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后感【推荐】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目送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送读后感1
龙应台女士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喜欢他叙事的方式、很细密的用语、以及文章中缜密的心思,读它的书总让我有无限的想法,总让我灵魂在心灵深处摆汤,一面读著书,也一面思考,是否有哪里和我的生活中相同? 所以这次选了很喜欢的龙应台的作品—目送,为我的阅读主题。
时光,是停留还是不停留?记忆,是长得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心的旧的?每一片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
一开始觉得要批判这本书实在很难,母子的亲情哪有批判的馀地? 後来,当我在一次的仔细阅读,很惊讶的发现,这一次的阅读是一个很大的收获,以前的这本书,在心中是惊不起多大的波澜的,而现在,读完这本书,种种思绪却纷纷如潮水涌入。上了大学之後,离乡背景之後,对於一切的观感都变了,对父母的爱也不再认为是理所当然,很珍惜回家的时光,对於父母,总觉得对他们亏欠许多。
其实这本书中常常说的`是父母对子女离去的叹息,可是,子女也和不是如此感叹?因为有自己的命运,不得不离开家乡,离开父母,我们身为子女也是如此失落,常常在夜半人生尽绝时,默默的流下思乡的眼泪,每一次回家,都觉得父母为何以如此衰老?为何父母也是如此的渐渐离去? 总是为了不让他们担心,让他们觉得自己过得很好,游子在它乡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总是在告别时微笑的说再见,在上车时独自在心中流泪。
想讨论的第一点,这本书可能是叙述著父母的情感,以她有个倔强的青春期孩子做对比,却总忘了,世上多少孩子,有多少人是如此的目送父妈妈的离去,对於孩子,那更是痛苦,又有多少人曾如此公开的表明孩子的想法? 我知道有一些书有类似的想法,但是通常被归类为心理教育用途去了。相信有许多人和我一样,每次回家,最不忍心去面对的是父母又更白了的头发,而父亲因为工作产生了无尽皱纹的双手,每一次回去总是担心,是否他已渐渐垂下的肩膀也洩漏了她的苍老。
每一次返家总是仔细的为他涂上层层的护手霜,因为平常的他总觉得,手已经有了厚厚的皮涂上去也是没用,所以我只是默默的希望,至少在我回家的时候,他辛劳的双手可以不因冻伤龟裂,其实我一直明白,我们常常在目送著他人远去,可最不舍的也是自己的家人,子女总是知道父母对目送自己的背影感到不舍,父母却总是不知道,目送著他们渐渐老去的子女,心中也有著不少於父母的不舍,子女离乡了,总会有回来的一天,而父母老去了呢? 却是再也换不回的了,所以既然名为目送,龙应台女士想必也曾经目送著自己的父母目送自己离去,是否,是否这种感觉已经随著年龄增长而渐渐消失了?
目送读后感2
人的一生由无数次目送构成,或悲伤凄凉、或温暖美好。龙应台的《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和美丽。她写到了儿子的离别、母亲的衰老、朋友间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父亲的最后时光。“情”字贯穿全书,但文字柔软而不煽情,符合我们的情感认知。没有华丽的文字,全书用最接地气的语言,告诉了我们最朴素的道理。我一次一次被书中的情节感动,一字一句回味作者的`情感。目送,让我学会了牵挂,让我学会了珍惜。
人的一生都在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是啊!父母和子女间的缘分就是目送。作为孩子,年幼的时候,我们目送父母去上班。上了大学,我们在父母的目送中离家。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目送牙牙学语的孩子上幼儿园,目送长大了的孩子一次又一次离家。
目送不仅仅是父母和子女间的缘分,夫妻之间、兄弟之间、朋友之间都会有无数个目送瞬间。这一生我们会遇到很多人,有些也许只是转身的擦肩,有些或许会是相伴一程,而后挥手告别的旅人,甚至还有一些成了连告别都没有的陌生人。珍惜每一个目送的缘分,珍惜每一个目送的人。
人生的归途
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嗞嗞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挂号拿印章来”……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人一旦老了,特别爱回忆以前的事情,因为他们所有的美好瞬间都留在过去的记忆里。记忆中,他们的父母还在,伴侣和孩子都围绕在身边,虽然辛苦奋斗,但心里是甜蜜的。年龄大了,父母离去,孩子成家,伴侣离开,他们成了孤家寡人。虽有儿女的陪伴,但儿女的家终究不是他们自己的家,他们的心并不属于这里,他们想要回的是属于自己的温馨的家。
每每听到年迈的父母说到回家时,你一定要把他们搂在怀里,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他们,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温暖。
父母和子女一场,我们在父母的庇佑下长大,我们拥有了自己的生活。年轻的我们,忙于自己的工作,忙于照顾自己的孩子。我们没有时间陪伴父母,总是觉得他们还很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会等待我们的陪伴。谁知,突然有一天,他们不再等,你才知道你所有的忙碌,是多么苍白!父母在,人生尚有去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次新冠疫情让多少逝者的家属痛彻心扉的哭喊,他们的亲人走得如此匆忙,目送告别都已经成了奢望,还没来得及好好拥抱,竟然就匆匆离别。
所以,请朋友们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目送读后感3
