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反思(实用)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1
动滑轮有什么作用?定滑轮有什么作用?只要你具有初中或以上学历,这样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可是,把这两个问题抛向六年级的小学生,会是怎样的回复呢?在学习《定滑轮和动滑轮》一课时,我在3个班都作了简单的调查,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大多数学生的观点如下:定滑轮可以省力,动滑轮费力。
为什么大多数学生会这样认为?这应该是课堂上一个有价值的切入口,可惜当时我没有追问,现在回想,这是一大失策。那么到底学生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我揣摩着,学生认为定滑轮能省力,估计是受到前面轮轴知识的误导,至于认为动滑轮会费力,可能是因为觉得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时,多了个滑轮的重量。
这就是我们的学生!这就是学生真实的思维状态!大多数科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是随便弄个实验,让学生轻易得出结论,很少去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也懒得去剖析学生观点其内在的因由,这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灌输。
研究动滑轮作用,需要用的材料有铁架台、弹簧秤、线、钩码、滑轮和横杆。在实验装置组装时,有好几个组的学生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不是动滑轮掉下去了,就是线松了,我适时提醒小组成员协作完成。实验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比直接提升物体明显省力,而且物体(钩码)越重省力情况越明显。
其实,我们是先研究定滑轮作用的,当时课堂上还出了个小插曲。为了更逼真的演示生活中用定滑轮提升物体的情景,我突发奇想,不采用书本那样简单的方法,而是在定滑轮装置一边挂上钩码,一边用弹簧秤测量。顺便说明一下,为了保证学生长时间的探究,我一般是把要求说明之后,把两个实验材料同时交给学生,中间不打断。没想到,演示的时候出现了问题,一个钩码是0.5N,可用定滑轮装置提升时,弹簧秤上的读数大概是0.4N左右——这不正好证明学生认为定滑轮能省力的猜测吗?
晕!我赶紧给自己台阶,趁演示时学生没有看清楚弹簧秤上的`读数,对学生说我们研究定滑轮的作用时,还是采用书上的方法,这样更简便。学生是没有为难我,因为他们不清楚内幕,高兴地做实验了。可我为这个情况纠结了,到底为什么有定滑轮会出现弹簧秤上的读数少于物体的重量呢?我第一直觉就是弹簧秤的问题。弹簧秤调零时是正拿的,而反过来测量的时候,弹簧秤的指针位置会偏离零刻度线,而且弹簧自身的重量也起到了拉力的作用。在论坛上和大家交流了一下,许多朋友也是这样的观点。
写到这,这节课的反思差不多了,谁知我的脑海中又产生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如果弹簧秤不能倒过来称量,那后面在研究滑轮组的时候,测量时弹簧秤不是也倒过来了吗?那这样测量肯定也存在问题,就让它隐藏在滑轮组省力的情况里吗?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2
认识猫头鹰,在猜谜语的环节后增加一环节,让幼儿来介绍介绍他们从各种渠道获取的关于猫头鹰的知识,有从动物园看到的、电视上看到的、科普书上介绍的,先听孩子们讲讲,可以了解他们的已有经验,在从他们的已有经验出发,拓展知识,使课堂上的学习更高效。
比如,孩子们知道猫头鹰的嘴巴是短短的、弯弯的、尖尖的,那就不必多讲了;知道猫头鹰以鼠为主食,便可拓展猫头鹰“吐食”的生活习性,拓展猫头鹰一个夏天的`捕鼠的数量,了解猫头鹰是益鸟,我们要保护起来等。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生成,虽然可能破坏了活动本身的结构,但显得逻辑自然,也更符合孩子们的兴趣所在。
在活动中生成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鸟是益鸟?部分孩子认为凶猛的就不是益鸟了。
拓展知识:能除害虫、传播花粉、保证生态系统正常运作、腐食性的鸟类帮助清除自然垃圾、粪便肥田、海鸥、信天翁等为航船指引方向、林鸟常常见到蛇等发出警示鸣叫可以帮助猎人、从鸟鸣可以判断天气、为牧场的牛羊除去体表的寄生虫、传播种子、丰富REN类的精神生活、为人类带来感官愉悦等等能给人以方便和帮助的便是益鸟。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3
上课开始,我采用复习旧知的方法引入本课的重点,即:上节课我们根据生活经验和平时的观察,推想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课后你们是怎样设计实验探究的?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学习情境,并且产生了强烈的汇报、交流欲望。当教师对他们实验的认真、观察的仔细、表达的流畅表示赞赏时,可想而知他们会是多么的高兴;当他们从各小组的汇报交流中自己得出铁在有水、有空气的条件下容易生锈时,那种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更是溢于言表。
由于学生实验的局限性,在验证铁在有水的条件下是否生锈时,学生的发现是铁在有水的条件下容易生锈,这与实验室里正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相反的,这其中的原因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件中的小资料去揭开这个困惑,远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有价值。另外,除了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的铁在有水、有空气的条件下容易生锈的结论外,还有一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原因,如“水中有盐,铁器表面粗糙等”,这些小资料的阅读,意在让他们学会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从而提炼出有效信息的能力。然后,教者抓住资料中“铁生锈后就会烂得更快”这一重要信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铁生锈有什么危害?”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的并不多,于是我让学生课前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查阅,了解了更多的铁生锈的危害。
