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范文合集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游戏伴随着幼儿成长,幼儿通过游戏探索环境,从接触物体中获得知识并解决问题。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游戏犹如火花,点燃了探索求知的火焰。”因此,在《小动物找家》这一科学活动中,教师以小鸭子排队、游泳和鸭子找家的情景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让幼儿在数一数、排一排、分一分、连一连这个层层递进的学习过程中,寻找物体的特征,并逐步掌握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进行分类,这种愉快轻松的学习过程自然而然地带领幼儿学习数学,喜欢数学。
案例描述:
一、小鸭子排队——正确认识8以内的数量。
师:一天天气真好,小鸭子们要出去学游泳了,一共有几只小鸭子?(8只)猜猜谁会带小鸭子去学游泳?小鸭子们快来排队。鸭妈妈们都带了几只小鸭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按照鸭妈妈身上的数字,给小鸭子排队。
分析:《幼儿园课程》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 。环境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必要条件,幼儿在相应的环境中通过感知、操作等活动,与物体相互作用,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从而获得大量的科学经验。因此,在第一环节的以情景“小鸭子排队”导入活动,使幼儿很快的被带入到富有情节游戏的环境中,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更轻松地引导幼儿正确认识8以内的数量,并根据鸭妈妈身上的数字(标记)找出相应数量的小鸭子,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二、小鸭子游泳——按物体的大小或颜色特征分类。
1、师:一个池塘太小了,小鸭子呆不下,请你想一想,把小鸭子分在两个池塘里,而且要让小鸭子一看就知道应该在哪个池塘里游泳。(先和同伴商量一下)
2、引导幼儿根据小鸭子的大小或颜色分类。
(1)请幼儿说说:你想怎么分?为什么?
(2)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为什么这么分?(根据幼儿提出的一个特征,教师出示相应的标记,请幼儿根据标记分类。)
3、教师,归纳几种不同的分类依据,如:大小、颜色。
分析:中班的幼儿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让他们将小鸭子分在两个池塘里游泳,而且让小鸭子一看就明白自己该去哪个池塘时,幼儿自然地想到了平时分组或收拾玩具时的标记,于是根据小鸭子身上的特点,按大小或颜色分别送到两个池塘。调动了幼儿动口、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幼儿主动的投入学习活动。
三、鸭子找家——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1、时间不早了,鸭妈妈、小鸭子要回家了,它们住在哪个家?
2、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房子上有两个标记,要按每间房子上的两个标记把鸭子们送回家。
分析:把知识呈现给儿童或马上回答他们的问题或立刻指出他们的错误,并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帮他们自己发现答案比公布答案重要得多。因此,在按物体的大小、颜色两个特征分类这一环节,教师先引导幼儿独立思考,并允许幼儿演示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这时,教师作为一位旁观者,和其他幼儿一样注视着每一位上来操作的幼儿。当一位幼儿只按照房子上的一个特征(颜色)送小动物回家时,教师没有立刻给予纠正,而是引导他自己来发现这一问题。这时,下面的幼儿早按耐不住了,纷纷想发表自己不同的想法。但是教师并没有让该操作的幼儿马上回去,而是借机给他一次发现问题的机会,“你觉得鸭子能回这个家吗?下面的小朋友都有不同的想法了,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呢?”该幼儿一看,一下子找出了自己的错误,马上自己纠正过来,于是教师追问:“为什么刚才的那个房子不是这只鸭子的家?”“我只是看了房子上的颜色,没有看大小的标记,所以送错了。”于是,教师趁机:“刚才东东小朋友只看到了房子上的颜色就送鸭子回家,结果找错了,所以在送鸭子回家时,一定要看清楚房子上的两个标记才不会找错。”于是,在这一出现问题又发现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很自然地掌握了根据物体的一个或两个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这种幼儿自己发现、解决的问题使幼儿更易接受和掌握。
四、幼儿操作——练习按物体的特征分类。
1、出示幼儿操作材料,教师讲解操作要求:先找一找图片上物体的特征,再连线。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独立思考,作业清楚。
