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读后感14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恨歌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长恨歌读后感 篇1
在繁忙中读完了长恨歌,虽说后面几章看的有点快且毛躁,还是会有一些感悟。
首先结局是悲惨的,王琦瑶的命运是也是悲惨的,到头来什么都没有了,爱情,亲情,友情。在最后的两章中,看到了迟来的爱情,虽说那么的不搭,我想两个人在一块首先是因为老克腊对于旧东西的情怀,中间有个片段,感觉王琦瑶把老克腊当成了程先生,可是终究他不是程先生。老克腊不仅喜欢旧时代的物还喜欢有旧时代生活气息的人,就像王琦瑶。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对于他们不时的聚会,老克腊更是能观察到王琦瑶独有的老时代的气息(想起来大学听力课看的一步电影,两人的爱情和这些有些相似的,却忘记了名字。)。那么最后两人为什么分开我是有些不太理解的:两人因为年龄的差距,道德的束缚?
还有就是身边的人一旦有了心不正的人,就应该远点,到头来容易招来祸事。就像长脚。虽说是为女人,为爱情,其实是自己心中的贪念太深了。
还有就是薇薇,薇薇在这本书中是最幸福的人,这幸福起源于她好友,温存和保养于她母亲,就是王琦瑶。虽说没有王琦瑶的倾城的美貌,却有了王琦瑶的不曾有的`福分。薇薇也是王琦瑶的过客,一起生活二十多年,还是分开了。
王琦瑶的生命中有很多的过客,爱情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最好的是自己放走了(我感觉最合适的是程先生),用情最深的就是原来的李主任和薇薇的父亲了,这些都是在最好的年华遇到的这些人,可是却都走了。友情也是经历了一波又一波,原来的是年龄相仿的,后来的是比自己小的,王琦瑶总是和年轻的占了边。友情也是没有年龄界限的。
有点不理解的是薇薇的父亲断了联系?王琦瑶就这样过完了一生?一生限于爱情和友情,没有稳定的婚姻,也可能和时代有些关系。
长恨歌读后感 篇2
《长恨歌》这首诗是作者和朋友一起游览仙游时而作。古今中外,谈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时,心中难免有些感叹。在这个时候作者官任县令,对自己的理想和未来充满了抱负,正是春风得意时,他的思想“兼济天下”则成为了主导地位,和杜甫诗歌有一脉这承,他认为诗歌应该干预社会,干预政治,主张“文章和为时而着,歌诗和为事而作。”当时作者以前年过中旬,作品中形成了讽刺风格。作品都是以民众民生为题材,融入了一定的政治色彩的讽喻倾向性。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是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题材,通过写实与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写出了自己对唐明皇荒淫昏庸的批判以及对他现实遭遇的的同情和忠贞、专一爱情的褒扬。
本文以《长恨歌》为题目的原因是因为唐玄宗重色倾国,他制造了安史之乱,安使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无法弥补的苦难,得到了人民的愤恨,但是对爱情的痴情,专一所导致的爱情悲剧,自古以来,英雄和美女有很大关联,何况一个现实的当局者。所以作者写这首诗歌时的思想是双面的,既有对现实的批判、讽喻,又有对唐明皇爱情悲剧的同情。
《长恨歌》前半部分采用了写实手法,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开头第一句就说明了这个观点,为下文做了铺垫,在到“杨贵妃”的`君王侧,在到“从此君王不早朝,为安史之乱的发生埋下了伏笔,从而可以看出安史之乱的必然性。这里作者对唐明皇给予了极大的批判。在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歌的同时,对唐明皇的爱情悲剧充满同情以及他对爱情专一大加褒扬。是谁种下的种子,谁就是承担自己所造成的后果。现实就是给予他的报应,长恨歌的正文在后半部分,作者写唐明皇在赐死杨贵妃之时的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的痛苦。
以爱情悲剧为线索,写出了自己对唐明皇荒淫昏庸的批判以及他对现实遭遇的同情和忠贞、专一爱情的褒扬。
长恨歌读后感 篇3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几句,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它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里的片段。我和爸爸妈妈在一次旅游的时候,看到了“连理枝”,接触到了《长恨歌》。静心拜读,感受字里行间的美,掩卷遐想,思绪万千......
