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案>幼儿园科学课教案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

时间:2024-08-25 15:21:53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科学课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现代科技意识,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

  2、培养幼儿提出问题并且自己寻求问题答案的意识和能力。

  3、使幼儿简单的了解火箭的特点和用途。

  活动准备

  1、五颜六色的气球每人一个,纸火箭若干。

  2、有关火箭的图片,录象片。

  3、火箭的模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有一位叔叔乘坐宇宙飞船登上了太空,请问叔叔的.名字?

  二、基本部分:

  1、为幼儿播放火箭的录像片,让幼儿从资料中了解火箭特点。

  2、教师为幼儿介绍火箭的形状,增加幼儿的认识。

  3、教师与幼儿通过谈话引导幼儿了解火箭的用途,请幼儿回忆坐在快速行驶的摩托车或公共汽车上的感觉,知道空气是有阻力的。

  4、小实验:气球升天”,在实验中让幼儿明白火箭上天的道理。

  5、学儿歌《火箭》,教师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宇宙的欲望。

  三、结束部分:

  教师与幼儿那折纸火箭到院子里作游戏。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2

  一、设计意图:

  本次教育活动,选取幼儿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空气作为载体,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觉空气的活动,让他们充分感知空气,通过实际感受,体验空气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使幼儿知道空气是所有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以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兴趣。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气体。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理,培养幼儿发现事物、探索事物的习惯。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3、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难点: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活动准备

  1、气球、白色塑料袋、玻璃杯、纸、一盆水、蜡烛、打火机

  2、自制多媒体课件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

  气球导入

  教师出示气球,请一位小朋友来把气球吹起来。小朋友们现在看一下气球鼓起来了,那哪位小朋友知道气球里面是什么呀?(空气)下面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看一看空气的秘密。

  (二)展开

  1、实验一:

  杯子里面放进去了一张纸,把杯子放进水里纸却不湿,为什么?

  老师找一位小朋友再将玻璃杯口倾斜,出现了气泡,为什么?

  2、实验二

  教师把蜡烛点燃,然后找一位小朋友用玻璃杯把蜡烛罩上,看蜡烛怎么了?并讨论蜡烛为什么会灭。

  得出结论:火的燃烧需要空气。

  3、用各种感官感知空气

  教师用塑料袋变个魔术,让塑料袋鼓起来,并讨论鼓鼓的塑料袋里有什么?

  请幼儿看一看塑料袋里的'空气,摸一摸、闻一闻身体周围的空气,让幼儿自主讨论空气是什么样的。

  小结: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

  4、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请幼儿闭紧嘴,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再请幼儿深呼吸,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小结:人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人会死的,动物也一样。

  5、播放课件

  讨论: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污染的空气的事,这些事对人类有什么危害?

  小结:如果我们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就容易得感冒、气管炎、哮喘病,严重的还会导致肺癌,对我们身体危害很大。

  6、懂得保护我们的空气

  教师:小朋友们平时的时候要怎么减少空气污染,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呢?

  小结:种植花草树木、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不随便乱扔垃圾、让爸爸妈妈少开车、不要骑摩托车等等。

  7、结束

  鼓励幼儿争当“环保小卫士”,制止那些污染空气的行为,让空气变得更洁净。

  (三)活动延伸

  教师:现在每人拿一个塑料袋,咱们到外面找空气去!

  让幼儿继续玩塑料袋装空气的游戏,以巩固对空气的认识。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戴太阳镜观察身边事物颜色的变化,了解太阳镜的秘密。

  2、观察各种各样的太阳镜,知道它的用途。

  活动准备:

  1、各色儿童太阳镜,成人太阳镜。

  活动过程:

  一、迁移幼儿生活经验,说说夏天自己保护眼睛的方法。

  1、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太阳怎样?你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眼睛的呢?

  :夏天的太阳非常的炎热,火辣的太阳光照得我们的眼睛非常的痛,所以带出的时候人们都喜欢戴上太阳镜来保护自己的眼睛。

  2、出示太阳镜,说说它的用途。

  教师:太阳镜有什么作用呢?

