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幼儿园教学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教学教案1
一、活动前思考
1、教材分析
《小鸭找朋友》这一讲述活动内容简单、情节单一,特别是小鸭与朋友间的对话简单重复,适合小班幼儿的语言特点。故事讲述了小鸭自己玩觉得很难受,于是一次又一次邀请朋友(小兔、小鸟、小乌龟)一起玩,在小鸭与朋友的对话中,让幼儿明白了小鸭要找的朋友是会游泳的小动物,同时又富有教育意义:只有和朋友一起玩,才是最开心的事。所以我将它定位为小班的讲述活动。
2、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幼儿完整讲述出图片的主要内容。
难点:丰富相应的动词:跳、飞、爬、游。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语言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丰富相应的动词:跳、飞、爬、游。
2、指导幼儿充分运用动觉、听觉和视觉,完整地感知理解、并讲述出图片的主要内容。
3、培养幼儿安静地听别人讲述的习惯,并鼓励他们在集体面前大声地表述。
(二)活动准备
1、背景图。
2、小鸭、小兔、小鸟、小乌龟、猫、鸡、青蛙图片各一。
(三)活动过程
1、观察理解讲述对象。
*出示背景图,不断出示小兔、小鸟、小乌龟,并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中的主要内容。
*“嘎嘎嘎”谁来了?小鸭来到了什么地方?它在干什么?只有自己玩,它心里怎样啊?
评析:教师能抓住图片的三要素(人物、地点、事件)进行提问,为幼儿进行完整地讲述奠定了基础。在进行情感引导时,教师要注意加强语境的.创设,特别是对于小班幼儿。
2、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逐一出示小动物图片,看看,谁来了?小兔(小鸟、小乌龟)是怎样来的?(幼儿用动作表示动词)小鸭看见小兔(小鸟、小乌龟)来了,会说什么?它们是怎么说的?
评析: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还比较贫乏,当问到“小鸭是怎么说的?”他们想到的就是“小兔,你好!”之类的礼貌用语。这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小鸭想找小兔玩,会怎么说呢?”从而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启发幼儿积极参与讲述。
3、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逐一出示小动物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边回答边集体讲述图片内容。
*告诉幼儿故事的名字《小鸭找朋友》,幼儿边看图边连贯、完整地讲述图片的内容。
*请几名语言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讲述。老师以鼓励的口吻和插话的方式帮助其完整、大胆的表述。
评析:在这一环节,教师采用了“平行提问”的方法,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完整地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特别是能力强的幼儿,已经能独立地完整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
4、引导幼儿迁移讲述经验。
*老师还会讲一个不一样的《小鸭找朋友》的故事呢,引导幼儿把“小鸭找小兔、小鸟、小乌龟”的讲述经验迁移到新的经验上面来完整、连续的讲述。
评析:能根据小动物的特征,置换成小猫、小鸡、小青蛙的动物图片。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都能迁移经验进行讲述。
三、活动后反思
整个活动环节清晰,能根据讲述活动的基本步骤进行设计。我在设计图片时,设计了背景图和可以活动的小动物图片,既可灵活操作又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虽然幼儿基本都达到了目标,但活动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果我在活动中设计一些游戏的情景,就更能激发幼儿参与讲述的兴趣;我也运用了难点前置的方法,但幼儿“动”的还不够,使幼儿的兴趣不是很高;在活动中,我还应进一步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给能力中下等的幼儿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也有让我感到疑惑的地方:那就是讲述活动与故事教学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希望通过以后的探索和学习,能有所收获。
附讲述内容:
一天,小鸭到池塘边去游泳。只有自己玩,多难受。这时,一只小兔跳来了,小鸭说:“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吗?”小兔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你找别的朋友吧!”一只小鸟飞来了,小鸭说:“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吗?”小鸟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你找别的朋友吧!”一只小乌龟爬来了,小鸭说:“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吗?”小乌龟说:“好啊!我和你一起玩!”它们一起高兴地游了起来。
幼儿园教学教案2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里比较娇惯,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是自我为中心,缺乏互相谦让、互相关心的良好品德,与人相处、协商、合作的能力较差。而《小羊过桥》这个故事形象生动,富有很强的教育性,故事情节、角色对话通俗易懂,幼儿比较容易接受。通过学习幼儿能从中得到教育,明白相互谦让也是一种美德。
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走独木桥,其用意在于通过这一环节让幼儿感知独木桥的特点,获得过桥的体验,同时也为以下的环节做铺垫,使活动有动有静,动静结合,让不同领域得到整合,幼儿得到综合的学习,使活动形式更丰富,接着再结合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该课件声形并茂,使得幼儿的多种感官得到刺激,更容易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一、活动目的:
1、理解儿歌主要内容。
2、懂得同伴间要互相谦让、不争吵、不打闹。
二、活动准备:
视频动画、情景创设(一条河、河面上有一座独木桥)、(小白羊、小黑羊)头饰、儿歌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游戏“走独木桥”进入教室。
1、幼儿走独木桥入室,提问:独木桥什么样的?刚才走独木桥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2、幼儿自由发言,师总结并交代儿歌的名称。
(二)听录音,把握儿歌主要内容。
提问:1、儿歌叫什么?有谁?2、发生了什么事?
(三)欣赏动画,理解儿歌内容。
1、引导幼儿观看动画,并提问:两只羊走到独木桥中间,小白养和小黑羊说了什么?
2、两只羊越吵越凶,互不相让,后来怎样啦?为什么会这样?
3、你想对两只羊说些什么?
4、小结:小白羊和小黑羊没有互相谦让结果掉河里了,平时小朋友要怎样做到互相谦让呢?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带头饰表演故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结合了新的辅助教具——课件,课件的声形并茂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了,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孩子们愿意说、大胆说、连贯说,说出了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内容及角色的对话。活动组织的各个环节较紧凑、动静搭配合理,整合了健康领域、社会领域,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学习。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幼儿语言的连贯性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强。
幼儿园教学教案3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听一听
师: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之前一课我们学习了海洋里的动物。今天有另外一些动物带着他们的歌声来到这里,大家认真听,猜猜它们是谁?在做什么?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猜想是什么鸟,在做什么事情。
师:小鸟在捉虫、唱歌玩耍时心情是怎么样的呢?生:快乐的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快乐的小鸟》一课。出示课题。
二、 说一说
师:你见到过什么鸟?给我们介绍一下吧,说说它的颜色和样子。生说出鸟儿后教师从白板图库中出示鸟儿的图片,再一次全班仔细观察。
师:说朋友的声音真响亮在生活中真留心观察发现了许多美的地方。老师这里还有别的小鸟,大家讨论一下,这些鸟儿哪里最美,最有特点?要怎么样才能画出来?哪里不会画的也可以告诉我。
生:讨论图片中的鸟的特点,并指出绘画的方法。
师:你说的真好,老师这里有更简单的方法可以画出来。切换白板示范绘画局部。
三、 演一演
师:鸟儿有了这些美丽的花衣裳,变得美丽了,但是做什么事情可以让它们变得更快乐呢?你们在坐位上表演一下?生:在坐位上讨论表演。
师:我请几个同学上台来表演一下。
生:飞的,玩耍的,捉虫子的,打招呼的。师旁白:停,大家看这是飞的鸟,想想要怎么才能画出飞的鸟。停,又要怎么画,才能画出捉虫子的鸟
师:同学们表演的鸟儿真快乐,有飞的,有捉虫子的`,那要怎么画出这样的动作呢?老师有个小秘决:圆脑袋,圆脊背,长着一个三角尾,眼睛随着嘴巴转,展翅高飞不画腿。边说边在白板上画出飞的鸟,低头捉虫子的鸟
四、 学生创作
师:我们学会画小鸟的动作,也会给它加上美丽的特点,看老师就画出了几张不同形态的小鸟。现在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的纸开始画一群《快乐的小鸟》吧。 师巡时,提示几个,如:有同学画出小鸟在打招呼的真有趣。还有画唱歌的小鸟呢。
五、 评价
师:拿一张画,大家看这是这位同学的画,老师是这样欣赏他的画的。看这张画的鸟的形状……,颜色……,动作……。老师是评价了哪几个方面啊?现在大家分小组互相评价,推荐一张好的画让全班欣赏一下。
生:拿出一张画。师:你们小组谁来说一下,为什么推荐这一张?
