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反思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反思

时间:2024-10-12 06:56:0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反思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如何把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反思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反思1

  一、第一次教学案例

  案例采用三年级的队列队形练习,队列动作是队列队形练习的基础,是队列队形练习的重点,在进行队列动作教学时,应把原地常用的队列动作、行进间各种步法,以及原地和行进间的转法列为教学重点。操练时,必须按照中国人民队列条令的规定,从严要求。但是在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由于对学生过于严格要求,如:“1、精神饱满、态度认真,做到令行禁止。自觉将所学动作运用到日常生活、教学和训练中去。2、按照规定的位置列队,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队列整齐。3、因故出、入列要报告,经允许方可出、入列。奉命出、入列时,应按教师指定的步法执行,做到自觉遵守队列纪律。”

  许多的学生在练习时都或多或少带有抵触情绪,因为课堂过于枯燥和无趣,导致了许多学生在练习过程当中都提不起积极性,有些同学还出现了顽皮、好动、不听从口令的现象,很大程度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这也就成为许多体育教师难以攻克的难题。

  二、课后反思及新案例的研究

  课后本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队形、队列教学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加强纪律性的手段,是小学教学的重要一环。如何使之专心致志,排除一切杂念,这是教师所采取的手段。针对“好动”这一天性,我注意加强课堂常规教育和训练,逐步发展他们的自制力。而在队列队形“枯燥”的练习过程中应该融入更多的游戏元素。如“反口令练习法”,同学所做动作恰恰与教师口令相反。做原地间队列动作,教师喊“稍息”同学做“立正”动作;口令“向左――转”同学做“向右――转”动作。运用反口令练习法能迅速集中同学注意力,提高该生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队列口令中使用交替法,如同学在齐步走或跑步走时,教师把“一、二、一”口令和“左、右、左”口令交替使用,反复强化,使同学逐渐形成一种定式,“一”落在左脚上,“二”落在右脚上。同时,还有意识地加强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随时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到正确的道路上。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当然,训练队形队列,同学的步伐,精神丰满与否和教师的口令和生动的启发性语言有关,因为同学最敏感,对老师的表情最易感染,所以老师要发挥表率作用。

  最后布置与体育课堂相互呼应的课后作业,比如观看阅兵式录像或在电脑上查阅有关队列练习的小常识等等。有效的体育课后作业的布置为体育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提供了必不可缺的补充和帮助,不仅满足了学生个人的'爱好又发挥个人专长方面。

  三、新的教学案例的成效及研究提升

  结合第一次案例的反思,本人重新调整了体育课堂的教学策略,在课前还布置了预习作业,让学生模拟各国阅兵式上士兵的形态,然后小组逐一进行展示,这一方法极大的触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各小组都争先恐后的要求进行展示。课堂中不断穿插队列队形的游戏比赛,并设置打分表格进行展示,体育课堂的氛围不断攀升。课后学生们都兴致勃勃的讨论着,说学到了很多有趣又好玩的东西,希望下一次课还能继续。

  看到这一情形,本人深切的感受到了体育课后作业布置的重要性,但同时又有一些难题摆在我们面前,如果布置恰当的布置体育课后作业?学生有能力或知道怎样去完成吗?课堂教给的方法和教材能被有效利用吗?这项作业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兴趣个性特点来安排的吗?

  因此我认为在体育课作业设计布置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布置体育作业要与学生兴趣相结合

  在体育作业设计中,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兴趣。举例来说,最近体育课中,队列检阅式练习占了较大的比重,队列的练习本身就比较的枯燥,学生课中练习都存在厌倦情绪,那如何激发学生在课后的练习,课后的作业设计就很重要,于是我在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中,给了两部分内容,一是查找各类检阅的影象资料,二是查阅检阅式的来历,用学生相对轻松的学习方式来让学生理解队列检阅的作用。同时为课堂练习打下较好的效果。

  二、布置体育作业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后根据教材内容,布置一些与教材有关的适量的模仿和辅练习,以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与技能。如技巧中的肩肘倒立,单肩后滚翻等,可以在床上或地毯上完成,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在家练习,并且完成较好。这既缓解了班级多,场地少,课程安排集中,教学任务难完成的矛盾,又使课堂教学得以延续至课外,达到了课内外相结合的目的。

  三、布置作业时还要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反思2

  张玉今年教的是一年级前三班和二年级两班的体育,针对这学期的课堂我主要以二年级的一节课来进行分析让我感触很深。我从中明白了当我们的教学秩序、思路被突如其来的学生行为打扰时,我们宁可先把它看成是好事情,而不要轻易地看成是坏事。

