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蚂蚁和蝈蝈教学反思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蚂蚁和蝈蝈教学反思(精选4篇)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蚂蚁和蝈蝈教学反思(精选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蚂蚁和蝈蝈教学反思1
经过多次磨讲《蚂蚁和蝈蝈》,坐下来想想,还有很多的地方值得去反思,让自己从中找出不足之处,以在以后的教学中便改进。
一、“三步导学”引领整个课堂。
整堂课围绕“三步导学”这一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有了这理论基础,使整堂课上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二、采用适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年级的孩子更喜欢直观的感官刺激,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用他们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一棵“智慧树”的成长贯穿全文的教学,这样既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渗透给学生一定的自然知识,还很好地解决了第一课时要求琐碎,不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我在这堂课中设置了新异的情境,达到声光同步,视听结合,给学生的感官以多角度、多方面的刺激,把学生带入生动的意境中,获取丰富的表象,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之始就将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
三、切实过好认读关,高度重视识字、写字
因为我上的是第一课时,所以特别注意了这一点。学生读了一篇课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读准确,句子读得通顺连贯,形成顺畅的`语流。生字会认、会记、记得牢,会写并写得漂亮。这些应是一年级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因此,在第一课时,我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开火车检查词组、长句子的认读情况。在记生字、写生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好办法记住字形,又通过我的写字方法的引导,让学生从中悟出怎样写才好看,并在课堂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写字,较好地落实了识字、写字的内容,并坚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字、写字、朗读相结合的原则。
四、注重课堂评价。
一年级的孩子,更需要的是激励性的评价,他们刚刚进入小学学习,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最怕的是在学生最开始学习就给他大的受挫性打击,这样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激励性的评价不仅会使他在这一堂课上更加积极,而且也会鼓励他在今后的学习中投入更多的努力和热情。所以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及时通过运用适当的激励语言适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
不足的地方:
驾御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课堂生成的东西还是有限。
总之,随着课程标准颁布和实施,我深切地感受到,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尽其所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乐学、善学,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交往,构建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敢于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氛围,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对于课堂的驾驭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积累,对“有效教学”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我相信只要有一颗不断向上的热情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会越来越好的!
蚂蚁和蝈蝈教学反思2
《蚂蚁和蝈蝈》是一篇短小却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课文中既有蚂蚁和蝈蝈之间的对比,也有蝈蝈本身前后情况的对比。本文图文并茂,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课文内容。小结课堂教学过程及各位老师的点评,我进行了如下反思:
一、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时我充分运用形象直观的图片,加以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比如夏天蚂蚁辛勤地搬粮食,蝈蝈自由自在地玩乐;冬天蚂蚁们在洞里安然过冬,蝈蝈们又冷又饿,下场悲惨等等,都已图片示之,帮助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加工,使学生的感情与课文所表达的感情相合,去感受、去意会,进而在读出感觉的基础上,读出感情,让他们在读中感悟,又反过来以悟促读,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感。
二、抓住教学重点,有目的进行教学,多种形式朗读
