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枫桥夜泊》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1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描绘了诗人夜泊枫桥的所见所闻。月落、霜天、江枫、渔火伴着乌啼、钟声,交织成一幅凄美的秋江夜泊图。“愁眠”是《枫桥夜泊》的诗眼,因为愁眠,诗人才看到月落、江枫、渔火,感受到霜气满天,听到乌啼、钟声。月落后,天地之间一片昏暗,江边枫树影影绰绰,江中渔火星星点点,霜气袭人、乌啼凄厉,景中无不带着作者的愁思。诗人与愁思相伴,难以入眠。或许,只有城外寒山寺悠扬回荡的钟声,才能与诗人相伴。在教学时,我从诗题入手,引出“愁眠”,在反复品读中感受诗人内心的“愁”。
在课始,我通过“一千二百年前,有一个叫张继的人进京赶考,最终却名落孙山。时至今日,当年的状元现在已无人知晓,可落榜学子张继的一首诗却流传至今。那么这首诗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枫桥夜泊》。”这样一段话激起学生对《枫桥夜泊》的学习兴趣。
遵循“一课一得”的教法,这节课仅仅围绕“愁”来讲。我紧紧地抓住了课文中“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展开教学,找准了这首古诗的感情基调。初读古诗,并让学生评价。之后学习了一个生字“愁”。通过反复朗读,在阅读中理解古诗诗意、体会诗情。又结合图画来说诗句意思。紧扣诗眼,抓住“从哪看出诗人张继很愁?”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古诗。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张继“愁什么”时,首先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字面意思的理解,月亮落山了,乌鸦在哇哇地叫着,整个大地都被大雾笼罩着。江边的枫树映衬着点点渔火,诗人张继独自站在船头,难以入眠,只听的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在耳畔萦绕,感受到诗人此时的孤独、凄凉、寂寞。重点讲解了关于“霜满天”和“对愁眠”的几种说法,开拓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知道答案不止一种,面对同一事物,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好,自己的见解来会更好。最后体会诗人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通过课后反思,以及找别的老师评课,我感到有许多不足之处。
1.在给五年级的学生上公开课时,是否还要讲解生字?如果讲的话,怎样来讲,讲到什么程度,占用多长时间才合适?这是令我困惑的地方,这一方面的问题没有很好地处理。
2.在引导学生赏析品味诗人张继的愁绪时显得空洞、凌乱,没能让学生们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愁。没能利用对比、移情,让学生深入地体会诗人夜泊枫桥时的心境。看来,真的要教好古诗,确实要花一番苦工在上面。
3.由于对理解“愁”没有引导到位,学生的朗读也始终没有出来感情。朗读指导太少,导致学生几乎没有读出应有的感情。而面对这一问题,我也没有及时的朗读来引导学生。
4.前后时间安排不太合理,前面朗读占用太多时间,导致后面讲诗句意思时没有太多时间来引导学生理解,这又回到了前面几个问题上,总之就是应该引导学生深刻感悟诗人的愁思愁绪,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满怀深情的投入到朗读之中。前后朗读对比才更会有层次感。
5.板书也是一大问题,没有做到清晰简要。本来我设置的是板书完以后,会变成一首叫做“愁”的五言绝句,但是我最后没有点出来,这就造成板书不清晰简要。
6.本课快要结束时放的一首歌因为选择失误,太不符合情景,因为太过欢快,导致把前面营造出的“愁”的氛围给打破了,反而弄巧成拙,没有收到预期的目的效果。
7.我觉得本节课最大的问题的,教学基本功有待提高。上课时只顾讲自己的课,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照顾到学生,没有很好地处理课堂的生成,感觉和学生没有融合在一起,课堂也很少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这可能也直接导致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体会到本诗的感情。
总之,在这次教学中,有收获,也有许多不尽满意的地方,但是找出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在以后教学中会指导我继续努力。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2
院校始终根据各项活动和方式为教师提供展现个性与提升自我的渠道,我觉得每次的教研活动是我们老师彼此学习与互相借鉴的宝贵机会。大部分语文老师在示范课或比赛学时都选择阅读课。因为此次教研活动和我班的教学计划相关,我勇敢尝试了古诗教学,讲解内容就是《枫桥夜泊》。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与领导和同事讨论古诗教学的有效手段。
