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后感精选15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弟子规》读后感1
《弟子规》这本书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仔细阅读《弟子规》就会发现从中得到的东西会使我们受益一生。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它还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整洁,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信”即诚信待人,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另外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看见他人的优点,要立刻想到学习,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最后是“余力学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值得我们全心全力去研读,读书的时候还要不耻下问,要温故知新,如此才能读好书并从中取得最大收益。
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单在孝方面就觉得做的远远不够,虽然没有做过对不住父母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有时,父母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的父母。
垦利县董集镇官庄联小四年级秦梦璐
《弟子规》读后感2
“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智者在谈话。”国学经典《弟子规》就是一本好书
今年暑假我读了这本书,从中获益良多。“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几句真理是在我读《弟子规》这本书时读到的意思就是说:“父母叫你的时候不能迟缓答应;父母让你去办事的时候,不能拖延偷懒。对父母的责备,要从中吸取教训。子女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舒服。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侍候他们安眠。这几句话让我感到十非常惭愧。记得有一次,妈妈在洗白色衣服,不小心把84消毒液弄进眼睛里了,叫我帮忙。我却只顾玩手机,很久才慢吞吞地应答。害得妈妈的眼睛睁不开,输了好多天的点滴。现在想起来,我后悔极了。要知道,妈妈的一头银发都是是因我而生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人的一生很短暂,转眼间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我们都要珍惜宝贵时光。鲁迅先生,一生都在与时间赛跑。他在课桌上刻的“早”字至今还印在我的脑海中。地球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经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要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就是我的座右铭,所以我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做姐姐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尊重姐姐。姐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知道了这些以后,每次我有好吃的'和好玩的东西,我都会惦记给我的小弟弟留一部分的,从不一个人享用。家里人都我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妈妈也一直以我为荣。在和弟弟相处的时候,我还学会了宽容别人,学会了体谅父母。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读后感3
百善孝为先——读《弟子规心得》百善孝为先,善良是人最崇高的美德,而孝是百善中最重要的。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想起了父母,也进行了反思,它引起了我内心的触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无论我们走到哪里,父母的心总是牵挂着我们的,不管是儿时我们的外出求学,还是长大后工作在外,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无时无刻不在担忧着我们。读完了《弟子规》,心头不禁冒出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孝顺了吗?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父母的爱像流水,源源不断,而儿女的爱像树叶,风吹一下,便摇一下”。所以要做到《弟子规》里面要求我们做到的坚持就很重要了。下班回到家,特意留意了一下父母,突然觉得他们老了很多,是一夜之间的改变还是岁月的沉淀让他们的'皱纹多了那么多?让他们的头发变得如此苍白?可是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准时把饭菜端到工作了一天的我们面前,那似乎比闹钟更准时。自工作后,便把心思放在了工作上,不经意间就减少了对父母的关心。晚饭过后和父母一起出去散步,走在他们后面,发现他们的步履也蹒跚了不少。他们是真的老了,想想儿时,母亲总是有精力任由我们撒娇,父亲总是像大山永远可以让我们依靠。可现在,他们却像个小孩一样需要我们的关爱和保护。想起朱自清的《背影》,也许为人子女当意识到父母的苍老和对我们的付出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吧?父母等待我们的孝顺是不是等得太漫长了?那无声的需求我们怎能拒绝的了呢?善良的人是最可爱的人,当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善良都失去了的话,那么那个人就不值得交往了,而孝顺又是善良的核心部分。只有孝顺父母才可能对别人由衷地好,才可能用善良的心对待别人,所以,孝顺是一个人首先要培养的品格。百行善为先,百善孝为先。我们的孝顺不仅是对父母的尽责,也是对我们心灵的救赎,是我们对从父母处获得的爱的回赠。感谢《弟子规》让我感悟到了这样的道理,这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一层意义,也给我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盛大的洗礼。《弟子规》是一篇每个人都应该读的书,因为它给予我们的教育对于我们的人生是有着无穷的意义的。
《弟子规》读后感4
这几天一放学,我就急匆匆地赶回家。你可能会想:“莫非她是有急事不成?”——“NO!”我是赶着回家看爸爸前不久送给我的《弟子规》!那是几个星期前的事了。我在家中上网,无意中看到了一本名叫《弟子规》的书,我想这本书的名字挺怪的:这“弟子”指的是什么呢?那“规”又是指什么呢?“规范”吗?一连串的好奇心驱使我把它买下来。可我没这么多钱!怎么办?我只好向爸爸“求助”。没想到爸爸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但是爸爸给我提了一个条件——要我对照自己平时的行为阅读这本书。哈!这还不容易!我平时在学校是尖子生,在家里是大人夸的'好孩子,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吧!