那是明皇的眼泪,那是一条黄昏梦残的古道,那是一渺春江花月的清波,这是一座积淀了江楚流香的亭阁,这一条漫卷的青丝带。映着斜阳走过碧坪,你轻曼的温柔,异于北国的风雪,你的`妖娆更有着明晰的江南芳韵。江南的水无私的把你妆扮,绿林熏陶成你的素雅。天生丽质一朝秀选,却都化作淡淡的历史烟云。夜与硝烟永远停在了那一刻,一切都成为了明皇与那位绝代佳人的陪衬......
明明几朝前,你还踏着轻盈曼妙的舞姿,带着浪漫的回眸一笑,轻巧的来到帝王身边,大唐宫殿的红毯上留下只属于你的香味,这让帝王手中的御笔颤抖,掉落。
或许原本就是中唐的宿命,或许这都是冥冥之中从未休止的音符。雄伟的金殿,大国端庄的气韵,却也抵不住她那轻盈的舞姿,与那回眸的一笑。
可现在呢?金殿仍在,可是却再没有了她的倩影。跟着远去的车迹,回首这雄伟的金殿,天摧残星,月蚀清夜,玉阶生怨;宫阙中,有明皇,有霓裳羽衣,而你,一代佳人儿在那场浮华以后离吾而去,从此阴阳两隔.......
有人说:“她爱明皇,不爱天下。”
有人说:“她的拥有使千万民众一无所有。”
有人说:“她是红颜祸水。”
我淡然笑曰:“历史似乎并非为柔媚所主,如若并非有这柔媚的佳人儿,明皇本身也是在坠落的。”
日月成为流年,她终于化为爱的殉品。天空一片澈蓝,长生殿里,也许只有一对仙侣,在暗淡中抚琴,歌唱......
长恨歌读后感 篇4
第一次遇见《长恨歌》,是在爸爸的《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里,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长的古诗。爸爸告诉我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可惜是个悲剧。我最喜欢其中的这几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第二次遇见《长恨歌》,是在9月的一个周末,我们一家三口专门去临潼观看《长恨歌》歌舞剧。歌舞剧的舞台非常震撼,场地的中央有个水上表演台,舞台的`后面就是骊山。这个歌舞剧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杨贵妃入宫、第二部分马嵬坡兵变、第三部分唐玄宗思念杨贵妃。
第一部分开场,骊山上繁星点点,月光照在杨贵妃的身上,她在空中翩翩起舞。她撑着一只小船,披着华丽的外衣,非常优雅。舞台上水幕突然升起,杨贵妃享受华清池最美的温泉,于是就有了那句:“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第二部分开场,叛徒安禄山反动兵变。突然一声响,整个舞台变成了火红色,展示了安禄山他们民族好斗的个性。马嵬坡下,将士们逼迫唐玄宗处死杨贵妃,说的就是那句“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第三部分开始,舞台灯光又变得柔和,唐玄宗在思念他们俩从前的生活。喜鹊为他们搭起了桥梁,使他们再次相聚。我想说的应该就是“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这就是我遇见的《长恨歌》,我很喜欢古诗词,每首古诗各有各的特点,希望大家都一起来了解古诗词。
长恨歌读后感 篇5
“7月7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枝。天长地久有时耗尽,这种恨绵绵无绝期。这几句话,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片段。我和爸爸妈妈在一次旅行中,看到了“连理枝”,接触到了“长恨歌”。冥想阅读,感受字里行间的美,掩卷遐想,思绪万千。 那是明朝皇帝的眼泪,那是一条黄昏梦残的古道,那是春江花月的清波,这是一座积淀了江楚流香的亭子,这条长长的绿丝带。映着夕阳走过碧坪,你温柔的温柔,不同于北方的风雪,你的妖娆更有江南的韵味。江南的水无私地把你化妆,绿林熏陶成你的素雅。天生丽质一代秀选,却都化作淡淡的历史烟云。夜晚和硝烟永远停留在那一刻,一切都成为明皇和绝代佳人的陪衬...
