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计划>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4-05-27 04:13:14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关于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锦集六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锦集六篇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数学》105-10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2、过程与方法:观察、比较、讨论,经历“认知冲突——否定——建构新概念”的探究方法,感受引入中位数这个统计量的必要性。

  3、情感与态度: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明确中位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在描述一组数据特征方面的差异,对统计数据多角度、全面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这是老师统计到的我班跳绳组同学的成绩。(示表一)

  (表一)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马刚 王路 张同 赵方

  成绩 175 164 120 117 113 112 109

  问:想一想用什么数表示他们跳绳的一般水平呢?

  →还记得平均数怎么算吗?

  2、(示表二)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马刚 王路 张同 赵方 平均数

  成绩 175 164 120 117 113 112 109 130

  问:对照平均数,仔细观察每个同学的成绩,试试能有什么发现?

  →是啊,平均数怎么会比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高呢?

  为了便于观察,下面看→跳绳组成绩条形统计图:

  →分析的好!

  →像这样,当一组数据中出现特别偏大的数时,平均数受到影响,明显偏高↑偏大,已经偏离了大部分人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他们的〈一般水平〉还合适吗?

  →那在这里(示表四)用哪一个数代表他们的一般水平更合适呢?

  →那在这里,用哪一个数代表他们的一般水平更合适呢?

  (表四)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马刚 王路 张同 赵方

  成绩 175 164 120 117 113 112 109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认识中位数

  1、比一比,找一找。

  比117大的有3个数,比117小的也有3个数,用117代表中等水平,也就是一般水平。在统计中,我们把117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示表五)

  (表五)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马刚 王路 张同 赵方

  成绩 175 164 120 117 113 112 109

  2、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中位数?

  总结:只要是按顺序排列,中间位置的数就是〈中位数〉,它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过:下面是跳远组同学的成绩: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马刚 王路 张同 赵方

  成绩 2.91 2.82 2.84 2.01 1.84 2.94

  (1)、分别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用哪个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1)平均数是多少?

  找中位数遇到问题了是吗?

  首先要把数据怎么办?→示表:

  1.84 2.01 2.82 2.84 2.91 2.94

  →中间有两个数,哪个是中位数?

  →就用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2=()

  总→当一组数据是偶数个时,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2)、平均数是2.56,中位数是2.83。

  →用哪个数代表他们跳远的一般水平更合适?为什么?

  →是呀,平均数比大多数人的跳远成绩都低了?什么原因?

  这里出现两个特别〈偏小〉的数,使平均数降低了。

  比大部分人的成绩都低,所以,用中位数代表跳远成绩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3)、现在请你对比平均数和中位数,它们有什么不同?

  ↑偏大

  平均数

  ↓偏小

  ↗不受偏大、偏小数的影响,

  ↘在一组有序数据的中间,代表这组数的一般水平。

  假如一组数中没有偏大数,也没有偏小数,平均数会怎样?

  ↓请看

  下面是同学们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请完成表格

  平均数中位数

  32.532

  ↘↙

  (1)为什么这么接近?

  (2)现在你认为哪个数表示一般水平合适?

  总:当一组数中没有偏大、偏小数时,平均数与中位数都可以表示一般水平。

  ↓过:通过以上活动,同学们对中位数有了更深的认识,明确了它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分析与推测:

  知道了什么?第几名?

