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锦集八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特产——苹果。
2.引导幼儿了解苹果的包装过程,培养幼儿合作互助、热爱劳动的精神。
3.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带领幼儿参观苹果采摘——选级——包装的'一系列过程。
活动过程
1.参观活动
带领幼儿到果园里参观秋收的美景,激发幼儿劳动的兴趣。
2.采摘活动
(1)摘苹果。果园里农民伯伯们正忙着摘苹果,孩子们看到苹果树上一个个红彤彤的大苹果都异常兴奋,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我们一起和农民伯伯摘苹果吧!”教师向幼儿提出活动要求:小朋友可以自己摘苹果,也可以几个人一起合作摘苹果;摘下的苹果不要掉到地上,要轻轻地放到筐里,保护好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要说出摘了几个苹果;要注意活动安全等。孩子们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兴高采烈地参与到了摘苹果的活动中。
(2)选苹果。幼儿体验了摘苹果的乐趣后,教师又带孩子们来到了选苹果等级的地方。看着阿姨们熟练地筛选着苹果,分类、套袋、装箱,孩子们都想试一试。在老师和阿姨们的帮助下,孩子们再一次非常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幼儿自愿组合,三人一组,先由第一个小朋友将苹果按照要求定好等级,再交给下一位小朋友套袋,最后由第三个小朋友装箱,虽然有点手忙脚乱,但看着一个个苹果被打扮得漂漂亮亮地装进箱子里,孩子们心里别提有多美啦!
(3)吃苹果。休息之余,农民伯伯请小朋友品尝自己亲手采摘和选好等级的大苹果。孩子们边吃边和果农进行有趣的交流,有的小朋友问:“阿姨,这些苹果能不能让北京的小朋友吃到呀?”“能,这些苹果啊,要运到全国各地,有的还能到国外去做客呢!”……
活动延伸
1.用橡皮泥制作各种各样的苹果。
2.用彩笔画出各种各样的苹果。
3.幼儿分组合作制作苹果树。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一、主题活动由来
在开展本次主题活动前,正值秋高气爽,金色满园之时。我们发现幼儿对相处三年的银杏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但是,关于银杏树的主题活动值不值得开展呢?于是,我们问了幼儿两个问题:1、我们幼儿园有哪些树?2、关于银杏树,你了解它的哪些知识?从幼儿的回答中,我们了解到:幼儿知道幼儿园有杨树、玉兰树、松树和银杏树,他们已经注意到了银杏树。但是关于银杏树的知识,他们却只停留在看到的现象:美丽的银杏叶,茁壮的树干和踩破就会散发出异味的银杏果。虽然幼儿喜欢银杏树,对银杏树感兴趣,但他们对于银杏树更深层次的了解很有限。于是,我们决定在幼儿最后一年的幼儿园生活中,让他们充分的探讨与研究我们的国树。
二、主题活动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4、会围绕一个话题讨论。
5、会复述、仿编、创编文学作品和创作艺术作品。
6、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7、会初步的统计和测量。
三、主题活动网络的建构
主题名称叫《银杏树之恋》,让人很容易地想起了张艺谋导演的《山楂树之恋》。但是,树的品种不一样,“恋”的含义也不一样。这里主要是指即将从幼儿园毕业的幼儿,对幼儿园朝夕相处的银杏树的依恋之情。
我们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来策划本次主题活动。
1、横向网络图的策划。在主题活动开展之前,我们预设了:“探秘银杏树”、“银杏叶的遐想”和“银杏果是个宝”三个单元。里面的活动都是预设的。
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又增添了几个活动。在幼儿的新的观察发现下,我们生成了“一半树叶一半光秃”和“最后落叶的树”。在开展“20年的约定”前,我们感觉直接跟幼儿谈“20年的约定”,显得很突兀,幼儿一时不能很好地理解。于是就开展了“爱心树”这个活动,为“20年的约定”做情感铺垫。
2、纵向层层深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表象阶段;第二阶段:深入探究阶段;第三阶段:情感升华阶段。从表象阶段,让幼儿获得充分的感性认知,为深入了解探究做支持。最后,在深入探究的基础上再次情感升华。五大领域融合,体现主题教育的价值。
四、主题教育环境创设:
1、主题墙饰:幼儿和老师一起探索的过程,用图片或文字表现。
2、图书区:投放有关银杏树的图书和图片;《银杏叶的遐想》,看作品编故事。
3、美工区:银杏树叶拓印,银杏树叶拼贴,银杏果创意手工
4、音乐区:用舞蹈表现银杏树和银杏叶。
5、科学区:科学记录本《我的银杏树笔记》;我的测量方法展示等。
6、家园共育
家长帮助幼儿使用多种方法查阅资料,如上网,看书等;给幼儿做白果美食。请家长进班讲讲“我上洁华幼儿园时和银杏树的趣事”。
五、主题教育活动过程
