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常用13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长方形粘贴公共。
2、培养幼儿的粘贴的兴趣,感受合作的愉快情感。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一张粘贴好的公共范画。
2、幼儿每人一份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
活动过程:
1、出示风景图引起
都都都什么车开来了
你们看它用什么形状粘贴起来的
让幼儿说出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粘贴成的。
2、教师分别出示图形,示范粘贴。
提问:出示长方形,像的什么地方?同样出示正方形、圆形。
3、指导幼儿粘贴。要把纸反过来粘,手在抹布上擦一下。贴好用手掌按按平。
4、将幼儿粘贴好的粘合在一起。小朋友真能干,粘贴了一辆。把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看!
活动结束:
组织幼儿听音乐一起开车子并且要遵守交通规则。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
2、初步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
活动准备:
1、10只篮子,依次放入数量为9,8,7,6,5,4,3,2,1的实物玩具,第10只篮子内不放玩具。
2、多媒体课件(有关“0”的课件,尺、温度计、门牌号、车牌、比分牌、球衣编号)。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数字“0”
1、依次出示篮子里的玩具。
提问:篮子里有什么?用数字几表示?(复习数字1-9)
2、第10只篮子内没有放玩具,知道没有用数字“0”来表示。
3、感知“0”的形状。
4、让幼儿说说还有什么没有了也可以用“0”表示。
二、讨论
1、教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0”。
2、幼儿自由讲。
老师放多媒体幻灯片,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东西没有了用“0”表示,“0”表示没有。
(2)湿度计上的“0”表示湿度0度,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的温度越低。
(3)车牌、门牌、电话号码、年历、球衣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
(4)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5)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
3、总结。
“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义。
三、观看表演
1、复习0-10的排序。
2、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
3、启发幼儿说出“0”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比其它数字大。
四、游戏“找朋友”
1、要求两个数字娃娃做好朋友,比比谁大谁小,大数字娃娃站着,小的数字娃娃蹲下。
2、要求两个幼儿能听音乐找朋友,并能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用相应的身体表现出来。
幼儿园数学教案:有趣的纸盒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玩、做做纸盒,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知觉。
2、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从家中带来纸盒。
2、制作纸盒的各种材料:废旧纸盒、挂历纸、水彩笔、剪刀、夹子、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纸盒,进一步感知立方体。
1、小朋友今天从家中带来了不同的纸盒,请你仔细看一看,你的纸盒是什么形状的?(是个长方体)
2、长方体有几个面?(6个面)请你把这6个面找出来并标上数字。
3、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长方体由6个面围合而成,有的长方体有的面是正方形,有的面是长方形,有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
二、拆一拆纸盒,初步感知立体与平面之间的关系
1、拆纸盒
请小朋友把纸盒拆开来看一看,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
(让幼儿从容易粘合处开始拆)
2、纸盒还原,反复感知并讨论平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改变关系。
谁会把手中的图形变回原来的样子?
重复还原几次。
平面的纸为什么会变成纸盒?
3、引导幼儿发现并了解没有标数字的面(粘合面)的作用。
观察拆开的平面图形:大家找一找,刚才我们小朋友写的数字都在哪里?除了有数字的面外,你还发现了什么秘密吗?这些没有标数字的面刚才躲在哪里?它们有什么用?(重叠、粘贴、封口)
三、讨论如何制作纸盒。
小朋友想自己来制作纸盒吗?那我们该怎么来做纸盒呢?大家先讨论一下。
1、幼儿自由讨论制作的方法。
2、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制作的方法。
3、幼儿制作纸盒。进一步感知平面与立体的关系。
幼儿园小班数学:有趣的图形
一、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周围环境,继续加深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
2、初步培养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日常活动中注意引导幼儿找找周围环境中的几何图形。
2、幼儿人手一只小包,内装各种几何图形的“饼干”。幼儿人手动物卡片一份。
3、在户外草地上布置各种几何形大门,再用彩绳围成各种几何形状的湖。室内墙饰增添几何形图案的形象。
4、音乐磁带《郊游》、《划船》等舒缓音乐。录音机一台。
三、活动过程:
(一)、以“郊游”为活动情节,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太阳公公咪咪笑,花儿草儿弯弯腰。今天天气真正好,小朋友,我们到公园去郊游好不好?”
