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作文大全>读后感>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时间:2024-08-11 10:45:0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子道德经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1

  吃饭如今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自打有孩子后,多数时候还是我爸帮我烧饭的,多多少少有不满意之处,比如菜烧的方法不合自己心意,或者某个自己不爱吃的菜总是重复出现。偶尔我爸回老家的时候,就轮到我掌勺,开始几天尚有新鲜感,觉得烧嘛嘛香;不到一周就开始发愁,到菜市场转悠不知道买啥好,都是那几种菜,只能上网查菜谱,或者自己回忆小时候吃的菜,或者回忆饭店里吃的'菜。目的就是尽量创新,要么换菜,要么就是把同样的菜烧出新鲜感。

  其实回忆小时候,貌似也就吃应季菜,一段时间之内也是某样菜重复,烧法也无大创新,但吃起来比现在感觉香多了。去年,老公的外婆去世,我们自是全家得去奔丧,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农村,连续几天每顿只有两样菜:豆腐辣椒烧猪肉、萝卜辣椒烧猪肉。即便最后有个正席,菜品也并不丰富,烧法也很家常传统,但大家依然吃得很香。

  不由让我反思,吃饭真得需要搞那么复杂么?农村就是这样,自家地里种的应季家常菜摘出来吃而已。换季时候,自然就有新品种的菜吃了。虽然不顿顿创新或天天创新,但随着时令更迭,自然会季季创新;而我们现在由于流通的发达,一季可以吃到四季的蔬菜,反倒看什么菜都平淡无奇、毫无食欲。当然,这只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我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饕餮之欲,违背自然规律,让每种蔬菜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再辅以现代化学手段施肥、催熟、杂交、转基因……菜的味道能好么?

  最初,我们吃饭是因为腹饥,慢慢地,就演变成“舌馋于腹”。饕客们下馆子,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什么稀奇吃什么,哪管什么珍稀动物、保护动物;平常百姓烧菜也普遍以创新为目标了;为了迎合这种趣味,打开电视,各频道、各时段都有美食节目,主持人总是面色红润、嘴泛油光地推荐:“哇,这个菜爽、滑、香,带着一股淡淡的甜味……”。

  添加剂现象也是如此。一开始是为了解决食品流通过程中的保存问题;慢慢地,演变为改良口感和观感;现在居然演变为用添加剂模拟或者用添加剂生造!所谓用添加剂模拟,比如奶茶,本来应该是红茶加奶,而“一年卖出三亿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的奶茶用添加剂直接模拟,一来可以节约成本,二来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口感吸引消费者。所谓添加剂生造,严重体现在儿童零食制造业中,五颜六色、各种形状、各种口感、各种包装的零食层出不穷地创造出来,这些食品中添加剂已经成为主料,基本不存在真正有价值的营养成分,只有各种配比、各种品类的添加剂勾兑组合出来的“色香味”,就是为了诱使没有辨识能力的小朋友成为其忠实主顾。处于长身体阶段、最需要营养的小朋友成日受到这些食品的戕害,只能说是现代社会的悲哀。

  添加剂泛滥成灾,商家有主要责任,消费者也难辞其咎,如果我们不过分追求“视觉”、“味觉”的极大满足,过最自然、简单、淳朴的生活,就不会误食不良商家的诱饵。正所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2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灰常好的中华珍宝,包含了丰厚的人生哲理。还记得小时分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时分还不晓得这是出自何处,更别说是什么意义了。时过几载,再次看这部道家代表巨作,固然还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经》倡导欲壑难填、无为而治。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化史上的聪慧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华。当今社会科学兴旺,社会经济高速开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肉体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我想我们更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辰坚持狂妄自大、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要“不妄为”才干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义务,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经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无动于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才能。实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呼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本人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打动和难过,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文章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3

  老子《道德经》的另一个广博在于任何人读之能够感悟出个体自我领域内的内涵和外延,老子道德经读后感。也就是每个人都能够读出自我贴切的答案和个体标准。

  以上是从宏观上对《道德经》的感受。而在微观上,老子对自然存在、科学、宇宙守恒、人文、国家管理、战争、人性、生命、名利、权位甚至物理都有自我独到精确和细致的认识。

  下方对《道德经》的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与自我的观念给出个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1章)

