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计划>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2-03-04 13:06:16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教材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热爱我们的生活》、《春夏星空》、《光与我们的生活》、《生物与环境》、《太阳、地球和月亮》、《研究与实践》6个单元,共25个课题。本册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专题研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整合,落实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课时安排

  第1—4周:

  第一单元:热与我们的生活7课时,具体包括:杯子变热了、水变热了、谁热得快、它们会生热么、温度计的秘密、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第5—6周:

  第二单元:和谐的自然界4课时,具体包括:春季星空、夏季星空

  第7—9周:

  第三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6课时,具体包括:认识光、玩镜子、潜望镜的秘密、彩虹的秘密、凸透镜、照相机和眼睛

  第10—12周:

  第四单元:生物与环境7课时,具体包括:蚯蚓找家、变色龙、植物向哪里长、生物与信息、密切联系的自然界、珍稀动植物

  第13—15周:

  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6课时,具体包括:白天与黑夜、昼夜与生物、四季更替、弯弯的月亮、登上月球

  第16—17周:

  研究与实践:3课时,具体包括: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观察月相、春天与夏天里的动植物

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2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四年级共有3个教学班,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年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科学知识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年龄结构的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的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比较薄弱。本学期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二、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动物与运动”“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昼与夜”和“交通运输”五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本册教材以“运动”为主线,通过与运动有关的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开始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的世界,从而为下学期学习“变化的世界”奠定基础。

  2、本册单元目标:

  (1)动物的运动

  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观察并模仿动物运动的'多种方式,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体育锻炼的习惯,能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动物身体结构与运动功能的联系,并鼓励学生大胆设计仿生产品 。

  (2)位置与运动

  通过学生亲历各种活动,能选择参照物,定性的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认识地图图例,帮助学生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能利用简单工具测量物体运动过程中不同时刻所经过的距离,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力与运动

  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体验各种力作用的不同结果,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意识到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4)昼与夜

  帮助学生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探究方法认识地球运动的有关现象。帮助学生探究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昼夜交替现象和原因,以及昼夜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等问题。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历程。

  (5)交通运输

  鼓励学生对常见的交通工具分类,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体会到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大胆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以主人翁的精神分析生活中的交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四、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点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三年级的观察认识活动以定性为主,很少涉及物质的量。在本册的活动设计中,不仅要求学生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

  3、要求学生不仅观察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这也是本册教材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观察和收集事实上只是探究活动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认识才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全部。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科学的理解是渐进的,需要我们引领他们经历一个又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才能逐渐获得发展。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授课内容时数备注

  第1周1、《运动着的世界》1

  第2周第一单元 动物的运动

  2、《动物运动会》2

  第3周3、《生命在于运动》

  4、《小吊车》2

  第4周4、课题《小吊车》2

  第5周 十一放假

  第6周第二单元 位置与运动

  5、《确定位置》2

  第7周6、《做沙盘》1

  7、《动与静》1

  第8周8、《慢与快》2

  第9周第三单元 力与运动

  9、《推和拉》2

  第10周10、《常见的力》2

  第11周11、《怎样让小球动起来》2

  12、《怎样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2

  第12周第四单元 昼与夜

  13、《我们的地球》2

  第13周14、《太阳和影子》2

  第14周15、《昼夜的形成》2

  第15周16、《昼夜与生物行为》2

  第16周第四单元 交通运输

  17、《交通工具》2

  第17周18、《交通与生活》2

  第18周19、《展示会》2

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3

  一、教学内容

  《科学》四年级上学期教材共由五个单元组成:

  有生命的物体、溶解、天气、磁铁、声音,分别涉及新课程标准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教材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专题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研究的问题,懂得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并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

  2.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经历一些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3.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进行有系统的科学观察训练。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1.鼓励学生好奇、爱问、爱想象。

  2.让每一个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都能体现自我的价值,尝试成功的喜悦,建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3、学习倾听别人的见解,尊重他人说话的权利;能运用各种方法记录与表达自己的事实。

  (三)、科学知识

  1.了解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建立生物的基本概念。

  2.围绕“溶解”的主题,运用对比思想研究观察物质之间的相互混合、溶解的现象,进行溶解的观察实验,进一步扩展学生对溶解现象的认识。

  3.认识天气的最基本要素,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去开展对天气现象的研究活动。

  4.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不同磁铁之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5.研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区别声音的大小和高低,区分乐音和噪音

