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学期教学计划范文汇总9篇
光阴如水,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续写新的篇章,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教学计划了。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切实地帮助到自己将来的工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期教学计划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期教学计划 篇1
一、教学理念:
篮球运动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其具有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它能全面锻炼身体,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
篮球技术水平的巩固提高依赖于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基本功的情况的好差,而在基本功的练习当中,因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实用性,由此也吸引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近年来,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篮球教学也应从形式、教学、内容安排上进行改革。从片面追求投篮命中率、力量训练,忽视基本功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重视基本功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基本功的篮球技术练习,为提高篮球技术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基本功的教学在篮球教学中及开展的各种类别的篮球比赛中已日益显出它的重要性。大家看姚明为何能在短短几个时间就能立足于NBA,并令世界上那些篮球专家们为之震惊和感叹!让我们这些球迷们为他的成功而骄傲、欢呼!他的成功不仅仅来之于他2.26米的身高,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他那扎实的篮球基本功技术,这也得于他有好的启蒙教练的培养。所以基本功的教学将贯穿于我们青少年篮球教学及篮球比赛中。
二、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为篮球,是体育与保健的内容。球类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它具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篮球教材由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和教学比赛三部分组成,基本技术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重点是学习和初步了解各种基本动作。因此,将章节重点确定为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难点基本战术的配合。
三、教学目标:
1、运动技能目标:
1)了解练习的方法,明确篮球运球、传球、投篮的技术原理及作用。认识篮球运动的目的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进健康。
2、身体健康目标:
1)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素质,提高协调性及快速反应能力。
2)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般的篮球比赛规则及遵守规则。
3、心理健康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强烈的竞争意识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强化学生的情感,提高想象、交往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和心理素质。
2)在竞争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同学协调配合。
4、运动参与目标:通过篮球教学,让学生明白体育活动是促进身体发展和健康的重要手段,从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5、社会适应目标: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参与竞争能力,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正确对待成与败。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练奠定基础。
四、教学方法:
1、本章节主要以“愉快教学法、情境激励教学法”作为指导思想,以发挥学生的`认识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为目的,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始至终在师生的共同参与活动中愉快、轻松、活泼地进行教学,力求体现“重参与、育兴趣、练技能”的教学特色,以达到优化后的教学效果。
2、坚持循序渐进和教与学同步互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视频演示现场传播,即体现教学的整体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中教,在教中学,学习过程是自己实践完成学习任务的。
五、学法说明:
高中学生的年龄为17、18岁,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力,有很强的求知欲,而学生作为个体,又具有其独立性,要具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教学比赛,表现现代人追求成功,尝试挑战、靠努力和奋斗赢得胜利,超越自我的心理倾向。也可使学生心里积聚的压力得到宣泄,心情愉悦,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学期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1、充分利用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禁毒、反邪教、校园安全教育。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有关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并养成正确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的能力.
3、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
4、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理解数学中普遍存在着的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情形,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目的要求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和网络结构,细致领会教材改革的精髓,把握通性通法,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因材施教,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构建新的认知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3.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扎实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三、具体措施
1.不孤立记忆和认识各个知识点,而要将其放到相应的体系结构中,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层次,注意知识块的复习,构建知识网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技能,注意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公式的.辨析比较,灵活运用;力求有意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数学语言的表达形式,推力论证要思路清晰、整体完整.
2.学会分析,首先是阅读理解,侧重于解题前对信息的捕捉和思路的探索;其次是解题回顾,侧重于经验及教训的总结,重视常见题型及通法通解.
3.以“错”纠错,查缺补漏,反思错误,严格训练,规范解题,养成:想明白,写清楚,算准确的习惯。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谨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注重书写过程,举一反三,及时归纳,触类旁通,加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应用.
4.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追求数学复习的最佳效果,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精心设计教学,做到精讲精练,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避免“题海战” ,精心准备,讲评恰当,做到讲评试卷或例题时:讲清考察了哪些知识点,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用到了那些方法技巧,关键步骤在那里,哪些是典型错误,是知识或是逻辑,是方法、是心理上、策略上的错误,针对学生的错误调整复习策略,使复习更加有重点、针对性,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5.周密计划合理安排,现数学学科特点,注重知识能力的提高,提升综合解题能力,加强解题教学,使学生在解题探究中提高能力.