课文主要通过蚂蚁和蝈蝈的对比展开,特别是对于夏天里蚂蚁和蝈蝈的对比,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本课中我围绕此部分,进行读相关段落,找相关语句,做相关动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感悟蚂蚁的勤劳和蝈蝈的懒惰。并且将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相关语境相结合,如理解“自由自在”时,我让学生找出蝈蝈的相关动作,再想象还会有什么样的动作,这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就是——自由自在。
本节课中,学生进行了多样的朗读,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赛读,齐读,表演读,教师范读等,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提高了朗读水平,理解了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找出课文中的留白,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蚂蚁和蝈蝈》一课中,有多处情境可拓展学生思维,如:课文中描写蚂蚁搬粮食的动作的词只有“背”、“拉”,写蝈蝈自由自在样子的也只有“唱歌”、“睡觉”这两个,事实上,图中所画或者它们所做的远远不止这些。因此,教学时,我让学生动脑筋去想一想,蚂蚁还会用什么动作搬粮食?蝈蝈还会干什么?如:我在指导学生理解蚂蚁是怎样搬粮食时,首先请学生自读课文,说说小蚂蚁怎样搬粮食?你还能想出它们会有哪些动作,再出示句子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在学做蚂蚁的背、拉动作后,再让学生边做小蚂蚁搬粮食的动作边读句子。我让学生来夸夸小蚂蚁,有的孩子说勤劳,有的说吃苦,有的说勇敢,不懒惰等。同样我在教学完蝈蝈夏天的表现以及学完全文后也安排了这样的环节。尤其在学完全文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说话练习:你想对蚂蚁、蝈蝈或是自己说点什么?孩子们不仅有对蚂蚁的夸奖,对蝈蝈劝说,还有对自己的鼓励——向蚂蚁学习,做一个勤劳的好孩子。
教学中也还有一些地方没有进行设计或处理不当。
1、没有完全抓住教材中有重点词语进行教学
《蚂蚁和蝈蝈》一课中有这样几句话“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冬天到了,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教学中我没有引导学生蝈蝈会怎样嘲笑蚂蚁?以此来感受蝈蝈夏天里的神气,所在直到课文学完后,仍有学生不能明白为什么课文结尾会说蝈蝈再也神气不起来了。”神气”一词也是文是比较重要的词语,而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没有进行思考。
2、对学生的.评价要用鼓励性的语言
进行小组赛读时,我有这样的话:你们小组的蚂蚁能读得更勤劳些吗?我的语言表面上是在激发这组同学,让他们读出相关语气,可是对没有关注到其他同学的感受。
3、语言不够简练
教学中对于学生回答听问题,我总是在不断地进行重复,不管学生说得准确与否,准确的,我会重复,不准确的我也重复,不断地重复学生的回答,这样做会让学生更加关注到老师的话,而忽视了其他同学的发言。
4、对于有难度的问题,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教学中我进行了几次语言的训练:如这是一只()的蚂蚁。进行“有的……有的……”的句式训练,这些问题学生能够通过思考进行回答,但是教师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教学中我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思考急于让学生回答。虽然孩子勉强回答了出来,但是是在我的提示下进行的。相信如果孩子的足够的时间,他们会说得更好!
5、学生的学习方法训练不足
教学蝈蝈在夏天的表现时,我让学生进行自学。在此之前,我没能对蚂蚁的表现部分的学法进行小结,只是简单的借助黑板上的几个字进行了要求,有的学生没有完全领会老师的意思,没有按要求进行学习。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细致地训练,帮助他们掌握一定学习方法以,促进他们的学习。
蚂蚁和蝈蝈教学反思3
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中的课文《蚂蚁和蝈蝈》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全文共分三个自然段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本文篇幅虽短却很有特色。尤其突出的是文中“有的……有的……个个……”的句式描写,使全文十分生动。文中的对比也很鲜明:有两种动物不同生活方式的对比,有季节特点的对比,也有两种动物不同命运结局的对比,这些都增强了课文的可读性,使课文成为了学生爱读的好教材。课文的插图也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针对本文特色,我设计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的自学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文感受蚂蚁的勤劳,蝈蝈的懒惰。懂得只有像蚂蚁一样勤劳,才会有幸福的生活。第二课时的自学目标:背诵课文,并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今天这节课是第一课时。课上下来,专家评委给予了点评,我感触颇深,具体总结如下:
一、要踏踏实实抓好学生预习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我根据平时的预习要求,特地设计了《预习记录本》,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预习,相对完成。虽然形式较好,设计也较新颖,可无形中加重了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负担,也难以真正落实,其效果也不甚佳。在“引导自学”型课堂结构“个人自学”环节上,我自信地认为学生已在家预习过了,无需再在课堂上给予学生预习时间。结果,有不少学生没有完成预习作业,对课文中生字词的理解囫囵吞枣,文章读得也不熟。课后,经过专家的.指点,我进行了深刻地反思:一年级学生不应留书面的家庭作业,要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与指导下当堂完成预习作业,一方面给学生减负,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阅读;另一方面,老师也便于监控,实实在在地抓好预习,逐步培养其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要把课文备透,让学生一课一得,不能流于形式