铁钉生锈了教学反思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了解了铁生锈的危害,那么应该怎样防止铁生锈呢?这一问再次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心理。知道了铁生锈的原因,学生很快就能想到要防止铁生锈就必须让铁与水、空气隔绝。可以采用哪些办法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都能想到擦去铁器上的水,用油漆覆盖等。为了深化认识,我再次设疑:既然这些防锈办法都是为了让铁与水、空气隔绝,那么为什么不采用同一种防锈办法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对学生的思维又是一个大考验,学生只能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的猜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又会勾起学生的好奇心。
我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的科学探究程序,不仅通过自主探究知道了铁生锈的原因,培养了动手能力;还能通过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了解了更多相关的信息,提高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在以上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还注重引进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机制,灵活运用教师观察、启发式谈话、等多种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并运用语言和体态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做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激励者。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4
教学内容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大树为观察对象,以学生初学科学观察的一般发展过程为线,通过几个依次递进的结构活动,让学生经历并体验一次科学观察活动方法及其意义的过程。作为学生科学学习、科学观察的入门课,若能上好这一课,将为学生今后学习科学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在教学设计时,我努力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通过教学的实践,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经过课后的反思,我有以下体会:
本课教材,近似于一个初学科学观察的孩子讲述自己一次学习科学观察的经历。教材仅只有几幅图片和几行文字,让学生进行观察,能看到的内容是有限的`。如何让学生初步学会观察?我在教学设计中依次安排了三次观察活动:活动一,观察图片上的大树;活动二,回忆看到过的一棵真正的大树;活动三,实地观察一棵树。作为教师的我,角色也应该转变,应从传播者转为促进者、引导者,做学生探究成功的伙伴。所以在上课时不能放任自流,完全任由他们去独立探究。应从开放的时间、空间、材料、信息当中巧妙的调控学生的探究活动,逐步让学生学会能自主合作地参与探究学习大树。
在活动一的观察活动中,学生所能看到的东西是有限的,有的学生只能回答“我看到了一棵大树”。对于这样的回答,其实不必在意。因为在学生的头脑中还没有形成科学观察的概念。在活动二中,让学生回忆看到过的一棵真正的大树,有的学生回答的也只是对树的一些零星感觉。但是,经过提示再去看一看,能看到更多的内容。有的学生这时候才明白自己还没有仔细地看过一棵大树,希望知道得更多的愿望也产生了,科学观察便从这里开始。在活动三中,我安排了进行实地观察的三个阶段:一、让学生感悟观察,明白观察就是有目的去看。二、讨论:我想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到更多内容?通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观察是眼、耳、鼻、手(皮肤)等的多种感官的综合活动。三、进行实地观察。通过这一系列有序的观察活动,帮助学生把感知从随意转化到有目的的状态上来,知道有目的地看是观察活动的基本要求,经历一次科学观察方法及其意义的体验过程。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5
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玩过磁铁,对磁铁已经有一定的了解。“磁铁有磁性”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激趣导入,交流“我知道的磁铁”,从引导到“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的讨论和观察活动中,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磁铁有磁性这一最基本的性质的认识。然后通过交流在观察中的发现和产生的问题,引发出后续的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逐步加深和扩大学生对磁铁的认识,并最终指向综合运用。纵观这堂课的教学,让人有喜也有忧,为能更好地惩前毖后,现反思如下:
教学开始,我创设了“钓鱼”这样一个情景:(一把小钓鱼杆的鱼钩是用磁铁做的`,小鱼是用硬纸做的下面粘着铁。)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你们是怎样钓鱼的?学生答,今天呢老师也想来钓鱼师演示实验。小鱼上钩了。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老师没有鱼食也钓到了鱼。”生积极的答。师导入关于磁铁还有很多有趣的事,你们想和老师一起来研究吗?要形成问题和探究的动机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来导入教学。情境导入是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与前提。小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玩的一种,“钓鱼”正是小游戏产生的效果。它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磁铁。
材料在科学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整堂课我都很注重用材料来调控课堂节奏。如在材料的准备上我准备了课本66页上的铁钉、回形针等十多种典型的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先让学生预测其中的那些物品能被磁铁所吸引,那些不能被磁铁所吸引,然后再用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孩子们的预测是否准确。
由于学生平时都玩过磁铁,对磁铁都比较熟悉,特别是磁铁能吸铁一类物体的本领。只不过他们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没有向更深层次研究。由于是常态的科学教学,在教材处理上我还是不够大胆,使学生动手探究的时间受到限制。但由于考虑到尊重教材活动的先后安排,也不敢尝试大环节教学。因此在了解磁铁的形状、生活中的应用及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以上几个活动的教学花去了不少时间,没有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重点部分,显得重点活动没有深入地展开。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6
