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教学资源>教学计划>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3-05-10 19:15:37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模板合集5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模板合集5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学习情况分析(知识、能力、学习习惯等)

  本班共有学生48人,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班级学生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很多,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生率。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历对“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的原来”,会用“鸽巢问题的原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

  教学难点

  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现有教具,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教学内容

  分析 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P13—14页,例3、4。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掌握圆柱基本的特征,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材是在学生掌握长方形面积、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安排的,因而要以上述知识为基础,运用转化、迁移的方法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且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另外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学习其它几何形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具学具准备 圆柱体的瓶子、剪子、圆柱的模型等。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由于概念抽象,知识难懂,易使部分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越听越迷糊。我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等教学原则,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实物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全面、全程的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总结出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拿出圆柱体茶叶罐,谁能说说圆柱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工人叔叔做这个茶叶罐是怎样下料的?

  那么大家猜猜侧面是怎样做成的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研究圆柱侧面积:

  1.独立操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纸质小圆柱,长方形纸,剪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刚才的猜想。

  2.观察对比:观察展开的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

  3.小组交流:能用已有的知识计算它的面积吗?

  4.小组汇报。 (选出一个学生已经展开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重点感受:圆柱体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里要强调沿着高剪)w

  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上的那个面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即 长×宽 =底面周长×高,所以,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 侧 == C × h

  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

  S侧=2πr×h

  如果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研究圆柱表面积:

  1.现在请大家试着求出这个圆柱体茶叶罐用料多少。

  给出数据:高10厘米,底面半径是4厘米。

  2.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

  得出结论:圆柱的表面积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做两个圆形的底面再加一个侧面

  (说说自己的猜想)

  上节课已经学习过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初步知识,但没有细致研究侧面展开长方形与圆柱高及底面的关系。在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来共同研究。

  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因为刚才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剪开的,所以可能出现种种情况。此时可以让已经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学生介绍一下他的剪法,然后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柱纸盒用此法展开)

  小组观察讨论:侧面展开的长方形的长是圆柱底面的周长,侧面展开长方形的宽是圆柱的高。

  理解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后,在老师引导下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

  并试着推导和理解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

  计算表面积。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四、抽象概括,提炼升华

  五、拓展应用,巩固提高

  四、抽象概括,提炼升华

  4、教师出示例题4:一顶厨师帽,高 28cm,帽顶直径 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至少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这道题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你觉得该怎样求?

  要计算做这个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我们可以用求解圆柱体面积的方法得到,那么,应该分哪几步?

  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

  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人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小结: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五、拓展应用,巩固提高

  1.填空。

  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可能是( )形,也可能是( )形。第二种情况是因为( )。

  2.要求一个圆柱的表面积,一般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

  4.教材第六页试一试。

  分组讨论:是求圆柱形的表面积,但是需要少算一个底面的面积)

  独立完成。

  做完后,集体订正。

  理解实际生活中计算圆柱表面积的几种情况:有时需要计算三个面,有时只需计算一个底面和侧面的面积。

  要视情况而定。

  完成练习。

  巩固所学。

  作业设计(可附页)

  一、 填空题

  1.用一张长4.5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它的侧面积是()。

  2.用一张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铁皮,围成一个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 )。

  3.直圆柱的底面周长6.28分米,高1分米,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π取3.14)。

  二、 应用题

  1.用一张长 2.5米,宽 1.5米的铁皮做一个圆柱形烟筒,这个烟筒的侧面积是多少?(接口处忽略不计)

  2.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50厘米,底面直径30厘米,做这个水桶大约需用多少铁皮?(π取3.14。得数保留整数)

  个人调整意见

  板书设计

  长方形面积= 长 ×宽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 = 2∏r ×h

  圆柱的表面积

  长方形 长 宽

  圆柱侧面底面 周长 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6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还有个别学生(陈菲菲、董晓晓、陈永互、陈任重、陈倩倩)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习数学有很大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6、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7、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学习方式:

  ①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上学期工作回顾及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期末参加考试人数31人,及格率93。5%,平均分86分,最高分98分,最低分43,优生率61%。本班学生总体上说比较爱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但也有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将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切实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

  (一)教学任务: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整理和复习等四个部分。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几何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

  2、学会绘制复式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能看懂、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所说明的问题。

  3、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能正确判别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比例应用题。

  4、通过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复习整理,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计算和解题能力,培养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圆柱、圆锥,比例的应用,小学阶段主要数学知识的复习。

  三、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境,努力构建“和谐有效”课堂,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先形象具体,后抽象概括,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3、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4、抓好育尖补差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课。

  四、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进度表

  (一)第1周:一比例4

  1、意义和性质4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2

  3、比例的应用2

  4、复习1

  5、活动课2

  6、单元检测2

  (二)第2~5周:二圆柱和圆锥

  1、圆柱

  2、圆锥

  3、复习

  4、单元检测

  (三)第7~9周:三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1、统计表2

  2、统计图4

  3、活动课1

  4、复习1

  5、单元检测2

  (四)第10~11周:四总复习

  (五)第12周至期末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⑤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⑥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⑦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⑧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⑨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⑩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3、教学重点

  ①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③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⑤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⑥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⑦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⑧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⑨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

  4、教学难点

  ①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④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⑤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⑥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⑦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5、教具和学具:三角板直尺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方格作图纸

  二、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

  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课时安排

  一、负数(3课时)第一至二周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第二至五周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第六至九周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第十周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第十一周

  六、整理和复习(27课时)第十二至二十一周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时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下册工作计划03-02

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04-01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11-04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1-24

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4-01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2-10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01-31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5-16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2-20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