“引导自学”型的课堂,虽是让学生自学,可实质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抓住自读自学的“精髓”,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让学生有效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把教材吃透,从一个很高的层面去把握课文,设计教学思路,针对每一课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提出自学重点,一课一得。
自学重点的出示方式可以多样,如小黑板、幻灯片等,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清楚地知道。另外,课文的中心思想,不能在自学重点中出示,而应该是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自学方法,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和集体交流之后,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所感悟到的,其感受则因人而异。
此外,在教学《蚂蚁和蝈蝈》时,我想通过表演,让学生在评价中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进一步理解课文。结果,学生草草读完课文后,就开始演了,有的小组为了角色还争了半天,导致表演时间过长,也难以组织,流于了形式。整个过程看起来热热闹闹,可学生并不是真正深入课文去揣摩。
三、要切切实实按照“引导自学”型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准备“痛苦”地转型
说来惭愧,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并没有扎扎实实地按照“引导自学”型课堂模式进行授课。教学《蚂蚁和蝈蝈》时,一堂课下来,深有感触:自学能力的培养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整堂课下来,学生没有真正沉下心来进行有效自学,往往是停在表现,浅尝辄止。学生的“引导自学”型课堂结构学习模式还没有形成规模,小组合作分工未很好明确,但基本做到轻声细语。学生小组交流自学情况的有效性也未得到较好的体现。由于学生未能真正融入课本,真正进行思考,课堂缺少了学生思维的跳跃和智慧的火花。针对这些问题,以后我会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引导自学”型课堂模式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
总之,在自学的课堂上,我要擅于引导,留给孩子充分的自学时间,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激发学生自我教学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蚂蚁和蝈蝈教学反思4
本学期的实践课算是完成了,但也应静下心来好好的反思反思,在星期三的语文小小组活动中,对于我上的《蚂蚁和蝈蝈》这一课,各位前辈也作了批评指正,让我这个新教师是受益匪浅,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蚂蚁和蝈蝈》是一篇童话故事,这是低年级小朋友最喜欢的课型,所以这节课我主要从趣味性入手,在课堂中通过唱歌、表演等手段来给孩子们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出于种种原因,原先设计的在真正的教学实施中未能有很好的体现,主要存在问题:
一、情境创设不明显
在设计中我抓住了中要语句要学生感悟,体验,但在真正实施起来还是不够理想,例如在刚开始的时候“夏天真热。”这个句子的教学,我是先出示课文插图,并讲述:“瞧,夏天到了,太阳公公火辣辣的照着大地,一丝风都没有,树上的知了一个劲的叫着,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是说出热了,可总感觉我所创设的这个情境学生根本没有体会到,图上的太阳光很柔和,也许应该加上知了的.叫声点缀一下,和同学在课前去晒一晒火辣辣的太阳感受一下,或许学生在这时就会有更好的体验。
二、动作有些乱
我这节课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所以在出示小黑板的时候,可能有点乱,学生已经说出里了,我还没能及时出示,有的是学生还没能全部说出,我就急着把小黑板挂出来了。这都应该是要多加注意的。
三、朗读时要求过多
例如在教学第二小节的时候,我最后让学生拿起书本齐读本节,并要求读出蝈蝈的懒和神气,舒服的不得了,要读出三种语气要求过多了,其实可以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读出来就可以了,也能够体会到蝈蝈的品质了。
四、评价不够
不管学生说得如何,教师总说好是不能调动其积极性的,必须根据学生说话的程度和水平给予不同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好的固然是肯定,不足的更要指出,并根据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矫正。这一过程,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应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教师评学生、学生评学生、学生自评的局面。这一点我做的是远远不够的,有待与进一步的提高。
【蚂蚁和蝈蝈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蚂蚁》教学反思03-05
《上天的蚂蚁》教学反思07-25
《蚂蚁做操》教学反思06-15
电和磁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参考03-01
蚂蚁的救助教学反思3篇07-30
将相和的教学反思11-05
狮子和鹿教学反思10-18
《狮子和鹿》的教学反思07-02
《小兔和狼》教学反思10-18
《将相和》教学反思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