  案例:

  这是我上二年级的一节跳跃课,课前我用五颜六色、大小各异的呼拉圈布置了跳跃区域,还特意运用适宜的间距设计了几个精美的练习图案,正在我为这杰出自我陶醉并想使它更完美时,我的学生、孩子们一改往日整齐的队伍,一路欢笑狂奔而来

  生1:哇塞,呼拉圈,好美,我会。

  生2:谁不会,看我的,马林风冷不防抓起一个往身上一套就转起来,张老师,看我呀,看我呀!喊个不停

  生3:别臭美了,谁不会,看我

  生4:我喜欢这个

  生5:我喜欢这个

  师:我的图案,我的跳跃区域你,你们看着孩子们欢乐,争胜的神气,转而迸出了真行!真行!

  生:转的更欢了。

  师:孩子们真会运动,还有不同的转法吗?我顺手拿起一个呼啦圈边用手腕转起来边提示学生。

  生:咦,我试试。

  师:试一试,有新的玩法吗?

  生:试练习。

  师:谁来表演。

  生1:我在膝盖处转。

  生2:我在脖子上甩。

  师:真了不起!还有其它玩法吗?

  生1:这滚圈算吗?

  师:你真聪明,圈在地上转。转身问:小朋友们算不算?

  生:“算”报以掌声。

  师:把它当作魔圈,示范:“去去回回。”

  生1:真帅。

  生2:那我当他是乾坤圈。

  生3:我用它套圈。

  生4:我用它推圈。

  师:你们真行!合作试试会怎样呢?启发引导:你一个圈这里,我那里一个圈,成了池塘里的荷叶。小青蛙跳荷叶好吗?找伙伴合作游玩。

  生:合作游戏。

  师:你们编一编有新的合作游戏吗?试一试,你们是怎样想到的?

  生:实践--交流--展示。

  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认为以后我们的体育课应该改变以往那种以自己的教学设计为主不去考虑孩子们的感受,那样我们的课堂还会有快乐、还会有激情、还会高效吗?本节课我比较欣慰的是:

  (一)、本节课中,我没有强迫,限制学生按自己的安排去活动。尊重学生的选择,珍惜学生的快乐,让学生在宽容和谐的氛围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

  积极地学习与活动锻炼,充分突出了学生活动行为的`自主性。

  (二)、本节课中我以新颖的场地布置,以宽容的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充分引导孩子们求索探新:你真行,你还有不同的转法吗?试一试。还有新的玩法吗?合作活动试一试,编一编,怎样呢?在一个个期待、信任的话题实践中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欢快游戏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可是,新课标强调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受益。注意学生发展性的评价,通过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本节课我对这方面的处理,在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失败”的。在C组的二位女同学出来表演了不一样的跳法时,也许我还是局限于自己的教学设计里,认为她们两个是来搅乱的。我既没有肯定,也没有表扬,学生不知道自己是否正确,体验不到成功的感受,其创新的热情随之消失(在后面的练习中可见),失去了一次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会。如果我此时能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肯定其创新,要求其它同学向她俩学习,在后面的练习中,可以模仿练习,也可以想出更新更好的方法练习,相信在后面的练习场面,其创新的气氛,练习的热情,会更加活跃。而二位女同学也可能从此产生创新的意识,在其学生生活中不断创新,增强自信心,形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总之,当我们的教学秩序、思路被突如其来的学生行为打扰时,我们宁可先把它看成是好事情,而不要轻易地看成是坏事。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反思3

  关键词:新课改;体育教师;多维度;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5?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xx)17—0025—02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以来,为体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无限生机,广大中小学师生参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十分高涨,涌现出一批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一线体育教师。这些教师为今后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但也有一部分体育教师受多年来传统观念和老旧课程教学模式的影响,对新课改不感兴趣或感到不适应。在课堂教学中,重技能教学、轻身心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习惯性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似地牵着学生鼻子走;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习惯性由教师确定,学生没有自主选择权。

  针对上述客观存在的问题,本文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对目前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师的师资队伍现状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总结得出定论:体育教师不能固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加强自身的继续教育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从构建理想课堂的途径中去拓展体育课程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那么体育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呢?本文以在职一线体育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一线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交流,做好访谈记录,对访谈材料进行归纳分析和小结,总结出以下几条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体育课程观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强调,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锻炼,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运动技能。因此,为了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体育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课程观,转变观念主要体现两个方面。