6.多从“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角度,选择典型的数学联系生活、生产、环境和科技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计划、针对性强的训练,多给学生锻炼各种能力的机会,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之目的.不脱离基础知识来讲学生的能力,基础扎实的学生不一定能力强.教学中,不断地将基础知识运用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
本学期授课时间约为22周,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第一学段:数学必修3;第二学段:选修1-1
学期教学计划 篇3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有学生31人,其中女生有17人。从总体上看,学生数学能力相对欠缺,数学基础不够扎实,学校热情一般,大多数学生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发言,提出不同的看法,能按时完成作业。反应比较慢的也不少,一道非常简单的计算题,你给他讲一遍不会,再讲一遍还是不会,继续讲一遍仍然不会。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板快:
(一)、数与运算。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二)、空间与图形。1.第一单元“圆”。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三)、统计与概率。第五单元“统计”。
(四)综合应用: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
(五)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4.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6.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四、教学措施:
1.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教学课时安排(按单元顺序)
一单元圆:17课时。
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16课时
三单元图形的变化: 5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 5课时
数学与体育: 3课时
四单元比的认识: 13课时
五单元统计: 6课时
整理与复习(二): 3课时
生活中的数: 2课时
六单元观察物体: 5课时
看图找关系: 2课时
总复习:10课时
机动时间:3课时
学期教学计划 篇4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
本期我继续授九(3)班的数学课。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该班多数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渐浓,学习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学习成绩在不断进步,但是由于一些学生数学基础太差,尤其是女生,面对难一些的数学题,都做得不太好,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没有显著改观,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设法关注每一个学生,重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教学的首要地位。
2.教学内容分析
本期教学进程主要分为新课教学和总复习教学两大阶段。新课教学共分四章。第一章《二次函数》共分三节。首先介绍二次函数及其图象,并从图象得出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然后探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最后通过设置探究栏目展现二次函数的应用。第二章《相似》是在前面研究图形的全等和一些全等变换基础上的拓广与发展。全章共分三小节内容。第三章《锐角三角函数》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学习正弦、余弦和正切等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二节主要研究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第一节内容是第二节的基础,第二节是第一节的应用,第四章《投影与视图》分为三节,主要内容包括:投影的基础知识;视图、三视图等概念,三视图的位置和度量规定,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简单立体图形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 总复习是本期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系统的.总复习使学生全面熟悉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娴熟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师生共同努力,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或基本达到《课标》的要求,注重基础训练,顾及多数人的水平和接受能力,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加强协作备课,统一进度,统一试卷,统一考测,统一评比。让数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强调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我觉得这是;的一大特色,所以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认真捕捉;,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
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也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向学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3.设计一些新颖的、独特的教学方案,使学生爱数学。通过观察、实践,使枯燥的内容形象化、兴趣化,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的过程。
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未来的学习,工作将是网络环境下的新型的学习和工作模式。因此,本学期我将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技术,把原本复杂的知识通过新技术教学直观、简单、系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5.做好教师间的团结协作 ,积极向其他教师学。近年来,;的现象愈来不适应现代化教学。反之,备课组、教研组的核心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增强备课组集体教研氛围,进一步发挥教师的群体优势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我将努力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6.加强复习的系统性。总复习是本期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环,复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同学们对初中数学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的质量。总复习要特别注意教科书的内在联系性,强调知识之间的衔接和关联,使学生有纲可举,有目可循。
7.抓住复习的重难点。总复习要在普遍撒网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便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8.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和分析能力。随着初中知识传授的完结,学生知识系统的初步行成,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已到了紧要关头,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方面的引导。
四、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 周课时 负责人
1--2 二次函数 10
3-4 相似 11
5—7 投影与视图 9
7 第一讲 数与式和测试与评讲 谭 静
8 第二讲 方程与不等式和测试与评讲 段立明
8 第三讲 函数 江 平
9 函数测试与评讲
9 第四讲 统计与概率 徐爱丰
10 第五讲 基本图形 谭 静
10 第六讲 图形与变换; 段立明
11 第七讲 角、相交线平行性; 江 平
11 第八讲 三角形 徐爱丰12 第九讲 四边形 谭 静
12 第十讲三角函数 段立明
13 第十一讲圆 江 平
13—16 强化模拟训练
并穿插讲解专题:(更具时间选择性地讲解)
专题一 选择题专题
专题二 开放探索题
专题三 阅读理解题
专题四 方案设计题
专题五 跨学科综合题
专题六 动手操作题
专题七 图表信息题
专题八 数学应用问题
专题九 数学综合题
专题十 课题学习
学期教学计划 篇5
一、 教学要求
全级组老师应以高度的集体精神相互促进。认真细致备好每一章节的课,全面透析知识与能力要点,归纳概念规律,总结方法技巧,精讲精练,突出重点知能的整理与提炼。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 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勾股定理及其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其应用,勾股数,运用勾股定理求最短距离。
第二章:无理数的概念,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分,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概念及其求法,立方根的概念及求法,区分平方根和立方根,掌握估算的方法及通过估算比较两个数据的大小,会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立方根,实数的意义、运算、分类、运算法则及运算律。
第三章:平移性质的理解与掌握,作一个图形经过平移后的图形,理解旋转的定义,注意旋转中心、旋转角与旋转方向三要素,会根据已知条件作出一个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对图形的形成进行分析,综合应用变换解决有关问题,设计图案应注意其寓意,既要注意形态美,又要注意内容健康为上。
第四章: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的综合应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矩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有关运算,多边形内角和、外角和公式,了解能够密铺的多边形有三种: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及运用。
第五章: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方式,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
第六章:函数概念的理解,一次函数概念的理解,依条件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及性质,由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利用函数图象解决问题。
第七章: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会检验一组数量是否为方程组的解,掌握用代入法、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列表分析问题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关于行程问题、数字问题列方程组的方法,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第八章:理解算术平均数及加权平均数的定义以及它们的计算,会用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及特征和求法,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五个步骤。
三、 教学目标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中考 53分以上 36%以上 18%以上
期考 56分以上 40%以上 21%以上
四、 授课时间及主备教师安排