  三、教学实施要项

  1.要求教师尽可能提供时间、空间,创造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积累和掌握某一科学事物的有关知识和观察经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2.重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加强学生对事实收集和表达的指导与训练,要求学生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要求学生使用科学的测量方法,要求学生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有关的现象。

  3.在观察和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认识,并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抽象概括,从而形成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概念。

  四、教学评价

  (一) 第一单元《有生命的物体》

  1、小组形式开展对一种动物较全面的观察;

  2、能系统地描述观察到的结果,并在班级进行交流;

  3、能在观察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寻找资料,解释观察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并进行整理;

  4、能在讨论中,提出新的、有意义的问题,根据事实陈述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5、能完成植物根茎的实验,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6、能对动植物的共同特点有正确的认识,能初步形成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 第二单元《溶解》

  1、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善于提出新的、有意义的问题,乐于以不同形式参与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活动和对问题解决中,获得各种观察研究活动经历;

  2、学生能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并能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释;

  3、学生能按要求进行过滤和加热蒸发的实验操作;

  4、学生能在课外自觉地进行观察更多的其他物质之间的溶解和不溶解活动。

  (三) 第三单元《天气》

  1、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参加对云和雨的观察、记录活动;

  2、主动积极地讨论用不同的方法测量降水的多少;

  3、用简单的方法进行降水多少的测量;

  4、以简单的方法对风进行观测、记录;

  5、比较好地坚持测定、记录一周的气温情况,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6、了解各种各样的天气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并简单描述四种以上天气的名称和特点。

  7、在经历各种活动的过程中,能较好地参与讨论与交流,与同学分享。

  (四) 第四单元《磁铁》

  1、积极参与研究磁铁性质的实验活动,能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2、能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实验,操作实验;

  3、能与同学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和制作任务;

  4、能准确使用科学概念;

  5、能解决实验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6、能进行小磁铁、磁力小车、指南针等实践活动。

  (五) 第五单元《声音》

  1、应用以前学过的概念和技能参与对声音的产生、传播、控制的探究活动;

  2、利用比较的方法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分辨声音的变化;

  3、用不同的方法探究物体发声的方法和原因;

  4、能设计一个对比实验,验证声音在液体中可以传播;

  5、能通过控制声音的研究,提出自己在控制噪声方面的想法。

  五、课时与进度安排:

  序号 课题 周次 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与准备材料 课外作业

  1 动物怎样生活 一至四 课件 观察一种动物 饲养或观察一种小动物作好记录

  2 形形色色的动物 课件 讨论归纳

  3 植物怎样生存 课件、根茎输送作用 观察植物的根并分类

  4 植物的根和茎 课件、根茎输送作用

  5 形形色色的植物 植物的蒸腾作用

  6、7 整理与测验

  8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五至八 溶解实验 了解有关溶解的知识与实验

  9 怎样加快溶解 溶解的对比实验

  10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溶液定量实验

  11 分离盐与水的方法 酒精灯使用;蒸发仪器的使用 酒精灯使用;蒸发与结晶实验

  12 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 液体、气体溶解实验

  13、14、 整理与测验

  15 云和雨 九至十一 课件 云的观察与记录;测量雨水 天气与气温记录

  16 风的观测 风向与风力 体会风向与风力;制作小风车

  17 气温的变化 气温测量 测量并记录气温

  18 我们关心天气 天气与预报的解读 记录天气、气温、风向、风力降水

  19、20 整理与测验 气温折线图的绘制 绘制气温折线图

  21 磁铁的磁性 十二至十四 磁性实验

  22 磁铁的两极 两极性质;磁悬浮实验

  23 做一个小磁铁 制作小磁针

  24 指南针 自制指南针

  25、26 整理与测验

  27 听听声音 十五至十七 课件 听音与辨音 了解有关声音与噪音的知识

  28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发声实验

  29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固体、气体、液体传声实验

  30 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 制作发声罐与降低音响实验

  31 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自制小乐器并演奏

  32、33 整理与测验

  34-40 期末整理与评估 十八至二十

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4

  一、教材分析

  四年级主要围绕“运动与变化”这组统一概念,整合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及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本册围绕“变化”统整教学内容,共设五个单元,25个课题。

  本册以“变化”为主线,进一步帮助学生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运动产生变化,因此我们又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