(二)、利用户外环境,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
1、“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小包里带了哪些好吃的点心?”
①(边出示边提问。)“老师包里有许多饼干呢!瞧,这是什么形状的饼干?”
②“你们有什么样的`饼干?”(互相讲+个别讲。)
2、“背好小包出发了!”边走边唱歌曲《郊游》。
3、钻过几何形大门。“看,公园的大门多神气!这些门形状一样吗?分别是什么形状的?”“选自己喜欢的大门进公园。走过两道门,来到公园的草地上。”“说一说自己是从什么形状的大门走进来的?”
4、辨认几何图形的湖。“这个公园真大呀!瞧,公园里还有好几个漂亮的湖。可以找个朋友一起去划船。”边划边唱歌曲《划船》。“你在什么形状的湖里划船?”“可以和朋友换一条船,到其它形状的湖里去玩一玩。”“我们玩得真高兴!小船靠岸了,小朋友上岸来吧!”
(三)、找找室内环境中的几何图形。“大家玩累了,找个安静的地方休息一下。”(进教室。)
1、引导幼儿观察墙饰。“这里有花、有草、有树,真好看!让我们和朋友一起走走、看看、讲讲。”(放舒缓的音乐。)“有几位图形娃娃也想和大家一起来郊游,它们是圆形娃娃、正方形娃娃、三角形娃娃,它们调皮地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快快找,它们躲在哪里?”
2、分辨动物卡片上的几何图形。“图形娃娃表扬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就找到了它们。它们还想再玩一次‘捉迷藏’的游戏。这回它们请来了动物园的小动物们帮忙,想躲在小动物身上。我们先去找找小动物躲在哪儿,每人找一个小动物。”“你找到的小动物是谁?”“有哪个图形娃娃躲在它身上?”(互相说+个别说。)“大家都来和小动物、图形娃娃交朋友,把我们带来的饼干请它们吃好吗?”一边喂“饼干”,一边还要学说一句话“我请你吻xx形状的饼干。”
幼儿园教案 篇3
目标
1、知道夏天的水果。
2、 学习找相同的水果,体验和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材料
水果挂图、水果图片或者实物
活动过程
重点:认识夏天的水果。 难点:在活动中找出相同的水果。
1、出示水果西瓜、桃子、葡萄等的图片,让幼儿辨认。
2、给小朋友挂上水果卡片,让幼儿互相说自己是什么水果。
3、游戏“水果宝宝找朋友”
当音乐开始时,小朋友随着音乐做不同的动作,当音乐停止时,幼儿寻找与自己所戴的水果卡片相同的小朋友,手拉手站在一起。
4、游戏若干次后,小朋友可交换卡片,继续游戏。
效果分析:
教育反思(▲√●)
教育
效果
目的的科学性( )环节的.合理性( )材料的适宜性( )组织的灵活性( )
互动的有效性( )指导的针对性( )情感的交融性( )幼儿的积极性( )
问题
分析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猜测、观察、动作模仿等方式,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动物的情绪并学说:"快逃!快逃!咕咚来啦!"
3、体验师生共同表演故事的快乐。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动物的情绪,学会对话:"快逃!快逃!咕咚来啦!"活动难点:体验动物逃跑时的紧张情绪。
活动准备:
1、绘本ppt,故事中的动物形象大图一套,小图片与幼儿人数一样。
2、情景表演(一只小老鼠正在散步,听到"咕咚"声,吓了一跳,逃跑了,边跑边喊"快逃!快逃!咕咚来啦!)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导入(一只胆小的老鼠正在散步,忽然听到"咕咚",吓了一跳逃跑了,边跑边喊"快逃!快逃!咕咚来啦!")提问:
刚才的.小老鼠怎样了?(逃跑)它为什么要逃跑呢?(害怕)它害怕什么呢?(咕咚)"咕咚"会是谁呢?(幼儿猜测)
二、幼儿观看ppt,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小老鼠跑着跑着,会遇到谁呢?他们说了些什么?我们一一看。
观看第一页(兔子听到老鼠叫喊声一起逃跑)——小老鼠跑啊跑,它遇到了谁呢?