今天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新颖的,学生第一次比较亲密地去接触显微镜,并且用显微镜看到了我们用肉眼永远也无法观察到的微小世界。本节课的重点虽然不在于显微镜的使用,而在于观察的过程。但是显微镜的使用确实是存在的一个重大的问题,有的同学不会使用显微镜,不会对光、调焦,那他就观察不到我们所要观察的一切,整节课也显得豪无意义,而在我的课堂上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第一个环节制作洋葱表皮的'玻片标本,这个环节对学生来说是不成问题的,除了个别小组他们不会撕洋葱的内表皮,或者是找不到内表皮(已丢失)等等,别的小组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而接下来的进行观察这一环节,所花的时间比较多,而收到的实际效果却并不好,据我统计全班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他们根本没看到洋葱表皮的细胞,原因种种,有的可能是显微镜的问题,学生所使用的显微镜是简易的放大倍数比较小的显微镜,若质量有问题,可能调焦就不会那么准确。也有的小组,对光没对好,或者是所在的位置太暗,光线不好,种种原因导致他们没看到。看到的同学不但速度快,连图也画得好。没看到的同学,那就什么也没了。由于课堂时间紧张,没看到的同学也只能部分到讲堂上来看,或者同学那里看,课堂效果就不是很好了。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7
学习《水珠从哪里来》,首先学生预设各种原因。
①引导学生分析不可能是从杯壁渗出来的,因为烧杯是不渗水的;
②冰融化时杯子中的水还没有满,不可能满出来;
③加冰的时候一般都是小心的加入杯内的;
④空气中水蒸气凝结产生;
⑤跟冰有关。
这个实验探究一定要讲究条理性清晰,对于第四种假设,是个难点,要把孩子们的思路引导到冰块上来,首先,语言要明确,要求可以设计几个实验对比出来跟冰有关,那么孩子们在设计实验时候会调理清晰,不会盲目的在那里设计实验。
然后,设计出三个杯子,一个水杯、一个空杯和一个装冰的杯子,让学生通过对比能够认识到水珠的形成和冰有关。当然,引导到这一步,还是不够的,仅仅停留在这步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干扰,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让他们去动手摸摸看,水珠的形成的`其实还是和冰的温度有关,这点的转换一定要清晰,否则要停留在冰的概念就停止了,必须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是冰的温度造成的。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8
现代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学什么,更要重视学生怎样学。它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知识,而要求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真刀实枪”的“搞科学”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教师是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指导者,主要任务是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为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并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眼、动手动口。在教学《弹性》这一课为例,我把实验材料、教学方法做了调整,把原来三种材料增加为五种(钢尺、橡筋、海绵、弹簧、注射器)。教学时,各种材料同时呈现在学生面前,提出:怎么用这些材料做实验?然后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试一试。结果学生拉的拉、压的压、挤的挤、弯的弯……看似杂乱,但每个人都认真参与,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做着每个实验。在学生做了大量弹性实验,积累了丰富经验后,教师问:“你用这些材料是怎样实验的?你发现了什么现象?”由于学生作了充分的实验,所以发言十分热烈。学生汇报时,教师把这些回答简要写在黑板上,继续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点?”于是大家通过进一步的讨论,概括出这些物体的共性,弹性概念的得出就水到渠成了。整个研讨过程中,教师只提了三个问题,放手让学生动手、讨论,他们成了学习的主人,所获得的知识是通过他们自己对事实材料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得出的。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就是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出来的。
促进学生自行探索能力的发展,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逐步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浅显的科学研究方法。例如把植物分成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几部分,分别进行研究,这是使学生会用分析法去认识整体事物。观察与实验,这不但是认识事物的`过程,更是一种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教师要经常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学生能较自觉地利用观察与实践来解决问题,特别是教会学生能用对比实验、模拟实验,多采用探索性的实验,少用验证性的实验。
学生只有具备了“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更快、更多地去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这样才不会感到学习科学知识是苦事累事。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9
众所周知,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由法国科学家笛卡儿、德国化学家迈尔和物理学家赫姆霍茨、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以及格罗沃等人以不同方式各自独立加以论证提出的,这是所有物理现象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当然也是自然科学中一切物质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它的地位和作用是其它定律所不可取代的。恩格斯曾把这一定律称之为“伟大的运动基本定律”。
