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计划>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时间:2024-09-12 19:01:33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做好计划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

  一、课程名称:童话之约

  二、指导思想

  众所周知,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本中丰富、充实、深化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感受与思考,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去净化自己的心灵,书中的人物往往就成为他生活的旗帜,书中的道理往往就会成为他人生的坐标。

  而童话,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方珍宝,它最贴近儿童的心理。孩子们喜欢神奇美丽、幻想丰富的童话世界,未来需要有美好心灵和创造才能的人才。童话故事里所蕴含的哲理和经验,几乎可以覆盖人生的每个角落,也就是说,在生活中所遭遇的每件事,每个问题,都可以通过与其相对应的童话来找到出路或解决办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发展童话这一美学命题,让孩子从童话的世界里学会现实生活。

  为此,我们将着力培养学生爱读童话,会读童话,会讲童话,会编童话,会评童话,能在童话阅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强阅读与生活的'感悟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选择了《童话之约》这一校本课程。

  三、课程目标:

  1.学生通过畅游“童话世界”,感受童话世界的魅力,获得思想与精神的陶冶,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通过本校本课程,探索指导学生童话阅读的基本方法,构建指导学生童话阅读的课内外教学基本模式,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童话阅读体系。

  3.积累大量的童话故事。

  四、课程主题内容:

  1.简介童话起源和发展历史

  童话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的时代,那是人类的童年时期,人们还根据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事件演绎出了许多带有神奇色彩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以民间童话为主,经受了历史的考验,至今在广大少年儿童中受到欢迎。可以这样讲,这些民间童话便是现代童话的起源。

  2.西方童话

  上学期主要带领学生系统阅读了安徒生童话,本学期以格林童话为主,带领学生继续阅读童话,了解外国童话世界。

  五、课程实施策略

  1.课程要以学生的阅读活动为主,不能上成语文课或者语文活动课。切忌过多讲解。

  2.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教师提供相关的阅读内容和材料,给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让学生感觉阅读是一种负担,要以表扬、激励为主,切忌批评指责。

  4.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选择恰当的方法,灵活安排内容和教学过程。

  5.阅读应结合实施计划,有步骤、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切忌盲目的阅读。

  六、课程评价

  童话阅读必须注重实效,强调过程,注重评价。关注学生的每一项活动、记录学生的每一个成绩、评价学生的每一份收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朝着活动的纵深发展。因此主要通过学生自我反思评价;生生(或师生)相互观察评价;过程激励评价一系列的评价手段,把童话之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旨在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围绕新课程的理念着眼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与交往。让学生去体验,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去思考;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去施展;给学生一个目标,让他们去追求。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合作交流中体验到运动的快乐。

  二、总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各具民族特色的竹竿舞,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在熟练掌握竹竿舞的基本步的跳法和敲竹竿的节奏的基础上,能创编出本年级特色的跳法,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下肢力量、弹跳力、耐力等素质,提高动作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视频、音乐让孩子感受竹竿舞的魅力及节奏特点、动作特点。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跳竹竿舞,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的了解。

  三、教材分析

  “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统体育教学内容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尤其不受场地限制,通过开发和利用竹子作为体育器材和体育运动项目,让学生在舞动中体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让学生弘扬民族文化,将德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中。另外,“竹竿舞”跳法多样,竹竿的开合变化灵活,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能力;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能力、创新意识。

  四、学情分析

  由于有了上学期的基础,各年级的学生均能较好的完成本年级竹竿舞的跳法,无论是对竹竿舞的起源还是基本跳法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本学期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实践,不仅完成上学期的创编跳法,更要鼓励孩子们在练习的过程中自编、自创、自演、自导新颖的竹竿舞跳法,达到动与美的完美结合。

  五、预期效果

  1、学生能打出最基本的'节奏,并在竹竿上进行基本步的跳跃,并能在跳跃的过程中,熟练的唱歌;

  2、学生可以在四杆中熟练的进行各种跳法的练习,还能加上各种不同的上肢动作。

  六、教学进度

  教学时间为每周二的下午体艺2+1,进度安排如下:

  1、竹竿舞的文化特色及影响。(2课时)

  2、多样的竹竿舞的节奏及跳法。(2课时)

  3、根据节奏创编肢体动作。(2课时)

  4、创编多副杆的花样跳法。(2课时)

  5、快乐实践。(2课时)

  6、自我评价。(1课时)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课堂上他们大多是爱提问的孩子,孩子们对于教师介绍的这些家乡风情的知识十分感兴趣。校本课所涉及到的海洋知识拓宽了学生视野,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我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爱我家乡、具有保护海洋,从我做起的`职责心