——它遇到小兔子说到什么呢?
——小老鼠对小兔子说了什么?
——小兔子听到喊声怎么了?
观看第二页(狐狸逃跑)——这是谁呀?谁来学学狐狸的样子?
观看第三页(狐狸被吓的和小老鼠、兔子、一起逃跑)
——狐狸听到了什么声音?
——他为什么也要逃跑呀?
——他们逃跑时,又会遇到哪些动物呢?
观看第三页(小羊、小猪、斑马都被吓到一起逃跑)
——他们见到小羊(小猪、斑马)对他(们)说了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说说。(快逃!快逃!咕咚来啦!)
——有谁发现了这群小动物?他会怎么做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教师播放第四五页,和幼儿一起观察,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观察大熊并学学他的动作。再模仿小动物们紧张的样子。
——小动物们跟在大熊后面干什么呢?
——"咕咚"会是谁呢?(幼儿自由发言)
三、讨论并理解故事内容。
师:让大熊带着小动物去找"咕咚"我们来想想,小老鼠吓得往前跑时,碰见了谁?说了些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动物形象图片(大)鼓励幼儿模仿绘本中动物的表情及语言:"快逃!快逃!咕咚来啦!"教师播放最后画面(苹果掉到水中)
——咕咚到底是谁啊?
——"咕咚"可怕吗?小动物们为什么害怕呢?
四、幼儿选择相应的角色表演故事。
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及时表扬声音和表情到位的幼儿并提示幼儿:如果不记得自己何时出场,可以借助线索图。根据实情况,可以再说几次,让幼儿体验和同伴一起表演的快乐。
幼儿园教案 篇5
科学意图: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孩子接触新材料新工具,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丰富孩子的知识,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学会一些操作的技能技巧。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主动获得更为广泛的经验,让科学教育真正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
适合班级:
小、中、大班
材料准备:
相同高度和粗细的玻璃瓶八个、七种不同色的颜料、小木棒(筷子、鼓槌等)一根。
制作方法与步骤:
(1)把瓶子排成一排,在每个瓶子里倒进不同量的水(水量由少到多)。
(2)在每个瓶子里倒入一种颜料(第一个与第八个颜色一样,水量不同),制作成彩色水,这样既美观又便于识别区分不同的水量。
(3)将八个瓶子按水量由少到多依次摆好,一组音乐瓶就做好了。(见“音乐瓶图1”)
实验操作:
(1)让幼儿用小木棒以相同的力度依次敲击音乐瓶,感知声音的变化。
(2)让幼儿用嘴依次对着每个瓶口吹一吹,能否听到声音,声音的高低是否一样。
教师指导建议:
● 引导幼儿边敲击边倾听声音的变化,并辨别哪个瓶子音调高,哪个瓶子
音调低,并引导幼儿探讨原因。
● 提醒幼儿在敲击不同的瓶子时力度要均匀,同时不要太用力,以免敲坏
玻璃瓶。
拓展与替代:
◆ 教师可根据音阶调整水量的多少来制作音乐瓶,并尝试为幼儿演奏乐曲(悬挂音乐瓶声音会更好听)。
◆ 可将钢管、竹筒等切割成长短不同的管子,悬挂起来制作成音乐筒。
◆ 提供编钟演奏的视频资料供幼儿欣赏。
小知识
当用小木棒敲击玻璃瓶时,瓶子和水会发生振动,当振动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时,我们就听到了声音。由于每个瓶子里的水量不同,它的振动频率不同,所发出的声音也不同。水越多,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水越少,振动越快,音调越高。编钟的工作原理与此类似,编钟的钟体小,敲击时,振动就快,音调就高;钟体大,音调就低。
活动反思:
动手操作必须是在动脑的指导下或在动脑的过程中进行的',只有动手动脑的操作活动才能真正调动幼儿的积极主动性,才能感受到操作的乐趣和奇妙,也才能从多次的失败或尝试中去验证自己的设想,去体验成功后的快乐。而缺少主动动手动脑的操作活动,既不会让幼儿产生强烈的活动兴趣,更不能有益于幼儿智慧的开发与探索精神的启迪。
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调查统计活动,感受表格在统计中的作用。
2、学习自己选择调查、记录的方法,统计小组同伴中不同入园方式的人数。
3、能积极参与调查、统计方法的讨论,从不同角度对表格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解读。
活动准备:
1、教具:各种入园方式的标记(附图),全班幼儿入园方式统计表(附图)。
2、学具:各种入园方式的标记分放在分类盒中,小组幼儿入园方式统计表(附图),笔。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入园标记,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小朋友平时都是怎样上幼儿园的?(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乘私家车)
(2)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各种入园标记,让幼儿明确各种不同入园方式。
(3)请幼儿每人选择一个标记表示自己的入园方式。
2、调查统计小组使用各种入园方式的人数。
(1)出示小组幼儿入园方式统计表,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表格有什么?我们可以用这张表格做什么?
