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时间:2022-01-29 16:53:50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精选】教学计划合集4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教学计划了。如何把教学计划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计划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教学计划合集4篇

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围绕“德育为先、产教融合、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主题,完善“改革治校、科学治校、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的治理结构,加强“安全管理、后勤服务、就业指导、招生宣传”的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技能育人、情感育人”四个育人工程,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让同学们接受有质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培养更多德智技体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重点工作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打造创新型、年轻化、素养高、执行力强的行政领导班子队伍,行政领导班子建设和系部制改革统筹考虑。

  2、加强督查考核工作,完善各项制度,严明各项纪律。新修订考核制度、考勤制度、目标责任制奖励办法、文明奖发放办法等,抓好学校八项规定、预算管理、物品采购议标等制度的落实。

  3、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包括教学改革、德育改革、督查考核制度改革、职称评审打分办法改革、绩效工资改革、系部制改革、教辅量化定岗改革等。

  4、加强德育工作。坚持以德为先,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职业精神教育,开展法律教育,明年拟安排以下活动:全校教职工猜灯迷活动、三八节感恩教育活动、清明节扫墓活动、每个学期一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淘宝交易活动、学生外出社会实践活动、五四青年节活动、教师节活动、新生集中教育训练活动、队列比赛、班歌比赛、《弟子规》诵读活动比赛、班级健美操比赛、班级联欢活动、各类知识竞赛等。

  德育类素质课程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足,并增加我校的特色德育课程。加强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创造条件,晚自习时间开放电子阅览室和实训场所。推进学生实践周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落实联班联生制度、全员德育渗透制度、违纪学生处理制度、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班级量化考核制度、纪律巡查制度、学生在校情况核查制度。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外出实践活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加强两操管理、卫生管理。

  德育教研组要发挥研究德育工作的'作用,研究适合我校的德育教学。要全员抓育人,开展好全员德育渗透工作,家访工作要常态化。要打造一流的学生宿舍,德育工作在全省中职学校进入领先水平。

  5、提升教学质量。积极推进系部制改革,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厂中校、校中厂,加强实习、实训工作,实现五个对接,推进学徒制。加强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外出考察、培训,建立专业教师人才库,稳定外聘教师队伍。加强课堂改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教学,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加强教学规范化管理,从教学计划、教学规范、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学检查、教学考核等方面加强教学工作。在省市技能大赛和对口升学中实现新突破,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6、加强招生和培训工作,招生工作要及早策划,明年招生确保完成600人的高质量招生任务;力争完成300人的短期培训,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短期培训常态化。

  7、加强安全管理,为学生安全提供保障。加强安全学习、安全管理、安全检查,规范安全档案、安全日志,落实好安全工作全员职责和安全工作的“一岗双责”制度,所有活动全部制定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做到全年安全无事故。

  8、加强后勤服务工作,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优良的环境。要创新和改革后勤服务体系,包括食堂管理、超市管理、供暖、供水、维修、物品采购、资产管理等,为全校师生提供一流的服务。

  9、加强学籍管理和资助工作,加强技能鉴定工作,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公开、公平、公正评选学生助学金。

  10、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报、网站、微信平台管理,搞好《逐梦职教》年度书籍、校志编撰工作,上半年完成校志编撰工作。组建好大合唱团、《弟子规》诵读队、动感舞队、二胡队、健美操队等。

  三、重点工程

  根据学校财力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分批安排以下工程:

  1、实训楼建设及配套工程。

  2、完成食堂设施、学生宿舍设施、热水供应及澡堂等设施的配套。

  3、实训楼文化全覆盖工程和监控全覆盖工程。

  4、完成国家级机电专业实训室装备。

  5、按照省财政厅、教育厅的要求,完成扶持的实训基地建设。

  6、葡萄文化园建设工程。

  7、新建电子阅览室。

  8、积极推进集中供热、供汽工程。

  9、完成光缆扩容。

  10、污水处理工程。

  四、其它

  积极协调解决教职工宿舍问题。

教学计划 篇2

  在倡导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今天,你教我学、你说我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被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所代替。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音乐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音乐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不少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本学期我将遵循音乐教学中培养兴趣,精选教法这条途径进行教学: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二年段的音乐教学,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得比较透彻,毕竟相处一年了,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上,习惯较好,而且表情也较丰富,能根据歌曲情绪进行表达,部分班级还能识读简单乐谱。还能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舞蹈,并参与表演。但在读谱知识的运用上较弱,咬字,吐字也不够清晰,特别是男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常会出现喊歌现象,导致缺乏对声音美感的正确认识,缺乏气息的支撑。

