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锦集十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①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字,并且能够很快辨认6以内的数字组合(物体)
②积极参与集体教学活动,喜欢上数学活动课。
活动重点以实物代替单调的“数字”,活学活用。
活动难点能够快速反应6以内的数字将数字活化。
活动准备1—6数字图片、六个实物标示的大圆圈。
活动过程
一、数数复习,自然导入
通过复习1—50的数字,自然过度到本次教学活动,数数字对于中班的小朋友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大难题了,他们已经能够很流畅的数出1—50的数字,有的甚至能数更多。
师:宝贝们真棒!已经学会了数这么多的数字啦!今天呀我们有六个数字宝宝要和我们做游戏,他们是哪些宝宝呢?
(通过数字宝宝这一游戏直接过度到下一环节)
二、数字找朋友
师:小朋友看清楚喽,左边呢有数量不等的棒棒糖,右边是数字宝宝,哪些数字呢?我们来数一数……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呢?左边有一根棒棒糖,那么我们就把这根棒棒棒和右边的数字“1”连起来,好朋友,要手拉手对不对!
这个简单的游戏帮助幼儿初步建立实物与“数字”的关系。
三、你大我小比一比
这一环节的实物并不是单一的品种,大小不同,直观上并不能很快判断数量多少,必须经过一一的`数出来
宝贝们这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我们来给它们比一比谁多谁少
这个游戏设定是不仅仅是教会孩子们进行数的比较,更是对数数的进一步训练。
四、游戏大比拼
在游戏室事先准备好六个大圆圈,并且都有数字标示(物体表示的1—6)教师随机喊出一个数字,小朋友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跑进该数字代表的圆圈里
这一游戏帮助孩子们快速反应数字,训练数字敏感度。
五、“画”数字
这属于拓展延伸,仍然是要求幼儿用实物代替数字,在白纸上画好1—6。
帮助孩子加深理解!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尝试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数数。
2、 锻炼仔细观察物体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水彩笔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描述图中蚂蚁的特征活动过程:
1、 看看说说:"小蚂蚁开始准备过冬的食物了,看看图片里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周围还有些什么?"重点启发幼儿仔细观察、描述图中蚂蚁的特征2、 找找数数:
(1)师:"你能在图画中找出数量分别为1、2、3、4、5、6的'东西吗?"(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讲述)(2)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分别可以用数字1、2、3、4、5、6来表示的?
3、圈圈画画:
师:"请把找到的结果画在表格里,找的越多越好。(幼儿观察记录,教师启发幼儿运用分类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倒着数,能从相反的方向感知自然数的顺序。
2、进行10以内的数倒着数的练习、
3、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
二、活动准备:
十个小矮人、塑料玩具若干、1——10的数字卡片、两组10——1的迷宫圈、路线图。
三、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歌曲《十个小矮人》,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律动。
(二)变魔术师:
小朋友们,看,这是我的`魔法棒,他可喜欢和小朋友做游戏了,你们要仔细去听,按要求去做,魔法棒就会变出神奇的礼物来。
1、请小朋友们大声的从1数到10师:变、变、变(变出十个小矮人)
2、师:每个小矮人身上都有数字,那个小朋友给他们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按顺数、倒数两种方法,初步感知倒数)
(三)动手操作:
盖高楼、拆高楼把幼儿分成两人组、三人组,投放操作材料,盖高楼、拆高楼。
师:盖高楼时,先盖第一层,接着一层一层的往上盖(幼儿动手盖高楼)。
师:数一数,我们的高楼有几层。
师、幼一起数1——10。
师:从1——10顺着数,数字一个比一个大1。
师:拆高楼时,要从10层开始拆小朋友边拆边数,从10——1。
师:从10——1倒着数,数字一个比一个小1。
(四)游戏:走迷宫。
1、师:刚才玩了盖高楼、拆高楼的游戏,接下来我们玩一个更好玩的游戏,好不好?游戏的名字是:走迷宫。小朋友用从10——1倒数的方法走迷宫,看谁走的最快。
2、请两个小朋友示范走迷宫。
3、分组比赛走迷宫(分两组比赛,每组四个人,获胜队每人奖励一枚金牌)
(五)观察挂图《去做客》。
师:小虎要去妞妞家做客,但是要经过一条迷宫,可是这个迷宫上缺几个数字,请小朋友先按照从10-1的顺序填上数字,小虎才能走到妞妞家。
1、请一名幼儿填上数字,按从10——1的顺序。
2、另一名幼儿按1——10的顺序从妞妞家去小虎家。
3、幼儿分组操作路线图,按从10——1的顺序从小虎家去妞妞家。(幼儿分成五组,每组一张路线图、数字卡,请小朋友找到该填的数字填好)
(六)延伸:
今天我们学会了10以内的倒数,生活中,有很多倒数的现象。如:过马路时有红绿灯,当红灯变绿灯时用的就是倒数,下电梯时,电梯上的数字也是倒数,还有新年钟声敲响时的倒计时也是倒数。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平时小朋友要多观察,哪还有倒数的现象,发现后告诉老师好不好?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方式,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体验发现物品形体特征的乐趣。