六、 拓展
师:我们除了画,还可以用其它方法表现快乐的小鸟。欣赏剪贴、剪纸、国画 这些小鸟都快乐的生活在这片绿色的树林里,可是有一天,人类来了,树木变成了这个样子,小鸟没有了家,它哭了。我们可以做点什么不让小鸟哭泣呢? 生:……
幼儿园教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创设情境,在玩玩、听听、讲讲中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礼貌用语:你好、再见。
2、鼓励幼儿尝试用普通话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参与语言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用积木搭建小白兔、小猫、小狗的家,用卡纸制作三扇可以开的门,门上分别画有鱼、萝卜、肉骨头。小猫、小狗家里分别放置小猫、小狗的绒毛玩具。小兔家里放置一个小白兔头饰(请一老师扮演小兔)、
其他准备:鸡妈妈胸饰一个、小鸡、小狗图片一张、欢快的音乐。故事《门上的画》自制挂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挂胸饰):宝宝们,我是谁呀?
幼儿:(鸡妈妈)。
师(鸡妈妈):鸡宝宝们,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和“小鸡”一起做律动游戏)
二、创设情境,理解故事:
1、创设小狗打电话来的情景:“叮铃铃……”
鸡妈妈:“宝宝们,你们先休息一下,妈妈接个电话。(让宝宝们坐回原来的位置)喂,您好,我是鸡妈妈,请问你是谁呀?……哦,是小狗呀,小狗,你好!请问你找我们有什么事呀?……哦,你要邀请我们到你家去玩啊?好啊好啊,谢谢你,小狗。可是……,我们不认识你的家呀,怎么才能找到你的家呢?……哦,知道了,只要找门上有画的,就是你的家,恩,我记住了,只要找门上有画的,就是小狗的家。那一会儿见!再见!“
提问:(1)刚才是谁打来的电话?
(2)找我们有什么事情?
(3)怎么才能找到他的家?
2、在音乐的伴奏下,和“鸡宝宝”一起开着汽车去找小狗家。
(1)来到了门上画着萝卜的家门口。
“鸡妈妈”:这扇门上画了什么?这是小狗的'家吗?
(“鸡妈妈”示范敲门):“咚咚咚,请问这是小狗的家吗?”
引导“小鸡”敲门。(集体练习对话)
(开门)鸡妈妈(惊讶状):哎呀,这原来是……(等待幼儿说出)小兔的家。
引导“小鸡”和小兔有礼貌地打招呼:“小兔,你好!”
小兔(配班老师):鸡宝宝们好!
引导“小鸡”问:“小兔,小兔,你为什么在门上画大萝卜?”
小兔(配班老师):“鸡宝宝们,我没听清楚你们的话,请你们再说一遍好吗?
鸡宝宝:好,小兔,小兔,你为什么在门上画大萝卜?(集体练习)
小兔(配班老师):因为我最喜欢吃萝卜,所以在门上画了大萝卜”。
(引导“小鸡”有礼貌地和小兔道别)鸡妈妈:谢谢小兔,我们还要去找小狗的家,宝宝们,我们和小兔再见吧!
鸡宝宝:小兔,再见!
(2)开汽车再去找,来到了画有鱼的家门口。
鸡妈妈:这扇门上画的是什么?(幼儿回答)
组织“小鸡”猜测:这是小狗的家吗?如果不是,那你觉得这是谁的家?
请一只“小鸡”敲门:“咚咚咚,请问这是小狗的家吗?”
(开门):你们猜对了,这是……(等待幼儿回答)小猫的家。你们真聪明。
引导“小鸡”和小猫有礼貌地打招呼:“小猫,你好!”
鸡妈妈总结:因为小猫最喜欢吃鱼,所以在门上画了小鱼。
(引导“小鸡”有礼貌地和小猫道别)鸡妈妈:时间不早了,我们赶紧去找小狗的家吧,我们跟小猫再见吧。鸡宝宝:小猫,再见!
鸡妈妈总结:宝宝们,刚才我们去了小兔家,因为小兔最喜欢吃萝卜,所以在门上画了大萝卜,我们还去了小猫家,因为小猫最喜欢吃鱼,所以在门上画了小鱼。
组织“小鸡”讨论:你觉得小狗家的门上画的是什么?为什么?
(3)开着汽车再去找,来到了门上画有肉骨头的家门口。
鸡妈妈:这扇门上画的是什么?(幼儿回答)
引导“小鸡”敲门:“咚咚咚,请问这是小狗的家吗?”
(开门)高兴状:“这果然是小狗的家。小狗,你好!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三、、欣赏故事:门上的画
宝宝们,我们休息一下吧,我把刚才发生的事编成了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边在挂图上操作小鸡图片边讲述故事《门上的画》。
四、通过提问,发展幼儿的扩散思维。
讨论:小鸡也想请小狗到他家去玩,他应该在门上画些什么呢?
结束语:我们一起去帮小鸡准备准备吧,上车,回家喽!(听着音乐,开着汽车,走出教室)
幼儿园教学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演唱弱拍起唱的歌曲,恰当地表现乐曲的其止和衬词。
2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创编反映其他违反正常生活现象的滑稽事情的唱词。
3体验歌曲的.幽默,诙谐感,学习协调合拍地接唱衬词,衔接自然紧凑。
二、活动准备:袜子一只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演唱歌曲,幼儿倾听
教师出示袜子提问:1袜子该穿在哪里?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趣的歌,你们听听歌曲里面把袜子穿在了哪里?
演唱后提问:1你们觉的这首歌有趣吗?为什么有趣?