3、幼儿相互检查;展示个别幼儿操作结果,集体检查。
分析:通过上面三个环节层层递进的`学习,幼儿已掌握了按物体的一个或两个特征分类的方法,为了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在最后的环节让幼儿自己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巩固。并通过相互、集体检查,提高了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反思: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创导发现法,他认为:“教学不仅应使孩子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他主张教师材料,引导儿童自己去探索事物,发现知识,解决问题,做出结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材料,最能够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归根结底是为幼儿感知、观察、操作准备的。活动中教师巧妙地设计了鸭妈妈3只(身上分别写数字5、2、1),小鸭子8只(2只大花鸭、1只小花鸭、3只小灰鸭、1只大灰鸭、2只大黄鸭、2只小黄鸭),运用一些能移动、具有暗示性作用的材料,让幼儿通过数一数、排一排、分一分、连一连等环环相扣的活动中,产生很强的探索欲望。通过探究操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由于有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孩子们乐于参与、乐于交流。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的课前准备很充分,从活动的生成,活动条件的创造,材料的准备(活动教具、教师相关知识的储备),问题的提出,到幼儿探索过程中切入等等,教师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虑和周密安排。这样才能组织好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感受冬天的主要特征。
2.喜欢冬天,不怕冷,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活动准备:
1.记录表“拥抱冬爷爷”,见幼儿用书。
2.以冬天为主题,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讲关于冬天的故事,加深幼儿对冬天的认识。
3.幼儿会玩打雪仗等体育游戏。
活动过程:
1.寻找冬天.
引导幼儿观察树、花、草的变化,感受风吹在身上的感觉,观察人们衣着的变化。
讨论并提问:冬天到了,树木、草儿都怎么样了?树上叶子的颜色和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路上行人穿的衣服有什么变化?
2.畅谈冬天。
提问:你们喜欢冬天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冬季可爱的地方:下雪时,可以打雪仗、堆雪人,看冬天的雪景。雪能冻死害虫,保护庄稼等。
欣赏故事《太阳公公害臊了》,鼓励幼儿在冬天里不怕冷,坚持参加体育锻炼。
3.享受冬天
和幼儿一同玩打雪仗,结冰等体育游戏。
小结:冬天虽然冷,但却很有趣,我们不怕冬天,我们要拥抱冬天!
活动延伸:
1.可在区角提供人们在冬季开展有趣活动的'照片、图片、录象(溜冰、滑雪、冰雕等)。
2.可以在幼儿园里,也可以和父母到附近的公园去寻找,并把自己的发现画在“拥抱冬爷爷”的记录表上。
〔附〕故事
太阳公公害臊了
早晨,我出去跑步。我看见路边的小树怕冷了,系上长围脖;路上跑着的汽车怕冷了,带着大口罩;河里的小鱼怕冷了,在河面安上大玻璃;太阳公公也怕冷了,这么晚还不出被窝!
我向着东方,一边跑,一边叫:“太阳公公睡懒觉,害臊不害臊!”
我喊着喊着,太阳公公从地平线上出来了。先是一个红红的头顶,后来是一张红彤彤的圆脸,红极了,红极了。
呦,太阳公公比我起得晚,它害臊了呀!我跑得更带劲了,两只脚迈着轻快的步子,就像打鼓点。我高兴的喊着:“太阳公公害臊了,太阳公公害臊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气体。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理,培养幼儿发现事物、探索事物的习惯。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3、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难点: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气球、白色塑料袋、玻璃杯、纸、一盆水、蜡烛、打火机
2、自制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气球导入
教师出示气球,请一位小朋友来把气球吹起来。小朋友们现在看一下气球鼓起来了,那哪位小朋友知道气球里面是什么呀?(空气)下面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看一看空气的.秘密。
(二)展开
1、实验一:
杯子里面放进去了一张纸,把杯子放进水里纸却不湿,为什么?