课题生成:
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听说游戏在课程书中的设计形式一般比较单一。如何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计教案,调动幼儿最大的积极性来参与教育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现代国内外许多教育家提出的幼儿园教育应注重“感知教育”,重视教育过程的观点,使我茅塞顿开。因此,我选择了幼儿身边无处不在,随处可触的“圆”作为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充分实施感知教育探索的开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圆形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是圆形的,×××也是圆形的。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像力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3、提高幼儿的竞赛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足球、乒乓球、篮球等一些具有圆形特征的物体。
2、水果如苹果、桔子、荔枝等。
3、大量具有各种形状的玩具。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1)请小朋友们猜一猜红布下到底藏了什么呢?引发幼儿讨论和有意注意。(足球、篮球、乒乓球、钟表、鼓等。)
(2)慢慢揭开红布,向幼儿展示物体,诱导幼儿边看边说它们的名称和形状,引出活动主题“有趣的圆”。
2、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感知“圆”的特性。
(1)请个别幼儿上前触摸各种球体,去发现其特征在老师下说出自己对“圆”的感受。(很光滑,圆溜溜的没有尖尖的角。
(2)请小朋友们和老师比赛好吗?看谁在教室内找到的。又多又快(2分钟)。组织全体幼儿在室内寻找。
(3)让我们蒙起眼睛试试看,还能摸到“圆”吗(3分钟)。
3、室外发现,开拓思维。
小朋友,教室外面还有圆吗?(有)多吗?(多)让我们一起到室外去找一找。(5分钟)
开拓幼儿想像力和创造性,丰富幼儿对“圆”的经验。
4、击鼓传花,听说竞赛。
(1)说明游戏竞赛规则:幼儿分为两队,各代表红花队和黄花
①鼓点响起,两队各自传花:鼓点一停,两队持花者站起,红队持花者说上句:××是圆形的,后由黄队持花者说下句也是圆形的。说对者可由老师在黑板上相应花前贴上一枚圆片,如说错和重复别人的句子都不能贴磁片。
②游戏双方两队以圆形磁片多者为胜方。
(2)赛后,老师进行简单小结,为胜方鼓掌祝贺,同时也为方增强信心鼓掌支持。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以“有趣的圆”为主题进行绘画。
课题评价:
一、效果分析
在这一教育活动中,游戏贯穿始终。我首先采用“猜”引起幼儿极大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接下来不断地以游戏的方式幼儿动口、动手、动脑,使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保持着积极主动、稳定的学习情绪。平时不爱发言的小朋友也能高举小手“老师,我知道!”从而较好地达到了预期教育目的。
为何这次活动能取得良好效果呢?我想主要有以下两个的原因:
一是给每一位幼儿都创造了参与成功的`机会,充分发幼儿的主体作用;
二是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感知能力。
二、专家点评
幼儿总是对他们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有趣的圆》以游戏方式,通过让幼儿一猜、二看、三说、四找、五摸、六发现、七竞赛。仅使幼儿在表面和经验的层面上获得更深一步的感知印象,还为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条件。
教育活动中的室内、室外转换,不拘泥于空间的限制,在学中玩,活跃了气氛,拓宽了教学途径,更符合中班年龄的幼儿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征。
设计的环节以绘画的方式进行延伸活动,可使幼儿大胆不仅巩固了本次教育活动的成果,而且让幼儿获得了创造潜以充分发挥和表现的机会。
总之,此活动设计对我们拓展幼儿数学教育内容和活动都是有所启发的。
三、反思与讨论
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帮助幼儿建构数的概念,你还有好主意吗?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光的折射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示:光的折射
2、科学发现室光学区域。
活动指导
1、教师同幼儿讨论什么光是怎样形
讨论后让幼儿知道,当物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我们就看到的热物质的发光。
如:火光、烛光、白炽灯的灯光,以及前述钢铁、玻璃、石头等烧红时的发光。
2、问题:光沿直线传播,生活中有什么常见例子
给幼儿讲解:
第一,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三点一直线,在射击、射箭运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二,由光的直线传播,再加上人的双眼效应,可判断物体的位置。
第三,木匠用刨刨一木条,刨了二下就要检查刨得直不直,他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用眼睛从木条的一端沿木条看它是不直的。
第四,队伍对齐:"向右看齐!"
