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月亮》

幼儿园中班教案《月亮》

时间:2024-06-08 11:42:20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中班教案《月亮》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月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教案《月亮》

幼儿园中班教案《月亮》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过程,知道月亮每天都在变化。

  2、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述月亮变化的语句。

  3、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前观察月亮。

  2、童易软件。

  3、月亮变化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以猜谜形式引出月亮。

  师: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呢?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引导他们说出“弯弯的.”“圆圆的”等词语。

  2、有一天,天气冷了,月亮姑娘想做件衣裳,不过,月亮姑娘做衣服时,发生了一些事情,你们想不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想)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作《月亮姑娘做衣裳》。

  二、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教师提问:

  1、月亮姑娘做衣裳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呀?(幼儿根据所听的故事内容,自由回答)

  2、月亮姑娘为什么穿不上合身的衣服呀?(幼儿自由回答,引导幼儿用完整句回答。教师总结:因为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

  三、结合月亮变化图,分段欣赏Flash故事

  T:月亮姑娘究竟是怎么变化的呢?让我们一起再来仔细地看一遍、听一遍故事。

  1、刚开始的时候,月亮姑娘是什么样的呀?(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出示图片)

  T:为什么要做衣裳?(夜晚,凉风吹的她有点冷)

  2、T:过了五天,月亮姑娘去裁缝师傅那里取衣服,它取到的衣服能穿吗?为什么?(不能,因为她胖了一点,像弯弯的镰刀,出示图片)

  T:看来裁缝师傅得给她重做一件,让我们接着看……

  3、T:又过了五天,月亮姑娘又去拿衣服,这次她的衣服好穿了吗?为什么?(不能,月亮姑娘又胖了点,弯弯的像只小船;出示图片)

  4、T:如果裁缝师傅再给她做,你们猜会成功吗?为什么?那让我们接着看……成功了吗?

  T:又过了五天,月亮姑娘去拿衣服,这次她穿到合身的衣服了吗?(没有)

  T: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月亮姑娘穿上合身的衣服呢?(幼儿自由回答,用完整句表达)

  四、结合软件,引导幼儿了解月亮的整个变化过程

  T:小朋友帮月亮姑娘想了好多好办法,到晚上,你们去告诉月亮姑娘,好吗?不过,老师告诉你们,月亮姑娘还有一个小秘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幼儿一起参与,了解月亮由弯到圆,再由圆到弯的变化过程。(利用软件,使幼儿建立一个直观的感受,并引导幼儿用优美的话来形容月亮的形状,如:月亮弯弯像眉毛等等)

  五、完整欣赏故事,加深理解

  T:你们知道月亮姑娘的秘密了吗?让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遍这个故事吧!

  (幼儿最后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T:我们现在知道了月亮姑娘的秘密,下次区角活动时,我们给月亮姑娘做几件衣服,让它不管怎么变,都能穿上合身的衣服,这样,她就不会冷了,好吗?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是在前两次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了两次修改。从目标,到活动环节,到教师的提问,都作了相应的调整。“月亮姑娘做衣裳”本身是一个穿插着科学常识的语言活动。通过前两次的活动后,我们把目标确定为:通过语言的描述,了解月亮每月的阴晴圆缺,知道月亮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同时增加孩子们的词汇量和语言组织能力。在完成此次活动后,对幼儿科学常识教育夹带着语言教育的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幼儿园中班教案《月亮》2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用柔和优美的声音背诵诗歌。

  2.按提示模仿儿童歌曲。

  3.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审判精神。

  4.训练孩子大胆说话,说出完整单词的良好习惯。

  5.愿意清晰,清晰地交流和表达您的想法。

  主要困难

  重点:发展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

  难点:了解月亮,了解月亮的外观,并用语言描述月亮的形状。

  活动准备

  一张坐在月亮上的孩子的照片。

  2.自制大月亮道具。

  (可以坐在某人旁边)

  3.轻音乐,教学原声带,录音机。

  活动程序

  一.开始部分

  1.赠送自制的月球道具。

  播放轻音乐,老师:孩子们,老师拿着什么。

  (月亮)

  老师:月亮是什么样的。

  引导孩子用诗歌中的句子回答,例如:弯月,两条小费,就像一条小船。

  二.基础部分

  2.通过对话和互动来理解诗歌的内容。

  老师:月亮什么时候出来。当月亮出来时,您还能看到什么。

  引导孩子知道月亮将在晚上出来,而星星将在晚上出现。

  老师:弯曲的月亮就像一个“摇篮”。谁想坐在摇篮里。

  邀请幼儿有秩序地坐在“月亮”道具上,以激发他们对参加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关于月亮的诗。它写得很漂亮。猜猜是什么诗歌。

  3.学习诗歌。

  播放教学音轨,引导孩子认真听音乐,体验歌曲的美妙之处。

  老师:大声告诉老师,这首诗叫什么名字。

  (小船)

  老师:月亮像弯一样。 (小船)

  那两条小船呢。

  (两个技巧)

  我坐在一条小船上,看到了什么。 (只看到闪闪发光的星星蔚蓝的天空)