(2)师幼共同讨论调查方法。
教师:怎样才能知道你们小组使用各种方式的小朋友有多少呢?(如:一个幼儿提问,其他同伴根据提问做出相应的回答;同伴之间逐一询问对方的入园方式;通过观察同伴选择的`入园方式的标记)
(3)师幼共同讨论记录策略。
教师:如果你们这组走路上幼儿园的有2个小朋友,在表格中怎样记录呢?(让幼儿明确用数字2表示两个人,而且记录在走路标记下面的格子里,这样才表示走路的有2个人)
(4)完成小组调查统计表,教师巡回指导。
(5)同组幼儿相互交流统计结果。
教师:请大家说说自己的统计结果,看看你们小组每个人的统计结果是否一样?不一样,检查一下问题在哪?你们小组哪种入园方式的人数最多或最少?
(6)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统计结果和调查方法。
3、师幼共同完成全班的调查统计表。
(1)每组选一位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的调查统计结果。
(2)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知道全班每种入园方式各有多少人呢?
(3)出示全班统计表,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这张统计表上有什么?横排的标记、竖排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记录每组各种入园方式的人数?第一组的统计结果记录在表格的什么位置?
(4)每组选一位代表在表格中记录本组的统计结果,并完成合计人数。
教师:表格填完了吗?还有哪些空格需要我们完成?
4、师幼共同读表格,初步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
(1)引导幼儿讨论:每排的合计人数表示什么意思?从这张表格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2)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提供几种玩具,让幼儿调查统计同伴对玩具的喜爱情况。
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知6以内数字的相邻数,初步了解前后数字多1或少1的关系。
2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11—6数字卡片各一张。 2动物胸饰人手一份,积木房6间.活动过程
一:坐火车.感知相邻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1、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票子上的号子坐不同的车厢.
2、数数自己的车厢里有几个人前面车厢有几个乘客哪个车厢乘客多后面车厢有几个人哪个车厢人少
3、教师小结
二:按指令下车。进一步感知相邻数。
三:找房间,进一步感知相邻数的关系
1、老虎的房间号码是4的小邻居
2.小鸟是6的小邻居
3.鸭子是2的小邻居
4.熊猫是1的大邻居
5.蝴蝶是5的小邻居
6、小猫是5的大邻居。
四、游戏数字找邻居
1老师出示数字,分别找大邻居或小邻居。
2幼儿根据自己的数字去找大邻居或小邻居。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数字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数字
【设计意图】
幼儿对于“年、月、日”这样抽象的概念掌握起来有很大难度。因此,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幼儿识字较多,每周值日生工作,已掌握了“星期”这一概念),我在活动设计中,人物化的将“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原本抽象、复杂的概念变得具体、简明、易于理解,为幼儿主动学习留下余地。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又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日历等是记录或查看时间(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的他们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张;自制外形状房子装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的数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和数字(12、30、31、28、365)人手一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等布置的展区。
【活动流程】
1.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
(1)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那几座房子大,哪几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2.出示数字卡(12、30、31、28、365),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的任务。
(1)幼儿摆弄数字卡并认读。
(2)你认为数字与房子有什么联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3.讲述故事,回答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讲述故事,在讲述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幼儿发现大“房子”里日娃娃数量的差异和联系(大月31日、小月30日;均从1日开始)。
(2)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来回答问题: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大月房子有哪几月?小月房子有哪几月?大月有多少日?小月有多少日?顶小的月是几月?有多少日?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用不同的数数法了解)
4.学习查看挂历的方法,练习查找日期。
(1)教师任意说出某月某日,启发幼儿说出怎样才能在“月房子”上找出来。
(2)猜谜语并组织幼儿讨论日历的作用,引导幼儿说出日历作用相同的其他种类。
(3)参观展览会。引导幼儿观察展品是哪一年的,台历、挂历、日历的区别在哪里,你会用吗?