明明几朝前,你还踏着轻盈优雅的舞姿,带着浪漫的回首微笑,轻轻地来到皇帝身边。只有你的'香味留在大唐宫殿的红毯上,这让皇帝手中的御笔颤抖落下。也许原本是中唐的命运,也许这些都是从未停止过的音符。雄伟的金殿,大国端庄的魅力,也抵挡不住她轻盈的舞姿和回首的笑容。但现在呢?金殿还在,却没有她美丽的影子。跟着远处的车迹,回首这座雄伟的金殿,天摧星,月蚀清夜,玉阶生怨;宫殿里,有皇帝和霓虹灯羽衣服,而你,一代美女在那场浮华之后离开了我。从那以后,阴阳分开了...
有人说:“她爱明皇,不爱天下。”
有人说:“她的拥有使千万人一无所有。”
有人说:“她是红颜祸水。”
我淡然地笑着说:“历史似乎不是温柔的主人,如果没有这样温柔的美人,明皇本身也在坠落。”
日月成了流年,她终于变成了爱情的殉难者。天空是蓝色的。在长生殿里,也许只有一对仙女在黑暗中抚琴、唱歌、唱歌。
长恨歌读后感 篇6
《长恨歌》一本上海气息颇浓的书,欲说事,说人,却是先写景,写其他。说弄堂,说流言,说闺阁,若是没耐得下心来看,还以为这是本散文书。看小说一贯跳过景物描写直奔故事发展与人物对话,这本书大篇幅在述景,也难为看下去了。开篇讲述了上海的弄堂、流言、闺阁、鸽子、王琦瑶,以小见大,用一条弄堂反映了整个上海。刚开始看时觉得这些描述有点多余冗杂,而后像是在描绘一幅画面,直到结束这本书时发现整个故事因这些而起也因这些而落。
她叫王琦瑶,一位从上海旧弄堂里走出来的选美小姐,王安忆用一支细腻的笔写出了她四十年的爱恨情仇,求而不得,得而复失,这一幕幕平淡如水的上海往事,谱写了一个女人的长恨歌,同时也成就了王安忆,此书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文笔可见非同一斑。
整个故事的基调是悲伤的,王琦瑶的前半生,美貌和虚荣让她迷失了自我。正如她外婆所说,她自己欺骗自己,旁人也和她合起伙来欺骗她,给了她一场虚幻的美梦。爱丽丝,奢华美丽的背后是多少孤独无望的心灵。王琦瑶的美貌给了她爱情的资本,却毁了她纯粹享受爱情的机会。李将军、康明逊都只是她人生的过客,没能与她相守。
王琦瑶的后半生,她稍稍看清了世界,看淡了很多事情。但她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她了,年代和衰老在她的身上留下了痕迹。爱情和亲情已不复存在,她老了,女儿也远去美国,最终悲惨地离开了世界。
看完后的心情既失落、悲伤,又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味。王琦瑶的人生悲剧是谁造成的?是时代,还是她自己?我认为,时代只是一部分,而她自己,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不要太过于依赖别人给予的生活,只有自己掌握了自己的经济和生活,日子也就过的踏实和安心。
长恨歌读后感 篇7
这本书前面大部分是写景的,不得不佩服作者描绘的真好,如果不喜欢阅读的风景类的,就很容易弃书的,还好我坚持看完了,因为不想看到四分之一就不看了。
王琦瑶一个美人,有追求者当然正常,第一个为她照相的程先生,对她的爱是尊重的,也是我比较敬佩的角色,在女主怀孕无助时帮助她,直到生下孩子。但同时他也是不幸的,永远都不能拥有王琦瑶的爱,选择了终身未娶!
军官李主任给了王琦瑶想要的的,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虽然是个见不得人的妾,但他们才算的上是正真的夫妻了吧,但是因飞机失事遇难……
王琦瑶结识了没落的旧式大户人家的子弟康明逊,经过反复的试探之后,两人终于接纳了彼此。但康明逊却不能将王琦瑶所盼望的东西交付给她,他们同样生活在没有将来的绝望之中,但我觉得他也是最不负责任的一个男人,和王琦瑶有了孩子确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担当而是选择了逃避!
