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格子的基本特征,促进幼儿方位感知能力的发展。
2、提高幼儿小组活动的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大格子图、圆形磁铁若干、地面格子图4副(红、蓝、黄、绿)
小格子图人手1份(正反两面)、小花片人手一盒(6片、同色)
活动过程:
一、感知格子的'主要特征
1、老师在黑板上画横线、竖线
边画边问幼儿:"这是第几条横(竖)线"?
我画成了什么呀?--格子
2、格子上有什么?这个格子有几条横线?几条竖线?有几个空格?
3、:格子上有横线、竖线,还有交叉点和空格。
4、一个圆片飞来了,它放在哪儿了?
引导幼儿理解并说清:在第二条横线和第三条竖线上。
5、(用椅子当桌、泡沫垫当凳)请幼儿拿小花片在自己的格子图上放放玩玩,并说说小花片放在什么位置上了。
二、玩格子游戏
1、捉迷藏
①教师说位置(圆片藏在第二条横线和第四条竖线上),请上来一名幼儿和下面的幼儿同时摆放圆片。
②请一幼儿上来说位置,请上来一名幼儿和下面的幼儿同时摆放圆片。
2、追圆片
黑板上的圆片移动位置,幼儿在自己的格子图上相应地变换摆放位置。
2片花片 4片花片 6片花片
3、改圆片
①现在的格子有几条横线?几条竖线?一共有几格?
②幼儿看图示摆放小花片
③教师将格子图旋转后,请幼儿移动圆片成相应的位置。(幼儿格子图不移动)
4、站格子(室外)
①地上也有格子,有几条横线?几条竖线?一共有几格?
②交代:我们小朋友来当小花片玩站格子的游戏。
5个人为一组(红、蓝、黄、绿4队)看图示站位置比比哪一队站得又对又快!
③中途引导思考:怎样才能站得又对又快?
三、结束
刚才我们在格子上玩了有趣的游戏,现在我们回去找找教室里有没有象格子一样的东西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提高灵敏度。
2、锻炼幼儿的思维和观察能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风的能力。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1、观察幼儿今日穿着等方面的特征,提出相应问题
2、准备好少于今日人数一人的椅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规则介绍
1、所有的小朋友坐在位子上,围成一个圈
2、站在中心的一个小朋友说:“大风吹”,其他小朋友回答:“吹什么?”
3、中心的小朋友就提出条件(例如:吹走红色衣服的小朋友)
4、符合条件的小朋友就要离开自己的座位去抢别人的位子
5、多出来的小朋友进行下一轮的提问
二、游戏问题设计
1、观察小朋友的特征,例如衣着、发饰等
2、发挥出更多的想象、思考,不仅在衣着,也可以在名字等方面提出条件
活动提示:
1、要注意少一张椅子
2、再幼儿提出重复条件的时候,给予一些提示和引导
活动分析:
1、大班孩子观察的'能力相对很好了,他们能够发现不同幼儿之间的相同点
2、但是有些幼儿为了提问或者好玩,不去抢位子,导致了一定的混乱
3、有些幼儿的能力相对不足,轮到自己提出条件的时候就有些迟疑
反思调整:
1、通过引导大班的孩子能够对自己的同学进行观察并且提出很多的问题,但是也有出现混乱的时候,此时需要老师去引导,劝说一些幼儿遵守秩序
2、每个幼儿在观察和表达能力上也是有差异的,因此老师需要提供一定的引导和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三个和尚》的故事,孩子们都很熟悉,这首歌曲的歌词内容和故事内容相匹配,念起来琅琅上口。歌曲旋律优美、欢快、动听。乐曲中的“嘿嘿、咿咿”使歌曲变的诙谐、有趣,深得孩子们喜爱;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认识到音乐课不仅仅是教会幼儿学会唱这首歌,还应在幼儿会唱的基础上发展幼儿多方面的音乐素质,于是,在我设计了 “以动画片配歌曲为主线,以三个闯关形式,引导孩子们不仅学会唱这首歌,并且培养孩子用对唱的形式表现歌曲,体验唱歌获得的快乐”。
教学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2.根据歌词内容的变化用不同的对唱形式表演歌曲,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3、教育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活动准备:
《三个和尚》动画课件、图谱、礼物盒、礼物、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引起活动兴趣。
《柳树姑娘》使幼儿能够用“哼唱”、“啦”、 “唱词”等不同方式练习发声。
二、看动画引入主题,学说歌词。
1. 利用闯关的形式激起幼儿活动兴趣。
2. 用不同形式学说歌词,进入闯关第一环节。
① 示范唱歌曲(要求幼儿说出其中部分歌词)。
② 分析图谱,有节奏读念歌词,强调弱拍起的“嘿嘿、咦咦”的法《三个和尚》。
③ 幼儿和老师进一步熟悉歌词。
④ 老师宣布:
刚才由于小朋友们的团结努力,你们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打开神秘礼盒第一层),想不想把第二层也打开呀?那就进入咱们今天的下一个环节——学唱环节。
三、用不同一形式学唱歌曲。
⑤ 试听《三个和尚》音乐,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⑥ 试跟老师唱一遍(纠正不足之处)。