  ↓过:看来,中位数就是一组数据的分水岭。它代表了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也就一般水平。

  可是,你们知道吗?→

  3、调查与思考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让生说收获感想。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初,我们五年级数学备课组在学校领导的带动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为主线,让日常教学成为教师自身成长的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教育内涵。为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1、提高五年级数学教学水平,确保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指标。

  2、进一步提高五年级数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3、立足课堂,让学生轻轻松松学数学。

  4、深化数学课题研究,提升数学教师科研素养。

  5、努力探索数学辅导的有效途径,争取各班级的提优补差工作有序进行。

  三、方法措施:

  (1)有计划认真地组织备课组活动,进行备课分工,认真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2)加强备课组建设,备课组必须定时开展活动,并且有活动记录。注重备课要备人、备重点。活动主要内容是:a教材进行钻研,认真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确定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活动。b、分析教学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教法和学法。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改进教学方法。c、精选例题和习题,合理控制作业量。加强教法研究,做好教学质量分析,及时反馈调控。

  (3)课堂上要结合学科特点突出素质教育,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工作,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进一步开展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营造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课堂氛围,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提优补差,提高教学质量。

  四、具体安排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学习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探索和追求的重要途径,是教师职业的立身之本。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结合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共同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更新观念,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2、加强年级教研。加强教学研究、互相取长补短,并围绕学校数学组研究课题,结合日常课堂教学写好教学计划和总结。开展好小组教研,对一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认真探讨,对重点课实行集体备课,反复修改,互相观摩教学活动。

  3、严格规范数学教学常规。期初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各年级教学计划;每位教师要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组织数学学科的质量调查。本学期要继续加强备课中动态生成式的研讨,关注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严格要求学生作业的规范性,其中包括学生书写作业的规范和教师批阅作业的规范。

  4、备课过程中主备教师要认真把握教材,在广泛借鉴优秀教案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前设计出适合本校的优秀教案。之后大家集思广益,提出质疑和建议,一起修正教案。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本学期教学总的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等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本学期教学主要内容:

  本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有:方程、确定位置、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找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简单的统计、分数加法和减法、实践活动、解决问题的策略、圆、实践活动、整理与复习

  三、教改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四、班级情况总体分析:

  五班有学生47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17人。上学期及格率均为98%,优秀率达72%。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能力。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五、各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与难点等:

  1、方程(8课时)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实际问题

  2、确定位置(2课时)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定;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3、公倍数和公因数(6课时)

  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学习和教学重点: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难点: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4、认识分数(10课时)

  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使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 4)班共有学生( 67)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 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光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基本技能: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进度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 ……………………

  ……………………………… 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 ……………………………………………………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粉刷围墙………………………………………………………… 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 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左右

  4、约分…………………………………………………………… 4课时左右

  5、通分…………………………………………………………… 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

  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 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促进学生主动的参与、探究和交流。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为今后的学习能够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二、班级情况分析

  五(2)班共计学生57人。大部分学上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计算正确率不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平时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好,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却不愿开口,发言不积极。

  三、教材内容及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位置,小数除法,可能性,掷一掷,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本册的“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包含三个例题,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目标

  1、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总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

  3、在具体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正整数)表示位置。

  4、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用公式解决单的实际问题。

  5、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能够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通过实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6、初步体会知植树问题的模型思想,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写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重点

  1、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总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用公式解决单的实际问题。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改理念为指针,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同时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班是我新接手的一个班,共有学生24人。本班学生基础并不是很差,只是班内个别同学比较懒惰,不愿意或者不想自己动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有部分学生比较粗心,不知道如何细心的把每一道数学题用最好的方法去解决。因此,在教学中我会注意发现学生的种种习惯,根据学生的习惯来创设一些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知识,也要学会学习方法,更要养成各种优良的习惯。尤其要注意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本期教学目标和总要求:

  1、让学生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认识倍数和因数,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质数、合数。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认识组合图形、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并用不同方法计算面积。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知道公倍数和公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学生能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

  4、让学生知道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形式,并能根据所给定的条件,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程度;能按指定可能性大小的条件,设计相关的方案。

  四、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从四个方面编排:

  1、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第三单元“分数” 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2、空间与图形:包括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

  3、统计与概率:包括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

  4、综合应用的内容整合,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内容分散编排。

  五、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3、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强化练习,减少在做题当中不必要的失误六、

《关于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锦集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的工作计划04-01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2-27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复习工作计划10-12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1-11

