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知道它们的外形特征。
2、学习嵌板与相应卡片的配对。
3、发展幼儿的视觉与触觉。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嵌板、实心图形卡片、粗线条与细线条卡片(附后)。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对兄弟,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嵌板)。
二、幼儿观察、操作学具,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1、操作、感知,认识正方形与长方形。提问:
(1)这对兄弟长得一样吗?
(2)它们哪里不一样?
(3)那它们有一样的地方吗?
(4)师总结:这个四条边一样长的方形叫做正方形。这个两组对边一样长的方形叫做长方形。
2、三段式教学法教授正方形与长方形:
(1)师:这是正方形(长方形)。
(2)师:这是正方形还是长方形啊?
(3)师:这是什么?
三、嵌板与卡片的配对。
1、教师出示卡片,展示教具。
师:今天正方形和长方形两兄弟还带来了它们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
(1)(出示实心图卡片)
师:你们看这张照片是谁的啊?(根据幼儿的回答摆放卡片,检验是否正确。然后请幼儿摆放另一张卡片)
(2)(出示粗线条卡片)
师:我这里还有两张卡片,和刚才的有点不一样,你们来帮帮忙,看看它到底是谁的。(请幼儿尝试摆放)
(3)(出示细线条卡片,请幼儿尝试摆放)师:你怎么知道照片是长方形(正方形)的呢?
2、幼儿操作嵌板与卡片的配对。教师个别指导。
师:小朋友们,桌子上有很多方形兄弟俩的照片,你们想不想去把那些照片发给它们啊?
【教学反思】
蒙台梭利教育的科学之处,在于它能针对幼儿发展的敏感期帮助幼儿发展潜能。敏感期有感觉器官精练的敏感期和肌肉运动协调发展的敏感期。在感觉的敏感期内,孩子会以他的视觉、触觉去学习分辨物体的尺寸、大小、颜色、形状等。本次“方形兄弟”的活动。正是根据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设计的。但它既不是一个纯粹的蒙氏活动。又有别于我们当前幼儿园的一般教学活动,它是蒙氏教育思想和《纲要》理念的一个结合。它利用蒙氏教具(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嵌板)这一载体帮助幼儿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此次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1、活动的命名和导入部分
设计者将毫无生命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称为“兄弟”,将枯燥的形状拟人化、游戏化,这样能帮助幼儿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学习活动从一开始就让幼儿感到亲切、好玩,激发了幼儿探讨的兴趣和欲望。
2、活动充分给予了幼儿实际操作的机会。幼儿通过触摸两个方形来感知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典型特征。并且通过触摸比较找出他们的不同点,体现了让幼儿自己动手感知、自己得出结论这一科学的教育理念。
3、嵌板与卡片的配对练习进一步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了方形、长方形的特征。同时,配对的练习又是分层次的。从实心到粗线图再到细线图,逐步增加难度,幼儿必须通过进一步的操作才能解决问题,这种由易到难的卡片让幼儿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形成了思维判断能力。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指出15以内的一排物体中任意一个物体是第几个。
重点难点:
1.指出15以内的一排物体中任意一个物体是第几个。
活动准备:
1.挂图:《第几个》。
2.《我的数学》第20~21页。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数一数画面上一共有几名小朋友,再通过教师的提问指出小朋友在队伍的位置。
1.小朋友排成了一排,这里一共有多少名小朋友?
2.老师站在队伍的最前面,请你从前往后数一数,第三个小朋友是谁?
3.戴眼镜的小朋友分别站在队伍的第几个?
4.穿点点连衣裙的小朋友站在第几个?
5.站在队伍第11个的.是哪个小朋友?他长什么样子?
二、请幼儿打开《我的数学》到第20~21页,根据书上的问题圈出相应的小朋友。再请幼儿互相就画面出题,找到画面中相应的小朋友。
三、教师随意拿取教室里的物品排成一排,请幼儿互相提问来找到对应的物体。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识别各种特征的笔,尝试按笔的不同的特征进行一维、二维的分类。
2。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蜡笔,油画棒(红黄两色)各4支,勾线笔、铅笔(红黑两色)各40支,篮子若干,托盘若干,蒙氏架两个。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感知一维
1、师:你们知道制笔厂吗?(是生产笔的地方)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制笔厂帮忙好吗?
工人叔叔生产的第一批笔就放在你们的凳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笔?(油画棒、蜡笔)那跟旁边的好朋友比比看,有什么不一样呢?(颜色、粗细、高矮、种类)
小结:工厂里的叔叔请我们帮忙,要给这批笔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师:那怎么分呢?他们的第一道工序给了我们两个标志,你们说怎么分?
小结:刚才我们根据男孩、女孩的标志把笔分了一次。看看第二道工序可以怎么分呢?
2、第二道工序,给我们准备了两个笔筒请我们把笔放进去,那我们可以怎么分呢?请两个小朋友来操作,提问:为什么这么分?
请男孩子、女孩子根据不一样的一维分笔。贴上标志。
小结:刚才我们按颜色分,完成了第二道工序。
(二)进行二维的`示范练习操作
1。你们干的太好了,制笔厂又生产了一批新的笔,你们看有什么笔?(水彩笔、铅笔)
他们有什么不一样?(颜色、种类、有盖无盖、长短)
2。那看看我们又能帮什么忙了呢?工作人员给了我们4个笔筒,他会请我们怎么做呢?(按照标志把笔分放到各个笔筒)不会回答的话,提问:笔筒上有什么?(标志)我们看看这些标志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的水彩笔”“绿色的铅笔”“的铅笔”“黑色的水彩笔”四个笔盒。
一个个笔筒解说,教师示范两个笔筒,其余两个请幼儿操作。
3。这个工序怎么做你们明白了吗?那好,请你们每个人找到一份工作材料,按照笔筒上的要求完成这道工序。完成以后请把笔筒放到货架上。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检验小结:看看分对了没有?