2小结为什么叫胡说歌。教师:刚才老师唱的是跟平时生活不一样的,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胡说歌”。谁知道胡说歌是什么意思?
教师:胡说歌就是把平时常见的事情颠倒着说,本来袜子是穿在脚上的,可现在袜子穿在了耳朵上,真有意思。
(二)幼儿学唱,教师唱,幼儿用动作伴奏
教师:1现在老师把这首有趣的歌再唱一次,请小朋友在每句的末尾的时候替我拍手伴奏。
2刚才小朋友是用拍手为老师伴奏的,现在请你们想一想还能用什么有趣的动作为我伴奏?
3前面两次小朋友都是用有趣的动作为我伴奏,下面请你们想一想能不能有趣的声音来为我伴奏,比如我们学小鸡叫”叽叽“我们来试试看
4谁还能想出更有趣的声音来为我伴奏?
(三)教师伴奏动作,幼儿唱
1下面我们来反一下,你们唱,我来问你们伴奏。(伴奏2"3次)
2刚才小朋友有没有发现最后一句特别长,特别难唱,你们能不能把他唱好,我们来试试看。
(四)教师示范仿编歌词
现在我们来编个不一样的,把袜子穿在脖子上,我们来试试看
(五)幼儿自由创编,并想出有趣的动作或衬词
还可以怎么编?谁来想个滑稽的动作或声音?
(六)活动结束
刚才小朋友都编的许多有趣的歌词跟动作,等下下课的时候可以唱给自己的朋友听
幼儿园教学教案6
活动目标:
懂得做各项事情都要抓紧时间,不能浪费时间。
活动准备:
1、调查表事先每人一份
2、穿珠子、夹玻璃球、套曲别针的操作材料
3、派克笔一支、记录纸三张
4、时钟一个、一分钟沙漏一个 、PPT
活动流程:
一、认识时钟,感知一分钟
1、 提问:孩子们,你们认识时钟吗?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时钟,咱们来一起看一看时钟上都是有些什么?对,时钟上有时针、分针、秒针,还有1——12的阿拉伯数字)那么你们认识时间吗?现在是几点钟?好,老师把现在的时间 点 分先记在黑板上。好,我要继续提问了,谁能告诉我时钟上哪一根针走一圈时一分钟呢? 对,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那么一分钟有多长呢?
2、出示一分钟沙漏,让幼儿静静地等一分钟
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是很长的,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是很短的,现在咱们就静静地等一分钟,看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这是时间沙漏,是一个计时工具,里面的沙子全部流完就是一分钟,好,开始。
3、教师总结:一分钟已经过去了,孩子们,一分钟其实是很短的,但是如果我们静静地等上一分钟,一分钟还是有点长的。
二、一分钟你能干什么
1、那么孩子们,一分钟的时间我们能干些什么呢?记住只有一分钟的时间。()小朋友能在一分钟做这些事情,那么大人呢?咱们来一起看一下。(PPT)
2、体验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一分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现在老师就给你一分钟的时间,看看一分钟你到底能做些什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材料:夹玻璃球、套曲别针、穿珠子。四个小朋友一组,过一会老师说计时开始的时候,小朋友的小手就可以工作了,不过请你们记住了,我们不是比赛,所以说小朋友不要紧张,如果你一紧张,小手一抖,你会更慢的。准备好了吗?开始!
3、请幼儿数一数一分钟自己穿了多少颗珠子、夹了多少个玻璃球球、套了多少个曲别针,并请幼儿报数其他幼儿记录。
现在请小朋友来报数,报出一分钟自己穿了多少颗珠子、夹了多少个弹球、套了多少个回形针,每个小朋友都是有任务的,你要记住他们最多的是谁?有多少?最少的是谁?有多少?一会请你来记。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一分钟有多长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一分钟有多长
设计意图:
在“五一”假期,我们让幼儿统计自己每天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等环节所花的时间。结果孩子们所花费的时间最长为90分钟,最短的为12分钟,大部分幼儿需要60分钟左右。从统计表上可以看出,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遍。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一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须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
过程:
一、交流:一分钟有多长
师:不久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大家都觉得要抓紧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那么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呢?(幼儿可能会回答“60秒”。)
师:60秒又有多长呢?
师:我们请时钟走一分钟吧。
二、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1.一分钟有多长?
(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观察时钟画面,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1)(教师出示钟面)我们都认识钟,请问哪一根针转一圈就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秒针。)
(2)如果有的钟只有两根针,没有秒针,我们怎么知道一分钟到了呢?
(3)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4)现在我们让秒针走一圈,请大家体验一下一分钟究竟有多长。
教师小结:秒针走了60秒,也就是一分钟。
2.一分钟能做什么?
师: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师上网查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一分钟人能跑200米。
师:你们知道200米有多远吗?(AY~JL园出发到伊势丹商厦。)
●一分钟人骑自行车能骑700米。
师:你们猜猜700米有多远?如果从幼儿园出发到哪里有700米?(幼儿园总部到分部一个来回。)
3.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1)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
(2)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3)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干些什么。
(4)幼儿操作。
(5)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A.请你数一下在一分钟里夹了几粒弹珠(穿了几粒珠子、几个套环)。
B.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得最多。(教师记录幼JL的报数。)
C.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D.我刚才发现穿珠子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什么?(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三、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1.前些日子,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所。花费的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怎样呢?
2.幼儿说说自己花费的时间。
3.谁花的时间最长?谁花的时间最短?
4.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费的时间会相差那么大呢?
5.做同样的事情时间花得多结果会怎样?时间花得少结果又会怎样?
6小学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时间,比如安排课间十分钟。谁知道课间十分钟要完成哪些事情?如果你拖拖拉拉结果会怎样?如果你抓紧时间结果又会怎样?
延伸活动:
在区角投放操作材料,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操作,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评析/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吴月萍
幼小衔接教育非常重要。在这两个活动中.陈老师认真分析了幼儿从“小朋友”到“小学生”角色转换过程中的问题.依据“我要上小学”的主题目标.充分考虑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培养的需要.力图在这一重要的过渡期给予幼儿一些必要的支持。
立足问题。遵循需要
幼儿园有序而宽松的生活节奏.使幼儿对时间意义的理解和时间长短的体验较少;幼儿园、小学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和要求.使幼儿面临着种种入学适应问题的考验。陈老师在“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背景下.设计了“一分钟有多长”“整理书包”等系列活动,以帮助幼儿熟悉小学生活.萌发对当小学生的向往之情。
重视认知.整合实施
“认识时钟.逐步建立时间概念”是上学之所需,“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学看课程表,并尝试整理书包”是入学之所急。陈老师顺应情景需要.导入了对“时间”的感知.运用问题引导.展开了对“课程表”的认识,通过两次操作让幼儿经历了“书包整理”中的问题。体现了在主题背景下整合幼儿各种经验、丰富体验、积累新知的思想。
设计严谨.层层推进
时间的长短必须通过比较来感受.书包整理应该亲历而为.形式化的比较和操作往往不能使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陈老师在设计时力求逻辑严密、环节相扣、步步推进。例如,为使幼儿懂得“在拥有同等时间的情况下.抓紧时间者完成的任务就多”,陈老师安排了如下环节:一分钟能做些什幺事的资料分享―+一分钟做事的操作体验―,一分钟可做不同事的交流了解一一分钟所做相同事的数量比较,等等,使幼儿初步理解了影响单位时间办事效率有多种因素(是否抓紧时间、动作快慢等).从而引发幼儿思考“如何安排课间十分钟”等问题,帮助他们克服过渡期中的时间运用障碍。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花包菜有多高
活动目标
1.有关注春天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和观察、比较能力。
2.能寻找合适材料测量花包菜的高度。
3.能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和表达测量的结果。
活动准备
观察春天植物的变化,找好室外观察测量的场地,在合适位置摆放笔、纸、板以及浆糊、胶带、钉子等材料,大展板一块,两盆花包菜。
活动过程
一、引发测量兴趣
1.这两盆花叫什么?在哪儿见过?春天来了,你们发现花包菜变化了吗?