  二、教材分析

  根据我校学校、教师、学生、等实际情景,自主教学,教学资料以海洋生物环境为主题,引导低年级的学生了解海洋知识。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必须的卫生常识

  2、培养学生热爱海洋的生活情趣,树立保护海洋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海洋常识。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课件、录音机等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学习新知。

  2、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忙,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带领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六、教学进度

  每两周一课时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4

  一.教材分析

  1.内容结构分析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立” 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

  夏至、冬至:古称“ 日北至” 和“ 日南至” ,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春分、秋分:“ 分” 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 暑” 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处暑:“ 处” 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天冷,露水很凉。

  霜降:开始下霜。

  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2、教学重难点

  (1)、注重实践的过程,实事求是地反映生活。

  (2)、走向社会,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

  3、组织有关的活动素材。

  (1)、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学习新知。

  (3)、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带领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学生了解一些节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2、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3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各种自然事物是互相联系的.,认识节气对农业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三、具体的措施及注意的问题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5

  一、学生分析:

  四(1)班有39名学生,经过一年的英语学习,每个学生的英语底子各不相同。一年的英语学习,学的好的学生掌握的很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很扎实的掌握听、说、认读和书写。但班级里很多学生已经两极分化明显,很多插班生明显较弱。

  二、内容与目标

  1、能听说读写92个单词或短语以及13组句子和9个单句。要求能

  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2、能听说认读16个单词。

  3、能学会6个手工制作。

  4、能听懂会唱8首歌曲。

  5、能听懂会吟唱12首歌谣。

  6、能完成6个自我评价活动。

  7、能理解6个幽默小故事。

  8、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三、教学目的

  1、对于有一年学习基础的学生要求进一步提高,加强儿童对英语的.感性知识,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能力,使学生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在理解的基

  础上表演英语。

  2、打下较好的语音,语调和书写基础。

  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根据单词的拼写和发音规则认读和拼写单词。

  四、重点难点:

  1、“四会”单词的教学。

  2、每一课的会话的掌握。

  3、四会单词的拼写。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新标准英语》教材,进行课堂的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

  2、创新运用各种不同英语教学法来辅助教学,如:情景教学法、直接教学法和TPR全身反应法,并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3、创设英语情景和环境,使学生们在一定的英语语言环境里习得“第二语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打下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肯定他们的进步(尤其是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树立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朗读和书写的习惯。

  5、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帮助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提升英语基础好的学生。

  6、多教授chant和歌谣或小故事等促进学生多单词和句型的记忆。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创设栩栩如生的情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野餐、旅游、问路、看病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7、训练形式多种多样,手、脑、眼、肢体并用,静态、动态结合,基本功操练与自由练习结合,单项和综合练习结合。通过大量地实践,使学生具有良好地语音、语调、书写和拼读地基础,并能用英语表情达意,开展简单的交流活动。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齐、规范、准确地书写。

  六、对学困生的措施:

  由于我校大部分是外来流动人口,每个学期学生流动很大,导致学困生有比较多的人数,他们有些是学习习惯一直不好,导致课堂效果差,还有些是以前由于到处流动的关系,没有学好英语。对于这些学生,目前我采取以下这些做法:

  1、请班级里成绩较好的同学给予帮助。

  2、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在课后给予辅导。

  3、安排他们坐在好的学生旁边。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6

  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武安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从我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学生和家长课程共同开发、实施的原则,实施校本课程教学。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根据学校地处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事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我校的传统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的适合我校的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打破已有的“校校同课程,生生同书本”的格局,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适应学生发展的兴趣和需要,适应学校、社区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也为学校培植办学特色创造条件,有利于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弥补其局限性。

  二、提高认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在理解国家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组织并开发实施的课程。学校将开办讲座,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校本课程的理论,使教师领会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掌握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使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课程实施中来。我校科技种植、国防教育、手工制作等科目,涉及的知识面宽广,内容丰富多彩,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因此全校教师都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石海未

  副组长:张丽丽刘腾

  成员:郭爱宾赵天亮陈书魁

  郝振川梁洪敏石立华

  三、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学校课程是由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学校自行决定、自主开发的课程,开发主体是学校教师。因此,我校校本课程教学坚持遵循以下原则:

  1、合作性: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是一种集体配合的事业,学校课程更是如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专家、校长、其他同事、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等通力合作,发挥群体智慧。

  2、民主性: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构成学校教育的“共同体”,成为学校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共同体”里教师、家长最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形成一个民主氛围。

  3、选择性:校本课程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使个性得到张扬。因此,教学时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内容,适应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

  4、开放性:校本课程教学时,在资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在主体方面要充分调动校长、教师、家长、上级领导、专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积极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5、灵活性:校本课程教学时,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实际,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四、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1、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法