(三)结束活动
1。师:你们真棒,瞧,制笔厂的厂长要来夸我们了。(请一个老师来夸小朋友工作做的好,送给每个孩子一支笔)
2。在给孩子送笔的环节中,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四、活动结束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双数的存在及双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说出成双成对的物品,体验游戏的快乐。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4件衣服,每件衣服有4粒能系的`扣子。
活动过程
一、了解双数的另一种表达方法。
教师伸出双手。教师提问:两只手还可以怎样说?了解两只手还可以说成一双手。引导幼儿理解每位小朋友都有两只手,还可以说每位小朋友都有一双手。
二、寻找生活中成双成对的物品,尝试用1说出成双成对的物品。
请寻找自己身上有哪些部分是成双成对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需要成对使用。
引导幼儿用1来说出自己找到的物品,如一双袜子、一对触角、一对眼睛、一副手套,等等。
三、做游戏“小手真能干”,理解双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选出两名幼儿参加系扣子比赛。两组幼儿穿上衣服后,一组的幼儿用一只手系扣子,另一组的幼儿用双手系扣子,比一比哪组幼儿系得快。第一轮比赛结束后,两组幼儿交换系扣子的方法,继续游戏。引导幼儿思考,在游戏中,哪种系扣子的方法快。并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哪些事情需要双手一起做。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渗透在幼儿园中寻找身边成双成对的物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利用了大班的教材(认识单数、双数),在孩子们通过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中感知对单数和双数的初步理解,让幼儿知道1-10以内的数中单数有 1、3、5、7、9;双数有2、4、6、8、10。在整节课中我运用了“抱一抱” “老狼老狼几点钟” “开火车”游戏进一步的区分单数和双数,同时也在培养幼儿积极思维和团结协作的能力。活动后,我觉的孩子们对“老狼老狼几点钟”特别是当老狼想吃掉他们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表现出兴奋、高兴的样子。幼儿的情趣再次进入,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再次对到单数、双数再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幼儿掌握程度进一步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在这节课中我个人感觉在讲解双数时讲得不到位,所以在提问的过程中有的幼儿答非所问,在一个由于幼儿人数多,因此在“开火车” 游戏时幼儿的情趣有点失控,不能围绕老师的意愿去活动,纪律有点差。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认识圆形(圆面和圆圈)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圆镜,圆盘子,脸盆;圆形纸片若干,大、中、小圆圈各1只,幼儿每人一套大、中、小圆
活动过程:
一、实物演示
1、(出示圆镜)这是什么?这面镜子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圆盘)这是什么?这只盘子是什么形状的?盘子的口实什么形状的?出示脸盆(提问同上)
3、教师:小朋友,我们周围有许多东西是圆形的,你们动脑筋想一想,平时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圆形的东西很多,在家里,在马路上,在幼儿园里,在许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
二、图片演示
1、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彩色的圆形纸片。
教师:这里有许多漂亮的纸片,又红的,蓝的,绿的,黄的,小朋友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这些圆形有大的,有小的,还有最小的呢。(教师用手逐一指出)你们看看这些圆形像什么?
2、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两个圆圈,红的大,黄的小。问:这里有几个圆?那个大?那个小?(再出示最小的1个绿色的圆)现在这里有几个圆/?哪一个是最小的圆?(和幼儿一起说出大圆,小圆,最小的圆。)教师:小朋友说得真好,这是大圆,我们就叫她大圆妈妈。这是小圆,我们叫她小圆宝宝。最小的圆呢,我们就叫她最小的圆宝宝。(幼儿复述一遍)
教师:大圆妈妈说话了,她说:“小圆小圆,我的好宝宝,我们来做游戏好吗?请到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小圆就滚呀滚,滚到大圆身边和大院并排站好。
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快来呀,请你也打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请一个小朋友帮小圆宝宝滚到妈妈身边去。现在,3个院都靠在一起了。
教师:圆妈妈又说话了:小圆宝宝,你再过来一点,让我们手拉手,一起跳舞吧!最小的圆宝宝你也来与妈妈拉着手一起跳舞吧!请一位幼儿帮忙。现在三个圆圈手拉手跳舞了。
教师:大圆妈妈非常喜欢圆宝宝,她又说:小圆宝宝你们全部进来,坐到妈妈身上来。小圆宝宝滚呀滚,全部滚到大圆里。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你也全部进来吧!最小的圆宝宝也滚呀滚,全部滚进大圆里了。
教师:圆妈妈心里真高兴,她说:小圆宝宝请你到妈妈怀中来吧,妈妈抱你睡觉。小圆宝宝就滚到了妈妈身体的当中去了。小圆宝宝说话了:最小的圆弟弟,请你到我怀中来,让我来抱你睡觉。那个小朋友会帮小圆宝宝的忙。好,现在大圆抱着小圆,小圆抱着最小的圆,3个圆真高兴。
三、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每人一套学具,4只大小不同的彩色圆圈教师:小朋友,你们没人有几个圆?请你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好吗?(幼儿自己拼放、游戏)。
认识椭圆形
活动目标: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活动准备:
教具: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
学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
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
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
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认识椭圆形。出示椭圆形,“它是不是圆形呢?”(不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椭圆形)“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
2、小结椭圆形的特征。
“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3、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
二、小组活动
1、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
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
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三、活动评价展示个别幼儿给椭圆形涂色的作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帮熊奶奶找纽扣的情境中,按2个特征辨别图形、复习5以内的数数。
2、尝试看标记图钉纽扣,感受数量的序列。
活动准备:
1、手偶“熊奶奶”
,无纽扣的服装人手一件,有红黄蓝绿颜色特征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纽扣若干,上面有1~5不等的纽孔,箩筐人手一个(每个幼儿的纽扣都不同)。
2、装有一颗纽扣的篮子实现放在幼儿的椅子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去熊奶奶的服装店参观。
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做客,高兴吗?走,出发喽!