数学教学下册工作计划03-02

小学数学教学的工作计划03-28

教学数学工作计划04-03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04-02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03-24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2-30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关于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锦集六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锦集六篇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数学》105-10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2、过程与方法:观察、比较、讨论,经历“认知冲突——否定——建构新概念”的探究方法,感受引入中位数这个统计量的必要性。

  3、情感与态度: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明确中位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在描述一组数据特征方面的差异,对统计数据多角度、全面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这是老师统计到的我班跳绳组同学的成绩。(示表一)

  (表一)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马刚 王路 张同 赵方

  成绩 175 164 120 117 113 112 109

  问:想一想用什么数表示他们跳绳的一般水平呢?

  →还记得平均数怎么算吗?

  2、(示表二)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马刚 王路 张同 赵方 平均数

  成绩 175 164 120 117 113 112 109 130

  问:对照平均数,仔细观察每个同学的成绩,试试能有什么发现?

  →是啊,平均数怎么会比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高呢?

  为了便于观察,下面看→跳绳组成绩条形统计图:

  →分析的好!

  →像这样,当一组数据中出现特别偏大的数时,平均数受到影响,明显偏高↑偏大,已经偏离了大部分人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他们的〈一般水平〉还合适吗?

  →那在这里(示表四)用哪一个数代表他们的一般水平更合适呢?

  →那在这里,用哪一个数代表他们的一般水平更合适呢?

  (表四)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马刚 王路 张同 赵方

  成绩 175 164 120 117 113 112 109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认识中位数

  1、比一比,找一找。

  比117大的有3个数,比117小的也有3个数,用117代表中等水平,也就是一般水平。在统计中,我们把117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示表五)

  (表五)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马刚 王路 张同 赵方

  成绩 175 164 120 117 113 112 109

  2、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中位数?

  总结:只要是按顺序排列,中间位置的数就是〈中位数〉,它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过:下面是跳远组同学的成绩: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马刚 王路 张同 赵方

  成绩 2.91 2.82 2.84 2.01 1.84 2.94

  (1)、分别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用哪个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1)平均数是多少?

  找中位数遇到问题了是吗?

  首先要把数据怎么办?→示表:

  1.84 2.01 2.82 2.84 2.91 2.94

  →中间有两个数,哪个是中位数?

  →就用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2=()

  总→当一组数据是偶数个时,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2)、平均数是2.56,中位数是2.83。

  →用哪个数代表他们跳远的一般水平更合适?为什么?

  →是呀,平均数比大多数人的跳远成绩都低了?什么原因?

  这里出现两个特别〈偏小〉的数,使平均数降低了。

  比大部分人的成绩都低,所以,用中位数代表跳远成绩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3)、现在请你对比平均数和中位数,它们有什么不同?

  ↑偏大

  平均数

  ↓偏小

  ↗不受偏大、偏小数的影响,

  ↘在一组有序数据的中间,代表这组数的一般水平。

  假如一组数中没有偏大数,也没有偏小数,平均数会怎样?

  ↓请看

  下面是同学们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请完成表格

  平均数中位数

  32.532

  ↘↙

  (1)为什么这么接近?

  (2)现在你认为哪个数表示一般水平合适?

  总:当一组数中没有偏大、偏小数时,平均数与中位数都可以表示一般水平。

  ↓过:通过以上活动,同学们对中位数有了更深的认识,明确了它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分析与推测:

  知道了什么?第几名?