陈鹤琴先生认为,课程是幼儿当时当地的活动。可以这么说,凡是对幼儿有益的,并且使幼儿感兴趣的,能够引发幼儿“当时当地活动”的都可作为课程内容。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都是幼儿积极主动学习的`生动的内容,探索、表达与表现的好材料。因此,我们在选择活动内容、安排活动环境时,都应该从生动、丰富的生活中去获取对幼儿发展有重大价值的东西。而所选择的内容,应有幼儿充分自主探索发掘的空间。
在陈鹤琴思想和幼儿自主学习的角度出发,我们开展了各种关于银杏树的活动。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主题活动中的一些教育活动:
第一阶段(表象阶段):从银杏树的表象出发,先找找幼儿园最粗的银杏树、给银杏去皮和了解关于银杏的价值。在调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幼儿对银杏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一)找找最粗的银杏树
目标:
1、能尺子进行精确测量。
2、愿意与同伴协作完成任务。
幼儿园的银杏树有很多棵,但到底哪一棵树是最粗的,哪一棵是最细的呢?幼儿说用尺子量一下就知道了。而且知道要用软尺。
于是我们就开始了测量活动。但这次测量和一起的测量不一样:因为树不仅是圆形的,而且没有起点和结束点;树很粗,一个人很难单独完成。
一、测量前的准备活动。
1、分组。每组为3人,两人测量,一人负责记录。
2、给树取名。为了方便记录,我们就给树取号。如:1号树、2号树。
3、测量位置做记号。一棵树的上下不是一样粗的。如果每组测量的位置不一样,得出的结果也不同。于是,幼儿想的办法是:在每棵树上画一圈线,每组都沿着这条线测量。
4、记录表。每组负责记录的小朋友画记录表格。
二、测量
1、第一次测量。
树的一圈超过了1米,一把尺子不够用,让测量有了困难,没法进行下去,只能找老师帮忙。有的小朋友能在尺子的末端的位置,在树上做个记号,把尺子放到记号处接着测量。但超过了1米,记录人员就得把两次测量的结果加到一起。让记录人员也很具有挑战性。
测量完成后,集体展示测量结果记录表时发现,每组测量的结果不尽相同。通过回看测量照片,我们发现了原因:有的小朋友由于看不到树的另一边,手够不着,尺子掉到线下面。有时候在线的上面,所以就造成结果的不一致。
2、第二次测量。
找到了测量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人手不够,造成皮尺不能沿着线测量,于是,我们第二次测量就把两组合成一组,每组6人,5人测量,一人负责记录。
第二次测量,人多手多,能让皮尺服服帖帖地沿着测量线测量,得出的结果很一致。说明第二次测量成功了。
三、数据统计。
表格记录形式,很久才能给众多的数据从多到少排队。为了能更直观地表现测量结果,我第一次给幼儿引入了数轴的概念。幼儿很快发现:数轴就是把每棵树以一条线段表示,很直观。幼儿能很快给树从大到小排队了。
六、主题活动反思
给幼儿的幼儿园生活留下一点美。这是大班幼儿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年,也许,以后他们很少有机会再见到幼儿园金色满园,但是,我希望通过这一次主题活动,能唤起他们对幼儿园美好景色的回忆。
虽然这是个以科学活动为主体的案例,但是在整个主题活动中,我们尽量把各大领域融合进来,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全面发展。如:科学(树叶为什么会变黄、一半树叶一半光秃、不老银杏树等),艺术(美工区粘贴画、音乐区歌舞表演),语言(创编故事),情感(绘本《爱心树》,20年的约定),社会(品尝我家的银杏果美食)。有的活动没有在案例中赘述,如:银杏树四季的变化,银杏做成的保健物品,欣赏郭沫若的散文《银杏》等。
很多目标都不只是在一节集体教育活动中完成的。如:给银杏去皮,我们进行了一星期才完成。没有让幼儿感觉:我在这一次集体活动中专门学这个,下课了就不用再关注集体活动中所涉及的事务。而是让幼儿在活动后的各个生活环节中自主关注,学习。很多活动我们是在户外进行的,因为银杏树在户外,只有到那个环境中,幼儿才能真正地感受环境给予的支持。
教师在幼儿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角色与支持主要体现为丰富幼儿的感官经验,为探究做前期准备;活动中,当幼儿遇到探究瓶颈时,给予必要支持;激发幼儿间的合作学习。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合作学习。所谓合作学习,并不只是三两个人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比如:在测量银杏树的过程中,幼儿间的分工合作。更多的是幼儿在讨论中,思维的碰撞,学习到自己本身经验中缺乏的经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情节突出,形象鲜明的故事。大黑和小黑在路上见到一块饼,都怕对方多分得香喷喷的饼而被狐狸大婶骗了。
二、学情分析:
大班是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年,这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一个转折期,也是孩子从游戏阶段到学习阶段转折的一个时期,本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自我能力都在开始发展,《两只笨狗熊》是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有活泼可爱的形象,易于模仿的语言,还有能够引发幼儿独立思考的结尾,适合社会性正在发展的大班幼儿,结合以上,我设定了如下活动目标:
1、认知上:理解故事内容。
2、能力上: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3、情感上:通过故事学习和同伴友好相处的方法。
三、活动准备:
挂图、故事光盘、圆形纸板画成的"饼"一个。
四、活动过程:
1、导入:教师拿出"饼",用直观法激发幼儿兴趣,问"小朋友们都谁想尝尝这个饼呀?"幼儿一定会争先恐后的举手想尝尝,教师把"饼"拿回,可是这个饼是大黑和小黑的,小朋友们知道大黑和小黑吗?那就和鞠老师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2、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教师出事故事挂图,并播放故事光盘。
3、教师用启发提问的'方法,和幼儿共同回忆故事内容。
(1)大黑河小黑是谁呀?
(2)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大黑和小黑都是怎么说的?
(3)后来谁帮他俩分了饼?用什么办法帮他们分的饼呀?最后怎么样?
(4)为什么狐狸没有分到,却吃的最多?大黑河小黑是怎样的孩子?狐狸呢?
(5)如果你们是大黑河小黑,你们会怎么做?请幼儿讨论。
五、教师归纳主题:
大黑和小黑不懂得相互谦让才会上当受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主线: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具体的分析欣赏各种小食品包装的实物,具体的理解食品包装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形式与对象(儿童年龄特点)的统一,以及最具生活趣味的艺术特点。
教学目的:
通过画各种小食品,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形状和色彩等绘画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小食品的特点和装饰特点的理解与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小食品的不同形状特点与不同装饰风格的表现。
教学准备:
1.学生自带一样小食品。要求没有教师的允许下不许打开,违反者禁止参加本课的活动。
作业要求:
写生 或想象画几个小食品,要注意好外形特点和图案与色彩的设计效果。
活动过程
一、 小食品观赏活动。
解决以下问题 (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造型的审美) 关于对小食品( )的调查 年 班
所研专题名称: 经研究我知道 调 查 内 容
包装上面有什么:4种以上
通过包装我知道里面是:
外形:
色彩:以 色为主,还有 颜色。
色彩搭配的作用:
适合的年龄段 。
1.哪些颜色再一起对比比较强烈
2.包装和内容是否统一? 是 不是
3.画几种你发现的线条。 你还发现了什么: 。
二、教师小结
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的色彩运用的规律。
三、把你观察的小食品画出来。
适当讲授构图技巧。可以进行随意的组合 (审美能力的'理解。a美术知识的介绍)
四、调查反馈。
1.读自己的研究报告,张贴自己的研究成果。
2.比一比谁的小食品画的又象又好。 (d通过学生优秀作业的对照、比较、鉴别)
五、布置作业
通过研究, 我们学习了对事物的细致的观察。回家每人选一样物体进行调查,自己写一份调查报告。下节课我们进行更多的交流。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分析:
在上一个主题网《我的生活》中,孩子们非常喜欢科学活动《灯的秘密》,对于电灯为什么能够亮起来十分感兴趣。在本次活动中,我借用了手电筒这个孩子们常见的生活用品,帮助孩子们通过操作探究和试验论证了解手电筒的结构和安装方法。了解手电筒的简单结构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运用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相结合的形式,采用情景法、提问法、操作法、探究法进行突破。活动的难点是认识电池的正、负极,通过引导幼儿进行比较观察、科学探究、操作论证等方法,同时配以多媒体课件引导孩子们突破难点。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参加科学实验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较敏锐的观察力和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手电筒的结构及其安装方法,认识电池的正、负两极。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手电筒人手一个、小筐五个、多媒体课件一个
活动过程: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谁可以给我们带来亮光?”