2、到啦!咦!有这么多客人老师,先跟他们打打招呼吧!
3、找张椅子坐下来!
瞧!是谁请我们来做客呀?(熊奶奶)熊奶奶说: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做客!
”宝宝们该跟她说什么?
(真是一群有礼貌的好宝宝)熊奶奶家里新开了商店,邀请我们来参观。
瞧!她开的是什么店?(对,卖衣服的店就叫服装店)服装店里有些什么样的衣服?(嗯,有红衣服、黄衣服)你喜欢哪一件衣服?
这些衣服漂亮吗?
(二)帮熊奶奶找纽扣(目标:根据标记的特征,寻找不同颜色、形状的纽扣,乐意用不同的方位词表述自己在哪里找到了纽扣)1、按特征找纽扣师:可是,熊奶奶说,衣服还没做好呢!找找看,上面还缺了什么?(纽扣)熊奶奶年纪大了,眼睛不太好,纽扣掉在家里找不到了!你们愿意来帮帮她吗?
不过,熊奶奶的纽扣都是不一样的,谁能看懂熊奶奶要老师找什么样的纽扣?(出示红色三角形纽扣标记)教师:这个纽扣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一定要符合了这两个要求才对。
师:熊奶奶要你找什么样的纽扣?拿起你的小篮子,仔细看看,轻轻的和边上的小朋友说说。
(熊奶奶的年纪大了,声音太大了她会受不了)教师:带好你的小篮子,到熊奶奶家的每一张桌子上去找找吧!
一课三议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孩子自由交流:
(集体关注:找到你要的纽扣了吗?你是在哪里找到的?你找到是什么样的纽扣?再去找找看有没有你要找的纽扣了?仔细地看看、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要找到,这样才不会遗漏!
个别关注:××你找的是不是红色的三角形纽扣呀?看清楚颜色、形状,都一样才能放进自己小框。
不要把别人的纽扣拿走哦!这是你要找的纽扣吗?)2、数纽扣(桌子上还没有被找到的纽扣,老师带在手里。
)教师:都找到了!我们回去吧!
教师:看我也找到了几颗纽扣!看这个绿色的正方形的纽扣是谁的?还有这个呢?这是一个小粗心,找东西的.时候应该仔细地找找,这样才不会遗漏!
教师:把纽扣拿出来,轻声地数数你找到了几颗纽扣?(不要吵到熊奶奶哦!
)教师:哦!小猪找到了4颗纽扣,谁也找到了4颗纽扣?有谁找到了5颗纽扣呀!让我瞧瞧!你们真棒!
5颗纽扣都都数得清!
教师:咦!你们的纽扣上有什么?(圆点)教师:哎呀!××看得真仔细,这圆点是纽扣穿线的洞洞,拿一颗出来数数上面有几个洞洞啊?
教师:都是×个吗?再数一数其他纽扣吧!
(1-5个纽扣洞)教师:把洞洞最多的纽扣,找出来!是几呢?拿最少的让我看看?又是几呢?
教师:看这么多洞洞的纽扣,有吗?(教师伸出5以内的手指数)又找到啦!都找到了?请小篮子到椅子后面休息一会吧!你们帮熊奶奶找到纽扣了,她可真高兴!你们愿意帮她把纽扣订到衣服上吗?
3、为衣服订纽扣,按数量多少排序。
教师:怎样订纽扣呢?熊奶奶可是有要求的哦!怎样订呢?熊奶奶在这里告诉我们了,谁看懂了呀?
(幼儿自由表述,按照1个洞洞的纽扣——5个洞洞的纽扣的顺序订扣子。
)(熊奶奶说,这个问题有点难,只有听清楚、想明白的宝宝,才会知道。等待——**不吵不闹,看得这么认真,她一定看懂了!
)上面是几个洞洞的纽扣?(手指上面的纽扣洞)下面呢?(手指下面的纽扣洞)这个表示慢慢、慢慢地变,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对,是慢慢、慢慢变多了?(配合用手指的动作)还有几个纽扣该怎样订?可要想清楚哦!
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订纽扣。
教师:这件衣服谁愿意来订扣子呢?上面是几个洞洞的纽扣,下面呢?该怎样订?(从5个洞洞的纽扣——1个洞洞的纽扣)教师:请小朋友们带上篮子去找一件衣服订纽扣吧!
巡回关注:孩子能否按图示、按序订纽扣!
集体调控:先找到自己的衣服,然后看清楚熊奶奶订纽扣的要求,再把纽扣倒出来摆一摆,想清楚就可以订纽扣啦!垃圾放进小篮子里!
!
4、带上新衣服回家师:新衣服做好啦!快把你的新衣服送到熊奶奶的服装店里吧!
集体讲评:
师:钉上纽扣的新衣服更漂亮啦!坐下来!让老师来瞧瞧,你们有没有按照熊奶奶的要求来做呀?
教师:这件衣服的纽扣是谁订的?
这里,熊奶奶的要求是:纽扣上的洞洞是越来越……?
看*是1、2、3、4、5,真是越来越多了,**真聪明,谢谢你哦!
这件呢?是谁做的?熊奶奶的要求是越来越……?
原来是纽扣的队伍排错了,要改一改!
