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网>作文大全>读后感>步履不停读后感

步履不停读后感

时间:2024-09-11 08:27:2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步履不停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步履不停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步履不停读后感

步履不停读后感1

  这本书,如果按寻常一点的比喻来讲,像是平静大海下涌动的暗流,这股暗流最终将带你去向黑暗的深渊,抑或是光亮明媚的清澈水域,那最终须得有自己把握。

  跟着地铁做轻微摇晃,读着这本书,不经意间,心脏被精细的手术刀划过,冰凉而又刺痛。

  我怀疑这可能就是当时我想说出口却始终无法说出的东西。难以言喻,无可奈何。

  想起《狗十三》,然而我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却通过多方的`宣传 ,新媒体上的喧嚣,我大致就知道是怎么样的父亲,最终造就了怎么样的女儿。

  在是枝裕和的这本《步履不停》里也是一样。

  “我”为什么会害怕回家,“我”为什么会对生我养我的父母产生畏惧甚至恐惧,“我”为什么对死气沉沉的家庭气氛感到窒息?

  说实话,我感同身受,甚至现在依然存在。

  那种对“家”的恐惧感,同时又有对“家”的眷恋,既矛盾又纠结 去,让人不得不想逃离,父母亲却依然为自己的行为义正言辞,实际那是“爱”却太让人窒息了。

  我现在处在23岁,但我知道即将将要面对的便是此书后半部分,父母老去而我应该在他们老去的时间中做些什么。

  可是依然感到很刺痛。不舒服。

步履不停读后感2

  “人生啊,真是难捉摸……”

  人生路上有那么多来不及,可我们依旧步履不停地一直往前,没有退路亦没有回头路:

  如果有“如果”,“父亲”在“大哥”出事那天依然不会丢下食物中毒的病患;

  如果有“如果”,“母亲”那天也依然不会拦住只是出门散散步的“大哥”;

  如果有“如果”,良多依然不会听从“父亲”的托梦,而在28号那天赶回去……

  就是因为没有“如果”,那么多“缺憾”与“来不及”组成的,才是人生!

  我们在读这类书的.时候,往往会很自己说:要珍惜眼前的生活,珍惜眼前人,不要错过,不要给自己留遗憾!其实呢?你的人生依然还是会照旧过下去,除非可以带着记忆再穿越一次,回到过往,回到此后令你遗憾的那个时间节点,否则所有的一切还是那一切!你的性格不变,环境不变,周遭一切不变,你依然是那个你,并,永远是那个你!

  但是啊,或者总得满怀希望呀,步履不停,且行且珍惜,愿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拼尽力气去好好生活,不要留太大的遗憾,给自己!

步履不停读后感3

  最早接触是枝裕和,就是这部同名电影。一贯的胶片风格为故事抹上怀旧的色彩,夏日高温直射下变形的公路,透过层叠的树叶罅隙投下的光斑,老式庭院里玩耍的孩童,细琐中一切都这么温柔,温柔而又克制。

  电影或者是书其实只是叙述了40岁的良多带着二婚的.妻儿回老家的一天。大概每个非独生子女家庭都会面临父母没法做到对每个孩子都绝对公平这样的问题吧,在三个孩子的传统家庭中,良多是相对受冷落的一个。备受期待的大哥因为救一个落水的孩子牺牲而成为父母心中永远的痛,更成为良多心中过不去的坎。

  活着的人是永远无法跟逝去的人比的。

  东方传统家庭的含蓄使得整个家别别扭扭。

  而父母的老去并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子女刹那之间的发现。良多是什么时候发现父母不再是当初那个权威的存在的呢?大概是从他发现洗手间装上了防摔倒的扶手开始的吧。整本书记忆最深的是一直由父亲看诊的邻居突然发病,而父亲只能等待救护人员到来,被晾在一边不知所措。我们一直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而我们又花了多少心思去关怀他们呢?

  等到后知后觉的良多终于明白了父母,谅解了父母,却早已来不及了。

步履不停读后感4

  看似平凡的一家,但在一个特殊的日子时主人公良太携家人回到久别的老家之后揭开了他们日常下的秘密。

  在电影中打动我的镜头有很多,孩子们的手伸到,淳史说他以后想当想爸爸一样的钢琴调音师如果不可能的话就当医生,良太将揉碎的粘了起来,二代人讲述的蝴蝶的故事...