我每天认真阅读《弟子规》,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缺点的。
《弟子规》中说:“房室清,墙干净,几案洁,笔砚正。”可是我呢?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我的房间永远不会和书中所说的有相交点——我的房间里乱七八糟的,地上一块橡皮,床上一个文具盒,桌子上又胡乱地搅和着几本书。要让我的房间做到“窗明几净”,简直是天方夜谭!
《弟子规》中还说:“列典籍,有定处,看完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我虽然学习不错,可偏偏和书“作对”。你只要翻开我的语文书,就会发现一些“不堪入目”的字迹映入眼帘。各式各样的抄写本也难逃“此劫”。有的被我打上了草稿;有的被我用来画上了不三不四的画;还有的就是被我撕下当折纸了。一本新书用不了多久就会在我的手下变成“烂书渣”。别人向我借作文书我也拿不出手——因为作文书上满是我“琳琅满目”的“草书”!
《弟子规》中还有一条使我更加惭愧:“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我吃东西可是出了名的挑:什么冬瓜呀、白菜呀、萝卜呀、茄子呀,我从不入口。任凭妈妈怎么说,我就是不吃,最后惹得妈妈拿着鸡毛掸子在我后面“穷追不舍”。但是,一碰到大鱼大肉,我就暴饮暴食,到头来受罪的还是我的肚子。想起来还真后悔,现在我已经改变了食谱,荤素兼容,这样不仅让我口感丰富,还使我营养搭配均衡,我的身体也慢慢地棒了起来,如此好事何乐不为呢?
渐渐地,我反复读了《弟子规》,感触颇深。其中许多警句我都能脱口而出,更重要的是他常能给我的言行举止敲响了警钟,并时时督促我用规做事,用规做人。《弟子规》不但使我改掉了学习和生活上的许多不良习惯,他还将成为我一生的座右铭。
《弟子规》读后感5
我学《弟子规》了
寒假生活结束了,我觉得我的假期过的很有好处,因为老留的作业是背诵并理解《弟子规》。这跟我们平时的家庭作业不同,因为不仅仅锻炼了我们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潜力,更主要的是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尊敬师长和父母,怎样和兄弟姐妹融洽相处,怎样学习,怎样做事,怎样做人。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一句,主要告诉我们对于父母的召唤,回答不能迟缓,对于父母的命令不能迟迟不去行动。可我以前不是这样父母叫我做事时,我总是假装听不见,学了《弟子规》后,我意识到我错了。
《弟子规》中还有"置冠服,有定位。"这一句,是告诉我们自己的物品摆放要有明确的位置,不要太随意,而一向以来,我的物品经常随处摆放,需要用时,经常找不到,所以在这个假期里,我养成了很多好习惯,其中就有打扫屋子,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摆放位置,此刻我的房间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妈妈眼里的"小猪窝"了,我自《弟子规》中还有很多很多的收获,比如说,在学习上,不要拖拉,爱护书籍上要做到,尊敬师长上等等,很多很多。
《弟子规》对我的帮忙很大很大,今后我必须把他背的熟熟的,作为我以后行为的量尺,相信在这个好朋友的监督下,在我自己的努力下,我必须会成为一个十分优秀的小学生!