【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观察闰年挂历,引导他们发现二月,从而了解了“特殊”一年会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2.自制小挂历。
幼儿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学习对话,逐步理解故事中各形象之间的联系。
2.明白任何事务、人物都不是完美的,是有缺点的。喜欢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长处,承认自己的短处,学习取长补短。
3.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体验表演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欢庆音乐一段。
2.《老鼠娶新娘》课件。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flash课件封面)这么热闹,是谁家在办喜事呀?我们去看一看。
2.(继续播放flash课件)原来从前有个老鼠村,村里有个村长,村长有个长的非常漂亮的女儿,叫美叮当。今天就是老鼠村长要嫁女儿喽。
二、观看课件,理解故事。
1.小朋友,你们猜猜看,老鼠爸爸会把女儿嫁给谁呀?
2.老鼠爸爸到底把女儿嫁给谁呢?我们一起到故事里去找一找。
欣赏故事第一段。
(教师边播放课件边讲述故事第一段)
1.小朋友,老鼠爸爸想把女儿嫁给怎么样的人呀?(用故事中的原句回答)
2.那神气是怎么样子的呢?谁能来学一学。(幼儿回答或表演一下)
3.老鼠爸爸也想把女儿嫁给像你们一样神气、一样厉害的人,那他去找了谁呢?让我们继续去故事中听一听,看一看。
欣赏故事第二段。
(教师边播放课件边讲述故事第二段)
1.老鼠爸爸第一个找的是谁呀?(太阳)老鼠爸爸是怎么问太阳的?它是怎么回答的'?谁能来学一学。(师幼分角色对话)
2.那接下来老鼠爸爸又分别去找了谁?(乌云、风、墙、老鼠小阿郎)那鼠爸爸又是怎样说的呀?它们又是怎么回答的?
3.它们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吗?
4.小结:乌云遮住了太阳,风儿吹散了乌云,墙挡住了风,老鼠从墙上打了个洞,它们都不是世界上最强的新郎。它们都有自己最强的地方,但是没有人是最强的。
三、结合经验,了解自己。
1.小朋友你们知道哪里是你最强的地方?
2.我们把最强的地方叫做长处,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有长处,可真好,因为长处会让我们很棒。
3.但每个人也有不够强的地方,我们把不强的地方叫做短处,你知道你的短处是什么吗?
4.你们能够知道自己的短处,真好,因为只有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够进步!
5.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当我们取长补短,互相帮助时,就会变得很强大。
四、欣赏故事第三部分。
1.世界上没有最强的人,那美叮当到底该找谁当新郎呢?(可提示:找不到最强的,但可以找最喜欢的,谁最喜欢她呢?)
2.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欣赏故事第三段)。美叮当嫁给了老鼠小阿郎,他们结婚了!