2.弟弟妹妹很想知道花包菜有多高,你能用什么办法告诉他们?
二、准备测量工具
1.讨论:什么材料和工具可以测量出花包菜的高度呢?
2.幼儿在教室里寻找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塑料拼插条形玩具、水彩笔、长纸条、筷子、数学操作材料等,提示有困难的幼儿可以请老师或小朋友帮忙。)
三、测量花包菜并做记录
1.幼儿带好测量工具和材料,到户外种植的花包菜处现场测量。(老师观察幼儿如何测量,并在测量范围内准备一些工具,便于有需要的幼儿调换。)
2.交流测量经验,发现问题,讨论并解决测量中的问题。例如:自己使用了什么工具:测量的起点在哪里;测量工具和花包菜不一样长怎么办等。
3.再次测量并做测量记录。
4.讨论如何记录测量结果。
5.幼儿继续测量花包菜并用自己的方式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关注此环节的难点:①测量的起点。②如何处理测量工具和花包菜不一样长的问题。③幼儿是怎样表达、记录的。)
四、交流、分享
1.介绍各自选用的工具及测量结果。(将幼儿的记录表呈现在展板上。)
2.与幼儿共同小结:使用了哪些材料做测量工具、用什么方法记录的。(感受记录方法的多样性,鼓励幼儿寻找更多、更合适的材料做测量工具。)
活动延伸
1.继续探索用相同的材料测量结果会怎样。
2.比较花包菜的高矮,并尝试分析原因。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和时间赛跑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和时间赛跑
活动目标
1、 认识时钟,知道时钟的基本用途。
2、 感知时间,体验时间的长短。
3、 发现时间的价值与自身努力的关系。
活动准备
时钟、写字本、积木、图书、画纸、铅笔、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1、 认识时间
老师出示时钟,提问:
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这是时钟,是用来看时间的)
你会看时间吗?现在是几点?(9点)
你怎么知道的?(长针指向12,短针指向9,就是9点整)
如果长针和短针都指向12,是几点?(12点)
小结:当长针指向12时,短针指向几,就是几点。
2、感知时间
有谁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很短、不知道、很长)
我们一起来玩“和时间赛跑”的游戏。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在这一分钟里,你们可以自由选择做什么事,时间到了就停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做的事情多。
(幼儿游戏,教师计时。孩子们纷纷离开座位,有的去拿纸,有的去拿积木,还有一个孩子呆呆地站在一边在想要做的事。)
幼儿交流自己在一分钟时间里做的事情:
我觉得一分钟实在太短了,什么事都没做时间就过去了;
我在一分钟里画了一个圈;
我在一分钟里搭了一个积木┄┄
小结:小朋友都说一分钟太短,老师在这一分钟里可做了许多事情:回答了天天的问题,给如如拿了一张纸,观察了所有小朋友的活动,看到有人在争吵,然后找了把椅子坐下来。我们再玩一次,看看这一次我们在一分钟里能做多少事情。
(我这样做小结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能感觉到他们做得很多事情都被忽略了,只要抓紧时间就可以做许多事。第二次游戏时,好多孩子果然加快了速度,没再出现争执。)
幼儿再次交流自己在一分钟时间里做的事情:
我在一分钟里拿了一张纸,画了一个小人;
我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找到了自己的数学本,写了26个数字;我在一分钟里拿了一堆雪花片,搭了两架飞机;
我在一分钟里看了5页书......
3、总结交流
提问: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发现?
学会了看时钟;知道一分钟很短,但我们加快速度也能做许多事情。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老狼老狼几点钟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老狼老狼几点钟
目的:
1、 通过游戏较熟练地分辨单数、双数、并知道单数、双数的排序规律。
2、 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准备:
1、 小玩具若干,1-10 的点卡1套,1-10的数卡1套。
2、 不同颜色的垫子两块。
过程:
1、 第一次游戏,复习10以内单数、双数。
①今天,我们来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游戏规则跟以前的有点不同。请小朋友仔细看、仔细听。
②教师扮老狼,报1点钟、3点钟、5点钟时回头,报2点钟、4点钟、6点钟时不回头。
③提问:游戏规则有什么变化?老狼什么时候回头?什么时候不回头?
④根据幼儿回答,教师把数卡分放在两块垫子上,请幼儿找出“老狼”回头的规律。
⑤游戏1-2遍。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即双数整点时跟着“老狼”走,单数整点时不动。
2、 第二次游戏,练习较正确、迅速地分辨10以内的单数、双数。
①介绍新的游戏规则:“老狼”在回答时间的同时,任意抽取一张10以内的数字卡片,如抽出的是双数,幼儿就找一个朋友相抱;如抽出的是单数,幼儿则单独站立不动。
②游戏2-3遍,要求幼儿逐步加快速度分辨单数、双数。
3、 第三次游戏,感知单数、双数的排列规律。
①介绍新的游戏规则:教师扮老狼,幼儿分成红、绿两队进行比赛。“老狼”在回答的同时迅速翻出卡片,两队幼儿抢答是单数还是双数,并派代表按照“老狼”的要求来翻卡或回答问题。师幼共同检验正确与否,翻对或回答正确者即可得到一个小玩具。
②出示1-10的数卡,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幼儿了解其排列顺序后将其反扣在垫子上。游戏开始,教师逐一提出要求:翻出所有的单数;翻出所有的双数;翻出比×大的单(双)数;翻出比×小的单(双)数;有没有比10大的双数,有没有比9大的单数,有没有比1小的单数,等等。
③“老狼”翻出一张卡片,问幼儿:它的小邻居是几?大邻居呢?它们是单数还是双数?