3、幼儿在光学区域自由探索、发现光的折射。
(1)课件演示:光的折射
通过观看课件演示,让幼儿对光的折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实验:把筷子插到水里发现筷子在空气中和水中拐了个弯的原因。
(空气和水就是两种不同的介质)
(3)指导幼儿在光学区域,积极尝试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实验,
在操作中初步感受和了解光的折射。
(4、教师讲评活动情况,表扬鼓励探索中有发现的幼儿
让幼儿讲一讲在探索活动中发现了什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悉序数,根据序数把握事物的空间位置。
2.能根据提示,找到事物相对的位置,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操作带来的快乐。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
2.蜡笔、操作单。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欢迎各位来到魔法之城,这是谁呀?(魔法师)魔法师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魔法师的本领可真多呀!今天有几位小魔法师也想成真正的魔法师,数数看有几位?(5位)教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我们跟他一起数。
(二)比较高矮进行排队。
教师:要想成为真正的魔法师,就要通过魔法考试,那谁是第一个来考试的呢?看看他们是怎么排队的(从矮到高排的),请一名幼儿上前进行操作。
(三)魔法考试。
1.教师:魔法考试开始了,那我们来听听大魔法师是怎么说的.,听录音(请在最大书架上数第4栏里,找出柜子的钥匙。)
2.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些什么?教师:那从上数是什么意思呢?谁再来说一说(上数是从上往下数),原来上数就是从上往下数?(从上往下)那上数第七栏到底是哪一个呢?谁来找一找,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那到底是哪一个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真的是这个呢,钥匙在不在里面,我们来打开看一看,哇!上数第七栏里真的有一把钥匙呢,太棒了,我们给刚刚那位小朋友鼓鼓掌。播放鼓掌的声音。
3.教师:在这一轮比赛中有2位魔法师被淘汰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找错了。
4.教师:那剩下的3位魔法师找到了钥匙通过了考试,我们来看看是哪3位魔法师呀?
5.3个魔法师排着整齐的队伍,去参加第二轮考试了,听听看第二轮会考他们什么呢?(小魔法师们,请在下数第六个抽屉里取出明信片)
6.教师:谁听清楚了,下数是什么意思(从下往上数)原来下数是从下往上数,下数第六个抽屉是哪一个呢?那谁来试一试,找一找。那这个抽屉到底能不能打开呢?哇,真的打开了诶,太棒了,我们给他鼓鼓掌。(播放鼓掌的音乐)
7.教师:那几个魔法师通过了考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只剩下2名魔法师了。他们拿到了明信片,那明信片上有什么呢?请你们讨论一下明信片上告诉我们要找什么,怎么数的?(动脑筋仔细想一想哦)谁看懂了?要我们找什么?怎么数?(你怎么看出是从左往右数的,哦,原来呀,箭头从左边往右边就表示左数。
(四)幼儿操作。
1.现在到最关键的时刻了,进行最后一轮考试了。
2.教师:请你们帮这几位魔法师找一找到底是哪一件衣服呢?请你将答案用蜡笔记录在操作单上。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讲评操作单,教师:真的是这件,这件衣服上藏着一个机关,是通往魔法之城的楼梯。
5.教师讲述绘本内容。教师:看,我们的魔法师通过了考试,来到了魔法之城哇,魔法之城可真漂亮,有好多玩偶在用饼干,冰激凌,面包制成的房子中跳舞,玩耍。
(五)结束活动。
教师:魔法师好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决定带她出去玩,在出发前妈妈要小魔法师找出帽子是从下往上数第几栏呢,等下次我们在一起学习好吗?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让幼儿说一说生活中的有哪些序数,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活动反思:
这是一本画面优美,故事动人,具有魔力的绘本。本活动以绘本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主,将绘本与数学活动有机结合,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作为线索串联整个活动,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通常讲到序数,能想到的就是第1、第2……这样的概念,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在这本绘本中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序数不是指绝对位置,而是指事物间的相对位置,即根据基准位置的不同,所指事物或事件的位置也随之变化。如同样都是第3,可是从上边数和从下边数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还有,同样都是5,从前边数第五和从后边数第五表现的位置也不一样。像这样,把握事物空间、时间、位置的相对性,在解决与序数有关的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让幼儿感受到绘本领域的多面性,激发幼儿对数学绘本的兴趣。
