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常用8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彩虹色的花》 是一本风格极其独特的作品。厚重的纹理,大块的色彩, 都给这本书带来一种原始粗犷的美,但叙述的却是一个极其温柔细腻的故事。彩虹色的花将花瓣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它献出热情,美丽的花到最后却看不见了,但是被帮助的动物们并没有忘记它。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生命可以再生轮回,那种助人为乐的精神难以忘怀。这本书充分激发小朋友阅读文本和讲说故事的兴趣,也相信这部作品也会使孩子们将一颗“帮助”的种子深深地理在自己的心底。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彩虹色的花与他人分享快乐,尽力帮助他人的美好情感。
2、学习故事中角色对话,尝试表演故事中彩虹花的样子以及小动物受到彩虹花帮助后的情感变化。
3、感受彩虹花在奉献过程中的快乐,懂得乐于助人是一种永恒的美。
【活动准备】
课件、配乐
【活动过程】
1、观察图片,初步了解故事重要情节线索,引出故事主题。
(1)出示完整的彩虹花图片,说出彩虹花的特征。
提问:这是一朵什么样的花,它的花瓣是什么颜色的?
(2)出示花瓣逐渐变少的组图,观察彩虹色的花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
提问:看看彩虹色的花有什么变化呢?除了花瓣还有哪些地方也发生了变化?彩虹色的花瓣慢慢变少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2、欣赏故事,发现小动物的情感变化,用完整的语言表述花瓣所起到的作用。
(1)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发现小动物情感的变化。提问:他用什么颜色的花瓣帮助了谁?做了什么?小动物心情怎样了?
(2)完整讲述故事,感受彩虹花在奉献中的'快乐。
提问:小动物在彩虹花的帮助下都得到了快乐,想想这时候彩虹花会是什么心情呢?为什么?故事中什么地方让你最感动?
教师小结:这真是一朵善良、充满爱心而又乐于助人的小花呀!乐于助人不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且还能给人留下美好的记忆。
3、学说角色对话,尝试表演故事中彩虹花的样子以及小动物受到彩虹花帮助后的情感变化。
(1)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彩虹色的花”。
提问:刚开始彩虹色的花是什么样子的?慢慢的变成什么样子了?最后, 彩虹花重新绽放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
(2)巩固小动物与彩虹花的对话,并尝试用表情、动作来表演。提问:小动物对彩虹花说的什么?分别是什么表情?
(3)幼儿合作表演“雪花拥抱彩虹花”的后部分。
提问:雪花是怎样盖在彩虹花身上的?最后是怎样拥抱彩虹花的?
活动延伸:了解其他行业无私奉献的人,例如医生、警察、环卫工人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比较房间的整齐与杂乱,知道要保持房间的整洁。
2.学习按种类摆放物品,愿意自己整理房间。
3.基本能按计划做事,学习抓紧时间。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齐齐和乱乱》。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幼儿比较“齐齐”和“乱乱”房间的不同。
(1)出示《齐齐和乱乱》图片,幼儿观看
(2)教师:齐齐的房间和乱乱的房间各是什么样子的?幼儿描述。
(3)教师:你喜欢谁的房间,为什么?引发幼儿在情感上对整齐房间的喜爱。
2.教师讲故事引导幼儿体验整齐和杂乱的感觉,知道要保持房间整洁。
(1)教师讲故事,让幼儿体验生活在不同房间的心情。
(2)教师小结:人们都喜欢生活在整齐、干净的地方,这样的.房间让我们心情愉快,而乱乱的房间空气不好,让人心情不好等。
3.学习整理物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启发幼儿说:为什么“乱乱”和一些小朋友的房间很乱呢?让小朋友说原因,小朋友是不是像乱乱一样不会收拾?(因为xx没有折好,xx地方不干净,xx没有分类摆放等)
(2)讨论如何让房间变整齐。
教师:这么乱的房间好不好?我们如何把它变整齐呢?(如物品分类摆放,经常打扫卫生,学习折衣服和被子等)
(3)教师指导幼儿收拾“乱乱”房间,练习擦桌子,将袜子、手帕分类摆放,学习折叠被子和衣服等。
(4)引导幼儿谈谈置身于整齐干净的房间的感受,体验劳动后的喜悦。
教师:我们把房间收拾干净了,你们有什么感觉啊?觉得快乐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2、探索按标记图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的物体。
3、喜欢参加科学活动,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和乐趣。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
2、操作卡,贴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通过情景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幅图片上的小动物都在干什么啊?小猴子个小熊在参加套圈的`比赛,但是他们缺少一个裁判,你们来给他们当裁判好吗?