老克腊我一个不能理解的人,一个那么年轻的人,会喜欢上长辈年纪的王琦瑶,想着和她在一起,得知王琦瑶的故事之后又没有了勇气,又变成了第二个康明逊!
女儿薇薇也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为了自己的幸福离开自己的母亲,同男友前往美国后再无音讯。就算和母亲百般的不合也不应该如此。
张永红薇薇的女友变成了王琦瑶的女友,可笑的'是王琦瑶最后被她的男友杀害,是为了自己的金条,真是交友不慎。从此上海的三小姐就此魂归恨离天!
造成王琦瑶悲剧本身的我想不只是她自己本人,她的母亲从小对她态度不好,父母对她像是可有可无的人,所以她宁愿在朋友家。当然她的性格决定了她的命运,她渴望过上好日子,最终兜兜转转还是落得如此下场实在令人唏嘘。
我想一个人长的美不是她的错,长的好看的人追求者多也是很正常的,但美人更应该自重自爱,让自己活的有尊严,老的更体面!
长恨歌读后感 篇8
《长恨歌》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悲剧。这首诗在在讽刺唐明皇因为重色而误了国事的同时,也赞颂了人们爱情的真诚和专一。
文章开头就说,“重色思倾国”,作为统治天下的皇帝,不是注重贤才,而是寻找美人,这样是办不成大事的,这也是整个悲剧的根源。“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杨贵妃有着卓然天成的美丽身姿,不能自甘埋没;时机到来的那一天,被选到君王身边。她回眸一笑,就生出百般妩媚、千般娇羞,表现出杨妃的绝顶美艳与万种风情。她有云一般的鬓发,花一样的容貌,皇帝非常宠爱她,从此以后,君王再也不上早朝听政了。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乱,成千上万的车辆马匹护卫着皇帝逃往西南。从“千乘万骑西南行”看得出,这次逃亡非常的仓促。“翠华摇摇行复止”表现出人心涣散,预示着悲剧即将出现。纵使逃亡的速度非常慢,唐玄宗也不曾离开杨贵妃。最终士兵叛变,六军不发,要求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酒色,祸国殃民,玄宗只好将她勒杀。头上的花钿一件一件掉落地上,无人拾取;其中有珍贵的翠翅、金雀,还有玉搔头。一代君王,面对此状,只能掩面痛哭,却无法挽救;回头眷顾,禁不住血泪交流。“救不得”,不是不想救,而是救不了,是唐玄宗的'无助与无奈。马嵬坡下,杨妃葬身之处,空有荒凉的泥土,再也见不到她美丽的容颜。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真是挚爱之情。即使诗中暗含讽喻,《长恨歌》也是一首关于人间真爱的倾情礼赞。凄美的爱情故事,只有这样的结局,才体现它的残缺美。
长恨歌读后感 篇9
清脆的鸟鸣带来了烂漫的春光,袅袅春风是大自然的美容师,皎洁的月光寄托着游子的万里乡愁。我在书本中跨越千载,结缘唐诗。
每当夜幕降临,我都会捧起一本沉甸甸的唐诗,在静柔的灯光下细细品读那字里行间带给我的无限乐趣。
唐诗是诗人用情感、智慧、想象结合而创造,如画卷一般美丽,如推理一般有趣,如音乐一般耐人寻味。生活中如果没有唐诗,丰富的情感无法表达,复杂的情绪得不到释放。唐诗中蕴含着幽静的世外桃源,包罗万象。唐诗三百首,每一首都是那么丰富饱满,每一首都是那么含蓄隽永。这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