《能量的转化》这节设问巧妙,内容广宽,发人深思,易将学生导入探究的平台,确实能起到本章的压轴戏重任。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的教科书的设计编排,参照教学参考资料的意见,把这节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简述能量能够发生转化和转移;第二部分是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第三部分提出能量转移和转化是有方向性的思考。第一部分诸多章节逐步涉及、展开,学生有一定基础。第二部分是全节的重点,甚至是全书的重中之重,学生虽有一定认识,但不到位。第三部分较为抽象,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通过一些具体事例的分析将其形象化、生动化。
首先要阐明的'是突出重点,将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这一关键落到实处。由于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一个普适定律,没有一个固定的表达式,也无法进行理论论证或数学推导,所以以往教材都是直接给定的,简单是简单了,但违背了物理学以物说理的宗旨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如何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引出更为自然、顺畅呢?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文字表述: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所以,我们只要解决好能量不会消失、能量不会创生,自然也就能说明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了;而能量的转移与转化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然掌握。如何说明能量不会凭空消灭。可例举一些现象和运动,讨论它们的能量是不是消失了?例如,自行车停蹬以后,隔一会停下来了,自行车的动能消失了吗?保温瓶内的沸水,几天以后凉到跟室温一样,沸水的内能消失了吗?……所有这些,表面上看能量消失了,但是实际完全是能量之间的转化和转移,这些能量都没有消失。 如何说明能量不会凭空产生。可先从一个简单例子入手,有一种自动机械手表,戴在手上,不用开发条,可运转久远,它的能量似乎凭空产生?先让学生讨论一下,很易知道这是能量的转移的结果,没有凭空产生。
如何说明永动机肯定不能永动?一般说永动机的设计是颇具匠心,非常巧妙,迷障众多,再加上有关物理概念、规律和机械知识学生也不具备,要识破其违科学是不易的。所以在选择永动机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评批一两台历史上曾有人设计过的,结构原理较为简单的永动机,这样学生也较易理解为什么永动机不能永动。这样也就在反面的论证了能量不会凭空产生,学生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理解也就更到位。课堂上我们是通过影片上对简单永动机的揭秘来完成教学的,学生从看到永动机时的肯定,到揭秘后的否定,他们对这块知识的兴趣还是很浓厚的,对知识的理解也是很到位。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10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我们一起设计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学生对周围世界,对自然界形形色色生命现象充满了兴趣。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作为本章的导入教材从古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宇宙起源的证据、大爆炸宇宙论三方面介绍宇宙的起源。充分挖掘了教材中隐含的“让学生参与探究”这一无形资源。学生同样也对活动表现得非常感兴趣,他们从活动和探索中能得出他们自己和小组的观点。
一、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思路开阔
细节决定成败——一堂课细节上的处理往往也能体现课堂设计的理念。教学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通过视频、图片提出问题:宇宙的起源,再通过网络探究宇宙的起源,探究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古代人们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传说,二是现代科学界的宇宙起源理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大量接触当代宇宙理论与观点。我想前者之于学生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事实上这一个小小的教学片段它也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其设计是以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支撑的。
在课堂中,我们一方面想放手让学生去做,而另一方面又怕学生做不好。建立学生制作宇宙模型的概念,克服他们的心理恐惧是最为难处理的,事实上学生的交流来自于老师的引导,只要问题情景设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他们是不会让我们失望的。五年级学生基本上具备了初步应用网络资源的能力,利用这一点,本节课有了两个课前的自主学习,搜索两个主题,一是“宇宙是怎样形成的”,二是“宇宙是什么样的”,也正是利用这两个问题学生们展开了对宇宙模型的制作。
二、败笔在于课堂活动与纪律的处理
我们提倡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基于此而进行的小组讨论也是一个重点,对于活动的如何调控被摆在显要位置。由此而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引导组织者的教师怎样在活动和课堂秩序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呢?一方面是活跃的课堂氛围,一方面是难控的课堂形式。
三、思考:“放”与“缩”的关系处理
第一,时效性问题。一节课只有40分钟,这40分钟我们用来做什么?发散学生的思维固然重要,但是一味强调徇着学生的思维,那我们的时间根本不够用。并且,作为教师而言,不能因为活动的诉求而放弃教育本该具有的理性启蒙与价值引导之责任。