  1、体育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为了树立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体育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发展,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使学生成为参与运动、自主学习的主体。

  2、体育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和评价观。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从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改革的主动参与者,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行之有效且客观的“质量”评价体系。

  二、形成多维度拓展体育课程资源的能力

  体育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仅是实施者,还是开发者和建设者;应参与课程的研究、改变教材的呈现形式;改进、补充教材资源,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对教材进行整合;从而达到多维度的开发和拓展体育课程资源的目的。开发和拓展课程资源应注意以下三点。

  1、体育课程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只有丰富多彩的课程形式和内容,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参与运动、锻炼身体的兴趣。

  2、对一些传统竞技运动项目,如田径、体操等,应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造、创新与拓展,才能适应中小学生的需要与发展。

  3、拓展体育课程的视野,特别在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要求体育教师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空间,达到多维度拓展资源与学科整合的要求,充分挖掘校内外、地方民俗体育资源,建立校本教材。

  三、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多渠道地开发和组织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和共享《体育与健康》信息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因此,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共享课程资源是我们课改实验的当务之急,体育教师不妨从三方面去领悟认知。

  1、体育教师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也是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这才会产生内在动力,才会有利于教学策略的实现,有利于深化学科教学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新课标明确规定体育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便及时掌握最新的教育信息,丰富教育、教学手段。

  3、要能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尤其是要学习掌握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的相关知识,积极设计和制作录像课、教学课件、微课等,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到室内体育理论课中,以便更好的指导实践课教学。

  四、提高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创造性地实施新课标。

  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斯腾豪斯提出的课程开发和改革的模式,并从课程实施的角度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论。在新课改中,体育教师不仅要以教学者的身份呈现,还应以研究者的形象出现,把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内容作为研究新课程的平台。想把自己变为“研究者”,要从以下两个途径去寻找突破口和切入点。

  1、培养浓厚的科研意识,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体育教师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努力提高教研能力,如申报与确立省、市级课题,设计教学案例,自制教具,创编校本教材,组织业余兴趣小组训练等。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反思4

  小篮球是五年级基本教材中小球类的选用内容之一,水平三阶段学生在运动能力、体能等方面较水平二阶段有明显进步。移动是篮球运动的重要基本技术,因此,在《小篮球》教学中,不仅要从动作技能上进行较为全面的教学,本节课更是注重学生移动、反应方面的练习。

  【教学设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创造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以小组共同任务,共同的责任,共同的荣誉为动力,通过与他人的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分担,共同提高,为培养小学生合作意识搭建平台。本课让学生通过小组性质的合作参与学习、讨论与锻炼。通过运球技能的相互学习与帮助,采用小篮球与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激活思维过程中体验合作、创新、成功时的心情,从而较快地掌握技术动作和提高身体素质。

  二、案例介绍

  【学习内容】

  小学五年级(水平三)《小篮球》。

  【学习目标】

  1、基本掌握在跑动下向前运球的技术。

  2、发展身体的灵敏、协调等体能。

  3、在活动中能与同伴互相协助,互相配合,敢于正确面对比赛的输赢。

  【活动过程】

  组织:对比学情把学生分成7组,挑选具有基础篮球水平的同学为小组长。以小组为一路纵队呈“马蹄形”分布在老师周围。

  (设计意图:“马蹄形”的分布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而且有利于教师对小组的'监督和指导。)

  活动前热身活动――球操。

  1、蛇形跑:学生跟随老师热身。

  2、引导学生做球操:左右伸展拨球练习,双手持球双足跳。

  教法:

  1、老师示范运球前行,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说说老师球运得怎样。

  2、请几个学生试试快速运球前行。

  3、学生分小组自由练习。小组长协助管理指导:

  ①小组先讨论快速运球前行的方法,再练习,再讨论好的方法,再接着练习。

  ②老师适当帮助讲解,巡视指导学生动作的准确性。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留给学生足够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个体能力,共同提高。)

  4、趣味游戏比赛:蛇形运球跑接力赛。

  ①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②每次游戏前让各小组讨论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游戏。

  (设计意图:竞争提供刺激,合作提供能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更促进运球技能的熟练掌握。)

  5、小组间互相评价,老师对合作小组进行整体评价。

  【分析与】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让身体更多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乐趣和全面和谐发展。本课所设立的教学步骤,思路清晰,引导学生“看一看,试一试,练一练,帮一帮,评一评”。