④统计玩具数量,确定游戏胜负。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线的分类、统计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线的分类、统计
一、 设计意图
今学期班上进行线的专题活动,小朋友都很有兴趣,纷纷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线。一时间,班上就有了不同质地、不同材料、不同颜色、不同用途的线。为了能让幼儿更清楚地认识,我组织进行线的分类、统计活动。让幼儿更深入了解线的种类。
二、 使用对象及场所:大班幼儿在幼儿院进行。
三、 活动目标
1、 在观察、比较、讨论中,对线进行颜色、粗细、质地、长短的分类。
2、 教师和标记的引导下,学习自己设计简单的统计表。
3、 语言表达操作的情况,使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同步得到发展。
四、活动准备
1、 各种各样的线若干。
2、 纸、笔每人一份。
3、 统计示范图。
五、活动过程
1、 给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线,请幼儿观察比较,自己学会初步的分类技能。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好多不同的线,待会就请你们自己去观察,看看能不能分清这里一共有多少种线?
幼儿听后就三三两两的在各种线前观察,对线产生了兴趣。
教学反思:这一环节,教师能让幼儿自己先去观察,比较,给了幼儿充分的自由空间,可以让他们尝试分类,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2、 教师引导幼儿按颜色、粗细等不同特征来分类。
师:刚才我听到有小朋友说,可以把相同颜色的放在一起。我们来试一下。
幼儿尝试按颜色分类,把相同颜色的摆放在一起,全部分好后再数数各有几种。
师:还可以按什么来分呢?除了颜色不同外,你们还发现了其他不同的特点了吗?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
师继续引导幼儿,让幼儿在发现、比较下不断地想到分类的方法。引导幼儿说出长、短和用途来进行分类,并做好分类记录。
教学反思:这个环节中,教师起启发性作用,主体还是幼儿,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并说出来,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老师在后,能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 教师把幼儿观察、讨论的结果记录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自己设计统计图来记录。
A、 幼儿看记录进行操作活动,把所有记录的结果统计出来。
B、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各种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想到了很多的方法来进行分类,我把小朋友所说的都记录在黑板上了,现在就要你们想想,帮我设计一个最漂亮的。
幼:老师我可不可以设计两个。……
教学反思: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提出要求,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尝试,老师只是个观察者,在巡回的观察着幼儿的工作,如果不是幼儿有求必答,老师都不去打扰他们,充分体现出幼儿是主体,不再受老师的影响。
4、 教师小结,并找出不同范例,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统计方法,让大家学习。
师:这是谁的,请你来说说你是怎样设计的,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
教学反思:这个环节中,每个幼儿的回答都会不同,有的会说得很好、很多,说得很完整,有的却不知道怎样表达,但都要进行鼓励表扬,因为要肯定他们的设计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 活动评价:这个活动设计充分抓住了幼儿心,小朋友面对这么多样的线都很好把它分清楚,也记得快,所以教师善于观察,发现问题,从生活中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材料准备的很充足,教师的语言简而少,很具有启发性,而且也留了时间让幼儿充分的认识探索,是一节充分以幼儿为主的课。
6、重要词汇:质地、用途、统计。
幼儿园教学教案7
设计意图:秋天来到了,秋叶飘落的动感与幼儿跃动的心灵天然地契合着。摇曳飘落的、多姿多彩的树叶就是一方天地、一个世界,它们给幼儿提供了探索、发现、表达的广阔空间。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秋天,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我们在园领导的带领下,带领幼儿到荆川公园进行秋季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1、寻找和观察秋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中各种植物的变化。
2、通过秋游活动,让幼儿感受集体外出的兴奋和喜悦。
3、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充分体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喜悦心情。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幼儿:一人一个小包,里面可以装些零食和水果或者饮料,一个塑料袋、一张旧报纸
教师:配合秋游的用具:垃圾袋、照相机、球网。
活动过程:
一、教育幼儿外出注意安全,乘车过程中头、手不要伸出窗外。
二、在幼儿园排队整理,上车
三、带领幼儿参观荆川公园的美景
四、集体拍照留念
五、幼儿自由活动(喝水、上厕所)
六、教师组织幼儿游戏:《看谁接得准》
七、教师小结整队回幼儿园。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中的'图片介绍,小朋友们能够感受到秋天自然界的变化,体会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对秋天里的各种水果有了感官上的了解,体验秋天给人们带来的丰收的喜悦。
幼儿园教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练习快跑和躲闪跑,提高身体灵敏度和协调性。
2、体验运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跑和躲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空场地,画一个大圆圈。
2、幼儿如图站:
活动过程:
1、做厨师操:送菜(跑),切菜(上肢运动),炒菜(上肢运动),揉面团,翻饼(下蹲配合手腕运动)。
2、游戏:一起贴烧饼。
(1)游戏站位: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面向圈心站成内外双圈,圈内站两名幼儿。
(2)游戏方法:圈内两人以猜拳决定追逃者,一人追,一人逃,被追者在圈内穿梭跑,如快被追上时站在一位内圈小朋友的前面,即为安全,如果被追上,则互换角色。
(3)根据活动量跳着游戏次数。
结束部分:
烧饼好了,开始卖烧饼。卖烧饼要做哪些动作说那些话?(模仿卖家动作做放松运动)回教室休息。
教学反思:
孩子们在这个体育游戏中热情满满,也学到了很多,在游戏中,幼儿会不断克服自身弱点,遵守规则,锻炼自己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进一步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愉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孩子们满面笑容的回到了教室,笑声在校园里回荡。
小百科:烧饼,属大众化的烤烙面食,品种颇多,有大饼、烤饼、缙云烧饼、温县古面坊传统(老面)烧饼、传统烧饼、湖沟烧饼、芝麻烧饼、油酥烧饼、起酥烧饼、发面堆、掉渣烧饼、糖麻酱烧饼、炉干烧饼、缸炉烧饼、罗丝转烧饼、油酥肉火烧、什锦烧饼、炉粽子、杜称奇火烧、牛舌饼等100多个花样。
幼儿园教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会认识情绪,了解不良情绪的危害。
2、培养学生学会控制不良情绪,培养积极情绪。
3、学生掌握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教学重点: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教学难点:如何控制不良情绪教学过程:
一、“左手抓右手”小游戏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同学们右手手心向下,左手食指朝上。将自己的右手放在同桌左手手指上,自己的左手手指放在同桌右手下。听老师口令,老师如果喊个位数是7的数字时,同学们要尽量使自己的手包住同桌的手指,而想办法使自己的左手食指逃离同桌右手的包围。如果喊的数字个位数不是7,则原始动作不变。
2、让学生谈谈此时的心情
三、情绪介绍
1、课件展示人的四种最基本情绪:喜、怒、哀、惧。
2、想一想还有那些情绪
三、“你比我猜”小游戏
请几位同学做出表情,其他同学猜。
四、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1、课件展示“猴子的实验”
2、医生发错诊断报告单,误认为得绝症病人的.表现。
3、师生分析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消极的情绪状态,如恐怖、焦虑、愤怒会使肾上腺素皮质类固醇等内分泌激素增加,因而造成人的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呼吸加深,胃肠蠕动减慢等。这些不良情绪如果持续事件过长或长期受到压抑而得不到疏泄,就会使人的整个心理状态失去平衡,体内生理生长过程就难以恢复正常,久之必然引起疾病。
积极的情绪状态则有益于健康,它能提高人的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保持机体内分泌的平衡,能使人精力充沛、身体健康。
消极情绪长期得不到调节,可能诱发生理疾病。
积极的情绪可以忘掉忧愁,战胜悲伤,起到治疗作用。
五、了解自己的情绪
课件展示,学生回答问题,判断近期情绪状态。
六、调节情绪的方法
1、转移注意法:
转移注意力就是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的事情转移到其他事情上,这样就可以使人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从而激发积极、愉快的情绪反应。可以通过游戏、打球、下棋、听音乐、看电影、读报纸等正当而有意义的活动,使自己从消极情绪中解脱。
2、合理发泄法:
合理发泄情绪是指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绪,发泄可以防止不良情绪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哭、喊、诉、动。
3、自我激励法
你的心里能够设想和相信什么,你就能够用积极的心态去获得什么;你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你就会真的成为什么人。激励要用正面积极的语音,而不用负面消极的语言。因为前者在你自己的大脑中种下的是成功的因子,你的潜意识会指挥你去“成功”;而后者种下的是失败的因子,你大脑的潜意识会指挥你去给自己设置“失败”的栏杆。
幼儿园教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学习词:“大、缩”
2、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愿意向小老鼠那样帮助别人,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
活动准备:
米皮皮的图片衣服、魔棒一根、米皮皮头饰一个、小苗苗、大苗苗图片、小胡萝卜、大胡萝卜图片、小蘑菇、大蘑菇图片,故事图片五幅
活动过程:
一、出示米皮皮的图片,这是一只叫米皮皮的老鼠,你知道吗?他今天可高兴了,他今天得到了一个宝贝,他帮助了许多的小动物,听一听他是怎样帮助的?请听故事《米皮皮的魔棒》
二、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1) 米皮皮得到了一个什么宝贝?