成功要不断积累——读"孟母断机"有感沈阳市南京十校二年一班郭万达指导教师姜崇艳
这天,我背了《弟子规》中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具体意思是:父母的教诲,必须要恭恭敬敬地听;如果父母责备你,必须是有道理的,所以你要虚心理解。"孟母断机"是关于这四句话来源的故事:孟子小的时候读了一些很深奥的书。有一天,他读书厌倦了,就跑回家里。这时孟母看见了他,立刻把织布的梭子折断,扔在了地上。母亲说:"织布要一寸寸地织,才能织成……"孟子恍然大悟……
在实际生活中也有一些类似的事情,如:爸爸怕我累,不同意让我补习英语,但是我还是坚持学了。因为我想:成功源于不断积累。只有学习的外语知识多,接触外语知识的面广,我才会比别人积累更多的东西,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还有很多例子,在那里就不一一道来了。
透过读这个典故,我悟出了一条道理:成功=1+1……+1!
《弟子规》读后感6
《弟子规》一直是我们实验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内容之一。现在社会,幼儿品德教育正逐渐被人们重视,品德教育不仅能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使之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且是一切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这使他们容易产生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弟子规》中这样说“……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教育幼儿爱家人是十分重要的,在通过父母是怎样孝敬老人来为幼儿提供榜样,激发幼儿的这种情感及行为,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爱他人和爱集体的情感。幼儿最喜欢扮演角色游戏,他们相信角色的真实性,为了让游戏顺利进行下去,他们就必须控制自己,用角色规则要求自己。
因此,我们可以寓德于乐。为了充分发挥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集体意识,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时,首先要允许幼儿自由选择,只有出自自己内在的'需要和兴趣而选择的游戏才是真正快乐的游戏。其次,要适时给予随机指导。教师对幼儿进行随机指导,不但不会影响孩子游戏的开展,而且更能激发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内容,要帮助幼儿树立是非观念。
在进行品德教育时,由于较小的幼儿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力差,认为别人做的都是对的、正确的,继而去模仿,然后就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习惯,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采用榜样示范的方法。稍大一点的幼儿已形成对事物的初步判断能力,但不很准确,这时需要成人给以提示、引导、巩固、强化他们的正确想法。
在进行幼儿品德教育时,教师必须时常参与幼儿活动,与幼儿打成一片,了解幼儿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具体发展情况及个体接受能力。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帮助幼儿认识问题,抓住孩子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使之形成正确的品德、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幼儿,实现品德教育的任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到尊重幼儿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注重多角度出发,多鼓励幼儿,让幼儿感受到信任与尊重。幼儿建立强烈的自信心。良好的同伴关系的建立促使幼儿相互学习,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我们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建立平等、自由、合作的环境,萌发孩子们爱集体的情感,让幼儿体验到集体生活的快乐。要加强与家长的思想沟通,使双方加强了解,互相配合,互相合作。只有这样孩子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才能尽快养成。
《弟子规》读后感7
我们的祖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许多经典诸如《论语》、《弟子规》、《史记》等文章传诵久远,寓意深刻。在这些经典文章中我最喜欢《弟子规》的“信”篇。
在“信”这一章,古人这样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教育我们开口说话时,诚信为先。我们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当我们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我们更不能用来骗人。《弟子规》的“信”篇还教我们怎么说话:“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切戒之。”说话多不如说话少和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就决对不能说。在我们跟他人交谈时,谈话的内容要实事求是、口齿清晰。不要听信花言巧语,因为这些话虽然好听却靠不住。奸诈取巧、下流肮脏以及无赖粗俗的语言,都尽量不要沾染。
有一天是星期五,而明天就是星期六了,我经过爸爸同意,邀请一位跟我关系比较好的同学来我家做客。他同意了,并且跟我说好,在我家早上8:00不见不散。
第二天,我早早的起了床,打开电视机,一边看着节目,一边吃着我准备好的零食,一边等待客人的到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怎么还不来?”我嘟囔了一句“也许因为路上堵车吧,应该马上就会到了。”我自我安慰道。光阴似箭,转眼间又过去一段时间,我打了一个哈气,抬起头漫不经心的扫了一眼钟:已经是9:30了!这是怎么回事?他不会不来了吧?不可能!最后我忐忑不安的拨通了他家的电话,在电话里我得知令我大吃一惊的消息:他去别的同学家玩了!令我忍无可忍的是,星期一,当我怒气冲冲的找他算账,他不仅不承认,还反咬我一口,只见他“彬彬有礼”的说道:“你并没有邀请我去你家玩,你这属于诽谤行为……”“什么?”我火冒三丈,结果他把我气的一个星期都没理他。
在《论语》中有一句话:“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表示人要遵守与别人的约定,不能失去信义。如果人人都像这位同学那样不守信誉,那么世界岂不是乱了套?
