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圆》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圆》1
活动目标:
1.能找出生活中圆圆的东西,并用肢体做出圆。
2.了解“圆”对我们人类的作用,和“圆”成为好朋友。
3.积极参与区域活动,并分享在区域中的探索。
4.引发幼儿学习圆的兴趣。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圆欲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手工区材料:纸、笔、橡皮泥等
3.益智区材料:图片、插塑玩具等
4.奇思妙想区:彩带、报纸、绳等
5.音乐区:音乐歌曲碟片、各种表演道具
活动重点:通过观察让幼儿找到身边和身体上的“圆”。
活动难点:动手操作创造出圆圆的东西。
活动过程:
1.律动《开汽车》,进人活动室。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开汽车进入活动室。
2.播放多媒体课件,发现生活中的圆。
(1)让幼儿观察图片,哪些东西是圆圆的。
教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好多圆圆的东西,他们都是我们的朋友,身边、身上、公园里、马路上等等,我们想想看,把它的'名字说出来。(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请幼儿一次性说出三种圆圆的水果。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都喜欢吃水果,下面请你一口气说出三种圆圆的水果。(幼儿踊跃回答)
(3)教师引导幼儿在身体上找圆,然后用肢体来表现圆。
(4)教师讲解“圆”的好处,为什么有些东西做成“圆圆的”。
3.区域活动:寻找圆、制作圆。
幼儿到各个区域活动。活动中,教师个案观察。
(1)手工区:准备纸、笔、橡皮泥等材料,让幼儿动手画出、捏出、撕出大小不同的圆。
(2)益智区:准备图片、玩具等材料,让幼儿在图片中找出哪些东西是“圆”的,运用玩具插出圆的建筑物等。
(3)奇思妙想区:准备绳子、彩带、报纸等材料,让幼儿动脑动手把这些不是圆的东西变成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4)音乐区:准备和圆有关的歌曲,让幼儿听音乐创编出与“圆”有关的动作或者游戏,并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4.分享区域里的成果
教师提出问题:
(1)报纸可以怎么变出圆?你想到了几种方法?(幼儿自由回答)
(2)你发现图片里的圆一共有多少个?(幼儿自由回答)
幼儿提出问题:
(3)为什么喝的水杯口是圆的?(幼儿讨论)
(4)为什么车轮是圆的?(幼儿讨论)
教师请创编动作的幼儿带领其他幼儿一起跳舞。
5.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重点,让幼儿初步了解“圆”对我们人类的作用。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鼓励和表扬。
活动延伸:
给每位幼儿发一条彩带,请幼儿用彩带想出多种方法变出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圆》2
活动目标
1。品尝月饼,学会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2。知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全家人团圆的好日子。
3。初步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了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月饼的制作方法
2。月饼及切月饼的塑料小刀
3。音乐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跟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1。教师:歌曲里唱了什么?八月十五是什么日子?
这一天人们一般怎样庆祝?
2。教师引导幼儿归纳我国过中秋的习俗。
二、观察并了解月饼。
1。请幼儿将各自的月饼拿出来,看一看、说一说,月饼是什么形状的'?闻一闻,月饼是什么味道?
2。幼儿自由交流并讨论:
你吃过的月饼是什么味道?月饼馅里都放些什么?
3。课件—月饼的制作方法
让幼儿观看月饼是怎样制作的。
三、分享月饼。
1。请每组推选四名幼儿尝试将月饼分成四等分或二等分。
2。教师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不同口味的月饼,学习与同伴分享食物。
活动延伸
建议家长在中秋节的晚上带孩子赏月、吃月饼,让孩子体验与家人团圆的温馨与快乐。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圆》3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体验,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主动的探索精神。
2.能辨别认识圆柱体,感知其基本特征。
3.在动手尝试的基础上,会自己说出、找出并制作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材料投放:
1.教具准备:用各种圆柱体制成的机器人一个。胡萝卜、粉笔、小刀、磁带、录音机。
2.操作学具:人手十枚一样大小的硬币、浆糊。①长方形纸8张、水笔8盒②废卫生纸筒8个、各色腊光纸若干③吸管一篮、薯片筒若干④各种空心小形体、铁丝
3.环境创设:①体育角,内放高跷、圆柱状沙袋、棍、易拉罐、滚筒、金箍棒等]②自制玩具角,陈设会叫的陀螺、望远镜、万花筒、柱状风铃等③实物角,内置电池、果汁罐、卷糖、球、椎状物体、花瓶、废旧蛋糕盒等。
指导要点:
一、通过机器人柱柱激发幼儿参观圆柱世界的兴致。
1.介绍机器人引题: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它的名字叫柱柱。柱柱想请小朋友到柱柱世界宫玩,你们想去吗?
2.听音乐开火车带领幼儿到柱柱世界。
二、通过反复尝试初步认识圆柱体,引导幼儿体验圆柱世界的秘密。
1.玩一玩、想一想--
引导幼儿第一次游戏尝试,知道圆柱体的名称。
①让幼儿任意挑选一种玩具,自由感知圆柱世界的丰富。
②启发提问:
A、你玩的是什么?它象什么形状?
B、你还发现了圆柱世界的什么秘密?
③鼓励幼儿完整表述自己的经验,重点能说出它象什么形状?