退场:你们真能干,不仅帮熊奶奶找到了纽扣,还做好了新衣服,熊奶奶可高兴啦!她说:
“谢谢这些聪明宝宝。欢迎你们再来做客!
”做完事情啦,我们出去放松放松吧?跟熊奶奶说什么?还有客人老师呢!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材料投放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练习将扣子按颜色、形状标记进行加工的技能。
活动反思: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操作学习中材料的提供一味地去迎合幼儿,反而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目标。
为幼儿提供何种性质的操作材料,应根据教育目标及幼儿学习的特点来考虑。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集体评议:
施艳红:幼儿操作的学具应制作规范,如衣服上的扣子订的不齐时要提醒。
吴亚红:整个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老师能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枯燥的数学活动中学的不那么无趣,枯燥,这样会使该活动有较好的学习效果。
中班数学:熊奶奶的服装店(重点领域:数学)(第二教时)执教:赵娜活动目标:
1、在帮熊奶奶找纽扣的情境中,按2个特征辨别图形、复习5以内的数数。
2、尝试看标记图钉纽扣,感受数量的序列。
活动准备:
1、
手偶“熊奶奶”
,无纽扣的服装人手一件。
2、
有红黄蓝绿颜色特征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的纽扣若干,上面有1~5不等的纽孔,箩筐人手一个(每个幼儿的纽扣都不同)。
3、
装有一颗纽扣的篮子事先放在幼儿的椅子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去熊奶奶的服装店参观。
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做客,高兴吗?走,出发喽!
2、到啦!咦!有这么多客人老师,先跟他们打打招呼吧!
3、找张椅子坐下来!
瞧!是谁请我们来做客呀?(熊奶奶)熊奶奶说: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做客!
”宝宝们该跟她说什么?
(真是一群有礼貌的好宝宝)熊奶奶想要开一家商店,邀请我们先来参观。
瞧!她想开的是什么店?(对,卖衣服的店就叫服装店)(二)帮熊奶奶找纽扣(目标:根据标记的特征,寻找不同颜色、形状的纽扣,乐意用不同的方位词表述自己在哪里找到了纽扣)1、按特征找纽扣师:熊奶奶说,她遇到了一些困难,还不能开店,你们看这些衣服上面还缺了什么?(纽扣)熊奶奶年纪大了,眼睛不太好,纽扣掉在家里找不到了!你们愿意来帮帮她吗?
不过,熊奶奶的纽扣都是不一样的,谁能看懂熊奶奶要老师找什么样的纽扣?(出示红色三角形纽扣标记)教师:这个纽扣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一定要符合了这两个要求才对。
师:熊奶奶要你找什么样的纽扣?拿起你椅子下的小篮子,仔细看看,轻轻的和边上的小朋友说一课三议说。
(熊奶奶的年纪大了,声音太大了她会受不了)请个别幼儿说说要找的扣子是什么样的。(强调颜色和形状)教师:带好你的小篮子,到熊奶奶家的每一张桌子上去找找吧!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孩子自由交流:
(集体关注:找到你要的纽扣了吗?你是在哪里找到的?你找到是什么样的纽扣?再去找找看有没有你要找的纽扣了?仔细地看看、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要找到,这样才不会遗漏!
个别关注:××你找的是不是红色的三角形纽扣呀?看清楚颜色、形状,都一样才能放进自己小框。
不要把别人的纽扣拿走哦!这是你要找的纽扣吗?)2、数纽扣(桌子上还没有被找到的纽扣,老师带在手里。
)教师:都找到了!我们回去吧教师:看我也找到了几颗纽扣!看这个绿色的正方形的纽扣是谁的?还有这个呢?这是一个小粗心,找东西的时候应该仔细地找找,这样才不会遗漏!
教师:把纽扣拿出来,轻声地数数你找到了几颗纽扣?(不要吵到熊奶奶哦!)教师:哦!
**找到了4颗纽扣,谁也找到了4颗纽扣?有谁找到了5颗纽扣呀!让我瞧瞧!你们真棒!
5颗纽扣都都数得清!
教师:咦!你们的纽扣上有什么?(圆点)教师:哎呀!××看得真仔细,这圆点是纽扣穿线的洞洞,拿一颗出来数数上面有几个洞洞啊?
教师:都是×个吗?再数一数其他纽扣吧!
(1-5个纽扣洞)教师:把洞洞最多的纽扣,找出来!是几呢?拿最少的让我看看?又是几呢?
教师:看这么多洞洞的纽扣,有吗?(教师伸出5以内的手指数)又找到啦!都找到了?请小篮子到椅子后面休息一会吧!你们帮熊奶奶找到纽扣了,她可真高兴!你们愿意帮她把纽扣订到衣服上吗?
3、为衣服订纽扣,按数量多少排序。
教师:怎样订纽扣呢?熊奶奶可是有要求的哦!她在这里告诉我们了,谁看懂了呀?(幼儿自由表述,按照1个洞洞的纽扣——5个洞洞的纽扣的顺序订扣子 )(熊奶奶说,这个问题有点难,只有听清楚、想明白的宝宝,才会知道。等待——**不吵不闹,看得这么认真,她一定看懂了!)上面是几个洞洞的纽扣?
教师顺势给衣服贴上一个洞的扣子。
(手指上面的纽扣洞)下面呢?(手指下面的纽扣洞)这个表示慢慢、慢慢地变,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对,是慢慢、慢慢变多了?
教师贴上2个洞的纽扣。
(配合用手指的动作)还有几个纽扣该怎样订?
谁愿意来试一试?