在精心准备课程后,我认为这堂课的亮点在于将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融进课堂。虽然这首只有28个字的诗,学生可能通过学习与理解注解而迅速掌握,但我根据巧妙引导,让学生自然地习得古诗的学习方法。我引导学生激发兴趣,撰写课题,并着重强调“泊”的发音,并提问其他声调,进而引导学生自发记住这个多音字,并进行撰写积累。随后,我又引导学生观查课题,询问他们有什么疑问,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观念。接下来,我激励学生反复自由地朗读诗歌,直至可以流利地读出。当学生无法很好地读取风韵时,我采用了与学生合作诵读的形式,引导他们掌握诗的.节奏、语气和语速。
所有的教学过程都无需多言,全由学生很自然地理解。同时,在最后,我引导学生将相似的诗句梳理到一起,做到烂熟于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积累。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3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品读、赏析《枫桥夜泊》描绘的画面,领略诗中悲凉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正如备课是预设的一样,学生们不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而且理解了诗的意思,领悟了诗人凝重孤寂的思想感情。可是就在理解诗意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对于作者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作者描写的是深秋夜晚的景。可有个学生却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清晨的景。“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我让学生讨论,得出这首诗是诗人在深秋的夜晚泊船枫桥边,感悟了整个夜晚的景色,只是在具体描写是作者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看到的景物,然后追忆夜晚的景色以及听到的钟声,这是诗中特有的一种时空景,而正是这种时空景才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凝重惆怅的情感。
由此,我想,在教学实践中,当我们拿着精心设计的教案走进课堂与学生对话时,学生往往会有意无意的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给老师毫无准备的意外。这个“意外”就是课堂的生成。面对新的生成,我们不应固守预设,而应该尊重学情,当好一个促进者引导者,积极有效地进行调控,促进更精彩的生成,这就是新理念指导下教师应有的教学策略。在古诗《枫桥夜泊》的教学中,面对“意外”,我抓住并有效的利用学生突发的疑惑,适度的.“放大”,激发学生”潜心会文”的热情。正因为把学生当作了一个个天真活泼、个性鲜明的人,看成一个个具有“生成欲望”和“生成潜能”的人,所以学生的对话是活泼、深入、有效的,恰似“一江春水”,充满生命活力,学生在对话中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了文本,感悟了文本。
在对话过程中,课标新理念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视角”,但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引导的职责。此时教师的引导更重要。因为小学生作为特殊的生命群体,受自身的认识水平、生活阅历、知识积累的局限,理解判断能力不会很全面很深入,所以教师巧妙地引导必然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生成更精彩的“对话”。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辨的时间,鼓励、引导学生深入的读书、思考、辩论,使学生对文本的画面、文字、已经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让对话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4
当周五上午听完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枫桥夜泊》之后,令我觉得汗颜。课堂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引领学生对一首诗歌进行剖析与感悟,更是一次与诗歌、民族经典文化的零距离面对。整个70分钟的授课过程,不光台上学生投入学习,台下几百个师者也沉浸其中,给人感觉那不单单是一节语文课,更是一种文化的追根溯源,一份美的享受。