④以机器人口吻小结--柱柱世界里的每样东西都象柱子一样,这种形体就叫圆柱体。
2.量一量,说一说--
引导幼儿第二次测量尝试,感知圆柱体的特征。
①启发尝试:
A、你发现圆柱体是什么样的?它跟圆形一样吗?
B、请你再玩一玩,想一想,你是怎么玩的?
C、每个圆柱体摸上去都是什么感觉?请你用绳子或尺子量一量好吗
②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圆柱体的主要特征,能用手,绳子,尺子量一量圆柱体的两端和中间是否一样。
③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④小结:圆柱体的两端是两个一样大的圆形,中间部分一样粗,放倒了还会滚动。
三、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巩固认识圆柱体,提高幼儿对圆柱世界的辨别能力。
1.迭一迭,变一变--让幼儿在比较尝试中加深对圆柱体的印象。
①启发提问:
A、你知道硬币是什么形状的?
B、你能不能用许多硬币变一个圆柱体?
②幼儿操作,思考:你是怎么变的?一个一个一样大的圆形迭起来象什么?
③小结:一个一个一样大的圆形迭起来象圆柱体。
2.找一找,削一削--让幼儿在寻找相似与不似中加深对圆柱体的理解。
①以柱柱口吻夸奖操作认真的幼儿,并寻求帮助:你能不能帮我把象圆柱体的东西找出来?
②引导幼儿观察陈列柜内实物,分辨相似与不似圆柱体的东西,并说出原因。
③提出疑问:怎样使胡萝卜变得象圆柱体?
④教师操作:用削刀将胡萝卜削掉,中间部分削去外皮,变成一样粗细。
四、通过联想生活中的圆柱体,开拓幼儿对圆柱世界的迁移发散能力。想一想,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还见到、用到的东西有哪些象圆柱体?
五、通过分组小制作延伸幼儿对圆柱世界的想象创造能力。
1.制作望远镜--在长方形卡纸上先涂上花纹,再粘制两个一样大的圆柱体,并用胶水固定。
2.花链数字玩具--在许多形状中寻找圆柱体的小纸链,并串到弯好的铁丝上,变成花链玩具。
3.纸筒小动物--利用废卫生纸筒,卷上色纸,粘贴眼睛、嘴巴、耳朵等制作小兔、小鸟、螃蟹等小动物。
插吸管--把吸管有规律地插入纸杯,并调整吸管两边长度,变出各种形态东西。
反思: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圆柱体,但对圆柱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幼儿的意识是模糊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社会中去。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杯子和罐子之间的比较,让孩子在自由扩展的玩当中寻找其中的特殊性,从而来认识圆柱体的具体特征。因此,孩子会比较感兴趣。我们班孩子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因此,差异性比较大。能力较强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好,回答问题完整,并且善于观察。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却相差比较大。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在活动中我采用了强弱互相搭配的方法,能力强的孩子带着相对较差的孩子一起活动,引导他们去相互学习。我的这个活动也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使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圆柱体的外形特征,并学会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多种多样的圆柱体。最后,孩子们在愉快地“手拉车”游戏中结束活动。新《纲要》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索活动,感受探索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经过各位专家的指点和不断的试教修改反思。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已经幸福的感受到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圆》4
活动目标:
1、学习在圆形上面添画,表现自己喜欢的各种各样的圆形事物。
2、迁移已有经验,借助范画扩展想象,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圆形事物。
2、乐意参与“圆形变变变”活动,感知在圆形上添画变出新事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
2、由圆变成的物体范例。
3、一位大班幼儿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小客人,(请出大班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元元,(小朋友向元元问好)元元特别喜欢圆的东西,请他来说说他喜欢什么圆圆的东西?(大班幼儿说:我喜欢玩圆圆的皮球,爱照圆圆的镜子,爱吃圆圆的饼干,还会变圆的魔术!)
教师:什么是变圆的魔术呀?你能变给我们中二班小朋友看吗?
二、元元表演变圆魔术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元元是怎么把红色的圆变成苹果的呀?(在红色圆上画上绿色的叶子就变成苹果了)你们会变吗?你们会变什么呢?怎么变呢?你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把元元的变圆魔术学会了。
教师:元元,你还会变什么?元元:我还会变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圆呢。
元元表演(把两个圆变成了小鸡,三个圆变成了小花,四个圆变成了蝴蝶。)
小朋友,你能把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的圆变成什么呢?请幼儿自由讨论,告诉身边的`好朋友。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任务:我们今天也来学元元变圆的魔术。老师出示为幼儿准备的材料(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请小朋友先想好你想用几个圆变成什么东西,然后找到你所需要的圆,撕去圆后面的双面胶的外面一层,粘在纸上,再把它添画好。我们小朋友把圆变好了,可以互相参观,也可以请客人来参观,告诉客人,你把几个圆变成什么东西了。现在请小朋友去找一个好朋友一起去变圆。
2、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幼儿把废纸仍在箩筐里。变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来。帮助能力差的幼儿,鼓励他大胆变圆。
四、
鼓励幼儿大胆的告诉同伴和客人,你用几个圆变成了什么东西。
五、延伸活动
小朋友,你们除了认识圆还认识什么形状的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它们也想让我们小朋友来变魔术,以后我们请它们都来,变出更多,更美的东西好吗?
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玩各种图形的添画。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圆》】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2-10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4-29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马铃薯01-09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合集]11-05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磁铁01-12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热门]07-22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花的味道03-06
(经典)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5篇07-17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物体的弹性08-21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