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正比例》教学反思

《正比例》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05 02:11:4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正比例》教学反思(通用3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正比例》教学反思(通用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正比例》教学反思(通用3篇)

  《正比例》教学反思1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是在孩子们掌握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孩子们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正、反比例知识,内容抽象,孩子们难以接受。学好正比例知识是学习反比例知识的基础。因此,使孩子们正确的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联系生活,从生活中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关注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首先让学生从已有知识中寻找相关联的两个量,然后通过呈现现实生活中的三个素材路程、速度,总价、数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这两个相关联的量引入新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

  2、在观察中思考。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孩子们学习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的本质特征,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让孩子们通过观察两个相关联的量,思考他们之间的特征,初步渗透正比例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让所有孩子们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得新知,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3、在思考中感悟。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引导孩子们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学,解决问题。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引导孩子们初步认识了两个相关联的量后,敢于放手让孩子们独立思考从而归纳出正比例的意义。

  4、在练习中巩固提升

  为了及时巩固新知识,完成了练一练习题后,又设计了两道加深题,让学生自己研究圆的半径和圆有什么关系,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让孩子们在巩固本节课知识的同时,学会通过研究会判断,同时孩子们的思维也得到了提高;最后引导孩子们自己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孩子们的归纳能力,使孩子们进一步掌握了正比例的意义。可能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自己总结发言,所以在发言的时候学生还不能完全放开,显得有点拘谨,但通过后面的练习,使我意识认识到学生对于正比例的意义印象非常深刻,而原因正是上课方式的改变,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给学生自学研究的机会,在锻炼学生的同时也给自己减压。

  《正比例》教学反思2

  正比例这节课是在正比例与反比例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在学生体会了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互依存的变量的基础下学习的一课。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我采用教材提供的两个问题情境:首先是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面积和边长变化关系的情境,采用表格的形式让孩子们观察数据的变化情况,从而初步感知“变化过程中,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值是一定的”,为接下来学习正比例奠定基础。

  本节课开始,我采用回忆导入新课,通过复习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和为探究新的知识做好铺垫。

  紧接着我采用书中41面给出的2个表格,让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讨论等过程,让孩子们总结发言概括。最后引导学生质疑在第一个问题中,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面积与边长成正比例吗?通过具体情境让给孩子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正比例的含义,并且掌握判断两个量是否能够组成正比例的方法。

  课本41页下方给出了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像这样,路程和时间两个量,时间变化,所行驶的路程也随着变化,而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也就是速度)一定,我们就说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在教学这一部分时,由于书中的概念比较长,我没有让孩子们将书中长段文字转化为两点:

  1、两个相关联的量。

  2、比值不变。

  处理这一部分的时候我没有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去自己发现总结,而是我自己边讲解边总结了两点,并直接告诉了孩子们后期判断两个量是否能组成正比例要紧扣两点进行阐述。

  这一部分其实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概括总结这段话,并从中提炼出精华,多好的一个锻炼机会,我没有抓住。后期我会多锻炼孩子们的总结概括能力,不能做一个急教师,要对孩子们的思考和总结有所期待。细细想一想我自身的原因很大,我要慢慢培养自己做一个快乐的“懒教师”,后期要怎么“偷懒”还需要我在平时的课堂上多下点功夫,勤思考,多动脑。本周三要上反比例这节课,期待在这节课中孩子们的表现。

  《正比例》教学反思3

  在教学成正比例的量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会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如: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等,而正比例是进一步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中的一些特征。在教学例1,自学例2时,我都鼓励学生去观察,去探索。尤其是例1,通过学生观察,找出规律,填写表格。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的特点,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揭示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的特点及性质时,让学生根据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2、相对应的路程(总价)是怎样随着时间(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3、相对应的路程(总价)和时间(数量)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比值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来组织、归纳、得出其性质和意义。在教学例2时,我安排了自学,让学生自主的去获取知识。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想法能跟老师的接近或相同,这样他们会有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处在引导、辅助的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尽情表达对于知识的见解,让他们深深感受到这间教室是属于他们的,这节课是属于他们的。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因此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比较好。有下面几点反思:

  1.学习方式的一点点转变,带来学习效果的一大块进步。要改变以往接受式的学习,多给学生探索、动手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探索中自主发现规律。实践表明,学生喜欢动手操作,

  喜欢有挑战性的问题,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在正比例的练习中,学生都能够用除法去验证结果是不是一定的,从而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可见教学效果非常好。

  2.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放慢学习速度,有助于概念的理解。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正比例意义一课包含的难点很多,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的图像都是教学的难点,如果把这些知识都集中在一堂课中,学生囫囵吞枣,理解得不深不透。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于正比例的意义,并且在发现规律上重点着墨,看起来好像是浪费了很多时间,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已经深刻理解了重点词“相关联的量”、“比值一定”的含义,为后继学习扫清了障碍。

【《正比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正比例教学反思09-25

《正比例》教学反思09-26

《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08-25

正比例教学反思范文09-12

正比例意义教学反思11-03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反思07-04

正比例教学反思15篇05-23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07-03

《鲸》教学反思鲸鱼教学反思08-04

《学会反思》教学反思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