一曲《长恨歌》,写尽了唐玄宗和杨玉环这对身在帝王家的才子佳人的浪漫与悲情。天生丽质的杨玉环,美得惊心动魄。当她回眸一笑,六宫粉黛顿时都失去了颜色,只能像瓦砾一般衬托杨玉环明珠一样的美貌。后宫佳丽三千人,唐玄宗只宠爱杨玉环一个人,令天下的心中不再重视生男孩,都希望生个如杨贵妃一样漂亮的女儿,为家族添光添彩。
可这是,渔阳反叛的鼓声惊天动地而来,惊破了宫中如仙乐一般优美的《霓裳羽衣舞》。京城里硝烟弥漫,成千上万的车马护拥着皇帝逃往西南。那曾经威仪万千的车架如今飘飘摇摇,行进中走走停停,两天才走了短短一百余里。最终,大军不发,集体要求赐死误国奸相杨国忠和红颜祸水杨贵妃。可怜倾国倾城的绝代美女,竟成为了昏庸皇帝的替罪羊,溢死在了马嵬坡。
叛乱平定后,回到都城的`唐玄宗日夜思念杨贵妃,想了许许多多的办法想召回她的魂魄来相见,最终在伤心绝望中死去。只留下了一首笔锋犀利凄美浪漫的《长恨歌》,千古传唱着。
这就是唐诗的魅力。那纯净可爱的文字,如涓涓细流滋润我的心田,令我如痴如醉;犹如浩瀚的汪洋,激励着我去奋进,去创造。天长地久有时尽,我对唐诗的热爱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读后感 篇10
王安忆像个耐心的绣娘,一针一线地把王琦瑶四十年的悲喜密密地缝进上海这个城市里。城市的街角,时代的翻涌,都成了一个小女子生命的背景色。这很有几分张爱玲《倾城之恋》的余音,好像整个城市的繁华都是为了成全女孩子家虚荣又好强的梦似的。
这梦说不上是美梦还是噩梦,就像作者借王思瑶外婆的口说的那样:王琦瑶没开好头的缘故全在于一点,就是长得忒好了。这也是长得好的坏处。长得好其实是骗人的,又骗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长得好,自己要不知道还好,几年一过,便蒙混过去了。可偏偏是在上海那地方,都是争着抢着告诉你,惟恐你不知道的。所以,不仅是自己骗自己,还是齐打伙的骗你,让你以为花好月好,长聚不散。帮着你一起做梦,人事皆非了,梦还做不醒。
尽管王安忆用最瑰丽细腻的笔触描绘王思瑶,可细节上的精巧掩盖不了生命整体的衰败。她是聪明优雅的,然而这份聪明是小家子气的聪明,白白耗在女人间的争奇斗艳上。如果服装是女人的文凭,王琦瑶该算个女博士。女人们对她又嫉妒又佩服,男人们也沉醉于她身上带来的旧上海的奢靡气息。王思瑶是如此拼命地扮演着美女这个角色,连老都不敢老。年近六十时还能吸引到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的爱慕。似乎连读者都似乎觉得,一个美女,能做到王琦瑶这个份上就算是做到顶了。
然而顶峰过后,就是悬崖绝壁。
王琦瑶把男人当台阶踩,书中的男人大多不怎么出现名字,程先生,李主任,阿二,毛毛娘舅,小林,长脚……像一个个代号。然而谁是谁的垫脚石呢?王琦瑶妄图踏着男人步入她梦寐以求的上流社会,却步步踩空,最终不得善终。
繁华落尽,曲终人散,帷幕落下,姑娘们咀嚼着王琦瑶的故事,很快就觉得淡得没什么味道。王安忆说,这是长恨歌,王琦瑶恨什么呢?王安忆又恨什么呢?大概是恨总有花朵一样的少女们,描眉画眼,紧跟时髦,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一个一个,都是新的王琦瑶。
长恨歌读后感 篇11