  二、本册总目标

  通过本册学习,使学生:

  l 能根据以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和特点进行观察、记录;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事物变化的信息,利用简单工具(包括自制的)对一些变化进行定量的测量;能利用语言或图表描述、展示各种天气、生物生长、物质状态等变化,并能通过分析数据或图表,找出变化的规律;能通过亲历各种活动,搜集各种变化现象的有关资料,并尝试探究、解释变化的原因。

  l 能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入手,仔细观察周围常见的变化,并有兴趣提出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愿意与同进行分工、合作,体验讨论与交流的乐趣;能实事求是的记录观察或实验结果;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能从自然界中获得美的体验;能积极开动脑筋,创造性的完成设计任务。

  l 能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变化,列举天气变化对动物行为、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能描述植物、动物、人生长发育的'过程和主要变化,能说出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的区别;能说出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可以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通过实验发现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能说出有一类变化仅仅是形态的变化,不会产生新物质;而有一类变化则不仅是形态变化,还会产生新物质。

  l 开始认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愿意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热胀冷缩、去锈、去污;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天气预报及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本册的重点和难点

  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操作能力、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用科学感情。落实三维目标,体现素质教育,实现本学科的素质。

  四、本册的教学方法

  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使用新课程的教学策略;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创新发展。搞好各种活动,做好每个实验。

  五、课时安排

  1.变化的世界……………………………………………2课时

  2.多样的天气…………………………………………….2课时

  3.观测天气……………………………………………….2课时

  4.发布天气消息…………………………………………2课时

  5.天气与生活……………………………………………2课时

  6.固体、液体和气体……………………………………2课时

  7.冰、水和水蒸气………………………………………2课时

  8.水到哪里去了……………………………………….…2课时

  9.雨的形成………………………………………………2课时

  10.周围的生物…………………………………………..2课时

  11.种茄子………………………………………………..2课时

  12.植物的生长…………………………………………..2课时

  13.养小鸡………………………………………………..2课时

  14.小动物的生长………………………………………..2课时

  15.毛毛虫不见了………………………………………..2课时

  16.我在长大……………………………………………..2课时

  17.让瘪乒乓球鼓起来…………………………………....1课时

  18.盐到哪里去了…………………………………………1课时

  19.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课时

  20.燃烧的秘密……………………………………………2课时

  21.变色游戏………………………………………………1课时

  22.生绣……………………………………………………2课时

  23农业与生活…………………………………………….1课时

  24.未来农业……………………………………………….1课时

  25展示会………………………………………………….2课时

  共计45课时,机动五课时。

  六、学情分析

  四年级共有学生25人,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成绩良好,个别学生学习不用功,成绩较差。本班学生具有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改革的基本设想

  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使用新课程的教学策略;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创新发展。

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2、本册的主要活动:

  (1)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要素分别进行观测。

  (2)对身体结构的研究,了解骨骼及肌肉的功能和结构,以及运动情况,并建立保护心脏,保护肺的意识。同时了解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及与牙、舌头、唾液的关系。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活动的设计,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今年我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这一学期我将要担任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1班2班科学教学工作。三个年级学生不同,有的已经有两年的科学学习经历,有的还没有任何一点学习科学的经验。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还好教一点。而对于高年级的同学已经有一些基础性的科学知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原先的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现在却要改成新的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会不适应。为此必须让他们认识到科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从而为学生对本学科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条件。

  二、教材分析

  现在教材是以整套教学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比以往教材不同的风格与特点。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

  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

  三、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1,所教三年级学生共三个班,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可能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2,所教四年级共有三个教学班,这些学生经过一学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本学期还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3,所教五年级共有2个教学班,这些学生经过两学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本学期必须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更加注重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四、教材分析。目的、重点、难点

  教学目的:从科学课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教材主要围绕“走近科学”、“亲历科学”、“自主探究”三个专题选择内容,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意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

  重点:《我们怎么知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水的科学》

  难点: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

  教学的重点、难点:在能力培养方面,主要培养以下几种能力:

  1、观察能力:学习用目测方法观测风向、风力,用测力计测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教给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内部构造。

  2、实验能力:学习使用酒精灯加热水,以及做弹力、摩擦力、热传导、热对流、根吸水、茎运输水分等实验,巩固对比实验方法,学习设计说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雨的模拟实验。

  3、探究能力:学习运用探究的方法,认识水蒸气凝结的条件,水的三态变化。

  4、分析综合能力:学习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认识水的三态变化、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及热传递的方式。