  校本课程的实施通过三个角度来进行:

  分层: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和个人意愿,组建教学班,进行分层次教学。

  分组:按课程类型、学习内容、学习程度、教学目标等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以实施课程计划。研究性课程以实验班进行为主,班内分组进行。

  分块:校本课程安排在每双周校本课进行。学校所有教学和活动场所根据课程安排划分成不同功能的板块。

  2、校本课程教学常规管理:

  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由教导处和教科室负责,主要负则排课、教师教案的检查、教师上课情况的检查、均衡学生选修科目和班级的选择,监督学生上课的情况。

  对学生上课的管理,由班主任负责,由教导处负责检查学生的上课情况。要求教导处的常规管理方法讲究科学,工作要细致入微,确保校本课的正常运作。

  对教师备课的管理和教研、科研管理由教科室负责。学校以教育科研为载体,《太极拳》校本课程具体由张晓锋负责;《书法》具体由张华东负责;《大棚菜》具体由刘腾火负责;

  校本课程在讲授的内容上执行校本教材,在讲授方法上不同于国家课程,它注重学法指导,强调学生思维的开启,强调知识的拓宽,课堂气氛要轻松愉快,教学方法要不拘一格。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7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对国家课程进行部分改造,可以自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革新的焦点。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省市课程改革会议精神,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

  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内容

  1、总目标

  导语:教学计划是指导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重保证。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2、具体目标

  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教育人文化改造,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符合课程改革的宗旨。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把它分为: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反思、善于合作。

  3、 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校本教材的开发内容,主要有“课程整合、课程新编和课程选择三种。

  课程整合:主要包括不同学科间的整合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两方面。

  课程新编:计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先在语文学科中试编《古诗文诵读》、《名人警句集锦》等。

  课程选择:选修课和活动课,教材以选择为主,选修课以学校开发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教材。

  除以上四门课程外,我们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是多样化的。

  、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保证机制

  (一)学校成立以主要领导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小组:

  组 长:宋新停(校长) 全面负责语文科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樊磊(教导主任)。

  审议教师申请的《校本课程纲要》,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具体具体发展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其中教科室:负责课程实施的设计指导和理论指导。 教务处:负责组织人员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

  组 员:语文教师

  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纲要或教材是课程的表现形式,是教与学的载体,在校本课程的构建中,编写教材或纲要,是最艰难、最关键的环节。校本课程研究

  小组,要组织一批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善于思考问题的、文笔能力比较强的教师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三)采用“三板块”形式,进行全员性通识培训。

  (1)理论学习

  购买有关课改的书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探索》。我们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树立大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提出了面向21世纪, 要树立十种新型的教育观即新型的教师观;新型的教学观;新型的学生观;新型的质量观;新型的课程观;新型的人才观;新型的教学方法观;新型的过程教学观;新型的教学手段观;新型的终身学习观。

  (2)专题研究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使教师掌握新课改理念,树立新课改意识,及时捕捉信息,开阔视野,寻找差距,完善自我,提高素质,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活动实践

  每学期,我们都计划按两个环节进行。

  ①年段研讨:每学期要以年级或年段为单位,对校本课程进行实践研讨。

  ②对外展示:每学年结合市级的各种教研活动对外展示,努力倡导新教材要活用,旧教材要再创造,但无论是新教材还是旧教材,都要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4)校本培训的特点

  ①、自主探究

  ②、合作交流

  ③、发挥网络的作用

  (四)建立以“四定四制”为核心的管理机制,确保校本课程实施。主要建立了三个机制,

  1、激励机制: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要想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对会教能编的教师,学校要采取各种形式,及时进行表彰和鼓励。

  2、评估机制:要研究制订校本课程评价标准,并与学校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要恰当的采用行政手段,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每一位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者。

  3、投入机制:要有基本投入,要舍得投入,要优先投入。以上计划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适时进行调整。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全教会精神,落实新的国家课程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强化学校特色,我校在切实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依据

  (一)目的:

  1.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这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且还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更是把“人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小学生正处在可塑性大、易于理解外来事物的刺激,便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的最佳时期。

  为了能使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对他们加强艺术素养的培养,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于20xx年成立民族打击乐团队伍不断壮大,坚持每周活动。目前已经初步构成以打击乐为核心的民乐艺术特色。孩子们不仅仅有了一技之长,并且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高。

  2.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使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并且成为课程的设计者、课程标准的制定者、教材的编制者,这些都要求教师不断地去努力,认识课程、探索课程。研究学生,不仅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专业的学科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还要有融会贯通的综合本事。校本课程的研发权给予了一线的教师,那就为教师供给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舞台,令人欣慰同时也感到机遇与挑战是并有的。正如我们的教师所想的那样:这是一种压力、一种挑战、一种职责、一种渴望、一种成功。我们将和它一齐成长。