  3、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太阳镜,说说它们各自的特征。

  (1)教师:你的太阳镜是怎样的?和同伴的有什么不一样?

  (2):太阳镜的款式有很多,镜片有正方形、圆形、长方形

  还有各种小动物造型的;镜片的颜色也不一样,有咖啡色、绿色、红色、黄色等。大小也不一样。有大人戴的,还有小孩戴的。

  (3)学习正确使用太阳镜的方法。

  教师:平时你们是怎样戴太阳镜的呢?

  怎样摘下保护它呢?

  4、发现太阳镜的秘密。

  (1)幼儿戴上自己的.太阳镜,感受看到的教室景象。

  教师:请你戴上自己的太阳镜,感受一下看到的教室里的东西和我们不戴时有什么不一样。

  (2)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这次你戴上太阳镜后感觉怎么样?和刚才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5、启发幼儿太阳镜的秘密。

  (1)教师:刚刚我们戴了不同的太阳镜,你能分析出它们共同的秘密吗?

  (2)教师:

  教师:原来太阳镜可以将我们看到的东西变成和他镜片一样的颜色。

  (3)引导幼儿正确选择太阳镜

  教师:你觉得看什么颜色的东西眼睛比较舒服呢?

  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太阳镜片的颜色呢?

  儿集体交流! 活动结束!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4

  红红的小东西

  【活动目标】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感受帮助他人快乐以及体验比较过程的乐趣。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及按物点数的能力。

  知识目标: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特征以及理解4以内数字的意义。(重点)

  难点:幼儿能够仔细观察、比较以及辨别事物。

  【活动准备】

  教师制作的图片(纽扣、老鼠、绒毛兔、小熊、小猫)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第一张图片,让幼儿尽情想象。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个红红的小东西它是谁?(幼儿自由想象),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听,谁在哭?原来是这个红红的小东西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找不到好朋友,你们愿意帮她找一找和小伙伴吗?好,咱们大家一起去找找看吧!

  二、活动展开。

  1、比较樱桃和红红的小东西的区别。

  (1)出示老鼠吃樱桃的图片。

  师:我们来到了谁的身边?小老鼠的身上有没有和红红的小东西一样的物品呢?(幼儿通过观察找到樱桃和红红的小东西相似)这里有几颗小樱桃呢?(教师带领幼儿按物点数那小东西的名字是是叫小樱桃吗?我们一起来问一问(播放红红的小东西的哭声),红红的小东西的名字不叫小樱桃,为什么呢?

  (2)让幼儿比较红红的小东西与樱桃的特征。

  教师让幼儿观察比较两者,知道红红的小东西与樱桃的不一样。

  教师小结:原来樱桃有细长条的小尾巴,红红的小东西没有,所以红红的小东西没有找到他的小伙伴们,别灰心,咱们继续帮他找。

  2、比较绒毛兔的眼睛与红红的小东西的区别。

  (1)出示绒毛兔的图片。

  师:咦?我们来到了谁的家?小兔子什么地方和红红的小东西相似呢?那你们觉得红红的小东西应该叫红眼睛吗?

  (2)让幼儿比较红红的小东西与红眼睛的特征。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红红的小东西与红眼睛不一样的地方。

  教师小结:绒毛兔的红眼睛里有白色的眼球,而红红的小东西中间有黑黑色的东西,所以,他的名字不叫红眼睛。

  3、比较小熊的红灯笼与红红的小东西的区别。

  (1)出示小熊与红灯笼的图片。

  师:别灰心,看看小熊的家吧!你们猜,红红的小东西叫什么名字?(红灯笼)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没有猜他的名字呢?哦!原来是你们的火眼金睛发现了红红的小东西与红灯笼不一样的地方啊!