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订纽扣。
(幼儿上前尝试时用的扣子事先撕下背面的双面胶,贴在塑封纸上,方面幼儿操作。)教师:这件衣服谁愿意来订扣子呢?上面是几个洞洞的纽扣,下面呢?该怎样订?(从5个洞洞的纽扣——1个洞洞的纽扣)教师:钉扣子时订的不要太挤,要订得齐一些。订在衣服中央的开缝上。
教师:看来小朋友都已经掌握了订扣子的方法了,那就请小朋友们带上篮子去找一件衣服订纽扣吧!
巡回关注:孩子能否按图示、按序订纽扣!
集体调控:先找到自己的衣服,然后看清楚熊奶奶订纽扣的要求,再把纽扣倒出来摆一摆,想清楚就可以订纽扣啦!垃圾放进小篮子里!
!
4、带上新衣服回家师:新衣服做好啦!快把你的新衣服送到熊奶奶的服装店里吧!
集体讲评:
师:钉上纽扣的新衣服更漂亮啦!坐下来!让老师来瞧瞧,你们有没有按照熊奶奶的要求来做呀?
教师:这件衣服的纽扣是谁订的?
这里,熊奶奶的要求是:纽扣上的洞洞是越来越……?
看**是1、2、3、4、5,真是越来越多了,**真聪明,谢谢你哦!
这件呢?是谁做的?熊奶奶的要求是越来越……?
原来是纽扣的队伍排错了,要改一改!
退场:你们真能干,不仅帮熊奶奶找到了纽扣,还做好了新衣服,熊奶奶可高兴啦!
这下马上就可以开店做生意啦。
她说:
“谢谢这些聪明宝宝。欢迎你们再来做客!
”做完事情啦,我们出去放松放松吧?跟熊奶奶说什么?还有客人老师呢!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材料投放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练习将扣子按颜色、形状标记进行加工的技能。
活动反思:
根据这个发现,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先进理念为指导,让孩子“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以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从而轻松地掌握序数的概念。
幼儿操作时虽然事先提了要求,但是操作时幼儿好象根本就不理解,因此在提了要求的同时,教师还应示范,这样幼儿就跟容易理解。
集体评议:
施艳红:教师可以先示范依次找出最大的,第二大的,然后让幼儿接着往下排,帮助幼儿理解,如果每次教拿出最大的,那么相继其后拿出的总是比已经拿出的小,而比没拿出的都大。
吴亚红:采用讨论的形式让幼儿边思考边操作,引起幼儿对序列中物体双重意义的思索。通过由浅入深的讨论,使幼儿的排序水平从直观向抽象发展,从而形成系列化的逻辑观念,为理解抽象的数序奠定基础。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去数字王国玩复习5以内的组成。
介绍小客人小猫咪咪,请孩子们去数字王国玩,并提出去玩的要求。
2、看图学习3的加法
(1)分别出示图1、图2,先请小朋友尝试讲一讲图上说了什么?再请小朋友将两幅图连起来说一说。接着出示图3,幼儿观察并说出图意。最后将三幅图连起来说一遍。
带领幼儿共同尝试将图意用算式列出。1+2=3注意引导幼儿说出每一个数字和符号的含义。与幼儿共同念算式。
(2)2+1=3方法同上。
3、看三幅图学习3的减法
(1)分别出示图1、图2,先请小朋友尝试讲一讲图上说了什么?再请小朋友将两幅图连起来说一说。接着出示图3,幼儿观察并说出图意。最后将三幅图连起来说一遍。
带领幼儿共同尝试将图意用算式列出。3-1=2注意引导幼儿说出每一个数字和符号的含义。与幼儿共同念算式。
(2)3-2=1方法同上。
4、游戏:翻一翻
帮助幼儿巩固复习看图说图意并列算式。
5、操作活动。
能通过介绍小客人的游戏形式进行组织教学,孩子们兴趣较浓,课堂气氛活跃。
活动的`各个环节紧扣,能做到动静交替,幼儿在活动中感知,从而理解加法题中用“一共”表示合起来,减法题中“还剩下”表示还少了的意思。
活动名称:大老虎的点心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加减法,感知三副图的含义,继续学习列加减算式。
2、理解加法题中用“一共”表示合起来,减法题中“还剩下”表示还少了的意思。
3、在书写的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
活动准备:有关3的加减法图片、幼儿操作纸、笔人手一份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通过熟悉的情景观察,语言的交流表达,游戏中的操作演示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并感知了3的加减法的意义。把两部分和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减法来解决。从中掌握了: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会根据直观图计算3的加法、减法。从而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及观察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幼儿在教师精心创设得生动活泼、形体松、头脑紧的情况和游戏中。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意识,激发了幼儿学习计算的兴趣和对数学的求知欲望。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相邻数,探索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感受10以内的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活动准备:
挂图、数字卡、表格
活动流程:
1、玩游戏“找邻居”,理解“邻居”词义。
提问:出示“相邻”两个字让孩子认读,并提问孩子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通过邻居、傍边解释“相邻”的意思)
说说自己的邻居或相邻座位的分别是谁?
2、认识相邻数,探索并体验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出示数字卡说:有一组数字卡片看到你们在找邻居那么好玩,他们也想你们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好邻居,你们愿意帮忙吗?
出示随意摆放的数字卡1-10,抽一个数字问小朋友它的邻居是谁?为什么?
引导孩子以中间一个数位参照,先与前面的一个数比,再与后面一个数比。得出结论(比前面的数多1,比后面的数少1)。
启发孩子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找出其他数的相邻数谁和谁?
