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1
说起这篇文章,还要从读研期间做家教的经历谈起。为了养家糊口,读研期间带了几个初中学生,指导他们学习语文。在这个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对他们阅读的指导,鼓励他们多读书。我几乎给每一位同学都讲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小说,当时《水浒传》也是中考必考内容,而我也希望通过一篇的“解剖”,为学生提供阅读经典小说的方法。果然,几位同学在我的指点下,将整部《水浒传》读完了,还时不时交流心得体会,我自然十分自豪。既然要讲这篇小说,我就想一定要读出自己的体会,也要给学生讲出自己对这篇小说的理解,读了几遍之后,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但毕竟不够系统,也不够深入,这时我想起了金圣叹的评点本,于是便去图书馆借到了金圣叹的注本。不得不说,金圣叹是一位艺术感非常强的评点家,他对细节的揣摩、对人物的分析以及比较阅读的方法,都很有启发性,可以说他才是施耐庵的“知音”,是理想的读者。只言片语的评点,往往包含着十分丰富的信息,我正是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金圣叹的点评有机融合,形成了自己对这篇小说的独特解读。
我开始试着发表文章,首先便想到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以及金圣叹的评点,于是便糅合成一篇文章《金圣叹的评点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能这篇文章更像是材料的堆积,后来一直没有发表。过了三年,当我把粤教版语文教材的部分篇目研究之后,开始将目光转向人教版教材。在高考之后的20天,我又对这篇文章进行重读,连续写成了4篇论文,分别是《细微之处见功力》《十五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处细节探究》《李小二眼中的“狐疑”——<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细节探究》以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叙事视角探究》。前3篇文章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是属于“细读文本”的产物,文章题目中虽然都有“细节探究”的字样,但内容并没有什么重复。第一篇抓住了“营前”“迎着朔风与背着朔风”等细节,对作家的缜密心思进行分析;第二篇专门阐述“此间东门外十五里有座草料场”中的“十五里”的'妙处,为什么不是三五里或者四五十里,这个“十五里”肯定不是作者随便虚构的,而是经过了生活逻辑方面的推算。第三篇专论李小二的“狐疑”,即透过李小二的眼光来看两个陌生的客人,即陆虞候和富安。这些心得,多数是在读研期间研读的成果,现在按照中学论文的模式,将其形成了教学论文。第四篇专门阐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叙事视角,是借用了西方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研究成果。文章写成之后便陆陆续续投了出去,但刚开始效果并不理想,很长时间文章都没有机会面世。
终于等来了第一篇关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论文的发表,即《李小二眼中的“狐疑”——<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细节探究》,发表在《语文报·教师版》第310期。过了三四个月,《中学语文》杂志要发《十五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处细节探究》,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学语文》杂志上发表文章,当时感觉很开心。5月份左右,《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张曦女士通知我《<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叙事视角探究》通过了复审,如果通过终审的话就会发表在该杂志的第8期上。9月初,我刚到教研室上班,有一天突然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上看到了《细微之处见功力》的发表,当时感觉很意外。这四篇文章的发表,说明了我对文本细节研读的方向是正确的,中小学教材的文本解读确实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而且,文本解读与我读研时期的专业高度契合,最终成为我主要的研究方向。可以说,这些文章的写作与发表,正是对文本进行“穷追猛打式”的解读的结果,是“秋风扫落叶式”的解读。这种解读,不是一般的教学阅读,而是“细读”,抓住文本的细节,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从细节之处探究文本的精妙与艺术成就。
后来,我将文本解读与教学内容的确定结合了起来,这一点也成为我教学研究的新方向。顺着这个方向,我写成了几篇关于教学内容重构的文章,也陆续发表了一些。12月份,我开始写作《文本解读与教学内容重构》一书,这时我就在想,可否将此前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解读成果有机转化为“教学内容”的研究,过了一个月,我将想法付诸实践,形成了《转变“要素板块框架”,重构小说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文章。至此,五篇文章形成了一个从文本解读到教学内容研究的内在脉络,最终全部发表。遗憾的是,我一直没有机会给学生讲这节课,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例一直没有写作。
去年10月份,我从广州二中跟刚回来,有一次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突然对“管营”这个不起眼的人物产生了兴趣,因为这个幕后主使、罪魁祸首最终安然无恙,对文本进行前后勾连,写成了《一个被忽视的人物——略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管营”》,不过这篇文章还没有发表,是一条“漏网之鱼”。
