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1
“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陶先生不仅热爱幼儿,儿童,青少年,而且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热爱祖国人民、热爱全人类。“爱” 是陶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教学活动。作为幼儿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童心,我们更应该有更多的爱心给予幼儿,给幼儿更多的安全感。
一、播下爱的种子
作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满爱的阳光,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就能让娇嫩的幼苗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当教师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孩子们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
二、爱的雨露
爱是雨露,她能滋润人;爱是夏日,她能温暖人;爱是奉献,她的无私能让幼苗茁壮地成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希望得到爱的滋润,爱的`温暖,更何况是那些寄宿幼儿,父母经常不在身边而长期住宿幼儿需要我们教师更多的关怀。
滴水,可以穿石;清泉,可以润心田;爱心,可以拨心弦。
在孩子们面前的生活道路也许不是那么的顺畅,但我想,我们老师可以把爱的雨露洒进每个孩子的心田,做孩子前进道路上的铺路石。
三、收获爱的回报
以真诚对待每位幼儿,必将收获丰硕果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平日里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度的关爱,照顾,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受到重视的,那么,在孩子心里就会很满足,对你也会潜移默化的尊重和爱戴你。
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以广博的爱教育人,以崇高的精神感化人,以美好的心灵塑造人。让我们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坚定自己心中“以爱育人”的信念,在教育旅程中抒写最自己最美丽的人生乐章!
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他的教学论。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先生的人生格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先生的办学心愿。
教育需要爱心,儿童渴望得到爱。当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后,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把爱奉献给孩子,用爱来灌注自己的事业,才是我们能真正给予学生的最好的东西。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也正因为如此,教育和培养好儿童,成了我们的千秋大计。
如今的孩子看得多,听得也不少,想激趣,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有时真的很困惑:“孩子们,我该拿什么来吸引你们呢?”没有兴趣就不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高涨的学习热情。如何让课堂变得有吸引力?如何让英语课真正被孩子们的心灵所接纳?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地寻找答案,终于体会到:爱,是我和孩子们快乐学习、和睦相处的源泉。课堂常规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保证。然而,当我走进教室,看到每个孩子都在不亦乐乎地说着、做着其它事时,我想:如果我大声吼叫,一定会有很多学生被我震住,但是还有一些还是会继续的。如果你认为通过默默地注视,就让他们乖乖停下来的话,那你要失望的。看你不说,不动,他们便会再次玩下去的,直到很久。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看到这种情景,我会微笑地对他们说:“今天你们不想上课,如果你们能把自己管好,我就邀请你们一起来学习。”好奇让他们很快静下来了。在精心设计的一个个游戏里,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从中感受到课堂的美,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记得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提醒教师要做到“有教无类”,在教师的心灵天平上,给每一位学生应是同样重的砝码。也就是说,我们对每一位学生都应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有些学生的个别差异而对他们“另眼相待”。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多年的教学使我发现,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几个好动的学生,让他们单独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确实是强其所难。为了让这些学生在课堂上不伤自尊心、学有所得,我让他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他们积极参班级管里,但是他们具有表演的才能,此时我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在课堂上大胆表演。这样使这些学生有了收获,而且对学习也有了兴趣。
教师要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真正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并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仍是我努力的目标。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2
近期我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这本书是陶行知论述教育主张的演讲稿、发言稿、书信、发表的文章的集子。说实话,我们都知道陶行知的名字,但并不真正了解陶行知其人其教育思想,之所以买这本书,和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样,是冲著名气去的。
都说,做教师的应该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而全国教师用书发行协作会理事长张圣华在为《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作的序里说:“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读陶行知,不去积极实践陶行知,那几乎还没有触及到中国教育的实质,如盲人摸象,又如沙地建楼,岂不误人误国?”看到这句话,我吓得暗拍胸口:幸亏我终于要看了。下面,就把我对陶行知的教育主张的领会总结一下:
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是陶行知的教育观点。我认为这主要阐明了一种课程观:生活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内容和范围。他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是伪教育,脱离实践经验的知识是伪知识。但如今我们的教育教学脱离生活已越来越远,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因为一旦“实践”,成绩就要下来,那怎么行?从教育部门领导,到学校领导,到老师,扩至家长,莫不在“成绩”中摸爬滚打——我们这是怎么了?明知是不行的,却像是在做一个噩梦,就是醒不过来。
今天,我和我的小姑子在一起聊天,聊起了教育,她一个“外行人”,居然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来:“学那些死知识有什么用啊?孩子背啊、写啊、练啊,到了社会上有多少用得上?有多少上学成绩不好的学生,进入社会边实践边学,干得更好。”我一边听着,一边汗颜,我一个教育人,干了二十多年了,还把持不住走正确的教育之路,怎不汗颜?