老师找一位小朋友再将玻璃杯口倾斜,出现了气泡,为什么?
2、实验二
教师把蜡烛点燃,然后找一位小朋友用玻璃杯把蜡烛罩上,看蜡烛怎么了?并讨论蜡烛为什么会灭。
得出结论:火的燃烧需要空气。
3、用各种感官感知空气
教师用塑料袋变个魔术,让塑料袋鼓起来,并讨论鼓鼓的塑料袋里有什么?
请幼儿看一看塑料袋里的空气,摸一摸、闻一闻身体周围的空气,让幼儿自主讨论空气是什么样的。
小结: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
4、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请幼儿闭紧嘴,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再请幼儿深呼吸,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小结:人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人会死的,动物也一样。
5、播放课件
讨论: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污染的空气的事,这些事对人类有什么危害?
小结:如果我们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就容易得感冒、气管炎、哮喘病,严重的还会导致肺癌,对我们身体危害很大。
6、懂得保护我们的空气
教师:小朋友们平时的时候要怎么减少空气污染,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呢?
小结:种植花草树木、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不随便乱扔垃圾、让爸爸妈妈少开车、不要骑摩托车等等。
7、结束
鼓励幼儿争当“环保小卫士”,制止那些污染空气的行为,让空气变得更洁净。
(三)活动延伸
教师:现在每人拿一个塑料袋,咱们到外面找空气去!(让幼儿继续玩塑料袋装空气的游戏,以巩固对空气的认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4
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对比感知,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理特性和水能溶解特定物质(糖、盐等)的化学特性。
2、了解水的用途,知道节约用水。
3、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注。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准备:
1、每桌一杯清水,一杯牛奶,一杯醋
2、小勺子,吸管,温开水,盐、白砂糖3、彩色塑料物件,石头,洗衣粉
活动一: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过程:
(一)引导活动,猜谜语,激发幼儿的兴趣"手抓不起,刀劈不开,洗脸洗手,都叫他来"
(二)基本活动
1、水是没有颜色的出示一杯牛奶和一杯水,让幼儿比较,说出:牛奶是什么颜色的?水呢?
2、水是没有气味的出示一杯醋和一杯水,幼儿闻一闻醋,再闻一闻水,说说水有没有气味
3、水是没有味道的幼儿尝尝甜牛奶,尝尝醋,尝尝水,比较:水有没有味道?
4、水是透明的在牛奶杯中和水中各放一块颜色鲜艳的糖,对比观察:为什么牛奶中的糖块看不见?水中的看得见?
5、小结:水是无色,无味而且透明的`
活动二:
过程:
(一)引导活动
1、出示两杯开水,一杯放了糖,一杯没有放糖,问:这两杯水一样吗?看上去一样,喝一喝呢?
2、请个别的小朋友尝尝
3、问:为什么这杯水会是甜的?
(二)基本活动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糖和水的颜色味道,分别是白与无色,甜与无味
2、将白糖放进水里轻轻搅动,慢慢的,糖不见了,白糖到哪里去了?
3、用吸管吸一口水,看看味道怎么样?
4、再用盐做一次实验
5、小结:水能溶解糖和盐
(三)巩固活动
1、讨论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里?