第二,通过这次的活动,已经达到了我的活动目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对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对宇宙充满了好奇,他们是能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来,应该充分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大胆地思考、大胆地尝试。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11
本节课原本打算让学生首先做一个简单的相机镜头,通过模拟模拟镜头,观察镜头成像,探究相机的成像原理。但是在设计的时候,由于的制作比较的麻烦而且凸透镜缺乏,因此我在上节课的布置了在课下事先按照相关的步骤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做一个。但是在上课的时候,学生的几乎都没有带来。我问他们为啥没有做呢?学生说家里没有凸透镜,因此没有办法进行之中。不得已本节课只能用我做的镜头,学生进行观察,然后得出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但是只有一个,学生不可能都进行观察操作。我想这节课的改进的之处还是由老师准备凸透镜,学生准备相关的卡纸,双面胶,透明胶带等。然后还是在课堂上进行制作,然后用制作的凸透镜制作的镜头,探究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然后通过镜头和眼睛结构的对比,得出眼睛的成像原理。本节课的关键是学生进行探究凸透镜的制作的相机镜头的成像原理。这是一个学生需要探究的的重点,而且是学生的学习的难点的地方。我想在以后的教学能够在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这个做的'话,一定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组织的实施过程中,我想应该首先准备好凸透镜等材料,其次是制作方法需要老师进行指导。我想凸透镜由学校的老师进行用相关的放大镜进行准备,然后学生在探究过后,可以收取上来进行展示。制作方法的教学是个重点,为了学生能够高效制作成功,提高学生的制作效率,这个部分需要老师进行精心指导,但是也不排除学生的新颖的制作方法。然后就是镜头的原理原理的探究,这里需要学生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现象总结和结论得出。因此小组长的作用和职责需要加强。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12
教学反思
《神奇的磁力》是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的奥秘》的第一课。学生都非常熟悉磁铁,相关生活经验十分丰富,对磁铁的性质应用都有一定的认识。我认为本节课就是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已有的经验有所提高,原来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原来不会的现在会了。《神奇的磁力》从探索游戏开始,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磁力;然后通过研究磁力大小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按照“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制定计划——实验验证——表达与交流”的学习过程来学习神奇的磁力。
1、仔细阅读教材后,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本课教学目标:
①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②知道磁力和磁铁的磁力最大部分为磁极。
③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体会合作与交流的愉快,乐于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中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浓厚兴趣。
我认为是本节课教学重点:①认识磁铁可以吸引铁。②设计实验认识磁铁有磁极,磁极的磁力最大。教学难点为: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研究方案,科学解决问题。
2、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神奇的磁力》是一节实验操作课,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组织交流:关注学生思维发展。整节课我都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由扶到放来层层递进,这样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规律。让同学之间愿意交流,分享自己对磁力、磁力大小的感知和认识是我本节课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确定的一个重要目标。活动中,我让学生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口头语言或图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进行观察结果的描述。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4、最后引导回顾,课堂总结。“大家学到了哪些知识?”、“不同的磁铁,磁力最大的部位是不是也在磁铁的两端了?”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质疑,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说出自己的感受。同时也保持和延伸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为学生的课余探究增添了动力。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13
1.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准备充分。课前我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岩石摆放在实验台和教室的讲台上,使学生一走进教室就好像置身于一个岩石展览馆,我还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海边、河边、山上、路边岩石的照片,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为每一组学生准备了一个水槽、一块摸布、一个展示岩石的方盘、一张报纸(铺在实验桌上,把岩石摆在上面避免把实验桌弄脏)、一张白纸(用来做观察记录,记录观察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发现还有什么疑问)、一个放大镜。这样教学具准备充分,有利于学生观察探究。