  3.学校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望欣园小学建校以来,一向努力构建“全面+特色”办学模式,作为望京科技创业区“办一所有特色的学校”,这是全体师生共同追求,也是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殷切期待。近几年来,望京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发展迅猛,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期望经过学校的艺术教育来提高子女的艺术素养、审美本事,民族自豪感,从而丰富内心世界,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说我校艺术校本课程,正是在这种形式下开设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二)依据:

  1、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的意见》和《朝阳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导意见》的精神。

  2、我校的办学理念:创办高质量的、有特色的新型学校。为培养德智双全、身心共健、才艺俱佳、健康欢乐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本校资源条件:设施完善,专用教室齐备,多媒体设备先进。教师工作热情高,且积极肯干;多数教师有可开发的特长。学生质朴、乐学,兴趣广泛。绝大多数家长综合素质较高,且能很好地配合学校工作。社区参与学校办学的愿望较高,且与学校建立了较好的协作关系,学校有必须的号召力。

  4、社区资源、学校资源和教师资源以及对学生、家长、社区、教师关于校本课程设置的调查问卷结果。

  三、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1.经过民族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本事,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本事,积累艺术文化深厚的底蕴,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2.经过民族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3.经过民族艺术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丰富孩子们的人生,使他们健康欢乐地生活。

  4、经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四、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

  1、课程开发小组成员具有较高的开发校本课程的热情和本事,能够较好地完成课程开发工作。

  2、充分利用本校和社区拥有所需要的课程资源。

  五、开发原则

  1、互补性原则:开发校本课程,做到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和拓展。

  2、可行性原则:学校在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充分研究本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根据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努力使校本课程实用、可行。

  3、主体性原则: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还重视学生的参与,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

  4、全面性原则:尽可能利用校内教师的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5、灵活性原则:教学资料、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景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本事、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资料形式上可灵活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六、设置课程的合理结构

  我校本着校本课程及教材建设规划既要研究校本课程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要研究我校自身发展目标的定位,既要取国家课程为主之长,又要补国家课程不足之短,既要研究学生的合理负担,又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所以对校本课程的框架做了如下设置:

  a)根据对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的问卷调查,拟开设民族工艺、民族器乐、民族服饰、民族建筑等课程。

  b)根据学生年龄的不一样,设置不一样的课程。

  c)每班每学期校本课程课时数为16。

  课程领域课程名称涉及年级课时开发时间选修必修

  民族艺术民族工艺三年级16学期20xx.11必修

  民族器乐四年级16学期20xx.11必修

  民族服饰五年级16学期20xx.11必修

  民族建筑六年级16学期20xx.11必修

  七、课程实施与评价

  校本课程的实施

  1、加强校本课程与各学科的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课时安排: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

  3、校本课程修改组的人员参与听、评课的指导,做好校本课程的监控、测评,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景,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校本课程的'评价:

  1、授课教师的评价。学校经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相关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学习兴趣,二看学生实际理解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2、学生的评价。评价时,我们异常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过程,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师生关系的实际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体验等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资料。评价的方法除了观察、调查、考查学习知识、成果展示等外,我们还建立了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成长记录袋”,允许孩子们把自我认为优秀的作品(一张画、一副书法作品、一盒录音带、一个小制作……)放到记录袋中,能够想象几年之后,当孩子们再去看哪些作品时,会发现自我又长大了,或许这作品陪伴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

  八、保障措施——课程管理:

  ㈠建立领导机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组长:xxx(校长),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

  ㈡前期论证: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资料。

  2、经过对学生、家长、社区、教师的调查问卷确定校本课程所设置的资料。

  3、将开发的课程纲要拿到学生及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能否满足学生、家长的意愿。

  ㈢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资料:《校本课程学习资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研究等资料。培训方式:集中学习、交流研讨。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对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㈣撰写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方面资料:

  1、主讲教师姓名、课程类型、授课对象、授课时间(周课时、总课时)

  2、课程简介

  3.确定课程目标:(全面、适当、清晰;涉及目标的三大领域)

  4、课程的资料:拟定课程的纲和目

  5、设计学习方法:体现课程的特点、贴合活动主题的要求、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6、提出课程实施的提议:含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

  7、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等

  ㈤学校正式开题,修改教师自主选择。

  学校向修改组成员介绍所开课程的主要资料、目的、授课方式等,让教师自主选择进行修改。

  九、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学校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到达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6、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景。