  (2)请幼儿说一说两者的区别

  教师小结:原来红灯笼上面有好看的花纹装饰,红红的小灯笼身上没有,所以红红的小东西名字不叫红灯笼。

  4、出示小猫的图片,让幼儿比较观察。

  师:喵喵喵,谁来了?咦!小猫咪为什么这么焦急呢?谁来说一说?哦,原来小猫咪是来找它的'纽扣的,小猫身上现在有多少纽扣呢?咱们一起数一数吧!我们问一下红红的小东西,它的名字叫不叫纽扣?(师幼一起大声说,红红的小东西你叫不叫小纽扣?传来笑声音乐)原来它的名字就叫什么呢?(小纽扣)

  三、活动结束。

  小猫咪丢失的纽扣找回来了,红红的小东西也找到了它的好伙伴,你们心里开不开心呀?原来帮助别人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加快乐,好了,小纽扣也送回了家,我们也该回家啦!我们学着红红的小东西骨碌骨碌滚回家吧!

  四、活动延伸

  可以开展幼儿比“火眼金睛”的游戏,看谁先最快、最正确找到两样相似的东西。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根据我们小班孩子的已有特点和知识经验,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以孩子喜欢的故事为主体,把抽象的点数巧妙的融入故事。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会点数,并说出总数。第二个环节是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能力,请小朋友找一找图片中哪些地方不和红红的小东西不一样,激发孩子的求知欲。第三个环节是感知红红的小东西的特征,让幼儿在这几轮的比较中,让幼儿在愉快和有趣的情境中形成对对红红的小东西的初步感知,最后通过知识经验积累指导红红的小东西就是纽扣。

  我认为在小班阶段,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教师应做到教育机智,结合小班的年龄特点,巧妙地将生活中的经验穿插进去,这次的教学活动唯一的不足在于图片制作过于简单,幼儿不容易察觉并比较,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做到材料形象、生动,给幼儿可以更多的大量感知的形象来丰富其相关经验。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颜色变化的兴趣。

  2.幼儿通过操作,知道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涂有红、黄、蓝颜色的小手掌;魔术箱;红、黄、蓝颜色的水:装有红、黄、蓝颜料的瓶盖。

  活动过程:

  一、游戏:《碰一碰》,让幼儿初步感知两种颜色碰在一起会发生变化

  1.幼儿随音乐《碰一碰》进入活动室。

  师:咦,小朋友,你们的小椅子上都放的什么呀?看一看你的小手掌上都有什么颜色?(红色、黄色、蓝色)

  请幼儿自由回答并提问。如:你在哪里见过红颜色的东西?鼓励幼儿关注周围生活中有颜色的东西。(以此形式再提问黄色、蓝色)

  2.开始游戏

  请小朋友随音乐《碰一碰》找一个跟自己手掌颜色不一样的好朋友来碰一碰,并提问:“小朋友,你的小手掌颜色有什么变化?(变色了)。让小朋友随音乐再找一个跟自己颜色不一样的朋友碰一碰,再次感知两种颜色碰在一起会发生变化。

  二、魔术表演,了解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两配色后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今天,老师不仅给小朋友带来了好玩的游戏,还给小朋友准备了神奇的魔术呢!小朋友要瞪大眼睛,看看魔术到底是怎么样神奇的呢?

  教师准备三个瓶子,里面分别装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每个瓶子里插上两根带有开关的塑料管。音乐响起,教师进行魔术表演。表演完后提问幼儿:“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变小了)到哪去了呢?(流到鱼缸里了、不见了等等)有的小朋友说是流到鱼缸里去的。瓶子里装的是红色、黄色、蓝色的水,为什么鱼缸里却没有红色、黄色、蓝色的水呢?鱼缸里现在是什么颜色?这是怎么回事呢?此过程让幼儿各抒己见。

  “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魔术的秘密吧。(教师拉开帘子)哦,原来水是顺着管子流到下面鱼缸里去的,看一看每个鱼缸里都有几根管子,管子里有什么颜色?”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并能说出:红色碰上黄色就会变出橙色,红色碰上蓝色就会变出紫色,蓝色碰上黄色就会变出绿色。

  三、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两种颜色配色后神奇的变化

  “刚才这个魔术不仅老师能变出来,小朋友也可以变出来,小魔术师们,你们试试吧!”