诚信并不难做到:我心想。只要人人认真去做,那么诚信的世界离我们还会远吗?
《弟子规》读后感8
《弟子规》是一门国学,已经开课一个学期了,学了它后我也有了很多的体会,然而,在众多的体会中最大的就是我变了。
以前的我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着。而如今学了《弟子规》后的我,变的勤劳懂事了。早晨不再让妈妈叫着起床了;一些该做的事我也不会不做而让妈妈做了;现在每天晚饭后都由我来刷碗、擦地,也经常给父母洗脚,替他们分忧。
现在的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们的辛苦。所以我现在变的非常的节俭。在饭桌上时,我都会小心翼翼地吃饭,怕把饭粒掉到外边来。浪费了农民们用辛勤汗水浇灌而出的果实。而且每当吃饭前我都会在心中默背"感恩词"。
我不光懂得了珍惜事物也懂得了珍惜时间。以前我总是说一句话:"还有时间呢!不着急!"往往也都是因为这句话使我总是在最后一分钟才开始着急,而前面的大好时光也都白白地浪费掉了。现在可不同了,有事我不会再拖时间做了,总是很积极地做着,很快就会做完,剩余的时间我也不浪费掉,用它来干一些有意义的事,让我的生活中没有空白的部分。
除了珍惜我还懂得了爱惜和环保。我不再乱扔垃圾了,反而开始遇到垃圾就捡起来仍进垃圾箱里。邻居家的叔叔总是喜欢在草坪里遛狗,小狗也经常把粪便排到草坪里,造成了环境影响,我也开始经常到他家做客,总是给他和他的家人讲一些环保知识,劝告他们不要带狗到草坪中去,让他们好好保护环境。
我最大的变化就是言行举止和我那臭臭的.牛脾气。现在的我非常的有礼貌,在学校遇到老师就问"老师好!"并深鞠躬,遇到客人也热情问候,在家中我不再那么刁蛮了,懂得了关心父母,不再和父母发脾气了。妈妈他们都说我长大了,懂事了。在外边我更是做的讲礼貌了。串门时受到亲人们的赞赏,在路上时也会受到路人的好评,此时此刻我真的觉得自己长大了。《弟子规》使我彻彻底底地变了,变的成熟了,变的懂事了,变的越来越好了!相信我以后会继续的变,变的更好!
《弟子规》读后感9
中国文化五千年源远流长,从古时候起中国就作为一个强国屹立于世界强林之中。“礼仪之邦”这个辉煌的称号一直是中国独有的标志,而其中《弟子规》作为一本传世经典,不仅仅影响着古人,同时也影响着现代人;它不仅仅是一本启蒙读物,同时也是所有人规范行为的经典读本。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中,包含众多深刻理念,其中最基本的便是“孝”、“信”。所谓“百善孝为先,万恶懒为首”,“孝”乃是我们为人子女所要做到的最基本的。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达,文明的高度进步。这些似乎正在悄悄地发生着一些变化。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是《弟子规》中讲孝的。但是,纵观大千世界,真正做到的能有几人。就说我自己吧!“翊嘉,帮妈妈把垃圾拿出去倒了!”“啊?哦!”过了五分钟,我才去倒了垃圾。这时,妈妈便对我笑了笑。再看,我晚自习回到家,洗完澡,便对妈妈说:“妈,你去帮我把杯子的水换了吧!我要吃药了!”妈妈则立马放下了手中的事情,马上去给我倒水了,当妈妈回来时,我却连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把这当做了妈妈本来就该要做的事似的。现在想来,还真是愧疚啊!王祥都能卧冰求鲤,闵损也能劝和,我们却连倒个垃圾也拖拉,真是惭愧啊!在我们真应该把这句话改成“子女呼,应勿缓;子女命,行勿懒”啊!唯有“孝”才能报答我们对父母的`感恩,应时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多多帮助亲人,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人无信则不立”、“民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都是讲诚信的,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如果失去了“信”,那人生必定会有缺憾!宋庆龄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她在小的时候,就知道不能失信于人。从小具有优良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终成一代伟人,深受人们爱戴。所以,只有做一个诚实守信之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如一个失信于人还不知自责的人,只会被别人鄙视。
读了《弟子规》之后,我似乎明白了很多事。这本传世经典,还在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代的人。它让我们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好人,如何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所帮助、有所贡献的人。
最后,再送给大家一句影响名人一生的名言——“赞美别人的善行,就等于自己在行善!”