2、让幼儿把老师提供的石头,彩色塑料物件,洗衣粉等东西放在水里,过一会儿或搅动一下,看看哪些东西不见了?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3、提醒幼儿回家继续做类似的实验
活动三:讨论水有什么用途呢?小朋友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教学反思
首先我以和水玩游戏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引起小朋友们感兴趣想玩这个游戏。喜欢玩游戏的小朋友感兴趣了会认真专心地跟着玩,达到了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效果。在这个活动中他们知道了水的重要性,人和动物每天都离不开水。水是无色、无味,水是抓不住会流动的。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准备
人手一把不锈钢的勺子。
师幼玩过照镜子的游戏(师:镜子、镜子在哪里?幼:镜子,镜子在这里)。
PPT课件(汉字凹和凸、集体记录表、交通安全转角镜等图片)。
活动目标
感知不锈钢勺子凹凸面成像的不同及有趣,初步了解哈哈镜影像变化的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尝试用集体记录、个体表述等方式交流操作的过程及结果,体验动手探究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回忆已有经验
1.师幼玩照镜子的游戏。
师:我们来玩照镜子的游戏,我来照镜子,你们就是我的小镜子。(教师做出各种简单的肢体动作,幼儿镜面模仿)
2.启发幼儿思考,表述已有经验。
师:你们玩得很好,照镜子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你平时照镜子的时候发现了什么吗?
3.根据幼儿回答,及时启发和小结。
师:镜子里也有个你,你们俩一模一样吗?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照镜子的时候,离镜子远一些、近一些,照出的人像一样吗?
(评析:此环节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教学活动,让幼儿轻松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有效运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下一环节中幼儿自主操作探究、获取新经验,做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哈哈镜的秘密
1.幼儿初次探究,感受勺子哈哈镜的有趣。
师:不过,今天老师没有准备镜子,而是准备了这些不锈钢勺子,它们能当镜子照吗?现在就请你们试一试,用这些勺子玩玩、照照,看看能发现什么。
2.集体交流操作中的发现,鼓励幼儿清楚、大胆地表达。
师:你发现了什么?请你用尽可能清楚的话说给大家听。
(评析:第一次操作环节,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究和表达的空间,用开放式的提问,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及结果。)
3.结合PPT,介绍凹凸面的名称。
师:勺子的两面一样吗?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呢?老师这里有两个汉字朋友,看看它们能不能帮助我们。
这两个字长得什么样?好玩吗?这个字读“ao”,这个字读“tu”,它们用来指勺子的哪一面呢?
教师手指勺子不同的两个面,教幼儿说出名称。
(评析:汉字的出现,能成为幼儿进一步自主学习的“支架”,有利于孩子梳理经验,更清晰地表达,并在下一环节的操作中更有目的地去观察和探究。)
4.集体猜想并记录。
师:知道了凹面和凸面,你们介绍自己的发现时一定能说得更清楚了。凹面和凸面照出的人像一样吗?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集体记录表中贴上相应形态的人像。(正立、倒立、变扁、变长等)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对于幼儿的.反馈不给予评判,而是让幼儿发现自己与同伴的意见分歧,从而激起再次探究的欲望。同时,也有利于幼儿形成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
5.幼儿再次操作探究,感知凹凸面成像的不同。
师:凹面和凸面照出的人像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再去试一试,这次要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6.集体交流操作结果,教师随机记录。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凹凸面照出的人像一样吗?有不同的意见吗?
7.启发幼儿进一步思考。
师:勺子凹面照出的人像是倒立的,凸面照出的人像是正立的,凹凸两面照出的人像都有些变形。为什么平时我们照普通的镜子时,没有这样的现象呢?
这是因为普通的镜子表面是平坦的,所以镜子里的你并没有变样子,可勺子的表面有凹、有凸,照出的你就发生了有趣的变形现象。人们还特意制作了一些表面凹凸不平的镜子,我们把它叫做哈哈镜。
(评析:一切科学现象的背后,都包含着科学概念、科学原理。我们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同时,也应鼓励幼儿大胆思考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这一环节中的提问带有挑战性,教师并不急于揭示答案,而是耐心倾听、不断启发,让幼儿在新旧经验的碰撞中领悟其中的奥秘。)
三、观察图片,了解凹凸镜在生活中的运用
1.出示道路安全转角镜,讨论其用途。
师:生活中,你见过这样凸出来或者凹进去的镜子吗?在哪里见过?