  师:听完这首歌,你感觉如何。

  请您的孩子表达他对诗歌的感受。

  老师演奏轻音乐,用情感背诵诗歌,传达孩子们的感受。

  三.结束部分

  4.儿童背诵诗歌。

  播放轻音乐,鼓励孩子大胆地朗诵诗歌,并引导孩子们以情感朗诵诗歌。

  出示自制的月亮,请幼儿背诵并做动作。

  活动扩展

  开展“美妙的天空”艺术活动,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天空,并使用绘画的形式来反映它。

  教学反思

  1.孩子对天空中的事物有初步了解,并且知道月亮的大致特征。

  2.活动的.成功在于活动的开始有正确的指导,从而激发了孩子对活动的兴趣。活动中的道具也很重要,这样孩子可以感觉到抽象的东西是什么样的。

  3.应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夜晚,让孩子们在夜晚观察夜空,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

  小柯克:月亮,是天体的名称,人眼称为月亮。在古代,它也被称为泰音,宣度,卷娟和玉盘。

  它是地球的卫星,也是太阳系中的第五大卫星。

幼儿园中班教案《月亮》3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起幼儿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培养好奇心。

  活动准备:

  图片两张(船、月亮)

  活动过程:

  1、今天,范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大家欢迎吗?(欢迎)它是谁呀?(出示图片:船)

  2、让幼儿学习一首儿歌:〈小小的船〉

  “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月儿弯弯,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

  (1)教师先念一遍儿歌

  (2)接着让幼儿轻轻跟念

  (3)让幼儿自己念儿歌

  3、理解儿歌里的内容

  (1)儿歌里的船,真的`是一艘小船吗?(不是)

  (2)那指的是什么呢?(月亮)

  (3)出示图片(月亮),小朋友什么时候能看见月亮,都看见过它吗?(夜晚,看见过)那月儿是什么样子的呢?(弯弯的,两头尖尖的)。

  4、做游戏:“你问我答”(师问——生答)

  怎样的月儿怎样的船?

  小小的船儿怎么样?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怎么样的星星,怎么样的天?

  谁也来像老师那样问,请小朋友回答?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

  儿歌《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歌词: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

幼儿园中班教案《月亮》4

  活动目标:

  1、对月亮船转动的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观察发现不同大小的月亮船向下转动时速度不一样。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每桌一盆水,箩筐一个,抹布一块,垫板每人一块,大小月亮船人手各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亮船”,引题激趣。

  师:看看我手里拿着什么?它像什么?(月亮、香蕉、小船等)为它取个名字——月亮船。提问:你能想个方法让它动起来吗?

  二、出示垫板,学玩游戏。

  1、师:如果我把月亮船放在垫板上会怎么样呢?请你用科学家一样的小眼睛仔细看哦!教师演示月亮船的操作方法,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第一步:用月亮船的底部去盆里沾一下水,不要太多第二步:把月亮船放在垫板上第三步:摇晃垫板,让月亮船动起来

  2、请幼儿复述操作步骤,以起到加深巩固的作用。并提出要求:

  (1)正确操作的'方法

  (2)注意沾水不要太多,不要浪费水。

  (3)师:今天我们都来做一个小小科学家,现在请你去试一试,把你的发现藏在心里,待会告诉我。

  三、幼儿分组第一次尝试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正确的操作方法。

  四、第一次分享实验成果

  1、师:你们发现在玩的时候,月亮船是怎么转的?你是怎么让它转起来的?月亮船朝哪个方向转?(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月亮船转动的简笔画)

  2、出示大月亮船,请幼儿猜测提问:把2个月亮船放在同一高度,一起往下划,哪个会划得快?为什么?

  五、提出要求:

  1、每人一个大月亮船,一个小月亮船,各沾一点水放在垫板上,放的时候注意请你放在同一高度往下划

  2、注意桌子上的水,不要撒出来。五、幼儿再次尝试,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重点指导把月亮船放在同一高度一起往下划

  六、再次分享成果

  1、师:你又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解决大船动的时候小船不动的问题?

  2、教师验证,得出结论:大船划得快提问:为什么大船比小船划得快?你知道为什么要再垫板上放点水吗?

  3、教师小结:因为大船大,身子重,水拉不住它,它的速度就很快。小船小,身子轻,水一下子拉住了它,它的速度就慢了。(教师可用简笔画再次表现发现的成果,帮助幼儿更具体地认识和掌握)

  七、经验拓展师:

  月亮船还有很多不同的玩法,我们一起去教室再玩一玩吧!

幼儿园中班教案《月亮》5

  教材分析:

  《朋友船》体现的是动物间团结合作的精神,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文学阅读活动,从而懂得朋友间要相互帮助,特别是在朋友需要的时候。老师首先可以指导幼儿自己看画册,说说看到了什么?让幼儿猜一猜发生了什么事情?接着让幼儿欣赏故事,引导幼儿讨论:

  1、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为什么这条船的名字叫“月亮船”?

  3、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离开这条船?