⑦ 配旋律唱,注重节奏感培养。
⑧ 提出更高要求,给动画片配唱歌曲时的表情、声音、节奏等。
5.配动画片演唱。
6.老师宣布第二关顺利通过(找一名幼儿打开神秘礼合的`第二层)。
四、用对唱地方法表现歌曲。
1. 请幼儿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唱能把歌曲唱得更加好听?(幼儿回答)。
2.老师与幼儿试着对唱。
3.老师、幼儿对唱(完整一遍)。
4.男女分组、交换对唱(纠正不足之处)。
5、幼儿用对唱形式进行表演唱,为动画片配音。
6、老师宣布:顺利通过第三关。
五、结束部分老师总结:
1.幼儿商量:一个和尚有水喝,而三个和尚为什么又没有水喝了?怎样才能有水喝呢?
2.老师小结:小朋友说的都很好,我们不能学习三个和尚的懒惰,只有团结、合作才会有水喝,今天由于我们小朋友的团结合作,才会很好地完成交给你们的任务。
3、发礼物结束活动。
教研点评:
这一教学活动选材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孩子们非常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在活动导入时,结合春天里柳树发芽自然导入发声练习,接着,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并用教学课件、闯关、对唱、配音、讨论等形式,不断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热情,突出了教学重点完成了教学目标,使幼儿在本次活动中受到了艺术的熏陶,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也使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了发展,教学效果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雷神
设计意图:
《雷神》即为英国作曲家爱尔加所作的雄壮有力的《威风凛凛进行曲》,是大班打击乐演奏活动,这首进行曲非常形象,有感染力,所以现在已经为许多国家军队仪式所采用。全曲速度虽然过快,但是曲调是大调式,节奏也为较简单的2∕4拍。乐曲分为三个部分,是ABA结构,幼儿较能掌握。本活动是按照第二教时设计,它需要幼儿在运用身体动作和乐器演奏的同时尝试为乐曲配器和指挥。活动重点是根据节奏朗诵内容匹配相应声势动作,如:摇手、拍腿、拍肩、拍手、拍头等动作,在熟练掌握节奏的基础上,根据所提供乐器的特点进行匹配演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分段欣赏乐曲的过程中,利用与音乐相符的动作来理解、表现音乐,用动作让音乐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和表现。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及性质,学习语音总谱和身体动作。
2.能根据总谱的结构及教师指挥动作的暗示进行节奏表演。
3.表演中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动作,使自己的节奏与同伴保持一致。
活动准备:
1.《雷神》图片、乐曲图谱。
2.乐曲《雷神》。
3.幼儿人手一个乐器。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雷神》的两幅画面场景,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快看:天上怎么了?
幼儿:闪电、打雷、下雨……教师:那打雷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谁来学一学?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学念句子:雷声轰隆隆。
教师:下过了雨,天又会变得怎样?小朋友的心情呢?
幼儿:开心、高兴……教师小结:有一首乐曲讲得就是打雷、下雨、天晴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评析:通过两张简单的图片,在幼儿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交流,然后直接进入主题,引出《雷神》这首乐曲。 )
(二)幼儿完整欣赏乐曲《雷神》。
教师配上说词和身体动作表演。
(评析: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幼儿对乐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采用视听欣赏的形式帮助幼儿感受、理解和记住音乐,通过大的图谱,让幼儿目有所见、耳有所闻,在不知不觉中带着喜悦、好奇之心进入作品的美好意境里,并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铺垫。)
(三)理解A段音乐,尝试用语言图谱和身体动作来表演。
1。教师配乐念图谱。
教师:乐曲中都说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卡,并逐句练习。)(评析:这一环节教师起到了示范作用,为下一环节幼儿跟念做好了铺垫。)
2。幼儿跟着音乐念图谱。
教师:小朋友也一起跟着乐曲说一说吧。(播放音乐,幼儿集体念语音图谱1—2遍。)
3。教师示范身体动作。
教师:现在小手也想来参加呢!我们一起看一看。(教师示范动作。)教师:刚才小手都做了哪些动作?