我喜欢龙应台的书,不是因为她犀利的《野火集》,是我读了她的这三本书:初为人母时,读了她的《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在安安和飞飞(龙的两个儿子)一点一滴琐事的记录中,我体会到一个母亲的款款柔情;追随者孩子成长,我又读了她的《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让我提前作了思想准备—孩子终将长大,我们要知道如何与十八岁的他沟通;最近,我关注了她的《目送》,说实话,看到思考“生死大问”这样的推荐语句时,我真的不想看这本书,因为我不愿思考这么沉重的问题—虽然我们终将面对。最后,还是难以抗拒龙应台的魅力,我买来此书,读完书中第一篇文章《目送》,我已经满眼含泪,难以抑制的想写些什么了。
《目送》前半部分是写的妈妈目送安安的几个场景:他上小学的第一天,妈妈送他到学校,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十六岁安安到美国做交换生,机场的告别,安安“闪入一扇门,悠忽不见。我一直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也没有。”他二十一岁时,妈妈目送安安坐公交车去上大学,“一会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文章的下半部分,写到了自己的父亲: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到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的那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离开时,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后来父亲生病了,龙应台去看他,“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父亲辞世送别时,龙应台写到:掠开雨湿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孩子是父母永远的.牵挂,从小到大,我们会有很多次的送别:他入托的第一天,看着他被老师领进教室,含着泪回头看着你,口里无奈的说着:“妈妈,早来接我。”上大学时,他消失在一群欢快的孩子中,快乐的挥挥手给你道别;工作了,他回家探望你,离开时坐到车上,摇下窗户,对你说:“回吧,妈妈”,然后你就看着他的车子一溜烟离开,留下你孤独的站在路口,朝着远方,久久凝望。
可是,我们又都是孩子,年少时,我们需要父母的呵护,或许离开父母时,会回回头,向身后的他们告别;但当我们长大成人时,在一日日的忙碌中,着急赶路,或许我们都忘记了向身后的背影挥挥手,或许我们忘记了儿时的我们是怎么样的离开。而他们,却默默地远望着你的背影,似乎要站成一座雕像,在你人生的道路上,他们永远在凝望,他们在说:孩子,虽不必追寻,我却永远牵挂。
目送读后感4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这是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散文集。作者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了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了缠绵不舍和绝然虚无。作者将每一件事物都描写得十分详细,但并没有用过多华丽的辞藻来修饰语言。只是以最简单的文字,叙述着最真挚的情感。无论是亲人还是好友,他们那一瞬间的神态、容貌、动作、话语……都被作者记为文字,印在纸上,留在心里。作者用最质朴的方式,记录着周围小世界里的点点滴滴,表达着自己对他们的爱。
《目送》是本书的开篇第一章,也是一直以来深入人心的一章。在这一章里,作者写了自己目送远去的儿子,因而联想到了父亲曾经目送自己。目送儿子远去,是儿子十六岁时去国外做交换生。身为母亲的作者,对儿子独自远去十分担心,一直等待着他回头道别。但儿子却头也不回地自顾自离去。此时的儿子,也许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不用再被担心,也不愿跟母亲道别。作者与他的孩子如此,我的'父母与我亦是如此。从小到大,无数次上下学,无数次放开父母的手去找小伙伴们玩,无数次的场景数不胜数,却又历历在目。每一次送我上学,进校门前父母都会对我说一句再见,再目送我离开。而我似乎都是急急忙忙地下车,匆匆进校门。很少回应父母,更少面对面地与他们说再见。每一次独自出门,父母总是会担心我的安全,每一次都会亲自送我出去,无一例外。下车前,也总是无数遍叮嘱我注意安全,随时报平安。而我却总是敷衍回应,离开后也大都不与他们联系。
回应父母,与他们说一句再见只需要半分钟,但我却一直忽略着这对父母而言至关重要的半分钟。我总是觉得自己早已长大独立,不再需要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不再需要他们时时刻刻的担忧。因而在不知不觉中,我已失去了无数个半分钟,失去了无数次道别的机会。与此同时,父母也已默默目送了我无数次。而只顾着匆匆离去的我,看不到他们目送我时的神态,也自然读不到他们对我至深的情感。父母总是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永远长不大,在他们心里,儿女就算已经成家立业,也还是他们的不懂事小孩。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为自己的孩子操心,想为他们多做自己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甚至如果有可能永远没有生老病死的话,他们想一直这样守护着自己的孩子,做他们的墙。为他们阻挡风雨,阻挡黑暗,供他们疲惫时倚靠,永远保护着他们。作为父母的他们,没有返老还童的超能力,却一心想着要一直一直照顾我们。而作为儿女的我们,有机会也一定可以陪他们到老,为什么不好好陪伴,让他们少一些无法一直照顾我们的遗憾,少一些对我们的担忧,多一些与我们融洽相处的愉快呢?