整个上午,我都沉醉在诗一般的课堂氛围中,跟随王老师的每一步教学,专注中时光转瞬即过,那味却悠悠不绝。心灵最大震撼之一——师之功底。
教师本人身上、言语间所传输出的'深厚文化底蕴,是作为一个师者最基本也最凸显的地方。王老师的旁征博引,谈古论今,信手拈来,都使人感到师者本身的功底。也许正是这份功底使师者的教学风格更显从容淡定,自然深远。不论是诗歌教学以后报告讲座,教师自身的这份文化修养和学术魅力,都犹如诗之有韵、有味、有境,让人听罢仍语音萦绕,回味深长。
古之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论“传道”“授业”“解惑”都需教师有扎实而深厚的底蕴,这底蕴,来自于文化素养,来自于个人修为,是“知”与“识”的合二为一,是教育之源头活水。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5
低年级的古诗词教学,主要定位在诵读和理解诗意上。进入三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立阅读能力,如果仅仅限于读正确和理解诗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努力实现意义到意境、意蕴的跨越,所以在教学《枫桥夜泊》一诗时,我把重点放在理解古诗诗意、体会诗情上。
教学中,我紧抓住诗中的“愁”字展开教学,找准了这首古诗的感情基调。紧扣诗眼,抓住“这首诗到底抒发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呢?你能从诗中找出一个字吗?”学生一下子找到了“愁”,什么叫愁?(烦恼)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愁呢?他为什么发愁呢?”这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古诗。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张继“愁什么”时,首先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字面意思的理解,乌鸦悲戚地啼叫,整个大地都被寒霜笼罩,江边的枫树,点点渔火,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切都让诗人感到孤、凄凉、寂寞。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猜猜诗人为何而愁,学生猜测:他可能噪家乡,在思念亲人;他可能是愈居民等,然后出示一段介绍诗人张继落榜的小故事,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诗人张继的孤、寂寞。
最后指导学生诵读诗歌,学生的情感也就自然而来,也就读出了张继这种深深的愁。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6
唐朝是中华民族历史篇章中最为璀璨耀眼的明珠,这句话,我们通常会从历史课堂上反复听到。王崧舟有一堂公开课,也在大肆渲染这句话,但不是用历史的眼光,而是从文学的角度。
好的课程,从来不用受限于学科本身。
唐朝诗歌三千万,这是在计的数目,还有被历史之流带走的呢?太多的耀眼,总容易让人遗忘。假如耀眼众多,你还能注意到一颗,那可见它的光华,已经到极致了。《枫桥夜泊》就是这样一颗明珠。苏教把它编入三年级上册语文书里,这就遇到难题,这样的璀璨,你如何能让黄口小儿体味到?
王崧舟的实录课上,从老歌毛宁的《涛声依旧》入手,再到宋明朝的名诗,倒入历史的手段,切入“钟声”这一意向,给学生以当头一敲,可以说这是非常高明的导入了。全篇非常关注“钟声”这一意象,当然也不忘点拨诗眼“愁”。
我在给化蝶班的孩子们上这首诗时,特别想借用王老的这个模式,因为觉得自己再想不出更好的了,课时转眼一想,学情毕竟有别,王老带的五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诗境底蕴,到我们班的毛毛虫们,感悟诗歌意境上基本零基础,纵然你有三千恢弘的.意境,放置于他们眼中也是一个大写的问号。所以我还是套用了自己的导入,拿同样赫赫有名的秋诗《山行》做对比,一个行山,一个泊水,一个闲云,一个愁月,一个行,一个停,这样对比不够诗意化,倒是让他们更快进入主题。
诗意的解读上,全是秉承王老一套,所见,所闻,所感,但是在“霜满天”这一意境的解读上很有分歧。
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说,霜成于地面,水汽凝结而成,所以不可能出现“霜满天”的景象。所以有同仁认为张继此词是指漫天水雾,让张继以为“霜满天”,这样解读也符合初秋凌晨的气象,但是王老却将这一意象单独拎出来,让学生分析到“霜”并非诗人肉眼所见,而是此刻诗人心灰意冷,满目疮痍,所见所闻都是冰寒彻骨,正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诗人此时并非真实见到了漫天霜,而是倍觉孤独,异地欺生,连满天的霜也如同这异地的陌生,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让他感觉被霜的寒气深深包裹。我把这一意象单独拎出来,让学生自己分析,加上物理学上的点拨,学生居然很自觉的把他归类为诗人的感觉。