  4、小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做?最后教师讲故事,引导幼儿读图讲故事。

  幼儿行为基础:

  1、大多数幼儿不能感觉到朋友之间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2、大多数幼儿的读图能力不强。

  3、大多数幼儿语言表达得不流畅。

  4、部分幼儿听完故事的第一遍能讲出故事的名称及故事里的人物,但讲不清楚故事的重要情节。

  5、少数幼儿会答非所问。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地参与文学阅读活动。

  2、知道小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特别是在朋友需要的时候。

  活动准备

  1、《朋友船》的故事(见幼儿画册)。

  2、投影仪。

  活动过程

  1、指导幼儿自己看画册。

  师: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拿到一本幼儿画册,请你翻到**,小朋友看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想想你在图画上看到了什么,请你猜一猜发生了什么事?

  2、欣赏故事。

  师讲故事,或者让幼儿听磁带,讲清楚听的要求:小朋友们听的时候要想一想发生了什么事?

  师:故事听完了,请你回忆一下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3、用投影仪示范阅读,让幼儿再听故事。

  师:听这一遍的时候要好好想一想:为什么这条船叫“朋友船”?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离开这条船?小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做?

  师:这一遍故事又听完了。大家讨论讨论:a为什么这条船叫“朋友船”?b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离开这条船?c小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做?

  幼:我看到了许多小动物,有小狮子、小熊、小马、小猪、小狗、小兔、小猴、小鸟、海豚、大章鱼;我看到了森林;我看到了大海;我看到了船;我还看到了礁石把船撞破了……

  幼:森林里的小动物小狮子、小熊、小马、小猪、小狗、小兔、小猴、小鸟非常想去看大海,他们分工合作一起造了一艘船,并起名为“朋友船”,当“朋友船”驶进大海时,忽然刮起了大风暴,海浪越来越大,把“朋友船”冲到礁石上,被礁石撞破了,当海豚和大章鱼呼喊小狗小猴,让它们离开破船的

  师总结:小朋友之间也要互相帮助,特别是在朋友需要的时候。

  4、再次让幼儿看书讲故事。

  师:下面请小朋友自己看书讲故事,边看边想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发生了怎样的'一件事情?

  附故事:朋友船。

  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他们都是好朋友。他们非常想去看大海,于是就分工合作,一起造船。船终于造好了。大家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朋友船”。小狮子和小熊首先上了船,小马和小猪接着上了船,小狗和小兔也上了船。最后,小猴和小鸟上了船。“朋友船”起航了,顺着小河驶进了大海。忽然,大风暴来了,海浪越来越大。不好了!“朋友船”被礁石撞破,开始进水了!一只海豚向小狗喊:“小狗!赶快离开这条破船吧!”小狗说:“不!我不能离开我的朋友。”一只大章鱼向小猴喊道:“小猴!赶快离开这条破船吧!”小猴说:“不,我不会离开我的朋友。”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堵住了船上的缺口,把船驶向了岸边。从此以后,森林里就多了一条船,船上还画着小动物航海的故事呢。

幼儿园中班教案《月亮》6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内容的有趣,体验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2.喜欢阅读,能对故事内容展开想象。

  3.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大胆想象并设计出森林里的动物来尝月亮的情景。

  活动难点

  学习句式“XX爬呀爬咔嚓、咬下一片月亮,它说月亮的`味道真好”

  难点形成原因

  想象力局限

  难点解决策略

  需要幼儿实际图像与手形进行结合想象。

  活动过程

  一、幼儿预期表现

  1.每年中秋节晚上的月亮是怎样的?

  2.(出示图书)老师这里有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月亮的味道》,如果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们想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

  3.让我们来听听故事里的动物是怎么想的。

  二、看PPT,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老师边讲述故事边插问)

  1.请大家数一数画面上有几双眼睛?有几只小动物?

  2.小动物们都很着急,请你们帮帮它们,怎样才能够够到月亮?

  3.小鱼在想什么?你们认为它说得对吗?

  4.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哪里最有趣?

  5.小动物是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

  三、完整欣赏,想象迁移

  1、让我们一起再来完整欣赏这个故事。

  2、如果让你们也来摘月亮,你们会想什么办法?

  幼儿能想象月亮的各种形态,以及月亮的形状,对月亮的味道具有想象力。

  活动反思:

  1、提问的方式还有待改进,提问的主题要更加明确,避免因为主题不明而?影响幼儿回答。

  2、对故事的讲述方式上还有待改进,可以采取更多的形式阐述故事,避免一次次的重复让幼儿丧失阅读兴趣。

幼儿园中班教案《月亮》7

  设计理念:

  月亮在一个月中是在不断变化的,在考虑如何让幼儿更形象地了解月亮的变化,我们采用了生动形象地PPT和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很感兴趣地就了解了月亮的变化。幼儿对自然的变化规律都感到非常好奇,都想去探索为什么,月亮的变化也不例外。所以对这样一节科学课,幼儿会很感兴趣的。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月亮是不断变化的,月亮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2、学会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以及学习儿歌,感知月亮的变化规律。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初一到十五月亮的变化过程。难点:幼儿把自己观察到的初一到十五的月亮记录下来。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半个月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观察这半个月月亮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2、活动前幼儿会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3、初一到十五月亮变化的PPT。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引出主题。师:小朋友,刚才歌曲里唱的是谁呀?(月亮婆婆)你看见过月亮婆婆吗?(看见过)你看见的月亮婆婆是什么样子的呢?(弯弯的、圆圆的)师:你能不能把自己看到的月亮画下来呢?(能)请部分幼儿上来画自己看到的月亮。师:你们看,有的小朋友画得是圆圆的月亮,有的小朋友画得是弯弯的月亮,你画的月亮是什么时候看到的呢?(我画的月亮妈妈告诉我是初五的月亮,我画的月亮是十五的月亮圆圆的)师:小朋友观察地真仔细,月初的月亮像一条线,慢慢地慢慢地变成了十五圆圆的月亮。

  二、通过PPT课件,让幼儿观察初一到十五的'月亮,并说出他们的变化,以及做好记录。(1)播放PPT课件提问:小朋友,你刚才看到的月亮有变化吗?(有)它们是怎么变化的呢?(月初的月亮是细细的,后来越来越圆,到月半的时候,月亮就像盘子一样圆。)(2)你们看,初一的时候月亮像什么?初二的时候月亮像什么?边说边播放相应的PPT。(3)利用儿歌,让幼儿更容易掌握月亮的变化。有一首儿歌说得很好,它把月亮的变化说得很好听。初一看,一条线,初二看,眉毛弯,初五六,挂眼镰,初七八,像小船,初九十,切半圆,十五六,像玉盘。老师边说边配上相应的PPT,让幼儿对前半个月的月亮加深印象,幼儿也可跟着PPT跟说儿歌几遍。

  三、幼儿记录观察记录表今天,老师给大家做了一份观察记录表,想请我们的聪明宝宝把这前半个月的月亮变化记录下来,小朋友也可以边念儿歌边做记录。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幼儿的记录表,并让幼儿看记录表念儿歌。

  五、幼儿表演《月亮婆婆喜欢我》走出活动室结束课堂。

  活动反思:开始部分我们利用歌曲导入很自然的就引出课题《月亮》,然后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观察的结果让幼儿说说初一到十五月亮的变化,并伴有儿歌的提示,让幼儿更容易地掌握。最后还让幼儿动笔记录月亮的变化。整个活动都是要幼儿掌握月亮的变化过程。

幼儿园中班教案《月亮》8

  阅读理念:

  《月亮的味道》是一本由波兰作家麦克格雷涅茨创作的著名图画书。这是一本看似简单的图画书,但是充满了童真童趣。故事本身浅显易懂,讲述了月亮和一群小动物之间的有趣故事。

  故事有趣特别的名字,足以吸引所有的孩子们。月亮可以吃吗?是软的,还是脆的?它是什么味道的?是甜的,还是咸的?这样饱含智慧的名字不但勾起了孩子们的食欲,而且也吊足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在导入的环节中教师就仅仅围绕这一目的,通过孩子们喜欢吃的食物引出故事,让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很自然的走到孩子们的身边。可是,该怎样才能品尝到月亮呢?一群小动物们采用“叠罗汉”的方式搭起了长长地天梯,一点一点向月亮靠近。天梯每增高一节,月亮就会跳高一点。此时,童趣便在这类似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展露出来。最终小动物们有没有吃到月亮呢?由于月亮的疏忽和大意,最顶端的小老鼠成功地够到了月亮,动物们如愿以偿地品尝到了月亮的美味,美好的愿望实现了,所以的小动物们都依偎在一起,幸福的享受着。故事本该就此结束,偏偏这时一条小鱼出乎意料地走进了故事,它在说出自己疑问的同时也把无数小读者引进了未完的思考中,这正是本书智慧之处。

  阅读准备:电子书、图画书、桔子、糖、薯片等

  阅读目标:

  1.借助图画书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真切的感受童真童趣。

  2.在理解故事的情节,进一步发展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阅读过程:

  一、导入:

  指导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想不想尝一尝?桔子是什么味道的?(酸酸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的?(甜甜的)薯片吃起来是什么感觉的?(脆脆的)

  过渡语:有这么一群小动物,它们不喜欢吃桔子、糖果、薯片,它们不喜欢吃小朋友们常吃的东西。它们很好玩、很可爱,充满了好奇心。它们喜欢吃什么呢?你猜猜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的说)

  二、展开:

  1.自主阅读,感受乐趣

  指导语:其实啊,它们想尝一尝月亮的`味道。月亮是什么味道的?你吃过吗?月亮在高高的天上,这群小动物怎样能吃到月亮呢?你们想知道吗?这个秘密就藏在老师带来的这本图画书里,《月亮的味道》,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读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讲述故事梗概)

  2.细致读图,深入理解

  图一:黑暗中是什么在窥视着月亮?有几对眼睛?它们是谁?(期待的、好奇的、充满等待的眼睛、发着光亮的眼睛)

  图二:所有的小动物这样叠罗汉时,它们的表情是怎样的?(所有小动物的眼睛都使劲的向上看着,为什么向上看?它们会想些什么?它们都在期待着上面的小伙伴够到月亮,还是为了那个美好的共同心愿。)

  图三:小老鼠吃到了月亮,月亮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和先前有什么不同?