3、游戏:找邻居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游戏1:看谁找得快;每人一套数字卡,教师说出一个数字孩子马上找出它的相邻数。
游戏2:口头游戏,看谁说得快;幼儿分成男女组两组比赛,教师随意说一个数字,孩子马上说出相邻数,以比赛的形式看男组说得快还是女组说得快,给说得快的一组奖励星星,最后看哪一组的星星多就那组胜出。
游戏3: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胸前佩戴数字卡1—10,围成圆圈。
(1)请个别幼儿轮流游戏:音乐一停教师就碰其中一个小朋友,指着这个小朋友马上站出来说:谁是我的好朋友,请快快站出来。
(2)音乐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听音乐找自己的好朋友。如:6先找5,再找7,然后围成一个小圆圈。
3、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引导幼儿填空。
教师:是相邻数的西瓜娃娃手拉手才是好朋友,请在空白框里写上数字使它们成为好朋友。
幼儿互相交流操作结果。
活动反馈:
在这个活动中我运用的是直奔主题的方法进行的,如一开始我就出示“相邻”两个字,让孩子通过住房、座位理解“相邻”就是左右、旁边的意思。这个方法还是不错的,孩子根据这一特点在后面的操作中都能很快地找出各个数字的相邻数。而且整个过程中孩子都非常感兴趣,孩子的学习兴趣都比较高。
但在第二个环节让孩子比较各组相邻数的规律时,由于我操之过急,只是让孩子观察一组数字教师就小结,没有通过多组数字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中间的数字比前面的数多1,比后面的数少1这一规律。所以这个活动孩子虽然对“相邻”数掌握得不错,但教师操之过急,生怕孩子不会儿引导、解释太多,缺少了孩子探索的过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过程:
一、儿歌:
《逗蚂蚁》,引出蚂蚁。
老师(出示蚂蚁图片)这是谁?你想逗蚂蚁玩吗?我们准备一碗饭菜,请蚂蚁来吃吧!
师生共同念儿歌《逗蚂蚁》。
二、数蚂蚁。
老师:蚂蚁吃完了饭,快快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吧!看看有几群蚂蚁爬来了?你能很快地看出每群蚂蚁有几只吗?
引导幼儿用目测接数的方法判断每群蚂蚁的数量,并给蚂蚁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老师(指一群为10只的蚂蚁):这群蚂蚁有几只?10只蚂蚁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你认识数字10吗?它是什么样子呢?
老师出示10的数卡,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0,知道数字10是由1和0组成的。
老师:你能说说数字10还可以表示哪些东西吗?
三、幼儿操作活动。
找出数量为10的小动物,请幼儿观察画面,目测接数每群动物的数量,圈出数量为10的小动物。
认一认画一画。观察画面上数字,在方格里添画相应数量的圆点。
数物拼板。
四、活动评价:
请幼儿展示操作活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在户外体育活动“蚂蚁运粮”中,引导每组幼儿数一数小组同伴运了多少粮食。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数字10,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2、能用目测接数的方法仔细观察判断小动物的数量。
3、在活动中能够敢于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幼儿认识9以内的数字,感受过9以内的数量。
教具图片一张,710的数卡个一张。幼儿用书人手。
活动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能紧紧把握这个理念,既让能力强的幼儿充分表现,又尽量照顾到能力比较弱的幼儿,把表现的机会尽量让给孩子,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游戏中来,在游戏中找回自信,锻炼各种能力,使他们也能得到发展。
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为基本模式展开的。教师不仅让幼儿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幼儿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同时,设置问题如:“你看10是什么样子的?”“什么东西可以用10来表示?”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中学到了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4以内数的组成。
2、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尝试自己列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尝试自编得数是4的加法应用题。
3、使幼儿进一步理解两个部分数的交换关系。
4、培养幼儿分析推理能力,思维的敏捷性及幼儿动手尝试的精神,训练幼儿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激发兴趣。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6、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3以内加法算式卡、数卡4,苹果、梨图片4张,每个幼儿4个萝卜,4朵花,蘑菇图片4张,兔妈妈、小兔头饰,布置好活动场景。
活动过程:
随《十个数字跳舞》音乐,做手指游戏。
一、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复习4的组成
1。游戏"开火车"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
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欢看动画片,《动画城》节目你们看过吗?动画城里的聪明屋有位金龟子姐姐,她呀今天邀请我们到聪明屋去做客,她呀要看一下谁是最聪明的小朋友,现在我们就到聪明屋去吧!怎么去呢?我们坐火车去吧!我们的火车几点开?(出示加法题卡)嘿嘿!我们的火车几点开?我们的火车2点开……
2。游戏"又有苹果、又有梨"复习4的组成
呜……火车开到了聪明屋,看看,金龟子姐姐他们拿什么来招待我们呢?导出"又有苹果又有梨"的游戏,一个苹果几个梨?(3个)……
3。游戏"对数"
刚才小朋友们对得真好,老师也来考考你们,我们来对数,举起你们的小小手,我出1,你出几?(3),1和3合起来就是4……
二、创设情景,在操作中尝试写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
金龟子姐姐说:"你们都很聪明",现在我要请你们到智力迷宫玩,去智力迷宫前,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新本领才能去,学什么本领呢?
兔宝宝,我是兔妈妈,我告诉你们一件高兴事儿,我们种的萝卜丰收了,请兔宝宝跟着妈妈到地里去拔萝卜,每个宝宝拔4个萝卜,自己分一分,看有几种分法?(个别回答,老师演示)拔了这么多萝卜,我们把萝卜搬回家,搬的时候要听妈妈的指挥,看看两只手上的萝卜一共有多少根?(4根),你们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加法),怎样列出这个加法算式,请兔宝宝将它写在答题卡上,写的时候,字要写大一点,不然兔妈妈看不清楚,(兔妈妈帮助能力差的小兔讲解列式)。
我们的萝卜丰收了,你们高兴吧!我们来开个庆祝会吧!我们去采花来装饰一下,我们每个宝宝都采到了花,一共采了几朵(4朵),我们把手里的花举起来,看看两只手上的花交换位置合起来还是几朵花?(4朵),两只手上的花虽然交换了位置,但是它们的和没有变,请兔宝宝将加法算式写在答题卡上,写完之后把答题卡举起来,小兔互相检查一下你写对了吗?