目送读后感5
她在浅浅的时光中伫立,蒙着一身光华。微微垂眸,翘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方投下一片阴影——她端守在生命的彼岸,静待一株花开的烂漫……
岁月静好,与君安老。
她是历史罪恶的批判者,她是祖国如今的栋梁才。而在这本书中,她龙应台,却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位母亲,一个女儿。她用细腻的笔触,与敏感的情思,勾勒下一个个稚嫩而引人深省的简单生命。无疑,她是一个用心的浇灌者,对生活,对他人,报以最充沛的热情,而在这儿,龙应台却是茫然无助的母亲和愧疚无奈的女儿。
她站在街对面的树荫下,看着第一次上小学的儿子团团软软的.身子,淹没在一百多个花花绿绿的书包中,她向着远处极目望去,发现那小小的身影回过头来注视她,那眼神是多么清澈而又不舍,透着浓浓的缠绵与担忧——这是她,目送自己七八岁的儿子;她在机场门口停下了脚步,紧紧抱住自己将要美国留学的孩子,她的头只能堪堪到孩子的胸口,但她却那么用力地搂住自几十六岁的儿子,她在身后,看着孩子一步步走向远方。她在等孩子的回眸,但没有,一次都没有——这是她,目送自己十六岁的儿子;母子两人坐在静谧的车里,孩子在听着只有他一人能听到的音乐,她转过头,看着孩子已经长大的眉眼,成熟、理智,以及与母亲的尴尬与隔阂——这是她,目送自己二十一岁的儿子。
她上大学教书,父亲用破旧的小货车载着她去学校,父亲猛地停下了车子,转头慌张地说“这不是载大学教授的车”,然后匆匆离去。她提着行李,然后街角拢紧衣服,在风中望向父亲车子离开的背影——这是她,对中年父亲的目送;父亲瘫痪,坐在轮椅上,生活不能自理,她坐飞机急急赶来,在玻璃门后看着护士退走父亲的身影,停留片刻,然后没入街道——这是她,对衰老父亲的目送;火化场中,雨丝斜斜吹打在她的额头,她在远处,看着沉重厚实的黑色棺材,顺着人群,一点点推移,滑行,然后缓缓被火蛇吞噬——这是她,对逝去父亲的目送,也是她最后一次的目送。
世上最深情的声音,是母亲的呼唤,而最动听的,又何尝不是儿女的期盼呢?
她在彼岸看花——看着儿子的生命,在一点点璀璨,盛开,从平庸变得不平庸,孩子的花朵如同向日葵一样,朝气,蓬勃,自由,青春,生命在绕着太阳转动,于是,她,这个母亲,欣慰地笑了;而在她的身后,父亲的生命,在一点点枯萎,花朵已经绽放,渐渐凋零在秋天,叶片蜷缩,色泽黯淡,父亲的生命在走着下坡路。可惜,她,这个女儿,只能看到满地的残花碎叶。
有多少人在叹息亲人远去的同时,能回头看看曾经的幸福,不要只顾着哀怨生命的离去,回首才发现,过去的过去,我们也有太多回忆,值得人去珍惜。
在浮世骄阳中,静待花开。
默念:“岁月安好,我亦不老。”
目送读后感6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是《目送》书中扉页上的一句话,说的让人心酸,又无奈。其实在未读《目送》这本书时,我便熟识了这句话。每每读到这一句时,脑海里便能浮现出离家时父母送别的画面,正是这生命里一次次无言的别离,我已长大,而父母却在渐渐老去。翻开《目送》打开盒盖,里头裹着一方黑色缎巾,缎巾密密包着的,是两条黄金项链,放在手心里沉沉的;一个黄金戒指、一对黄金耳环,一只黄金打出的雕花胸针。黄澄澄的亮彩,落在黑色缎面上,像秋天的一撮桂花。语言之美让人心醉,细腻温宛的文字,勾勒出的画面与意境让人仿佛正是看此花时。序言《你来看此花时》里的这段话便深深吸引了我的阅读兴趣。全书加上序言共74篇散文,分为三个部分。主要是回顾和反省自我成长的历程,以父亲、母亲、孩子、友人及日常生活,不同的角色转变所带来的感悟与反省。
孩子告别母亲,一个人踏上那条每个人必经的道路。在告别的时候,母亲目送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站在斑驳小路的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眼睛里流露的风霜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她舍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岁月的洗礼。母亲太懂得这条路上的艰辛,当年的她也向往过,义无反顾过,然而也跌倒过,流泪过,但,不后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第一次离家的那天,母亲目送我离开家,然后由父亲送我去车站,再目送我踏上远去的列车。从未出过远门的.我,虽然在列车启动的那一刻,心中对未知旅程拥有一丝恐惧,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就这样,在无数次的目送中,人还是那个人,但时光却无情地刻下了岁月的痕迹,看着父母日渐苍老的容颜,心中却是无法言说的忧伤。今天早晨出门前,你特地让我去窗前,我看着你开心的跟随在爸爸身后,慢慢地坐上车子,然后挥着小手和我告别。看着你离去许久,我仍在窗前,回味着《目送》里的场景。我又何尝不是每日早晨,站在窗前,看着你逐渐消失在小区转弯的地方,看着你在我日复一日不断目送你的背影中长大。原来,所谓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我与你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你的背影渐行渐远……目送着孩子的成长、独立,知道有一天会离自己远去,而我们年轻的时候,父母和我们做着同样的事情,而孩子们也会和我们做着同样的事情。这一代又一代地轮回,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爱的延续。龙应台写的仿佛不是自己,而是每个人。整本书的内容都很常见,可是读起来又有不一样的感受,简单的文字让人感动,却又拥有淡淡地忧伤。