《弟子规》读后感10
《弟子规》是一本既古老,又时尚的读物。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有心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中,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赖,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父母叫你的时候,应该及时赶到;父母叫你去做一件事实,不能推迟;父母教你的时候,必须静静地听;父母责骂你的时候,必须顺着他们的意思。是呀,父母是把我们生出来。他给予了我们生命和无私的爱,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父母把我们抚养长大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时时刻刻,都要顺着父母的意思去做,即使不能完成,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它。
在我看来,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现在,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恰当的。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怎么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进代屡遭浩劫,它 在中国大地上还是有很强的生命力。
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容易,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教诲贯穿到生活中,落实在一言一语中。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得和谐,变成和平的世界。
我喜欢《弟子规》这本书,它使我悟出了幸福的真谛,澄清了我思想上的迷雾,为过去的幼稚而感到无知羞愧,它还为我改变了思考方法;把我带进一个神奇的世界,带入知识的海洋;让我成功地取得自己梦寐以求的一切,让我知道如何来处理自己所处充满文化的环境。
《弟子规》读后感11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秀才——李毓秀的作品。李毓秀是山西绛州人,一生中只考过秀才,而他的职业是教师。
《弟子规》是一本侧重于生活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书。书中讲述一个孩子应该有怎样的行为举止,该怎样学习孝顺长辈,和兄弟姐妹好好相处,言行谨慎讲信用,对他人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学习有仁德的人,多学习经典文化艺术知识,它能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
除此之外,《弟子规》还是一本很好理解的书,比如,有一段:“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看到这里,我就用手把讲解意思蒙住,开始猜它的意思:穿衣服贵在洁净,不必要有多么华丽,要想想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场合,还要符合家庭的经济情况吧!我心中这么想着,把手挪开一看,果然,我猜对了——这让我产生了继续往下读的欲望,也为我能理解其中的意思而感到愉快。
当然,它也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例如:“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让我体会到了做事情太匆忙的坏处,懂得了做事情要不怕困难,勇敢前进,即使是做的是一件很小的事,也要认认真真的去做的道理。“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让我懂得了要从别人的缺点或不良行为中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缺点,如果有,那就尽快改掉,如果没有的.话,那就再接再厉。
《弟子规》还帮助我认识自己,不断成长。有一天,一个同学夸奖我学习成绩好,我很开心;而另一个同学却指出了我的缺点,说我的字写得不够好,我当时很反感,就不和那个同学玩了。后来,我突然想起了《弟子规》里的一句话——“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听见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开心,那么不好的朋友就会来到你身边,对你有益的朋友就不敢与你交往,想到这些,我决定要克服我的这个缺点。慢慢地,我身边也有了很多对我有益的朋友。
《弟子规》是一本很好的书,我推荐大家阅读。
《弟子规》读后感12