这也许就是上海旧时代的缩影。要了解真正的旧上海就不能忽略上海的弄堂,更不能忽略居住在上海弄堂里的那群人。《长恨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多愁善感的上海,一个娇小惆怅的上海,一个神秘朦胧却不乏生命与希望的上海。
秋去春来花开花落,一代人的调零换来了下一季的萌芽,上海充斥着无穷无尽的轮回。送走上一辈的遗憾似乎又引来了新生代的烦恼。这或许就是我们旧时的上海就像那些泛黄照片中述的景物那样。感到即将踱到尽头,却永远都见不着边际的弄堂;感到即将永远挣脱铁笼,却永远飞不出那狭窄的弄堂天空的鸽子;感到是已经看破却一辈子,也参悟不透的尘世;感到是近在咫尺却,永远拽不到手心的.梦中情人;或许还有那缕看似已经摒弃,却永远摆脱不了的令人心碎的悲愁。
那时的上海融凝着婉约朴素与内敛的极致。是的朴素的极致成就了骨里的艳丽。朦胧之间我似乎又见到了那屋顶上的碎瓦;仿佛那象征着闺阁的心的鸽子的双翅,又浸润在西下残阳的光辉中扑腾扑腾飞得高高的;好像那虚掩着的大门后面,又溢出了那令人心醉的菜香,那份暖得直让人发腻的温情。花窗帘的窗似乎又透出了那一丝丝的幽情。她似乎藏住了一切但其实什么都没有藏住。因为她是玻璃做的。就算积了太多的灰,后面挂上再多的窗帘,我们还是能感到那窗后的气息。有这么些惆怅有这么些沧桑,似乎还流淌出一滴滴罗曼蒂克似的暧昧。
这一切的一切都太像这窗后居室内住着的女主人了。她们的心不也就像这弄堂,这鸽群这玻璃窗吗剔透玲珑内敛羞涩,但却天生多情。小小的窗透过它却能看到一整个世界。上海弄堂里的女人们,虽然居住在这狭小的地方,却有卓越的见识。她们懂得如何待人处世,明白世间人情世故心存怜悯敏感多情。王琦瑶或许就是这玲珑剔透多愁善感的浓缩。她的爱随兴而起随风而逝,但每一次都是那么的真实确切那么的刻骨铭心。
爱这是人世间最朴素最简单,但也同时人世间最绚烂最复杂的情感。
长恨歌读后感 篇12
我崇尚爱情,因为这个世界就是情与爱的交织,爱情可以帮助我们在心理上逐渐成熟,在爱情发展中,相互督促勉励,成为彼此成长的动力。它不是海誓山盟的大喜大悲,而是生活中的高山流水,轻风细雨。虽然,花前月下,玫瑰芬芳的爱情令人神往,但我认为爱是相知和理解,那些痴情的到徇情化蝶的故事,千古流芳百代长存的爱情更让人感动。因为人世间的痛苦莫过于相爱之人互相分离。
幸福无过于相爱之人彼此相聚。而今日的人们之间缺少了真情,缺少了爱,让人不时地感到几许悲哀!今日的.人们体会不到梁山泊与祝英台那种美丽的凄凉和悲壮,体会不到白蛇与许仙的痴情,体味不出用整整一生等待,相思一个人而不遇的失落,无奈;体味不到在人生的一个小站,两颗心偶然相遇撞出的火花时那一瞬间的幸福。而我,经常在细细品味,虽然有时为他们的爱情感动的泪流满面。
但也很难体味出他们为爱痴狂,为爱付出的代价,只希望爱情真的能是:“在天原做比翼鸟,在地原为连理枝。”
生活在现代飞速发展的社会里,也许这些坚贞的爱情已被人们忽视,也许爱情已成为物质交换的工具。但我个人在心灵深处,仍有一汪清澈的爱情之湖。因为我明白,人生短暂,真情可贵,瞬间消失后,千呼万唤也无法回头,只有珍惜此情,一切都会美好起来。我曾被林黛玉和贾宝钰的缠绵悱恻所感动;为牛郎、织女的深情,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痴情感动的泪流满面,因此,我相信爱是崇高的,伟大的,无私的!
我憧憬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那种荡气回肠的感情,因为人生只有一次,为爱付出一切,我无怨无悔!