  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瓶子里有一种颜色,请小朋友找一个相同颜色的即时贴贴在瓶子的身上,记住它就是瓶子里现在水的颜色。还有的颜色藏在瓶盖里,请小朋友找一个跟自己瓶子里颜色不一样的瓶盖盖上去,拧拧紧。

  此时,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三张桌子,第一张桌子上放有瓶子里是红颜色的水,并配有黄色和蓝色标志的瓶盖;第二张桌子上放有瓶子里是黄颜色的水,并配有蓝色和红色标志的`瓶盖;第三张桌子上放有瓶子里是蓝颜色的水,并配有黄色和红色标志的瓶盖。

  小朋友,快到老师这里来!我们的魔术表演马上就要开始了。变魔术要有神奇的咒语呀,跟老师一起念咒语吧:“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让我们一起来变魔术吧。

  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晃动瓶子里的水,让两种颜色碰在一起。小魔术师们快看,你手里的水变成了什么颜色?是由哪两种颜色变出来的?通过提问,巩固哪两种颜色碰在一起分别会变成橙、紫、绿三种颜色。

  四、幼儿喷色,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魔术师们可真厉害,变出了这么多漂亮的颜色!小朋友,看,这里有什么?(大树、小草)大树和小草都是什么颜色的呢?(绿色)以同样的形式出示南瓜、桔子、葡萄等。现在就让我们用手中的颜料来给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幼儿进行喷色活动,体验颜色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五、结束部分

  颜色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乐趣,让我们到外面去寻找更多有颜色的东西吧。幼儿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6

  【活动目标】

  1.感受自然界昆虫的可爱、奇妙,萌发爱 护小动物的情感

  2.学习靠腰部扭动贴地爬行,锻炼躯干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3.对腰部扭动贴地爬行动作感兴趣,能克服畏难情绪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模仿虫子腰部扭动贴地爬,感受自然界昆虫的可爱、奇妙

  难点:能克服困难、协调地完成动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组织幼儿观看动物世界的录像,模仿不同动物的爬行动作;了解青虫的演变过程

  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一只布袋、录音机、磁带。场地准备:有斜坡的青草地、花园,并放置好小青虫的“粪便”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经验回顾:哪些动物会爬?怎么爬?昆虫爬的动作有哪些?

  2.热身运动:幼儿分散模仿各种动物爬行。

  ①自由模仿:手脚着地屈膝爬,手脚着地爬,匍匐等等;

  ②集体模仿:两人坐抱一起,模仿“西瓜虫”滚动前进;幼儿全体屈膝,将手搭在前幼儿的臀部上,变成长长的“毛毛虫”蠕动前进;变成“蜈蚣”,同时抬手抬脚爬行前进等等。

  二、基本部分

  1.讨论:小青虫长得怎么样?是怎么爬的?

  2.幼儿自由尝试,模仿青虫的爬行;

  3.讨论动作要领: “撅起小屁股,抬起小脑袋,弯弯身子伸伸腰,嘿咻嘿咻往前爬。” (个别幼儿示范,教师示范讲解:靠腰部的`扭动,尽量不用手去推,将臀部往上拱,使身体成∩,膝盖跪住,将上身往前伸长,如此反复。)

  4.幼儿第二次练习(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不用手脚帮忙,靠腰部扭动爬行,动作协调)。

  三、游戏部分

  1.“找肥料”

  请“青虫”用刚学会的爬行动作,将这些肥料分别运到指定地点,比比在规定的时间内,哪组又快又多。

  2.“我们长大了”

  请每个幼儿取一只布袋,将身体套入布袋中(表示青虫长大了)练习爬行(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调节幼儿的活动量,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3.“小青虫的梦”

  ①教师以蝴蝶姐姐的身份讲述游戏规则:根据人数将幼儿分成2组,先是鱼贯地爬过山坡,在山坡对面的草丛中拣起一根教师事先准备的青草粘在身上,然后钻入布袋,爬过草地,在音乐声中钻出布袋,代表蜕变成蝴蝶,翩翩起舞。