二、学习计数圈内物体的数量
1、认识套圈游戏的玩法,并能够正确的数出圈内物体的数量。
教师:你们都知道套圈怎么玩吧,如果你们来当裁判,怎么样来判断谁输谁赢?你们能够正确的数出每个小动物圈里的数量吗?那我们就来试一试吧!
2.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教师:刚刚我们帮助小猴他们评判了几场比赛,下面这一场有一点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圈重叠了)那么圈重叠我们怎么来算出来他们分别套中了几个呢?
3.知道两圈交叉部分是公共区域,这里的物体即属于蓝圈,也属于红圈。
教师:当两个圈交叉的时候,我们发现这里的物体即属于小猴的,也属于小熊的。
三、幼儿动手操作练习
1.幼儿根据要求上白板课件动手操作练习,运用交集的概念。
2.发放操作材料,幼儿观察讨论物体的摆放顺序。
3.讲解幼儿的操作材料。
四、结束活动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知识,结束本次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了解人的舌头、动物舌头的特征及作用。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学会分辨熟悉的几种动物舌头。
3、激发幼儿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两杯水、青蛙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了解人体舌头的功能。
1、品一品,尝一尝。
桌上放两杯水,分别是盐水和糖水,让幼儿观察。
(1)桌子上有两杯水,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
(2)你能看出哪杯是盐水哪杯是糖水吗?
(3)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呢?我们的舌头还能分辨什么味道?
(4)我们的舌头长什么样?请小朋友相互观察一下。(扁扁的、宽宽的、淡红色、均匀小颗粒)
2、想一想、说一说。
(1)我们的舌头除了能分辨出各种味道,还有什么作用?
教师小结:人体的舌头作用真大,不仅能尝出各种味道,还能帮助我们说话、唱歌,舌头还是搅拌机呢,能帮助牙齿把食物嚼碎。
(2)如果舌头生病或受伤了,我们一定觉得很难受的,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自己的舌头呢?
教师小结:我们吃东西不要吃太辣、太烫或太冷的,也不要吃得太快,以免咬着舌头,保持口腔卫生。
二、探讨青蛙舌头的特点及作用。
小动物们有舌头吗?人的舌头有很多作用,小动物们的舌头也有很多作用。
1、议一议。今天我们教室还来了一位小动物(青蛙),你们知道它的舌头有什么作用吗?(捉虫子)小朋友们,它是怎么用舌头捉害虫的呢?
2、看一看。演示青蛙捉虫的情景。
问:青蛙的舌头有什么特点?
青蛙的舌头长在口腔的前端,而舌尖位于咽部,舌上布满了粘液,能很快粘住害虫,将其直接送入咽部而吞入腹中。
3、学一学。启发幼儿用手部动作边学习青蛙捉虫。
三、观察并谈谈其它有趣的舌头。
1、猜一猜。看图片,启发幼儿讨论。
问:这些舌头有什么特征?猜猜他们分别是谁的舌头?
2、操作游戏“找舌头”,让幼儿给动物和相应的舌头连线。
3、谈一谈。观看PPT。
(1)啄木鸟的舌头上带钩,能伸进树皮里勾出害虫。
(2)蛇的舌头是裂开的,可以用来捕捉外面的气味。
(3)老虎的舌头上有很多肉刺,能帮助老虎把骨头上的'肉舔干净。
(4)炎热的夏天,小狗的舌头能流出汗水,帮助它散热,可以凉快些。
(5)食蚁兽的舌头又长又圆,能伸进蚁窝,吃掉白蚁。
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舌头也很有趣?