  5、推理能力:学习运用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认识露、雾、云、雨、雪、风等天气现象的成因。

  6、想象能力: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想象蒸发的本质,叶、茎的内部构造。

  7、动手能力:学习制作植物动物标本等。

  五年级教材由“微小的生物”、”认识自己”“光与声”、“物质的变化”、“机械与运动”五个单元组成。

  《微小的生物》单元从最小的病毒开始,再研究细菌,要求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意识到科学要尊重证据,学会欣赏,平价他人的作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认识自己》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了解生命世界;了解骨骼,肌肉及其作用,了解人体的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的过程。能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光与声》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震动产生的,知道声音要通过物质进行传播,了解噪音的危害与防治办法。

  《物质的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物理和化学变化。有的变化可逆,有的变化不可逆。

  《机械与运动》。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的机械。能进行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快慢。

  教学目的:

  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3、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

  4、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参观访问竞赛

  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科学幻想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六、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七、基本措施:

  三年级措施∶

  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四年级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课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课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五年级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6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年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科学知识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年龄结构的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的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比较薄弱。本学期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

  1、我们吃什么(1——5课):通过学生对食物的分类,让学生明白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对营养的观察实验,学会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懂得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最终了解珍惜食物,科学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2、水里有什么(4——7课)本单元是在继第一册“水里的科学”单元后,又一次以水作为探究对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水与其他物体的混合和分离及特点的单元。在第一册“水的科学”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进一步提高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础。

  3、植物的生活(8——12课)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本单元从整体上遵循了从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部分认识事物的规律。

  4空气和水的力(13——17课):本单元以水和空气作为探究对象,探究空气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对比实验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5、热的传递(18——22课):了解热在固体、气体、液体中的传递方式。知道保温与散热的知识,通过学生的猜想和假设,对比实验,观察研究及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对太阳能的利用建立初学认识。

  6、探究与实践:选择与本册探究活动密切相关的问题。食物里的有害物质;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通过调查研究,提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能力,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的及教学的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作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理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工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支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活动。

  5、在科学的学习中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来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获得结论——表达与交流——产生新问题。

  四、具体措施:

  1、耐心、细心、精心做科学。

  2、观察实验记录表的设计与填写。

  3、运用解暗箱的方法对未知的进行探究。

  4、力求做到知识和能力并进,不可偏废。

  5、强调过程的同时,要重视结果。

  6、活动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探究,不要躲避教师的传授。

  7、在动手之前引导学生多动脑。

  8、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

  9、注意课外教学资源的利用。

  10、评价要中肯,不可无限制的夸张,适当的批评不可少。

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四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土壤与岩石”、“和谐的自然界”、“热与我们的生活”、“透镜与我们的生活”和“地球与我们的生活”五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2、本册的主要活动:

  对有生命物体的与研究。

  从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透镜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

  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要素分别进行观测。

  对植物、生物的观察与实验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始,用实验的方法观察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植物向哪里生长,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还有哪些。

  对地球运动的探究从地球昼夜开始,通过对日出、日落的观察的实验,研究探讨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交流并观察月亮的变化情况。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 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所教四年级2个教学班。这些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本学期还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三.全册教学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24课,其中第23、24课是活动课。从知识内容分为五部分

  (一)我们吃什么:本单元从学生的饮食这一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切入,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知道人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会从合理,全面饮食方面设计食谱;养成科学饮食的好习惯。逐步从探究科学饮食的多种活动中意识到要珍爱生命;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为学生以后探究人的生长发育等方面知识打下基础。(包括1、2、3、课)

  (二)水里有什么:本单元是在继三年级上册水的科学单元后,又一次以水作为探究对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水与其他物体的混合和分离等特点的单元。在三年级上册水的科学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深度用学到和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进一小提高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础。(包括4、5、6、7课)

  (三)植物的生活: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常见植物的基础上,对植物的各部分进行细致的研究。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科学探究的经历,对科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所以在进行本单元的观察,实验,查阅资料,整理信息,表达与交流,借助工具对事物进行定量观察,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再加上学生对植物比较熟悉,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进行本单元的科学探究并不困难。本单元在本册书中编排体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本单元,能为后续研究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植物的一生,植物的繁植等问题打下探究技能与知识的铺垫。(包括8、9、10、11、12课)