  ②幼儿跟着蝴蝶姐姐开始旅程:爬山坡――吃青草――吐丝结茧(将身体钻入布袋中)――蜕变成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随音乐中,学蝴蝶飞舞;

  2.整理活动场地,出场。

  【延伸活动】

  在晨间活动中,让幼儿用布袋继续进行游戏。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户外活动时,幼儿对花园里的昆虫特感兴趣,会长时间地观察,有的甚至趴在虫子后面跟着它爬,我就以青虫成长的过程为游戏情节,力图做到:一、渗透环境教育:让孩子了解周围环境,了解其相互间的作用,体会到它的美妙,激发喜爱之情。因此,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小青虫的梦”的游戏情节,让幼儿以“青虫”参与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下活动。二、增加难度,提高爬行速度。幼儿躯干的扭动来爬行,难度颇大了,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学习。其三,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身体来模仿小青虫爬行,激发幼儿探索身体运动的乐趣。

  二、效果分析

  本活动场地在有斜坡的草地和花园,避免了体育活动中繁琐的场地布置,幼儿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这些与我们的关系是这么的密切与和谐,使环境教育从情感角度入手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孩子的心田。学习新动作、游戏、课中小肆还是放松活动,教师均以游戏的口吻进行,如在动作学习时,教师以“噘起小屁股,抬起小脑袋,弯弯身子伸伸腰,嘿咻嘿咻往前爬”的儿歌来形象化幼儿的动作要领,使幼儿在琅琅上口的儿歌中,兴致盎然地进行学习。幼儿在形象的游戏情节中,反复练习爬行,乐此不疲,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的重难点。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7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和讲述的习惯。

  3.初步的探寻溶解的现象。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初步了解饮料,品尝过饮料。

  2.材料准备:冷水、热水、一次性的透明杯、勺子、吸管、奶粉、果珍粉、咖啡粉、白糖、椰子粉、柠檬粉等、轻音乐的磁带、录音机、毛巾

  活动过程:

  一、创设到小兔家做客的情景,吸引幼儿的兴趣。

  二、幼儿品尝“小兔”制作的饮料,说说自己喝的饮料。

  提问:你喝的是什么饮料?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味道的?

  三、幼儿做饮料,引导幼儿边做边观察。

  1、引导幼儿认识材料。

  2、提出操作的要求:

  (1)你们在做饮料的'时候,看看有什么奇怪的变化?

  (2)与你的朋友说说你的发现。

  (3)要让做饮料的房间干干净净。

  3、观察幼儿的操作,进行个别指导。

  提问:你做的是什么饮料?味道怎么样?引导幼儿讲述做饮料的过程和发现。

  四、鼓励幼儿互相交流,互相品尝饮料,说说自己做饮料的发现。

  五、鼓励幼儿与客人老师交流:请客人品尝饮料,说说自己的发现。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8

  背背小书包

  设计意图:

  该活动为特征的课程组织,强调活动的价值,注重活动的过程体验,以改变幼儿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活动取材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临近毕业,孩子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小书包、在书包的选择上他们往往关注的是款式、名牌、色彩、功用等,而忽视书包肩带的宽窄,忽略小书包对自己身体的保护作用。因此,教学活动--背背小书包,从幼儿身体的自我保护入手,与科学小知识:压力不变,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相结合,重在幼儿的体验探究过程,将科学知识浅显、易懂的传递给幼儿,并能在生活中去有效运用,进一步激发幼儿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感受不同宽窄肩带的书包,带给身体的不同体验。

  2、积极探索,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重点:感受不同宽窄肩带的书包,带给身体的不同体验。

  难点:发现宽肩带比窄肩带的书包背起来更轻松的小秘密。

  活动准备:

  材料:不同肩带的书包若干、图书若干

  小实验:两块海绵和小椅子

  活动过程:

  一、不一样的小书包--发现不同

  引出话题:

  1、这些都是小学生的书包,它们一样吗?