三年级的孩子对错分明,还不能明确道理并非是有对与错。我在晨读教他们《垓下歌》时,告诉他们项羽被刘邦围困,死的很凄惨,后来继续教《大风歌》的时候,他们知道是刘邦的诗时,非常生气,觉得刘邦是个大坏蛋,不要学他的诗。所以在这里我本来想补白一句“诗本千家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后来想想还是作罢,这种凝聚复杂的愁绪,若非岁月的沉淀,是无法体会的。
而我所教,唯图异日,他们与异地求学求生,偶遇一桥,偶闻一钟,偶逢寂寥秋季,各种感慨涌上心头时还能记起年少时的一首《枫桥夜泊》,聊胜万般愁绪,无言可说。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7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诗歌作品,由题目可知讲的是诗人夜晚停船于苏州枫桥时的所见所闻。全诗讲述了一位客居他乡的游子,在枫桥,月落秋霜之夜见到的一种凄清、寂寥的景色,听见的哀愁的声音,进而由此产生了对自身的愁、对家乡的愁、对国家的愁、对百姓命运的愁。
在介绍作者时,我联系了诗人张继所在的时代,介绍有关的历史时代背景。在备课时,我这样安排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在最后感受诗人愁家国的理解上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的联系,便于知人论世。令我意外的是,当我讲到唐肃宗是唐玄宗的儿子,玄宗末期经历了安史之乱,国家由盛而衰,诗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客徙他乡的时候,孩子们都十分的感兴趣。这样的'小插曲让古诗教学的课堂突然活跃起来。
在进一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关注“愁”这个字,为全诗找准情感基调。接着,以“从哪里看出来诗人很忧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一部分,首先是引导学生对诗作的字面意思进行理解,然后通过诗人的所见所闻,即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诗人此时的孤寂与哀愁。以“诗人愁的是什么?”来联系之前对诗人的介绍,感受诗人的羁旅之愁、家国之悲。
课程结束后,我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一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他将诗中诗人的所见所闻进行了串讲,询问学生,如果“愁”有颜色,它是什么颜色的,你从哪里感受到?如果它有声音,又是什么声音的,你从哪里感受到?虽然都是讲所见所闻,这位老师的教学方法相较于我就显得诗意多了,也更加便于学生自主的学习理解,也会对“愁”的理解更加深刻。看来,要教好一首古诗,教的有诗意,让学生学的有体会,须得多花心思。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8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根据注释理解诗句意思的能力,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但对诗情、诗境的领会还不够。我认为到了中高年级,仅仅限于读正确和理解是不够的,我们要努力实现意义到意境、意蕴的`跨越,在后两者有所着力。我们在古诗教学中一般停留在意义的解释,而诗的薏蕴却没被挖掘出来。“诗无达诂”,如果我们一字一字地解释,诗意就没有了,诗只剩下枯燥的文字。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抓诗眼、悟诗情、入诗境的方法。
所以我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读古诗,初步理解诗句的基本内容
2。想象诗句描写的意象,初步感受诗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愁绪。我们要把能读到的尽量就读并且抓这首诗的诗眼,围绕“愁”来展开教学。
本节课我个人认为最主要两个问题:一是未能读出层次感。二是师、生底蕴不足,表词达意上及对诗情、诗境的领会未能达到预想效果。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9
在备这首诗的时候,我觉得让学生来体会诗人的“愁”很难,所以感到很棘手,在网上看了几篇有关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之后,收获很不多,总觉得二升三的学生没有这样的感悟能力,毕竟在他们的脑海里,由景抒情的文章他们一般只会体会出高兴、兴奋等积极向上的情感,哀怨忧愁的似乎很难,更何况是古诗呢!面对这样的古诗,我想只能从诗句中的字词理解,进而来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