(2) 为什么这是一根神奇的魔棒?
(3) 他对他们是怎样说的?(长长长)
教师引导幼儿把对华说完整。他对小苗苗说:“长长长”。小苗苗就长大了!
游戏:幼儿用手指当魔棒,教师出示小苗苗的卡片,引导幼儿是用手指磨棒说:“长长长”教师迅速的出示长大的苗苗卡片,方法同上出示胡萝卜和蘑菇的卡片,学习词语:“长、缩”
三、米皮皮帮助了小苗苗、小兔子、小狗和小鸭子有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再听一边故事。
教师出示故事图片讲故事
提问:(1)米皮皮帮助了小苗苗、小兔子、小狗和小鸭子,有发生了什么事情?
(2)狼叔叔捡到了魔棒、他做了什么?
(3)谁帮助了狼叔叔,怎样帮助它的?
四、学习游戏“米皮皮的'磨棒”
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我来当米皮皮,请小朋友当小苗苗、胡萝卜、小蘑菇、狼叔叔,当我用磨棒指着问:“你是谁?”你要告诉我:“我是小苗苗”我说:“长长长”你就要扭扭身体举起手来说:“我长大了!”当我说:“缩缩缩”你就要扭扭身体蹲下说:“我缩小了!”
第一遍游戏老师来当米皮皮。幼儿当小苗苗、胡萝卜、小蘑菇、狼叔叔的角色。
第二遍游戏清两个幼儿一组互相扮演米皮皮以及小苗苗、胡萝卜、小蘑菇、狼叔叔的角色玩游戏。教师指导幼儿边用动作表示边来说:“我长大了,我缩小了!”
五、结束:
磨棒神奇吗?你喜欢米皮皮吗?为什么?他用磨棒做了什么?
教师小结:
米皮皮帮助了别人,所以所有的小动物都很喜欢它,就向小朋友喜欢它一样。所以我们要多帮助身边的小朋友,这样你的朋友才会更多!
幼儿园教学教案11
设计意图
《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空气无处不在,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但对于中班幼儿的孩子,空气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因此我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孩子通过小实验和游戏,调动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去发现空气的秘密,使幼儿变被动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无处不在的气体。
2.喜欢进行小实验活动,积极探究空气的秘密。
活动重难点
知道空气的的特性,即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无处不在的气体。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装有适量水的透明方形鱼缸5个,沙子、粉笔、塑料瓶、方糖、莲藕适量。
(2)使用过一次的透明塑料袋。
(3)教室平面图、记号笔若干。
(4)教学ppt。
2.经验准备
幼儿对教室的平面图已经有充分地认识。
活动过程
一、以小实验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今天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它就藏在老师准备的材料里,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吧!
2.介绍材料,讲解操作方法。
(1)介绍小实验材料。【课件显示5种实验材料图片】
教师:我们的材料有沙子、粉笔、方糖、塑料瓶和莲藕。
(2)讲解实验操作方法。【课件出现透明鱼缸图片】
教师:请你选择一种操作材料,放到水里,看看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情。
3.幼儿进行实验,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4.实验结束,请幼儿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5.教师小结:从实验材料里冒出来大大小小的气泡就是空气。【课件出现透明鱼缸中冒气泡的图片】
二、探究空气在哪里
1.教师:我们的身边有空气吗?我们能捉住它吗?
请个别幼儿尝试用透明塑料袋装空气后,教师示范并将袋口放入装有水的透明鱼缸中,请幼儿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2.游戏:捉空气
(1)教师:除了我们的身边有空气,我们的教室里会有空气吗?请你去找一找,用塑料袋把它抓住。 (2)幼儿在教室活动区内自由游戏。
3.集体分享:你捉住空气了吗?在哪捉住的?【出示教室平面图】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记号笔在教室平面图上做相应的标记。
4.教师小结:小朋友在教室的很多地方都找到了空气,空气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三、探究空气的性质
1.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
教师:既然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空气,小朋友睁大眼睛看一看,空气是什么颜色的?用鼻子闻一闻,空气是什么气味?用舌头尝一尝,空气是什么味道?用手摸一摸,摸得到空气吗?