  2、说说它们哪里不一样?

  3、小结:小小书包,有这么多的变化,你一定能找到一个你喜欢的小书包。

  二、背背小书包--体验感受,发现秘密

  1、刚才,你们发现了书包的肩带有的宽,有的细窄,如果在这两个书包里放入一样多的图书,背在我们的肩上,哪个会更舒服、更轻松呢?

  2、请你们2人合作,一起完成一个任务。

  小提示:2人合作--在书包中分别放入5本图书--两人轮流背背小书包,慢慢绕走一大圈。

  3、幼儿合作探索,相互交流。

  4、交流分享?说说感受,哪个书包背起来更舒服?

  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

  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小实验,海绵代替我们的肩膀,小书包背在我们的肩上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细肩带书包压在我们的肩上,会刻出深深的痕印,我们背起来会觉得痛,很不舒服,而宽肩带的书包不会把我们的肩膀勒疼,背起来舒服和轻松。通过小实验,我们知道了宽宽肩带的书包能保护我们的肩膀,让我们背起来更舒服,所以,我们以后选择小书包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宽宽肩带的书包。

  三、迁移运用--尝试运用,拓展生活经验1、这是细肩带的书包,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它变宽,让我们的肩膀背起来更舒服、轻松呢?

  2、出示加肩带的书包,加上一个小小的宽肩条,就能让我们背得更舒服。

  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这样的好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你想一想它什么部位加宽了?加宽了以后有什么用处?

  活动反思:

  教学活动在张弛有序的过程下逐一展开,幼儿学得很快乐、很轻松,教学环节的设计为教学活动目标而服务,活动的有效性得到体现。活动注重幼儿的体验和探索;注重科学小实验的.论证,让幼儿在即时有效的观察中,得到论证,达成共识;注重科学道理与生活的结合,将科学知识浅显化、生活化的传递给幼儿,活动中的延伸环节,让幼儿更多地关注自己生活周围的事物,去发现更多这样的好方法,科学和生活的结合更具有教学的意义。

  活动评析:

  活动取材源于幼儿的生活,过程中注重幼儿的探索和体验过程,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将科学道理浅显、生活化的传递给幼儿,幼儿在快乐中学习,获得经验。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9

  【设计意图】

  千百年来,广袤而又神秘的宇宙令地球人遐思和向往,所以,在幼儿期开展关于天文的科学活动,既是幼儿兴趣所向,又为幼儿自主进行探索活动打下基础。本活动把幼儿的目光从太阳系伸展到遥远的星座,让幼儿学习到一定的星座知识的同时,拓展幼儿的形象思维,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活动目标】

  1、知道天蝎座、狮子座、仙女座、双鱼座等星座的名称和形状。

  2、掌握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命名法。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关于“太阳系”和“星空”的flash课件。

  2、操作材料:星座卡一套;星星图一份;各种星座图形。

  3、水彩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科学家(教师)驾驶航天飞机(教师双手平举模仿航天飞机飞翔状)到班上接幼儿,一起去拜访太阳系的一家。

  师:“科学家的航天飞机来接小小科学家喽!”(口中发出飞机马达的声音,把幼儿带入情境)。

  师:“穿越大气层,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地球……”(一边把幼儿引到电视前,观看课件)。

  二、引导幼儿认识新的星座。

  1、观看“太阳系的一家”,引出今天的任务——与五个星座建立外交关系。

  2、认识五个星座。

  (1)请幼儿坐到座位上,教师出示一张布满星星的图片,并问幼儿:“这些星星这么乱,我们怎样与它们建立关系,并记住这些星星啊?”

  (2)引导幼儿回忆老师记小朋友的方法——记名字(认识新事物的方法——根据特征命名)。

  (3)播放课件星星的图形,并提问图形像什么,然后介绍星座的名称。(必须告诉幼儿,这些星座的名字是以前的科学家已命名好的)。

  3、“给星座找座位”比赛。

  (1)五名幼儿一组,帮星星找到座位。组内幼儿要互相帮助,在限定时间内评比计分。

  (2)评比完毕,请幼儿到前面拼给其他人看,问幼儿:“为什么这样拼?”