  十、课程的开发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二)问卷调查

  1、设计三份调查问卷(学生、家长、教师)了解大家的需求。

  2、对问卷进行分析,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初步理清开发思路,拟订开发纲要,确定开发项目。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一)根据拟定项目、选定组长、明确人员分工、制定开发方案。

  (二)各项目开发小组修改项目开发方案,分工协作,完成项目开发纲要的编制工作,并在全体教师会上讨论。

  (三)修改纲要,开始撰写课程计划、文本,设计学生活动材料等。

  (五)课程文本、计划和自查表报学校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经过后,由学校报区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

  (六)区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经过后即开始在校内实施。

  第三阶段:拓展阶段

  对教材资料的调整

  在使用校本课程文本的时候,将根据教材使用的实际情景,从学习资料的选取、诵读资料的数量上不断对文本进行调整,以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9

  一、学情分析及教学主线安排

  近一、两百年来,中国遭受极大的动乱,许多的传统文化道德都在这个荡乱的时代当中,被破坏殆尽。尤其是道德,德教,在今天可以说是已经完全失去了。所以,我们选用《弟子规》为媒介,在向学生教授美术知识的同时对孩子进行思想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美术课堂主要以弟子规为媒介,继续进行漫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淡化画种,以造型要术为基础,鼓励和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造型要术及其规律,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运用造型要素与不同的媒介、用不同的方法来重新组合或进行创造的综合能力;学习运用形式美的规律来欣赏、表现、应用为一体,注重美术学科与德育的相互渗透。

  三、教学技法与时间安排:

  1、2周加强油画棒的画法,学会渐变色和对比色的画法。

  2、4周加强线条的练习。

  5、6制作简单的泥工模型。

  7、8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

  9、10对四格漫画进行系统的学习

  11、12、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制作。

  13、14用撕或剪等方法制作动物、画框、帽子等。

  15、16撕纸贴画的学习。

  17、18学习剪纸。

  19、20水粉画动物

  四、工具准备:

  1、油画棒

  2、黏土

  3、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生宣纸、毛毡

  4、剪刀、彩纸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0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3人。本班大部分同学有责任心,乐于学习语文,喜欢诵读古诗。在学习过程中能努力向上,认真完成作业。经过校本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识字基础和阅读能力,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但也有一些学生识字能力欠佳,有待加强,有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欠佳,有待改进。

  二、指导思想

  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文化的宝库。她是宝贵的精神食粮,不仅蕴含着深刻的知性美和崇高的人格美,更积淀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她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让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迹。为全面落实新《课标》理念,展示我校课改实验的成果,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结合我校工作计划的安排,将开展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系列活动,意在把学生引入古诗文的海洋,让他们与高尚对话,与智慧碰撞,从而打下扎实、厚重的文学功底。

  三、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大量诵读的基础上,摸索出积累、背诵古诗词及诵读古诗文的方法。利用课前2分钟诵读古诗文,营造古诗文诵读的氛围。

  2、古诗与练笔相结合,以诗促写。通过自创小诗、改写、扩写、续写、仿写古诗、写“学古诗、背古诗”的感受、诗配画,画填诗、办与古诗词相关的板报、专栏、班刊以及个人小诗集等形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

  3、了解古诗词的文学常识、诗人的生平、写作风格、背景、创作故事等,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

  4、创设一种富有古诗文学习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古诗文学习积累的主题系列活动,开展各类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古诗文学习实践活动,为学生的诵读提供资源和帮助。

  5、为取得广大家长的支持,激发广大家长积极参加古诗文诵读活动,将校内诵读延伸到校,开展古诗文“亲子朗诵”活动。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课外诵读指导,开拓学生视野,积累古诗文。

  五、思想品德教育(环境教育)结合点

  通过学习,让同学们懂得要孝敬父母,关心他人;知道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刻苦学习文化知识;让同学们热爱祖国,了解祖国的一些祖国风光和民族风情;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保护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从许多生动具体的故事中,学习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地球,尊重平凡劳动、实事求事等优良品质,同时受到学科学、用科学的教育。从写景的诗文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陶爱美的情趣,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六、心理教育措施:

  1、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健康向上,结合思想品德教育点,向学生渗透热人爱民、热爱生活、孝敬父母,关心他人等等教育。

  2、课堂课间关注学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引导学生阅读积极向上的'古诗文,从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心理教育

  七、潜能生转化措施:

  教师对学生充满"无限关爱"是转化潜能生的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方法。采用赞许、表扬、信任、奖励、委托等措施,使潜能生恢复自信,激起热情,以更大的努力弥补学习上的差距,来报答老师对他的"无限关爱”。

  严格的常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式。潜能生有学习马虎、不求甚解、不能和老师同学共同研究讨论的坏习惯,这与对后进生放松严格训练有关。为此,必须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从小处抓起,长期不懈,督促他们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持之以恒,良好学风一定能逐步形成。