今天又到了我们每周二的师生阅读日,同学们和老师都各自拿着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津津有味的读着,我读的是《弟子规》,它里面每一个故事都含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读完让我感触多多。这本由大教育家孔子先生编写而成的书,那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教育我们要如何做人,做一个会感恩的人。怎样感恩为我们呕心沥血付出的爸爸、妈妈、老师、朋友。《弟子规》让我从中吸收到了阳光雨露,让我放飞自己的心绪。
“弟子规,圣人训”;守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些都是在说,从古代而得到的教导,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然后要谨慎约束自己,对人诚实守信,不失口,博爱民众,只要做好了这些有余力的事,就可以改变自身的毛病。书中不仅传授了我们许多丰富的文学知识,还教会了我们怎样学会感恩父母,“感恩父母,人人都会”但未必人人都能让父母感到欣慰,“感恩”要有着端正的态度。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当父母教训我们的时候,必须恭恭敬敬的倾听着;当父母责备我们的时候,必须从容接受;当父母呼叫我们的.时候,必须马上回应,不得迟疑;当父母叫我们办事的时候,应马上行动,不可以拖延偷懒。以后在生活中我会谨记于心,尽自己的能力去孝敬自己的父母。
读了《弟子规》这本书,我最喜欢“王裒闻雷泣墓”,这个小故事,王裒从小就是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的人,父亲在他很小时就去世了,他的母亲非常怕雷声,每当打雷时他立刻便到母亲的房间里安慰母亲,后来母亲去世了,作为儿子他十分伤心,虽然母亲去世了,但只要一打雷他就跪拜在母亲的坟前。
王裒这种行为,使我教育匪浅,深受感动。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而作为儿女的我们却一点都不知心。读了《弟子规》以后,它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还使我可以穿越时空,纵横古今中外的知识,也让我懂得了怎么去孝敬自己的父母,以后做一个感恩父母的人。
教师评语:孩子“阅读点燃思想的火花,”希望让喜欢阅读的你一生与书相伴,不仅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还要做一个会感恩的人。
《弟子规》读后感13
从小我就特别愿意别人夸我!不论谁夸我,我心里就跟蜂蜜似的,那个甜哦!所以,我就有了一个梦想——做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孩子,做一个大家都会夸的孩子。
要怎么做呢?我常常托着下巴,望着窗外呆呆地想着……妈妈知道了我的梦想后就告诉我:妞妞,读读书吧,书会帮助你的。我开心地接过妈妈递来的书,大声地读出书的名字:“弟——子——规。”
就这样,我天天读,慢慢地我就会背了,虽然不知道书上的字是啥意思,但是就觉得朗朗上口挺好玩的,而且我背书的时候总有人夸我,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夸我,我忽然就觉得《弟子规》真好!是它让我变得“人见人夸”啦!
上小学后妈妈仍然让我坚持读《弟子规》,慢慢地懂得了很多道理。
《弟子规》原名为《训蒙文》,最早是清朝康熙年间一名叫李毓秀的秀才所作,后来又经人修订,改名为《弟子规》。其内容是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编写而成。主要讲的是一个人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学时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现在我已慢慢长大,也慢慢地懂得了《弟子规》所包含的意义:
幼儿园的我经常是妈妈喊我吃饭要喊好几遍后,我才磨磨蹭蹭地去吃饭,但是现在我懂得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只要是妈妈的合理要求,我会马上付之行动。说来也怪,妈妈的骂声越来越少,夸我的声音倒是不知不觉地多了许多,连爷爷奶奶也夸我:“我家妞妞到底是长大了!真懂事!”我好开心,我离梦想又近了!真要好好谢谢《弟子规》!
不仅在家,在外面我也总能听到夸我的声音!因为我明白“路遇长,疾趋揖”,“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的道理,所以出门遇到认识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我总会甜甜地喊他们一声,虽然只是喊一声,问一声好,但总能换来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的'一阵夸奖。我又成了小伙伴的学习榜样,大家嘴里的好孩子。
“原来梦想的实现也不是那么地遥不可及!”在一次又一次的夸奖中我总结出了经验,也更让我喜欢《弟子规》这本书。它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顺利地走向梦想,它就像一面明镜,折射出我做的还不那么好的地方,它更像一位朋友,一直陪伴我健康、茁壮地成长。我想:有这样一位伙伴的陪伴,我会一步一步走向梦想,实现梦想!