  “道”能够泛指,自然的方面能够指自然规律,如:星系的运动轨道,物质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运动轨道和方式;人文方面能够指人道、道德、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

  “可道”是指出宇宙自然规律的确定性和因果关系。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规律的能够被人类认可和确定的现象。

  “十分道”又指出人类一旦用言语文字来表达就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用物理的观念来分析就能够认为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确定。也能够认为是指出人类的有限性而难于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准确的自然动态。

  “名可名”就是人类对一切现象的命名,名可名是老子认可了人类思想活动对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又用“十分名”区分了“人类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所以这样的一对排比句道出了宇宙无常和人类有常的界限。前面简单的6个字“道可道,十分道”就道出了人类不一样参照系下的各种理论体系的存在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现象。

  (2)“无为而无所不为”是一脍炙人口的名句。

  无为,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贴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违反社会规则的事件时,你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无所不为。当然,在那里对“什么是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无为”事件的决定是务必具有各种层次的经验和高度智慧。

  举一些在自然低层次且简单的例子;例如:你不会游泳,就不要只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种“无为”。这种不跳入水里就是一种经验的“无为”,而这种无为会给你的生命存在带来关于该问题的保障,这种保障就是一种变相的“无所不为”。上方举的例子是较为简单而浅显的例子,任何人都能够根据经验给出相应的、各种参差不一样层次的“无为”和“无所不为”。

  (3)人发地,地发天,天发道,道法自然。(25章)

  这是一句用大小来定性宇宙存在的相互包容顺序,个性是老子在那个时代能够发现出了我们所看到的天被“道”所包容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宇宙观,读后感《老子道德经读后感》。更有对宇宙的存在给出了终极的自然存在观,而不是给出“神造”的自我臆测,这也是当时时代难能可贵的自然客观存在观念。

  在这一章里,还有一句话是“人也大”,这一句主要是对人类精神伟大的特指,换句话,能够认为,人类的精神思维世界能够包容天地而存在。

  (4)战胜以丧礼处之(31章)

  老子在强兵反战与孙子的战略思想同出一辙,是以不战而胜为上上,而战胜以丧礼处之。说明老子对生命的尊重和不得以而为之的战争策略。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

  在这一句话里,是很搞笑和抽象的。本解突出用现代物理的思路与之对应。为何老子认为三生万物,是说明老子认可这个宇宙是只有三样最基本的东西吗?那么,寻找这三样事件与现代物理学对应的是什么?就个人的分析就是“运动”、“空间”、“自然力”这三样;能够认为万物都是这三个事件组织而成的事件,没有更多于这三样的东西存在。这是对三生万物的物理分析。

  从此能够推出,二生三的物理好处。“二”就是“动”、“力”这二个事件的存在产生物质的“三”。三就是万物。再往上推,“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是整体的宇宙,就是我们这一个宇宙,而宇宙是产生动、力这“二”个现象的根源,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进一步能够认为动力互相转换是自然存在的因果关系。

  最后,老子认为,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头,也能够认定在自然角度上这个道是指特定的运动轨道。在人们对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认为他的道,因此把他称为“道家”。其实,对于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主要元素。德产生道和道产生德是互存的两个基本元素,这也是81章用《道德经》命名的一个主要内涵。与之对应的是物理学上的《动力学》;能够认为道是由德决定的。对应于运动轨道是由力产生的'物理现象。任何轨道如:导弹的运行轨道,物体的运动轨迹都脱离不了力的作用。也就是道是被力所决定的因果关系。反过来,力是由运动的道所产生的现象是人类难于直观觉察到的事件。关于这一点,将来的物理学定会给与正确的认识。因此,宏观地能够认为道德经能够对应于动力学,这是从物理学方面给与抽象观测的认定。由于当时动力学没有得到普遍的认识和推广,把“德”对应于“力”对于我们分析老子的自然科学观或许会有点牵强附会。

  然而,在社会科学方面,道德更多的是指人类社会的基本规范。由于人类更注重于社会问题,因而在社会上指人类遵从的社会公德是一种道。在人类道德方面,老子在社会公德提出了比孔子“以直报德”更高层次的“德”是“以怨报德”,关于这一方面的分析范文有很多的解释更好,我就不在那里进行更多的瞎扯。