  最打动我的对话是良太说母亲真残忍,良太的母亲说这是很正常的,你现在不懂是因为你还没有为人父母,良太当时还气愤大家都把他当做一个孩子。

  在这个家的每个人的形象全都通过作者手下的笔跃然生动的展现了出来:

  父亲执念有人继承他的.医生名号也出过轨,母亲发现了并保留下来了自己的秘密歌曲,大哥因救人意外去世这是一直围绕整个家的一根刺,二姐是这个家的润滑油也有自己许多的小心思,二姐夫则有点大大咧咧的,三弟娶了二婚的妻子事业不景气又想维护自己的自尊心,三弟媳为人处事小心翼翼又敏感,她与其婆婆的对话一字一句都要斟酌一番再细细品味。

  充满烟火气息又不乏励志,就像良太说的你才25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

  很多时候就像在这人生的道路上即使脚步不停,但却总是慢了一拍。是好是坏呢,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步履不停读后感5

  生而为人我们都是第一次,第一次做子女,第一次做兄弟姐妹,第一次做妻子丈夫,我们很多时候都搞不清楚应该怎么去做,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我们从小到大没有被好好教育要怎么处理亲密关系,有些人从一开始就知道,而有些人天生笨拙。等自己想起来去学习的时候又为时已晚,回过头来好像都做错了。亚洲文化里家庭的感情往往含蓄而压抑,爱却不知道表达的方式,生活的又在慢慢磨砺着性情和爱,对父母心里总是有很多愧疚,我想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和我一样茫然吧。一直想找人问问别人家的家庭关系,但似乎这又是个很不容易开口,即便问了也不是能毫无保留来探讨的问题。

  时间步履不停,但人到中年的.无力让自己常常检视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做对。最近的学习课题是心理学以及人际关系,虽然原来的初衷已经不需要我再学了,但想想也许能让自己对人生有新的认识。结束一段付出很多的关系有很多疼痛,就像清空自己,把骨骼归骨骼,血肉归血肉。但以前常常有后悔觉得当时如果自己再主动一些,如果再努力一点,如果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也许结果就会不同。这次,至少我尽力了,没有后悔。至于结果,不是所有努力都有结果。

步履不停读后感6

  刚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会觉得这种类型的写作很平淡,把生活中的一件事以及观点看法一一叙述开来,曾经读《人间失格》,《我是猫》都有这样的感受。

  那是平凡的生活,普通人的感受,就像一个人一直用一种令人昏睡的语调断断续续的讲述故事,而故事本身同样平淡无奇。可是当你真正透过文字,看完整本书,却又觉得回味悠长。那些作者书写的普通人的感受,是那样的真实。面对“威严绝对”的父亲总感觉无话可说,相处的时候会感到心累和尴尬,却又有那么些瞬间很心疼那个已经年老逞强的父亲。

  哥哥的永远是母亲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十五年过去了,她也还总是回忆起那天一切的细节,不断深挖,想着哥哥每一个举动的意义。我想可能没有什么意义,不过是妈妈赋予了它,期望了它,就像把路旁的蝴蝶看作是哥哥的'化身一样。而“我”对于这一切感觉尴尬又不适,毕竟不是母亲,最后“我”也真正成为了父母,慢慢的,”我”也开始变成了母亲,那些自己明明曾经很不希望成为的样子,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再一次的循环上演,在失去之后才开始理解,可是就像作者所说的,总有些事情来不及,失去了就是失去了。

  亲情散落在那些家庭琐事,父母子女关系之中,闪着点点微光,却又被那些压迫的生活所埋没,让人很难看到。

步履不停读后感7

  提到“青春”这个词,大家大概都会觉得这是花一般的美好年华。然而……

  上初二那年,鹿隐因得罪了班里一个很有势力的男生,全班男生都欺负她,女生也对他唯恐避之不及。当时的她,脆弱敏感的心灵在遭受了无数排挤之后轰然崩塌,她活得越发像个疲惫的影子,沉默地承受着一切,笨拙地伤害自己。