  总之,对潜能生的转化,我们必须要有爱心,要有耐心,要有恒心,且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了解他们,尊重他们,我们才能取得转化的成功。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1

  课程概述:

  女红——属于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环。在过去多半是指女子的针线活方面的工作,像是纺织、编织、缝纫、刺绣、拼布、贴布绣、剪花、浆染等等,举凡妇女以手工制作出的传统技艺,就称为“女红”。中国女红艺术的特点是讲究天时、地利、材美与巧手的一项艺术,而这项女红技巧从过去到现在都是由母女、婆媳世代传袭而来,因此又可称为"母亲的艺术"。大体上分纺织、浆染、缝纫、刺绣、鞋帽、编结、剪花、面花、玩具等九类。

  女红,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女红”最初写作“女工”,后来随时代发展,人们更习惯用“女工”一词指代从事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的女性工作者,它的本义反而被置于从属地位,为避免混淆,人们用“红”为“工”的异体,“女工”的本义被转移到“女红”一词上,而它本身则转型成功,借另一意义获得重生。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女红的含义。

  2 让学生了解女工的发展历史,以及女红的分类。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小手工作品。

  课时安排:

  1、 了解女红的历史(1课时)

  2、 了解布艺(1课时)

  3、 学习剪布(1课时)

  4、 练习穿针走线(2课时)

  5、 布贴画(4课时)

  6、 缝沙包(4课时)

  7、 彩云衣(2课时)

  8、 布艺温馨(2课时)

  措施方法:

  1、 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直观教学.

  3、 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4、 多设计一些趣味性较浓的作品,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女红校本课程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

  教学

  时间

  备注

  第三周

  收集资料、图片让学生们对女红的历史,文献,分类有大体的了解。

  对女红的历史,文献,分类有大体的了解。

  搜集的资料

  2课时

  第五周

  (3.12-3.18)

  指导学生剪布,

  穿针引线。

  教会学生剪布,

  穿针引线。

  各种废旧的小碎布,剪刀,针线

  2课时

  第七周

  (3.26—4.1)

  运用四种基本手缝针法(攻针、倒扎针、三角针、缲针),制作布艺小作品

  学会制作布艺小作品

  各种废旧的小碎布,剪刀,针线

  2课时

  第九周

  (4.9—4.15)

  学会布贴画的.方法,并选择合适的花布,剪贴成“美丽的蝴蝶”。

  学会布贴画的方法,选择合适的花布增加蝴蝶的形式美。

  若干颜色、花纹不同的碎布,剪刀,胶水,16开卡纸一张/人。

  2课时

  第十一周

  (4.23—4.29)

  布贴画——“熊猫”

  学会制作简单的布贴画的方法,制作“熊猫”布贴画。

  剪刀、胶水、笔、复写纸、吹塑纸板、各色布块。

  2课时

  第十三周

  (5.7—5.13)

  练习用回针法,学会做沙包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己动手解决生活小问题的习惯。

  针、线、各色小块布料、沙子、米或豆子等半信封、顶针箍、剪刀

  2课时

  第xx周

  (5.21-5.27)

  能运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

  针、线、各色小块布料

  2课时

  第十七周

  收集资料,欣赏各种各样的服装,利用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为服装设计花边或满地纹。

  活指练习,学习演奏乐曲《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

  白纸片

  油画棒

  胶水

  2课时

  第十九周

  学生作品互换,互评。

  2课时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2

  一、开发教师

  二、开课背景

  新课改使课程资源结构发生了变化,学校开始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这就决定着学校课程的开发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国画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国画,是用毛笔或其它软笔,用国画颜色和墨在帛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国画历史悠久,其重在神似不重形似,重视意境不重视场景。国画的特点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与西洋画作比较,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究焦点透视,不强调环境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的影响,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是“表现”的艺术。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国画的教学重点不是单纯的兴趣培养,而加入了一些基本技能的学习以及初步的审美感受。在本课程构建过程中开展的国画教学,也比以往教学有了更多的内涵。通过教学实践,学生的绘画能力、兴趣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并对课程中的国画教材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在开展教学时,我们更多结合了传统文化教学中的.其他内容,在国画教学中融入了古诗等众多元素,使教学更具生活化特色。使学生的国画创新一世和创作能力得到培养。 与教研组活动相结合的课题研究方式,为我们课题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使我们本阶段的研究实践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下阶段的课题实践,我们将在原有的目标基础上继续开展,并借鉴本学期的教学经验,在开展的量和面上会比这一学期有所增加。