幼儿:摇手、拍腿、拍肩、拍手。
教师:你们想来试一试吗?我们来试试看。(教师可用夸张的动作提醒幼儿注意音乐的转换部分。)
4。幼儿听音乐做身体动作。
(评析:本环节教师结合谱图通过自身的示范,幼儿模仿并创编多种方式的节奏表现形式,既避免了幼儿单调的节奏练习,同时又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理解B段音乐,并练习身体动作。
1。倾听B段音乐,猜测故事情节。
教师:轰隆隆的雷声过后下雨了,雨滴会滴在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呢?雷声又会在什么时候再次响起呢,我们从第二段音乐中听一听,找一找。
教师:从这段音乐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找出雨滴落到的身体部位,雷声响起的节奏点)
2。幼儿尝试练习身体动作。
教师:我们把这段音乐也用小手表演一下,雨点落在头上我们做什么动作?落在肩上做什么动作?落在腿上做什么动作?落在全身又做什么动作?雷声响起做什么动作?(引导幼儿分别用拍头、拍肩、拍腿、拍手等动作来表示。)
3。难点过渡句练习。
教师:小朋友有没有发现雷声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前面两次打雷分别发出一声,后面的两次打雷分别发出两声。)教师:听一听,前面两次从闪电第几声开始打雷,后面两次从闪电第几声开始打雷。(教师动作示范,引出前面两次从闪电第四声开始打雷,后面两次从闪电第二声开始打雷。)教师:我们来用小手试一试。重点练习。
(评析:这个环节是一个难点,教师利用与音乐相符的动作来帮助幼儿理解、表现音乐,用动作让音乐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一定的情境也使幼儿在学习起来能保持良好的兴趣,通过细致的引导帮助幼儿辨别和记忆雷声的不同。)
(五)教师出示C段图谱,引导幼儿学习语音谱C段和身体动作。
1。教师朗诵语音图谱。
教师:雷声停了,天气终于放晴了。我们听听第三段音乐说的就是这件事。(教师配乐朗诵图谱。)
2。幼儿跟着音乐朗读图谱。
3。幼儿自主看图谱做身体动作。
教师:你们能看着图谱动作提示,让小手也参加第三段的表演吗?("陶陶"这个地方用什么动作表演,拍手。)教师分别问:这是什么动作?
(评析:本环节比较简单,幼儿有一定的前期经验,因此主要让幼儿在自主看图谱进行学习练习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提炼和总结,既是对前面经验的一次巩固,又是本环节的一个练习。)
(六)教师引导幼儿边说边做动作来感知整首乐曲。
教师:现在我们把A、B、C三段的音乐连起来,把打雷、下雨、雨停都说进去。
(评析:这个环节是将分段式的学习进行汇总,让幼儿进行整体感知,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做进一步的指导,掌握的好的'继续巩固,掌握不够的教师进行再次引导,这样有利于幼儿接下来的分组表演。)(七)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表演《雷神》。
1。教师引导幼儿看指挥,分声部做身体动作,幼儿分成三大组。
教师:刚才我们已经做得很熟练了。现在小朋友分成三组进行练习,第一组做手部动作(摇手、拍头动作由这一组完成)、第二组做腿部动作、第三组做肩部动作,拍手动作我们一起来。图中有几次需要我们一起演奏的地方。(重点引导幼儿说出三个地方需要幼儿共同演奏。)
2。不听音乐,空手进行练习,熟悉各自的演奏内容。
3。听音乐,教师指挥,分部进行练习。
教师:刚才在演奏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吗?可以怎样解决?
(评析:这个环节是让幼儿不听音乐先空手练习不仅可以巩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避免了乐器合作演奏时的杂乱现象。)
(八)配上乐器一起演奏《雷神》。
1。 教师指挥,幼儿分三大组、三种乐器演奏。
教师:现在就请出我们的乐器一起来演奏吧!准备好了,一边看老师的指挥,一边跟上节奏,整齐的演奏才好听呢!