小百科:序数原来被定义为良序集的序型,而良序集A的序型,作为从A的元素的属性中抽象出来的结果,是所有与A序同构的一切良序集的共同特征,即定义为{B|BA}。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或"≠"表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2、能积极思考问题,能用恰当的语句表述活动的结果。
3、通过游戏活动感受到学数学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幼儿操作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认识等量,理解两个集合间等量关系及表示方法。
1、出示课件,幼儿观看。
2、幼儿学习"="号。
3、教师示范讲解等号的写法。
二、认识不等量,理解两个集合间不等量关系及表示方法。
1、幼儿观看课件。
2、幼儿学习"≠"号。
3、教师示范讲解不等号的写法。
4、用实物操作图讲解"="与"≠"。
三、巩固等号与不等号。
四、游戏活动。
五、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饮料色彩。
2、学习按颜色给饮料分类。
3、通过自制饮料体验到自己动手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布置饮料超市,榨汁机三台,洗净切成小块的新鲜水果三盆,各色皱纸每组一份,胶水每组一盒,抹布,音乐磁带两盒。
三、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知饮料色彩。
1、(带幼儿到室外)师:“今天天气真好,宝宝们,我们一起到饮料超市去玩吧,现在我们出发吧。”(开火车,放音乐)
2、“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饮料,宝宝们看看有些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指导幼儿说出苹果汁、橙汁,红色、黄色……)
3、“请每个宝宝挑选一瓶自己喜欢的饮料坐好,和你旁边的小朋友介绍一下你的饮料。”(幼儿相互交流)
4、“哪个宝宝愿意来告诉大家你拿的是什么颜色的饮料?宝宝们说得真好现在我们把饮料送到他们家里去吧。”
(二)学习按颜色给饮料分类1、“快看,哇、这些饮料真漂亮,它们是五颜六色的`,宝宝们,你们能不能把一样颜色的饮料放在一起呢?(能)那我们来摆摆好吧。”
2、“呀,宝宝们真能干。你们把饮料排得这么整齐,而且还把一样颜色的饮料放在一起。我们来说说看,这些是什么颜色的饮料?(幼儿说)
3、“你们想不想给这些不同颜色的饮料做标记?(想)(贴上水果卡)这些标记没有颜色,今天就请宝宝们来给这些标记贴上颜色。(教师出示一张纸)这是什么颜色?(红色)红色的标记送给那种饮料?(红饮料)我们可以用手撕、用小剪刀剪,哪个宝宝来试试?(某某真能干,大家鼓鼓掌)我们一起来给饮料做标记吧。(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教师:“宝宝真能干,给红饮料做了红标记,给蓝饮料做了什么?(蓝标记)给橙色饮料做了什么标记?(橘红色标记),给绿色饮料做了什么?(绿标记)”
(三)自制饮料,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
1、师:“饮料可以买,也可以做。水果还可以变成饮料,你们看,妈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水果块。这是什么呀?(出示三种水果)什么颜色的?呆会儿来看,这些水果回变成什么颜色的饮料?(同时榨黄瓜、西瓜、桔子)放音乐。
2、宝宝真能干,我们一起做好了饮料。你们看,刚才超市里的饮料老师已经给倒出来了,我们每人拿一根吸管去喝不同的饮料,看看什么颜色?尝尝什么味道?(一边问一边说)我们再把这些饮料带给其他的小朋友尝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2、让幼儿学习按数匹配实物。
3、启发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难点:引导幼儿讨论数量相等的不同物体可不可以放在一起?
【活动准备】
1、教具:实物卡6张(有动物卡、植物卡),红、绿贴绒篮子各一个,贴绒数字6、7,数字卡4、5、6、7,空白卡6张。
2、学具:4、5、6、7的数字杯、实物卡若干。5、6、7的实物卡、圆点卡、短线卡、数字卡若干。5、6、7的实物卡、数字卡若干。每人一张数字卡和实物卡。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3、4、5、6、7的数字:玩认读数字的游戏。
2、目测数群出示实物卡。提问:黑板上有什么?它们各有几个?我们再为这些实物卡送数字朋友。
3、按数摆放卡片出示红、绿色的.篮子,请小朋友把数量一样多的卡片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边操作边讲)提问:放得对不对?为什么?数量一样多的不同实物可不可以放在一起?为什么?谁来给它们送数字朋友?