  4、“谁的眼睛转得快”比赛。

  教师出示卡片上星座的名称。先单张,后同时出示两张;先定位,后一边出示,一边移动,直到移到身后。难度逐渐加大。(正确一次记一份,两次累计得分最高组,坐飞船的最前座)。

  三、遨游太空,寻找星座。

  1、师:“现在我们驾驶航天飞机去遨游太空。”绕教室“飞”一周,坐地上,问:“我们的航天飞机还能飞吗?”“为什么只能飞这么远呢?如果我们去探访那些星座,怎么办呀?”(启发幼儿大胆想象)“……现在我们发射一架遥控飞机去探索太空,你们都做驾驶员。”

  2、观看“神秘的星空”课件。要求幼儿提问题,并建议幼儿互相回答问题,进行讨论。

  师:“我们要飞到星座上,必需造一架超光速航天飞机,那需要用到很多很多的知识,所以请小朋友努力学习。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10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探究水的兴趣。

  2、初步了解瓶内石子量的多少与小瓶在水中的沉浮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水、抹布、小玻璃瓶16个、清洗干净的大桶8个(用以盛水)、小石子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有多次玩水的经验,已经感知并探索过水有浮力、会流动等基本特征。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探索通过增减小瓶里的石子来改变小瓶在水中的位置。

  难点:让幼儿理解小瓶里装的石子多,就可以沉下去,反之则浮起来,进而让幼儿理解如何让浮着的小瓶沉下去,沉下去的小瓶浮起来。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出话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教师:请幼儿猜一猜,把这个小空瓶放在水中会怎样?是浮在水面上呢,还是沉到水底?(出示小玻璃瓶和装水的大桶,幼儿进行猜测。)

  教师:现在再请幼儿猜一猜:在小瓶里装上石子放在水中小瓶会怎样呢?

  2、幼儿亲自动手操作,通过不断改变小瓶里石子的数量探索小瓶在水中的位置。

  (1)教师交代实验规则和注意事项。

  ①小玻璃瓶容易破碎,所以一定要轻拿轻放。

  ②每次打开瓶子装完小石子后要将瓶盖拧紧再放在水中。

  ③小石子掉了要及时捡起来。

  ④两个幼儿共用一个大桶,水洒了要用抹布擦干净。

  (2)幼儿亲自动手操作。

  ①幼儿将小空瓶放入水中,发现小空瓶是浮在水面上的,从而验证了自己事先的猜想。

  ②引导幼儿探索如何将浮在水面上的.小空瓶沉到水底。

  教师:我们在小瓶里装些石子会怎样呢?

  幼儿:可能还在水面上。

  幼儿:不一定,有可能会沉下去。

  教师:你们的意见不一样又怎么知道哪种方法正确呢?

  幼儿:那我们试一试吧,看看怎么才能让浮在水面上的小瓶沉下去?

  幼儿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神情都非常专注,有的幼儿在小空瓶里装满了石子,放入水中,小瓶一下子沉入水底。有的幼儿只在小空瓶里装了几个石子,小瓶仍然浮在水面上。教师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在小瓶里装了石子还漂在水面上。经过反复实验、尝试,最终每名幼儿获得了成功体验,都能在小瓶里装入足够的石子使小瓶沉入水底。

  ③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如何将沉入水底的小瓶再浮起来。

  教师:现在小瓶里装上石子都沉在水底了,我们还能让它们再浮上水面来吗?

  幼儿再次操作、探索,大部分幼儿都意识到要让小瓶浮在水面上就要把小瓶里面的石子拿出来一些。有的幼儿一下子拿出许多石子,瓶子里只剩一点,放入水中便获得了成功。教师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获得成功的幼儿再往小瓶里放进一些石子看能否还浮在水面上。有的幼儿只取出几块石子,将小瓶放进水中,还是沉在水底,但这些幼儿并不气馁,继续探索,一次次减少瓶子里的石子,反复实验尝试,最终让小瓶浮在水面上。

  ④引导幼儿探索如何增减小瓶里石子让小瓶处在水中间,既不沉到水底,也不浮在水面上。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知道了,在小瓶里装上石子它能沉到水底,拿出一些石子它又能浮在水面上,那我们怎样能让小瓶悬浮在水中间呢?