老师有一双爱发现的眼睛,看看我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人们要在地下车库、马路拐角、小区门口放上这个镜子呢?看看它是什么样的?猜猜有什么用?
2.小结。
师:今天我们发现了勺子里藏着的哈哈镜,还认识了凸出来的道路安全转角镜。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有用的凸面镜、凹面镜,你想知道它们藏在哪儿,有什么用吗?老师相信你们和我一样,也有一双爱观察、爱发现的眼睛,所以,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相信你们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6
目标
1、初步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习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愿意当环境小卫士,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ppt课件(两个画面:A.垃圾成堆 B.环境优美整洁)。
2、ppt课件(图片:旧报纸、饮料瓶、牙膏皮、菜叶、树叶、果皮、废旧电池等,可回收垃圾箱、不 可回收垃圾箱)
3、卡片:旧报纸、饮料瓶、牙膏皮、菜叶、树叶、果皮、废旧电池等,
4、纸制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
活动重难点
1、难点: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重点:能够对垃圾进行简单的分类。
活动过程
1、观看两幅环境图,启发幼儿谈感受。
第一幅图:垃圾成堆的情景。
第二幅图:环境优美整洁的环境。
(1)提问:这两幅画中的环境分别是什么样子的,看到这两幅画心里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2)提问:你喜欢哪幅图的环境?怎样才能把第一幅图的场景变得和第二幅一样干净、美丽?
(激发幼儿清除垃圾的欲望,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
2、尝试给垃圾分类
(1)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垃圾的种类。
教师: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可回收垃圾,比如纸类,可以回收重新制成新的纸张,纸类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像树叶这种不能重新利用的垃圾叫不可回收垃圾。
(2) 分类投放垃圾。
提问:我这儿有许多的图片,你们来能分类把它们放在垃圾箱吗?
教师出示绿色、黄色“垃圾箱”,请幼儿把垃圾分类放到垃圾箱里。(分组进行)
3、验证分享操作结果。
4、总结归纳垃圾分类。
反思:
本次教育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由于幼儿经常从电视等各种媒体听到、看到关于环境破坏的消息,也亲身体会过大风暴给大家生活带来的危害,同时又看到了关于环保的各种图片,因此,幼儿对这一活动很感兴趣,都很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在引导过程中,目标明确环环相扣,我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去看、想、说、做,让幼儿在亲身体验、相互交流中学习知识。本次活动还注意渗透了其他领域的知识,注重幼儿社会性的培养,这样效果会更好些。同时也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树立环保意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名称:
美丽的春天
活动要求:
1、让孩子感受春天的气息,知道春天是万物苏醒的季节。
2、初步了解汉字中也有表示数量的字。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设计思路:
现在是春天的主题,春天又是万物苏醒,气象更新的季节,结合课改精神和“科学认读”的理念与计算活动相整合,设计了这个活动。因为数字1——10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已相当熟悉,而“科学认读”是以感官刺激让幼儿逐步认识汉字,同时,还要以幼儿感兴趣的或能吸引孩子的内容来刺激孩子的感官,让孩子自由学习,自己去找答案。所以,我觉得数字1——10与汉字中的.量词的念法相同,但写法不同,还有大小写之分,对于好奇的孩子来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更便于孩子记忆和认读。
活动准备:
一幅春天的画面,练习纸、记号笔、汉字卡,数字卡等
活动过程:
