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溶解的秘密》幼儿园大班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溶解的秘密幼儿园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溶解的秘密幼儿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溶解的秘密幼儿园教案1
【活动目的】
1.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尝试、实验,从中发现有些物质会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
2.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及细致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每人二只透明杯,小匙一把、彩笔一支。桌上备有:奶粉、黄沙、水泥、糖、盐、洗衣粉若干。教师备:大烧杯二只,搅拌棒,清水若干。
【活动过程】运用博士爷爷
【活动目的】
1.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尝试、实验,从中发现有些物质会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
2.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及细致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每人二只透明杯,小匙一把、彩笔一支。
桌上备有:奶粉、黄沙、水泥、糖、盐、洗衣粉若干。
教师备:大烧杯二只,搅拌棒,清水若干。
【活动过程】
一、运用博士爷爷的来信,引起幼儿的尝试兴趣
师:小朋友,博士爷爷又给我们来信了。信中说,他最近又做了一个小实验,叫“溶解的秘密”。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请小朋友也来试试,好吗?
二、提供多种多样的实验用品,便于幼儿进行尝试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每一组的实验用品。
师:博士爷爷给我们准备了许多的.实验用品,但每组的实验用品都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参观。
2.参观后,幼儿可以在任意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实验用品的一组坐下。
3.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说出自己桌上的实验用品。
提问:你的桌上有哪些实验用品?
(如幼答:我的桌上有半杯清水、一把小匙、几块方糖)
4.提醒幼儿今天的实验品不可以尝。
三、幼儿初次尝试
1.请小朋友用小匙取一点实验品放人你的半杯清水中,轻轻搅拌,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2.幼儿尝试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①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的颜色及实验物在水中的变化。
②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组织语言说出实验结果,使其获得尝试的喜悦。
③对能力强的幼儿提出高要求,要求能把实验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的现象进行对比。
3.实验结果汇报。
①提问:在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答:糖放在水中,不见了。黄沙放在水中,沉在水底)
②提问:哪些物品会在水中不见?
(奶粉、盐、糖)
小结:奶粉、盐、糖放入水中会不见了,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做溶解。
③提问:哪些物品不会溶解于水呢?(黄沙、水泥)
④教师做水泥在水中的实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的颜色的变化来辨别水泥是否溶解于水。
4.发展思维。
①还有哪些东西会溶解于水?
(冰、味精……)
②还有哪些东西不会溶解于水?(石头、木头、塑料……)
四、幼儿再次尝试,初步了解饱和现象
1.请幼儿先用彩笔在杯上做水位标记。
2.请小朋友把会溶解于水的物品任取一样放入清水杯中,你看一看,会发现什么?
3.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多放一些实验物品,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4.汇报尝试结果。
①提问: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水位升高了,盐不再溶解于水……)
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幼儿答:因为盐增加了,而水没有增加。)
③有什么办法来解除饱和现象呢?(鼓励幼儿积极动脑、想出既简单又方便的办法)
延伸活动:针对幼儿想出的办法去尝试,是否会解决饱和现象?
溶解的秘密幼儿园教案2
活动目的:
1、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激发探索兴趣。
2、知道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方糖、花生、麻油、果珍。
2、透明的杯子、小碗、筷子、勺子。
3、小博士课件。
4、幼儿人手一份记录本和笔。
活动重难点:
在观察、比较和实验的过程中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会记录自己的猜想和实验结果,知道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活动流程:
观察引趣→猜想实验→迁移运用
活动过程:
一、观察引趣
1、看一看,闻一闻,老师给准备了什么样的实验材料。
2、幼儿观察,教师指导。
3、幼儿讲述观察结果,知道实验材料名称,了解其外形特征。
二、猜想实验
(一)实验一:谁不见了
1、猜想并记录:谁不见了
(1)这些材料要和水来作游戏,先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把它们放进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谁会不见了?
(2)幼儿猜想并记录。
提出记录要求:选择两种符号,一种表示它不见了。另一种表示它还在。
(3)展示幼儿记录,幼儿讲述自己的猜想。
2、实验并记录:到底谁不见了
(1)小朋友的说法各有不同,到底谁猜对了谁猜错了呢?我们还是做个实验试试对吧。在做实验前,我想请你们把这些材料都放进杯子中,进行充分的搅拌之后,先别忙着记,先观察观察,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发生?然后,在你的记录本上,把这种有趣的现象记录下来。
(2)幼儿实验,教师观察,随机指导。
(3)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4)小结:小朋友猜想的和实验出来的结果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只有动手做一做,我们才能知道正确的答案是什么。
(二)、实验二:谁能取出来
1、提出问题:放到水里的材料,还能取出来吗?(幼儿猜想,讲述。)
教师演示大表格让幼儿猜想并记录猜想结果。
2、提出实验要求:这里有许多的小工具,有小勺,筷子。现在你们就要用这些小工具,看看刚才你们放进水里的.这些材料,哪些还能取出来,哪些取不出来了。记录实验结果。
3、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拿记录本讲述自己发现的现象,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述与同伴不同的看法。
5、教师演示PPT,展示大的记录表和孩子一起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6、提问
(1)你发现什么可以从水中取出来?什么不可以取出来?
(2)我们来看看有没有不同意见?
(3)为什么方糖和果珍取不出来了?它们到哪里去了?
7、教师小结,帮助幼儿理解溶解的概念。
今天通过做实验,我们知道了不同的物体放进水中会有不同的现象发生。像花生放进水中,沉下去了。油放进水中,浮起来了。果珍放进水中,使水改变了颜色。糖最后看不见了。象糖和果珍这种放进水中经过充分的搅拌之后,利用各种小工具能不能取出来?放进水中不能取出的现象,有个好听的词表示,叫“溶解”,“溶解在水中”。像花生和油,放进水中后花生还是花生,油还是油。我们用小工具一取就把他们取出来了。他们不能“溶解”在水中。
三、迁移运用
1、谁能告诉我,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中?
2、演示课件引导幼儿思考。
活动延伸:
出示沙子、肥皂、泥土。
问:这些是什么?它们能溶解在水中吗?
回家后做做实验,明天告诉我和大家。
活动反思:
采用个别引导和间接指导的方法。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溶解”、“不溶解”的方法。而且通过记录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溶解的过程一目了然。这样有效的帮助幼儿掌握理解溶解的有关知识。增强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活动中教师通过两个问题情景的创设,把模式贯穿其中。通过孩子的猜想,验证,发现溶解的秘密, 培养孩子严谨的科学态度,懂得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不足之处:
1、很多幼儿活动中多以听和记录为主,很少主动提出问题。
2、由于操作材料有限,不能每个幼儿都进行操作。
小百科:广义上说,超过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为一个分子状态的均匀相的过程称为溶解。
【溶解的秘密幼儿园教案】相关文章:
《溶解的秘密》幼儿园大班教案05-30
《溶解》幼儿园教案11-21
《溶解》幼儿园中班教案06-02
《溶解》幼儿园大班教案05-31
幼儿园中班教案《水的溶解》06-02
幼儿园中班教案《溶解》含反思06-09
幼儿园小班教案《有趣的溶解》含反思02-23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06-05
身体的秘密幼儿园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