记得多年前,我去东北师大附小参观。大家都知道,附小的校长熊梅是留日的教育学博士,很早就提出并开始实践开放教育。当时的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且不说,那些丰富的课外活动(陶行知是反对这样说的,他认为教育没有什么课内课外,但我没有更好的词)就只一样,我就觉得熊梅的办学理念绝对是正确的。附小的厕所是在楼内的,一点味儿都没有,每到下课,你就可以看到有拎着拖布、水桶的学生来来回回,清洁厕所,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声音,做得是那么自然、那么熟练。
把各种活动、自治纳入教育范围,学生锻炼出的是能力,获得的是经验,自立自理,这样的孩子什么干不好呢?陶行知在“我之学校观”一文中说:“一天之内,从早到晚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人之身,从心到手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校之内,从厨房到厕所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因为既以生活为学校的中心,那么各种事物都要含有教育的意义”。
陶行知给他创办的育才学校定的教育目标是“二十三常能”,分“初级十六常能”、“高级七常能”。初级十六常能有(相当于中学毕业吧):会当书记(管卷宗、写社交信、做会议记录等);会说国语(讲解、演说);会参加开会(发言、提议、选举、做主席等);会应对进退(招待宾客,引导参观、招待茶饭、送信接洽等);会做小先生;会管账目;会管图书;会查字典;会烧饭菜(小锅饭、小锅面、小锅菜十味以上,并会做泡菜、咸菜、糖果、果子酱、腊肉等);会洗补衣服;会种园(小学生每人至少种菜半分;中学生至少种一分);会布置(装饰、陈列、粉刷、洒扫);会修理;会游泳;会急救;会唱歌。高级七常能有(相当于高中毕业吧):会开汽车;会打字;会速记;会接电;会担任翻译;会临时演讲;会领导工作。他是反对教育培养出书呆子和官僚绅士的,他认为中国近代屈辱史都是因为统治者“愚民”,是教育不发达造成的,教育专培养无用的读书人——书呆子。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呢?学习好就行,什么生活自理,什么纪律自治,什么“知行合一”,都可以不管,高分低能且不说,有分无能是大多数。这样下去,我们国家是不是在几十年后还要再重演屈辱史?
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倡导在教学方法上要“教学做合一”,意思是:教师教得法子要依着学的法子,事怎样做,学生就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比如说学游泳,就要在游泳池里边实践边学边教。他认为“做”是核心,惟有“做”,才能产生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是“钥匙”,是学习人类社会经验的基础,“接知如接枝”,果树嫁接,须有母根,没有母根,便如沙上建楼,学生学习知识也一样,没有自己的直接经验,便消化不了人类的间接经验。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多“体验”,注重“个人的直接经验”,就是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不正是陶行知观点的映现吗?
陶行知说的“做”,就是“在劳力上劳心”,一边做一边想怎样能做好,再由具体而一般,由片段到系统,探寻规律,上升为理论,所以他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果。只有这样学,才是真正的学,才能成为有用的人。他还提出“做”的两个要素:一是做必须用器官,做事用手,学就要用手,教就要用手,做事用眼,学就用眼,教就用眼,或者是几种器官合用;二是做要用工具,除了书本外,显微镜、望远镜、锄头、斧头等等,做什么事就要用什么工具。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学习方式的改革,变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要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倡导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把这些勾连在一起,觉得真正懂得了“所以然”——我这是寻根之读啊。
陶行知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本书序的作者张圣华对此有精彩的议论,我摘录如下:教学做合一,这些观点似乎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但推行起来非常艰难,为什么?因为教学生学远难于简单的灌输教法,需费大力气学习、思考,要花费数倍的精力去备课。因为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课堂上什么问题都可能发生:太费劲了。所以说:新课程改革,尤其是新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如果我们当老师的备课“不费劲”,很可能我们就不能成功。
我读这本书所获得的并不仅是教学法,我深深震撼于陶行知先生在那个民族危亡、战乱频仍的时代,仍有一颗火热的以教育救国之心和全身心付出的躬身实践之行。他创办育才学校、晓庄师范,他发起“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四万万同胞有一人不受教育皆是我辈之责任”、“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所以董必武说:“敬爱陶夫子,当今一圣人”。正像本书序的作者张圣华说的,这才是陶行知精神的本源,没有这些精神,所有的教学法都是苍白的。我在20xx年的工作室研修总结里分析自己的问题是“逐于技而忽略人”,是的,必须有一颗对教育的责任心,必须心里装着学生,才能让我们的“技”更好地服务于人。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3
假期翻阅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感觉受益匪浅,陶行知是五四时期的教育改造的旗手,在深入了解中国本身国情和西学东渐浓厚风气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教育当一反“老八股”,二反“洋八股”,坚持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以1927年在南京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为起点,陶行知先生开辟了一条中国教育的新路,并同时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这在世界上引起了各方教育家的关注。所以说陶行知先生被誉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可谓当之无愧!