1、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啊?(春天)你怎么知道是春天啊?(泛讲)是啊,春天是万物苏醒,气象更新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我这里也有一幅春天的画,你们看看有些什么?(幼儿讲述,并找出相应的汉字)
2、幼儿操作:你们看到那么多景色,我再请你们帮忙数一数有多少,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并把他写在这张纸上。
3、师生共同检验:填上数字。
4、认识汉字中的大小写数字:我这里还有一些字宝宝,他们说,他们也叫1、2、、10,而且,他们还是双胞胎,名字一样,长的不一样,你们认识他们吗?(幼儿操作,幼儿自由选择摆放)
5、再次检验:
(1)纠正错误
(2)整理区分大小写汉字。
6、结束活动,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操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通过故事讲述引导幼儿感受春天、表现春天,使幼儿了解了春天的一些明显特征,引导幼儿观察自然、观察生活,从而提高幼儿对自然的感受力。边讲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春天的美景,让幼儿对故事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教学过程中我还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自己的感受,并给予肯定。同时通过粘贴美丽的春天,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的手部小肌肉得到更好的发展。
因为幼儿观察事物的特点,仍属于具体的而不是整体的,零星的而不是全面的,所以,他们还不会从人到自然,从植物到动物有序地、细致地观察,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从人们的活动、穿着及大自然的变化进行联想,丰富幼儿对春天的多重认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做实验让幼儿知道一些科学现象。
2、要让幼儿明白刨开皮后的香蕉,要及时吃掉,不能放太久。
3、让幼儿能够感受到与老师,同伴一起做实验的快乐。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香蕉剥皮后要及时吃掉,放太久吃了对身体不好。
难点:让幼儿知道一些科学现象。香蕉皮是保护香蕉的,剥开后香蕉皮与空气接触,香蕉就变黑了。
【活动准备】
1、二根新鲜香蕉,一个已经剥开了很久的香蕉。
2、实验准备:两根香蕉,两个纸盘子和蛋糕的塑料刀。
【活动过程】
一、先把香蕉放到一个看不见的袋子里,让小朋友猜一猜,老师今天为小朋友带了什么来,让小朋友有一种神秘的感觉。老师可以为小朋友提醒带的东西是什么样子,让小朋友自由的想,猜。
二、小朋友猜出来了之后,老师拿出香蕉放到事先准备好的纸盘子里进行实验。
三、实验观察。
1、老师先拿出一根已经剥开了很久的香蕉,满怀疑惑地问道,小朋友知道这根香蕉为什么变成了黑色了吗?让小朋友自由回答。等小朋友说完了后,老师神秘的说,老师带小朋友去找答案,好吗?
2、拿出一根新鲜的香蕉,把他放到纸盘子里,一根分成几分,待四个小时过后让小朋友再观察。
3、在这过程中可以和小朋友做一些有关与香蕉的游戏,如:将香蕉朝下放,香蕉像什么?香焦朝上放,又像什么,香蕉竖着放,再像什么?等等游戏。
4、等四个小时过后,让小朋友再观察这根香蕉颜色的变化,变成了黑色。
5、再刨开第二根新鲜的香蕉。把它放在纸盘子里,也分成几分,让幼儿观察颜色与第一根香蕉颜色是否一样。
6、总结得出,香蕉皮是保护香蕉的,剥开香蕉皮,空气就会和香蕉接触,于是香蕉就变黑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尝一尝,说一说等形式,让幼儿初步了解各种糖果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知道糖果里含有糖,糖是甜的是人体必需的营养。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发散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幼儿吃糖果要适量。
【活动准备】
1、各种各项的糖果若干,画上五官,富有表情。
2、请每个幼儿从家里带来两种糖果。
3、情景剧《小熊拔牙》的有关道具及场景。
【活动流程】
游戏导入——看一看——尝一尝——说一说——给糖果宝宝找家——情景剧《小熊拔牙》——延伸活动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戴上大糖的头饰,做大糖妈妈,带领幼儿到“甜甜大世界”去发现寻找糖果世界的秘密。
大糖妈妈: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对,在上次的活动中小朋友都已经认识我了,我是麻渠大糖妈妈,今天我要带领小朋友到我们糖果类的大本营“甜甜大世界”去,在那里你们会认识更多的糖果,发现糖果世界的许多秘密,下面让我们快乐地出发吧!
