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羚羊木雕教学反思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31 16:18:0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范文(通用3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羚羊木雕教学反思范文(通用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范文(通用3篇)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1

  9月15日第二节课我讲《羚羊木雕》公开课,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

  1、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2、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并以分角色朗读,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为教学重点,以感知课文,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的看法观点为教学难点。

  在上述目标和内容的指导下,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为让学生很好地将课文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我特别设计并十分注重了这次的课前准备。

  基于此文讲述的是作者成长过程中和学生同龄时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大多也都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并将它们记录在日记中的话作为这节课的导入。让学生引起共鸣。

  二、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融入课文,演一演文中的故事,更进一步地贴近人物,理解内容。

  现代的语文教学提倡自主学习,而且语言的学习实际上是个将外部的语言文字不断内化的过程,而实现这种内化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朗读。因此,朗读应该说是现代语文课堂的主旋律。所以,在这次的教学中,我把朗读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子上,强调“以读为本,以读带讲,以讲助读。”然后让学生推荐和自荐适合自己的角色,同学们都很认真的朗读着,也很快、很准地演绎出各个人物的语气和性格,其他同学也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赏析,这样分析得不但准确,而且都很主动,并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三、主题思想、作者创作意图的'把握,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对此事的一些看法,谈谈自己从中获得的启示。

  学生在前面的分析中获得了很多的感触,因此,在这个环节上表现得很活跃,提出了很多可以很好地避免这次争执的方式,也说出了自己很多的真知灼见,很多观点甚至是很精辟的,我都没能考虑到。

  通过以上的各个环节,这篇课文我感觉上得很灵活,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做到了讲课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课前课后都十分活跃,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开发。

  但此文的教学也存在很多的缺陷,有些地方感到有些遗憾,最大的不足就在课文的复述的环节上,学生对课文的复述不到位,他们仍旧没能把握复述的必要环节和正确的方式,复述能力有待提高。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2

  上完《羚羊木雕》一课后,感觉很不满意,主要的原因是感觉师生的交流过少,灌输的意味过浓。的确,在教学本文时感到心情有些沉重,因为这一篇文章尽管写于80年代,但在今天仍然有着极为强烈的现实意义。当初做班主任时,最常听见家长说的一句话就是“小孩子不愿和我们说话,老师说的话比我们管用”。实际上,我很不愿意听这句话,因为这句话的背后往往是家长把自己的责任完全推卸掉。但是,我又无奈地看到,学生确实很少与家长交流,因而双方造成的误解越来越深,使家长无法在教育中发挥应用的作用。而这篇文章的核心恰恰就是一家人之间缺乏交流所导致的悲剧。也许这就是我在准备这节课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所在,我就将之作为我教学的核心,但是我发现效果并不如人意。

  我在教学中,第一课时我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让学生掌握了插叙的作用,而后让学生明确了矛盾的焦点所在。我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归纳文中每个人物谈话的要点,从而弄清双方为什么发生矛盾。学生马上通过对比父母在第一段与第三段中的话,明确了父母强调的是木雕的“贵重”,而“我”则觉得与万芳的“友谊”最重要,而双方矛盾的焦点就在这里。同时我也提到了奶奶与父母的矛盾,指出了奶奶认为友谊重要,但无可奈何。不过我后来觉得这里还是应当强调奶奶尊重孩子,也希望父母能够尊重孩子,但却没有把话讲明,而且也没有说服父母的信心。第二课时,我首先让学生细读第一段,通过分析其中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体会不同人物对待这一事件时的不同态度。在这里,学生看到了妈妈的着急与暴躁的性格,也能够看到爸爸虽然平静,但不容置疑的态度。我在这里补充了一点,羚羊木雕在八十年代的珍贵性,同样也附着了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但是在文中爸爸妈妈却没有指出来,仅仅强调其“贵重”。因而使孩子觉得在父母心中木雕比友谊更重要,才使孩子觉得非常难过。由此我向学生提问,是什么造成了这出家庭悲剧?学生显得有些茫然,最后还是我指出了“缺乏沟通”这一核心命题。而这也造成了整节课显得沉闷,后面我再继续分析“我”要回羚羊木雕的场景,就觉得学生的情绪不高,课堂的气氛沉闷。