读《目送》,仿佛读人生,在文字里感受那生命里一次次无言的别离。
目送读后感7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喜欢龙应台,喜欢她的文字,喜欢那种简单朴实的文字中透露出的真挚细腻的情感。
做为母亲,文中讲述了从儿子华安上小学第一天开始到中学、再到大学这么多年中的几件事。第一件,在儿子上小学的第一天,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准确的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孩子也在不停地回头,眼神诉说着不舍。后来是十六岁的儿子去美国做交换生,“我”与他在机场告别,“我”固执的看着他的背影,他却从未回眸。最后,儿子上了大学也只是同路不同世界。
身为学生,看到这些总是会对号入座,想着自己便是龙应台笔下的.华安,想着自己第一天上学的时候,那时候的记忆已然不清,不知是否同其一样,有个一直将目光跟随着自己的身影值得我们去千百次回首。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用。”看到这儿的时候心猛然一颤,那是的龙应台,内心是痛的吧。那时的华安,已经长大,不再是小时候那个依恋父母,走几步一回首的小孩子了。那是他长大了么,如若是长大了,又为何看不见身后的母亲、感受不到那紧紧追随的目光呢。不是说母子连心的么,为何当母亲的眼神渐渐黯淡时华安感受不到一点心痛呢。懂得人生这个词的含义对于我们不过是不久之前的事,那么,对于龙应台笔下的目送,我们又能懂得多少呢。那种属于父母的对于子女的眷恋与无奈,我想还要等到我们真正身为人父人母时才能真正体会,毕竟人生可不是纸上谈兵。
在看他人的文字时总是能头头是道的说出他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可有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生活中,谁又能知道自己到底错过或是无视了多少满怀期待的眼神。只希望我们都能早些发现,至少,要在它们消失前发现,因为,总有一天,他们会离开,去另一个世界,正如文中写到的,“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这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所以,作为子女,我们该在父母在世时回应他们的目光,那些不舍的、充满担忧的目光,而不是让那些目光像是进入了深邃的黑洞,没有出口也没有退路,最后终于变成朦胧的泪眼。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我们有再多的遗憾和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目送读后感8
龙应台在这本书中说过一段话:“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因此,整本书,也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看着孩子小时候的照片,龙应台不禁感叹道:时光飞逝如河;当她希望孩子能在离别前能回头一瞥,但现实中孩子坚决离去的背影令她感到心落。她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当龙应台目送父亲从大学离开时,内心对父亲的感恩及悲怜油然而生,当她目送父亲的棺材进入火葬场的炉门前,更多地让她明白生与死的课程。
孩子的成长,对于作者而言,更多带来的是无奈与孤单,犹如一只孤零零的小鹿,迷茫、失望。当她去机场接孩子回家时,她递给孩子的伞却遭到了孩子的冷语拒绝;当她与孩子在英国街头散步时,孩子的“你简直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五岁小孩”震撼、刺伤了她,她也感叹道:“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而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同一条路上的同代人。”
面对生死,她感叹道:“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面对寂寞,她说:“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面对友谊,她说:“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米,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合,看同一场雨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的.。”面对家庭,她说:“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龙应台不仅在表达亲情、友情方面细腻,她的古朴的笔风在刻画细节中也是可圈可点的。“车子骑到沙滩,风轻轻地吹,像梦一样温柔,但是你能看见,那是一片不能走上去的海滩;反抢滩的尖锐木桩仍旧倒插在沙上,像狰狞的铁丝网一样罩着美丽的沙滩。”表面上看,这是对沙滩的环境描写,但实际上,它反讽了当今这个时代的祸乱与危险。为什么这么美丽的海滩却不能过?因为海滩上布满了隐藏着的地雷。为什么尖锐的木桩要倒插在海滩上?因为那是一国与另一国的土地纷争……她在这篇文章末写道:“有时候,时代太残酷,你闭上眼,不忍注视。”