2、操作探究:“手电筒里都有什么?”
这是活动的重点,引导幼儿在操作中得出结论。
3、设置疑问:“手电筒为什么能够发出亮光来?”
引导幼儿进行充分、积极的讨论。
4、操作验证:
(1)观察电池,认识电池的正、负极。
(2)通过观察,学习两节电池的安装方法。
5、知识扩展:初步了解多种高科技的手电筒和电池。
6、活动延伸:“是两节电池连在一起亮还是三节电池连在一起亮?”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带手帕已经是孩子们的习惯了,每天休息时间、游戏时间孩子们总会拿出手帕来摆弄一番。一会儿折一朵花;一会儿折出一幢房子;一会儿又装作海盗的样子。当他们得意的拿着作品给我看的时候,我发现一块小手帕竟给孩子带来这么多的乐趣,原来孩子们还有着这么多独特的想法。因此我设计了这节课,旨在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创造性的进行多种玩法,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用手帕折叠出各种图形或有趣的东西。
2、能与同伴合作,创造性地进行手帕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
人手一块手帕 录音机 磁带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师:上次老师请你们带一块手帕来做游戏,今天你们把“好朋友”带来了吗?你的好朋友是什么样子的?
2、你喜欢这个朋友吗?为什么?
(幼儿互相交流手帕的样子及喜欢它的原因)
二、尝试用手帕进行折叠
1、用手帕变图形
老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引起幼儿折叠手帕的兴趣:将手帕折叠几次变成三角形状。“小朋友你们也会变魔术吗?会变得和老师不一样吗?”
幼儿动手折叠手帕。请幼儿把自己的折叠方法介绍给别人。表扬与别人不同的幼儿。
2、用手帕变成其他物品。
师:小朋友真能干,用手帕变出了许多几何图形,它还可以变出其他有趣的东西吗?
幼儿再次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制作。并做做学学所折东西的特征,如:小动物的走、跳、叫声等
三、探索新玩法
师:刚才小朋友用一块手帕变出了很多有趣的东西,现在你们可以找几个朋友合成一组一起玩手帕,看看把几块手帕放在一起玩能玩出什么新游戏。老师看哪个小组想出了与别人不同的玩法,哪个小组的玩法最多。
1、幼儿寻找伙伴一同玩手帕。(用手帕团在一起当球互抛,玩揪尾巴的游戏,学做海盗等等)
2、请幼儿介绍玩法。
3、引导幼儿进行新的尝试。“如果几块手帕系在一起能作成什么呢?
4、教师巡视,引导幼儿探索与众不同的制作方法。
5、展示作品,并请幼儿简单介绍制作方法。如:两块手帕连在一起,做成一个圈,在圈上再系一块手帕做成了一条漂亮的领带。(还可系成篮子、带辫子的帽子等等)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小朋友用手帕玩出了这么多花样,开心吗,我们再用手帕来跳个手帕舞吧。幼儿听音乐自由舞蹈。
评析
手帕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它不仅可以用来擦汗、擦鼻涕,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游戏性。教师能选取幼儿熟悉的物品作为活动材料,使幼儿能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促使各项能力得到发展。活动打破了旧教学模式中的局限性,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活动中由于幼儿的创造都得到了肯定,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更激发了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师生感情融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引发幼儿观察画面,想象和讲述富有童话情趣的内容。
2.激发幼儿创编诗歌的兴趣,能在看看讲讲中学习整首诗歌。
3.理解词:山腰、抛。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诗歌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1.背景图,群山,插入材料:花轿,虎头两只(一只笑嘻嘻摇扇,一只在达瞌睡)。抬轿的`八只小狗。
2.扇子几把。
活动过程
(一)理解图意。
1、出示背景图及一顶可移动的花轿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幼儿理解的诗歌内容。
师:山脚下有什么?
猜一猜谁会坐在花轿里?
让我们来看一看谁坐在里面?(掀开轿帘)
2、出示八只小狗图片
师:平时都是人坐轿,今天可奇怪了坐只大老虎那么是谁来抬轿子?