  另外老子对于宇宙自然的相对性、物极必反、中庸之道、道无常、柔弱刚济、处事处世、大小上下、重轻强弱等等相对、绝对的分析都能给出最大参照系的分析和包容,甚至对不确定性、悖论的数学物理关系都能给出抽象的合理分析,这种分析虽然不能给出方程的确定性,然而却能指出方程的不确定性问题。也就是他当时的思维能够直达物理学目前的最高境界“不确定性原理”。

  总而言之,《道德经》是在哪个时期,甚至在当代仍然不失为一部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直至“天人合一”的简明而客观的经典著作。

  上方的分析仅仅是一家之言,着重用与当代物理学有一些必然联系的视角来分析,使之有以更宽的视角和不一样于专业道家的分析来充实<道德经>的内涵。至于和各专家有南辕北辙的分析结论也正是《道德经》的魅力之所在。自然是简单的,所以《道德经》本身也是简单的,仅仅是他所包含的参照系是一个最大的参照系而已。这也是《道德经》的伟大之所在!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4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主要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一章至三十七章;下篇为德经,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包含了道家思想、哲学思想、社会思想,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道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自然规律。老子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朴素主义的哲学家,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的思想和认识论的内容。

  《道德经》中的为人处世原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的精髓,更是人们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基础。如“功成身退”、“宠辱不惊”、“知足常乐”、“自是者败”、“祸福相倚”。老子提出的清静自然、无欲无求、谦退、俭约、质朴的处世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良药,是指导人们的行为准则。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这些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到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现实意义:

  1、对待学生,“无为而治”“大音希声”“不言之教”,尽量少订一些规则,让学生从善入手,自然遵守所有规则,可谓无为无不为。教育学生,给学生讲道理,越简单越好,不要重复,20分钟的内容讲一个小时,效果不增反而变得更差,上课也可以适用。

  2、量变质变和对立统一观点。可以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量的积累,对于差生应用对立统一观点,柔弱胜刚强,从而变差为强。

  3、指导生活:让我们过清静无为、质朴简约、摒弃物欲的诱惑,而过着恬静质朴的生活。顺其自然,不居功、不自恃。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5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内含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能够互相转化的,在必须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老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自立。晋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为敬王。这次内战达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握的图书亦被带走。于是,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形势的变化,使老子的地位发生变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转变,由守礼转向反礼。

  老子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之后,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明白老子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之后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此刻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

  《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因此后人作了许多注解。最通行的有西汉时道学家河上公注,三国时魏国哲学家王弼注,还有清朝时魏源的《老子本义》,等等。下方我们就透过《老子》这本书,来了解老子的哲学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

  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养着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贵重,不是有谁给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产生天地,德畜养万物,长育万物,成熟万物,覆盖万物。他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第五十一章》)这样,老子遂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摧毁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论的基础。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观,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好处,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认了鬼神的威灵。当然,老子的“道论”刚从传统的宗教解放出来,还未能完全摆脱宗教的影响;他的自然决定论,使人完全听命于自然,轻视了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之后有的哲学家把它发展为定命论,为害颇大。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6

  每次诵读《道德经》,都会感受到最原始的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可以让我抵挡住寂寞,孤独,也可以让我接纳自身的缺陷,也让我在无望的时候给我信心和支持。

  长夜漫漫,路亦漫漫,时间真是白驹过隙,一晃步入一年的职场。

  一年里,为了弥补自己思维方式的短板,刚毕业就花了7万多的钱去学习财商课,情绪管理课程,企业家学徒课程;一年里,自己用休息时间卖过各类水果和坚果;做过项目合伙人,现在也正在尝试自己做老板,锻炼自己做项目的能力。所有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希望自己用勤奋和时间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也是需要恒心,耐心,慧心的路。站在23岁的节口,我很庆幸,自己有很多的时间和机会能够弥补过去系统的漏洞。天时,地利,人和,一切都会如期而至。

  每次诵读《道德经》,都会让我洗清自己脑袋中的概念,也都会让我去思考,“强与弱”“好与坏”之间如同水流般灵动地变化;经中说:“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古人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这也是一种智慧。他教我聚焦在让自己快速成长的那个面上,他教会我看到刚毕业的自己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倘若能够踏踏实实地布局,勤勤恳恳地走过,时间终会回报自己很多。