  直到她看见了一个拿着酒瓶子的醉汉,行人避之如避瘟疫,而他视而不见,照样好好走自己的路。她忽然明白,一直以来她的心魔都是自己。他没有必要回应他人的恶意。现在,她如愿在最好的重点高中读高三,有了可以一起逛街的.好姐妹,一起打闹的男同学。有一次,她在街上遇见了那个曾经得罪过的男生,他朝她冷哼一声,她却坦然回望。

  我们努力去改变自己,不是为了力挽狂澜,让那些讨厌我们的人喜欢我们,而是为了让自己变得足够好。

  你看,时间最终会抚平你所有的伤痕,它亲吻着你的脸颊,柔声告诉你:其实根本就不用害怕呀。

  别低头,皇冠会掉。对于那些令人反感的恶意,不屈服,不在意,在自己的世界里,做大侠,时间会帮你化解一切。

步履不停读后感8

  看完,竟然泪水模糊了眼。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衰老,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而死亡,更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衰老和死亡都是不可逆转的。

  小说以缓缓的笔调叙述着主人公和父母在一起的两天中的所思、所感、所想,看似作者对父母的不耐烦,却字字句句体现了主人公的后悔和遗憾。

  早逝的'大哥是藏在母亲心中无法释怀的痛,这种痛,就连作为老二的小良也不能感同身受,因为他不是母亲,他体会不到母亲的痛。而这些痛也只能用“恨”来转稼。我感觉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没有人可以恨的话,就只能自己承受痛苦了。

  所以让那个用儿子生命换来生命的人,承受一天的不自在和不安,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母亲为此失去了最爱的儿子。

  其实小良是深爱自己的父母的,文中几次提到答应陪父亲去看一次足球,却没能如父所愿,没有让母亲坐上儿子买的车,这成了父母去世后,主人公后悔不止的原因。

  所以趁父母还在,好好陪陪父母,陪他们说说话,散散步,吃吃饭,看看电视,有一句话,不仅对于恋爱中的人适合,对于渐渐老去的父母更是适合,那就是最长情的告白就是陪伴。

  不要光顾着自己的自由与舒适,不要嫌母亲唠叨,不要嫌父亲越来越孩子气,年老的父母更需要的是孩子的爱和关心!

步履不停读后感9

  嘗試著寫下大一以後再也沒有觸碰過的完整讀完書的感想。

  由作者角度,將每個人的對人的刻薄和心酸表現的就像太陽之于太阳那样。

  母亲在长子失去的数十年里,带着巨大的惋惜悲痛甚至对救起孩子的一点点一点点愤怒活着,她想要看见那孩子的愧疚,以至于忽略了对他的刻薄,但大概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一次次挽留逝去之人渐渐的消失在回忆里的脸。在之后老去的那些年里,她对于父亲那种挖苦似的,也是她无法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发泄。人老了,最无能为力的就是数着活着的日子,数着子女看望的日子。

  和贯穿母亲极为相似的是,两个人似乎都在极为优秀的长子逝去以后,失去了寄托的'理想和美满,一度沉重和痛。好像应了那句话,父爱如山,呼之欲出的满满的压抑,失去了理想的寄托以后,而对我的苛刻也似乎不那么难以理解。最深刻的是他对作者说的一句话,多打电话给母亲,听她絮絮叨叨又能怎么样。

  而我(作者),看着一切的不和谐,在双亲失去以后,一切苛刻尖酸的亲人的举止看上去明朗。身为曾经被巨大的浓浓的亲情包围过的人会感到哀痛,对于没有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后面隐藏的哀痛。双亲生前想要远离的情绪和失去以后匆匆回忆起他们也曾心酸和美好,两个巨大的矛盾。