2.不仅注重观察方法的指导,而且注意指导学生做到观察有序。在第一班上《认识岩石》时,由于我没有强调观察要有顺序,所以学生讨论提出观察方法(用眼看岩石上的颜色、花纹、形状、大小、有没有气孔,用手摸岩石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掂一掂岩石的轻重,用鼻子闻一闻两块岩石敲打或磨擦前后的气味儿、潮湿时干燥时两块岩石敲打或磨擦的气味儿有什么不同,用耳朵听一听敲打岩石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把岩石砸开或在地上摔开看看岩石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和猜测可能观测到的现象后,便开始分组实验。大部分学生一开始就把岩石放到水槽里观察,还有的用两块岩石敲打闻气味,总之怎样做的都有。造成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时说不清说不全,分析不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实验现象。第二个班上《认识岩石》时,在学生说完观察方法后补充了一问“你打算按什么顺序观察?为什么要按这个顺序?”这样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观察目的、认识到观察顺序的.重要性,然后再按预定的顺序观察、汇报。这样在分组交流观察记录时比第一次上《认识岩石》时,不仅节省了观察时间而且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时说得有条理且说得全面准确。
3.把握时机适时引导,利用对比观察突出不同岩石的不同特征。我在巡视时发现学生用两块岩石相互碰撞,其中一块被砸成两瓣,这时我对学生说“正好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用放大镜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在学生汇报鱼化石特征时,我拿出一块鹅卵石让学生对比观察,学生通过对比发现鱼化石是一层一层的且很薄容易碎,鹅卵石卵圆形坚硬不分层质地细密有的颜色单一有的上面有花纹。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14
本课为苏教版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中的第一课《力在哪里》。
教学目标为:
1、能够搜集事例,说明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能够通过弹弹子游戏发现力的三个要素。
3、能够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
所要传授的科学知识为:
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了教材,精心设计了上课教案,精心为学生准备可实验器材。在教授的过程中学生配合的很好,课程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只是在开头的课题导入上显得有点突兀。在课下我想了多种导入方法,与本组的教师讨论后觉得这个导入还好一点,但在具体的上课过程中就显得不是那么好,我想是自己的语气和语言还是不到位。同时我越加发现教师在课堂上的每次提问应该是相当概括和准确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清楚明了的了解科学知识。
还有就是在课堂让他们自由研究弹簧秤称量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时候,有的小组有点乱,其中一组的两同学发生争执,我想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让他们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以外,还要对他们进行更多的德育教育和小组合作教育,这样才利于他们更好的成长。
在科学课教学中要警惕几个倾向:
1、知识先行,单刀直入,应该采取多样的导入方法。
2、不重过程只重结果,结果往往是知识的结果。
3、关注学生知识的多,关注学生发展的少。
4、牵手太多,放手太少,没有自主探究。
5、追求唯一标准答案多,提出多种合理答案少。
6、启发的深度很浅,问题多多,提问多多,却没有多少思考的价值。以上几点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
在教学中我应该加强自己的语言能力,与此同时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学生共同学习,教师要起表率作用。还要认真的钻研教材,备好教材,要用科学的方法上好每一节科学课。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15
小学科学课教学反思 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小学科学课教学反思。学习科学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现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反思谈一下:
一、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这样就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种子埋藏在土里,只是具备了发芽的内部条件;只有当它感受了阳光的温暖才会发芽!我们要做的就是使学生感受到我是课堂中的一分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这对学生建立信心、合作意识、集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学反思《小学科学课教学反思》。
三、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1、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
3、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
5、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组织好探究后期的小结,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以上几点,只是本人的一点点粗浅体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学者必须重视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10-23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01-08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精选)05-28
[优秀]小学科学教学反思02-05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范文02-04
科学教学反思06-13
科学教学反思03-24
小学科学课教学反思04-12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15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