  1、重视学习自主性。

  教学中,我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多的是以学生为本,我从旁加以正确辅导,教师担当的是“顾问”“指导者”的角色。学生在小组中自由练习,互相帮助,学习气氛很轻松。因而学生在课堂上特别活跃,思考特别积极。一会儿讨论,一会儿练习,然后再讨论好的方法,再接着练习,这样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运球前行的技能,使课堂充满生机。

  2、重视练赛结合。

  “有练有赛,先练后赛”,这是体育教学中的原则。教学中我设计了蛇形运球跑接力游戏,每次游戏前都先让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取得最快速度。面对比赛,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敢于尝试去实践,并且能够找到有效的学习途径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使每个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运球快速前行的技术。在趣味游戏性比赛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被凸显得一览无遗。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这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还有助于因材施教,这样就弥补了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

  3、注重多维评价。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反思5

  关键词:小学体育;构建;游戏课堂;快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xx)26—0096—0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多种教学方式被探索出来,游戏教学正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之一。健康的观念要从小树立,要将有效的体育锻炼变为一种习惯,让游戏带给学生欢乐,以游戏形式组织体育课堂教学,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通过游戏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达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现探讨如何采用游戏的方式构建高效体育课堂。

  一、营造欢乐的体育学习气氛

  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信念。学校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将游戏融入体育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获得了快乐。趣味游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例如,同学们一听跑步顿时就丧失了兴趣,但如果通过学生自己组织游戏的方式,比如萝卜蹲,或者警察抓小偷,变相完成跑步的目标,学生就会乐此不疲。这就是一种课堂创新。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仅增强了体质,而且培养了团结协作、灵活应变、礼貌谦让的能力和精神,增加了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友情。再例如,“篮球与乒乓球”游戏法:大家围成圈,先选定游戏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都可以,然后第一人说“篮球”,同时两手做成乒乓球的样子。第二人接着说“乒乓球”,同时两手做成篮球的样子,如此交替进行。如果游戏中谁出现失误,谁就需要展示自己的才艺。然后从发生错误的人开始,继续游戏。规则:一是必须讲话与手势同时进行。二是前后两人之间的传递时间不能超出规定时间,否则失败。教师和学生可以自行设计游戏规则,如:可以采用说反义词、做相反意思的动作来进行游戏。再如“队列练习”游戏法:大家围成圈,教师可以任意指定游戏开始方向,第一人说“立正”,同时做稍息的动作。第二人接着说“稍息”,同时做立正的动作。第三人接着说“向左转”,同时做向右转的动作。第四人接着说“向右转”,同时做向左转的动作。如此交替进行。同样,游戏过程中谁出现失误,谁必须展示自己的才艺。这些体育游戏,可以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打造合作学习的平台

  良好的交际能力是体育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开展群体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合作学习,增进情感,发展技能。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方式,这一方式主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合作协作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应多为学生组织一些群体游戏,打造合作学习的平台。例如,篮球学习中,学生掌握原地左右手分别运球和左右手交换运球后,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分组的方式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抓阄,然后进行“运球接力比赛”游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相互鼓励,相互加油,共同克服困难,完成游戏任务。这种群体游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增进了师生之情、同窗之情,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技能。群体游戏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任务目标,通过游戏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合作的价值、意义,逐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三、创造启智绿色通道

  体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但学生的智能培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不竭的动力。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教学中,除了传统的体育游戏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创编游戏或改编游戏,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充分享受创新带来的快乐。例如,贴鼻子游戏。首先,教师在一张硬纸板上画一个没有鼻子的大象,然后用一枚一元硬币画出鼻子,将纸板放在距离学生两米远的地方,学生蒙着眼睛去寻找大象,然后将一元硬币放在自认为正确的地方,只能放一次,如果放对了,则可以得一分。这类创新型体育游戏,为学生自己创编或改编游戏打下了基础。以“跑的技巧”为例,学生掌握了跑的技巧后,教师没有让学生机械地跑操场,而是要求学生设计跑类游戏,看谁设计的游戏既好玩又有效。学生开动脑筋,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游戏,如“绕物接力”“障碍赛跑”及“追捕小偷”等。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利于学生的智能培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将来成为国家需要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四、结束语

  快乐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刺激大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游戏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将游戏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03-24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精选】07-09

[精选]小学体育教学反思07-09

(精选)小学体育教学反思07-10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05-21

小学体育安全教学反思03-20

体育操小学教学反思03-29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优秀09-21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优)07-09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精华]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