五、游戏结束,感受快乐。
1.美叮当坐着花轿结婚了,我们也来玩抬花轿的游戏。
2.游戏要求:选一个女孩子来当新娘,新娘抛绣球选新郎!请2个男生来抬花轿3.迎亲队伍出发啦!(播放敲锣打鼓的音乐)
附故事:《老鼠娶新娘》
从前,有个老鼠村,村里有个村长,村长有个长的非常漂亮的女儿,叫美叮当。村里还有个小伙子叫小阿郎,村子里所有的老鼠都很想娶美叮当当老婆。村长不知道要嫁给谁,于是他决定要抛绣球招亲。抛绣球那天,村里面的老鼠都来了,因为只要接到绣球就可以娶村长的女儿了。谁知道美叮当刚把绣球抛出去,突然从黑暗中窜出了一个大黑猫,把村里所有的老鼠都吓跑了。经过大黑猫的捣乱,村长决定,要把女儿要嫁给比大黑猫还要强大的女婿。
但谁是最强的呢?村长想到了太阳,于是它跑去问太阳:太阳,太阳,你是最强大的吗?太阳说:没错,我是最强大的。但正说完,一团乌云慢慢的飘了过来,挡住了太阳。于是村长问乌云:乌云、乌云,你是最强大的吗?乌云说:我是啊!话刚说完,恰巧一阵风吹过来,吹散了乌云。村长又问风:你是最强大的吗?风说:是啊。说完它就吹起了一阵强风把村长吹的又高有远,直到停在一面墙上。村长被摔的鼻青脸肿,勉强爬起来问墙说:你是世界上最强的吗?墙说:当然是啊。这时候有一个老鼠在墙上挖了一个洞,穿过了这面墙。村长一看,是小阿郎。
这时,村长才发现老鼠虽然小,但仍然很有本事,所以最后他决定把美叮当嫁给了小阿郎。
幼儿园教案 篇9
幼儿园分解组成教案让幼儿掌握了10以内的分解组成,让幼儿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魅力,进一步对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激发了幼儿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1 幼儿园分解组成教案: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2、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发现数组成的递增、递减及互相交换的规律。
3、在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 幼儿园分解组成教案: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10的9种分法。
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3 幼儿园分解组成教案:活动准备
1、为活动准备的幼儿操作材料。
2、上课准备的分解组成课件、记录纸。
3、多媒体教室准备。
4 幼儿园分解组成教案: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复习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
1、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2、教师引导10、9、8、7、6、5、4、3、2、1根手指的伸法。
伸出双手,如图:双手平伸是10,弯下一根是9,弯下二根是8,弯下三根是7,弯下四根是6,弯下五根是5。也可以说,弯下一根手指是9和1,弯下二根手指是8和2,弯下三根手指是7和3,弯下四根手指是6和4,弯下五根手指是5和5。
二、通过故事情境,感知10的分解与组成。
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它们带来很多的宝贝,请幼儿每人取出10个宝贝,试着把它们分成两部分,看看有多少种分法?自己试着来记录一下……
三、通过课件,学习10的组成和分解。
1、师:数一数来了几位小矮人?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2、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四、巩固练习。
10个小朋友一组,边唱找朋友的歌曲边做游戏,唱完后迅速分成两部分,说一说10分成了几个几?
五、活动延伸。
将各种操作材料投放到数学区供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园教案 篇10
一、设计思路
幼儿园中班的小孩有一些事已然可自行解决,但经过观测和察看与调研发现有一些小孩在家吃饭着装還是要依靠爸妈。为教育小孩自个儿的事自个儿做,培育小孩的自我服务观念设计了此节课。
二、教学目标
1、让孩子明白长大了应当自个儿的事自个儿做。
2、培育孩子的自我服务观念。
3、锻炼孩子的语言综合表述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培育孩子的自我服务观念。
2、教育孩子自个儿的事自个儿做。
四、教学预备:小故事、衣衫、Music
五、教学进程
1、述说小故事《谁真的长大了》导出教学课题
小故事大致,述说一对双胞胎姊妹很多地方都相同,即是一個可以自个儿的.事自个儿做,一個却依靠爸妈......
2、设计提问(让孩子清楚长大了应当自个儿的事自个儿做)
(1)小故事内的2个孩子谁真的长大啦。
(2)为什没有说某某长大啦?