2.教师小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到、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气体。
四、感知空气的本领
1.教师:你见过的、玩过的什么玩具里有空气?【课件显示球、游泳圈、充气堡垒图片】 2.和空气做游戏
教师:一位聪明的哥哥还想到了一个和空气做游戏的的新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播放游戏玩法视频】
幼儿园教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4以内数的组成。
2、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尝试自己列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尝试自编得数是4的加法应用题。
3、使幼儿进一步理解两个部分数的交换关系。
4、培养幼儿分析推理能力,思维的敏捷性及幼儿动手尝试的精神,训练幼儿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激发兴趣。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6、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3以内加法算式卡、数卡4,苹果、梨图片4张,每个幼儿4个萝卜,4朵花,蘑菇图片4张,兔妈妈、小兔头饰,布置好活动场景。
活动过程:
随《十个数字跳舞》音乐,做手指游戏。
一、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复习4的组成
1。游戏"开火车"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
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欢看动画片,《动画城》节目你们看过吗?动画城里的聪明屋有位金龟子姐姐,她呀今天邀请我们到聪明屋去做客,她呀要看一下谁是最聪明的小朋友,现在我们就到聪明屋去吧!怎么去呢?我们坐火车去吧!我们的火车几点开?(出示加法题卡)嘿嘿!我们的火车几点开?我们的火车2点开……
2。游戏"又有苹果、又有梨"复习4的组成
呜……火车开到了聪明屋,看看,金龟子姐姐他们拿什么来招待我们呢?导出"又有苹果又有梨"的游戏,一个苹果几个梨?(3个)……
3。游戏"对数"
刚才小朋友们对得真好,老师也来考考你们,我们来对数,举起你们的小小手,我出1,你出几?(3),1和3合起来就是4……
二、创设情景,在操作中尝试写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
金龟子姐姐说:"你们都很聪明",现在我要请你们到智力迷宫玩,去智力迷宫前,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新本领才能去,学什么本领呢?
兔宝宝,我是兔妈妈,我告诉你们一件高兴事儿,我们种的萝卜丰收了,请兔宝宝跟着妈妈到地里去拔萝卜,每个宝宝拔4个萝卜,自己分一分,看有几种分法?(个别回答,老师演示)拔了这么多萝卜,我们把萝卜搬回家,搬的时候要听妈妈的指挥,看看两只手上的萝卜一共有多少根?(4根),你们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加法),怎样列出这个加法算式,请兔宝宝将它写在答题卡上,写的时候,字要写大一点,不然兔妈妈看不清楚,(兔妈妈帮助能力差的小兔讲解列式)。
我们的萝卜丰收了,你们高兴吧!我们来开个庆祝会吧!我们去采花来装饰一下,我们每个宝宝都采到了花,一共采了几朵(4朵),我们把手里的花举起来,看看两只手上的花交换位置合起来还是几朵花?(4朵),两只手上的花虽然交换了位置,但是它们的和没有变,请兔宝宝将加法算式写在答题卡上,写完之后把答题卡举起来,小兔互相检查一下你写对了吗?
今天,我们学会了新本领又可去智力迷宫玩,来,我们鼓鼓掌、嘿嘿,我真棒!
三、活动延伸
金龟子姐姐还想看看哪个小朋友最爱动脑筋,用老师提供的蘑菇图片,自己试着编加法应用题,注意编加法应用题要讲一件事,出现两个数,提一个问题,问一共有多少?合起来是多少?
编应用题又是一样新本领,会编的小朋友很能干,不会编的.也不用着急,下次老师要教你们编加法应用题的新本领。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分层练习体现不够,课堂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课堂语言还不够生动简练等。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慢慢感知体会算法,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自我感悟,让他们经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发自内心的选择出对于他们来说最简便的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学会怎么学习、怎么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在体验中获取到知识,在成功中找回自信,更深刻地品味到学习的乐趣!
幼儿园教学教案13
一、作品
游戏玩法建议
1、点兵点将游戏中尽量让每个幼儿有游戏的机会。
2、演唱歌曲部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3、游戏形式逐渐递增,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1、草帽17顶、老爷爷的装扮一套、带绳子的塑料筐两个。
2、听过故事《猴子学样》。
【活动目标】
1、感受黄梅戏的曲调风格,体会其中的诙谐和幽默。
2、尝试根据情节、角色创编动作帮助理解记和忆歌词。
3、乐于参加戏剧表演,注意在游戏的过程中不要拥挤。
【活动过程】
1、欣赏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导入课题。
(l)教师:你们听过黄梅戏吗?黄梅戏是安徽的一种地方戏曲。
(2)教师完整地表演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幼儿欣赏。
2、初步熟悉歌词,理解戏曲内容,了解戏中角色。
(1)教师:戏曲里表演的是什么故事?
(2)教师再次完整演唱并提出要求。
教师:戏曲里有哪些角色?他们怎么唱的?
3、幼儿初步学习戏曲中的对唱部分。
(1)教师:老爷爷做了哪些动作?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幼儿回忆戏曲中的爷爷角色唱段并学唱。
(2)教师:小猴子怎么学样的?师生互动,交换角色进行表演。
(3)游戏“草帽在哪里”。
以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多人的递进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捏对唱部分,注意根据幼儿的掌握情移时调整速度和韵味。
4、幼儿尝试完整地演唱黄梅戏《新猴子学样》。
5、师生分角色完整表演戏曲,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大胆表演。
(1)提出表演要求,幼儿进行黄梅戏表演唱。
教师:小猴子怎样发现草帽的?他们说了什么?
幼儿学说黄梅戏中的说白,并学唱戏曲中的猴子角色唱段。
(2)利用道具完整表演。
(3)延伸游戏内容:启发幼儿最后不再学样,改变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摘草莓——大班幼儿歌曲教案
活动
在翻阅《歌唱活动》一书时,我看到了“摘草莓”这个活动,歌曲旋律很轻快、活泼;歌曲内容也有些情节性,易于孩子理解,很适合孩子来演唱。但是,这个活动的第二声部设计得比较难把握。于是,我针对自己班孩子的能力水平进行了全面修改,并开展了此活动,应该说活动选材的灵感完全来源于学习,来源于书本。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快的情绪,初步学习用两个声部进行演唱歌曲。
2、在图谱的帮助下演唱歌曲。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练声。
“孩子们,让我们先来亮一亮咱们的嗓子吧!”
学习歌曲。
1、欣赏教师范唱,了解歌曲与内容。
“今天,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好听吗?”“这首歌曲比较轻快,非常的好听。歌曲的`名字就叫《摘草莓》。”出示背景图。
2、再次欣赏教师范唱。
“再来仔细地听一听,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根据孩子的回答,取出大图谱,放于黑板。
摆放图谱。
“谁来把这些图谱根据歌曲摆一摆?”“摆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看图完整演唱第一声部,将歌词与图谱匹配。
“让我们看着图谱跟着老师轻轻地来唱一唱。”
三、练习两个声部。
1、讨论、了解第二声部演唱的位置。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小图谱,为了使歌曲更好听,我们还要在歌曲里加入小图谱,放在哪儿呢?”
“不仅要唱大图谱,还要唱小图谱,小图谱怎么唱呢?”
2、教师唱第一声部,并用体态提示幼儿演唱第二声部。
“我们来试一试唱这首歌,你们唱大图谱,我来唱小图谱。”
3、将幼儿分成两个声部演唱2——3遍。
“在唱歌的时候,我们要一边唱歌,一边听别人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和谐一致就好听了。”
结束:“我们把这么好听的歌去唱给弟弟妹妹们听听吧!”