在课上,我简要地复习了一下上次所学的古诗《山行》,背诵、提问等等,让学生能够温故而知新,以便更好的引入新古诗的学习。开始教授《枫桥夜泊》了,我直接挑明了作者的情感,告诉孩子们:“我们今天所学的新古诗,跟《山行》可不一样。虽然两首都是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可作者抒发的情感却不相同,大家要注意体会哦。”开门见山的说法,大大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接下来的听范读过程中,我都注意让孩子们聆听,听听录音老师是怎么读的`,语速如何,哪儿停顿,哪儿缓慢,并让大家在书上标好记号。在反馈意见的时候,孩子们敏锐的小耳朵果真听出了不少地方,他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看来,孩子们已经站在了这首诗的门口。有一个学生的回答很精彩,他说:“我听了之后,觉得作者好像在叹气。”“叹气”,多朴素的词语,可他却已经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我为他的精妙词语而鼓掌。
围绕着“叹气”,我就开始讲解古诗。一些费解的字词解释,我一边口述,一边做板书,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并开始不约而同地做笔记了。由景抒情,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明白诗人的“叹气”,我从“残月”、“霜天”、“江枫”、“渔火”、“寒山寺”、“客船”这六景,和“乌啼”、“钟声”二音入手,让孩子们来亲临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配上插图,加上诗句的讲解,孩子们开始点头:“是啊,诗人在叹气。”“所以,整首诗都是围绕一个字来写的,那就是……”我马上接着孩子们的体会,步步深入。“愁。”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真棒!你们已经读懂了。”我由衷地赞叹他们。后来,孩子们已经能够用他们稚嫩的声音,读出诗人忧愁的情绪。我想,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算是比较成功了。
古诗是难理解的,尤其是这样的古诗,读好难,要读懂更难。我们作老师的要扶着学生,一步步的走进诗中,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并且要时时注意抓住孩子们的回答,“一石激起千层浪”,说不定他们的回答会更好地让自己来感悟诗中的精华,更好的引领自己走进诗,喜爱诗。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10
在教学《枫桥夜泊》时,我习惯性地问孩子们作者是谁?其中班长刘脱口而出“张续”,其他孩子便滥竽充数异口同声地答道:“张续”。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向心力很强啊!同时也反映了大部分孩子不自信,缺乏质疑的学习态度。于是,我便鼓励他们要相信自己,敢于向权威挑战。作者张继是一位失意的诗人,他的这首诗将一位落榜之人漂泊在外愁苦表现得淋漓尽致,霜天残月,江枫渔火,每一处景物都是灰暗、凄凉,处处都透着寒气,整首诗笼罩着深深的愁。这首诗的文眼是“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愁”字,围绕这个字,诗人描绘了一幅秋夜羁旅图,表达了孤独、郁闷、惆怅的心情。
但二年级刚升三年级的学生能体会到什么?在备课的时候,我很担心学生根本不能体会到“愁”,因为孩子那么小,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时候,但出乎意料的是个别孩子通过了解诗人张继的背景资料和诗中的意象,学生便自觉体会到当年张继在枫桥边的'感受了。
这突然让我想起在教《学会查“无字词典”》第一自然段时,孩子们在我简单的引导下学会分析文章,这次孩子们从这首诗的题目简练的题目中读出“枫”是季节;“桥”是地点;“夜”是时间;“泊”是事件。看来课堂更重要的不仅仅是学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树立孩子的学习意识,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机智地面对学生的回答,精心设计课堂上的提问,让学生明确地知道要干什么。不能过分重复学生的话,而是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作出评价。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11
开放周期间,我在四年二班上了一节校本课《枫桥夜泊》,原本打算上四年级的语文课《牧场之国》,用平台互动课型方式授课,但由于准备的不够充分,再加之自己对平台互动课型方式的理解不深,所以没敢尝试,就又拿出了去年曾经上过的《枫桥夜泊》,在个别地方略作改动,换了个班级授课,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
首先,为了迎合“有效教育”,我在原来教案的基础上添加了两处小组交流活动,还自以为是地称其为“平台”,结果其中一处费尽心思搭建的“平台”让学生的感情在此中断,对诗中意境的感悟起到了反作用。
其次,学生课前没有预习,对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缺少基本的了解,再加上以前学习的古诗都是较为优美的写景抒情诗,对于《枫桥夜泊》这样充满着愁绪的旅人愁思理解不够,学生与作者没有达到情感共鸣。