今天,我们学会了新本领又可去智力迷宫玩,来,我们鼓鼓掌、嘿嘿,我真棒!
三、活动延伸
金龟子姐姐还想看看哪个小朋友最爱动脑筋,用老师提供的蘑菇图片,自己试着编加法应用题,注意编加法应用题要讲一件事,出现两个数,提一个问题,问一共有多少?合起来是多少?
编应用题又是一样新本领,会编的小朋友很能干,不会编的也不用着急,下次老师要教你们编加法应用题的新本领。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分层练习体现不够,课堂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课堂语言还不够生动简练等。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慢慢感知体会算法,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自我感悟,让他们经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发自内心的选择出对于他们来说最简便的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学会怎么学习、怎么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在体验中获取到知识,在成功中找回自信,更深刻地品味到学习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画的视察、比较,学习事物的多少,相识汉字“多少”。
2.发展幼儿语言,学习儿歌。
活动打算:
挂图两幅,写有儿歌的纸。
活动过程:
一、视察图画,学习儿歌。
儿歌:多少
小鱼多,小狗少,
小狗急得汪汪叫。
老鼠多,小猫少,
小猫气得喵喵叫。
1.让幼儿视察图画,逐句学习儿歌。
(1)出示第一幅挂图,引导视察。图上有什么动物?“(小鱼和小狗)数一数,小鱼和小狗哪个多,哪个少?(幼儿数后,得出:小鱼多,小狗少。)
小鱼那么多,小狗才一只,看看小狗的表情如何?(很焦急,急得汪汪叫。得出:小狗急得汪汪叫。)
(2)出示其次幅挂图,引导视察。图上有什么动物?(老鼠和小猫)数一数,老鼠和小猫谁多谁少?(幼儿数后,得出:老鼠多,小猫少。)
小挚友看看这些老鼠在干什么?(老鼠们在兴奋地吃苹果)一只小猫特别生气,坐在一边喵喵叫!
(3)幼儿完念儿歌。
二、通过儿歌的念读,相识汉字“多少”
1.出示儿歌挂图,引导幼儿找出已识汉字:小鱼、小狗、老鼠、小猫、大。
2.引导幼儿一字一句地读儿歌,引出识字内容“多少”,并将放大的汉字“多少”出示,让幼儿认读。
3.引导幼儿找出儿歌中多和少,并数一数,有几个多字宝宝,几个少字宝宝。
4.引导幼儿用多和少扩词、说句。如:不多、不少、许多、很少……我有许多书。他没有多少玩具。
三、延长活动
幼儿每人一张字卡,上面有“多少、大小、哭笑、老鼠”等已识字,请幼儿用水彩笔给汉字“多少”戴上花环。
教学反思:
幼儿语言实力的培育是一个长期、连续性的过程,须要老师把幼儿语言的发展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教化中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阅历,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所以,我要更加努力有效地去做个专业的老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2
一、活动目标
1、学会简单A-B A-B-B A-A-B A-B-C排列类型并会有颜色大小形状种类进行排序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PPT课件、各区域玩具
三、活动过程
探险闯关
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朵拉要去探险,在旅行中朵拉会遇见许多的困难,我们跟着朵拉一起去探险吧。
1、导入(排队PPT)朵拉和小伙伴一个接一个的在干嘛?
你的回答真棒,它们在排队。他们排队要去哪些地方探险?我们来一起开看看。
2、介绍朵拉探险总路线
师:(路线图)朵拉要怎样经过哪些地方才能找到恐龙蛋?
(多轮播图):首先,我们要从家里出发-海底世界-城堡-一座桥,好啦,我们一起看看他们会遇见什么。
3、第一站(从家出发)朵拉开车从家出发,可是前面的路被三角形挡住了,我们要怎样帮助她呢?(动画出现)看,这个三角形是红蓝红蓝的顺序排队的,下一个应该是什么呢?
小结:这些三角形是按红蓝红蓝的`规律排序的
4、第二站(到达海底世界)朵拉在干什么?潜水呼吸时吐泡泡,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他吐泡泡,大小小大小小,接下来呢?
小结:朵拉的泡泡是按照大小小大小小的规律排序的
5、第三站(城堡)城堡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哇,城堡变成棒棒糖(正正圆)我们发现这些棒棒糖是按正方形正方形圆形的顺序排序的那下一个城堡会变出什么形状来呢?
6、第四站(寻宝)哇,小朋友都看见了恐龙蛋吗?可是我们要怎么过去呢?对啦背包告诉我们需要桥,123,1231,如果我们按照123123的排序接下来我们添加数字几的砖块呢?
小结:桥是由砖块123123的规律排序组成的
7、总结朵拉从家出发经过红蓝红蓝的三角形路--海底世吐大小小大小小的泡泡--城堡变出正方形正方形圆形正方形正方形圆形的棒棒糖--通过123123砖块的桥--寻宝成功四、延伸活动接下来小朋友在我们的区角去寻找自己喜欢的物体给它排序,并与老师同伴分享你是怎么排序的。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3
一、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数,能排除大小、排列方式的影响准确判断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进一步感知春天的特征,发展幼儿观察点数能力和思维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活动准备:
1.课件
2.图形卡片若干
三、活动重点:幼儿能准确判断10以内物品的数量。
四、活动难点:让幼儿理解数的守恒。
五、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引导幼儿感知春天的特征,复习10以内的点数。
师:孩子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师:美丽的春天来了,谁知道春天都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师:春天来了,春姑娘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请看大屏幕,看上面有什么?它们的数量是几?