这几篇论文的写作,我有两个心得体会。首先是要有独立的文本解读的意识,通过行动与实践,形成过硬的解读能力,最好能够在细节处深挖,读出作家的匠心所在。教材篇目,还有大量的“空白”,等着教师去“填空”。当然,这需要坐得住冷板凳,需要静下心来,真正回到文本本身。第二就是要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用一定的语文观或者教研观,去指导论文写作。例如我自己最基本的语文观就是,要通过文本解读确定这节课“教什么”,即教学内容。我在写文章时,便会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方法,去指导我的教学研究。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便会形成一个系列,将来出版成书,也就指日可待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2
作为整个封建社会来讲,它是创造了灿烂文化,但同时它也有很多的、包括一系列的上层建筑,它有很多违反人性的这样一些不合理的东西。因此呢,你是农民也好,你是市民也好,对于这一些不合理的东西,表示抗争、表示反抗,这个是应该歌颂的`。<水浒传>里的108将,他们都是在自己人生道路上,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走到了水泊梁山的。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的这个豹子头林冲,他上梁山真正是最典型意义的逼上梁山了。明代的一些评点家,包括金圣叹、怀林有些人的评点,说林冲这个人物,用两个字来评价他:一个就是“忍”,一个就是“狠”。金圣叹说这个人简直不得了,太可怕了,“忍”也非常可怕。高俅、高衙内那样的欺负他、那样的那样的侮辱他、那样的坑害他,但是他都可以忍下来,到最后把他弄到草料场,他还是在忍着。他总是想,我将来能够还回到东京去,还怎么样,还能维持这种正常人的生活,忍耐。这个林冲的“忍”实在是惊人。一步一步地他都忍了下去,只有到最后了,到了火烧草料场以后,他的几个仇人还要来杀他,一定要把他置于死地。这时候林冲才起来了,而这一起来,就不得了,就“狠”。杀人上山,态度是非常坚决的。他就是这么一步一步的。到了山上。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3
优秀古典小说《水浒传》,在我国人民群众中流传甚广,影响深远。书中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历来是为人们击节称赏的著名篇章之一。在这一章中,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着力描写了林冲从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依附者,被徽宗皇帝的宠臣太尉高俅陷害得家破人亡,终于投奔梁山,成为农民革命英雄的转化过程。在人物性格的精细刻划和故事情节的生动描写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灿若群星的“梁山泊”英雄形象中,林冲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一个。他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不算低的社会地位,加上优厚的俸给、温暖和美满的小康家庭等多种社会因素,使他对封建统治者和自身的前途存在幻想。虽然他武艺高强,对“屈沉在小人之下”也有一腔怨愤,却养成了他逆来顺受、忍辱妥协的性格。他在小说中刚一出场,就遇到高俅的`干儿子“花花太岁”高衙内拦路调戏他妻子。当他闻讯赶来,于怒喝声中举拳欲打时,一看“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在爱妻遭调戏的奇耻大辱面前,职任八十万禁军教头,英名远播的林冲,居然咽下了一腔盛怒,不但自己不敢打,甚至阻拦鲁智深去追打高衙内,说是:“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这里,第一次显示了林冲屈辱忍让的思想性格。但是,逆来顺受并不能解脱林冲的困境,当陆谦设计调开林冲,妄图让高衙内引诱他妻子时,林冲按捺不住了,他把咽下去的一腔愤怒,全部倾泻到无耻走狗陆谦身上。这时,林冲仍然避免触及“本管高太尉”,但从他拿了尖刀,追寻陆谦的激烈行动中,可以看出林冲反抗性格的缓慢发展过程。后来,他在陆谦与高衙内进一步设下陷阱,阴谋迫害下,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遇险野猪林……在一个接一个的打击迫害中,林冲的反抗性格逐步发展和增强。尽管如此,他依然想从妥协退让中寻求苟安,没有放弃“挣扎着回来”的幻想。林冲思想性格上这种矛盾斗争,在“风雪山神庙”这一回中,达到高潮,发生了突变,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终于挣断了逆来顺受、忍辱求生的思想绳索,反抗性高度升华,走上了造反、起义的道路。
第十回一开头,作者先写了李小二和小酒店,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安排。林冲被诬陷下狱,刺配沧州,在难中忽然间遇见故人李小二。作者顺笔交待了林冲在东京时曾救助过他,使李小二免遭官司,还为他赔了钱财,又接济他路费。这一简短的插叙,既表现了林冲扶危济困的性格特征,又使李小二夫妻感恩戴德的行为显得合情合理。林冲告诉李小二“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相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对自己遭受统治者陷害的冤情,讲述中虽含有怨意,但更多流露出的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由此可以看出,林冲此时的思想性格,还没有完全摆脱忍辱负重、听天由命的软弱的一面。他心中仍旧抱有刑满释放、重获生路的愿望。林冲还对李小二说:“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口”。这淡淡的一句话,分量却不轻:它表明扶危济困的英雄林冲,身在危难之中,依然不顾自己的苦难,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相关文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范文优秀08-28
《风雪兽》读后感12-08
巴厘岛之游海神庙日记09-28
《山那边还是山》读后感02-05
风雪兽读后感作文 - 体裁雪作文01-28
《山果》读后感12-05
在山的那边读后感08-02
《山果》读后感08-11
《在山的那边》读后感05-17
山的风景作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