再次,原计划在多媒体上课,但由于从媒体教室被其他老师占用,课节又排不开,为了不影响进修学校领导的.进程,只好改在教室上课。教室没有大屏幕,打出来的字体太小,学生看不清楚,而且音响的效果不是很好,影响了我的情绪,为学生配乐范读时我自己都没有进入情境,没有很好地为学生示范,也是这节课的失败之处。
反思失败的原因,我更多地是在关注自己的教案,而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忽视了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我们在开学听课时也在反复告诫老师,要淡化预设,关注生成,可是在自己的课堂上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都说“看花容易绣花难”,在我的课堂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小学生作为特殊的生命群体,受自身的认识水平、生活阅历、知识积累的局限,理解判断能力不会很全面很深入。而我们学校又地处城郊,学生的家庭缺少文化的氛围,如果单凭学生自己的知识积累,恐怕很难把古诗理解到一定的程度。而我又忽视了学生的基础,自以为是地认为学生可以通过注释初步地理解诗意,把一些最基本的常识性的东西抛到一边,导致学生很难进入情境。发现这一情况之后,我本应该立即改变策略,可又一想,如果改变了策略,自己的教学设计就会乱了,想改,又不知该从何下手,怎样引导,只能蜻蜓点水一般略作处理,继续下一个环节了。
通过这节课,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反思自己,自己的知识储备太少,表达能力弱,经常在课堂上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面对学生有意无意提出的一些奇怪问题或不合逻辑的独特想法,往往手足无措,没能给孩子一个很好的引导。
另外,我在教学时从“愁”字入手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为什么而发愁?”较为局限,仅仅体会到了诗人对自己的愁,应该出示一段介绍诗人张继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对这段内容的解读,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诗人张继的愁不仅仅是愁自己,愁家乡,更是愁国家的命运,愁百姓的疾苦。
作为教师,特别是一名语文教师,面对学生的课堂生成,不应固守预设,而应该尊重学情,当好一个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积极有效地进行调控,促进更精彩的生成。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具备丰厚的知识储备,要想游刃有余,就得厚积薄发。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12
低年级的古诗词教学,主要定位在诵读和理解诗意上。进入三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如果仅仅限于读正确和理解诗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努力实现意义到意境、意蕴的跨越,所以在教学《枫桥夜泊》一诗时,我把重点放在理解古诗诗意、体会诗情上。
教学中,我紧抓住诗中的“愁”字展开教学,找准了这首古诗的感情基调。紧扣诗眼,抓住“这首诗到底抒发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呢?你能从诗中找出一个字吗?”学生一下子找到了“愁”,什么叫愁?(烦恼)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愁呢?他为什么发愁呢?”这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古诗。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张继“愁什么”时,首先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字面意思的理解,乌鸦悲戚地啼叫,整个大地都被寒霜笼罩,江边的枫树,点点渔火,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切都让诗人感到孤独、凄凉、寂寞。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猜猜诗人为何而愁,学生猜测:他可能远离家乡,在思念亲人;他可能是忧国居民等,然后出示一段介绍诗人张继落榜的小故事,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诗人张继的孤独、寂寞。
最后指导学生诵读诗歌,学生的情感也就自然而来,也就读出了张继这种深深的愁。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13
“到客船”的“夜半钟声”在枫桥边悠悠回荡,从而使千百年来的读者着迷。因为这钟声回荡着历史的回声,使每位读者自觉不自觉地联想到人生,人生苦短,来去匆匆,谁没有愁绪呢?