有几只小狗抬轿子?
为什么要8只小狗来抬轿子?
老虎在轿子里舒服吗?
(移动一只小狗成摔到的姿势)问:发生什么事了?
小狗为什么摔到?摔到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3、出示老虎踢小狗,小狗气得直叫,老虎睡大觉的图片。
师;我们看一看小狗摔到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快帮小狗想办法对付坏老虎。
4、移动轿子到山腰
师;看小狗用什么办法对付老虎?
(重点理解“山腰,抛”两个词)
语言概括小狗抬轿到山腰,想个办法真正好,一二三,往上抛,老虎摔了一大跤。
(二)引导幼儿试编诗歌。
1、师:我们可以把故事编成诗歌,每一句的字数要一样多,读起来要顺口。
2、出示图片试编诗歌,把诗歌连起来说一遍。
(三)分组看图、编后半部分。
(四)分角色表演诗歌(用道具),结束活动。
诗歌
小狗抬花轿
八只小狗抬花轿,老虎坐轿扇扇子。
一只小狗摔一跤,老虎踢了它一脚。
小狗气得汪汪叫,老虎却在睡大觉。
小狗抬轿到山腰,想个办法真正好。
一二三,往上抛,老虎摔了一大跤。
活动反思
在上课过程中,我设计肢体语言:抬,坐轿摇扇,题,睡觉,想办法,嘘,抛,摔,大笑等一系列动作,果然起到了预期的效果。当我生动的读完童谣时,孩子们都觉得很有意思,开心的笑着,他们一边学着某一句话,一边学着动作,积极性特别高。这样带着动作学习,孩子们学习不仅积极性空前高涨,而且学习的速度明显有了提高。
由此我觉得,肢体语言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适时,恰当的运用身体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及时发现,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会起到事办功倍的效果。
但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孩子们虽然很喜欢,但是局限在积累不多,动作的表现力还不够,很多地方要暗示火直接的演示孩子们才会表达,自己的创新能力还较弱。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掌握故事内容,理解迟到的根本原因。
2、能大胆、多元、有逻辑的讲述作为小学生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体验归咎于别人与改正自我两种态度及行为的不同结果。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知识点:
1、把迟到的原因归咎与别人:嘟嘟总是迟到,可他把原因归咎于"妈妈骑自行车太慢,爸爸喊我太晚了,闹钟的声音太轻了",结果同学们都笑他。
把迟到的原因归咎与自己:自己早点起来,动作快一点。就不再迟到了。
2、大胆、多元、有逻辑性的讲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例:我也会迟到,以后我会快快的穿衣服,这样就不能迟到了。
以后我会早早的睡觉,也不会迟到了。
【教学准备】
(1)物质准备
PPT一:
家长的画面:爸爸叫他起床(妈妈煮好饭,叫皮皮吃饭)(闹钟响了)。孩子的画面:穿衣服时慢吞吞,一边玩一边穿(皮皮吃饭时左看看右看看,摸摸玩具,慢吞吞的吃饭)(皮皮不起床,蒙上头继续睡)。结果:迟到,小朋友都在上课(小朋友捂着嘴巴笑)。
PPT二:
家长的画面:爸爸叫他起床(妈妈煮好饭,叫皮皮吃饭)(闹钟响了)。孩子的画面:穿衣服速度很快(皮皮吃饭时专注,没有东张西望)(皮皮很快的起床)。结果:不迟到,小朋友都在操场上游戏。
课件《总是迟到的嘟嘟》
(2)知识准备——前期了解作为小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3)场地准备座位坐成U字型。
【教学过程】
(一)通过出示PPT"皮皮上学了",引起幼儿——今天早上,小学生皮皮在上学的过程中和他的爸爸妈妈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吧!(播放课件1)
(二)通过欣赏课件,掌握故事内容,理解不要把迟到的原因归咎与别人的道理
1、通过欣赏PPT,将难点进行前置。
(1)通过欣赏课件1、初步了解迟到的原因——谁愿意说一说故事中皮皮和他的爸爸、妈妈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
爸爸叫他起床。皮皮穿衣服时慢吞吞,一边玩一边穿妈妈煮好饭,叫皮皮吃饭。皮皮吃饭时左看看右看看,摸摸玩具,慢吞吞的吃饭闹钟响了:皮皮不起床,蒙上头继续睡。
结果皮皮迟到了。
——请小朋友完整的说一说,皮皮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穿衣服时慢吞吞,一边玩一边穿吃饭时左看看右看看,摸摸玩具,慢吞吞的吃饭闹钟响了:皮皮不起床,蒙上头继续睡。
(2)通过欣赏课件2,初步了解不迟到的原因——后来,老师告诉皮皮一些不会迟到的好办法,到底是什么办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2)——谁愿意老师告诉了皮皮什么好办法?结果怎样?