  只想说,趁着父母还在的时候,在他们匆匆从你身边走过,哪怕偶尔忽略你的时候,步履不停地跟着他们。

步履不停读后感10

  人生总有一些来不及,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出了普通平常家庭的细枝末节,有温暖,有感动,有嫌弃,也有不甘心。可就是这种混合着各种味道的爱构成了生活的全部。年少轻狂时,我们不理解父母,感觉家是束缚,我们期待着羽翼丰满有一天能飞出这个牢笼,可是当有一天我们真正长大时,看着父母鬓角多出的银丝,脸上的皱纹,佝偻的身体,我们的心酸以及没有好好陪伴父母的悔恨都已经来不及。龙应台曾经说,父母与子女关系一场,不过是在人生的旅途上 ,你望着她的背影越来越远,而她告诉你不必追。我的父母和纯良的父母一样,整天互相吵吵闹闹,有时候我想,这么不相同的两个人是这么样生活了这么多年,可能其中的更多是忍耐吧。我和纯良好多相似又不相似,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一直延续到了父辈,而我的出生打破了父亲想要男孩的愿望。我记得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想要将我送人,小时候悲惨的童年经历一直让我特别敏感,自卑。我努力想要得到父母的认可,努力学习,努力成为一个好女儿。可是再怎么努力,感觉和他们还是有着无形的隔阂,我不能说我的父母不爱我,因为我知道她们是这个世界上对我最无私,可以拿生命保护我的人,但是还是感觉差点啥。或许有一天,我成为父母时,才能真正体会到她们隐藏下那涓涓细流的爱,感受她们生活的无奈和心酸

步履不停读后感11

  没多长时间就看完了这本书,还有电影也要去看的。知道是枝裕和是从邦妮那里了解的,看他的第一部电影是《无人知晓》,觉得情节很细腻,感情很丰富。最近微信读书上架了《步履不停》就赶忙来看,也没有失望。一家人啊,在一起的时候,总会觉得烦啊什么的`,吵吵闹闹,然而一旦有人不在了,总是一种缺憾,在父母眼中,不管你多大,都是孩子,也只有在父母跟前你才能撒娇,父母不在了,你再也没有什么依靠了。之前看到一句话“父母在,兄弟姐妹还是一家人,父母不在了,你们只是亲戚了”。

  现在还在父母身边撒娇,和他们嬉戏,不敢想象以后父母不在了会是什么样子。不过,生活总是要继续的,步履不停,一直走向人生的终点。珍惜眼前人吧,相遇即是缘分。

步履不停读后感12

  人生就是不断的失去,时间终将带我们找到谅解的出口。

  良多带着新婚的妻和子,回乡看望父母,祭拜亡兄。每年只有在大哥忌日,一家人才会团聚一起,似在分享生活,实则小心翼翼维护着心中的悲伤与回忆。是枝裕和的书很有个人特色,对于生活小细节的描写极具感染力,平淡祥和的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一样,闲聊,散步,吃饭,洗澡。这本书的基调带着点灰,日常的一举一动,欲言又止,无不体现出家中存在的隔阂和无解的冲突,还是更喜欢他的`《如父如子》。四星推荐。好像同名电影拍的很不错,有时间可以看看。

  书中的相聚是唯一一次人数较为齐全的聚会,后来几年人数不齐,数年后父母也相继离世。但在父母眼中,大哥去世后,再没有完整的家了。书中每个人都带着各自的灰,父亲和母亲将对于大哥去世的执拗和愤怒发泄在间接导致他死亡的良雄上;良多压抑着一直生活在大哥光环下的不满。“人生路上,步履不停,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父母相继离世后,良多开始慢慢回忆起他们的好,曾经的不可理喻渐渐淡化,但很多事情再也来不及。

  1、蝴蝶被海风吹着,与其说它在翩翩飞舞,不如说它是为了不被吹走而拼命拍打着翅膀。

  2、震慑我的不是蝴蝶的诞生,而是蛹的死亡。我因为被一群死亡包围而感到恐惧。

  3、人生总会犯下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无法挽回的过错。

  4、人生,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那就是我失去父亲还有母亲之后,我最真实的感受。

步履不停读后感13

  看过上一本日本文学作品是岩井俊二的《情书》,也是有同名电影的作品。两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简短,但是举轻若重。这种文风我一度很喜欢,但是渐渐的我被这种细腻折磨,无限的联想引起回忆的共鸣,说来都是痛苦不堪。直到学会接受。