作者为什么会听到夜半钟声呢?因为睡不着,因为有旅愁、在思念。所以这首诗归根结底就是在写诗人的愁思,诗人创造了这样一个诗中有画、画中有声、朦胧多义的愁境。
这首诗的题目很精练。“枫”是季节;“桥”是地点;“夜”是时间;“泊”是事件,四个字, “吝啬”到了极点。
首句直接进行景物描写。“月落乌啼”,有声有色有情。在古诗词中,凡用“月”、“乌”者不外乎“凄愁悲苦”四字,不解人意的霜气偏偏充盈天地,为这深秋之夜和张继心中洒下丝丝凉意。视觉、听觉、触觉三管齐下,恰如其分地现出了他的心境。同样的景色在不同心境的人有不同的感觉。同样是秋夜对月独处孤舟,李白、苏轼二人定是要“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了。但换了失意的人,不过是“独步漫长宵,风过花零,遥望月空鸣”而已。
因此,作者在第二句中用一个“愁”字点出全诗主旨。寒水微波粼粼,江中渔火点点,一片片枯败枫叶划过张继心头落在水面,恰恰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对前途的迷茫,对国家内乱的担忧,他的心中仅剩下一种感情——愁。秋风送寒,独卧小舟,辗转反侧无法入睡,这“对愁眠”甚至有几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孤苦伶仃了。于是,一个落第书生形象跃然纸上。
恰在此时,“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每年正月初一凌晨鸣钟一百零八响,因为佛法认为人生愁苦有一百零八种之多,故而鸣钟解忧。一百零八钟响,一百零八忧解,开始新的一年。这诚然是美好的祝愿,可惜张继秋季到此无缘聆听,他听到的是寒山寺每夜常例的“警世钟”,但这也让张继联想起了“钟声解忧”的传说。钟声声声敲在张继的心坎上,撞击他心中的苦闷,他多么希望这忧这愁真能随钟声而去。作者用这样两句作尾,应该是激励自己重燃生活的希望,使始终压抑郁结的诗境有了个还算昂扬的结尾吧!
一、精心设计、当好导演
本课无论是在导入新课的创设情境,感受意象时的画面想象方面,还是在领悟与升华诗情,激发阅读与积累方面,都进行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力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二、听说读写、教给学法
语文训练要扎实。本课教学注重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体现在:
1,“会心吟诵得其韵”。由读通读准,到读出愁绪,由边听录音诵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意境,到背诵古诗、吟唱古诗,由始至终都把对古诗的诵读融入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
2,“我口说我心”。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我在引导学生探究张继愁因后,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作者内心世界,与文本共鸣,与作者对话,实现学生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既有效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又回归语文教学的.“人文”之真。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节课我和学生及时总结读书方法:
1,搜集资料法,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给古人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2,利用偏旁来记住字形、揣摩字义的方法;
3,借助注释学古诗的方法;
4,解决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方法;
5,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方法;
6,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诗句法;
7,想象画面直观意象法,著名的小学语文教育专家、特级教师许汉老师说过:“古诗词教学没有想象,就没有情境,就没有品味,就没有创意。”阅读其实就是“还原”——由抽象的文字,还原成生动的形象,此时,把诗中的“画”,在学生头脑里“画”出来,画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就是形象思维训练的过程,再用嘴巴把整首诗的画面描绘出来,既注重对诗文的整体把握,又强化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三、感受魅力、阅读积累
从“泊”字想到《绝句》,从“客”字想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从《枫桥夜泊》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相隔千年的张继,相隔千里的寒山寺和枫桥也如临其境,这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借此打开学生阅读与积累的窗口,激励和唤醒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欲望,回归语文教学的“积累”之本。
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次教学中,还有许多不尽满意的地方,如,在一次次的诵读中,学生没有真正触摸到诗人那颗忧愁的心,与作者共鸣的目的,仍未达到预期效果……我一直在努力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14
低年级的古诗词教学中,主要定位在诵读和理解诗意上,进入三年级后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如果仅仅限于读正确和理解诗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努力实现意义到意境、意蕴的跨越,所以在教学《枫桥夜泊》一诗时,我把重点放在理解古诗诗意、体会诗情上。