(二)、播放课件,启发幼儿观察感知10以内物品的数量及守恒。
1、排除物体大小的干扰,正确感知数的守恒。
师:春姑娘还带来了什么?出示课件(花)什么花?(桃花)
师:请小朋友观察这两排桃花,有哪些不同?(大、小)
大桃花有几朵?小桃花有几朵?是不是一样多?都用数字几来表示?
教师:"尽管他们大小不同,但数量相同,都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2、排除物体排列方式的干扰,正确感知数的守恒。
师:春天来了,天气渐渐变暖和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出示课件,飞来几只小燕子?(数完后,出示数字10)它们排着什么队形飞来的?
师:(一横排)小燕子飞呀飞呀,飞成什么队形了?(半圆形)数一数,小燕子的数量变了吗?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队形变了,但数量没变,出示数字10),小燕子继续飞呀飞呀,又飞成什么图形?(三角形),提问内容形式同上。
教师:尽管它们的排列方式发生变化,但都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
(三)、玩一玩,做一做:进一步体验10以内物品数量的守恒。
1、游戏:小燕子变队形,体验物体的数量与物体排列方式无关。
师:你们想不想玩小燕子变队形的游戏?幼儿分两组玩小燕子变变变的.游戏。大家边说儿歌,幼儿边变队形,形式无论怎样变,幼儿人数始终不变。
2、拼摆图形卡片,体验物体的数量与大小、排列方式无关。
师:刚才小朋友变队形变得真好,春姑娘为小朋友带来的好玩的礼物,你们看是什么?(图形卡片)
师:小朋友都会用图形卡片拼摆好看的图案,老师把小朋友分四组,每组卡片都不一样,看看哪组的小朋友拼摆的图案最漂亮(注:每位幼儿最多用10张卡片)。完成之后,幼儿欣赏每组的作品,猜一猜是什么图案?用的图形卡片的数量是多少?寻找数量相同,但是图案不同的图形。
教师:"尽管它们的排列方式不同,但图形卡片的数量不变。
教学活动一:找春天活动目标:
复习10以内的数,能排除大小、排列方式的影响准确判断10以内的物品的数量。
进一步感知春天的特征,发展幼儿观察点数能力和思维的抽象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桃花形状的粘贴卡片各10朵,柳叶形状的粘贴卡片20个,青蛙、蝌蚪等粘贴卡片各10个。
每位幼儿10朵小纸花和一张白纸。
幼儿用书第2册第41~42页。
活动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数字要跟小花、柳叶、青蛙、蝌蚪交朋友,请你们帮帮它们吧。
(1)引导幼儿由观察小花、柳叶、青蛙、蝌蚪组成的图片。为它们与数字配对,感知10以内的数。
(2)鼓励幼儿能够说出春天的基本特征。
感知物体的数量与大小无关。
(1)将大小不同的桃花各摆成一排,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2)请幼儿说出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是不是一样多。
观察感知物体是数量与排列方式无关。
(1)将柳叶按不同的方式排成两组,或一组散开,一组集中,或排成各种不同的几何图形。
(2)引导幼儿发现无论怎样变化排列的方式,但柳叶的数量是不变的。
引导幼儿玩粘贴"花园"的游戏。
(1)请幼儿将各自的10朵小花贴在白纸上,排列成自己喜欢的形状。
(2)引导幼儿互相比较自己花园里的花是不是一样多。
阅读幼儿用书第2册第40-41页,引导幼儿思考说出画面中的物品的数量。
活动评析:
新鲜的事物对孩子们来说很吸引,拿出剪好的花之后,他们的眼球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一堂课下来,他们时时刻刻跟着思路走。连平时不太认真的孟令杰都很认真。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感知10以内物体数量并比较多少。
2.能正确运用数字记录每次所夹种子的数量。
3.能大胆地讲述自己操作的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找一找有多少
2.自制记录单,水笔;提供3种种子(蚕豆、花生、玉米),每组摆放1种种子;人手一双筷子、1个小碗。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我们要玩什么游戏吗?
(让幼儿观看筷子和花生米等。)
2.教师:对,我们要玩“看谁夹得多”的游戏。
用筷子夹哪些东西呢?这些东西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种子。
二、感知10以内数量
幼儿第一次游戏。
1.提出游戏要求。
教师:今天我们不仅要看谁夹得多,还要看谁能准确地把自己夹了多少种子也记录下来。
2.教师出示记录单,并介绍游戏规则。
教师:你夹的是什么,就在记录单上找到相应的标记,然后在其下面的空格里用数字记录你一共夹了几颗。
听到开始口令时才能夹,听到停止口令时就要放下筷子。
3.幼儿游戏。
4.幼儿交流。
教师:谁来介绍你夹了几颗什么?
你夹的种子和记录的数字是一样多吗?谁比他夹的种子的数量多?
5.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不仅数对了,而且也记对了。
三、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
幼儿第二次游戏。
1.提出第二次游戏前的要求。
2.幼儿游戏。
3.幼儿交流。
四、怎样夹得多
幼儿第三次游戏。
教师:每人想一想,怎样夹才能让自己夹得更多?
这次夹完后不但要记录你夹了几颗种子,还要比一比在自己的三次记录中,哪一次夹得最多,
请你在下面的格子中对最多的一次做上标记。
五、趣味练习
找一找有多少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2-08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6-29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数数06-18
【荐】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7-26
【荐】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7-05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荐】06-04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推荐】09-05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精】09-30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热】09-15
【热】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