4、集体游戏:找朋友(配音乐)第一遍,幼儿手持实物卡找数字朋友;第二遍,幼儿手持数字卡找实物。
二、小组活动第一组,给实物卡送短线卡、圆点卡和数字卡。
第二组,给数字杯子送礼物。
第三组,给实物卡送数字卡。
三、活动评价
1、请几个小朋友出来讲自己的操作过程。
2、教师小结。
3、复习游戏:找飞机场(巩固对数字4、5、6、7的认识)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一、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标记进行分类。
二、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四、引发幼儿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
五、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小篮同幼儿人数。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捡石头!”(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欢的捡。”
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 (颜色、形状)。
5、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二、铺石头:
1、“大家捡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 “坑”里。
3、出现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还有坑没有铺好,该怎么办?”
4、幼儿再次操作。
5、发现问题:“老师发现这里有块石头很特别,是用两种颜色的石头拼起来的。”请个别幼儿介绍他的方法。
6、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铺平“地上”的“坑”。
7、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三、踩石头:
1、“路铺平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 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小朋友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2、游戏重复2"3次。
3、让幼儿找找在幼儿园里有没有这样的图形,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的形状是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正方形,回园告诉老师,并列出图表。
课后反思:
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确有许多的知识、技能需要教师以直接的方式予以支持。比如,那些幼儿无法凭借现有的.条件通过探索获得的经验,教师要直接给予一些替代性的经验,当出现一些新型复合材料的时候,需要给幼儿演示其基本的用法,当幼儿出现无法克服的客观困难的时候,及时的予以解除。图形变变是幼儿喜欢的数学活动,我没有给任何提示,首先让孩子们自己尝试,中间稍微介入一下,最后放手让孩子们变,孩子们的探索有了别样的成功体验。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能说出椭圆形的名称,通过比较,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在找找、说说、变变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椭圆形,扩散性思维得到提升。
3、喜欢参与数学活动,并产生兴趣。
教学准备:
大的圆形、椭圆形 ,动物拼图;幼儿人手一份圆形、椭圆形、毛根、纸条教学过程:
一、出示昆虫拼图,激发兴趣1、小朋友,你们好,蝴蝶漂亮吗?你知道我的身上有哪些图形宝宝吗?
2、教师手指图形各部位,请幼儿说出图形名称。
3、引出椭圆形:你们认识它吗?它叫椭圆形。
二、通过比较,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1、你们的桌子上就有圆形、椭圆形,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圆形和椭圆形有什么不相同地方?(让幼儿进行观察,教师巡回指导)分析:开始,我的提问是"圆形和椭圆形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地方?"针对中班小朋友,这样一次性两个问题,使孩子们的回答显得凌乱,有的孩子说相同点,有的孩子却说不同点,同时不能更深入的解决问题。针对孩子们 "比较事物先找不同点" 的特征,我改变了提问,变成"你觉得他们有什么不同"。
2、集中交流,让幼儿自由说说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比较(1)通过两图形重叠比较的方法,发现椭圆形比圆形扁。
师:小朋友把圆形和椭圆形卡片重叠在一起,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操作比较,发现椭圆形比圆形扁。
分析:为了图形的比较,这里教具的需考虑,圆形的半径和椭圆形短边的半径是相同的,因为这是它们比较的前提。这个环节主要是先重叠看一看,通过看、比较得出结论"椭圆形比圆形扁"的结论。
(2)请幼儿第一次对折,你有什么发现呢?
: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
分析:这一次比较是"把图形进行一次对折",强调要求对折。椭圆形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半径短的`一边对折,另一种是半径长的一边对折。从而都得出结论,"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
(3)再次进行对折,你有什么发现?
:圆形4条折痕一样长,椭圆形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的折痕不一样长。
分析:这次比较是把"图形进行第二次对折",孩子们发现椭圆形折痕不一样长,还会发现两次对折后交叉处会有个"中心点"。圆形沿着中心点对折,两边总是能重叠,而椭圆形沿着中心点对折有时却不能重叠。
(4)教师: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椭圆形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的折痕不一样长。
分析: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圆形与椭圆形的比较,感知椭圆形的特征。这个环节主要通过三次比较得出,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的原则。
三、找找生活中有哪些椭圆形呢1、出示典型的椭圆形物品图片,说一说分析:生活中椭圆形的物品不少,通过这个环节告诉孩子,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去发现一些椭圆形的物品,例如哈密瓜、西瓜、鸡蛋、饼干盒、树叶等。
四、变椭圆形
1、介绍操作材料,讲述操作要求,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毛根、长纸条,请小朋友来变变椭圆形、
2、讲解部分幼儿作品分析:这个环节给孩子作品展示的机会,同伴间进行交流,谈谈自己是如何变出椭圆形的。
3、活动延伸:请孩子们去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椭圆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6-29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14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最新04-15
【荐】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7-26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精】09-30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热】09-15
【推荐】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17
【荐】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7-05
【热门】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9-07
【热】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