【活动结束】
人和动物的舌头这么能干、有趣,以后要保护自己的舌头,也要保护动物,同时要多留心,观察其它动物,发现一些更有趣的舌头。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先让幼儿了解人类舌头的味觉功能,再提问“我们的舌头除了能分辨出各种味道,还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积极讨论,使整个活动气氛都活跃起来,再引导观察动物的舌头。在幼儿猜测这是谁的舌头时,我先让幼儿小组讨论操作“给动物找舌头”提高幼儿的兴趣,然后再讲述每个动物的舌头特点和作用。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学会分辨熟悉的几种动物舌头。
小百科:舌,俗称“舌头”。在口腔底部。人类的舌是进食和言语的重要器官。在口腔内活动的肌性器官,对味有特别的感觉,有助于咀嚼、吞咽、发音。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大胆地发挥想象,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2、幼儿能够大胆的运用完整语言表达,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3、能够在创意中感受拼图带来的乐趣,及交流的愉悦。
二、活动准备:
各种玩具、七巧板
三、活动过程:
1、老师:今天我们班请来新朋友,它们的名字叫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你们高兴吗?我们一起来看它们的表演吧!
教师操作让这些图形变各种姿势和小朋友打招呼。
2、欣赏新朋友变出的各种造型。
3、请个别小朋友上来给我们的新朋友变造型,激发幼儿对创意感兴趣,激发幼儿主动创意的`能力。
4、老师:你们看看这些漂亮的图案是什么变的(玩具)
5、幼儿操作活动
①教师结合实物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材质的玩具。
②请幼儿选取自己的玩具,让他们动手拼一拼。
③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拼出的事什么?
④幼儿合作拼图,教师巡回指导。
6、游戏活动:玩具找朋友
①教师从玩具中拿出其中一个形状(如圆珠)请小朋友找到相同的形状并举起来。
②把幼儿分成小组,请他们以组为单位玩玩具找朋友的游戏。
7、教师评价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能用“我长大了,我会……”的句式描述成长带来的能力增长。
愿意参与和小班幼儿的交流活动,体验当哥哥姐姐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与小班老师确定交流活动的时间及内容。
经验准备:幼儿分组,事先排练好给小班幼儿展示的才艺节目。
课件准备:“我长大了”组图。
材料准备:小礼物(幼儿每人准备一份)。
活动过程
组织幼儿观察大班的新教室,引导幼儿从外在环境上感知长大、升入大班的事实。
——这是我们的'新教室,你有认真观察过它吗?请你走到门口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班牌不一样)
——坐坐你的椅子,摸摸你的桌子,它们和中班有什么不一样?(桌子椅子都变高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因为我们长大、长高了)
出示组图“我长大了”,鼓励幼儿用“我长大了,我会……”的句式描述图片,引导幼儿从内在能力上感知成为大哥哥大姐姐的事实,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
——你们是大班的小朋友,也是幼儿园里最大的哥哥和姐姐了。你能为弟弟妹妹们做什么呢?请看图,用“我长大了,我会……”说说吧。
——除了图中的这些事,你还会为弟弟妹妹做什么呢?请你也用“我长大了,我会……”说一说。
——帮助弟弟妹妹,你的感觉怎么样?(很开心、很自豪)
——请你们为自己的成长鼓鼓掌。
小结:升入大班,说明你们是幼儿园里最大的小朋友了,不仅个子长得更高大,也是变得更厉害、更有能力帮助别人。你们应该为自己的长大感到自豪。
组织交流活动前的谈话,鼓励幼儿说说自己为小班小朋友准备的“礼物”、“才艺节目”,表述关于此次活动的想法。
——作为幼儿园里最大的大哥哥大姐姐,今天我们要去小班,带领弟弟妹妹们一起活动,你们准备好了吗?
——你给弟弟妹妹准备了什么礼物?为什么准备这份礼物?