时至今日,陶行知先生所研究和实验的教育问题实在是还有其意义和价值的,因为诸如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引导学生努力求学、以教人者教己等等理论在今天看来依然是散发着生机和活力的,仍然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1927年11月2号在晓庄师范寅会上的演讲辞,具体言之,即: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前者是先生,后者是学生。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故当为“教学做”,而非“教”、“学”、“做”。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强调“教学相长”,并且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教与学的互动就已经是很好得完成了“教书”的任务了,但是看到陶行知先生这一句“教学做合一”,我才恍然感觉到,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工作做得太简单了,当然,首先是在思想上就考虑得不够深入和全面。而事实上,学习是离不开实践的,所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所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所以“三人行,必有我师”。像这样的古训我们有很多,但是在现代教学中都已经被排斥在了建造优美的教室以外,透明的玻璃窗虽然不足以阻挡外面的风景,但是对于教学与做的关系而言,斩断的力度和程度都已经足够大了。于是,我们的学生能流利地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食堂的浪费仍然屡禁不止;我们的学生能痛快地答对英语的选择题,但面对外教却张嘴困难。面对这些情况,身为一名教师,我实在不敢再说,教学互动是成功的。相反我看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至少是充当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桥梁,而且,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孩童的创造力”更是要予以充分的重视。
行是知之始也是陶行知先生很重视的'一点。初看起来这与教学做合一有重合之处,细想来则不尽然,“教学做合一”是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对“做”提出的要求,而“行是知之始”则是在思想上奠定了“行”在学习中的地位,这是一种对思维方式的叙述,“墨辩”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就是从“行”中得来的。而闻知和说知在本质上都是对“行”的间接接受,由此可见“行”对于教学的重要性。而这种“行”绝不仅仅是“教学中的实践”那么简单,在现代教学中,我们已经太习惯于教导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作业”了,而学生认真听讲和作业的代价往往就是“从生活中学习”的能力的缺失。当然,并不是说要“行”就要放弃听讲和作业,只是要明确这三者应该被提升到相当的高度上,而不应该是现在这样的只重听讲和作业而忽略对生活的观察和学习。
1927年11月3日,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师范寅会上演讲时又提出了“在劳力上劳心”一说,这对前面一再强调的“做”和“行”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因为这个“做”和“行”不能是盲行盲动,不能是胡思乱想,而应该是手到心到,即“在劳力上劳心”,面对这个说法又有人用二元论将它们分开,他们认为,劳力和劳心是分开的,以至弄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现象。但是陶行知先生则认为,劳心和劳力应当是一元并重的,只有这样才能在探寻万物之真理上有所获得,而这个任务的完成时需要教师来承担基础建设责任的。
引导学生努力求学是陶行知先生在给正之先生的信中提到的,言“大凡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又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要学生学会学习,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渔”,但是这句话虽然已经说了很多年了,究竟该如何“授人渔”呢?我认为当有三点值得注意:一为教师自己必须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即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否则水尽源竭,当何往之?陶行知先生也说“好学是传染的……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二为耐心亲切的态度。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关系的好坏松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传播效果的好坏,所以任何传播方式都致力于不断改善与受众的关系,课堂传播为组织传播,更需注意对受众(学生)的情绪把握。教师和善耐心,学生自然乐于接受,反之则逆反之心易出,如此一来,教师纵有五车之学八斗之才,只怕也难在那三尺讲台上站稳脚跟吧。三为灵活的教学手段。注意力难集中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障碍,尤其是小学生,好动难止,那么教师就要格外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眼球,否则上述两点都将成为无根之木。
陶行知先生所在的晓庄师范学校的校训之一“以教人者教己”则为“引导学生努力求学”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教师要完成教学的任务,必须先将自己当作学生去学习,我以为,这种学习不单是知道了要教的内容,而是要切实将自己当作学生,进一步感受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如对于一个新知识点,假设自己就是学生,我会有什么样的疑问,我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教己”的态度。
陶行知先生的理论给我的启示很多,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尽最大的努力去践行这些先辈的指引,从而让自己更好的完成教师的责任!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相关文章:
[经典]《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10-24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06-23
陶行知教育名篇的读后感07-03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10-11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心得06-28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05-23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必备)08-25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9篇08-16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8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