  3.完整讲述,升华情感

  (1)教师有感情的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它们是怎样尝到月亮的味道?它们尝到月亮的味道后心情会怎样?

  (3)小结:乌龟是第一个有这么大胆想法的小动物,想尝一尝月亮的味道,它有着探索精神。动物们迎合了它的想法,一起去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小老鼠最终勾到了月亮,将月亮又依次传递给了朋友,大家的齐心协力、团结一致,都尝到了月亮的味道,实现了这个美好的愿望。所有的小动物们都幸福的依偎在一起,享受着幸福,在静静地夜里甜蜜的睡着。

  三、结束:

  (1)指导语:还记得那第九对眼睛吗?它没有参与够月亮的过程中,但它一直在关注着大家,它是谁呢?

  (2)教师讲述图画书最后一页。

  (3)结束语:小鱼是不是也想尝一尝月亮的味道呢?水里的月亮会是什么味道的?它和天上的月亮味道有什么不一样吗?说不定第二天的夜里,小鱼会和更多的小动物一起去尝一尝水里月亮的味道。

幼儿园中班教案《月亮》9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掌握歌曲中的休止符,并用连贯和断顿的方法演唱歌曲。

  2、根据教师的手势暗示,表现歌曲前后的不同情感。

  3、表达与月亮婆婆的亲密情感以及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幼儿在有月亮的夜晚,观察自己行走时月亮移动的规律。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出月亮主题

  ——教师:又是弯弯像条船,又是圆圆像银盆,我走它也跟着我走,我停它也跟着停。

  猜一猜这是什么呢?

  ——教师引导幼儿有表情的朗诵诗歌《月亮》。

  2、学唱新歌。

  ——教师范唱歌曲。

  ——教师:歌曲里唱了些神恶魔?

  ——引导幼儿学唱歌曲,注意唱准第三句,第四句句末的休止。

  3、引导幼儿有表情的地演唱歌曲。

  ——教师边唱歌曲的前两句,边用手势表现月亮婆婆爱护、抚慰小朋友的温柔之情。

  ——教师边唱歌曲的后半句,边表现月亮婆婆与小朋友做游戏的欢乐情景。

  ——带领幼儿学习演唱歌曲,用歌声表现歌曲前两句的.连贯与优美,表现歌曲后半部分的活泼与调皮

  ——教师用即兴动作表演歌曲中前后不同的情绪,幼儿边看边唱歌。

  ——教师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表演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4、音乐舞蹈《苹果丰收》。

  ——教师:月亮回家啦,太阳升起来啦!我们帮果园的叔叔阿姨们摘果子吧!

  ——师生共同随着音乐,快乐的表演唱《苹果丰收》。

幼儿园中班教案《月亮》10

  【活动目标】

  1、发展想象力,激发对大自然产生美好的情感。

  2、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学会朗诵。

  3、感受民间童谣的艺术魅力。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月亮下来吧》。

  2、仿编儿歌纸条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入:回忆月亮形状变化。

  提问:月亮的形状是怎样变化的?(请个别幼儿发言)

  播放PPT2,小结:每个月的初一,月亮又弯又小,然后慢慢变大变圆,到十五时月亮又大又圆,然后又慢变弯变小。

  (二)师生谈话:圆圆(弯弯)月亮像什么?

  1、点击进入PPT3提问: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幼儿自由发言)。继续点击PPT2,师生一起边看边说。然后教师小结:圆圆的月亮像皮球、西瓜、车轮……,还像我们生活当中的许多东西。

  2、播PPT4提问: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幼儿自由发言)。继续点击PPT4,师生一起边看边说。然后教师小结:圆圆的月亮像香蕉、眉毛……,还像我们生活当中的许多东西。

  (三)学习朗诵儿歌。

  1、完整欣赏儿歌,感受儿歌的.意境美。

  (1)初次欣赏。

  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关于月亮儿歌,一起来欣赏吧。

  (点击进入PPT5)介绍儿歌的名字《月亮下来吧》。(点击儿歌名字启动背景音乐,教师朗诵,点击PPT5进入自动播放到PPT15,画面切换可结合点击控制)

  提问:儿歌名字叫什么?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学习词“优美”。

  (2)带着问题再次欣赏。

  提出要求:请仔细听,儿歌里讲了什么?把月亮当成什么?谁想把它怎么样?(点按钮回到PPT5,点击方法同上,教师再次朗诵)

  2、逐段回忆儿歌内容,结合图谱分段学习朗诵。

  (点击进入PPT16)教师提问:你在儿歌里最先(或接下来)听到什么?把月亮当成什么?谁想把它怎么样?(教师点击PPT16,依次逐段出示图谱后,引导幼儿逐段朗诵二遍。)