——你准备给弟弟妹妹表演什么节目?一起表演的还有谁?
——你还想带弟弟妹妹做什么?
组织与小班幼儿的交流活动,引导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当大哥哥大姐姐的自豪感。
1、组织幼儿向小班小朋友问好。
2、按事先拟定的节目单,鼓励幼儿为小班小朋友表演才艺节目。
3、组织幼儿送礼物。请幼儿选一名小班小朋友,先介绍自己及准备的礼物,再赠送礼物。
4、请幼儿带领小班的幼儿分组活动,如看书、做游戏、画画等。
温馨提示
建议本次活动以半日活动的方式开展。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和一个固定的小班结对子,利用每天自由活动的时间,继续鼓励幼儿带领弟弟妹妹们一起游戏,进一步体验成长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演唱歌曲,增加对中国传统儿歌的了解。
2、体验想象的乐趣,尝试创造性地表现大头在雨中的快乐心情。
3、感受歌曲的幽默和风趣,体验歌曲主人公的乐观生活态度。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过程:
1、活动导人:幼儿围坐成半圆,老师以节奏游戏导人,分别用广东话、普通话交替问候,让幼儿在相互问候的游戏中感受歌曲三拍子节奏。
(教师轻声哼唱歌曲旋律,并配以简单有趣的手指游戏,其价值有二:一是吸引孩子进入聆听和专注的状态,为建立清晰的听觉表象做好准备;二是通过有节奏的互动问好,拉近师幼情感距离,为练习三拍子节奏做好铺垫,这是一个互动积累,节奏前置的环节。)
2、创设情境:老师在音乐的伴奏下,边讲述故事"下雨的时候"边绘画,引起幼儿对"大头"的兴趣。
(在舒缓的钢琴伴奏下,教师以自然的,像妈妈一样的口吻带出了音乐情境申的故事,起到了以情动人,引人入胜的课堂效果。紧接着,老师用像声词"嘟"哼唱旋律,并用简单的美术线条勾勒出音乐情境中的主人公:幽默可爱的大头娃娃,自然而不着痕迹地帮助幼儿进入歌曲,创设了音画结合的课堂效果。)
3、感受歌曲
(1)第一二次感受歌曲。故事讲到结尾将歌曲带入,幼儿聆听老师完整演唱歌曲。
师:这个大头可真有意思,不怕雨淋。"我"也想来当大头(伸出大拇指)。
(2)第二次感受歌曲。借助手指游戏(小幅度手指动作)帮助幼儿感受歌曲。
师:刚才大头都唱了些什么?
幼:下雨不愁!人家有伞!下雨能洗澡!……(幼儿回答后老师用歌声及动作回应,引导其他幼儿一同模仿,帮助理解歌词。)
(3)第三次感受歌曲。师幼一边玩手指游戏一边倾听老师歌声进一步理解歌曲。
师:我的"大头"在这,把你的"大头"也拿出来。
(4)第四次感受歌曲。利用桔子道具引导幼儿跟唱歌曲。
师:你的头大,我的头更大。(伸出戴有桔子的大拇指)在"大头"唱歌过程中,老师用动作引导幼儿:一起来!
(①简单装备,化繁为简。简单的"大拇指",通过丰富的想象变成了大头娃娃:老师的手掌和大拇指连接变成了雨伞……跟随歌曲旋律进行的手指游戏吸引着孩子的眼球,激荡和点燃了孩子无穷的想象,简单的装备创造了快乐歌唱的'价值。②逐层递进,练习积累。从大拇指大头转换到桔子大头,从个体手的动作过渡到操作桔子教具,从徒手练习过渡到配乐操作,从慢节奏到快节奏……是一个逐层递进,练习积累的过程。)
4、学唱歌曲
(1)师幼操作"大头"指偶学唱歌曲,进一步体验歌曲韵律和内容。
师:刚才小朋友说"老师你有'大头',我们也想有个'大头"',别着急,看看这是什么?