  (二)阶段目标

  总目标贯穿于七、八、九年级三个学段,以体现国画课程的整体性。每个学段分别设置具体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并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相互联系、螺旋上升。

  七年级:

  1、培养学习国画的兴趣;

  2、了解国画工具、材料和使用方法;

  3、掌握国画的执笔方法和用墨、用色方法。

  4、能临摹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

  八年级:

  1、掌握国画的用色;

  2、掌握绘画的构图。

  3、能临摹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

  九年级:

  1、能独立创作出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

  2、能准确表现作品的力度和浓淡层次。

  四、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目标的设定,分学段制定具体的课程内容。

  七年级:

  1、对学生进行国画启蒙教育,培养学习国画的兴趣。

  2、学习正确的执笔方法和绘画要领。

  3、学习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等基本运笔技巧。

  4、学习和掌握简单的写意花鸟、和昆虫画法。

  八年级:

  1、学习中国画在技法形式上的特点。

  2、学习中国画用色,了解中国画的颜料特点(包括水色、石色等)。

  3、学习勾、擦、点、染等用笔的一些常用表现手法。

  4、学习和掌握写意花、鸟画法。

  九年级:

  1、学习写意画的创作方法。

  2、学习写意花鸟画的用笔、用墨。

  3、学会欣赏绘画作品,品味作品意境。

  五、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

  七、八年级每周二课时,九年级每周一课时。具体时间为七年级每周三下午第二、三节课,八年级每周二下午二、三节课,九年级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

  (二)实施方法和途径

  1、采用四步教学法

  (1)探讨作品画法和步骤。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名家作品来了解和探讨作品的画法和技法,表现作品时要准确把握力度,浓淡层次变化,这是学生作画最为关键的。

  (2)教师示范。通过示范 ,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意境,学习作画,掌握方法和技巧,来准确表现事物。

  (3)学生临摹练习。主要让学生临摹名家作品为主,同时也少不了教师的指导,尤其作品的画法和步骤,以及用色用墨用笔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揣摩和运用,并体验到绘画的快乐。

  (4)欣赏、交流与评价。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欣赏与评价,使学生学习优点和长处,改进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和能力。

  2、更新教学形式

  (1)小组合作。打破传统课堂的排排坐的位置,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以探讨式的教学方法探讨、讲解、示范作画的技法运用,使学生清晰地看到用笔、用色和用墨以及表现浓淡层次的方法和技巧 。

  (2)注重示范。教师做好示范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能准确掌握方法和步骤。

  (3)辅助教学。运用电教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引领学生走进艺术,感受艺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开展不同形式的国画课:

  (1)探讨课:主要探讨每幅作品的画法和技法。

  (2)演示课:利用电教设备,对作画步骤和方法进行演示。

  (3)欣赏课:通过名家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陶冶学生的情操。

  (4)反馈课:将学生的作业进行交流与评析(可自评或互评),达到复习、巩固强化的目的;

  (5)活动课:组织绘画比赛或展览;让学生搜集大量的名家作品。

  六、课程评价

  国画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仅看知识与能力技巧的掌握,着重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否养成了课程总体目标中设立的学习态度、意志品质、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采取三种方式进行评价:

  1、学生自评:学生把自己每一周写的认为优秀的作业收集在一起,定期总结分析自己的成功与不足,进行自我评价。

  2、小组互评:以学生上课时的小组为单位,定期进行小组内互相评价。

  3、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习态度、知识技巧,给学生综合评价,采取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3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一种在纸上剪出来的画,人们将剪好的图案贴在门楣、窗面、灯笼等上头,以表达喜乐的感情及生活感受,所以,我们又称剪纸为“剪书”或“窗花”。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所以根据本学期学生年龄特点,我在选材方面作了调整选择了剪纸。

  一、指导思想:

  提高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我校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积极培养学生的'剪纸兴趣,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本事,培养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帮忙学生构成正确的审美本事,陶冶情操,努力开拓我校校本课程的广阔空间与完美前景。

  二、资料及目标:

  1、认知:了解剪纸的发展、工具、步骤及表现手法、技法、种类

  2、操作:能熟练使用剪刀,明确对称图形的特点和不一样的折纸方式,会用折-画-剪的方法剪双喜、树木叶子花鸟鱼昆虫动物图案、日常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及简单的人物、服装、建筑、灯笼、水果、蔬菜、食品等。

  3、情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本事;帮忙学生构成正确的审美本事,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中渗透剪纸的相关知识。

  剪纸是手工制作中的一种,,本学期主要训练学生用剪刀、刀刻的本事。我根据不一样学年设定了不一样资料与要求。学期初剪刻简单的植物、剪刻简单的花鸟、剪刻人物,本学期分别上缴两份作品。