  每次诵读《道德经》,都会让我去思考“无为而治”的境界,到今天,我才有所悟:“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顺应天道,结合天,道,法,人整个系统去完成,是真正的用系统来工作。他教会我要站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非是自己的情绪作主导。比如刚毕业的自己,是职场的菜鸟,在23岁的节点上,是不太可能有作为,因此用心学习业务流程,努力学习,强大自己方为王道,而非证明自己有多厉害。我所从事的'企业是一家经营相对成熟的500强国企,他在选择员工的时候一般选择985/211的大学生,因此自己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上是要比其他同事略逊一筹的,在这个平台上自己是不出挑甚至是很不起眼的,这对生性要强和心性骄傲的我来说也是一种磨砺。

  《道德经》给了我很多精神上的支持,也滋养了我的心灵。有时候奋斗的累了,倦了,再去看看这本经书,也会让我抽离生活,工作上的烦恼。《道德经》让我感受到最本真的一股力量,他让我觉得现在的日子过得还挺好的。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7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语堂先生这样说过,而我读时的“遭遇”即如先生所言”欲言其言,先言其人。老聃,通称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据太史公司马迁考证,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曾做过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在当时,老子即是一个颇有声望的智者,相传孔子孔子数次求教天道问老子,言老子“犹龙”。后来由于周王室的衰弱和不断内乱,老子感觉到悲愤然而无能为力,决计弃官归隐,跨青牛而去。行至函谷关,关令尹喜得知老子的德才,请老子留言,老子遂疾书五千言,即为后人所见的《道德经》。

  《道德经》一书虽仅有五千言,然而却是老子所有思想的精华凝聚而成,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原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全书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在书中老子以其独有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国家的治理,人生的交往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和哲学命题。发前人所未发,述前人所未述,并且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等著名的哲学、、概念,可谓是中国哲学的奠基之作。概括起来,《道德经》的内容主要有三,即谈宇宙,谈人生,谈政治。

  老子宇宙哲学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形容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而这个“道”不是客观实在的物质,而是产生与万物先存在与万物之外,看不见抓不住的虚无缥缈的东西,然而却主宰着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不可琢磨,“道可道,非常道”,其本质即是“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以无为本”的宇宙观,而老子正是认为“无”才是道之本。老子的哲学涉及一个“名”与“实”的问题——“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名和实并不能简单的划等号,有名无实和有实无名屡见不鲜,不应只重其名而忽其实。另外老子还谈论到天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作为产生并推动万物的“道”,它的运行有自己的法则,而老子在开篇即谈“道”,并且把“道”作为全书一以贯之的思想,不仅仅是为了对宇宙的形成和自然之道做一个阐述,更是为了给探讨人生和社会政治准备一个前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出发点即是主张人发自然,把自然之道作为人生活的准则,因而说老子论“道”的宇宙观是其人生观,政治观的基础。

  《道德经》中对人生,政治的阐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人是万物之灵,但是人生来是不符合“道”的,为什么呢?因为人是个矛盾混合体,其中有私心欲望,万物之灵的这个“灵”被私心欲望所限制,具体表现就是主观意识里总有个人的一些不自然的东西与客观不相符合。怎么办呢?老子认为就要修道。修道就是帮助人去掉不自然的东西,使人符合客观,使客观支配主观,这样人生坎坷就少,“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即修道修得好的人,做事做人都会变得顺利吉祥,所以“道”也就是一种人生,“万事如意修道人”。在某些版本里,我们看到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人只有没有私心欲望,才能守静,这样才能体验到“道”的奥妙,从而适应和符合客观的变化。有私心欲望,就不能守静,这样就不能体验到“道”的奥妙,即便体验到的,也是有限的,这样人就很难符合客观的变化,人生旅程就会出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修道就要修德,没有个人想法,事事顺客观,这就是“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人只有去掉了私心欲望,才能放弃个人想法,而能做到事事顺应客观自然。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就能够乐观自在地处事为人,而达到“无不为”。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水之所以善是有利万物生