《目送》,是一个时代的人的深刻反思,它描绘了亲情,友情,用幽静的笔调写尽了世态沧桑。她写了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新的眼光看透人性。这是一本属于这个时代的生死笔记,深邃、美丽。
目送读后感9
《目送》散文集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情感性的文集。书中,龙应台写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惜和体恤,写兄弟携手共行,儿子的离别,朋友的牵挂;写自己的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等。
从牵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满满的亲情,到青春后期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背影;从陪着年迈母亲如带着女儿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龙应台娓娓道来。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目送》中的孩子告别母亲,一个人踏上那条每个人必经的道路。在告别的时候,母亲目送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站在斑驳小路的'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眼睛里流露的风霜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她舍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岁月的洗礼。母亲太懂得这条路上的艰辛,当年的她也向往过,义无反顾过,然而也跌倒过,流泪过,但,不后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因为——
本书阐述了一位母亲的人生中的一段历程,看到的是作者对时间的无言,生命的目送。命的长度,不过短暂几十年,电光火石,仅是享受着自然吝啬地赐予。降世,成长,结婚,生子,入土,仅此而已,可能平淡,也可能悲怆,但一切,只能面对。太疼的伤口,你不敢触碰;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承受着压力,黑暗,你早已负荷;处在忙碌的弦上,你几近崩溃;铁铮铮的事实提醒着你,得向前看。每个人一辈子都在努力干事,“没事干”是件可怕的事。忙碌的同时就意味着你在珍惜时间,因为你不感觉无聊。忙碌是幸福的中另一种体现,如果学会享受,你就真正成为了时间的主人。
时间的沙漏·也就不复存在。当然,也有一种世界,我们肉身触不到,眼睛看不到,可能存在,不能轻忽,--那是慢的境界,可以按摩不安的心脏。任性道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无别胜解……
人活着,必定存在着信仰,不分善恶,你的理解定格了它;苍茫的世界,很多东西过于朦胧,但你不必费力去揭开它的面纱,朦胧美也是一种淡淡的幸福,凡事不必过于计较,淡然就好。
有些事,心知肚明却不一定要点明;有些人,埋在心底但却不必等,做个“醒”的沉默者以利于混沌之世。至于相信,似乎只是一厢情愿的向往,相信会走向不相信,不相信会逐渐相信,我,会站立在中立线,不会尴尬的地界。
豪华的表面,繁嚣的喧闹,底下都有死的影子。走的慌忙迅速,导致步伐不稳,所以道德的缺失,自然而然,前路似乎幽邃空洞,可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蒙蔽罢了。看懂一切,也就可以安然走向死亡,处事不惊的目送他人,自己的人生,同时也在他人的目送下走着,走着......
目送读后感10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目送》
《目送》,看得人心酸,几度忍不住落下泪来。的确,并不只是为书里的描写,而是想到未来可能遇到的窘境。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能够自己掌控,方是有尊严有幸福,否则,即使是老来有靠,有龙应台这样的孩子照拂,也还是不够的,无知无识地度过岁月,岁月其实没有意义。
人生,在行到中途,所谓人到中年,会面临种种尴尬,有时无比苍凉。上有老,下有小,灵魂想要突围,而肉身重重拘锁。龙应台的笔触很淡,几乎是纯白描的手法,但是其中自有深情,读来让人悲怆。一代一代,继往开来,新陈代谢,生命有其韧性,也非常柔弱,在走向终点的路上,老人渐如婴儿,但却得不到婴儿般的关照,失忆、痴呆、不能自理、离世,这个历程中的一些际遇,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但是毕竟,很多人是如此,而且,即使是健康,又有多少人能够不受孤独侵袭、内心始终平静?