第1-2周 第一章 勾股定理 xxx
第3-5周 第二章 实数 xxx
第6-7周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xxx
第8-10周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xxx
第11周 第五章 位置的确定 xxx
第12-14周 第六章 一次函数 xxx
第15-18周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xxx
第19-20周 第八章 数据的代表 xxx
学期教学计划 篇6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兴趣。
3、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4、初步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有关的知识。
5、能灵活应用有关知识解直角三角形。
6、掌握圆的性质,并能应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措施:
1、开展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增加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能力。
3、加强实习作业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建立学习小组,鼓励合作学习,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差生成绩。
教学进度:
1、解一元二次方程 27课时
2、解直角三角形 0课时
3、函数及其图像 3课时
4、圆的有关概念 20课时
合 计 30课时
学期教学计划 篇7
本学期,我所任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以课改新理念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力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积极实践“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创新中学习,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现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有:1、认识负数。2、多边形面积的计算。3、认识小数。4、小数加法和减法。5、找规律。6、解决问题的策略。7、小数乘法和除法(一)。8、公顷和平方千米。9、小数乘法和除法(二)。10、统计。11、整理与复习。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1)通过合理的分类,并借助直观,让学生体会正、负数与0的关系。
(2)要借助直线上的点,使学生初步体会负数的大小。
(3)要让学生经历公式推导的完整过程。
(4)把握探索小数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思路。
(5)联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6)要鼓励学生画图列举寻找规律。
(7)理解用计算器探索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活动线索。
(8)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9)引导学生依据具体数量关系列出乘、除法算式,逐步丰富对乘除法运算的理解。
(10)要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2、基本技能:
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2)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4)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②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小数加减法。③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①理解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道理,准确计算,引导梳理适合学生自主解决的实际问题。②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③公顷、平方千米的含义及面积单位的换算。④用复式统计表整理和表达数据信息。
二、学生现状分析:
五年级二班共有学生66人,其中男生46人,女生20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个别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应用题都存在困难。还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从上学期的平时表现和知识质量检测的情况看,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三、教具准备:
多煤体碟片,教学挂图,口算、简算卡片,三角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
四、教学措施
新课改要求我们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综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做起:
(一)、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精神,吃透教材,认真备课,能更好完成教案中个性化补充,认真细致地批改作业,对学困生实行面批面改。
(二)、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1、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2、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
(三)、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1、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
2、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五)、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2、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六)、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1、教学评估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
2、知识和技能的评估,试题类型要多样化。
3、评价应体现激励的作用。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
学期教学计划 篇8
为更好的抓好七年级的教学工作任务,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学期初一历史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其他思想品德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宗旨,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二、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Ji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四、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五、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一册总共有22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学期教学计划 篇9
一、 本学期教材内容分析
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高一年级生物学科学习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必修),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基本单位——具体内容分析:
1、生命的物质基础,介绍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这些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在本部分内容中,糖类、蛋白质和核酸是重点内容,教学中要重点突出。由于学生缺乏有机化学的知识,这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要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会规范化的实验操作。
2、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部分在整个生物知识体系中占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本部分内容是以细胞为主线,其中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3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中,呼吸和光合作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而ATP和酶、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都与化学知识相互渗透,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光合作用时,注意指导学生分析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进而探讨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在呼吸作用教学时,让学生重点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弄清呼吸作用的条件、场所、过程、产物,以及呼吸作用的两种类型的比较。结合生产实践,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 细胞的增殖部分主要讲述细胞增殖的方式和过程。这部
分内容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功能之后,进一步认识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产生、发展过程。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征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因为本部分内容大都微观而抽象,教学设计应注重训练和学法指导。同时,要切实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部分。是生物个体发育重要的生理过程和生理现象。其中细胞分化,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细胞凋亡的含义,癌细胞的特征及细胞癌变的`原因等内容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科内知识的联系。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既是前面所学细胞内容的延伸,也是理解生物体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加强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
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个人和社会生活。
2、、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准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三、教学对策
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它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注重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
【学期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学期教学计划07-04
小班学期教学计划07-02
有关学期教学计划08-15
上学期教学计划06-11
【推荐】学期教学计划06-18
【精】学期教学计划06-17
学期教学计划【精】06-16
学期教学计划优秀09-21
英语学期教学计划07-09
学期教学计划必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