  为了让家长看到,了解到孩子在校本课程中有哪些收获,在学生每做完一份作品时,我会将其缩封好后让学生带回家。让家长看看学生的作品,更进一步了解我校校本课程。

  三、在为学生评价时,我从一下几点进行:

  1、学习态度,上课的参与状况。

  2、学习效果,作品的上缴情景。因为本科涉及到剪刀与刻刀的使用,所以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学生的安全,强调安全第一。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结合这学期的工作重点,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全面落实教师的“准备、教学、审批、辅助、考核”。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工作创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自我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二、主要任务

  1.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了解新的教育教学资源,查阅相关教学活动资料,观看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记录和教学理论讲座视频,学习《有效教师》、《有效培训》和我教的英语课程标准,撰写具有一定质量的自学笔记,整个学期8次。期末交一份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案例或教学反思。

  2.端正态度,提高认识,了解新课程理念,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工作的需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促进相互提高。这学期按照学校的要求参加了18场以上的讲座。内容真实,有一定的质量评价。本学期积极参加双周刊计算机远程培训,并做好记录和自学笔记,按时完成。

  3、认真理解和掌握“准备、教学、审批、辅助、考试”的基本要求。

  4.认真制定学校“三五”期间“基础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细则,做好“基础型”教师的初评工作。

  三,英语教学

  这学期我在教四年级的英语。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始终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注重分层教学,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学期的英语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目标和任务

  1.能够按照第四次会议和第三次会议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够根据第四次会议的要求掌握所学的句型。

  3.能够运用日常交际语言,善用四向句型,沟通简单,说话大胆,发音正确。

  4.借助图片、手势、情景等非语言提示,能够理解清晰的文字和录音。

  5.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6.养成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习惯。

  7、能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任务。

  8.会唱学过的英文歌和民谣。

  (二)教材的关键难点

  1.能够按照第四次会议和第三次会议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够根据第四次会议的要求掌握所学的.句型。

  3.能够运用日常交际语言,善用四向句型,沟通简单,说话大胆,发音正确。

  4.借助图片、手势、情景等非语言提示,能够理解清晰的文字和录音。

  (3)主要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使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进行了大量的语言训练和练习。

  3.培养学生拼读音标的能力,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4.设计全面高效的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书写工整规范正确。

  5.根据“准备、教学、审批、辅助、考试”的基本要求,每节课结束后都要对学生进行测试,以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毕业班英语教学要全面开展,新课结束后要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第四,加强学习,提高质量

  利用专业学习和业余时间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反思和借鉴名师,切实提高自身素质。

  第五,教学进度

  2月13日-3月1日第6单元

  3月2日-3月15日第7单元

  3月16日至3月30日

  4月1日-4月20日第9单元

  4月21日-5月4日10

  5月5日-最终评估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5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供给了舞台。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方案,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开本课程开发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经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经验,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职责感;经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本事和实践本事。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职责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时间本事,供给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本事。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本事。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习单元分别从知识和本事、过程和方法、情感表现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资料和形式,根据本土实践,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资料的乡土性。

  教材植根于显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际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便于学习操作。

  2、教学方法的活动性。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

  3、课程本身的开放性。

  课程的开发实施富有活力。课程的开发吸收广大教师、学生参与,课程由教师去实施,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共同发展、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完善,师生能够根据实际情景予以补充、调整。

  四、校本课程编制的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开放性原则;

  3、量力而行原则;

  4、个性化原则。

  五、校本课程的资料

  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贴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1、开发学校教师资源。

  2、谭坊镇校外教育资源丰富,根据本镇实际,以家乡地理-家乡历史-家乡经济-家乡人物-家乡旅游-家乡文化-家乡特产为体系,介绍家乡的地貌风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开发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

  六、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全校各年级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结合教师个人素质、学生年龄特点等逐步实施,并在实施中完善,总结经验。一般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安排在兴趣活动课进行,具体教学时间一般是每周一节课,也能够进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等)。学校教导处负责课表安排,由具体课任教师组织教学。大型活动,则由学校统一安排。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兼),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工作。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平及学生自主学习的本事。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景采用不一样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科目学习的学习效果。

  4、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将体现:评价资料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个体主动化;评价方式质性化;评价行为日常化;评价结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课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2、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本事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根据教师所申报课程,对学生兴趣、特长、需求进行调查,确定开发项目。

  4、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指导教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5、组织实施,落实实施计划。

  6、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组织对校本课程实施情景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奖励。

  7、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设施的管理。

  8、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期末上交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善和推广。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热]08-08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5篇06-04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04-26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03-11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范文09-25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3篇03-16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2篇07-08

校本课程教学总结11-18

春校本教学计划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