我在今天有这样的自信,是因为,我还没有到那个时候。因此我心存敬畏,不敢轻忽。我看到老人时,我也会心存敬意,不敢怠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知道他们曾经幼小,曾经年轻,曾经走过曲折漫长的路,不应该因老弱无力而被轻视。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头发白了,背已驼了,用放大镜艰辛读报的人,还能自己走到街角买两副烧饼油条叫你起床。幸福就是,平常没空见面的人,一接到你的午夜仓皇的电话,什麽都不问,人已经出现在你的门口,带来一个手电筒。幸福就是,再一个寻寻常常的下午,和你同在一个城市的人来电话平淡问道,“我们正要去买菜,要不要帮你带鸡蛋牛奶?你的冰箱空了吗?”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堆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子下。” ——《目送》
一个人开始面对生活,不再有依赖,好难,但必须坚强。学会了一个人承担,学会了一个人面对,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累的时候,委屈的时候,特别渴望幸福。书里说:黑沉沉的`海上,满缀着灯火的船缓缓行驶,灯火的倒影随着水光荡漾。十五岁的少年正在长高,脸庞的棱角分明,眼睛清亮地追问你世界从哪里开始。两个老人坐在水池边依偎着看金鱼,手牵着手。春天的木棉开出第一朵迫不及待的红花,清晨四点小鸟忍不住开始喧闹,一只鹅在薄冰上滑倒,拙态可掬,冬天的阳光照在你微微仰起的脸上。 幸福,还有多远呢?
我想,现在的我,太低落,也许过一段时间,走过了这个坎,会慢慢好起来,再读这本书,会有不同的想法。希望,一切好起来。目送的,也是这段人生路。
人生的课,直至死亡,没有休止,所以,不断学习。
目送读后感11
柔和的橘黄色的灯光自雪白的灯罩中缓缓洒下,合上摩挲的书页,思虑良久,仍不知以何为题,提笔于纸上,方写“目送”。
于我而言,太过悲情的书我是万万看不下去的,但《目送》却成了例外,迄今为止它是唯一一本令我心痛却又不忍放下的书籍。
龙应台描写的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情,但她却可以用不同寻常的态度,写得如此动情。她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她写尽了无数人的.痴怨离愁,道尽了无数人的无可奈何,试问在读完书后,我又怎能佯装淡定,置身于外?
“目送”,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情——儿女目送父母容颜的逝去,父母目送儿女的远去……如今仔细想来,平日里的“目送”竟都是我们忽视的款款深情。我独爱文中的一段话,相信也触动了无数读者,它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成长远去的背影,你不必追,无论你有多么深爱他。
每一个人,都是孤零零的来到这个世界,最终也将会是孤零零地离开。作为父母,清楚地知道自己绝不可能永远地陪伴孩子,所以努力要做的便是在离开之前,教会孩子如何独立,如何生活。尽管有时面对儿女的不解和背影很是无奈,但是也明白着——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日益衰老的背影,你不必追,无论你有多么不舍得。
当我们看到父母头上的银丝,触碰到父母脸上的皱纹,心中都不免伤感着时光的遗失。不知从何处看到的一段话:“父母的头发白了,把满头的黑发给了儿女;父母的脊背弯了,把挺直的脊梁给了儿女;父母的皱纹多了,把年轻的面容给了儿女。”父母和儿女就好像是沙漏的两端,这一端的充实又何尝不是以另一端的流失为代价呢?我们,就是这样目送着他们日益衰老的背影,不断成长着。我们与父母的一段情,因为短暂,所以更美好;因为难得,所以更宝贵;因为失去,所以更珍惜!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终有一天,我们也会为人父母,亲身经历他们的艰辛,如同当初的他们一样,又把自己的一切给了孩子,再目送着孩子们远去,面临即将到来的孤独和死亡,到那时,拜祭,终究也只不过是生者的一份安宁。
人生,本就是一场没有回程票的旅程,途中的路人行色匆匆,能够相遇便是缘分,你与某些人产生了或朋友,或夫妻,或亲人的关系。无论情深或是义重,都且行且珍惜吧!