爸爸叫他起床:快速的穿衣服,有顺序的穿衣服。
妈妈煮好饭,叫皮皮吃饭:皮皮低头专心的吃饭,认真的吃饭闹钟响了:皮皮赶快起床,也不磨蹭结果皮皮没迟到。
——请小朋友完整的说一说,皮皮没有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快速的穿衣服,有顺序的穿衣服。
皮皮低头专心的吃饭,认真的吃饭皮皮赶快起床,也不磨蹭
(3)通过对比活动,明白迟到的原因是因为自身的原因。
——请小朋友比一比这两个故事,你发现了皮皮迟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自己的行为改变了。
2、通过欣赏课件,了解故事内容,理解不把迟到的原因归咎与别人的道理。
——小朋友都知道了皮皮迟到的原因,皮皮还有一个好朋友嘟嘟,他是不是也经常迟到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播放课件)
(1)初步整体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故事中都有谁?
——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2)分段欣赏故事,了解迟到和不迟到的原因——现在我们来听一听故事的第一段,听完以后小朋友告诉我:嘟嘟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嘟嘟认为是什么事情导致他上学迟到了?
——现在我们来听一听第二段,听完以后小朋友告诉我:后来嘟嘟迟到了吗?为什么没迟到?
(3)整体欣赏故事,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现在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遍故事,听完以后小朋友告诉我: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遇到问题时我们要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总是怪别人。
(三)能大胆、多元、有逻辑性的讲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再过几个月小朋友也要进入到小学,做一名小学生了,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迟到?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谁愿意来说一说做一名小学生了,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迟到?
早睡早起、不睡懒觉、不赖床穿衣服动作快一点,有秩序的穿衣服早上专心的吃饭晚上收拾好书包2、通过讲述活动,了解作为一个小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还会遇到哪些问题?怎么解决?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1)作业、书包忘记拿:晚上自己把书包收拾好,不要让爸爸妈妈收拾了
(2)和好朋友打架: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死自己做错了
(3)考试考不好:是不是上课没认真听讲,老师讲的没听懂。
(4)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开动脑筋想问题。
(四)延伸——小朋友刚才学会了故事,等会区域的时候请小朋友把这个表演出来,请小朋友互相讨论一下互相讨论一下,下课时把讨论的结果告诉我!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个社会活动《总是迟到的嘟嘟》,故事是幼儿接触的最多而且也是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爱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内容比较简单,孩子对于故事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在活动中利用提问,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多向思维,逐步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测,是幼儿很快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去,在活动中教师充分的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为孩子提供了宽松的语言环境,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活动最后,我请每天都能早早来幼儿园的孩子说说,怎么才能不迟到,大家纷纷介绍了自己的经验。而那些经常迟到的孩子,他们也说了自己的决心,并且要请爸爸妈妈一起监督他们养成这个好习惯。
大班的孩子处在幼小衔接的特殊阶段,在这个阶段是要为上小学打好基础的,而幼小衔接的关键不在于教孩子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样才能为他们的小学学习生活做好准备。《总是迟到的嘟嘟》这个故事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孩子们更能领会到故事的意义,也更能帮助孩子找到并且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开始增强准时上学的意识。解决迟到现象,不仅要从种种具体问题入手,更要从认识和态度这一根本问题入手。把迟到的原因归咎于他人或某个具体问题往往是幼儿容易产生的想法。很多次我问孩子为什么会迟到,孩子就会告诉我是妈妈或爸爸的事耽误的,理由说的一大堆,我经常和家长沟通,家长反映孩子吃饭慢,穿衣服磨磨蹭蹭,刷牙都要半个小时。因此,在上课时,我抓住认识和态度这一关键,通过层层深入的讨论,真正使幼儿体会到:要想不迟到,只有改变自己。(幼儿教育)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01-19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3
《分类》幼儿园大班教案02-03
幼儿园大班降教案02-03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02-09
幼儿园大班《树》教案03-03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03-07
幼儿园大班《家》教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