  长并不争功,它处于众人都不愿去的地方,所以最接近大道。为什么处在众人都不愿去地方还最接近大道呢?因为水本来是乾净纯洁的,但为了净化他物而把自身弄得全是污浊,最后

  还要流到最低的地方,不再被人重视。所以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最后还落到人人都不愿去、受轻视的地方,这种“甘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就是“道”的品质,这种品质在《道德经》里也叫“柔弱”,即永远把自己个人的私欲放在最柔弱的位置,而把付出放在最强大的地方,《道德经》写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意思是,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用它去攻击最坚强的,没有不胜的。在克服困难时,水又变成最坚强的。《道德经》就是以水喻“道”,用水的柔弱与顽强来形容“道”的特性。我们总是强调人要无私奉献,无私就是私心欲望要柔弱,奉献就是付出的愿望与力量要强大。为什么那些有著无私奉献精神的人做起事来总是会散发出蓬勃朝气和无穷力量呢?因为他的精神状态符合了万物本源“道”的特性。所以人生要成功,就必须把“道”的特性(道性)变成自己内在的品质,永远想到自己所做的比自己想得到的要多得多,这样人永远就不会离成功太远。人际关系是人一生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那么《道德经》里说“善者,不善人之师。不善者,善人之智。不贵其事,不爱其智,虽知大迷,是谓要妙。”意思是,比我们善良的.人,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老师。而面对不善良的人,他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若不重视这些事情,不爱惜这些知识(若不重视与人打交道方面的能力)虽然表面上看你知道得多,那实际是极大有迷惑,这是人生极其重要的妙著。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还是商战,还是体育竞技,到处都充满各种对手,存在激烈竞争,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更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面对?实际上,在面对竞争对手时,人应该明确真正的对手是谁?应与之竞争的是谁?要战胜的是谁?最后胜利的法宝,却是“不争而善胜。”我们都知道,胜利的获得是需要一种精神的,而促成持续进步的振奋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即“自胜者强”。所以真正的对手其实就是自己,要竞争的物件就是阻挠自己成功的内心干扰,要战胜的就是自己的弱点。一门心思地想战胜对方,这就是“有为”,这决不是明智之举,这是有违背老子道德经的作为,纷繁变幻的世界会使人的精神处于紧张,焦虑,导致心身内耗,患得患失,这反而不利于客观地看问题和能力的正常发挥。不想去战胜对方,而是视自己为对手,不断地让自己内心保持清静的状态,这就能有效克服自己的弱点,能冷静的得适应世界的变化,宁静以致远从而“无为而无不为”。所以在竞争当中要想成功,一定不要把注意力盯在成功和战胜对方上面,而是时刻注意保持自己内心的清静无为,对成功与胜利无所谓,以“无为”的心态去面对,这样你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因而能“无不为”,是以“不争而善胜”关于生与死这个永远的人生命题,老子也有论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概括起来说,生命轮换不息,不应贪生惧死,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如果明晓了这个道理,就会胸怀宽广,坦然大公终身免于危殆。当人追求太多,渴望太多,就会被生活所负累;反之,如果沉静无为,包容一切,将会满足和快乐。握紧拳头,希望拥有的更多,便会握的越紧,握的越紧,里面就会越黑暗,直到没有缝隙,容不得任何东西,反之,摊开双掌,看似虚无一片,实际上那里承载的就是整个世界了。当然,这些都要有看透生死,超越祸福的达观。总得来说,《道德经》中所体现的人生观有两个基本特点,就自我而言,要珍惜形体;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主张柔弱不争。有道的圣人少私寡欲,见朴抱素,专气淳和,加强自身修养。书中还提出了一系列与柔弱不争思想一致的观点,如至虚守静、不敢为天下先、不