  (四)空气和水的力:本单元主要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通过学生的猜想与假设,对比实验,观察研究及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空气及水的力,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密切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为后续的科学探究活动奠定基础。(包括13、14、15、16,17课)

  (五)热的传递:本单元主要选取了热的传导,对流和辐射现象,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引领,如杯子变热了,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游动等进入相关的研究主题,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并在其过程中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18、19、20、21,22课)

  (六)探究与实践: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和积极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

  四.教材总的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 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 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在能力培养方面,主要培养以下几种能力:

  1 观察能力:观察植物的身体结构,教给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内部构造。

  2 实验能力:学习使用酒精灯加热水,加快溶解的方法了,根吸水、茎运输水分等实验,巩固对比实验方法,学习设计说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

  3 探究能力:学习运用探究的方法,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对植物实施环割有哪些益处。

  6 想象能力: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想象蒸发的本质,叶、茎的内部构造。

  7 动手能力:学习制作植物动物标本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 通过讲述火箭的发明及我国现代火箭的发展,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 通过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五.教学进度安排

  略

  六.评价工作安排

  (一)注重学生平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二)成立互助小组,由班级中优秀学生辅助学困生。

  (三)建立学习组织,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人尽到自己的努力。

  七.教研专题及研究措施

  (一)课题名称:《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设计能力,助推学生科学素养》

  (二)研究措施: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八.教研课安排

  根据学校及教研组的安排开展听评课活动,采取个人讲课与听课相结合的方式,讲公开课不少于1节,听课不少于15节,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授课水平。

  九.业务学习

  (一).第一周学习学校教学计划与教研组计划

  (二).第二周学习本册科学教材

  (三).第三周学习科学课程标准

  (四).第四周—第二十周学习给教师的建议1—17条

  十.教学措施

  1 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 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 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 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 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 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十一.学科实践活动安排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即通过科学教育使全体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全体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根据学校及教研组的指导,科学实践活动安排如下:

  第九周食物里的有害物质 第十四周 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

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9

  一、教材分析

  四(下)的教材内容主要是生命世界和物质科学两方面。教材编排的意图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特点:问题—假设—验证—结论,这和科学家工作没什么两样,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是科学家。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这也是科学课真正的精神和内涵。本学期,学生探究对象是认识事物的性质和相互关系,共安排了5个教学单元:《骨骼与肌肉》、《养蚕》、《物体的运动》、《无处不在的力》、《调查与预测》。从探究水平上看,仍以引导性探究为主,逐步过渡到指导性探究,为以后的自主探究打下基础。本学期的科学探究首次涉及对比实验,教师要细心引导,要具体指导操作的方法,带领学生经历“预测—设计并进行实验—整理分析收集的证据—表达与交流”科学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控制变量。从过程与方法上看,在观察与测量的基础上,学习假设与收集证据,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理解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在此基础上形成结论和解释,验证自己的假设。养成大胆假设、仔细实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和敢于阐明自己的观点,虚心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评议或质疑,反思改进自己的探究过程的合作探究态度,使学生知道科学也需要共享。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教材设计了触摸、模拟、建立模型等探究活动,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作用,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懂得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

  第二单元《养蚕》让学生亲身经历一次完整的养蚕过程,观察到一个生命的完整周期,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伟大,体验到为养蚕所付出的辛苦劳动和养蚕成功的快乐(与三年级的种植相联系),在知识、情感、态度、方法等各方面都有较大的收益,在养蚕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一场养蚕活动交流会,让学生回顾

  养蚕的经历,展示自己在养蚕活动中的`研究成果。

  第三单元《物质的运动》选取了力学中可直接感受的“运动”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运动是物质的基本规律之一,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要用参照物作为判断标准,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物体的运动状况,学会简单的定量观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本单元出现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去探究影响小车的运动的快慢的因素和摆的快慢因素,这是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跨越,教师要对学生探究方法作具体的指导,要让学生知道要保证实验的公平,实验结果的公正和客观,实验中有些条件不能改变,有些条件需要改变,但每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在探究过程中,要求学生大胆假设,周密计划,认真操作,仔细观察,要尊重事实,要做好原始记录,要用数据说话,教师的角色由初始的“帮”到“扶”,渐渐到“放”。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围绕力的存在,力的表现和作用,就力在哪里,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方向,力有大小及弹力,地球引力,摩擦力,气体和液体的阻力来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通过对重力、摩擦力和阻力的探究,使抽象的力的概念得到理解和深化,能综合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自主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调查和预测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要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应采用调查,调查的常用方法有哪些;预测是对事物的未来作出科学猜测,预测要有依据。