(3)幼儿教师总结:某某长大了他能自个儿穿鞋,自个儿着装服、吃饭
3、交流:让孩子说一说自个儿是怎么样做的,自个儿是否长大啦。(教育孩子自个儿的事自个儿做)
4、着装大赛。(体会自我服务的快乐)
5、幼儿教师总结。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目标基本达到啦,通过此节课小孩们明白了张大了应当自个儿的事自个儿做。5、各过程着装大赛有一些乏味,预备应再充实些许。
幼儿园教案 篇11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放录音。(请学生回答听到的声音──雨声)
2.联系实际说一说。(引导学生由雨声想一想雨前自然界的变化,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课文,把生字圈出来。
2.合作学习。(小组同学检查字音,交流记字方法。)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三、朗读课文,了解文意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看图学文。(出示“小白兔往家跑”的挂图,请学生回答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并找出描写这个画面的段落,读一读,注意读出“着急”的语气。)
3.抓住重点句,指导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想:小白兔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分别找到“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的段落。①分角色朗读每段的对话内容,注意体会每个人物的心情。②找出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的原因,并在文中画出来。③体会小白兔的.想法:由不相信→半信半疑→完全相信,并在文中找出描写小白兔想法的句子,读一读。)
(引导学生再想一想:小白兔回到家里,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兔妈妈会说什么?)
四、课后延伸,练习背诵
1.让学生想想哪些现象也说明要下雨了。
2.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五、课堂作业设计
1.口头填空。
(1)要下雨了,燕子( )
(2)要下雨了,小鱼( )
(3)要下雨了,蚂蚁( )
(4)要下雨了,天气( )
2.读读说说。
例: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李老师正忙着( )!
板书设计
16要下雨了
小白兔闷
燕子低飞
小鱼游出水面
蚂蚁搬东西
幼儿园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观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
2、记录剥花生仁的情况,学习简单的统计数据的方法。
3、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花生人手10颗,点心盘和小碗人手一个,记录表人手一张。
2、花生类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花生果的外形。
1、以猜谜导入:小朋友都喜欢猜谜,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小耳朵听好了。"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谁猜出来了?
2、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解释谜面。我们来看看,花生的外壳怎样?里面呢?打开后,里面有什么?学习花生仁(了解花生的外形特征)
二、剥花生
1、小朋友真棒,不但能猜出谜语,而且还能说出理由,那是不是每颗花生里面都睡了一个花生仁呢?那你来猜猜看,这颗花生里面有几颗花生仁?(幼儿猜测)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怎样就能知道了?(剥开来看一看)
2、你们知道花生里有多少花生仁呢?现在我们一边剥花生一边记录,怎么记呢?这里有一张记录表,上面有两排格子,这一排是告诉你要剥10次花生,下面这一排是让你填花生仁的颗数,如果第一次剥出2颗花生仁,你就在第一个格子里用2来表示,第2次剥出3颗来,你记在哪里呢?好的,小朋友在剥的时候要剥一次记一次,直到剥完为止,剥下来的'壳放在中间的盆子里。不能边剥边吃哦!
3、请幼儿剥花生,一边剥一边进行记录。
4、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记录剥下的结果。
5、鼓励已剥完的幼儿说说游戏结果。
6、统计数据。
小朋友,花生都剥好了吗?你能不能把记录的结果告诉大家?
A、今天,小朋友真聪明,不仅会剥花生,还把花生仁的颗数都记录了下来,知道了一颗花生里面有的是1颗仁,有的是2颗花生仁,还有3颗的。那在你剥的10颗花生中每种有几颗呢?我们把它来统计一下好不好?你们看,老师也剥了10颗花生,我也把它记下来了,那来看看,1颗花生仁的我剥到了几次?把它记在哪里,2颗花生仁的剥到了几次?怎么记呢?3、4颗有几次?记在哪里?
B、小结:好现在我已经把我剥的花生统计出来了。
C、小朋友会不会把自己的记录结果也统计一下呢?(会)请小朋友试一试,看看你统计下来,那种花生仁的最多?
D、幼儿统计,教师指导。
E、交流:你统计的结果怎么样?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几颗花生仁的最多?(幼儿讲述)还有谁愿意来说一说?