幼:橡皮泥。
师:我们用橡皮泥做个大头吧!师幼用团的方式制作橡皮泥"大头",注意跟随韵律节奏进行。
(2)教师借助橡皮泥"大头"与幼儿一起游戏歌唱。
师:我们都有了"大头",看看谁的"大头"最会唱歌。
(①播种"想象"的种子。橡皮泥大头的引入,满足了孩子探求、想动的欲望,并进一步启迪了孩子的迁移能力:原来橡皮泥也可以当大头呀!②变化带来热情。变则通,不停变换的游戏情境无疑能够保持孩子学习参与的热情,并有效促进歌曲听觉表象的形成。)
5、表现歌曲情境:雷声响起,雨点从天上落下来,大头娃娃们,一起去雨里玩玩吧……(1)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1-2次。(教师带领)(2)幼儿熟悉动作和韵律后,空间位置可以比较自由和开放,可以跟随琴声自由表达。
(教师给予动作提示)尾声:天晴了,大头玩累了,跟着妈妈回家了……(①自由表达,释放情感。自由放松的身体表达环节,让幼儿从小的手指游戏过渡到大的身体韵律,是一个节奏积累到韵律和谐的过程。孩子可以轻松跟随歌曲表达情感,既释放了学习过程中的疲倦,又体验了收获的快乐。②榜样示范,秩序学习。带头人教学策略的引入,避免了孩子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迷茫和混乱,有效将孩子的想象内容整合和再现,保障了学习的秩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轮子的特点及作用,简单了解轮子的发展史。
2、能说出一些有轮子的物体,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3、在观察与操作中发展探究能力,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科学实验“为什么轮子都做成圆形的”,不同形状的积木、木板、不同交通工具的图片、幼儿带回自己的.玩具车、旅行箱、旅行袋等。
活动过程
一、问题激趣。
师:如果汽车没有轮子,会怎么样?有没有方形的、三角形的或者别的形状的轮子呢?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我们有没有办法验证自己的想法呢?
二、科学探索。
1、实验一:汽车没有轮子会怎样?
教师出示木板搭成的小斜坡和两辆汽车玩具(其中一辆拆掉轮子),让幼儿比较哪辆车跑得快?
小结:汽车没有轮子,就跑不快,也跑不远,很快就停了。
2、实验二:谁会滚动。
教师出示木板搭成的小斜坡和不同的积木(正方体、圆柱体、球体、三角体),让幼儿猜一猜哪种积木在斜坡上滑得最远、最快?为什么?
幼儿进行试验,验证猜测。
小结:圆柱体、球体能滚动,正方体、三角体积木不会滚动。能滚动的圆柱体、球体比不会滚动的正方体、三角体滑得远。
3、实验三:一指功。
教师出示用篮子装的10本厚书,请幼儿尝试能否用一指推动它。
教师在篮子下铺上4根纸筒(保鲜袋里的纸筒),请幼儿再次尝试能否用一指推动它。
师:为什么在篮子下放了纸筒就能一指推动篮子呢?
教师小结:把篮子放在几根滚动的圆筒上运送东西,很省力,不仅运得快而且多,车轮就是这样在人类搬运东西的劳动实践中逐渐发明的。
三、感知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你能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会用到轮子吗?装上轮子有什么用?
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阅读幼儿用书《轮子转不停》,了解轮子的发展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应变
第三个环节可以改为让幼儿完成生活中的轮子调查表,观察和感知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延伸
请幼儿用记表的方式记生活中的轮子。
区角活动
科学区:把实验用的东西放入区域,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科学实验。还可增加实验:想办法将不会滚动的积木变成会滚动的;实验比较球体和圆柱体滚动方向的不同。
环境创设
张贴幼儿调查表“生活中的轮子”贴在主题墙上。
家园同步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轮子,并做好记。
请家长跟幼儿做科学小实验:“谁跑得快?”。
随机教育
学会提问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保持好奇心的一个重要方法,日常鼓励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多提问。
相关链接
阅读《轮子的发明》,拓展知识面。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3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10-26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9-18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9-19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07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9-12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9-27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9-24
幼儿园大班教案01-19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