愿世间的每一段感情,都能被温柔以待,所有的“目送”都不再有遗憾。
目送读后感12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喜欢龙应台了。透过一本本凝聚着她在生命中不同时刻不同心态的书,一点一滴地触碰到她丰富细腻的内涵。
而今的龙应台,在《目送》中,有了更加丰富 深刻的人文关怀 。 为教育、为生活、为生命。
这是一本记录她生活点滴的散文。在这本书中,她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了自己做为一个母亲在对待日益成长的孩子时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记录了自己做为一个女儿在面对日益苍老的父母时耐心温柔的守候;记录了自己做为一个采访者所悉心付出的那份亲切;记录了她做为一个敏感细腻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闻杜鹃时感受到的那份凄楚和伤痛。
孩子告别母亲,一个人踏上那条每个人必经的道路。在告别的时候,母亲目送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站在斑驳小路的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眼睛里流露的风霜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她舍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岁月的洗礼。母亲太懂得这条路上的艰辛,当年的她也向往过,义无反顾过,然而也跌倒过,流泪过,但,不后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其实,我们的教育与学生,不正也是如此吗?
联系到老师教育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真是有道理。孩子终会长大,他们终是要独立地面对生活的种种。“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你能给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让他(她)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这本书与其说是龙应台对自己生活的回顾与反省,倒不如说是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照出了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物。书以第一篇文章《目送》命名,文中描写作者目送儿子踏入各种不同的门,儿子的背影,愈来愈高大,但却从来都没有犹豫,没有回头,这种落寞感,使她回忆起当年父亲用廉价的小货车载着她去大学报到,父亲因觉得女儿会嫌弃小货车太穷酸,便在校门口放下她和行李转头就走,留下一团黑烟和背影。多年后慈爱的父亲过世,作者又在细雨中,目送着父亲的灵柩慢慢滑入火葬的炉门,消失在火焰中。
孩子们要长大,总有一天要张开翅膀飞翔,但我们至少可以在他们年少的时候多一些爱的呵护,我们可以以身作则,教会他们更多的生活技能,更多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少些应酬,多陪陪家人,放却一些无谓的纷繁杂乱,多关心你身边的人和事,善待他们,这样当你一次次面对背影的时候才会释然。
目送读后感13
印象中龙应台的作品都是词锋犀利,寒气逼人,直到读了她的散文集《目送》,那温婉深沉的文字,让心有了一些温暖,也有了一点伤感。
在《目送》的七十多篇散文中,她敞开心扉,满纸温情,细腻地书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远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自己的脆弱,还有无奈的放手等诸多心境。书中的情节都是我们非常熟悉却常常会忽略的小事儿,看似平淡如水,微不足道,读后感受到的却是深刻的思想和厚重的情感:也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书中有许多篇幅是讲作者与母亲的,她那年迈患了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像个小孩。她牵着惶恐不安母亲的手,走在川流不息的香港车站,带她回家。她提前24小时和母亲道别,给皱纹密布的母亲涂粉红的指甲油和润润的口红。她哄着她,就像当年母亲哄着儿时的她一样,耐心、细致。还有她写自己的父亲背井离乡隔海相望的离愁,漂泊一生遥念故土的游子之情,让人想起余光中笔下的乡愁。
最喜欢开篇的《目送》一文,写的是她作为母亲和女儿两个角色的感受。作为母亲的她,在儿子从小学、中学,十六岁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直到现在二十一岁就读于她教课的大学期间,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离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长。而作为女儿的她,追忆自己成长岁月中,与父亲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的炉门前,深深地凝望,希望记住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作者写父亲时,父亲已经走了;写母亲时,母亲已认不得自己;写孩子时,看到的只是他们的背影。于是她说:“人生走到这样的.年龄阶段,是四顾苍茫,唯有目送。”
不会忘记书中的那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样的感悟,既有遗憾,又有坚定,让我们也为之动情。