教学中,我紧抓住诗中的“愁”字展开教学,找准了这首古诗的感情基调。紧扣诗眼,抓住“这首诗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愁,什么叫愁?(烦恼)谁在愁呢?(诗人张继)他为何而愁呢?”这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古诗。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张继“愁什么”时,首先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字面意思的理解,乌鸦悲戚地啼叫,整个大地都被寒霜笼罩,江边的枫树,点点渔火,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切都让诗人感到孤独、凄凉、寂寞。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猜猜诗人为何而愁,学生猜测:他可能远离家乡,在思念亲人;他可能是忧国居民等,然后出示一段介绍诗人张继落榜的'小故事,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诗人张继的孤独、寂寞。
最后指导学生诵读诗歌,学生的情感也就自然而来,也就读出了张继这种深深的愁。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15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诗作,诗题意为夜晚停船于枫桥,全诗写的是一位旅途中的游子,夜泊枫桥时所领略到的一种凄清、寂寥的景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愁绪。
一、精心设计、引领孩子成长。
本课无论是在导入新课的创设情境,感受意象时的画面想象方面,还是在领悟与升华诗情,激发阅读与积累方面,都进行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力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比如,在课始,我通过“有一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众多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为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这样一段话激起学生对《枫桥夜泊》的阅读兴趣,紧接着又以教师的范读,把学生带入古诗,让学生产生自己也想试试的迫切愿望。
二、想象画面,感悟诗歌意境。
“诗无达诂”,如果我们一字一字地解释诗句,诗意就没有了,诗只剩下枯燥的文字。因此,我们在古诗教学中要努力挖掘诗的薏蕴。教学时,我紧紧地抓住了诗人张继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对诗中“月落”“乌啼”“寒霜”“钟声”等景物的想象和体验,从而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此时的孤独、凄凉、寂寞。
在进一步理解体会诗情,感受魅力时,我紧扣诗眼“愁眠”一词展开教学,找准这首古诗的感情基调。“诗人张继为什么愁眠?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古诗。通过文字资料的介绍,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诗人张继的愁不仅仅是愁自己,愁家乡,更是愁国家的命运,愁百姓的疾苦,层次分明,并且实现了理解诗意到感悟诗歌意境的'跨越。
三、多样朗读,唯美声画渲染。
学习语文,理解课文,培养语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朗读。学习古诗时朗读贯穿于课堂的始终,由读通读顺,到读出感情,再到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意境,学生们带着不同的目标,一次次充分朗读诗文,层层深入了解诗意,也体会了诗人的情感。尤其是多次配乐朗读,更好的引领学生融进《枫桥夜泊》这首诗所散发出来的愁苦孤寂的意境中去。
四、借月咏愁,感悟诗词魅力。
虽然学习的是这一首诗,但教学时却联系到了学生们过去所学的很多首古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的《绝句》,白居易的《忆江南》等,尤其是将很多通过“明月”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归纳整理,让学生再次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伟大魅力。
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次教学中,还有许多不尽满意的地方,如,在一次次的诵读中,学生还是没有真正触摸到诗人那颗忧愁的心,与作者共鸣的目的,仍未达到预期效果……我一直在努力。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04-21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反思04-07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反思04-22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11-13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04-08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04-02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13篇05-30
《鲸》教学反思鲸鱼教学反思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