二、看一看
大糖妈妈带领幼儿到“甜甜大世界”去参观,请幼儿认真观察各种糖果的不同形状、颜色和包装。
大糖妈妈:小朋友,“甜甜大世界”到了!你们看,我的糖果伙伴们正在向你们微笑呢!快去和它们做朋友吧?看一看它们都是什么糖?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他们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幼儿自由分散的观察,教师个别引导)
提问:你刚才看到了哪些糖?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以前吃过吗?是什么味道?它和别的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三、尝一尝
让幼儿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亲自品尝糖果的味道,加深幼儿对各种各样糖果的认识。
大糖妈妈赠给每个小朋友一个礼物,请小朋友每人挑选一块糖果进行品尝,并说出糖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四、说一说
请幼儿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还见到过什么糖果?吃过什么糖果,什么形状、颜色、味道等?
五、给糖果宝宝找家
请幼儿根据不同的要求给糖果宝宝找家:
1、按照颜色的不同给糖果宝宝找家(红色、黄色、绿色、白色、棕色等)
2、按照形状的不同给糖果宝宝找家(圆、方、椭圆、半园、三角等)
3、按照软硬程度的不同给糖果宝宝找家(棉花糖、橡皮糖;冰糖、水果硬糖)
4、按照味道的不同给糖果宝宝找家(如菠萝味、桔子味、奶味、巧克力味)
六、表演活动:情景剧《小熊拔牙》
请幼儿观看情景剧,知道吃糖果虽然有利于健康,但是吃多了对身体不利。
看完表演后提问:
1、小熊为什么要拔牙?
2、你看了这个表演,明白了什么道理?
大糖妈妈小结:糖是我们身体里面必需的营养,但是不能多吃,要适量。吃多了不仅会伤害牙齿,还会造成肥胖。所以吃糖要讲究科学,不能无节制地乱吃。吃完糖后一定要漱口或刷牙,晚上睡觉前千万不要吃糖。
七、延伸活动:
带领幼儿离开甜甜大世界,到美工区利用糖果包装纸去制作精美的手工制品。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一、目标
1、复习汉字“兔、猪、鼠”,新授汉字“虎、鹿”。
2、区别各字发音的不同之处,能念准字音。
3、激发幼儿学念绕口令的兴趣。
二、准备
1、布置场景(山、路、树、草、洞)。
2、动物图片、字卡。
三、过程
(一)引发兴趣
1、出示“兔、猪、鼠”。(幼儿自然表示欢迎:兔、猪、鼠欢迎你)
2、猜谜:
(1)“头上长着树权,身穿梅花衣”(鹿)(鹿、鹿、鹿,欢迎你)
(2)“像猫不是猫,森林里面称大王。”(虎)(虎、虎、虎,欢迎你)
(二)新授绕口令
1、提问:“想想这些小动物会躲在哪里?”
2、出示场景(山、树、路、草、洞)。
(1)提问:“这些是什么地方?”
(2)区别“鹿”“路”。
(3)从场景中找出各动物并出示相关的句子,组成绕口令。
(4)如:“虎、虎、虎、在哪里?”(幼儿在场景中找虎)“虎、虎、虎、在山上。”出示“山上一只虎”的短句。
(5)完整念绕口令。
(三)游戏巩固
1、幼儿任选动物字卡,看看扮演谁?然后玩捉迷藏的`游戏。
2、幼儿念绕口令,念到谁,谁站出来,举起字卡(音乐伴奏)。
3、集体游戏。
四、提示与建议
1、活动过程中帮助幼儿区别各字的读音,念准字音。
2、活动过程中注意以老师的情感带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念绕口令,并认识相关的汉字。
附绕口令:
虎、兔、鹿、猪、鼠
山上一只虎,
草里一只兔,
树下一只鹿,
路上一头猪,
洞中一只鼠,
虎、兔、鹿、猪、鼠,
大家别说错。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1-15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9-06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4-29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磁铁01-12
幼儿园中班《空气的秘密》科学教案07-08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昆虫》09-01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蚂蚁》10-26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圆》09-04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魔术》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