想到自己从前每一次的离家,即使知道身后那一直注视的目光,却都没有回头一看,现在情节重演,才能明白为人父母心中的那份失落与欣慰。孩子长大了,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的视线,父母日渐老去,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的世界。生命就是一场爱的接力,我们目送自己的孩子,同时自己也被父母目送,每个人都在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体会最复杂的人生情感。再多的遗憾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带着爱和释怀,用现在的努力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
这是一本好书,感谢作者,为读者带来一份亲情的感动。
目送读后感14
“你要一直往前走,不要回头,不要做那个只能目送的人。”
放下手中的青花瓷碗,眼前蒙起一阵水雾,模糊的视线中恍惚出现了一个身材矮小的老者,蹒跚着步伐。却看不清面容,只是佝偻着背,很低很低。
视线渐渐清晰,转移到了那本摊开着的,龙应台写的《目送》,全文充斥着的,是淡淡的忧愁,没有过多的神态体现,却能让人体会到那种在背后目送的心酸,就像一只小虫,在你心上撕开一道口子,痒痒的,痒痒的,却说不清那种痛楚。
文中的母亲看着自己的儿子一天天长高长大,自己却一天天的老去,原本总绕着自己转的小蜜蜂似得儿子开始走远,一点一点走远,终于消失在天边的`晨曦中。可自己却无能为力,就如作者所说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想到了外婆,我轻轻摩挲着那只有无数细小裂痕的青花瓷碗,碗底烫着一个“福”字,小时候,每次我去,外婆总会用这只碗给我煮手擀面。上初中以来,我几乎没见过外婆,手擀面的味道,早就忘了,只清晰的记得,是外婆身上的味道,暖呼呼的,让人有安全感的味道。
今天早上,外婆竟来了,她踩着她生了锈的自行车,给我们送来了自己种的菜,妈妈下楼拿菜,我就站在窗口傻傻得看 ,外婆老了啊,背越来越弯,想起小时候,外婆在地里种我爱吃的玉米,她的手上满是茧子,走起路来直挺挺的,健步如飞。看着外婆有点吃力的爬上自行车,我好像懂了,“啊,原来是外婆老了啊。”对啊,我长大了,外婆老了,我目送着外婆骑着自行车慢吞吞的走了。想起六年级那个暑假,离开外婆家的情景。
“你要一直往前走,不要回头,别做那个看别人背影的人。”我向外婆要了那个青花瓷碗,紧紧握在手里,在小村黑黑的街道中,对着外婆重重的点头,要上车的时候,终是回头看了一眼,没想,外婆却也保持着刚才的那个姿势,看着我的,街道路灯坏了,看不见他的表情,只是见到他看到我回头愣了一下,笑着对我挥挥手。
外婆消失在小区的路口,半晌,我才收回目光,成长就像一个人总要拔光毛毛虫满身自卫的倒刺时,毛毛虫的感觉吧。像书里写的那样——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目送读后感15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
在大学推荐的50本经典书籍有这本《目送》,作者在这本书中写出三代人的交系,都是生活中点滴记录,让我感受到人生才刚刚开始。一个人,出生、学走路、学说话、读书认字、毕业、工作、买车买房、谈朋友、结婚、生子、孝敬父母。前三十年是认识朋友用加法,后三十年身边的人一个个从身边离开用减法,生与死,活到七老八十的.时候熟悉的人一个个从这个世界去了另一个世界,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不无道理。
所以,当父母们老了的时候,即使他们不再像从前一样漂亮、聪明、善解人意,变得满身都是老人斑、开始愚钝、行动缓慢笨拙、脾气也开始不好,或许独自出门就会迷失在某个他不知道名字的街角,或许因疾病瘫痪在床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顾,或者觉得总是不厌其烦地每天打电话给你,只是因为他们孤单寂寞。永远不要忘记他们在我们小的时候是如何对我们好的,而现在,他们只是回到了小时候,是个需要你去照顾的老小孩。
记得在一本书上看过,在你不知道要干什么的时候,那就对父母孝顺,那是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做错的一件事情。父母,真的很需要我们。
我们无法抗拒时间的力量。你不可避免地走向那看起来望不到边界的时光轴。我们或早或晚地会学会一些事情,那些不重复的色彩一点点编织起来。我们学到了什么,便目送了什么的离开。生命里又多了些什么新的东西,那些东西逐渐积累、交织,而且你完全不能说它类属哪一类,它是所有。《目送》这本书也许就是想表达这个,那些故事、那些人零零散散的聚不成堆,却又无法将它们抽离,因为他们是整体。生命里的不可或缺。
我们目送着灯光下漂浮的尘埃四处悬游,目送着每天人行道上密集的人群与自己擦肩而过,目送着时光定格在那里的老街里的一只花朵独自开败,目送着悲欢离合、舍与不舍,好多东西就是你直到死也不会知道,但我们所拥有和我们用尽一生去学到的东西让我们感到满足,不断探求,觉得世界有着好多惊喜,自己不曾被抛弃。直到最后,目送着自己走向尽头。
那时,有人会为你吟唱挽歌,为你献上白菊,目送着你。这就是生命的交替,一直重复下去,这就是世界。生命有着美到不真实的美丽、深邃、忧伤,我们如此鲜活地活着。
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目送读后感】相关文章:
目送的感受08-26
目送读后感[精选]09-17
【经典】《目送》读后感11-27
《目送》读后感08-19
《目送》读后感[精选]06-02
《目送》读后感06-14
目送读后感10-20
目送读后感(经典)10-12
目送读后感10-15
【推荐】目送读后感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