  ↓过:看来,中位数就是一组数据的分水岭。它代表了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也就一般水平。

  可是,你们知道吗?→

  3、调查与思考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让生说收获感想。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初,我们五年级数学备课组在学校领导的带动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为主线,让日常教学成为教师自身成长的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教育内涵。为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1、提高五年级数学教学水平,确保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指标。

  2、进一步提高五年级数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3、立足课堂,让学生轻轻松松学数学。

  4、深化数学课题研究,提升数学教师科研素养。

  5、努力探索数学辅导的有效途径,争取各班级的提优补差工作有序进行。

  三、方法措施:

  (1)有计划认真地组织备课组活动,进行备课分工,认真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2)加强备课组建设,备课组必须定时开展活动,并且有活动记录。注重备课要备人、备重点。活动主要内容是:a教材进行钻研,认真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确定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活动。b、分析教学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教法和学法。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改进教学方法。c、精选例题和习题,合理控制作业量。加强教法研究,做好教学质量分析,及时反馈调控。

  (3)课堂上要结合学科特点突出素质教育,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工作,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进一步开展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营造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课堂氛围,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提优补差,提高教学质量。

  四、具体安排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学习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探索和追求的重要途径,是教师职业的立身之本。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结合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共同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更新观念,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2、加强年级教研。加强教学研究、互相取长补短,并围绕学校数学组研究课题,结合日常课堂教学写好教学计划和总结。开展好小组教研,对一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认真探讨,对重点课实行集体备课,反复修改,互相观摩教学活动。

  3、严格规范数学教学常规。期初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各年级教学计划;每位教师要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组织数学学科的质量调查。本学期要继续加强备课中动态生成式的研讨,关注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严格要求学生作业的规范性,其中包括学生书写作业的规范和教师批阅作业的规范。

  4、备课过程中主备教师要认真把握教材,在广泛借鉴优秀教案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前设计出适合本校的优秀教案。之后大家集思广益,提出质疑和建议,一起修正教案。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本学期教学总的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等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本学期教学主要内容:

  本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有:方程、确定位置、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找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简单的统计、分数加法和减法、实践活动、解决问题的策略、圆、实践活动、整理与复习

  三、教改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四、班级情况总体分析:

  五班有学生47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17人。上学期及格率均为98%,优秀率达72%。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能力。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五、各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与难点等:

  1、方程(8课时)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实际问题

  2、确定位置(2课时)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定;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3、公倍数和公因数(6课时)

  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学习和教学重点: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难点: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4、认识分数(10课时)

  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使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 4)班共有学生( 67)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 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光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基本技能: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进度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 ……………………

  ……………………………… 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 ……………………………………………………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粉刷围墙………………………………………………………… 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 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左右

  4、约分…………………………………………………………… 4课时左右

  5、通分…………………………………………………………… 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

  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 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促进学生主动的参与、探究和交流。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为今后的学习能够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二、班级情况分析

  五(2)班共计学生57人。大部分学上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计算正确率不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平时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好,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却不愿开口,发言不积极。

  三、教材内容及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位置,小数除法,可能性,掷一掷,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本册的“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包含三个例题,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目标

  1、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总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

  3、在具体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正整数)表示位置。

  4、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用公式解决单的实际问题。

  5、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能够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通过实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6、初步体会知植树问题的模型思想,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写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重点

  1、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总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用公式解决单的实际问题。

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改理念为指针,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同时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班是我新接手的一个班,共有学生24人。本班学生基础并不是很差,只是班内个别同学比较懒惰,不愿意或者不想自己动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有部分学生比较粗心,不知道如何细心的把每一道数学题用最好的方法去解决。因此,在教学中我会注意发现学生的种种习惯,根据学生的习惯来创设一些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知识,也要学会学习方法,更要养成各种优良的习惯。尤其要注意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本期教学目标和总要求:

  1、让学生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认识倍数和因数,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质数、合数。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认识组合图形、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并用不同方法计算面积。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知道公倍数和公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学生能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

  4、让学生知道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形式,并能根据所给定的条件,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程度;能按指定可能性大小的条件,设计相关的方案。

  四、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从四个方面编排:

  1、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第三单元“分数” 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2、空间与图形:包括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

  3、统计与概率:包括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

  4、综合应用的内容整合,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内容分散编排。

  五、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3、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强化练习,减少在做题当中不必要的失误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