  3、整首朗诵。(根据教学需要点播PPT16、17声音“掌声”,鼓励幼儿,增加气氛)

  (1)结合PPT16的图谱,提醒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将儿歌完整朗诵二遍。

  (2)点击进入PP17,引导幼儿脱离图谱配乐朗诵若干遍。

  (3)师生共同讨论为儿歌配上合适的动作,视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朗诵儿歌若干遍。

  (四)活动延伸:仿编儿歌。

  点击进入PPT18,教师示范仿编,请幼儿将小纸条带回,与家人一起纺编。

  点击进入PPT19,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活动以谈话形式引入,运用形象的图谱,通过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启发、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的韵律美,教师精巧的课堂设计、热烈有效的师幼互动、真实自然的教学风格,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

幼儿园中班教案《月亮》11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

  2、根据提示仿编儿歌。

  3、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幼儿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难点:认识月亮,知道月亮的样子,用语言描述月亮的形态。

  活动准备

  1、一个小朋友坐在月亮上的图片。

  2、自制的大月亮道具一个。(可以坐下一个人)

  3、轻音乐、教学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自制的月亮道具。

  播放轻音乐,教师:小朋友,老师手里拿的什么?(月亮)

  教师:月亮是什么样子?

  引导幼儿用诗歌中的语句回答,如:弯弯的月儿,两头尖,好像一只小小的船。

  二、基本部分

  2、通过谈话和互动,理解诗歌内容。

  教师:什么时候月亮才会出来?月亮出来的时候你还会看到什么?

  引导幼儿知道晚上的时候月亮才会出来,晚上还可以看到星星。

  教师:弯弯的月亮像一个“摇篮”,谁想在“摇篮”里面坐一坐?

  请幼儿有秩序的在“月亮”道具上面坐一坐,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叶圣陶先生写的关于月亮的诗歌,写得很美,猜一猜是什么诗歌?

  3、学习诗歌。

  播放教学音带,引导幼儿仔细倾听,体会是歌的意境美。

  教师:大声告诉老师,这首诗歌的名字叫什么?(小小的船)

  教师: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怎样?(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到了什么?(只看到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教师:听了这首歌,你是什么样的感觉?

  请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播放轻音乐,教师有感情的朗诵一遍诗歌,传达给幼儿美的感受。

  三、结束部分

  4、幼儿朗诵诗歌。

  播放轻音乐,鼓励幼儿大胆朗诵诗歌,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出示自制的月亮,请幼儿边朗诵,边做动作。

  活动延伸

  开展“奇妙的天空”美术活动,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天空的事物,并用绘画的形式体现出来。

  教学反思

  1、幼儿初步认识了天空中的事物,知道了月亮的大概特征。

  2、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活动的开始有正确的引导,激发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活动中的道具也非常重要,使幼儿能够感受到这个有些抽象的东西是什么样的。

  3、应选择一个晴朗的夜晚,让给幼儿在夜晚观察夜空,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

  小百科:月球,天体名称,人类肉眼所见称为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幼儿园中班教案《月亮》1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温柔、优美的旋律,初步学习用连贯和跳跃的方法唱歌。

  2、根据动作的提示,尝试用两种方式唱歌。

  3、初步感受合作演唱的效果及优美歌曲带来的享受,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舞蹈《金孔雀轻轻跳》。

  二、欣赏乐曲。

  1、师:刚才老师和小朋友跳了一段傣族的舞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傣族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提问:刚才你听到了什么?

  2、教师清唱歌曲,幼儿欣赏,再一次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与歌词内容。提问:歌里的月亮婆婆是怎么喜欢小朋友的?

  3、教师完整的范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幼儿再次欣赏。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边听边用优美的动作来为乐曲打节奏。提问:刚才你是用什么动作为乐曲打节奏?(幼儿学习2——3种幼儿的动作)

  三、幼儿完整的学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1、听音乐旋律根据音乐节奏引导幼儿说歌词。

  2、引导幼儿整首学唱歌曲。

  3、引导幼儿为歌曲创编动作。

  4、幼儿起身散点站位,听音乐做动作,表达小朋友与月亮婆婆亲密的情感。

  四、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进一步理解歌曲内容。

  1、一组幼儿打节奏,另一组演唱歌曲。然后互换角色练习。

  2、用接唱的方法演唱。老师唱前半句,幼儿接后半句。

  3、用伴唱的方法演唱。幼儿唱歌词,老师用“啊——啦啦”来伴唱,教师伴唱幼儿演唱。

  五、教师与幼儿共同进行表演。练习数遍以后,在教师的指挥下和谐的进行合作演唱。

  教学反思:

  《月亮婆婆喜欢我》这首歌曲是一首傣族的歌谣,富含民族小调的风味,孩子比较少接触到这类歌曲,所以对这样的歌曲非常喜欢。新《纲要》提出:教育与发展之间“既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观点,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幼幼互动的原则。幼儿始终是活动的.主人,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他们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和他们一起商量歌曲的动作,如:“喜欢”用什么动作表示;月亮婆婆怎么“摸”我;月亮是怎么走的……我会以积极的神态关注幼儿的动作表演,然后给以提炼,在表演动作的同时我运用了丰富的肢体语言为幼儿营造一个身与心,与音乐,与他人,与环境之间整体协调的快乐、舒适的状态。从此提高幼儿表现美的能力,使幼儿真正能够在音乐教育中,通过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而逐步获得身心发展的和谐美。再有,我还画了月亮婆婆温柔慈善地看着小朋友的背景图,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亲切的氛围,使幼儿感受到在这美好的中秋佳节里感受到:月亮是温柔的,老师是亲切的,小朋友是友好的,使他们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幼儿园中班教案《月亮》13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2、运用挂图和课件,初步理解并形成“半个月”的时间概念。

  3、萌发对月相变化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感受半个月里月亮形状变化的过程。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兔妈妈和小兔玩偶、课件、单月的日历一张。

  2、律动《月亮婆婆喜欢我》

  3、《望着月亮吃大饼》故事挂图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小客人,是谁呀?”(出示玩偶)“打个招呼吧!”“兔公公家盖房子,兔妈妈要去帮忙,小兔只能在家里等妈妈,它会怎么等妈妈呢?”(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讲述)“平时,你的妈妈不在家,你会怎样等妈妈呢?”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初步了解半个月的时间概念。

  “小兔子怎样等妈妈呢?请听故事《望着月亮吃大饼》。”

  教师:“兔妈妈要多长时间才回来呢?你们知道半个月时间有多长呢?”(教师出示日历: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日历,就知道半个月有多长了)除了用数日历的方法,兔妈妈还告诉小兔一个什么好办法呢?

  3、出示挂图,进一步欣赏、理解故事内容。

  “好,我们一起来听听兔妈妈的好办法吧!”(播放录音,再次欣赏故事)

  提问:(1)兔妈妈走后头几天,小兔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演示挂图中的月亮变化)

  (2)七八天过去了,月亮变成了什么样?小兔把圆圆的大饼吃掉了多少?

  (3)又有几天过去了,天空中的月亮只剩下了什么?小兔的饼也变成了什么?

  (4)最后一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小兔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5)小兔是照着谁的样子等回了妈妈呢?原来圆圆的月亮会变呢!

  4、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进行讲述。

  “好,我们看着大屏幕,一起讲讲这个好听的故事,好吗?”

  5、律动《月亮婆婆喜欢我》结束活动。

  “小朋友,月亮不仅会变样子,它还会和我们做唱歌做游戏呢!”(教师弹琴,幼儿做律动)

  活动反思

  《望着月亮吃大饼》是一个童话故事欣赏。一开始利用头饰兔妈妈和小兔来导入故事情节,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并让幼儿跟兔妈妈和小兔打招呼问好。在我第一次完整地讲述故事时,孩子们听的.很认真,当我故事讲完开始提问:半个月到底是多久的时候,小朋友的回答千奇百怪,都迫不及待的说出自己的答案。最后我用数一数和故事中兔妈妈教给小兔观察月亮变化的方法告诉小朋友半个月到底是多久。这节课的难点就是在于幼儿对月相变化的理解,在活动中准备了月亮变化的图片,幼儿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半个月中月亮变化的过程,孩子们也可以轻松的说出故事情节,比如老师提问:兔妈妈走后刚开始几天,小兔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孩子们积极地说:“月亮缺了一些”。老师问:“小兔把月饼吃成什么样?”孩子们说:“吃掉了一点点”。老师问:“七八天过去了,月亮变成了什么样”?孩子们说:“变成了半圆”。老师问:“小兔把大饼吃成了什么样”?孩子们说“吃掉了一半”……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演示和提问的方式把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了,这样幼儿既理解了故事内容,也明白了月相变化的过程,同时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足:

  1、教师在讲述月象的原因时,语言可更简洁。

  2、在活动中应发挥幼儿主体,让他们多说,用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想法。

幼儿园中班教案《月亮》14

  活动目标

  欣赏青海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感受歌曲优美、恬静的意境,了解歌词的大概意思。

  通过听、看、给图片做标记及用衬词伴唱等,了解歌曲并体验歌曲的美。

  对欣赏歌曲感兴趣,乐意参加活动。

  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

  VCD及放映设备。

  小图片、笔,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1.倾听歌曲,了解歌词的大概意思。

  教师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辅助问题:是优美恬静的?还是欢快、热闹的?) 教师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倾听、欣赏歌曲,在附的小图片上做标记。

  (1)教师提问:小图片上有什么?

  (2)教师指导语:请小朋友一边听歌曲,一边在小图上做标记,歌里唱了什么,你就在相应的图画上画“√”,如歌里唱了月亮,你就在月亮上打“√”。

  (3)倾听一遍歌曲。

  (4)教师提问:歌里唱了些什么?你能不能用像阿姨唱歌一样好听的声音说呢?