  幼儿的意见不一,有的幼儿说把小瓶里石子拿出一些,有的说应该再增加一些石子,于是幼儿又开始反复尝试、操作。幼儿做实验时非常认真,通过不断增减瓶里的石子,甚至将大的石子换成小的或将小的换成大石子,探索如何使小瓶悬浮在水中。由于小瓶处在水中是一种悬浮状态,这就要求物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是一样的,所以这一实验结果很难成功。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经验分享。 (1)请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在实验中是怎样让小瓶沉在水底、或浮在水面上的。

  (2)引导幼儿讨论:小瓶由浮变为沉或由沉变为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经验总结:同样大小的物体,越重就越容易下沉,越轻就越容易浮起来。

  教师将几个幼儿的实验小瓶摆在前面的桌子上,并请幼儿将装有小石子的小瓶按照由多到少进行排序。教师从多的开始拿逐一让幼儿猜一猜放到水里会沉还是浮,开始几名幼儿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沉下去!”幼儿答得都很正确。当取到中间的小瓶时,幼儿的猜测出现了分歧,有的说是“浮”,有的说是“沉”。当第一个出现浮起来的小瓶时,有的幼儿马上说出了以后几个小瓶都是浮上来的。

  教师:“为什么你们认为以后几个小瓶都会浮在水面上呢?”

  幼儿:“因为小瓶越往后就越轻,小瓶中装小石子多了就重,小瓶就沉下去;石子少就轻,就会浮在水上。”

  4、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沉浮实验,探索在小瓶中装上其他东西怎样让它浮在水面上、沉入水底或悬浮于水中。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11

  设计意图:

  三至四岁的孩子是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周围事物越来越感兴趣。我在设计这活动时,从幼儿的兴趣点着手,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题不宜太难,以情景表演引入课题,请来动物过生日,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朋友,比较出物体的多少。同时,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更多操作、探索的机会,有利于幼儿的认知活动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较多的物体,回比较多少。

  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

  教学准备:

  图片3张 纸偶2个 记号笔 铃铛 凳子

  教学过程:

  一、 情景表演,出示汪汪狗、跳跳兔,引出课题。

  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一个是汪汪狗,一个是跳跳兔。

  二、 出示礼物,感知物体的多少。

  今天是汪汪狗和跳跳兔的生日,他们收到了许多许多礼物。

  出示图片①: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个别幼儿)萝卜有几个?我们伸出小手数一数?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礼物?(集体)有几颗?请幼儿想办法比较谁的礼物多?

  出示图片②: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礼物?哪个小朋友知道3个蘑菇多,还是4个苹果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

  教师引导:我们是用什么好办法比较多少的?

  出示图片③: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有几块饼干?汪汪狗收到了什么,有几根骨头?请幼儿比较,谁的礼物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请幼儿操作,发现了什么?

  三、 游戏:

  ⑴、跳跳兔和汪汪狗要邀请小朋友到他们家来玩抢凳子的游戏,小朋友要听小铃铛的声音学解放军绕着凳子走,铃声停马上坐下,

  一张凳子坐一个小朋友,看看谁能抢到小凳子。幼儿游戏。

  ⑵、抢凳子的游戏好玩吗?老师还要带小朋友门去外面玩,我们一边唱歌一边找朋友,1个女孩子必须找1个男孩子做朋友。看看谁最能干,会找到朋友,找到朋友的小朋友一起和老师去外面做游戏。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05-24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必备)05-24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汇编15篇05-24

科学课日记08-16

科学课教学反思07-25

上科学课日记05-12

科学课日记10篇08-28

科学课教学反思14篇06-09

小学科学课教学反思08-02

科学课教学反思15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