  二、学生现状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五、教学措施:

  1、以“研课标,说教材”活动为主线,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0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小数的乘法,观察物体,小数除法,游戏公平,认识方程等。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小数乘除法,以及认识方程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一)数与代数领域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和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的乘法。

  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乘法的意义,通过探索小数的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的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小数除法。

  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景,通过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第七单元认识方程。

  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通过直观教具,初步了解方程;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领域

  1、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通过分类活动,梳理已学过的一些图形;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能辨认从高低、远近不同观察点拍摄到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通过实际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

  第六单元游戏公平。通过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简单的游戏规则。

  (四)综合应用领域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数图形中的学问激情奥运图形中的规律三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及三角形的内角和180。

  3、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会计算小数乘除法,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学会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

  5、认识方程,会解方程,能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的四(1)、(2)两个班现有人数为55+53人,其中男同学 人,女同学 人。这些学生的性格活泼、开朗、热情,有时表现出热情过头的顽皮,课堂自控能力、持久性差,课堂上无意注意力占明显地位。因而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爱做小动作。本班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比较糟糕,很多学生还没有形成常规的课前准备、上课发言习惯、读题审题习惯、作业书写和订正习惯,所以看上去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乱糟糟。尽管如此,本班还是有几个学生表现与众不同的勤奋,如:冯宇星、罗旭层、汤锐兵等。因此这学期,在培养学生的常规性的上课习惯外,要注意加强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书写习惯和表达习惯。

  四、教学措施

  1、注意找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的连接点,做到以生活原型为切入口,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解决问题—拓展应用的结构模式。

  2、设计开放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3、重视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同时加强优化过程,引导学生比较,合理选择算法,并适当强化。

  4、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5、继续加强计算训练,逐步提高口算能力,加大估算的教学力度。

  6、采取多元评价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如利用倾听小能手,思考小能手等激励措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7、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8、根据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创设有现实意义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将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融合在各个知识点的教学中,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发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10、将数学故事纳入课前准备中,以此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与数学历史知识。

  五、本学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经验,采取灵活有效地教学形式,如情境法、游戏法等等,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课堂教学中,注重提问的艺术性,应该考虑学生的思维差异,面向全体,特别要照顾中等生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加强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联系,给予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促成教育合力的生成。

  4、作业布置要适时、适度,注意趣味性和动手操作性,避免呆板、量多。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改进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法,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

  6、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帮助孩子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7、通过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8、加强口算练习,沟通笔算、口算、估算,相互促进。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习惯。

  10、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的创新的意识。

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1

  一、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主要内容特点及设计思路《科学》四年级下册包括《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

  《电》单元包括用电安全事项、点亮我的小灯泡、简单电路、做个电路检测器、导体和绝缘体、做个小开关、推测4接头和6接头接线盒的电路连接方法、电池和灯泡的串联和并联等十分丰富的有关电的内容。

  《新的生命》单元以观察油菜花为引子,展开了花的专题观察,从对花的构造的研究过渡到对果实和种子的研究,又从植物的繁殖方式延伸到观察动物的繁殖活动。

  《食物》单元突破了学科的界限,紧紧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探索食物的营养成分、观察生和熟的食物、变质的食物,讨论储存食物的方法、获取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等活动,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以食物为主题展开研究。

  《岩石和矿物》单元则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把对岩石和矿物的观察和描述作为基础活动,采取分类、猜测和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岩石的形成和变化原因。教材总的特点仍是以活动为主线,以结构为连接,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教材的外线是活动,内线则是追求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2、本册教材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

  四下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大单元的模式,这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改进。新教材理念追求的是“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探究活动,这对激发学生持续的研究兴趣、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以及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多元整合都是十分有利的。大单元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在持续一个月的主题学习中学习兴趣不断得到激发,探究活动不断深入,学习活动能够向着更多、更广阔的领域拓展,获得更为全面和丰富的学习体验。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活动之间的结构联系,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以问题推动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

  (二)更加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探究方法不断丰富。

  在三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强调科学探究始于观察。确实,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科学上的发明、发现也往往正是由观察迈出的第一步。所以把观察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方法加以强调是完全正确的,也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随着科学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探究的方法自然应该得到不断丰富。其中的猜想和推测,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本册教材在这两方面就是有所侧重的。随着探究方法的丰富,探究的模式也跟着丰富起来:如观察-统计-比较-分析-结论、观察-假设(推测)-验证(测量、实验)-分析-结论等。