  自是、不自伐等等,这些以退为进,以静制动的思想与柔弱不争共同体现了《道德经》中人生这些的特色。《道德经》的第三大内容就是对政治问题的探讨,它反应了老子的政治观。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老子认为“无为”是治理天下所应遵循的最高原则,关于无为老子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举了一个例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子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子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老子是个圣人,他也是善人。他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可见他对每个普通百姓的仁爱。与老子差不多同时期的韩非子和李斯在当时同样赫赫有名,只是他们的残忍与不人道是无法与老子站在同一高度来相提并论。韩非子说:“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李斯同样主张采取酷刑厉法来对民众进行威慑。对民众,进行惨无人道的镇压与统治,也是封建统治者得力助手。老子没有韩非的残忍,没有李斯的毒辣。他崇尚大爱。老子爱民,同时老子爱人。在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老子说道:“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老子将战争归于无道,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不难看出老子是个反战主义者。众所周知,战争中死人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尤其在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目的,发兵倒戈、争权掠地,农民只是被利用的工具。遭殃的还是百姓。老子并非出自名门旺族,他深知战争对于百姓意味着什么。“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天下有道的话,战马用来耕地,无道的话,怀胎的马也是要上战场。老子并没有危言耸听。一场厮杀过后,尸首遍野、凋敝苍凉,建造的文明化为废墟,时代先为之一惊,结束了前进的步伐,驻足、立定,然后向后转,齐步走了。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得出老子的质朴与至善思想。然而老子的至善思想是站在超民族观之上,他看人,是不加任何前缀的人

  ,不必有任何名字冠之的人。人就是人,分不得族群,分不得国度。战争一旦爆发,于双方百姓均不利,于人自身不利。所以老子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着失之。”世间只有唯一的主宰,天下是神的器具,不是人为努力就可以得到。这便是道,便是顺乎天意。人为的努力必然遭到失败,人为的固守,也必然要丧失掉的。世间不可能会有永久的常胜将军。战争,让双方都成为失败者。任何一种占有都只能是短暂。于是老子不无惋惜地奉劝大家:“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低调而善良的老子厌倦杀人,尤其是战争中的厮杀。“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除之。”战争中杀人,得胜者也是要用丧礼来对待胜利的。老子的至善思想是超出仇恨,超出民族的终极善。他常用赤子比喻德之厚者。实际上,他已经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了。最后说,老子所希望的社会是“小国寡民”,这虽是幻想,但不访看作是这个被遗弃在社会边缘的哲人内心最后的一块净土,也是为在乱世中挣扎的平民百姓找到的一处避难所,对这又应心怀感激。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8

  其实我还是第一次读道德经呢,因着老师这此布置的作业,没办法硬着头皮去图书馆借了本道德经,从读书馆回来的路上,拿着那本道德经,我突然间觉得这本书该是我就应早去读的,看着封面上的几个大字,豁然间心境一片舒坦,究竟是何由,我至今也不懂?

  道德经就应说分成上下两部,上部道,下部德。(长沙马王堆出土过上德下道的版本,但是公认是上道下德)

  按照这种划分,我们来分开来看它。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

  它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易”,也就是变易的意思,道德经第一句就这样说,“道可道,十分道”,能够说出来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易”的规律,所谓“易”的规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万物都是逐步成长,但是“物壮则老”,便要渐渐消减,于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状态。

  且不说老子写这部道德经上部道经的目的就是阐述道德规律,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我们就不难明白。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方。

  读了《道德经》之后,最大的感受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某处的弦被触动,。“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我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我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我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我。但是仅看当今社会,能做到将自我置之度外的又有几人呢?寥寥可数,高速膨胀的经济时代,让更多的人在利欲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可悲,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道德经》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读去理解,你会发现当中的道理我岂是区区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老子注重人的无为思想,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无为论就应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无为思想用在为人处事的观点上来看,便是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3)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但是分。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十分道,

  名可名,十分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能够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十分名。”说的是能够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一样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能够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那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老子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十分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十分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老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能够清澈,大地尊重规律能够安宁,神灵尊重规律能够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能够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能够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能够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是以侯王自谓孤、寡,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这局是举例说明上方一句,意思是所以说侯王都用孤、寡、不X这类贬义词自称。这难道不是以贱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故致数舆与舆。世故不XX欲如玉,XX如石。”这是对上方的申论与例证的总结,说的是所以最

  高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于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样美丽,像石头那样坚硬。

  由此可见,以老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十分强的科学性,这对此刻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忙,为之后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这一段中,我们也能够体会到老对无为的崇拜。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老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

  关于无为老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举了一个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我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我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我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我。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无为论就应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适宜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我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相关文章:

《老子》读后感范文08-23

《老子是癞蛤蟆》读后感09-20

老子读后感1100字05-17

《老子》读书心得07-11

《道德经》读后感08-21

道德经读后感03-01

《道德经》读后感11-06

道德经读后感08-23

《道德经》读后感范文09-06

道德经读后感[优秀]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