2。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演奏乐器中的困难。
教师:在刚才的演奏中你觉得自己什么地方有困难?谁能帮助他?
当幼儿感觉困难无法解决时,教师可以放慢速度,用哼唱方式带领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活动。
(评析:在幼儿徒手练习情况已经掌握较好的情况下,幼儿配上乐器,就能看着老师的指挥较为熟练的进行演奏,这样的方式对于人数较多的班级来说是比较适合的,使得孩子都能体验到合作演奏带来的成就感,增强其信心,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打击乐的演奏兴趣。)
活动延伸:
1.音乐活动:幼儿交换乐器,再次进行演奏。
2.区角游戏:小舞台表演中增加次节目,让幼儿进一步巩固练习。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简单的医疗器件,初步了解看病时的程序。
2、激发幼儿对医护人员的敬佩之情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白大褂、护士帽、听诊器、体温表、医药箱、药瓶胶布、处方、病历卡及各种药盒
玩法:
由2-3名幼儿做医生和护士,几位幼儿按顺序看病,幼儿可扮妈妈抱着布娃娃看病,看病时仔细医生询问病情,病因,治疗方法及注意问题,医生则要细心为病人看病。教师加入到角色中去。
游戏时要将用过的针管,药盒清理消毒,不要让幼儿用嘴接触药盒和其他材料注意卫生安全。
活动反思:
角色游戏是现实生活的再现,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在医院里体验到不同的角色,了解到了医生、护士的`职责,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同时在游戏时体验了看病的简单流程,只是还需教师介入提醒。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还应通过视频、亲身体验等方式丰富幼儿经验,让角色游戏开展的更有效!幼儿玩的更精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内容,学习用多种形式朗诵散文诗《森林里》。
2.自主探索用不同音色的乐器恰当表现散文诗中小动物的特点,能与同伴合作边朗诵散文诗边配乐。
3.体验与同伴合作朗诵、伴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散文诗内容,初步学习朗诵。
难点:用不同形式表现对散文诗的理解,尤其是能自主探索用不同乐器表现散文诗中动物的特点。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各种乐器的音乐特点与演奏方法。
2.乐器:沙锤、鼓、碰铃、手铃、双响筒:自制课件:森林背景:鸟叫、马跑、大象走、乌龟爬的`音频:《森林里》课件:动物声音的节奏提示图。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出示“大森林”的背景,请幼儿用好听的词语描述一下眼前的森林,猜测这片森林里可能有的动物。
(2)播放课件中鸟叫、马跑、大象走、乌龟爬的音频,请幼儿倾听并说说听到了哪些动物的声音。
2.教师示范朗诵,幼儿理解散文诗内容,初步学习朗诵。
(1)教师清声朗诵散文,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散文诗的内容。
提问:你在散文诗中听到了什么?
(2)教师边演示课件边朗诵,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提问:你觉得这是一片什么样的森林?森林中快乐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
清晨,谁最先醒来了?鸟儿们在干什么?
什么是晨练?你身边有晨练的人吗,他们是怎样晨练的?你能说说森林里有哪些动物在辰练,是怎样晨练的吗?
(3)幼儿学习朗诵散文诗,并尝试用动作表现散文诗内容。
3.幼儿自主学习,探索用乐器为散文诗配音,合作朗诵表现。
(1)讨论散文中小动物发出的声音,结合课件中的提示图引导幼儿朗诵散文诗,并模仿小动物发出的声音给散文诗配音。
(2)出示乐器,请幼儿观察并提出合作要求。
要求:请你们分成4组,找一找每一种声音用那一种乐器表现最合适:
每人选择一种乐器进行小组排练,合作朗诵散文诗并用乐器配音。
(3)幼儿分组,探索选用乐器表现动物的声音,边朗诵边为散文配乐。
(4)请一组幼儿进行展示,分享经验。
4.幼儿集体配乐器朗诵散文诗,感受散文诗配乐后的特殊效果。
活动延伸:
将乐器放在表演区,引导幼儿与同伴分工,配器、表演朗诵散文诗,感受配乐后散文诗美好的意境。
附散文诗
《森林里》
清晨,鸟儿们醒来了,
两只鸟儿快活的唱着,
许多鸟儿高兴地闹着,
晨练开始了,
小马快快跑,
大象在散步,
乌龟爬的越来越远了,
清辰,大森林里多快乐啊!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07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3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3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4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4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1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7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8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