长恨歌读后感 篇13
七年级结束的那个暑假,我伴着微风来到华清宫旁,观赏期待已久的《长恨歌》。
终于在虫叫人闹的嘈杂中落座,当灯光打亮的一刹那,人群瞬间寂静,那种如同穿越一般真实又梦幻的感觉扑面而来。随着委婉悠扬的奏乐响起,我看到一位服饰精美,雍容华贵的女子从天而降,“天生丽质自难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她定是那“回眸一笑,六宫无色”的杨贵妃。我只晓得她三千宠爱集于一身,台上的她,也确实是“裙衣飘飘自成仙”。在这部唯美的歌剧中,我欣赏到唐明皇和杨贵妃从相遇、相知到相爱,他们一起游山玩水,吟诗作画,两条倩影时常舞在一起,像一对无忧无虑的'鸟儿……奈何“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安史之乱,打破了长安城里一片祥和,唐明皇带着心爱的妃子落荒而逃,队伍行至马嵬坡不前,将士要求皇上处死“祸国殃民”的杨贵妃,“赐白绫,了断情”,可怜杨贵妃,白白做了替死鬼;可怜唐玄宗,被拽回龙椅,做大唐的天子,做天下人的皇上。战乱结束,似乎一切恢复如旧,而皇上却从此“孤灯挑尽不成眠”
长恨歌,该恨什么?恨杨贵妃生就一副好模样,使得从此君王不早朝?恨她与唐明皇享乐爱情,芙蓉帐暖度春宵?也许只能恨他们生不逢时,那不是一个爱情至高无上的年代,恨只能恨他们的身份,当江山与美人同时出现,皇上只能选江山。
视角转到白居易的《长恨歌》诗本身,会有不吐不快之感,诗中赞美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不是自古帝王和妃子间不平等的爱。你是所有人的唐玄宗,却是我一人的李隆基,他们的爱情成为大家追求羡慕的爱情,通读完整篇诗,我更是希望后半部的情景会重现。“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愿你们因百年后的相聚而快乐。上一世你是唐明皇,我是杨贵妃,那这一世,只求你是我的李隆基,我是你的杨玉环。
长恨歌读后感 篇14
开始的情节也不怎么感人和扣人心弦,我也只是平淡的阅读着。描述的老上海的情形,只觉得句子很短,读起来不费力气,但是也算不上十分的流畅。给人的感觉是文字特别的细腻,描述的事物有特别的贴切和真实,仿佛事物就在眼前,文字也都是些稀松平常的文字,感觉经过作者的组合就变的有意义起来,给人一舒服的感觉。
书中讲的是上海一个女孩子王琦瑶的故事,大概是从他读初中这样的学校开始讲起,他是一个快乐、有点追求、有一点不与众不同的女孩。他有个好朋友叫做吴佩真,两个人因为某中关系而非常的要好,用书中的话将就是两个人都在对方里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至可以维护他们的关系十分的平衡。有点象两只刺猬保持适当距离取暖一样的道理。就这样,她们两个快乐的生活着、交往着。吴佩珍有个表哥在当时的电影制片厂工作,说是个工作,其实就是一个打扫垃圾的。但是,由于每次去吴佩珍都穿一件制服似衣服,有能吹上几句,把工作说的如何的有趣和能见到明星等等,总是能吸引少女的心思,赢得她们的好感。在若干次的邀请下,吴佩珍去了一次摄影基地,但是并没有什么好感。但是,也算是个不小的收获吧,于是,好朋友王琦瑶就在第二次与她一起去了拍摄现场。并看到了一些拍摄的'画面,但是并没有看到明星,感觉有点失望。但是,王琦瑶的气质被导演看中了,有点象当时的一个明星,导演就要了她的号码,说有机会可以上她上镜。当然,,后来,导演就给她一次机会,但是,表演的不是很令人满意,整个事情都这样搁置了先来。后来,导演把王琦瑶推荐给了一个拍照片的朋友,那时候拍照片也是个十分时尚、潮流、摩登的职业。王琦瑶还是比较出相的,拍摄的照片被当时的一家杂志看中,选做了一期封面。于是,王琦瑶就出名了,成了学校的名人。
【长恨歌读后感】相关文章:
《长恨歌》读后感12-21
长恨歌读后感04-24
【精品】《长恨歌》读后感02-02
(精品)长恨歌读后感02-15
长恨歌读后感优秀10-25
白居易长恨歌读后感08-05
蒙曼长恨歌读后感精彩11-26
草房子读后感读后感读后感01-17
定位读后感_读后感11-04