  (三)加强对学习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

  本册教材是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基础构建的,所有的活动都在对儿童认识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具体说,就是活动设计充分遵循了儿童认识发展的顺序,从学生们可观察到的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努力促进他们去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

  二、教学措施:

  为了较好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突破难点,解决重点,结合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措施:(老师和学生同时遵守)

  1.课堂常规有序:课本、笔记本摆放在书桌角上,边边重合,文具盒摆放在自己的正前方,铃停准时上(下)课,互不侵占时间。

  2、课堂中随时评价给分:加分内容(发言、倾听、猜想、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合理的建议、创新的设计等),进行及时评价反馈,让学生即时掌握自己的平时情况。

  3、实验实行评分考核:为了使每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实行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轮流制,实验记录考核制。

  4、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或几个生活问题,最后写成科学小论文,真正实现科学的生活化。

  5、实行单元一练的课堂作业,及时批改,让学生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而且作业也实施星级评定。

  三、教学进度安排

  1、三月份:第一章电

  2、四月份:第二章新的生命

  3、五月份:第三章食物

  4、六月份:第十章岩石和矿物

  5、七月份:总复习与期末测评

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2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6课时。

  第二单元,冷和热,8课时。

  第三单元;奇妙的王国,5课时。

  第四单元,吃的学问,5课时。

  第五单元,排序和分类6课时。

  本册内容是科学课的深入,既可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又可培养同学们的创造能力。

  二、目的要求。

  1、通过本册教学,使同学们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进行有依据的推测。

  2、使同学们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性质。

  4、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

  5、初步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事物按一定标准排序和分类。

  三、教学重难点。

  1、培养同学们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培养同学们排序和分类的`能力。

  3、培养同学们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同学们素质分析。

  同学们已经学了一年的科学课,初步接触了科学探究,对大自然,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景象充满了强烈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的作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们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

  四年级5个班的同学们,尊敬教师,多数同学们学习积极性高,对科学课有浓厚的兴趣。存在问题是班级中有几个同学好动,讲小话,对学习不记不背,影响他人的学习,自己也学不好。

  五、教学措施。

  1、带领同学们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加强同学们动手、动脑,做好探究实验。

  3、培养同学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排序和分类。

  4、教师要认真备课,在课堂上下功夫,根据科学课要求,让同学们更加喜欢科学课,学好这门课程。

  5、多开展实验教学,狠抓课堂纪律。

  6、让每个同学们学有所获,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六、教学进度。

  第一课空气的性质2课时

  第二课热空气和冷空气1课时

  第三课空气有什么2课时

  第四课空气也是生命之源1课时

  第五课冷热与温度1课时

  第六课热的传递2课时

  第七课加热和散热1课时

  第八课吸热和散热2课时

  第九课水加热、冷却后2课时

  第十课声音的产生1课时

  第十一课声音的传播1课时

  第十二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课时

  第十三课不同的声音1课时

  第十四课快乐的小乐队1课时

  第十五课我们吃什么1课时

  第十六课怎样搭配食物2课时

  第十七课食物的消化1课时

  第十八课我们的食物安全1课时

  第十九课排序3课时

  第二十课分类3课时

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3

  一、学生分析

  1、通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2、虽然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3、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4、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5、大部分学生的都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而且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较差,以往的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再加自己不严格要求,所以教师平时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从知识覆盖面年,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三大领域,各领域的知识或以综合主题单元的形式,或以独立单元的形式呈现,前者如《冷和热》单元,后者如《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从探究技能的覆盖面看,既覆盖了单项的初级过程技能,又出现了综合过程技能中的“假设与搜集证据”。老师们可以对照教材所设计的活动,考查诸活动中提供的探究技能训练内容,进行相应指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覆盖面也很宽泛,覆盖了“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涉及的核心概念有4个——空气的性质、空气流动的规律、空气对运动物体的影响和对生命的影响。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的动手机会比较多,他们对好多都会感到惊奇、感到有趣,教师要抓住好学生的兴奋点进行教学。第二单元《冷和热》。这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包括的核心概念有热传递的方式、物体吸热散热性能、物质三态的变化及其变化条件、热胀冷缩、雾雨露霜的成因及蒸发、凝结等。这个单元探究的问题比较多,且探究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让孩子先学会订计划,学会与他人合作,讲究操作的严密性。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包含的核心概念有声音来源于物体的.振动,声音能穿过许多物质,耳朵听声的机理,声音的音色、音强和音调,乐音和噪音等。这一单元与原先的自然课本里有好多相似,但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注重了活动性和趣味性。第四单元《食物与消化》包括的核心概念有: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食物金字塔——营养搭配、消化器官的认识及食品安全的知识。教学时要从价值观上入手,让学生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要让孩子们意识到吃得合理、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第五单元《假设与搜集证据》,是专门的探究技能练习单元。本册教材前面的诸单元大量渗透了“假设与搜集证据”的活动,本单元是对这一过程技能的升华和提炼。