反思:
1、图谱与歌曲的结合。
在活动前,我准备了背景图、大图谱以及小图谱,活动中,我先利用大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一声部,在用小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二声部,吸引、调动孩子来参与活动,并通过摆一摆、看一看,使孩子们从中理解了歌词,记忆了歌曲。
2、动作与歌曲的结合。
由于孩子是初次尝试演唱两声部的歌曲,对于第二声部的切入,孩子们不能很好地把握节奏,所以在活动中我利用肢体动作来提示孩子,被分成两部分的孩子看了指挥就能很好地演唱歌曲了。
3、活动流程层层递进,过渡流畅。
用《摘苹果》的曲调来唱《摘草莓》练声,从两声部练声到学习新歌,再加入第二声部,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过渡时,紧接练声时的情景衔接道:“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来引出新歌,引出老师的范唱。在出示大图谱时,由于每张大图谱上有两句歌词,所以范唱完让孩子说,当孩子说出一句的时候,我会追问与之一起的另一句,“除了风轻轻吹,还有什么在飞?”“什么在风中飘香味?”“一颗颗红草莓好象什么?唱了几次?”等等语句组织得很自然、流畅。
当然,“有完美的教案,没有完美的课堂。”课堂是活的,总会存在一些不足,或者说有些地方可以上得更好。在这个活动中,让孩子摆大图谱的时间控制得再短一点,再紧凑一些,在请两三个孩子摆完后,我就可以清唱来纠正孩子摆放的对错与否。
幼儿园教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学会仔细观察画面,并找出适当的语句描述画面。
2.练习说长长句,把语句说得更长。
活动准备
1.大书(遮蔽文字)。
2.老师自备字卡。
3.小动物形象图卡。
活动过程
一、熟悉故事
1.在音乐伴奏下,老师出示大书,读出书名《狮子王》后按顺序一页一页地翻书(每页停留3~5秒),教师不做口头引导,幼儿自己阅读画面。翻至重点画面时,教师可稍作停顿,做适当的肢体语言引导,直至封底。
2.提问:你看到什么?每只狮子出场时有什么不同?
3.出示相应的句卡,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幼儿理解文字。
4.分析画面与语句之间的对应关系,把语句放入相应的页面中。
(1)老师随意翻,引导幼儿把文字和图片匹配。
(2)幼儿集体读,集体找。
(3)只剩一两句时,让个别幼儿找。
(4)老师和幼儿一起检查对错。
5.与大书原有的文字对照,确认准确的答案后,师生共读。
6.理解“与众不同”,并让幼儿用“与众不同”说一句话。
二、幼儿读小书
1.幼儿读小书(进行习惯的培养)。
2.“开火车”游戏式朗读。安排幼儿朗读的顺序,每人一页。培养幼儿专心倾听和大声朗读的习惯。
3.在朗读中遇到有困难的地方,互相帮助解决。出示“长长句”的图示,和幼儿一起说,鼓励幼儿说得更长。
三、游戏“长长句”
让幼儿摸口袋里的图片(以动物为主),并用一句长长的话来描述摸到的东西。
活动特色
1.此活动设计环环紧扣,层次清晰。通过巧妙的构思,为幼儿创设了丰富的语言环境。无论是肢体语言的.运用,还是图片与文字的匹配,都激发了幼儿主动和老师、同伴交流的愿望,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
2.“长长句”的形式由简到难,既适应了幼儿思维发展的规律,又解决了不同层次幼儿学习的需要。例如“狮子”“一只大狮子”“一只戴王冠的大狮子”“一只戴王冠的大狮子王”……
3.说“长长句”的活动以图示的方式效果很好,因有趣受到幼儿的喜欢,也容易接受。
4.句卡中重点学习的汉字采用彩色字,起到了提示的作用,可降低幼儿认字的难度。
5.“开火车”的读书形式可算是一种新型的语言游戏,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可培养幼儿专心倾听和大声朗读的习惯。
6.“摸口袋”说句子是一个非常吸引幼儿的游戏。幼儿喜欢动物,都愿意用所学的句式为小动物说一句很长的话,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教学教案15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恰当词汇描述小蚂蚁的动作,初步理解动词“拉”、“推”、“搬”、“抬”、“撑”和“摇”的含义。
3、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大书、有关蚂蚁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出现蚂蚁的图片,幼儿观察。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小动物,它长得怎么样,你们知道它们生活在哪里吗?它们喜欢吃什么?是怎样活动的?”
二、阅读活动
1、阅读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封面,了解故事名称,并初步知道一些蚂蚁的习性。
2、第1页:这是哪儿,小蚂蚁在干什么?旁边的草地上有什么?
3、第2页:小蚂蚁发现了什么?小蚂蚁要做什么?你想用什么词来描述它们的动作?你能学学它们的.动作吗?请幼儿一边念这个动词,一边做这个动作。
4、第3页:它们又在干什么?你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蚂蚁的动作吗?请你学一学,请幼儿一边念这个动词,一边做这个动作。
5、第4页:小蚂蚁又发现什么?它们是怎样运送这些小米粒的?用什么词来形容蚂蚁的动作,大家来学一学这个动作,请幼儿一边做这个动作,一边念这个动词。
6、第5页:小蚂蚁还发现什么食物?小蚂蚁是怎样运送碎饼干的?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蚂蚁的动作?我们来学一学蚂蚁的动作。
7、第6页:下雨了,谁去躲雨了?她们是怎么躲雨的?小蚂蚁是怎么躲雨的?
8、第7页:什么东西是小蚂蚁的船?小蚂蚁怎样把它的食物运回家的?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四、阅读文本。
教师逐页展示图画,边观察图画,边阅读下面的文字,重点理解每页用到的动词。
教学反思:
小蚂蚁是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孩子已经有过接触小蚂蚁的经验,在家里的地板上,幼儿园的操场上,幼儿喜欢蹲下来观察小蚂蚁。读本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述一群小蚂蚁勤劳、快乐的生活。在活动中,教师主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画面,了解蚂蚁辛勤劳动的过程。通过仔细观察图画中蚂蚁的动作并结合肢体演示、游戏等手段理解和掌握动词“拉”、“推”、“搬”、“抬”、“撑”和“摇”的意义和用法。幼儿在表演这些动作的时候兴趣较浓,整个活动幼儿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的,幼儿模仿小蚂蚁的动作更能深入地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融入到故事情节,深刻地理解故事内容。本活动采用的方法是观察法、游戏法,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对本故事的内容掌握较好,喜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讲述小蚂蚁的特点,了解小蚂蚁的习性。教师在幼儿了解小蚂蚁的基础上,结合小蚂蚁的特点,引导幼儿学习小蚂蚁勤劳、团结的特点。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学习帮助其他小朋友,和小朋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幼儿园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学教案05-20
幼儿园教学教案11-14
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教案01-12
幼儿园爱的教学教案05-15
幼儿园健康教学教案12-14
幼儿园中班教学教案11-14
幼儿园健康教学教案05-27
幼儿园计算教学活动教案01-17
幼儿园教学教案(15篇)03-09
幼儿园中班教学活动教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