  跟这本书同时在看的还有蔡崇达的《皮囊》,看这些小而细腻的'文字和故事,总是唤起微微的颤抖。就像春天的柳絮,柔软而洁白,风中轻舞,钻进人们脆弱的地方。比如两本书里都提到的父母。抛去关系,其实父母也只是泛泛之众的个体罢了,像你一样的个体,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成长成了父母的样子,我们却迫不及待地想要他们丢掉自己的身份,同时他们或许会希望我们成为他们希望成为的样子。然后我们成长了,他们衰老了,你开始看到他们的脆弱还有对你的依赖,才发现啊,原来他们也会这样,像孩子一样,其实只是他们又变回了自己。一辈子去寻找自己的样子,真的很艰难。所以不再怪那么多,我们都是因为做自己才如此不相容。

  至于烦恼,我希望可以少一点。每个人都有烦恼,而我深知自己的烦恼常来自于对自己深深的否定里,只是还是无能为力。但还是努力走下去,步履不停。

步履不停读后感14

  记得第一次看到“步履不停”这个词,是淘宝一家卖的很好的女装店铺,当时想店主也太文艺了,难怪衣服也会卖的这么好。今天看到这本书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书名啊,抱着读读看的心理,翻开第一页,结果第二第三,一口气地读了下来。

  一篇纪念父母题材的小说,跟很多这类小说不同的是,作者除了写父母的优点,更多的是通过生活琐碎小事写父母的缺点,父亲的霸道暴躁母亲的挑剔虚伪,作者也不回避自己对父母的那种厌烦情绪,但字里行间又充满温情,也许这就是生活,生活从来都不是完美,人也是,我们不能接受别人身上的缺点,但也迷恋他们身上的种种优点,爱与恨总是很莫名其妙地交织在一起。比如自己有时候打电话听着母亲唠叨些没用的小事,用自己世界观人生观干涉别人的生活,总是不自觉的恼火。但一听到母亲说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又忍不住发自内心地心疼,总是想去多赚点钱给母亲一个好的安逸不会因为金钱而操心晚年生活。也许这就是肯在骨子里的`一种叫亲情的东西吧。

  很多感情只有在彻底失去了才会懂,所以才有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追悔莫及,或许人生总会有些费尽力气也无法挽回的错过。我们看着别人犯错后忏悔,还是走在同样的道路上。我失去了父母,而我又变成了父亲,在这一代接替一代的延续中,生命步履不停……

步履不停读后感15

  不知不觉中理性越来越盖过感性了,最近每天闲暇的时光很多,但却懒得思考,懒得感受。我们对死亡有了真正的认识应该就是从亲近的人一个个开始离开我们的时候开始,从死亡无所畏惧的时候应该就是我们生活得最安逸自得的时候吧。以前听到谁家的谁谁怎么样了,总觉得离自己很远很远,去年过年那天突然听到经常来我家拜年的'叔叔去世的消息,不知不觉鼻尖一酸,不由得想到了爸爸妈妈,他们是同龄人啊,我突然就意识到了永远和陪伴是多么奢侈的事情。每次离家上学,爸爸或妈妈,甚至弟弟都会出动来送我到车站,同学们都调侃我说,多大人了,还要爸爸妈妈送,如果换作以前的话,我这么爱面子的人肯定就会勒令爸爸妈妈不要送我了,但开始懂得珍惜这些在一起的时光以后,我一点都不觉得有多丢人,我可以独立,但不能独立到让爸爸妈妈觉得他们不能为我做些什么。我们一天天长大,对她们的依赖和崇拜一天天减少,这对他们太残忍了。

  坐在图书馆里不知不觉打完这些文字,不知不觉又难过起来,好像一直在辜负父母的期望呀。

【步履不停读后感】相关文章:

草房子读后感读后感读后感01-17

定位读后感_读后感11-04

青鸟读后感青鸟的读后感12-11

枫叶船读后感-读后感07-06

路遥《人生》读后感 读后感03-04

关于背影的读后感 读后感03-05

繁星春水读后感 读后感03-05

《哈姆雷特》的读后感模板 读后感03-05

朝花夕拾读后感 读后感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