  三、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技能目标,主要包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两个方面。

  本册教材的情感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兴趣,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四、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兴趣,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

  五、教学措施

  1.用教材教前必先教好教材

  通过一年的科学教学,好多教师认为会教了,科学就是那么回事情,于是出现了一些对“用教教材”的误解。他们有的任意的增删教材,或不用教材,或放大教材,认为这样就是“用教材教”。其实不然。“用教材教”是一种思想,在“用教材教”前必先教好教材。对于我们在用教材教的时候考虑到的一些问题,编教材的专家们他们都会有所考虑,有的比我们考虑的还要全面,还要具体。所以我们在拿到教材时必先领会他们的思想,他们所要表现的意图。只有把握了这一点,也只有先教好教材,我们才会真正的去实现用教材教。

  2.注重孩子们的预测

  猜想、预测是做科学的第一步,它反应了孩子们某一问题的看法,反应了孩子们的已有知识经验。课堂上我们应该给孩子这样预测的机会,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猜想,在没有得到证据前不要对孩子的猜测妄加评论。而且还要关注预测背后的深层内涵,即孩子们为什么会这么想。接下来我们要对这些猜想加以分析处理,组织学生去找证据。

  3.注重证据的合理性和可重复验证性

  本册探究的综合技能的着力点就是“假设与搜集证据”,所以在找证据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们注意证据的合理性,即我找的证据能不能支持我的假设。如果不能则要让孩子们学会思考,是我找的证据不对,还是我的一开始的假设就有问题,学会反思,然后要再实践。其次,要注意证据的可重复验证性,即我找的证据是能够经得起多次验证的,并不是偶然的。证据还要充分,有时还需多找一些,这样更合理一些。

  4.讲究评价的策略

  评价一直是我们做得比较薄弱的环节。学生评价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可以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的形式,在每一节课上有我们的评价,这学期尤其将单元评价单独列了出来(见教学进度表),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后面的评价表,自己还要做一些评价表。要让孩子感觉到评价也是一件乐事,这不得不让我们对评价的方式作一些深入地思考。可以采用心情曲线、填合作饼图、项目标星的方法,不仅关注做了没有,更关心做得怎么样,与同学的合作,自己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提升等等。

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4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三、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材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5、教学进度

  略

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5

  一、学情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是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三册。全册教材包括了“骨骼与肌肉”、“养蚕”、“物体的运动”、“无处不在的力”、“调查与预测”5个单元,由3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共5课时,具体包括:骨骼(1课时),关节(2课时),肌肉(1课时),骨骼、肌肉的保健(1课时)。

  第二单元“养蚕”共4课时,具体包括:我们来养蚕(1课时),给蚕宝宝记日记(1课时),我们来抽丝(1课时),养蚕经验交流会(1课时)。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共6-7课时,具体包括:一切都在运动中(1课时),运动的快慢(1课时),运动的方式(1课时),小车的运动(2课时),摆(1-2课时)。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共7-8课时,具体包括:力在哪里(1-2课时),物体形状改变以后(1-2课时),苹果为什么会落地(1课时),摩擦力的秘密(2课时),降落伞(1课时)。

  第五单元“岩石和矿物”共3课时,具体包括:调查(2课时),预测(1课时)。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目的要求。

  1、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进行有依据的推测。

  2、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学会认识事物的性质。

  4、学会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

  5、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事物按一定标准排序和分类。

  四、教学措施:

  1、以“研课标,说教材”活动为主线,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2-09

科学教学计划05-12

科学教学计划08-02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07-29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06-11

【热门】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02-24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07-23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07-09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