《弟子规》读后感14
小时侯的我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道关心别人,体谅别人,不理解父母,不知道父母吃了多少的苦。
时间飞逝,眨眼间,我已经上了中学,首次接触了《弟子规》,并认真完成老师的作业,基本改掉了"小皇帝"的风格。
在平安夜那天,教《弟子规》的于老师讲的是关于孝敬父母的事情,讲了很多类似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话,并且留了一个作业——为父母洗脚。这对于在家中颇有"小皇帝"的风格的我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一般,虽然在学习《弟子规》的期间很努力的做家务,可洗脚这个作业还是无法让我接受,因为心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字"脏"。虽然明知应该孝敬父母,但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只是想在心里偷偷地把这个作业深深地埋藏起来。
第二天,于老师果然问了大家有没有为自己的妈妈洗脚,磨不开面子的我不知所措,只好随着大家举了手,老师好象猜透了我的心思,说的什么我也记不清了,只记住了一句话:"父母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连为父母洗个脚都不肯吗?"当我正回味这句话时,老师说:"大家也可以读一读《弟子规》,让心平静下来。"
放学了,写完作业后,我读起了《弟子规》,读着读着,心情越来越沉重,读到了"入则孝"这部分中的."亲爱我,孝何难。"时,突然想起了妈妈为我做的所有的事,我便想努力地把作业再从心底挖出来。这时,妈妈回来了,我便拉着妈妈去洗脚。当脱掉妈妈的鞋和袜子是那一刻,我惊呆了,妈妈的脚被磨出了一块块的茧子,不知所措的我问了一句傻话:"妈妈,疼吗?""傻孩子,茧子怎么会疼呢?"妈妈边说边抚摩着我的头。
"小皇帝"终于知道了泪水的滋味,是咸的,它包涵了所有的自责和歉意,我认认真真地为妈妈轻轻地洗脚……
我要感谢《弟子规》,是《弟子规》找回了我的孝敬心,是《弟子规》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弟子规》改变了我,《弟子规》一定会让我更完美!
《弟子规》读后感15
“孝”是一个多么平凡而又拥有深刻含义的字眼啊!多么像一个孝顺的儿子背着一个年迈的老人啊,这就是孝!那么孝又是什么呢?孝不就是长大了打工赚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吗?孝难道不是给父母买买好东西吗?不是的`,孝是简单的多陪陪爱自己的人;孝就是过年回家多看看家人,陪他们说说话,交交心。孝是……
《弟子规》这本书讲了许多关于孝的语句,书的主要内容是:古代圣人教育学生的一些发法。学生首先要孝敬父母,服从兄长,其次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对人要讲究信用。对他人要有爱心,要亲近和崇拜那些德才兼备的人,做好了这些之外,如果还有精力和时间,就应该多学文化知识。
当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我不禁想了想我自己,有这样做到吗?父母叫你的时候,就应该立即答应;父母有什么事情要你去做的时候,千万不要拖拖拉拉,更不能偷懒。记得有一次,妈妈叫我帮她做一下家务。我心想:我才不要,做家务这么累。于是我便找了个借口说:“不行,老师今天布置的作业太多了!”妈妈听了,摇了摇头,继续开始辛苦地洗衣服。看着太阳高挂在天空,温度持续上升,妈妈在烈日当空下洗着衣服,汗水不断往下流。看到这里,我不禁脸红了,心里感到了愧疚。父母每次让我做点小事,我都拖拖拉拉,总喜欢说:“马上我就去,看完这一集就行了。”是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学着记住这句话,把它深深地刻在脑海里。每当父母让我做什么事情时,如有偷懒或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时,我便会用这句话来警告自己,做事情千万不能再这样马虎对待。
当读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的时候,我想到了古代的孝子王祥。她的母亲去世了,继母对他很坏。一天继母病了想吃鲜活的鲤鱼。于是王祥便为继母捉鱼,但河水已经结冰了王祥变脱掉自己的衣服卧在冰上,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冰层捕鱼。对啊!虽然继母不喜欢他,但王祥依然孝敬继母,父母喜欢我,我孝敬父母不是一件困难的事;父母亲不喜欢我,我能很好地孝敬他们,那才是一种孝顺。
孟宗泣不管母亲说什么他总是照着去做。孔融四岁能让梨,这都是孝。孝无处不在,《弟子规》让我明白了孝。
【《弟子规》读后感】相关文章:
《弟子规》读后感10-12
弟子规读后感09-05
《弟子规》读后感【推荐】03-17
【热门】《弟子规》读后感03-17
弟子规读后感范文06-16
弟子规读后感最新08-23
《弟子规》读后感【热】03-18
《弟子规》读后感【荐】03-18
《弟子规》读后感【精】03-19
《弟子规》读后感范文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