F、其他小朋友,你的呢?把你的记录表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听,告诉他,你的是哪种花生仁的最多?(下位交流)
三、了解花生的用处。
1、小朋友真棒,通过统计,发现了2颗花生仁最多,那花生有什么用呢?
2、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那花生仁除了可以吃,可以榨油,那它的壳和衣有没有用呢?让我们来听听花生自己是怎么说的吧!
3、原来花生的本领这么大,它浑身都是宝,你们记住了吗?
四、分享活动。
今天我们和花生玩游戏,还知道了,这么多关于花生的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尝尝我们亲手剥的花生是什么味道的?孩子分享花生。
幼儿园教案 篇13
活动背景:
晨间活动时,小朋友正开心地玩着游戏,帆帆一走进教室便大声地说:“我今天坐公交车来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我下乡也是乘公交车的,还给一位老奶奶让座呢!”、“那天我在车上看到一位小妹妹把糖纸扔到了窗外”、“我跑得快,每次都能抢到座位”……听着孩子们的交谈,我思索着:乘车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事儿,多数孩子都有乘坐公交车的经验,那怎样让他们学会文明乘车、做个文明乘客呢?于是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情境中,学习文明乘车礼仪,感受文明乘车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回忆经验,了解乘车中的文明守序行为。
2.尝试根据图片编唱歌曲,强化文明乘车的意识。
3.乐意做文明小乘客,并愿意积极维护文明乘车秩序。
活动准备:
乘车图片四幅‘道具:领带、红领巾、书包、拐杖、手提包、公文包、方向盘;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了解文明乘车行为
1.共同回忆乘车经历。
师:小朋友,你乘过公交车吗? 你乘公交车去过什么地方?
幼:我乘公交车去乡下外婆家;我去步行街是坐公交车的……
师:平时,我们在什么地方乘公交车?
幼:汽车站、路边的站台。
2.运用图片再现场景。
师:你是怎样乘公交车的?上了车需要做什么?
幼:要投币;要刷卡;找个位置坐下来。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1,并小结:小朋友要记牢,上汽车队排好,主动投币和买票。
师:在公交车上,你们都碰到过哪些事情?
幼:有乘客主动给老人让座;有小朋友在车上大声喊叫;有人抢座位……
师:那怎样的行为才是文明的呢?
幼儿回答时教师出示图2、3,并小结:上了车不乱跑,有座位不争抢,老人孕妇照顾好。车厢里不大叫,讲卫生懂礼貌,安安静静秩序好。
师:车到站了,你是怎么做的?
幼:下车的时候不要挤;先让别人下车再走。
出示图4,小结:下车时不拥挤,先下后上不忘掉,做个文明的好宝宝。
二、填入歌词,学唱文明乘车歌曲
1.师:小朋友都知道了怎样做一个文明的.乘客,怎样让你的爸爸、妈妈以及你身边的人都来做一个文明的乘客呢?
幼:说给爸爸妈妈听;做给他们看;看到他们有不文明的行为,我们要提醒他们。
2.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内容为歌曲填词。
师:想不想用唱歌的方法提醒他们呢?
(1)教师示范编唱第一段,幼儿了解填词方式并学唱。
(2)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内容填词,并演唱。
(3)用多种方式完整演唱歌曲。
(4)用录音机录下幼儿歌声。
三、角色扮演,体验文明乘车乐趣
师:嘀,汽车开过来啦!
幼儿随着音乐用小椅子拼搭8路公交车。
师:我们都到站台上来准备上车吧。
师幼自由选择老人、孕妇、工作人员等角色玩乘坐公交车的游戏。将让座行为渗透到游戏中去。
【幼儿园教案】相关文章:
健康教案幼儿园教案01-17
幼儿园的教案04-02
幼儿园教案12-14
(精选)幼儿园教案07-08
幼儿园教案01-07
幼儿园国防教育教案幼儿园国防教案12-23
健康教案幼儿园教案14篇02-08
幼儿园西瓜教案03-16
幼儿园陶艺教案03-30
幼儿园的蚂蚁教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