一天的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反思,从而得到不断的进步。教材资源的整合主要表现为语文教材内在知识结构的纵横交错,以及与其它学科、社会生活的联系。多年来,我们语文老师教学上习惯于“满堂灌”,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肢解禁锢学生的审美评价想象;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将一个个互为联系的知识点,肢解得零离破碎,学习新课标以后,在教科书的使用上,就要具备一种开放的理念。打破原来的照本宣科,提倡“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这是教学中的基本任务。再说语文课,也不一定就是局限于语文教材,应结合其它学习内容,拓宽学习资源。并且要结合生活,用于生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习资源的整合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学习的方式、内容等方面。就学习的方式而言,有整体学习,合作学习,个人学习三种。传统的语文课堂是教师一言堂,是教师的独白,是一对多的单一交流,而忽视了其他几种学习方式。语文新课标就是提倡研究性、探讨性、自主性的一种学习方式,主张师生、生生、人机等多种互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仅有的学习资源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教学效益。教学资源的整合问题,是一篇大文章。在此,限于篇幅,就不多言了。

  对于新课标,新教材,应当说大部分教师都尚处于学习阶段,并无多少实际的经验可言。也许正因此而增加了它的诱惑力。自然,我们为之研究的空间也是极为广阔的。当然,课程改革是漫长和艰巨的。“路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习新课标,不能形而上学,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歪曲曲解。对于传统的一套,我们要怀疑,要创新,但又不能完全摒弃。毕竟教有法,而又无定法。不然,我们又会陷入某种教学模式的泥沼,再一次模式化了。我想这当不是新课程改革的初衷。

新课标教学反思15

  一、新课标下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和教学材料的不符合

  在目前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因为教学主体变化,导致了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在教学中没有突出教材内容的难点和重点。还有部分教师过于依赖教材,照本宣科,课堂的设计不合理导致了课堂效率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有的教师会采用情境式教学的方式来授课,在这个过程中过于追求形式,对于情境的设置过于生硬,没有展现英语教学的时效性和科学性,没有发挥出情境教学的作用。部分教师在授课时讲解内容的时间过多,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少,没有做好和学生的互动,因此导致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并未理解,也不能灵活的运用。

  (三)教学主体不明确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课堂要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师是引导者。但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虽然增加了学生讨论的时间,增加了互动性但没有完全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没有完全理解以学生为主体的意义。

  二、新课标下英语反思性教学的策略

  (一)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

  教师的课前反思:教师在课前要进行备课,在备课完后需要进行反思,回顾一下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避免这些问题在发生的方案。备课的教案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现状。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Unit6《FoodandLifestyle》,很多教师在备课时会要求学生自己列举食物,这时就需要反思到七年级的学生词汇量较低,很多食物无法用英语来描述,因此可以改成让学生根据书本上要学习到的食物词汇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来谈一下感想。教师的课中反思: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反应,要将自己的教学预想结果和学生的反应做好对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改变教学的方式,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要反复讲解,不能为了赶进度而忽视,这样教学效果会事倍功半。教师的课后要及时总结教学的情况,每节课都有特殊的地方,教师要回忆课堂上讲解到那些问题时学生的反应最热烈,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教师也需要将学生在课堂上不理解的东西做好记录,在总复习的时候提出来,让学生对该知识点进行巩固。

  (二)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

  在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学会去管理自己的知识,从主体的角度出发去说出自己学习的需求,最终达成自我反思的.过程。并且需要多组织一些知识的交流会,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探讨来说出自己在学习上的困惑,并且大胆地和同学交解题思路和对知识点不理解的地方,通过这类的交流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答案,也让那些帮助他人的学生更清晰地明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强化。反思性教学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地反思,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并且引导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课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新课标教学反思04-05

新课标教学反思06-12

《语文新课标》教学反思04-19

新课标搭石教学反思04-22

【热门】新课标教学反思15篇06-29

新课标教学总结07-08

数学组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反思11-20

新课标数学教学计划05-27

人教新课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反思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