  课后我反思学生为什么会回答不出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我再审视一下我的教学过程,发现首先我把第一、二课时之间的联系给割裂了。第一课时已经提出了矛盾的焦点,而第二课时却开始分析描写手法,这让学生有些糊涂,尽管两者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但是不如从矛盾发生的原因与激化这两个角度来写,由此引出对描写的分析,过程更顺畅。其次我忽略了学生的心态,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虽然比较浅显,但话题却很沉重,学生往往会在内心不愿深入思考这一话题,而我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在分析描写时并没有走下讲坛,看看学生究竟勾画了哪些语句,从而使不少学生失去了分析、思考的过程,因而提出最后的问题时学生就没有充分的准备,没有想好如何回答。而且我也忽略了学生的心理,仅仅补充了材料,没有讲清“我”的想法,最好把后文“我”去要回木雕时万芳的表现先讲解出来,才能把父母与万芳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我”会如此的伤心——好朋友能够理解、体谅“我”,但父母却一点儿也不体谅“我”,这时再让学生思考家庭矛盾产生的原因就顺畅多了。

  综上所述,我感觉这一篇文章我上得不好的主要原因还是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因而使整个过程显得沉闷。对于这样一篇话题很沉重的课文,我的描述也显得有些沉重了。我在课堂中向学生提问:“你与父母交流过吗?”这使得许多学生沉默了,我在想我们是否还应当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态,从而来引导他们自觉地学习。我又想起不久前进行的单元测验,我们选择的课内阅读为《绿色蝈蝈》,而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在汉译全本《昆虫记》的序言《昆虫的史诗》一文中如此评价法布尔:‘他要用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去感受和理解这个世界,法布尔的生命意义和乐趣就在发现昆虫世界的真相的过程之中。’从这里的选段中,我们从哪些地方可以发现法布尔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去感受和理解’昆虫世界?而他的“乐趣”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通过批改我发现学生对于“乐趣”如何体现还没有能够真正理解,更不能理解什么是他的“生命意义和乐趣”。由此可见,我们在出试卷时往往会一厢情愿地认为学生应该记得,能够回答,却忽略了学生的思维习惯与思考模式,因而难以与学生取得思维上的交流。如果想要真正启发学生,可能还是要寻找到学生的兴趣点,真正地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3

  我在学校上了一堂公开课,内容为《羚羊木雕》第一课时。课后,语文教研组的教师进行了讨论,我也多次反思这节课。下面谈谈我感触最深的两点。

  一、朗读环节的处理

  在导入、字词教学后,进入了整体感知环节,在学生基本弄清了故事内容及记叙顺序后,我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对话语段,进行揣摩朗读,步骤为:

  1、四人小组讨论:各人物的语言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重音如何处理?

  2、全班讨论:某个角色应该怎么读,以及这样处理的原因,并试读。

  3、其余学生评价或再读。

  在第二个步骤,我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依据,抓关键词语,如文章第一句“‘那只羚羊木雕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应该怎么读?

  生1:语速要快一点,读出惊慌的语气。因为文中出现了“惊慌”一词。(生1试读,效果较好。)

  生2:“哪儿”应该重读。因为妈妈很急切地想知道它的下落。(生2试读,效果较好)生3对前两位同学的分析及试读进行评价并再读……

  朗读坏节,学生讨论得热烈,个别学生分析、试读得也较精彩,看似学生对人物的思想感情把握得较好,后经有些老师指点才发觉其实不然。课堂上,整体感知后就让学生揣摩朗读、分角色朗读,这样处理确实稍显突兀。学生虽然基本能读出人物的语气、语调,但那毕竟只是在比较感性地“演”角色。文章是来源于生活的,我没有让学生从文中去“读出自己”、“读生活”,让学生读出与文章的共鸣之处,却让学生去“演”,确实脱离了“生活’这个基础。如果能在学生”读出自己“,并基本弄清人物性格后,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生活和成长经验,进而揣摩并分角色朗读,岂不是水到渠成,更能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呢?

  二、读写结合环节的处理

  在分析人物性格后,我提了一个问题:作者是如何写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呢?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很难。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得出答案: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学生也在我的'引导下在文中找出了相应的语句。

  这一教学环节的处理,我仅用了3分钟的时间,便草草收兵进入另一环节。

  教学要有实效,一节课下来学生或是在知识与能力上得到提升,或是在方法上得到新的领悟,或是在情感上得到熏陶。、但是,对于刚才那一环节的处理,我太过蜻蜓点水,对学生几乎没什么益处。平时我们大呼读写要结合,在这里我却将“读”、“写”分离。我们老是埋怨学生平时作文不能将人物写得生动、鲜明,其实这大都是教师引导不得法。《羚羊木雕》在人物描写方面堪称典范之作,如果在品析的基础上,再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练一下笔(时间若不允许,可让学生下课去练),描写某个特定场景中的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等,那就更能体现语文的特色了。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06-15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09-09

[推荐]《羚羊木雕》教学反思15篇12-22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07-27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14篇08-07

读《羚羊木雕》有感09-03

羚羊木雕读后感09-16

《羚羊木雕》读后感08-17

羚羊木雕读后感07-03

羚羊木雕的读后感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