  二、教学目的要求及重难点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五爱”的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使学生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着。

  2、启迪智慧、陶冶、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的具体措施与要求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智慧,教师就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使他们获得直接的体验,并激发其创造的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使学生处在形象活泼的音乐氛围中,才能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著名教育家杜威也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适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电教媒体能产生活跃的动态画面,使内容更充实、更形象、更生动、更具有吸引力,从而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条件。例如:我在教歌曲“祖国祖国多美丽”一课时,先用幻灯片放出祖国的美景,配上悦耳的音乐,让学生欣赏,学生如身临其境,感觉到了祖国的山河美,激发了热爱祖国的情感。这既是以形象激起学生的思维活动,体验到了祖国的壮丽和伟大,产生爱国的激情,同时也是一种对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导入就是引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及热情的导火线,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步骤。

  2、利用教具,培养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如: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去看、去听,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教师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营造音乐氛围,引导学生抓住音乐特点,“读”懂音乐,感受音乐。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思维能力弱,但感性认识相对较强,生动、鲜艳的教具格外被孩子们所喜爱。因此,在课堂教育中,运用与课文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直观教具,既形象直观,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表象,为感知、理解知识创造条件,又可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根据教材特点,我在上“颠倒歌”一课中制作了很多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来吸引孩子,有小老鼠、大狮子、小鸟、公鸡、大象等等。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一直很高,大家都争着说,抢着回答,积极学唱。教具虽小,但作用甚大,合理的利用教具,让学生在情境中掌握了知识,让学生在妙趣横生的教具中发展思维,提高了想象能力。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实物、图片、录音设备等现代教学手段,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认识从无声走向有声,从单调走向多彩,从单一走向多元,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心理活动,获得更为新奇、深刻的印象。

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着力提升教学水平和教研水平,为学校的持续发展不懈努力。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本校三年级共两个班级。各班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都比较强,大部分都积极向上,勤奋刻苦,能够互相帮助,互相探讨问题,勤于思考,勇于发言,都能听从老师指导,遵守学校纪律,遵守课堂常规,有了错误能虚心接受,积极改正。

  三、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教材三年级的教育主题是:我在成长。在这一教育主题统领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共设计了七个单元教育主题:

  1、我和我的同学;

  2、我要安全地成长;

  3、我的成长与家庭;

  4、我的邻里生活;

  5、我的成长与学校;

  6、我的成长与他人;

  7、家乡哺育了我。

  这七个单元主题所涉及的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如儿童自我、家庭、学校、邻里、家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本册教材由后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主要是有关邻里生活的教育;第二单元主要是学校生活的教育;第三单元主要是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关系的教育;第四单元主要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我的成长与他人”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以儿童的成长与他人的关系为教育内容,从自我劳动体验出发,激发对劳动和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最后落实到对公共劳动成果的爱护上。

  四、教学目标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5、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五、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必备的知识,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

  4、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6、重视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按照现行课本,坚持课改新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改进教法,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落实教学常规,努力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二)要求:

  Ⅰ。教学内容要求:①七年级、八年级均上本年级的《中国历史》;②九年级上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

  建议对九年级上册的1-3单元古代史内容,可作一般了解。教学重点应放在九年级上册的4-8单元。

  Ⅱ。教学环节要求:

  1.备课:

  ①教师要深入钻研现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与要求,作好学期教学总体安排,根据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本章、本课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②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知识体系,明确每个单元与每节课的任务,找出重、难点,注意掌握各课的内在联系,准确掌握历史课本中史实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结合教材,注意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③每节课的教案要能体现出教学的主要手段,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④每节课要有简明、系统、突出重点、层次分明的板书设计。

  2.上课:

  ①提倡结合教材,结合实际使用得体的教学方法。做到讲练结合,点面结合,图文结合,重点突出,师生互动。

  ②用普通话教学,语言力争准确、简单、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3.批改

  有练则改,以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状况和学科能力的情况。

  4.辅导:

  ①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及回答问题的能力。

  ②指导学生收集、整理、阅读历史资料,意引导学生阅读课后“自由阅读卡”,上好活动课,组织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

  (三)教学安排

  初一:

  时间 教学内容(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期中前 1-11课

  期中~期末 12-22课

  初二:

  时间 教学内容(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期中前 1-13课

  期中~期末 14-22课

  初三:

  时间 教学内容

  期中前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8单元

  期中~期末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7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