  3.边着录像,边欣赏歌曲。

  (1)教师指导语:你们想不想知道这首动听的歌曲是谁唱的?(介绍歌曲的名字及演唱者)。

  (2)看录像中的歌词情境。

  (3)教师指导语:这首歌曲的歌词很有意思,每唱一句之后都要唱一句“咿啦啦……”

  4.边看录像,边参与伴唱。

  (1)教师提问:你们想和阿姨一起来唱歌吗?用什么样的方法为阿姨来伴唱呢?(幼儿伴唱“咿啦啦……”)

  (2)教师示范唱一句歌曲,指导幼儿用“咿啦啦……”伴唱。

  (3)看录像,完整地伴唱。

  结束语:《半个月亮爬上来》是一首青海民歌,我们祖国很大,有很多好听的民歌,下一次老师再给你们介绍好吗?

  作品分析

  《半个月亮爬上来》是一首古老的青海民歌,旋律具有浓郁的西北风情,浪漫且抒情,歌曲的感染力很强,昕完后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以往此歌曲多数以无伴奏合唱的形式来演唱,本欣赏活动选择的是女声独唱、男声伴唱的演唱版本,此种表现手法给人以一种温馨、幽雅的感觉。歌曲有配套的MTV,在欣赏的过程中幼儿一边听歌曲,一边看画面,画面形象地对歌词进行说明解释。幼儿可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通道接受刺激,比单纯的倾听更易理解,更易从心理上与作品产生共鸣。此作品是一首爱情歌曲,但歌词较隐讳地表达出男女间爱的情感,以优美委婉打动人,同时不断重复“咿啦啦”留给了幼儿参与学唱的空间,幼儿可以加入到演唱活动中去体验,去欣赏。

幼儿园中班教案《月亮》15

  教材简解:

  月亮在一个月中是在不断变化的,在考虑如何让幼儿更形象地了解月亮的变化,我们采用了生动形象地PPT和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很感兴趣地就了解了月亮的变化。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月亮是不断变化的,月亮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2、学会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以及学习儿歌,感知月亮的变化规律。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初一到十五月亮的变化过程。

  难点:幼儿把自己观察到的初一到十五的月亮记录下来。

  设计理念:

  幼儿对自然的变化规律都感到非常好奇,都想去探索为什么,月亮的变化也不例外。所以对这样一节科学课,幼儿会很感兴趣的。

  设计思路:

  开始部分我们利用歌曲导入很自然的就引出课题《月亮》,然后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观察的结果让幼儿说说初一到十五月亮的变化,并伴有儿歌的提示,让幼儿更容易地掌握。最后还让幼儿动笔记录月亮的变化。整个设计思路都是要幼儿掌握月亮的变化过程。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半个月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观察这半个月月亮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2、活动前幼儿会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3、初一到十五月亮变化的PPT。

  活动过程:

  一、 播放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刚才歌曲里唱的是谁呀?(月亮婆婆)你看见过月亮婆婆吗?(看见过)你看见的月亮婆婆是什么样子的呢?(弯弯的、圆圆的)

  师:你能不能把自己看到的月亮画下来呢?(能)

  请部分幼儿上来画自己看到的月亮。

  师:你们看,有的小朋友画得是圆圆的月亮,有的小朋友画得是弯弯的月亮,你画的月亮是什么时候看到的呢?(我画的月亮妈 妈告诉我是初五的月亮,我画的月亮是十五的月亮圆圆的)

  师:小朋友观察地真仔细,月初的月亮像一条线,慢慢地慢慢地变成了十五圆圆的月亮。

  二、 通过PPT课件,让幼儿观察初一到十五的月亮,并说出他们的变化,以及做好记录。

  (1) 播放PPT课件

  提问:小朋友,你刚才看到的月亮有变化吗?(有)它们是怎么变化的'呢?(月初的月亮是细细的,后来越来越圆,到月半的时候,月亮就像盘子一样圆。)

  (2) 你们看,初一的时候月亮像什么?初二的时候月亮像什么?边说边播放相应的PPT。

  (3) 利用儿歌,让幼儿更容易掌握月亮的变化。

  有一首儿歌说得很好,它把月亮的变化说得很好听。初一看,一条线,初二看,眉毛弯,初五六,挂眼镰,初七八,像小船,初九十,切半圆,十五六,像玉盘。老师边说边配上相应的PPT,让幼儿对前半个月的月亮加深印象,幼儿也可跟着PPT跟说儿歌几遍。

  三、 幼儿记录观察记录表

  今天,老师给大家做了一份观察记录表,想请我们的聪明宝宝把这前半个月的月亮变化记录下来,小朋友也可以边念儿歌边做记录。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 展示幼儿的记录表,并让幼儿看记录表念儿歌。

  五、 幼儿表演《月亮婆婆喜欢我》走出活动室结束课堂。

【幼儿园中班教案《月亮》】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洗月亮》含反思04-03

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月亮下来吧》06-22

幼儿园中班经典教案03-15

幼儿园教案中班04-17

幼儿园中班教案07-24

幼儿园中班教案11-09

(经典)幼儿园中班教案01-20

《我升中班了》幼儿园中班教案01-16

幼儿园中班《竹子》教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